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裝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陣列基板(1)、對置基板(2)和保持在它們之間的液晶材料層(26),陣列基板(1)在圖像顯示區域中排列著信號線(15)、掃描線(16)以及像素電極(14)并具備樹脂膜(12),在陣列基板(1)上,在圖像顯示區域內,以覆蓋信號線(15)的方式沿著信號線(15)呈肋條狀延伸的突條部(11)通過形成樹脂膜(12)的樹脂層而與樹脂膜(12)一體地設置,該突條部(11)的頂部從對置基板(2)的內面離開。
【專利說明】液晶顯示裝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0001]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請以日本專利申請2015 —19222號(申請日:2015年2月3日)為基礎,根據該申請主張優先權。本申請通過參照該申請而包含該申請的全部內容。
技術領域
[0003]本發明涉及用于顯示圖像的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涉及通過橫電場(包含邊緣電場(fringe-electric field))進行液晶驅動的液晶顯示裝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4]最典型的平面顯示裝置即液晶顯示裝置,作為個人電腦或電視、各種計算機終端用的顯示裝置(顯示器)、并作為用于汽車導航等的車載用顯示裝置以及智能手機等的便攜式電話或各種信息終端等這樣的各種移動設備的顯示裝置而被廣泛使用。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中是通過陣列基板以及對置基板經由密封件貼合并在其中保持著液晶材料的層而形成的。陣列基板上,圖像顯示區域(顯示像素的排列區域)中一般來說掃描線以及信號線以柵格狀交叉排列,并且按照這些交點的每個交點配置切換(switching)元件以及像素電極。
[0005]液晶顯示裝置中,在從斜向往內窺視的情況(視野角大的情況)下,有時在像素點的緣部混有來自相鄰的像素點的漏光。例如,在紅色像素點的緣部可能產生混合來自鄰接的綠色像素點的綠色漏光的“混色”。
[0006]特別是,近年來廣泛使用被稱為IPS(In_PlaneSwitching)方式等的橫電場方式。橫電場方式是在排列有像素電極的陣列基板上設置共用電極(對置電極)、對液晶材料施加主要沿著陣列基板的方向的電場、從而控制穿過液晶材料的光的水平的方式,橫電場方式能夠實現幾乎沒有視野角依賴性的高分辨率(high resolut1ns)顯示。橫電場方式中,特別是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邊緣場切換)方式由于是像素電極和共用電極隔著絕緣層而配置、通過邊緣電場來進行液晶驅動的方式、具有能夠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等的優點,因此被廣泛用于移動用途等。在橫電場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中,鄰接像素點間的電場屏蔽不完全,因此上述的“混色”特別容易出現。
[0007]為了應對這種問題,在日本特開2014-006427中提出了在陣列基板上設置濾色器層并且通過濾色器層的接下來所形成圖案而沿著信號線(“信號配線DL”)設置壁構造(“第一壁構造WL1”)(特別是圖1?2)。該壁構造的突起是貫穿液晶層且突出到對置基板的突起,該壁構造在沿著幾乎垂直的壁面上具備像素電極(“源極電極SE”)的層。通過這樣的“壁電極IPS-LCD”,使得“能夠對液晶層施加更加平行的電場”(0004段落)。另一方面,在日本特開2014-021267中提出了使沿著像素點的邊界部延伸的共用電極(“通用電極1101”)層的厚度為其他的共用電極層的5?30倍。
[0008]另一方面,在日本特開2013-186148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中,從陣列基板I突出的“間隔件部4”和從對置基板2突出的“間隔件部5”在垂直方向上被對接(日語:突含合打?機)而形成了柱狀間隔件。特別是,陣列基板的“間隔件部4”在掃描線方向上延伸,對置基板的“間隔件部5”在信號線方向上延伸。由此,使得間隔件部不對像素區域內造成損傷。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或減少在像素點的緣部產生由來自鄰接像素點的漏光引起的顯示不良的液晶顯示裝置。
[0010]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包括陣列基板、對置基板和保持在它們之間的液晶材料層,所述陣列基板在圖像顯示區域中排列有信號線、掃描線以及像素電極并配置有樹脂膜,在陣列基板上,在圖像顯示區域內,通過形成第I樹脂膜(resinfilm)的樹脂層(resin layer)來一體地設置以覆蓋信號線的方式沿著信號線延伸的突條部(rib-shaped protrus1n),該突條部的頂部從對置基板的內面離開。若是這樣的實施方式,則在視野角大的情況下,能夠防止或減少來自相鄰的像素點的漏光混合而可見的情況。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一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主要部分,是表示突條部以及像素開口的部位的、掃描線方向的示意的層疊剖面(圖4?5的1-1剖面)圖。
[0012]圖2是表示圖1的液晶顯示裝置中的對置隆起部的形成部位的、掃描線方向的層疊剖面(圖4?5的I1-1I剖面)圖。
[0013]圖3是圖1的液晶顯示裝置中的沿著信號線的層疊剖面(圖4的II1-1II剖面)圖。
[0014]圖4是表示圖1的液晶顯示裝置的陣列基板中的像素點的基本構成的一例的俯視圖。
[0015]圖5是還表示陣列基板的突條部以及對置基板的黑矩陣以及對置隆起部的與圖4相同的俯視圖。
[0016]圖6是關于比較例(以往構成)的液晶顯示裝置的、與圖1對應的層疊剖面圖。
[0017]圖7是表示圖1(實施方式)以及圖6(以往構成)的液晶顯示裝置中的光調制率的分布的曲線。
[0018]圖8是關于一變形例的與圖1對應的層疊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1.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包括陣列基板、對置基板和保持在它們之間的液晶材料層,所述陣列基板在圖像顯示區域中排列有信號線、掃描線以及像素電極并配置有樹脂膜,在陣列基板上,在圖像顯示區域內,通過形成第I樹脂膜(resinfilm)的樹脂層(resin layer)來一體地設置以覆蓋信號線的方式沿著信號線延伸的突條部(rib-shaped protrus1n),該突條部的頂部從對置基板的內面離開。這里,對置基板是使用玻璃基板等的透明基板而形成的。此外,陣列基板還優選使用玻璃基板等的透明基板而形成。
[0020]2.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項(clause)的裝置中,第I樹脂膜至少覆蓋信號線以及切換元件。
[0021]3.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在其他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備第I基板、第2基板、保持在上述第I基板以及第2基板之間的液晶層,所述液晶顯示裝置中,第I基板具備:第I透明基板、在第I方向上相互隔開間隔排列的信號線、在與第I方向相交的第2方向上相互隔開間隔排列的掃描線、分別與一掃描線以及一信號線電連接的切換元件、至少覆蓋切換元件以及信號線的第I樹脂膜、和以部分地覆蓋第I樹脂膜的方式配置的像素電極,第2基板具備第2透明基板,作為與信號線重疊的區域中的基板間的間隔(第I樹脂膜與第2透明基板間的間隔)的第I間隔(D1-D2),比作為與像素電極重疊的區域中的基板間的間隔(第I樹脂膜與第2透明基板間的間隔)的第2間隔(Dl)小。
[0022]4.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3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以覆蓋信號線的方式沿著信號線延伸的突條部與設置在對置基板或第2基板上的對置隆起部(counterprotrus1n)對接而形成基板間的間隔件。優選的是,對置隆起部在相對于信號線以及突條部交叉(cross)的方向上較長。
[0023]5.優選的是,在第4項的裝置中,對置隆起部是通過設置在對置基板上或第2基板上的第2樹脂膜而被設置的。在優選的一實施方式,第2樹脂膜覆蓋對置基板或第2基板中的圖像顯示區域的實質上整體。
[0024]6.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4項或第5項的裝置中,對置基板的對置隆起部被配置在圖像顯示區域內的遮光區域中,以沿著掃描線的方向作為長度方向。
[0025]7.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6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信號線上的突條部的隆起尺寸是像素開口內平坦部中的像素電極的部位處的液晶層厚度的15?70%,更優選的是25?55%,進一步優選的是30?50%。
[0026]8.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7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信號線上的突條部的頂部與對置基板的內面之間的間隔即上述第I間隔,是像素開口內的平坦部中的像素電極的部位處的液晶層的厚度(基板間的間隔)即上述第2間隔的30?85%,更優選的是45?75%,進一步優選的是50?70%。
[0027]9.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8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信號線上的突條部的隆起尺寸的1/2高度處的突條部的寬度是黑矩陣中的對應的線狀部的寬度的0.8?1.3倍,更優選的是0.9?1.2倍。此外,優選的是,隆起尺寸的1/2高度處的突條部寬度是信號線寬度的1.5?4倍,更優選的是2?3倍。
[0028]10.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9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在陣列基板上或第I基板上配置有共用電極,該共用電極與用于形成信號線上的突條部的樹脂膜相比配置在表面側。
[0029]11.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10項的裝置中,共用電極覆蓋像素開口內的平坦部,即共用電極覆蓋成為上述第2間隔(Dl)的區域,并且共用電極在從掃描線方向夾著像素開口內平坦部的區域中覆蓋突條部(FFS方式)。
[0030]12.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11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信號線上的突條部、或成為上述第I間隔的區域至少沿著各信號線遍及從掃描線方向夾著各像素開口內平坦部的區域的整體而設置。
[0031]13.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12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信號線上的突條部在其橫剖面中形成圓弧狀、橢圓弧狀、拋物線狀、或圓角化后的臺形。
[0032]14.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13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第I樹脂膜的厚度是0.5?2μηι,更優選的是0.8?1.2μηι。
[0033]15.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14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像素開口內的平坦部中的像素電極的部位處的液晶層的厚度(基板間的間隔)即上述第2間隔是2?5μπι,更優選的是2?3ym。
[0034]16.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15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在信號線方向上較長的像素點的一個端部設置有切換元件與像素電極的導通部,在至少一部分的像素點中,在從掃描線方向夾著導通部的一側,突條部或形成所述第I間隔的區域沿著信號線延伸著,在另一側具備沿著信號線形成比所述第I間隔大且比上述第2間隔小的的間隔的區域或突條部的中斷部。對于各像素點,長度相對于寬度之比(縱橫比)優選的是2?8,更優選的是3?5。
[0035]17.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16項的裝置中,在從掃描線方向夾著導通部的一側的突條部上,被對接著在對置基板或第2基板上設置的對置隆起部而形成柱狀間隔件。優選的是,該柱狀間隔件以每3?15個的像素點I個該柱狀間隔件的比例配備。
[0036]18.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第I?17項的任一項的裝置中,與液晶層相接的對置基板(第2基板)的表面,在圖像顯示區域中除了用于形成柱狀間隔件的隆起部以外實質上是平坦的。
[0037]19.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在制造第I?18項的任一項的裝置的方法中,對于陣列基板(第I基板),利用包含光(包括紫外光)固化性樹脂的涂敷以及半色調曝光在內的單一的樹脂膜形成工序,或利用噴墨打印技術,突條部或成為所述第I間隔的區域的樹脂層和其他的部位的樹脂膜被同時形成。
[0038]實施例
[0039]關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1?5來進行說明。這里的液晶顯示裝置在具體例中是橫電場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是FFS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
[0040]如圖1?3所示,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0通過陣列基板1、對置基板2、保持在它們的間隙中的液晶層26、和將兩基板1、2的周邊部彼此貼合而封固液晶層26的密封件29形成。
[0041]圖4表示陣列基板I中的像素點3的基本構成的一具體例。由遮光性的金屬圖案構成的信號線15和掃描線16以柵格狀排列,按照這些交點的每個交點而形成有作為切換元件的TFT17A、17B和具備由透明導電材料構成的像素電極14的像素點3。像素電極14以及像素點3在信號線15的方向上較長地延伸。像素點3的長度方向區域的大部分相當于像素開口31,在其中配置有像素電極14。此外,在像素點3的一端部形成切換/導通部32,在其中配置從像素電極14延伸的像素電極延伸部14A。
[0042]圖5中將對置基板2的主要構成與圖4的主要構成疊加表示。對置基板2上通過遮光膜設置為柵格狀的黑矩陣24由以覆蓋信號線15以及其附近的方式沿著信號線15延伸的部分和覆蓋各切換/導通部32以及其附近的部分形成。在圖示的例中,覆蓋切換/導通部32附近的部分沿著掃描線16連續地延伸,通過覆蓋信號線15附近的部分而形成柵格狀。黑矩陣24的柵格狀的各開口形成像素開口 31。
[0043]如圖1?2以及圖5所示,在陣列基板I中,信號線15以及其附近被樹脂膜12較厚地覆蓋,形成突條部11。圖5中,突條部11由將該隆起尺寸D2(圖1)的1/2高度的部位連結的等高線表示。如圖5所示那樣,本實施方式中突條部11在從左右夾著信號線方向上較長的像素開口 31的部位的整體上連續地設置。但是在圖5所示的例中,在從左右夾著切換/導通部32的部位處,除了后述的柱狀間隔件部以外,省略突條部11而形成有突條的中斷(discontinued)部IIBο
[0044]另一方面,在像素開口31的周邊部以外的部位,樹脂膜12具有比較小的厚度,形成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A。在圖示的例中,像素電極14的大致整體被配置在該平坦部12A。此夕卜,在該平坦部12A,樹脂膜12不覆蓋導電圖案,因此也能夠省略樹脂膜12。
[0045]圖1中不意性地表不像素開口31的部位處的、沿著掃描線16的方向即與信號線15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層疊剖面。如圖1所示,首先在信號線15的附近設置突條部11而使厚度增大,從而能夠將信號線15可靠地覆蓋并絕緣,并且能夠使樹脂膜12上的與導電層之間的不期望的寄生電容充分地減小。此外,由于同時大致在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A配置有像素電極14,因此關于液晶層26的厚度,在像素電極14的部位處,能夠設為比突條部11的部位處的尺寸更大的均勻的規定尺寸D1。換言之,在對像素點3間進行劃分的信號線附近的區域中,能夠使液晶層的厚度小于像素電極14的部位的規定尺寸D1。另外認為,多數情況下,通過使液晶層的厚度減小能夠使液晶調制率降低,能夠使光透射率減低并相應地降低混色。
[0046]圖6中示出關于比較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0’的與圖1相同的層疊剖面圖。在圖6的比較例中,樹脂膜12作為平坦化膜而被設置,樹脂膜12的表面形成陣列基板I距玻璃基板IA的突出高度均勻的平坦面。作為平坦化膜的樹脂膜12的厚度通常是0.5?2μπι,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能夠設樹脂膜12的最大的厚度為0.5?2μπι,例如設為0.8?1.2μπι。另外,形成信號線15的金屬層的厚度通常是0.1?0.3μπι。此外,形成像素電極14以及共用電極13的透明導電層的厚度通常是10?30]1111(0.01?0.034111)。
[0047]如將圖1的實施例和圖6的比較例比較所知的那樣,在將像素電極14的部位處的液晶層的厚度設為所給出的值(Dl)的情況下,實施例與比較例相比,能夠使作為陣列基板I的遮光圖案的信號線15與對置基板2的黑矩陣24之間的層疊方向(垂直方向)的距離減小。具體來說,若是圖1的實施例,則與圖6的比較例相比,能夠將信號線15與黑矩陣24的垂直方向距離減小突條部11的隆起尺寸D2、即與像素開口平坦部12Α的高度之差的量。
[0048]圖1以及圖6中顯示出從陣列基板I中的一個像素開口31-1向對置基板2中的相鄰的像素開口 31-2漏出的斜向透過光線28。此外,該斜向透過光線28還顯示出作為在與垂直方向之間可能取得的最小角度的混色限界角28Α。在夾著信號線15鄰接的像素點間,被分配的原色不同,因此通過斜向透過光線28,在像素開口31的緣部可能產生混入不同的原色的光的“混色”。但是,如根據圖1和圖6的比較可知的那樣,通過將信號線15和黑矩陣24的垂直距離減小,能夠使液晶的調制率降低而增大混色限界角28Α,能夠相應地防止或抑制混色。
[0049]接著,說明FFS方式等橫電場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中由覆蓋信號線15附近的肋條狀突起11帶來的進一步的混色防止。
[0050]本實施方式中,在陣列基板I的像素點排列區域中以除了切換/導通部32附近以外覆蓋大致整個面的方式設有由透明導電材料構成的共用電極13。因此,設置為不僅覆蓋配置有像素電極14的平坦部12Α還覆蓋突條部11。另外,在圖示的例中,共用電極13設置為直接覆蓋樹脂膜12。此外,像素電極14中具備縫隙14Β。在圖示的例中,對每個像素點設置一個像素電極14,在各像素電極14中具備大致遍及其全長而延伸的一個縫隙14Β。此外,也可以通過不具有縫隙14B的I根線狀電極來形成像素電極14。
[0051 ] 通過在共用電極13以及像素電極14之間施加的液晶驅動電壓,如圖1以及圖6所示從陣列基板I起延伸環狀的電力線27。如圖1中示意地表示的那樣,通過突條部11的存在,抑制了電力線27向左右的信號線15附近延伸擴展。
[0052 ]圖7的曲線中關于圖1的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和圖6的比較例的顯示面板1 ’、對施加了用于白顯示的規定的液晶驅動電壓的情況下的光的透射率(%)與位置(Ml)的關系進行表示。這里的位置(μπι)是如圖1所示將像素開口 31在掃描線方向上橫穿的情況下的像素開口 31的距中央線的距離。像素開口 31中,在接近其中央線的約70%的區域、即除了像素開口 31的寬度方向兩端部以外的、像素開口 31的寬度尺寸的約70 %的區域中,實施例與比較例之間在光的透射率方面幾乎看不到差。但是,在與黑矩陣24重疊的遮光區域以及其附近(即像素開口 31的左右的緣部),能夠看到顯著的差。特別是,在黑矩陣24的區域的中心部、即與信號線15重疊的區域中,在比較例中有5%的透射率,與此相對地,實施例中大致成為0%。通過這樣遮光區域附近的低的透射率,能夠可靠地防止混色。
[0053]可以認為之所以能夠使遮光區域附近的透射率降低的原因在于,通過突條部11的存在,如上述那樣電力線27的延伸擴展得到抑制,并且通過液晶層的厚度的減少而透射率降低。
[0054]以下,對圖1?5所示的具體的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
[0055]首先,陣列基板I的概略的制造工序能夠設為下述的(I)?(9)的那樣。(I)在陣列基板I的玻璃基板IA上首先形成多晶硅配線17,其通過由氧化硅膜或氮化硅膜等構成的柵極絕緣膜16Β覆蓋。(2)接著,通過鉬合金等的金屬層,形成掃描線16以及之后的分支線16Α,他們被由氧化硅膜或氮化硅膜等構成的層間絕緣膜15Β覆蓋。(3)形成貫穿層間絕緣膜15Β以及柵極絕緣膜16Β并使多晶硅配線17的兩端部露出的接觸孔19AJ4)在層間絕緣膜15Β上通過鋁或其合金等的金屬層形成信號線15以及第一島狀圖案15AJ5)形成具備突條部11等的透明的樹脂膜12,由此,覆蓋信號線15以及第一島狀圖案15Α。此時,形成使第一島狀圖案15Α的一部分露出的接觸孔19BJ6)在樹脂膜12上形成由IT0(Indium tin oxides)或IZO(Indium zinc oxides)等的透明導電材料構成的共用電極13的層。此時,在切換/導通部32形成第二島狀圖案13AJ7)在設置了覆蓋共用電極13等的共用電極絕緣膜18A后,形成使第二島狀圖案13A的一部分露出的接觸孔19C。(8)形成由ITO或IZO等的透明導電材料構成的像素電極14。(9)最后,在設置取向膜18的樹脂層之后,進行摩擦處理或基于紫外線照射的光取向處理。
[0056]在形成上述(5)的樹脂膜12時,能夠如接下來那樣進行。首先,通過縫隙涂層(slitcoater)等對以丙烯酸類樹脂或環氧類樹脂等為主成分的透明的光固化性樹脂材料進行涂敷。接著,通過半色調(half tone)曝光的技術,按照每個區域,以成為規定的厚度的方式使紫外線的照射量變化來進行曝光操作。之后,在進行將未固化的樹脂材料除去的顯影操作后,通過加熱處理使樹脂膜完全固化。此外,上述(7)的共用電極絕緣膜18A也能夠通過樹脂設置,能夠與上述(5)同樣地設置。但是,能夠通過基于不是半色調曝光的通常掩模的曝光操作來設置接觸孔19C。
[0057]接著,說明各像素點的切換/導通部32以及切換部。在圖示的例中,多晶硅配線17如圖4所示形成L字狀,具備:與信號線15重疊而延伸且將掃描線16橫穿的第一直線部、和從第一直線部起彎折而與掃描線16平行地在切換/導通部32中延伸的第二直線部。如圖4及圖2?3所示,各多晶硅配線17的兩端部分別經由接觸孔19A而與信號線15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島狀圖案15A連接。第一島狀圖案15A穿過貫通樹脂膜12的接觸孔19B而與第二島狀圖案13A連接。該第二島狀圖案13A經由貫通共用電極絕緣膜18A的接觸孔19C而與像素電極14連接。
[0058]切換/導通部32中,多晶硅配線17將從掃描線16向信號線方向突出的分支線16A橫穿,在該部位形成有TFT17B。另外,在一具體例中,在多晶硅配線17橫穿掃描線16的部位處也形成有TFT17A。即,通過一對TFT17A、17B而形成每個像素點的切換部。
[0059]在圖2所示的具體例中,切換/導通部32應該覆蓋與信號線15同時形成的厚度比較大的島狀圖案15A,因此其附近的樹脂膜12的厚度與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A處的厚度相比變大。特別是,在圖示的例中,樹脂膜12在切換/導通部32的部位處形成有臺地狀隆起部11A。因此,該部位處的液晶層的厚度尺寸D3與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A中的液晶層的厚度尺寸Dl相比變小。
[0060]此外,在圖2?3以及圖5所示的具體例中,在對置基板2上設有在樹脂膜22的形成時與樹脂膜22—體形成的對置隆起部21。在圖5的俯視圖中,該對置隆起部21形成為在掃描線方向上較長的圓角的長方形。此外,如圖2?3所示,該對置隆起部21的頂部和在信號線方向上延伸的突條部IlA的頂部對接,發揮作為柱狀間隔件(光阻間隔件(photo spacer))的作用。這里,特別是,通過將沿著信號線15延伸的一個突條部11和在掃描線16的方向上較長的一個對置隆起部21組合成交叉(cross)狀,來形成一個柱狀間隔件部。
[0061]這樣形成的柱狀間隔件部,能夠以多個像素點中一個柱狀間隔件部的比例來設置,例如能夠以每4個像素點I個或每8個像素點I個的比例來設置。在圖5所示的例中,對置隆起部21僅配置在圖的中心所示的矩形狀的像素點中的一個角落的附近。
[0062]另外,對置基板2的概略的制造工序能夠設為下述的(i)?(iv)的那樣。(i)在對置基板2的玻璃基板2A上形成具有分散了黑色顏料的樹脂層或金屬層的黑矩陣24 Jii)接著,依次形成具有使紅色、藍色以及綠色的顏料分別分散而成的樹脂層的3種濾色器層23R、23B以及236。(^1)形成作為對濾色器層23R、23B以及23G之間的厚度的不均勻等進行補償(cover)的平坦化膜的樹脂膜22。此時,同時在規定部位設置對置隆起部21 Jiv)最后,在設置取向膜25的樹脂層后,進行摩擦處理或基于紫外線照射的光取向處理。
[0063]在對置基板2上設置樹脂膜22以及對置隆起部21的上述(iii)的工序能夠與在陣列基板I上設置樹脂膜12以及隆起部11的上述的(6)的工序完全相同地進行。
[0064]圖8中通過與圖1相同的層疊剖面圖來表示變形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0〃的主要部分。關于突條部11的層疊剖面形狀,在圖1的實施例中是圓弧狀或彎曲狀,與此相對地,在圖8的變形例中是臺形狀或矩形狀。圖8的變形例也能夠得到與圖1的實施例相同的混色防止效果。特別是,在取得了與圖7相同的透射率曲線的情況下也與圖1的實施例是大致相同的。
[0065]在優選的一實施方式中,突條部11的隆起尺寸D2、即與像素開口平坦部12A的高度之差能夠設為,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A中的像素電極14的部位處的液晶層厚度Dl的10?80%,優選的是設為15?70%、更優選的是設為1/6?4/6。例如,高度之差能夠設為上述厚度Dl的25?55%、特別是30?50%。另外,上述厚度Dl典型的是2?5μπι,例如是2?3μπι。
[0066]在優選的一實施方式中,在陣列基板I的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Α,樹脂膜12的厚度能夠設為0.1?0.5μ??,特別是0.1?0.3μπι,此外也能夠如上述那樣省略。
[0067]在優選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隆起尺寸D2的1/2高度處的突條部11的寬度Wl能夠設為黑矩陣24中的對應的線狀部的寬度W2的0.8?1.3倍、例如設為0.9?1.2倍,能夠設為信號線15的寬度W3的1.5?4倍、例如2?3倍。
[0068]在優選的一實施方式中,使用圖2說明的臺地狀隆起部IlB中的樹脂膜12的厚度能夠設為信號線15以及島狀圖案15Α的金屬層的厚度的1.0?5倍、特別是1.5?3倍。此外,臺地狀隆起部IlA與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Α之間的、樹脂膜12的厚度之差,即臺地狀隆起部IlA與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Α之間的高度之差能夠設為突條部11的隆起尺寸D2的20?80%、例如40?50%。
[0069]在上述的實施例以及變形例中,設液晶顯示裝置為FFS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而進行了說明,但即使是其他的橫電場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也能夠得到混色防止的效果。例如,還能夠設為,使用梳齒上的共用電極,使共用電極的一部分部分地重疊于突條部的兩側的斜面。此外,即使是在對置基板上設置有共用電極(對置電極)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情況,通過增大混色限界角并減小信號線附近的液晶層的厚度,也能夠得到混色防止的效果。
[0070]在上述的制造工序的說明中,說明了突條部11和像素開口內平坦部12Α的樹脂膜是在將樹脂材料均勻地涂敷后通過半色調曝光技術同時一體地形成的,但認為根據情況也能夠通過噴墨打印(ink-jet)技術等而使樹脂層的厚度變化。
[0071]在上述的實施例的說明中,說明了用于防止來自鄰接像素點的漏光的突條部被全部設置于陣列基板,但即使是一部分或全部設置在對置基板上的情況,也能夠某種程度上得到相同的效果。此外,能夠根據情況而在陣列基板以及對置基板的任一方中都在與信號線重疊的部位設置突條部、在它們之間夾入窄間隔的液晶層。
[0072]另外,實施方式中的公開只不過是一例,對于關于保留發明的主旨的適當變更而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容易想到的方案,當然包含于本發明的范圍中。此外,附圖有為了更明確地說明而與實施差的對應相比示意地表示各物的寬度、厚度、形狀等的情況,但只不過是一例,不是限定本發明的解釋。此外,在本說明書和各圖中,通過對與已有的圖中已述的要素相同的要素賦予同一符號,也有適當省略詳細的說明的情況。基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適當設計變更而能實施的所謂的實施方式也只要包含本發明的主旨就屬于本申請發明的范圍。應了解在本發明的思想的范疇中,只要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就能夠想到各種的變更例以及修正例,關于這些變更例以及修正例也屬于本發明的范圍。例如,對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適當進行了構成要素的追加、削除或設計變更后的形態、或進行了工序的追加、省略或條件變更后的形態也只要具備本發明的主旨就包含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陣列基板、對置基板和保持在它們之間的液晶材料層,所述陣列基板在圖像顯示區域中排列著信號線、掃描線以及像素電極,并且所述陣列基板配置有樹脂膜,其特征在于, 在陣列基板上,在圖像顯示區域內,通過形成樹脂膜的樹脂層來一體地設置以覆蓋信號線的方式沿著信號線延伸的突條部,突條部的頂部從對置基板的內面離開。2.如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突條部與設置在對置基板上的對置隆起部對接而形成基板間的間隔件。3.如權利要求2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對置隆起部被配置在圖像顯示區域內的遮光區域中,并被配置為以沿著掃描線的方向作為長度方向。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突條部的隆起尺寸是像素開口中的像素電極區域的液晶層厚度的15 %?70 %。5.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陣列基板上配置共用電極,該共用電極與用于形成突條部的樹脂膜相比配置在表面側。6.—種液晶顯示裝置,具備第I基板、第2基板和保持在所述第I基板以及第2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特征在于, 第I基板具備:第I透明基板、在第I方向上相互隔開間隔排列的信號線、在與第I方向相交的第2方向上相互隔開間隔排列的掃描線、分別與一掃描線以及一信號線電連接的切換元件、至少覆蓋切換元件以及信號線的第I樹脂膜、和以部分覆蓋第I樹脂膜的方式配置的像素電極, 第2基板具備第2透明基板, 與信號線重疊的區域中的所述第I樹脂膜和所述第2透明基板之間的間隔即第I間隔,小于與像素電極重疊的區域中的所述第I樹脂膜和所述第2透明基板之間的間隔即第2間隔。7.如權利要求6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 共用電極,至少部分地覆蓋第I樹脂膜;和 第3樹脂膜,配置為至少在共用電極和像素電極重疊的區域中被共用電極和像素電極夾著O8.如權利要求6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I間隔的區域至少沿著各信號線遍及從掃描線方向夾著各像素開口內平坦部的區域整體而設置。9.如權利要求8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信號線方向上較長的像素點的一個端部設置有切換元件與像素電極之間的導通部,在像素點的至少一部分中,在從掃描線方向夾著導通部的一側,形成所述第I間隔的區域沿著信號線延伸,在另一側沿著信號線配置有形成比所述第一間隔大的間隔的區域。10.—種液晶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權利要求9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于第I基板,利用包含光固化性樹脂的涂敷以及半色調曝光在內的單一的樹脂膜形成工序,或利用噴墨打印技術,突條部或形成所述第I間隔的區域的樹脂層和其他的部位的樹脂膜被同時形成,所述光包括紫外光。
【文檔編號】G02F1/1362GK105842944SQ201610073098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日
【發明人】小林淳, 小林淳一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