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該模組包括背光透鏡和發光二極管;背光透鏡包括第一弧形表面、第二弧形表面,發光二極管(LED)設置于第一弧形表面的下方。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為背光透鏡的入光面,第二弧形表面為所述透鏡的出光面。第一弧形表面我們設計了一種微結構,此微結構放大一定倍數后呈波浪狀,以控制光線進入產品到出光面的光路,從而控制從透鏡穿過到達面板的光線,從而控制出光能量,達到改善色散現象的目的。
【專利說明】
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尤其是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影音視聽技術的發展進步,尤其電視技術的發展,給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豐富和改善。
[0003]電視技術經歷了高壓電子槍,等離子,液晶電視,OLED電視發展歷程。其中液晶電視是目前的主流,其具有畫質亮麗細膩、機身輕薄、節能、價格低廉等特點。LCD屏中的液晶是一種被動發光器件,需要在屏下設置有一背光源(BACK LIGHT)發出光來顯示圖像內容。常見的背光源有冷陰極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和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1de,LED),冷陰極管由于其發光原理,其內部含汞等環境污染物,及其玻璃管易碎,壽命短等缺陷,已逐步被發光二極管的大面積應用而取代。
[0004]LED背光分為直下式(Direct backlight)和側入式(Side backlight)發光,側入式發光,LED燈珠置于面板的一側或兩側,LED發出的光通過導光板的上的紋理作用,使光轉換為向面板正面發出,再通過DBEF膜片組合達到背光效果;直下式背光,就是將LED燈珠布置于面板下方,同樣通過光學膜片組合,直接向面板供光達到背光效果。
[0005]由于側光式背光電視,屏幕加大到一定程度,屏幕中間易出現暗區,這有違人的視覺體驗,故側入式背光在中小尺寸屏幕中應用較多。直式式背光應其直接置于面板下方,其排布不受屏幕大小限制,故其在大屏幕液晶彩色電視中有良好的先天發展優勢。
[0006]直下式雙分為全燈珠式(FULL LED)和燈珠加透鏡式(LED+LENS),全燈珠式,由于燈珠排布較密,其功耗依然很大,LED燈珠數量較多,LAB成本較高,與側入式相比都不占多少優勢。現在電視行業中,采用較多的是LED+LENS方式。
[0007]LED+LENS方式,就是在每個發光二極管上面加一個透鏡,改變出光方式,使之光型由LED的朗伯體發光變成組合后的半蝴蝶型發光,使達到LED的間距增加,仍然能達到混光均勻的效果。我們知道,白光在穿過透鏡(三棱鏡)后會在屏幕或墻上形成彩色光帶,光學上稱之為色散。現有技術下,直下式背光透鏡常常由于燈珠間距的不斷加大之下,為達到面板出光的亮度均勻性,普遍產生較為嚴重的光色分離現象,在面板上形成明顯的黃圈,大大的降低了屏幕的視效品味。這種現象在每一種規格的燈珠,特別是大間距的燈條排布中都會遇到,在直下式背光設計和制造中普遍存在。
[0008]有鑒于此,如何設計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或在現有直下式模組中進行改良設計,改善其混光效果,達到完美的視覺反饋,是行業工程人員亟待解決的一項課題。
【發明內容】
[0009]針對現有技術中直下式模組在整個電視屏幕中達到了亮度均勻性后所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透鏡及包含該透鏡的直下式背光模組。
[0010]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該模組包括背光透鏡和發光二極管;背光透鏡包括第一弧形表面、第二弧形表面,發光二極管(LED)設置于第一弧形表面的下方。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為背光透鏡的入光面,第二弧形表面為所述透鏡的出光面。第一弧形表面設有一波浪狀的微結構,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I?2.4MM處。
[0011 ] 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約I?1.5MM處。
[0012]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3-1.6MM處。
[0013]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6-1.9MM處。
[0014]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8-2.4MM處。
[0015]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0?2.1MM處。
[0016]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3?1.5MM處,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0.8?
1.3MM處還增加了蝕紋表面結構。
[0017]以上所有實施例,對應模具模仁均采用一種超精密單點車車床加工,以確保該微結構能依照設計思想完整的被實現;模具模仁在加工前必須鍍鎳,保證加工可能性。
[0018]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根據不同的LED燈珠及其光源能量分布特性,及設計的背光模組不同X-PICH、Y-PICH的方案排布,通過調結以上所述的微節構的比例、位置、微結構形狀構造,均可以有效改善色散現象,達到很好的去除黃圈效果,大大的提高了面板視效品味。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直下式背光透鏡出光光路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直下式背光透鏡結構示意圖;
圖3為微結構A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背光模組。
[0020]圖中:101為第一弧形表面,102為第二弧形表面,103為發光二極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 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該模組包括背光透鏡和發光二極管;背光透鏡包括第一弧形表面、第二弧形表面,發光二極管(LED)設置于第一弧形表面的下方。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為背光透鏡的入光面,第二弧形表面為所述透鏡的出光面。第一弧形表面我們設計了一種微結構,此微結構放大一定倍數后呈波浪狀,以控制光線進入產品到出光面的光路,從而控制從透鏡穿過到達面板的光線,從而控制出光能量,達到改善色散現象的目的。
[0022]在其中一實施例,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約I?1.5MM處;
在其中一實施例,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約1.3-1.6MM處;
在其中一實施例,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約1.6-1.9MM處;
在其中一實施例,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約1.8-2.4MM處;
在其中一實施例,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約1.0-2.1MM處;
在其中一實施例,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約1.3-1.5MM處,這一實施例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0.8?1.3MM處還增加了蝕紋表面結構;
根據不同的LED燈珠及其光源能量分布特性,及設計的背光模組不同X-PICH、Y-PICH的方案排布,通過調結以上所述的微節構的比例、位置、微結構形狀構造,均可以有效改善色散現象,達到很好的去除黃圈效果,大大的提高了面板視效品味。
[0023]為了使本申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更詳盡與完備,可參照附圖中的標記。本領域的同類設計研發人員,應理解,以上圖求僅為示意性的說明,并未嚴格依照實物原尺寸繪制。
[0024]圖4中每一個圓圈處位置都放置一個發光二極管及本發明所述之透鏡,設計時樣板檢測,面板光形已達到混光效果,但是其黃圈嚴重。
[0025]參照前面設計方案,我們在透鏡的第一弧形表面位置處采用本發明所述的微結構,黃圈得到改善,視效品味大大提升。
[0026]上文中,參照附圖詳盡的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凡是在本發明精神和范圍內的所有修改、等同變更或改進,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所限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其特征在于:該模組包括背光透鏡和發光二極管;背光透鏡包括第一弧形表面、第二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為背光透鏡的入光面,第二弧形表面為所述透鏡的出光面,第一弧形表面設一波浪狀的微結構;發光二極管設置于第一弧形表面的下方;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I?2.4MM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約I?1.5MM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3?1.6MM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6?1.9MM處。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8?4MM處。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0?2.1MM處。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直下式透鏡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在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1.3-1.5MM處;第一弧形表面口部往上0.8-1.3MM處還增加了蝕紋表面結構。
【文檔編號】G02B3/00GK106066500SQ201610626678
【公開日】2016年11月2日
【申請日】2016年8月3日
【發明人】劉偉, 管志勝
【申請人】江西亞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