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套管和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容易地容納多芯光纖而不相應地增加部件數量的光學套管。光學套管1包括:引導開口14,其由頂壁10、底壁11以及一對側壁12和13形成;引導件15,其從頂壁10和引導開口14向前延伸;以及光耦合器20,其設置在頂壁10的上表面上。光耦合器20具有:波導對齊件21,其使光波導2對齊并固定光波導2;以及光轉向器22,其改變來自光波導2的光的方向,并將光朝著相對的光學套管1發射。
【專利說明】
光學套管和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光學套管和用于將光纖連接在一起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MT連接器是已知的用于將光纖連接在一起的連接器。例如,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布2009-134262(專利文獻I)公開了一種MT連接器,其中在與樹脂一體成形的MT套管內形成了一排光纖孔,并且多芯光纖插入這些光纖孔中并固定在這些光纖孔中。MT套管不僅具有光纖孔,還具有用于定位的配合銷,以及配合銷與其配合的配合孔。
[0003]參考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布2009-134262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擬解決的問題
[0007]然而,由于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MT套管具有配合銷,所以部件數量增加的同時,成本也一起增加。此外,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MT套管需要空間用于配合銷和配合孔,因此用于附接光纖的空間相應地縮小,因此難以使用多芯光纖。
[0008]因此,本發明的目標是提供能夠容易地容納多芯光纖的光學套管和連接器。
[0009]解決問題的方法
[0010]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光學套管,該光學套管包括:頂壁;位于頂壁的相對側上的底壁;一對面向彼此的側壁,其連接頂壁與底壁,使得在其內側上與頂壁和底壁一起形成引導開口;從頂壁和引導開口向前延伸的引導件;以及設置在頂壁上表面上的光耦合器;該光耦合器具有波導對齊件,其用于使光波導對齊并固定光波導;以及光轉向器,該光轉向器具有:入射表面,其接收來自光波導的入射光,該光波導通過波導對齊件對齊和布置;光轉向表面,其接收來自入射表面沿著入射軸線傳播的光,并反射接收到的光,其中反射光從光轉向表面沿著不同于入射軸線的轉向軸線傳播;以及出射表面,其接收來自光轉向表面的光,并將接收到的光沿著出射軸線傳播,并將光作為從光學套管發射的出射光傳輸;該光學套管具有整體式結構。
[0011]此外,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具有外殼的連接器,其中外殼包括:第一附接區域,該第一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導并在外殼內移動;和光耦合器,其設置在外殼內并在外殼內移動;光耦合器包括:第二附接區域,該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導,該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區域中;和光轉向表面,其在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中時接收來自光波導的光并轉換方向;其中當連接器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時,第一附接區域移動并致使光耦合器移動。
[0012]本發明的效果
[0013]根據本發明,光學套管包括按整體式結構構造的引導件和引導開口,因此能夠容易地容納多芯光纖,而不相應地增加部件的數量。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的構造的透視圖。
[0015]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的構造的透視圖。
[0016]圖3是示出應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的實施例的透視圖。
[0017]圖4是沿圖1中的箭頭IV的方向觀察的視圖。
[0018]圖5是沿圖4中的線V-V截取的橫截面視圖。
[0019]圖6是沿圖1中的箭頭VI的方向觀察的視圖。
[0020]圖7A是描述配合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的方法的示意圖。
[0021]圖7B是描述配合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的方法的示意圖。
[0022]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的配合狀態的透視圖。
[0023]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的另選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4]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連接器的配合狀態的透視圖。
[0025]圖1IA是圖10中的一個光學連接器的透視圖。
[0026]圖1IB是圖10中的一個光學連接器的透視圖。
[0027]圖12A是組裝到圖1lA的光學連接器中的光纖單元的透視圖。
[0028]圖12B是組裝到圖1lA的光學連接器的光纖單元的透視圖。
[0029]圖13是沿圖1lB中的線VII1-VIII截取的橫截面視圖。
[0030]圖14A是使用圖1lA的連接器固定而成的光纖組件的透視圖。
[0031]圖14B是使用圖1lA的連接器固定而成的光纖組件的透視圖。
[0032]圖15是沿圖14A中的箭頭XV的方向觀察的視圖。
[0033]圖16A是從圖14A的光纖組件中省略右側主體后的透視圖。
[0034]圖16B是從圖14B的光纖組件中省略右側主體后的透視圖。
[0035]圖17是沿圖16A中的箭頭XVII的方向觀察的視圖。
[0036]圖18A是圖10所示的另一種光學連接器的透視圖。
[0037]圖18B是圖10所示的另一種光學連接器的透視圖。
[0038]圖19A是組裝到圖18A的光學連接器中的光纖單元的透視圖。
[0039]圖19B是結合到圖18A的光學連接器中的光纖單元的透視圖。
[0040]圖20是沿圖19B中的箭頭XX的方向觀察的視圖。
[0041 ]圖21A是從圖19A的光纖組件中省略左側主體后的透視圖。
[0042 ]圖21B是從圖19B的光纖組件中省略左側主體后的透視圖。
[0043 ]圖22是沿圖18A中的線XXI1-XXII截取的橫截面視圖。
[0044]圖2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連接器的配合狀態的橫截面視圖。
[0045]圖2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連接器的功能的示意圖。
[0046]圖2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連接器的功能的示意圖。[0047I圖26是示出圖24的修改實施例的示意圖。
[0048]圖27是示出圖25的修改實施例的示意圖。
[0049]圖28是示出圖25的另一修改實施例的示意圖。[°°50]圖29是示出圖24的另一修改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1]下文參考圖1至圖9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圖1和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I的構造的透視圖,并且圖3是示出使用光學套管I的實施例的透視圖。應注意,圖3示出一對光學套管1(1A和1B)的配合狀態。該對光學套管IA和IB的形狀相同,并且光學套管I在本實施方案中是凸-凹單元。
[0052]如圖3所示,各自從光纖帶3暴露的多個光纖2的端部固定到該對光學套管IA和1B,并且多個光纖2的頂部由這該光學套管IA和IB對齊并連接到彼此。因此,光沿圖3的箭頭A的方向傳輸穿過入射光側上的第一套管IA以及出射光側上的第二套管1B。應注意,下文中的前后方向(長度方向)、左右方向(寬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厚度方向)如圖1和圖2所示定義,并且為方便起見,根據這些定義來描述每個零件的構造。前后方向是光纖2延伸的方向,并且左右方向是多個光纖2平行布置的方向。
[0053]光纖2具有芯和包層,并且呈現具有預定外徑(例如125μπι)的圓柱形形狀。紫外線固化樹脂(UV樹脂)等涂覆在光纖2的周長上,因此,構造出了具有預定外徑(例如250μπΟ的光纖線2a。通過將多個光纖線2a對齊,然后用UV樹脂等涂覆光纖線2a的整個周長來形成光纖帶3;并且在圖3中,光纖帶3在寬度方向上具有布置成四排的四個光纖線2a。應注意,光學套管I和光纖帶3(包括光纖2和光纖線2a)的組件被稱為光纖單元100。
[0054]如圖1和圖2所示,光學套管I具有頂壁10、位于頂壁10的相對側上的底壁11,以及分別位于左側和右側的一對側壁12和13,該對側壁面向彼此并連接頂壁10與底壁11,并且整個主體呈現對稱形狀。在前后方向上穿過的矩形引導開口 14在頂壁10、底壁11以及側壁12和13的內側上形成。從引導開口 14的前端部向前延伸的引導件15設置在頂壁10上,并且光耦合器20設置在頂壁10的上表面上。
[0055]光耦合器20具有對齊件21和光轉向器22,對齊件21使光纖2對齊并固定該光纖。圖4是沿圖1中的箭頭VI的方向的視圖,并且圖5是沿圖4中的線V-V截取的橫截面視圖。如圖4和圖5所示,在從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到前端部的左右方向上較寬的擴展件102設置在頂壁10的上表面101上。具有預定深度的第一凹槽件103設置在擴展件102的后端部上,并且比第一凹槽件103深的第二凹槽件104設置在第一凹槽件103前面。光轉向器22設置在第二凹槽件104前面。
[0056]與光纖2的數量相等的V形凹槽105在左右方向上以相等的間隔形成于第一凹槽件103的底部表面上。V形凹槽105的深度比第二凹槽件104的深度淺。V形凹槽105起對齊件21的作用,并且光纖2通過V形凹槽105定位。在光纖帶3的頂端部上,光纖帶3的涂層和光纖線2a的涂層被移除,并暴露光纖2。暴露的光纖2放置在V形凹槽105中,處于其中其前端部與光轉向器22的后端表面221接觸的狀態下。在這種狀態下,將粘合劑圍繞光纖2的周長填充,并且光纖2通過粘合劑固定在擴展件102上。在光纖2被放置和固定的狀態下,光纖2被定位成低于擴展件102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兩者的上表面102a。因此,將光纖2附接到光學套管I的光纖單元100的最大高度由擴展件102調節。
[0057]光轉向器22的后端表面221是在垂直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形成入射表面的垂直表面,該入射表面接收來自通過與V形凹槽105對齊而布置的光纖2的入射光,換言之,沿圖5中的箭頭A的方向的入射光。朝前方以預定角度(例如45度)傾斜的傾斜表面222設置在光轉向器22的前端部上,并且傾斜表面222接收來自入射表面221的光,并形成將接收到的光全部向下反射的光轉向表面。光轉向器22的位于光轉向表面222下方的底部表面223是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坦表面。底部表面223接收來自光轉向表面222的光,并形成出射表面,該出射表面將接收到的光從光學套管I向下(箭頭B的方向)發射。
[0058]應注意,在圖5中,光學套管I被描述為位于入射光側上的第一光學套管1A(參見圖1)。相比之下,使用位于出射光側上的第二光學套管IB時,移動的方向與第一光學套管IA相反,光學套管I的底部表面223變成入射表面,并且垂直表面221變成出射表面。入射表面和出射表面與光的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垂直。
[0059]圖6是沿圖1中的箭頭VI的方向的視圖。如圖1、圖2和圖6所示,左側和右側的成對第一伸出部153和154(153向上伸出,154向下伸出)在引導件15的上表面151和底部表面152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伸出部153和第一伸出部154在左右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相應位置中。如圖6所示,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呈現矩形橫截面形狀,并且第一伸出部153的上表面和第一伸出部154的底部表面均為平坦表面。
[0060]如圖5所示,從引導件15的前端部向后,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均具有預定的長度。第一伸出部153和154的前端部被成形為具有錐形形狀,并且引導件15的比第一伸出部153和154更向前的前端部155也被成形為具有錐形形狀。因此,朝著引導件15的前端表面,從第一伸出部153的上端表面到第一伸出部154的下端表面的長度(也就是引導件15的最大厚度tl)減小。
[0061]如圖4和圖5所示,左側和右側的成對第二伸出部107和112(兩者均朝著引導開口14伸出)在引導件15后方、在頂壁10的底部表面106上和底壁11的上表面111上向后延伸。第二伸出部107和第二伸出部112在左右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相應位置中,并且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與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匹配。如圖4所示,第二伸出部107和112呈現三角形橫截面形狀,并且朝著引導開口 14,橫截面面積減小。
[0062]如圖5所示,下側上的第二伸出部112從底壁11的前端表面到后端表面成形。另一方面,上側上的第二伸出部107在從比底壁11的前端表面靠前、但比光轉向器22的出射表面223靠后的位置處到頂壁10的后端表面成形,并且第二伸出部107的前端表面被成形為具有錐形形狀。從第二伸出部107的底部表面到第二伸出部112的上表面的長度(也就是引導開口 14的最小厚度t2)大約等于引導件15的最大厚度tl。
[0063]如圖6所示,引導件15在左右方向上的長度wl大約等于引導件14在左右方向上的長度《2。如圖1所示,引導件15的前端部的左端表面和右端表面被成形為具有錐形形狀,并且引導件15寬度朝向前變窄。如圖2和圖5所示,側壁12和13的前端部比底壁11更向前伸出,并且伸出部121和131的左內壁表面和右內壁表面均被成形為具有錐形形狀。因此,伸出部121和131的連接到引導開口 14的左內壁表面和右內壁表面之間的間隔長度朝向前增大。側壁12和13的前端表面構造垂直表面122和132,這兩個垂直表面在垂直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
[0064]前述光學套管I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樹脂作為部件,并通過樹脂模塑而一體地構造。換言之,光學套管I具有單件式構造。因此,可減少零件的數量和成本。
[0065]下面將描述成對光學套管IA和IB的配合方法。圖7A和圖7B是用于描述光學套管IA和IB的配合方法的示意圖。應注意,光學套管IA和IB以其中預先將多個光纖2固定到光學套管IA和IB中的每一個光學套管的狀態配合,但圖7A和圖7B中省略了光纖2的圖示。
[0066]首先,如圖7A所示,在垂直方向上將第二光學套管IB相對于第一光學套管IA倒置,并且第一光學套管IA的引導件15的底部表面152與第二光學套管IB的引導件15的底部表面152相互接觸。接著,當第二光學套管IB的引導件15在長度方向上沿著第一光學套管IA的引導件15滑動時,第二光學套管IB的引導件15插入第一光學套管IA的引導開口 14中,并第一光學套管IA的引導件15插入第二光學套管IB的引導開口 14中。
[0067]此時,由于引導件15的頂端部和引導開口14的入口部在高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均被成形為具有錐形形狀,因此容易地將引導件15插入引導開口 14中。在插入引導件15之后,引導件15的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圖6)與引導開口 14的第二伸出部107和112(圖4)相互接觸,并且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在第二伸出部107和112的頂部上滑動。因此,插入引導件15時的摩擦力得以減小,并且配合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時的插入力可減小。引導件15完全插入引導開口 14中之后,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處于配合狀態,如圖7B所示。處于配合狀態時,引導件15的端部定位在引導開口 14的內側上,而不從引導開口 14伸到外面。
[0068]圖8是示出光學套管IA和IB的配合狀態的透視圖。如圖8所示,處于配合狀態時,第一光學套管IA的側壁12和13的垂直表面122和132與第二光學套管IB的側壁12和13的垂直表面122和132相互接觸,并且第二光學套管IB在長度方向上相對第一光學套管IA的位置得到調整。另外,引導件15的第一伸出部153和154的最大厚度tl(圖5)與引導開口 14的第二伸出部107和112的最小高度t2大致相等,并且第二光學套管IB在高度方向上相對于第一光學套管IA的位置得到調整。此外,引導件的寬度wl(圖6)與引導開口 14的寬度w2大致相等,并且第二光學套管IB在寬度方向上相對于第一光學套管IA的位置得到調整。
[0069]通過按這種方式調整第二光學套管IB在長度方向、高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相對于第一光學套管IA的位置,如圖7B所示,第一光學套管IA的底部表面223(出射表面)和第二光學套管IB的底部表面223(入射表面)便可被布置成以較高的位置精度面向彼此。
[0070]圖7B還示出了光的傳輸路徑。從光纖2穿過入射表面221進入第一光學套管IA的入射光沿著入射軸線LI I傳播,并且被光轉向表面222全反射,從而改變方向。方向改變的光沿著出射軸線L12傳播(由此得以轉向),沿著出射軸線L13從出射表面223發射,并且作為出射光被傳輸到第二光學套管1B。
[0071]穿過入射表面223傳輸到第二光學套管IB的光沿著入射軸線L21傳播,并且被光轉向表面222全反射,從而改變方向。方向改變的光沿著轉向軸線L22傳播,沿著出射軸線L23從出射表面221發射,并且作為出射光被傳輸到光纖2。此時,第一光學套管IA發射的光所沿的出射軸線L13與第二光學套管IB接收的光所沿的入射軸線L21重合,因此,光學套管IA和IB的連接表面處的光傳輸損耗可減少。
[0072]本實施方案的光學套管可提供下列效果。
[0073](I)光學套管I提供:頂壁10;底壁11; 一對面向彼此的側壁12和13,該對側壁連接到頂壁10和底壁11,使得在內側上與頂壁10和底壁11一起形成引導開口 14;從頂壁10和引導開口 14向前延伸的引導件15;以及位于頂壁10的上表面上的光耦合器20。光耦合器20具有對齊件21和光轉向器22,對齊件21用于使光纖2對齊并固定光纖2。光轉向器22具有:入射表面221或223,其接收被對齊件21對齊并定位的光纖2發射的入射光;光轉向表面222,其接收從入射表面221或223沿著入射軸線LI I或L21傳播的光,然后將接收到的光反射;以及出射表面223或221,其接收來自光轉向表面222的光,將接收到的光沿著出射軸線L13或L23傳播,然后將光作為從光學套管IA或IB發射的出射光傳輸。光學套管IA和IB具有整體式結構。
[0074]因此,光學套管I不需要MT套管所需的配合銷和配合孔,并且也不需要相應的安裝空間。因此,可容易地實現多芯光纖而不增加零件的數量。
[0075](2)配合在一起的成對光學套管IA和IB是凸-凹單元。因此可使用普通的零件,并且可降低成本。
[0076](3)光學套管I提供:第一伸出部153和154,其從引導件15的上表面151和底部表面152伸出,并沿著光學套管I的長度方向延伸;以及第二伸出部107和112,其從頂壁10的底部表面106和底壁11的上表面111伸出,并沿著光學套管I的長度方向朝著引導開口 14延伸。因此,在引導件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引導開口 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只有第一伸出部153和154以及第二伸出部107和112需要以較高的精度加工,因此可降低加工成本。
[0077](4)光學套管之一 IA被制成沿著與另一光學套管IB的長度方向平行的配合方向與光學套管IB配合,因此,在光學套管IA和IB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光纖2能夠以近似直線的狀態連接。
[0078](5)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的引導件15均在相對的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的引導開口 14的內側插入,因此,可輕易配合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1B。
[0079](6)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配合后,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的第一伸出部153和154連接到相對的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的第二伸出部107和112以便滑動,因此,引導件15和引導開口 14的接觸面積減小,因此容易地將引導件15插入引導開口 14中。第一伸出部153和154被成形為具有矩形橫截面形狀,并且第二伸出部107和112被成形為具有三角形橫截面形狀,因此,引導件15和引導開口 14在左右兩點處線性接觸,并且在接觸面積減小時,可使引導件15穩定并將其支撐在引導開口 14內。
[0080]應注意,在該實施方案中,將光纖2對齊并容納光纖2(作為光波導)的波導對齊件(對齊件21)按V形凹槽105構造,但波導對齊件的構造不限于此。在該實施方案中,被光轉向表面22反射的光傳播穿過光學套管I的方向(轉向軸線的方向)與出射光從光學套管I發射的方向(出射軸線的方向)相同,但轉向軸線的方向可以不同于出射軸線的方向,只要反射光沿著與進入光學套管I的光傳播的方向(入射軸線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傳播即可。
[0081]在該實施方案中,引導開口 14的入口側上的伸出部121和131的內壁表面在左右方向上被成形為具有錐形形狀(圖2),但如圖9所示,內壁表面可在引導開口 14入口側的垂直方向上被成形為具有錐形形狀。由此,將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配合變得更加容易。
[0082]接下來,參照圖10至圖29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連接器。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學連接器(第一光學連接器5和第二光學連接器6)的配合狀態的透視圖。應注意,下文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垂直方向如附圖所示定義,并且為方便起見,根據這些定義來描述每個零件的構造。垂直方向是光學連接器5與光學連接器6配合的方向。
[0083]第一光學連接器5附接到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基板7,并且第二光學連接器6附接到在垂直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基板8。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光纖單元100(圖3)的頂端部(也就是具有上述第一光學套管IA的光纖單元100的頂端部)設置在第一光學連接器5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光纖單元100的頂端部(也就是具有上述第二光學套管IB的光纖單元100的頂端部)設置在第二光學連接器6上。在將第一光學連接器5與第二光學連接器6配合時,第一光學套管IA與第二光學套管IB彼此配合,并且第一光學連接器側上的光纖單元100的頂端部與第二光學連接器側上的光纖單元100的頂端部連接。
[0084]首先描述第一光學連接器5的構造。圖1IA和圖1IB是第一光學連接器5的透視圖。第一光學連接器5具有第一殼體50和容納在第一殼體50內的多個光纖組件51,第一殼體50通過穿過第一基板7而附接到第一基板7。光纖組件5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四排光纖單元100,并且左右方向上的四排光纖組件51設置在第一殼體50中。
[0085]圖12A和圖12B各自是光纖單元100的透視圖。應注意,第一光學連接器5側上的光纖單元100與第二光學連接器6側上的光纖單元100具有相同的形狀。如圖12A和圖12B所示,利用樹脂模塑構造的固定構件4固定于在多個光纖帶3的一個表面上僅與光學套管(1A和1B)隔開預定距離的位置處。固定構件4平行于光學套管I的寬度方向延伸。在固定構件4面向光纖帶3的表面41上沿寬度方向形成了一對接收凹槽42,并且在沿接收凹槽42寬度方向的兩側上形成了與接收凹槽42平行的接合凹槽43。每個接收凹槽42中容納一對光纖帶3,并且光纖帶3通過粘合劑固定至固定構件4。固定構件4的另一表面44是平坦的。
[0086]如圖1IA所示,第一殼體50具有前壁501、后壁502、以及左側壁503和右側壁504,其中左側壁503將前壁501的左端部與后壁502的左端部連接,右側壁504將前壁501的右端部與后壁502的右端部連接,并且第一殼體50由樹脂模塑制成。前壁501、后壁502以及側壁503和504分別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一殼體50呈現其中上表面與下表面開放的框架形狀。第一殼體50的內側上形成了用于固定光纖組件51的固定空間SP10。
[0087]第一殼體50具有中心壁505,該中心壁將前壁501的左中心部和右中心部與后壁502的左中心部和右中心部連接,并且固定空間SPlO在左右方向上被中心壁505—分為二。導銷506和閂鎖507在中心壁505的上表面上向上伸出。中心壁505的上表面定位得比前壁501的上表面和后壁502的上表面更向下,并且中心壁505的底部表面定位得比前壁501的底部表面和后壁502的底部表面更向上。在前壁501的上表面上沿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提供了面向下的剖面,并且該剖面在中心壁505的前側上形成了凹陷部505a。
[0088]沿前后方向觀察,伸出沿左右方向的中心部之外的卡圈件508和509分別設置在側壁503的左表面和側壁504的右表面上。與第一殼體50的外部形狀對應的開口部70設置在第一基板7上,第一殼體50的下端部穿過開口部70,并且第一殼體50的底部表面向下伸出到第一基板7的底部表面之外。螺孔71和72圍繞開口部70形成。螺孔71設置在第一殼體50的拐角附近,并且螺孔72設置在第一殼體50的中心壁505的前面和后面。
[0089]圖13是沿圖1lB的線XII1-XIII截取的橫截面視圖。如圖1lB和圖13所示,第一殼體50的底部表面上設置有狹縫500a,并且金屬板500壓配在狹縫500a中。應注意,圖1IB中省略了金屬板500右側的圖示。金屬板500平行于第一殼體50的底部表面的開口延伸,并且第一殼體50的底部表面的開口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被金屬板500阻擋。凹陷部500b形成于金屬板500的上表面上。
[0090]金屬支撐板73附接到第一基板7的底部表面。支撐板73通過旋擰到螺孔71中的螺釘(未示出)固定到第一基板7 ο支撐板73具有矩形開口 730,并且第一殼體50設置于開口 730的內側上。相應的旋轉支撐構件74設置在第一殼體50的中心壁505的前面和后面。旋轉支撐構件74具有凸緣部741和臂部742,并且由樹脂模塑制成。
[0091]旋轉支撐構件74的凸緣部741通過旋擰在螺孔72中的螺釘(未示出)固定到第一基板7,其中支撐板73插置在凸緣部741與第一基板7之間。臂部742在第一殼體50的底部表面上方從凸緣部741延伸到中心壁505的底部表面。換言之,臂部延伸使得第一殼體50的前壁50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和后壁50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別插置。沿前后方向觀察,銷743在前側上穿過前壁501和旋轉支撐構件74的臂部742,并且在后側上穿過后壁502和旋轉支撐構件74的臂部742。因此,第一殼體50的下端部以可從第一基板7傾斜的方式支撐,其中銷743充當支點。
[0092]支撐板73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沿前后方向的中心部均朝下彎曲遠離第一基板7的底部表面,并且彈簧支座731固定到支撐板73的上表面。卷簧(未示出)插置在彈簧支座731與第一殼體50的卡圈件508和509之間。因此,卷簧產生的彈力從第一基板7通過卡圈件508和509以及支撐板73施加于第一殼體5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所以第一殼體50以可在浮動機構作用下從第一基板7傾斜的方式被彈性支撐。
[0093]圖14A和圖14B是容納在第一殼體50中的光纖組件51的透視圖。光纖組件51包含:左右成對的主體52,其圍住四組光纖單元100;左右成對的板構件53,其分別固定到左右成對的主體52的下端部;以及前后成對的彈簧支座54,其附接到板構件5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右側上的主體52和左側上的主體52彼此左右對稱,并且右側上的板構件53和左側上的板構件53也彼此左右對稱。前側上的彈簧支座54和后側上的彈簧支座54彼此前后對稱。主體52和彈簧支座54由樹脂模塑制成。板構件53由金屬板制成。
[0094]圖15是沿圖14中的箭頭XV的方向觀察的視圖(平面圖)。如圖15所示,主體52具有前壁521、后壁522以及連接前壁521與后壁522的側壁523,并且在平面圖中呈C形。如圖14A所示,向上比側壁523伸得更遠的伸出部524和525在前壁521的上端部和后壁522的上端部上形成。伸出部524朝前具有增加的厚度和剛度。伸出部524向上比伸出部525伸得更遠(參見圖13)。
[0095 ] 圖16A和圖16B是分別從圖14A和圖14B所示光纖組件51中省略右側主體5 2后的透視圖,并且圖17是沿圖16A中的箭頭XVII的方向觀察的視圖(前表面視圖)。如圖17所示,向前伸出的伸出部526設置在主體52的前壁521的前表面上。接合凹槽526a在伸出部526的外周表面上(右側上的主體52的伸出部526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左側上的主體52的伸出部526的左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形成。由預定厚度的金屬板制成的U形夾57從下側接合在左側主體52和右側主體52的接合凹槽526a中,并且左側主體52的前端部和右側主體52的前端部通過夾57連接。
[0096]如圖15和圖16A所示,向前伸出的伸出部527設置在主體52的后壁522的前表面上。接合凹槽527a在伸出部527的外周表面上(右側上的主體52的伸出部527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左側上的主體52的伸出部527的左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形成。由預定厚度的金屬板制成的U形夾58從下側接合在左側主體52和右側主體52的接合凹槽527a中,并且左側主體52的后端部和右側主體52的后端部通過夾58連接。因此,如圖15所示,光纖單元100的固定空間SPll在左側主體52和右側主體52的內側上形成。應注意,夾57和夾58具有相同的形狀。
[0097]朝向固定空間SPll伸出的多個位置調節件528沿前后方向以相等的間隔設置在主體52的側壁523的內壁表面上。光學套管I的前端表面(圖1所示頂壁1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別與位置調節件528接觸,并且光學套管I的后端表面與其背面的位置調節件528之間設置有間隙CU。因此可向后移動光學套管I。
[0098]如圖16A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的四排光纖單元100中,固定構件4針對第一排光纖單元10a和第三排光纖單元10c固定在光纖帶3的后端表面上,并且固定構件4針對第二排光纖單元10b和第四排光纖單元10d固定在光纖帶3的前端表面上。因此,第一排光纖單元10a的平坦表面44與第二排光纖單元10b的平坦表面44面向彼此,并且第三排光纖單元10c的平坦表面44與第四排光纖單元10d的平坦表面44面向彼此。
[0099]前后成對的帶底凹槽531和532在板構件53的上端表面上面向下形成。光學套管單元10a和10b的固定構件4的端部(也就是圖12A中的接合凹槽43)從上方插入前側是的帶底凹槽531中,并且光學套管單元10a和10b的接合凹槽43分別接合在帶底凹槽531的前壁和后壁中。類似地,光學套管單元10c和10d的固定構件4的端部(接合凹槽43)從上方插入后側的帶底凹槽532中,并且光學套管單元10c和10d的接合凹槽43分別接合在帶底凹槽532的前壁和后壁中。因此,光學套管單元10a至10d的固定構件4固定到板構件53。
[0100]板構件53在帶底凹槽531與532之間和帶底凹槽532后方向上伸出,并且伸出部上設有通孔533和534。主體52的側壁523的內壁表面上設有與通孔533和534對應的凸出部,但圖中已省略。主體52的凸出部在左右方向上從外部與左側板構件53的通孔533和右側板構件53的通孔534配合,并且左側主體52和右側主體52通過從下方與夾57和58接合而固定到左側板構件53和右側板構件53。
[0101]板構件53的前端部比主體52的前壁521向前伸得更遠,并且板構件53的后端部比主體52的后壁522向后伸得更遠。接合凹槽535被成形為分別在伸出部的前端表面上面朝后,并在伸出部的后端表面上面朝前。如圖16B所示,彈簧支座54的底部表面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上形成了圓形凹陷部540。在左右方向上伸出、與板構件53的接合凹槽535對應的伸出部541設置在彈簧支座5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通過從外部將彈簧支座54的伸出部541沿左右方向接合至帶底凹槽535來使板構件53與彈簧支座54成一體。從而可組裝光纖組件51ο
[0102]如圖13所示,相應的梯級件50a設置在第一殼體50的前壁501的后表面和后壁502的前表面上,并且固定空間SPl O沿前后方向的長度在向上側上縮短的距離比梯級件50a長。從前側梯級件50a的后端表面到后側梯級件50a的前端表面的距離等于從光纖組件51的主體52的前端表面到后端表面的距離。因此,主體52在第一殼體50中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得到調節。
[0103]應注意,相應的梯級件50a也設置在第一殼體5的側壁503的右側表面和側壁504的左側表面上,并接合到前壁501的梯級件50a和后壁502的梯級件50a,但圖中已省略。一對光纖組件51如圖1IA所示在左右方向上設置于側壁503和504與中心壁505之間時,從側壁503和504的梯級件50a到中心壁505的左右內側表面的距離等于該對光纖組件51的左外側表面與右外側表面之間的距離。因此,主體52在第一殼體50內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得到調節。
[0104]如圖13所示,卷簧59插置在光纖組件51的彈簧支座54的底部表面上的凹陷部540與安裝于第一殼體50的底部表面上的金屬板500的凹陷部50b之間,并且光纖組件51可抵抗卷簧59的偏壓力升高和降低。圖13示出了將第一光學連接器5配合到第二光學連接器6之后光纖組件51的位置,并且彈簧支座54被定位成低于梯級件50a的底部表面50b。在配合第一光學連接器5之前,彈簧支座54被彈簧59向上偏壓并接觸梯級件50a的底部表面50b。因此,光纖組件51的向上移動受到限制,并且光纖組件51在第一殼體50中的最大升高位置得到調
-K-
T O
[0105]接下來描述第二光學連接器6的構造。圖18A和圖18B是第二光學連接器6的透視圖。第二光學連接器6具有附接到第二基板8的第二殼體60,以及容納在第二殼體60中的多個光纖組件61。光纖組件6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四排光纖單元100,并且四排光纖組件61在左右方向上設置在第二殼體60中。
[0106]第二殼體60具有前壁601、后壁602、左側壁603和右側壁604,左側壁603將前壁601的左端部與后壁602的左端部連接,右側壁604將前壁601的右端部與后壁602的右端部連接,并且第二殼體60由樹脂模塑制成。前壁601、后壁602以及側壁603和604分別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殼體60呈現其中上表面與下表面開放的框架形狀。第二殼體60的內側上形成了用于固定光纖組件61的固定空間SP20。左右成對的蓋子60a安裝在第二殼體60的上表面上,并且光纖單元100向上延伸穿過蓋子60a。
[0107]第二殼體60具有中心壁605,中心壁605將前壁601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與后壁602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連接,并且固定空間SP20在左右方向上被中心壁605—分為二。接合第一殼體50的導銷506 (圖1IA)的銷孔606和接合閂鎖507 (圖11A)的閂鎖孔607在中心壁605的下表面中鉆出。凸緣部608和609分別在側壁603和604的后端部和上端部上沿左右方向伸出,并且第二殼體60被穿過凸緣部608和609的螺栓緊固至第二基板8。
[0108]矩形通孔60b在前壁601和后壁602上與光纖組件61的夾67和68的傾斜部67a和68a(圖19A,圖19B)對應的位置形成。左右方向上的寬度恒定不變的狹長引導件610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到前壁601的前表面。引導件610的下端部比前壁601的下端表面向下伸得更遠(參見圖22)。第二殼體60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比第一殼體50上方的內壁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短,并且第二殼體60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部在左右方向上的長度比第一殼體50的內壁表面在左右方向上的長度短。
[0?O9]因此,第二殼體60可插入第一殼體50中,并且如圖10所不,一旦第二殼體60的下端部插入第一殼體50中,第二殼體60的引導件610便插入第一殼體的凹陷部505a中。同時,第一殼體50的導銷506插入第二殼體60的銷孔606中,并且第二殼體60定位在第一殼體50中。此外,第一殼體50的閂鎖507接合在第二殼體60的閂鎖孔607中,并且第二殼體60連接到第一殼體50 ο
[0110]圖19A和圖19B是容納在第二殼體60中的光纖組件61的透視圖。光纖組件61包含:左右成對的主體62,其圍住四個光纖單元100;固定到左右成對的主體62的上端部的板構件63;支撐在左右成對的主體62的后端部上的板彈簧構件64;以及支撐在左右成對的主體62的前端部上的擠壓構件65。右側的主體62和左側的主體62彼此左右對稱。板構件63、板彈簧構件64和擠壓構件65也彼此左右對稱。主體62和擠壓構件65由樹脂模塑制成。板構件63和板彈簧構件64由金屬板制成。
[0111]圖20是沿圖19B中的箭頭XX的方向觀察的視圖(平面圖)。如圖20所示,主體62具有前壁621、后壁622以及連接前壁621與后壁622的側壁623,并且在平面圖中呈C形。如圖19B和圖20所示,向前伸出的伸出部626設置在前壁621的前表面上。接合凹槽626a在伸出部626的外周表面上(右側主體62的伸出部626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左側主體62的伸出部626的左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形成。由預定厚度的金屬板制成的U形夾67朝下接合在左側主體62和右側主體62的接合凹槽626a中,并且左側主體62的前端部和右側主體62的前端部通過夾67連接。以一定傾角向前伸出的傾斜部67a設置在夾67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
[0112]如圖19A和圖20所示,向后伸出的伸出部627設置在后壁622的后表面上。接合凹槽627a在伸出部627的外周表面上(右側主體62的伸出部627的右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左側主體62的伸出部627的左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形成。由預定厚度的金屬板制成的U形夾68朝下接合在左側主體62和右側主體62的接合凹槽627a中,并且左側主體62的后端部和右側主體62的后端部通過夾68連接。以一定傾角向后伸出的傾斜部68a設置在U形夾68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因此,如圖20所示,光纖單元100的固定空間SP21在左側主體62和右側主體62的內側上形成。應注意,夾67和夾68具有相同的形狀。
[0113]朝向固定空間SP21伸出的多個位置調節件628沿前后方向以相等的間隔設置在主體62的側壁623的內壁表面上。光學套管I的前端表面(圖10所示頂壁1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與位置調節件228接觸,并且光學套管I的后端表面與其背面的位置調節件628之間設置有間隙CL2。因此可向后移動光學套管I。分隔壁629沿左右方向在內側上從最靠前的位置調節件628伸出,并且分隔壁629與前壁621之間形成固定空間SP22。擠壓構件65容納在固定空間SP22 中。
[0114]圖21A和圖21B是分別從圖19A和圖19B所示光纖組件61中省略左側主體62的透視圖。如圖21B所示,伸出部65a從擠壓構件65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伸出。如圖20所示,止動件629a被成形為面向伸出部65a在主體62的前壁621與分隔壁629之間的上端表面。因為伸出部65a與止動件629a接觸,所以擠壓構件65的向上移動受到限制。
[0115]如圖21A所示,板彈簧構件64具有矩形基座部641和臂部642,臂部642從基座部641成角度向前和向上延伸,并且臂部642的頂端上形成弧形擠壓部643。臂部642包括用于增加彈簧特性的一對橫梁構件,分別為左側橫梁構件和右側橫梁構件。與基座部641右側的上角部和下角部以及基座部641左側的上角部和下角部配合的凹陷部在左側主體62和右側主體62的后壁622中形成,但圖中已省略。因此,在左側主體62與右側主體62接合時,基座部641的角部與凹陷部配合,并且基座部641被固定到后壁622。此時,板彈簧構件64的擠壓部643在向前方向上向光學套管單元100的固定構件4的后端表面施加偏壓。所以如圖20所示,光學套管I被向前推動,并且與位置調節件628接觸。
[0116]如圖21A和圖21B所示,板構件63具有左側壁631和右側壁632和前壁633,前壁633連接到左側壁631的前端部和右側壁632的前端部。側壁631和632的下端表面設有帶底凹槽635和636,與第一光學連接器5的光纖組件51 (圖16A)類似。光學套管單元100(圖12B)的固定構件4的接合凹槽43與帶底凹槽635和636的前壁和后壁接合,并且光學套管單元100的固定構件4被固定到板構件63。前后成對的半圓形伸出部637設置在側壁631和632的上端表面上。向上且向后傾斜的傾斜部634從板構件63的前壁633的上端表面延伸。擠壓構件65的下端表面鄰接傾斜部634的上表面。
[0117]板構件63在帶底凹槽631與632之間向上伸出,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伸長的細長孔633在伸出部中形成。與細長孔633對應的凸出部625(圖22)設置在主體62的側壁623的側壁表面中。凸出部625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幾乎等于細長孔633的高度,并且凸出部625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比細長孔633的長度短。一旦左側主體62和右側主體62被夾67和68連接在一起,主體62的凸出部625便在左右方向上從外側與左右側板構件63的細長孔633配合。凹陷部625可在前后方向上沿細長孔633滑動,因此,左右側主體62連接,以便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到板構件63。從而組裝出光纖組件61。
[0118]圖22是沿圖18A中的線XXI1-XXII截取的橫截面視圖。如圖22所示,梯級件601a和602a設置在第二殼體60的后壁602的前表面和前壁601的后表面上,并且固定空間SP20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越靠近梯級件601a和602a的底部越窄。從第二殼體60上方插入光纖組件61時,伸出部626和627的下端表面將鄰接梯級件601a和602a的上表面,因此,光纖組件61的向下移動受到限制。這時,夾67和68的傾斜部67a和68a的頂端插入光學連接器60的開口部60b(圖18B)中,因此光纖組件61的向上移動也受到限制。
[0119]從光纖組件61的主體62的前端表面到后端表面的長度等于從前壁601的后表面到第二殼體60的后壁602在梯級件601a和602a上方的前表面的長度。因此,主體62在第二殼體60內的位置得到調節。在這種情況下,主體62的凸出部625在板構件63的前后方向上與細長孔633配合,并且板構件63可抵抗板彈簧構件64的偏壓力向后移動,同時上端表面的伸出部637鄰接蓋子60a的底部表面。應注意,如圖18A所示,當一對光纖組件61定位在第二殼體60的側壁603和604與中心壁605之間時,該對光纖組件61的左外側表面與右外側表面之間的距離等于從第二殼體60的側壁603和604的左右內側表面到中心壁605的距離。因此,主體62在第二殼體60內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得到調節。
[0120]下面將描述配合光學連接器5和6時的動作。例如,在將第二光學連接器6按壓到第一光學連接器5時,連接位置由導銷506(圖11A)和引導件610(圖18A)確定,同時,如圖23所不,將第一光學連接器5的主體52的前壁上端部的伸出部524插入第二光學連接器6的主體62的前壁后部的固定空間SP22中,并且伸出部524的頂端接觸擠壓構件65的下端部。當進一步按壓第二光學連接器6時,伸出部524將擠壓構件65向上推壓,因此通過傾斜部634向板構件63施加反向的推力。因此,板構件63抵抗板彈簧構件64的偏壓力向后移動,同時光纖單元100的固定構件4也向后移動。
[0121 ]第一光學套管IA可在主體52的固定空間SPl I中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并且第二套管IB可在主體62的固定空間SP21中在前后方向上移動。所以,組裝到第一光學連接器5中的第一光學套管IA與組裝到第二光學連接器6中的第二光學套管IB的配合輪廓將以一定傾角傾斜。換言之,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延伸并開始配合,但隨著配合程度逐漸加深,第二光學套管IB側上的固定構件4將向后移動,并且光學套管單元100(光纖帶3)將變成固定構件4的支撐點并變形(彎曲),因此,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在維持配合輪廓時將傾斜(成第一傾角)。即使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完全配合,第二光學連接器6也將被擠壓,直到第一光學連接器5的閂鎖507與第二光學連接器6的閂鎖孔607接合;光學套管單元100將進一步變形,作為固定構件4的支撐點,并且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在維持配合輪廓時將進一步傾斜(成第二傾角)。
[0122]這樣,由于光學套管單元100因光學套管IA和IB的第一傾角和第二傾角而變形,所以彈力(變形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一個方向,將第一光學套管IA與第二光學套管IB推壓到一起。因此,即便存在振動等影響,也可維持光學套管IA與IB之間的穩定透光特性。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在光學套管IA和IB傾斜時按壓光學連接器5和6,所以光學連接器5和6的配合力可減小。換言之,如果光學連接器5和6在光學套管IA和IB未傾斜的情況下配合,則需要極大的力才能使光學套管單元100彎曲。相比之下,在本實施方案中,在光學套管傾斜時配合光學連接器,因而使光學套管單元100彎曲的力可減小。
[0123]另外,在本實施方案中,一開始光學套管IA和IB在垂直方向上配合,所以光學連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與光學套管IA和IB的配合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可輕易對準光學套管IA和1B。與之相比,如果光學套管IA和IB—開始就不傾斜,那么光學套管IA和IB的配合方向將不與光學連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匹配,因此對準光學套管IA和IB會很困難。
[0124]在本實施方案中,第一殼體50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被支撐的方式使其能夠通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銷743而相對于第一基板7傾斜,并且第一殼體50左右方向上的兩個端部都經由卷簧被第一基板7彈性支撐。換言之,第一殼體50由第一基板7利用浮動機構支撐。因而在配合光學連接器5和6時的位置偏移可被吸收,因此配合操作是容易的。
[0125]下面利用概念圖來描述對光學連接器5和6執行上述動作產生的效果。圖24和圖25是概念性地示出光學連接器5和6的初始配合狀態和最終配合狀態的示意圖。如圖24所示,在初始配合狀態下,第一光學連接器5和第二光學連接器6的配合方向與第一光學套管IA和第二光學套管IB的配合方向匹配。如圖25所示,在最終配合狀態下,擠壓構件65受主體52的伸出部524推壓,并且固定構件4沿箭頭A的方向(也就是在相對于光學連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與板構件63—起抵抗板彈簧構件64的彈簧力而移動。因此,光學套管IA和IB相對于光學連接器4和5以及光纖帶3的配合方向傾斜,也就是說光纖2變形(彎曲),因此致使相互接觸的力作用在光學套管IA和IB的接觸表面上。
[0126]圖26是示出圖24的修改實施例的示意圖。在圖26中,彈性加強構件3a附接到光學套管IA和IB以及光纖帶3。所以,即便長時間使用光學連接器5和6并且光纖帶3的彈力減小,光學套管IA和IB之間也可維持穩定的接觸力,并且光學連接器5和6的耐久性可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彈性加強構件3a的橫截面形狀可以是各種形狀。例如,半圓曲線形狀是可接受的。應注意,彈性加強構件3a可只附接到光學套管I,或可只附接到光纖帶3。
[0127]圖27是示出圖25的修改實施例的示意圖。在圖27中,主體52的伸出部524也充當導銷,因此省略了導銷506。伸出部524鄰接板構件63的傾斜部624,并且在不使用擠壓構件65的情況下沿箭頭A的方向移動板構件63。此外,圖27中為光學連接器5提供了板構件530a,以便能夠類似于光學連接器6那樣滑動,因而提供了新的板彈簧構件540a。另外,與光學連接器5的伸出部類似的伸出部624設置在光學連接器6的主體62上。所以,在光學連接器5和6配合時,板構件63沿箭頭A方向移動,并且板構件530a沿與箭頭A方向相反的箭頭B方向移動。換言之,兩個板構件沿相反方向移動。
[0128]應注意,在圖25所示的實施例中,與圖27類似,伸出部524沿縱向延伸,因此可省略導銷506和擠壓構件65 ο此外,與圖27類似,其中板構件53可滑動的構造也是可行的。
[0129]圖28是示出圖25的另一修改實施例的示意圖。在圖28中,角構件5b和6b設置在光學連接器5和6的主體52和62上,并且光纖帶3相對于光學連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以預定角度延伸。此外,阻止光學套管IA和IB傾斜的引導件5C和6C設置在光學套管IA和IB的區域中。換言之,圖28示出了光纖帶3在配合之前出現彎曲的構造。應注意,在圖28中,導銷6d從光學連接器6側伸出,但導銷6d可省略。
[0130]圖29是示出圖24的另一修改實施例的示意圖。在圖26中,固定構件4被固定到主體52和62的內側,并且光纖帶3在固定件處沿連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延伸。沿光學連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可移動地支撐光學套管IA和IB的引導件5e和6e設置在主體52和62上。光學套管IA和IB的引導位置在與連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對于固定構件的固定位置偏移,并且在圖29中,光纖帶3為略呈S形的曲線。光學連接器6以該狀態配合到光學連接器5時,光纖2的頂端部(到光學套管IA和IB的附接部)將在主體52和62中沿著連接器5和6的配合方向移動。由此增大了光纖帶3的彎曲程度,并且增大了光學套管IA和IB的鄰接力。應注意,光學連接器6在配合到光學連接器5之前可處于不彎曲狀態。圖25、圖27、圖28和圖29中光纖帶3和光纖2變形的方向為示例,光纖帶3和光纖2也可沿與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彎曲。
[0131]應注意,在上述實施方案(圖24)中,光學連接器6設有固定構件4(也就是第一附接區域)和光耦合件;固定構件4用來固定并保持光纖帶3(作為光波導),并在主體62等的外殼中移動,光耦合件設置在外殼中,并在外殼中移動。換言之,光耦合件具有第二附接區域(也就是V形凹槽105)和光轉向表面222,該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導,該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區域內,光轉向表面222在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內時改變光波導所接收的光的方向,因此,在連接器6與相對的連接器5配合時,第一附接區域將移動,從而致使光耦合件移動。在上述實施方案中,第二附接區域被描述為光學套管I,但更確切地說,第二附接區域是光纖2與光學套管I附接的區域。
[0132]外殼可具有任何構造,只需滿足以下要求即可:在光波導被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并且連接器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時,第一附接區域移動,從而致使光波導移動,同時還致使光耦合件移動。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的構造不限于上述構造。上述實施方案中,在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中,并且連接器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時,第一附接區域主要橫向移動,并且光耦合件主要旋轉地移動(傾斜),但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的移動方式并不限于此。
[0133]在該實施方案中,在光波導被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并且連接器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時,第一附接區域沿著與連接器的配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動,但第一附接區域的一部分也可移動。上述實施方案的光耦合件在殼體中被光波導穩定地支撐,光波導又由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然而,至少因為光波導被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或者只是因為光波導被第一附接區域和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耦合件就可被穩定地支撐在外殼中。
[0134]可從各種角度描述上文提到的實施方案。例如,在圖24所示的實施例中,當連接器6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5時,第一附接區域(固定構件4)和第二附接區域(光學套管I)將移動,并使光波導(光纖帶3)的彎曲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在連接器6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5之前,光波導不彎曲。在連接器6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5時,第一附接區域在基本上垂直于連接器6的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動,并且第二附接區域在基本上平行于連接器6的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動。
[0135]上文給出的描述只用于并將總是只用于舉例說明,只要不違背本發明的特性,本發明的內容就不限于上述實施方案和修改實施例。保持本發明基本特征的明顯置換和替換都包括在上述實施方案和修改實施例的組成元件中。換言之,被認為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概念范圍的其他構造都涵蓋在本發明的范圍內。此外,可將上述實施方案和修改實施例中的一個或多個任意地組合。
[0136][附圖標號]
[0137]1:光學套管
[0138]2:光纖
[0139]4:固定構件
[0140]10:頂壁
[0141]11:底壁
[0142]12 和 13:側壁
[0143]14:引導開口
[0144]15:引導件
[0145]20:光耦合件
[0146]21:對齊件
[0147]22:光轉向器
[0148]221(223):入射表面
[0149]222:光轉向表面
[0150]223(221):出射表面
【主權項】
1.一種光學套管,所述光學套管包括: 頂壁; 位于所述頂壁的相對側上的底壁; 一對側壁,所述一對側壁面向彼此并連接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使得在其內側上與所述頂壁和所述底壁一起形成引導開口 ; 引導件,所述引導件從所述頂壁和所述引導開口向前延伸;和 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設置在所述頂壁的上表面上; 所述光耦合器具有波導對齊件和光轉向器,所述波導對齊件使光波導對齊并固定所述光波導; 所述光轉向器包括: 入射表面,所述入射表面接收來自所述光波導的入射光,所述光波導通過所述波導對齊件對齊和布置; 光轉向表面,所述光轉向表面接收來自所述入射表面沿著入射軸線傳播的光,并反射所接收的光,其中所述反射光通過所述光轉向表面沿著不同于所述入射軸線的轉向軸線傳播;和 出射表面,所述出射表面接收來自所述光轉向表面的所述光,并將所接收的光沿著出射軸線傳播,并將所述光作為從所述光學套管發射的出射光來傳輸; 所述光學套管具有整體式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光學套管和第二光學套管,所述第一光學套管和所述第二光學套管配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光學套管和所述第二光學套管的相應引導件在所述相對側上插入所述第一光學套管和所述第二光學套管的所述引導開口內。3.—種具有外殼的連接器, 所述外殼包括: 第一附接區域,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導并在所述外殼內移動;和 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在所述外殼內移動; 所述光親合器包括: 第二附接區域,所述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導,所述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中;和 光轉向表面,所述光轉向表面在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區域中時接收來自所述光波導的光并轉換方向; 其中當所述連接器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時,所述第一附接區域移動并致使所述光耦合器移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器, 其中所述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區域中,并且當所述連接器配合到所述相對的連接器時,所述第一附接區域移動并致使所述光耦合器移動,同時致使所述光波導移動。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器, 其中所述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區域中,并且當所述連接器配合到所述相對的連接器時,所述第一附接區域沿著與所述連接器的配合方向正交的方向至少部分地移動。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器, 其中至少由于所述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區域中,或者僅由于所述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區域中,所述光耦合器被穩定地支撐在所述外殼內。7.—種具有外殼的連接器, 所述外殼包括: 第一附接區域,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所述光波導并被保持在所述外殼內;和 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在所述外殼內移動; 所述光親合器包括: 第二附接區域,所述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導,所述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中;和 光轉向表面,所述光轉向表面在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區域中時接收來自所述光波導的光并轉換方向; 其中當所述連接器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時,所述第二附接區域在所述外殼內沿著所述連接器的配合方向移動并增大所述光波導的彎曲。8.—種具有外殼的連接器, 所述外殼包括: 第一附接區域,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導并在所述外殼內移動;和 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在所述外殼內移動; 所述光親合器包括: 第二附接區域,所述第二附接區域固定并保持光波導,所述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中;和 光轉向表面,所述光轉向表面在光波導被固定并保持在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區域中時接收來自所述光波導的光并轉換方向; 當所述連接器配合到相對的連接器時,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區域移動并致使所述光波導的彎曲增大。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連接器, 其中在所述連接器配合到所述相對的連接器之前,所述光波導不彎曲。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器, 其中當所述連接器配合到所述相對的連接器時,所述第一附接區域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連接器的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動,并且所述第二附接區域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連接器的所述配合方向的方向上移動。
【文檔編號】G02B6/38GK106030361SQ201580009020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8日
【發明人】早內貴之, T·L·史密斯
【申請人】3M創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