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紙裝置、原稿輸送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供紙裝置、原稿輸送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本發明的供紙裝置包括:薄片體承載部;薄片體輸送通道,從薄片體承載部延伸設置;供紙輥,配置在薄片體輸送通道上用于輸送薄片體,具有轉動的圓周面;供紙襯墊,與供紙輥的圓周面相對配置,具有襯墊面,在襯墊面和圓周面之間形成有使薄片體進入的夾縫部;支撐構件,具有固定供紙襯墊的支撐面和抵接面,抵接面在比支撐面靠向薄片體的輸送方向上游一側,位于比襯墊面靠向上方的位置上,與從薄片體承載部送出的薄片體的前端部抵接;以及肋部,設置在支撐構件上,在與薄片體輸送方向交叉的薄片體寬度方向上配置在支撐面的兩端部上,具有從抵接面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向下延伸設置的傾斜面。
【專利說明】
供紙裝置、原稿輸送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0001]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3年11月12日、發明名稱為“供紙裝置、原稿輸送裝置和圖像 形成裝置”的第201310559807.4號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供給薄片體的供紙裝置和具有該供紙裝置的原稿輸送裝置、圖像形成裝置。【背景技術】
[0003]以往,公知一種供給薄片體的供紙裝置,從薄片體承載部一張張地向薄片體輸送通道供給薄片體。供紙裝置具有供紙輥和分開襯墊。供紙輥被轉動驅動,向薄片體輸送方向送出薄片體。分開襯墊與供紙輥抵接,在分開襯墊與供紙輥的圓周面之間形成夾縫部。
[0004]薄片體進入供紙輥和分開襯墊之間的夾縫部,并利用供紙輥的轉動進行供給。分開襯墊使用摩擦系數高的構件,用于防止供給承載的薄片體中位于最上方的薄片體以外的薄片體(重疊輸送)。[〇〇〇5]在以往的所述供紙裝置中,為了防止薄片體進入夾縫部時薄片體的前端與分開襯墊接觸導致薄片體彎曲,配置了具有導向功能的可彎曲性的薄膜構件。薄片體沿薄膜構件進入夾縫部。在這種情況下,因為配置有薄膜構件,使供紙裝置的部件個數增加,從而提高了供紙裝置的成本。此外,在組裝供紙裝置時,需要進行將薄膜構件安裝在供紙裝置上的作業。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穩定地供給薄片體。
[0007]本發明提供一種供紙裝置,其包括:薄片體承載部,用于承載薄片體;薄片體輸送通道,從所述薄片體承載部延伸設置,向規定的薄片體輸送方向輸送所述薄片體;供紙輥, 配置在所述薄片體輸送通道上用于輸送所述薄片體,與所述薄片體承載部相對,具有轉動的圓周面;供紙襯墊,與所述供紙輥的所述圓周面相對配置,并且具有襯墊面,在所述襯墊面和所述圓周面之間形成有使所述薄片體進入的夾縫部;支撐構件,具有固定所述供紙襯墊的支撐面和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在比所述支撐面靠向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上游一側,位于比所述襯墊面靠向上方的位置上,與從所述薄片體承載部送出的所述薄片體的前端部抵接;以及肋部,設置在所述支撐構件上,在與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交叉的薄片體寬度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支撐面的兩端部上,并且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從所述抵接面向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向下并以連接所述抵接面和所述支撐面的方式延伸設置,所述傾斜面的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的端部在比所述夾縫部更靠向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的上游一側與所述支撐面連接。
[0008]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括所述供紙裝置和圖像形成部。所述圖像形成部在由所述供紙輥輸送來的所述薄片體上形成圖像。
[0009]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原稿輸送裝置,其包括所述供紙裝置。所述原稿輸送裝置利用所述供紙裝置向圖像讀取裝置具備的讀取部輸送原稿。
[0010]本發明還提供另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括所述原稿輸送裝置和圖像形成部。所述圖像形成部基于由所述讀取部讀取的所述原稿的圖像,在薄片體上形成圖像。
[0011]按照本發明,不需要為了將薄片體導向夾縫部而具有可彎曲性的薄膜構件,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穩定供給薄片體。
[0012]本
【發明內容】
適當地參照附圖,通過使對以下詳細說明中記載的概念進行總結的內容簡略化后的形態來進行介紹。本
【發明內容】
的意圖并不是限定權利要求中記載的主題的重要特征和本質特征,此外,意圖也不是限定權利要求中記載的主題范圍。此外,在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對象,并不限定于解決本發明中任意部分中記載的一部分或全部缺點的實施方式。【附圖說明】
[0013]圖1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內部結構的斷面圖。
[0014]圖2是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的立體圖。[〇〇15]圖3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的一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0016]圖4是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分開襯墊部的立體圖。
[0017]圖5是表示向抵接面輸送薄片體的情況的斷面圖。
[0018]圖6是表示向分開面輸送薄片體的情況的斷面圖。
[0019]圖7是放大了與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進行比較參照的一種手動供紙部的一部分的放大斷面圖。
[0020]圖8是放大了與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進行比較參照的另一種手動供紙部的一部分的放大斷面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的內部結構的斷面圖。在此,作為圖像形成裝置1,例示了具有打印功能和復印功能的數碼復合機,但是圖像形成裝置也可以是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
[0022]〈圖像形成裝置的說明〉
[0023]圖像形成裝置1包括:裝置主體10,具有大體長方體形狀的箱體結構;以及自動原稿供給裝置20(原稿輸送裝置),配置在裝置主體10上。裝置主體10的內部收容有:讀取單元 25、圖像形成部30、定影部60、供紙部40、輸送路徑50和輸送單元55。讀取單元25以光學方式讀取被復印的原稿圖像。圖像形成部30在薄片體上形成調色劑像。定影部60將所述調色劑像定影在薄片體上。供紙部40貯存向圖像形成部30輸送的標準薄片體。輸送路徑50將標準薄片體從供紙部40或手動供紙部46經由圖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60,輸送到薄片體排出口 10E。輸送單元55在內部具有薄片體輸送通道,該薄片體輸送通道構成輸送路徑50的一部分。
[0024]自動原稿供給裝置(ADF)20轉動自如地安裝在裝置主體10的上面。ADF20向裝置主體10中的規定的原稿讀取位置,自動供給被復印的原稿薄片體。另一方面,當用戶手動將原稿薄片體放置在規定的原稿讀取位置上時,將ADF20向上方打開。ADF20包括:原稿盤21,用于放置原稿薄片體;原稿輸送部22,經由自動原稿讀取位置輸送原稿薄片體;以及原稿排出盤23,排出讀取后的原稿薄片體。[〇〇25]讀取單元25使原稿薄片體通過對從裝置主體10上面的ADF20自動供給的原稿薄片體進行讀取用的接觸玻璃、或對手動放置的原稿薄片體進行讀取用的接觸玻璃(未圖示), 并以光學方式讀取原稿薄片體的圖像。在讀取單元25內收容有包括光源、移動支架、反射鏡等的掃描機構和拍攝元件(圖略)。掃描機構向原稿薄片體照射光,并將其反射光導向拍攝元件。拍攝元件將所述反射光光電轉換成模擬電信號。所述模擬電信號在A/D轉換電路轉換成數字電信號之后,輸入到圖像形成部30。另外,由自動原稿供給裝置(ADF)20和讀取單元 25構成圖像讀取裝置。[〇〇26]圖像形成部30生成全彩色調色劑圖像并將其轉印到薄片體上。圖像形成部30包括:圖像形成單元32、中間轉印單元33和調色劑補給部34。圖像形成單元32包括串列配置的四個單元32¥、3211、32(:、3281^,用于形成黃色以)、品紅色(1〇、青色(〇和黑色(81〇的各調色劑像。中間轉印單元33鄰接配置在圖像形成單元32的上方。調色劑補給部34配置在中間轉印單元33上。[〇〇27] 各圖像形成單元32¥、3211、32(:、3281^包括:感光鼓321、以及配置在上述感光鼓321 周圍的帶電器322、曝光器323、顯影裝置324、一次轉印輥325和清潔裝置326。
[0028]感光鼓321繞其軸轉動,在其圓周面上形成靜電潛影和調色劑像。作為感光鼓321 可以使用采用了非晶態硅(a-Si)系材料的感光鼓。帶電器322使感光鼓321的表面均勻帶電。曝光器323具有激光光源和反射鏡、透鏡等光學設備,向感光鼓321的圓周面照射基于原稿圖像的圖像數據生成的光,來形成靜電潛影。[〇〇29]為了使形成在感光鼓321上的靜電潛影顯影,顯影裝置324向感光鼓321的圓周面供給調色劑。顯影裝置324是雙組分顯影劑用的裝置,包括螺旋送料器、磁輥和顯影輥。
[0030] 一次轉印輥325與感光鼓321夾持中間轉印單元33所具有的中間轉印帶331而形成一次轉印夾縫部,從而將感光鼓3 21上的調色劑像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331上。清潔裝置 326具有清潔輥等,用于清掃調色劑像轉印后的感光鼓321的圓周面。[〇〇31]中間轉印單元33包括中間轉印帶331、驅動輥332和從動輥333。中間轉印帶331是架設在驅動輥332和從動輥333上的環形帶,調色劑像從多個感光鼓321重疊轉印在該中間轉印帶331外周面的同一部位上(一次轉印)。[〇〇32] 二次轉印輥35與驅動輥332的圓周面相對配置。驅動輥332和二次轉印輥35之間的夾縫部成為二次轉印夾縫部,用于將重疊轉印在中間轉印帶331上的全彩色調色劑像轉印到薄片體上。向驅動輥332和二次轉印輥35中的任意一個輥施加與調色劑像極性相反的二次轉印偏壓電位,并使另一個輥接地。[〇〇33]調色劑補給部34包括:黃色用調色劑容器34Y、品紅色用調色劑容器34M、青色用調色劑容器34C和黑色用調色劑容器34Bk。上述調色劑容器34¥、34(:、3411、3481^分別貯存各種顏色的調色劑,通過圖略的供給路徑,向與YMCBk各種顏色對應的圖像形成單元32Y、32M、 32C、32Bk顯影裝置324供給各種顏色的調色劑。在各調色劑容器34¥、34(:、3411、3481^內具有螺旋式輸送器341,將該容器內的調色劑輸送至圖略的調色劑排出口。通過由未圖示的驅動部驅動上述螺旋式輸送器341而使其轉動,向顯影裝置324內補充調色劑。
[0034]供紙部40包括第一供紙盒40A和第二供紙盒40B兩層供紙盒,用于收容將要實施圖像形成處理的薄片體中的標準薄片體S1。上述供紙盒能夠從裝置主體10的前方向眼前一側方向抽出。
[0035]第一供紙盒40A包括:薄片體收容部41,收納由標準薄片體S1重疊而成的薄片體摞;以及提升板42,為進行供紙而提升所述薄片體摞。在供紙盒40A右端側的上部配置有搓紙輥43、以及供紙輥44和延遲輥45的輥對。通過驅動搓紙輥43和供紙輥44,將供紙盒40A內的薄片體摞最上層的薄片體S1—張張地抽出,并送入輸送路徑50的上游。另外,第二供紙盒 40B具有與第一供紙盒40A同樣的結構。[0〇36] 在裝置主體10的右側面10R上配置有手動供紙部46(供紙裝置)。手動供紙部46包括手動供紙用的手動盤46A(薄片體承載部)和供紙輥461。手動盤46A安裝成相對于裝置主體10能夠繞其下端部開關自如。當進行手動供紙時,用戶如圖所示打開手動盤46A,并在其上面放置薄片體。放置在手動盤46A上的薄片體利用供紙輥461和輸送輥對462的驅動,被送入從手動盤46A延伸設置的手動薄片體輸送通道460(薄片體輸送通道)。并且,薄片體從手動薄片體輸送通道460被送入輸送路徑50。[〇〇37] 輸送路徑50包括:主輸送通道50A、翻轉輸送通道50B、轉回輸送通道50C和水平輸送通道50D。主輸送通道50A將薄片體(標準薄片體S1)從供紙部40經由圖像形成部30輸送到定影部60的出口。當對薄片體進行雙面印刷時,翻轉輸送通道50B用于使單面印刷后的薄片體返回圖像形成部30。轉回輸送通道50C使薄片體從主輸送通道50A的下游端轉向翻轉輸送通道50B的上游端。水平輸送通道50D沿水平方向將薄片體從主輸送通道50A的下游端輸送到薄片體排出口 10E,該薄片體排出口 10E設置在裝置主體10的左側面10L上。水平輸送通道 50D的大部分由輸送單元55內部所具有的薄片體輸送通道構成。[〇〇38]在主輸送通道50A的比二次轉印夾縫部靠向上游一側配置有對準輥對51。利用停止狀態的對準輥對51使薄片體暫時停止并進行偏離校正。此后,在圖像轉印的規定時機,利用驅動電動機(圖略)驅動對準輥對51轉動,由此將薄片體輸送到二次轉印夾縫部。另外,在主輸送通道50A上配置有多個用于輸送薄片體的薄片體輸送輥52。[〇〇39]在輸送路徑50的最下游端配置有排紙輥53。排紙輥53使薄片體通過薄片體排出口 10E之后被送到配置在裝置主體10的左側面10L上的圖略的后處理裝置。另外,在未安裝后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在薄片體排出口 10E的下方設置薄片體排出盤。
[0040]輸送單元55將從定影部60送出的薄片體輸送到薄片體排出口 10E。在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中,定影部60配置在裝置主體10的右側面10R—側,薄片體排出口 10E配置在與右側面10R相對的裝置主體10的左側面10L—側。因此,輸送單元55從裝置主體10的右側面10R向左側面10L沿水平方向輸送薄片體。[〇〇41]定影部60是感應加熱方式的定影裝置,對薄片體實施使調色劑像定影在薄片體上的定影處理,所述定影部60包括:加熱輯61、定影輯62、加壓輯63、定影帶64和感應加熱單元 65。加壓輥63與定影輥62壓力接觸而形成定影夾縫部。利用感應加熱單元65對加熱輥61和定影帶64進行感應加熱,并且將熱量提供到所述定影夾縫部。使薄片體通過定影夾縫部,將轉印在薄片體上的調色劑像定影在該薄片體上。[〇〇42]〈關于手動供紙部46>[〇〇43]接著,參照圖2至圖4,對本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46進行詳細說明。圖2是本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46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手動供紙部46的一部分的放大立體圖。圖4是分開襯墊部7的立體圖。[〇〇44] 參照圖2,手動供紙部46包括:所述手動盤46A、手動提升板46B、寬度調整導向件 46C、供紙輥461和外殼46H。
[0045]手動盤46A是板狀構件,能夠相對于裝置主體10的右側面10R(圖1)開關。手動盤 46A的上方部分能夠以支點部46A1為中心轉動。手動盤46A的上方承載多張薄片體。從手動盤46A輸送薄片體的手動薄片體輸送通道460向圖2的箭頭DP方向延伸設置。[〇〇46]手動提升板46B配置在手動盤46A的左方(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形成手動盤 46A的上表面部的一部分。手動提升板46B的左端部能夠利用未圖示的驅動機構上下移動。 利用手動提升板46B的移動,放置在手動盤46A上的薄片體摞的前端部(左端部)向上方移動。其結果,薄片體的前端部與供紙輥461抵接。[〇〇47]寬度調整導向件46C配置在手動提升板46B上。寬度調整導向件46C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一對,用于限制薄片體的寬度方向的位置。寬度調整導向件46C能夠沿形成在手動提升板46B上的導向槽46B1向前后方向移動。[〇〇48] 供紙輥461配置在手動薄片體輸送通道460上,并與手動盤46A相對。供紙輥461具有轉動的圓周面461A(參照圖3、圖5),向薄片體輸送方向(圖2、圖4的箭頭DP方向)輸送薄片體。外殼46H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箱型形狀。外殼46H在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將供紙輥 461支撐成能夠轉動。此外,在外殼46H的后端部配置有驅動齒輪462。驅動齒輪462利用未圖示的軸與供紙輥461連接。如果利用未圖示的驅動電動機使驅動齒輪462轉動,則通過所述軸使供紙輥461轉動。
[0049]參照圖3和圖4,手動供紙部46還具有分開襯墊部7。分開襯墊部7具有如下功能:防止在手動盤46A上的薄片體摞中位于最上方的薄片體以外的薄片體被送向夾縫部N。分開襯墊部7包括分開襯墊72(供紙襯墊)和襯墊支架71 (支撐構件)。
[0050]分開襯墊72與供紙輥461的圓周面461A相對配置。分開襯墊72具有分開面72A(襯墊面),在所述分開面72A和所述圓周面461A之間形成有使薄片體進入的夾縫部N。分開襯墊 72由板狀的彈性構件構成。作為一個例子,分開襯墊72由橡膠構件構成。分開襯墊72的分開面72A與薄片體之間具有較高的摩擦系數。利用薄片體和分開面72A之間的摩擦力,防止薄片體摞中位于最上方的薄片體以外的薄片體被送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
[0051]襯墊支架71配置在外殼46H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上。襯墊支架71支撐分開襯墊 72。襯墊支架71包括:對置面711、抵接面712、側面部713、支撐面714和肋715(肋部)。[〇〇52] 對置面711是在襯墊支架71的右側部分中沿大體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壁部。對置面711配置成與手動提升板46B的左端部交叉。另外,如上所述,當手動提升板46B上下移動時,手動提升板46B的前端部(左端部)與對置面711相對并上下移動。
[0053]抵接面712在對置面711的上端部配置成與對置面711交叉。從與薄片體寬度方向 (圖4的箭頭DH方向)交叉的斷面觀察,抵接面712從右下方向左上方延伸設置。抵接面712比分開襯墊72靠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上游一側,并且比分開面72A向上方隆起配置。從手動盤 46A送出的薄片體的前端部與抵接面712抵接。[〇〇54]側面部713是形成襯墊支架71的前后方向側面的一對側壁。在圖3和圖4中,表示側面部713中前側的側壁。
[0055]支撐面714比抵接面712靠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配置成相對于抵接面712 具有臺階。具體地說,在抵接面712和支撐面714之間,形成有從支撐面714向抵接面712直立設置的臺階部71D(參照圖6)。在支撐面714上固定有分開襯墊72。在本實施方式中,分開襯墊72粘接固定在支撐面714上。此時,分開襯墊72以分開襯墊72的上游側端部72B與臺階部 71D的支撐面714—側的臺階面71D1相對的方式配置在支撐面714上(圖6)。[〇〇56]肋715在薄片體寬度方向(圖4的箭頭DH)上配置在固定有分開襯墊72的支撐面714 的兩端部上。肋715連接抵接面712和支撐面714。肋715具有傾斜面715A,該傾斜面715A從抵接面712向薄片體輸送方向(圖4的箭頭DP方向)下游一側,向下延伸設置。肋715(傾斜面 715A)配置在比臺階部71D(圖6)的臺階面71D1靠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此外,肋715 在傾斜面715A和抵接面712之間具有平行面715B。平行面715B與抵接面712相連,位于與抵接面712相同的面上。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向薄片體輸送方向向下是指隨著向薄片體輸送方向前進,以離開薄片體輸送方向的方式傾斜。即,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形成在供紙輥 461和分開襯墊72之間的夾縫部N的薄片體S被送向左上方(向薄片體輸送方向)。因此,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向下形狀的傾斜面715A實際上是以僅具有微小的傾斜角度的方式向左上方傾斜。換句話說,上述向下形狀是表示對薄片體輸送方向的相對的形狀,并不限定傾斜面715A的傾斜角度。[〇〇57]此外,手動供紙部46具有施加作用力彈簧80(圖5)。[〇〇58]施加作用力彈簧80配置在襯墊支架71和裝置主體10內的壁部101之間。施加作用力彈簧80對襯墊支架71施加向右上方的作用力。其結果,將分開襯墊72推向供紙輥461的圓周面461A,從而形成夾縫部N。[0〇59] 參照圖3,如箭頭DB所示,如果手動提升板46B向上方移動,則放置在手動盤46A上的薄片體摞中位于最上方的薄片體與供紙輥461的圓周面461A抵接。并且,如果供紙輥461 向箭頭DR方向轉動,則所述薄片體被送向供紙輥461和分開襯墊72之間的夾縫部N(圖5)。
[0060]接著,比較本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46和手動供紙部46X、手動供紙部46Y,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說明。圖7和圖8是手動供紙部46X和手動供紙部46Y的夾縫部N周邊的斷面圖。
[0061]參照圖7,與本實施方式的分開襯墊72同樣,手動供紙部46X具有分開襯墊72X。分開襯墊72X被襯墊支架71X支撐。放置在未圖示的薄片體承載部上的薄片體摞中位于最上方的薄片體SX伴隨供紙輯461X的轉動(箭頭DR),被送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箭頭DS)。 此時,薄片體SX的前端部有時進入分開襯墊72X的上游側端部72X1和襯墊支架71X的壁面 71H1之間的間隙(區域Z)。其結果,薄片體SX的前端部彎曲,產生薄片體的輸送不良的問題。 [〇〇62]另一方面,圖8所示的手動供紙部46Y在分開襯墊72Y、襯墊支架74的基礎上,還具有薄片75。薄片75是由PET薄膜構成的薄片體構件。薄片75的下端部751粘接固定在襯墊支架74的側面部741上,形成薄片75的固定端。薄片75的上端部752形成薄片75的自由端。薄片 75的上端部752以覆蓋分開襯墊72Y的上游側端部72Y1和襯墊支架74的壁面74H1之間的間隙的方式延伸。在這種手動供紙部46Y中,由供紙輥461Y輸送來的薄片體SY的前端部被薄片 75的上端部752導向夾縫部N。因此,抑制了薄片體SY的前端部進入分開襯墊72Y的上游側端部72Y1和襯墊支架74的壁面74H1之間的間隙。[〇〇63]但是,在這種手動供紙部46Y中,由于配置有薄片75,使手動供紙部46Y的部件個數增加。其結果,提高了手動供紙部46Y的成本。此外,由于在手動供紙部46Y的制造階段,在襯墊支架74上粘接固定薄片75,所以增加了組裝工時。
[006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本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46中,利用肋715穩定地向夾縫部 N輸送薄片體。接著,參照圖5和圖6,對本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46的作用進行說明。圖5和圖6是手動供紙部46的夾縫部N周邊的放大斷面圖。[〇〇65]如上所述,如果手動提升板46B(圖3)向上方移動,供紙輥461轉動(圖5的箭頭DR), 則向箭頭DS1方向輸送薄片體S。另外,此時,會因為薄片體之間的摩擦力,多張薄片體S被送向箭頭DS1方向。如圖5所示,由供紙輥461輸送來的薄片體S的前端部與襯墊支架71的抵接面712抵接。此時,薄片體S的前端部和抵接面712所成的角度定義為01。與抵接面712抵接的薄片體S(圖6的薄片體S(l))利用供紙輥461的轉動力,邊在抵接面712上滑動摩擦、邊被送向夾縫部N(圖6的薄片體S(2))。此后,沿肋715的傾斜面715A向分開面72A輸送薄片體S(圖6 的箭頭DS2)。在本實施方式中,肋715的傾斜面715A和分開面72A所成的角度定義為02,并且滿足01>02的關系。因此,與抵接面712以進入角度01抵接的薄片體S的前端部,以比01小的進入角度92與分開面72A抵接。因此,能夠很好地降低與分開面72A抵接時施加在薄片體S上的負荷。此外,由于薄片體S不會以較大的角度與分開面72A接觸,所以抑制了薄片體S前端部彎曲。其結果,能夠穩定地向夾縫部_俞送薄片體S。
[0066]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過將肋715配置在分開襯墊72的兩端部上,薄片體S 邊與分開襯墊72的分開面72A順暢地抵接、邊被送向夾縫部N。因此,由于使薄片體S穩定地與分開面72A抵接,所以不需要像上述手動供紙部46Y那樣具有薄片75。因此,減少了手動供紙部46的部件個數,降低了手動供紙部46的成本。此外,能夠很好地降低手動供紙部46的組裝工時。[〇〇67]另外,如上所述,即使因為供紙輥461的轉動力、薄片體S之間的摩擦力,將多張薄片體S送向分開襯墊72時,也能夠利用薄片體S和分開面72A之間的摩擦力,由供紙輥461僅將最上方的薄片體S(最接近供紙輥461的薄片體)送向夾縫部N。換句話說,利用薄片體S與分開面72A之間的摩擦力,對其他薄片體S進行制動。[〇〇68]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肋715的傾斜面715A以將抵接面712和支撐面714連接設置的方式延伸設置(圖6)。換句話說,從與薄片體寬度方向交叉的斷面觀察,傾斜面715A與分開面72A交叉,并且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比分開面72A進一步向下延伸設置。因此, 在比夾縫部N靠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上游一側,傾斜面715A的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部分配置在分開面72A的下方。其結果,即使輸送多張薄片體S時,也能夠使位于最上方的薄片體以外的薄片體與分開面72A接觸。
[0069]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分開襯墊72的薄片體輸送方向上游一側的上游側端部72B配置成與抵接面712和支撐面714之間的臺階部71D的臺階面71D1相對。并且, 傾斜面715A配置成比臺階面71D1靠向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因此,與抵接面712抵接的薄片體S的前端部以利用肋715超過供紙襯墊的上游側端部72B和臺階部71D之間間隙上方的方式,被導向分開面72A。其結果,抑制了薄片體S的前端部進入分開襯墊72和臺階部71D 之間的間隙。因此,能夠很好地抑制薄片體S彎曲。此外,在傾斜面715A和抵接面712之間設置有平行面715B。因此,與抵接面712抵接的薄片體S的前端部不會進入供紙襯墊的上游側端部72B和臺階部71D之間的間隙,而被平行面715B導向分開面72A。
[0070]以上,對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手動供紙部46和具有該手動供紙部46的圖像形成裝置 1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變形實施方式。
[007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具有供紙輥461和分開襯墊部7的供紙裝置,以手動供紙部46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供紙裝置也可以是具有第一供紙盒40A和第二供紙盒40B的供紙部40。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穩定地從第一供紙盒40A和第二供紙盒40B 供給薄片體S1。此外,在自動原稿供給裝置(ADF)20中,供紙裝置也可以是向讀取位置供給原稿的原稿輸送部22。在這種情況下,圖像形成裝置1具有:包括供紙輥461和分開襯墊部7 的供紙裝置;包括讀取單元25 (讀取裝置)的圖像讀取裝置,該讀取單元25與所述供紙裝置的薄片體輸送通道相對配置,讀取薄片體上的原稿圖像;以及圖像形成部30,基于由讀取單元25讀取的原稿圖像,在薄片體上形成圖像。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從原稿盤21穩定地供給原稿,并且在薄片體上穩定地形成圖像。
[007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肋715是襯墊支架71的一部分的狀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此。肋715也可以由與襯墊支架71不同的支撐構件構成,并固定在襯墊支架71上。
[0073]由于本發明的范圍并不由說明書公開的詳細內容而定,而是由權利要求的記載來定義,所以本說明書記載的實施方式應該被理解為只是舉例說明而并非進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脫離權利要求的范圍、界限的變更或與所述范圍、界限等同的內容都包含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片體承載部,用于承載薄片體;薄片體輸送通道,從所述薄片體承載部延伸設置,向規定的薄片體輸送方向輸送所述 薄片體;供紙輥,配置在所述薄片體輸送通道上用于輸送所述薄片體,與所述薄片體承載部相 對,具有轉動的圓周面;供紙襯墊,與所述供紙輥的所述圓周面相對配置,并且具有襯墊面,在所述襯墊面和所 述圓周面之間形成有使所述薄片體進入的夾縫部;支撐構件,具有固定所述供紙襯墊的支撐面和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在比所述支撐面靠 向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上游一側,位于比所述襯墊面靠向上方的位置上,與從所述薄片體 承載部送出的所述薄片體的前端部抵接;以及肋部,設置在所述支撐構件上,在與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交叉的薄片體寬度方向上配 置在所述支撐面的兩端部上,并且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從所述抵接面向所述薄片體輸 送方向下游一側向下并以連接所述抵接面和所述支撐面的方式延伸設置,所述傾斜面的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的下游一側的端部在比所述夾縫部更靠向所述薄 片體輸送方向的上游一側與所述支撐面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當從與所述薄片體寬度方向交叉的斷 面觀察,并設所述薄片體與所述抵接面抵接時所述薄片體的前端部和所述抵接面所成的角 度為91、所述肋部的所述傾斜面和所述襯墊面所成的角度為92時,滿足01>02的關系。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從與所述薄片體寬度方向交叉的 斷面觀察,所述傾斜面與所述襯墊面交叉,并且所述傾斜面向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 側比所述襯墊面進一步向下延伸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構件具有從所述支撐面向所述抵接面直立設置的臺階部,所述供紙襯墊的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上游一側的端部與所述臺階部的所述支撐面側 的臺階面相對配置,所述肋部配置在比所述臺階面靠向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構件具有從所述支撐面向所述抵接面直立設置的臺階部,所述供紙襯墊的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上游一側的端部與所述臺階部的所述支撐面側 的臺階面相對配置,所述肋部配置在比所述臺階面靠向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下游一側。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在所述傾斜面和所述抵 接面之間具有平行面,所述平行面與所述抵接面相連且與所述抵接面平行。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構件的所述抵接面在所述支撐面更靠所述薄片體輸送方向的上游一側位于 比所述襯墊面靠上方的位置,且與所述支撐面平行。8.—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供紙裝置;以及圖像形成部,在由所述供紙輥輸送來的所述薄片體上形成圖像。9.一種原稿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供紙裝置,利用所述供紙裝置向圖像讀取裝置具備的讀取部輸送原稿。10.—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9所述的原稿輸送裝置;以及圖像形成部,基于由所述讀取部讀取的所述原稿的圖像,在薄片體上形成圖像。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6019884SQ201610388627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3年11月12日
【發明人】越村優, 越村優一
【申請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