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組合薄膜,尤其是一種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
【背景技術】
[0002]液晶面板本身并不發光,而是利用背光發出的光才能夠顯示畫面,主流移動電子設備上使用的LCD都是以設備背面的一組發光二極管作為白光光源。液晶控制光的通過,濾色片為其增加了色彩。白光光源價格昂貴,所以顯示屏一般都使用藍光發光二極管,覆蓋上熒光粉把發出的光轉化為白光。由于受到熒光材質的限制,紅光呈現能力偏弱,加上所搭配的彩色濾光片的混色效果差,最終呈現的色域飽和度不佳,導致液晶面板在色域呈現能力上不足,多僅能達到72%NTSC左右。此外,為了不使量子點層劣化,需要采用阻水阻氧的高阻隔膜進行包夾式封裝。作為高阻隔膜,面向液晶顯示的薄膜必須具備全光線透過率90%以上,Haze和b*要在1以下。對于高阻隔膜,達到理想的光學效果非常困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有效防止量子點層劣化,提高液晶顯示的色域,降低反射率,增加透光率的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第一高阻隔膜層、量子點層和第二高阻隔膜層,其中第一高阻隔膜層用于同背光源相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阻隔膜層向著背光源的一面設置有AR涂層。
[0005]優選地,所述AR涂層的厚度等于藍色光波長的四分之一的整數倍,可使藍色光全部進入。
[0006]更為優選的,所述AR涂層的厚度為119-124nm。
[0007]優選地,所述量子點層由若干交替分布且均勾間隔分散的第一量子點和第二量子點所構成。
[0008]更為優選的,所述背光源具有第一發射光譜,所述第一量子點具有第二發射光譜,所述第二量子點具有第三發射光譜。
[0009]更為優選的,所述第一量子點和第二量子點的直徑均為lnm-10nm,且第一量子點的直徑大于第二量子點的直徑。
[0010]具體優選的,所述第一發射光譜為藍光光譜,所述第二發射光譜為紅光光譜,所述第三發射光譜為綠光光譜。
[0011]具體優選的,本發明中藍色光通過所述第一高阻隔膜進入量子點層,受所述第二發射光譜和第三發射光譜激發,發射出藍、紅、綠三色復合光。
[0012]本發明中所述AR涂層即防反射層。
[0013]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能有效防止量子點層劣化,提高液晶顯示的色域,降低反射率,增加透光率:
1.其通過交替布置并具有不同發射光譜的第一、第二量子點構成量子點層,能夠大大提尚液晶顯不的色域,達到100%-120%;
2.其通過在第一高阻隔膜的表面設置AR涂層,能夠降低其反射率,增加其透光率,全光線透過率達到94%以上。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截面示意圖。
[0015]其中:1、背光源;2、AR涂層;3、第一高阻隔膜;4、第一量子點;5、第二量子點;6、
第二高阻隔膜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實施例:結合圖1所示對本發明提供的這種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進行說明,其具有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第一高阻隔膜層3、量子點層和第二高阻隔膜層6,其中第一高阻隔膜層3用于同背光源1相對;本發明的改進就在于所述第一高阻隔膜層3向著背光源1的一面設置有AR涂層2。
[0017]所述AR涂層2的厚度等于藍色光波長的四分之一的整數倍,本例中厚度選擇為119-124nm,可使藍色光全部進入。
[0018]所述量子點層由若干交替分布且均勻間隔分散的第一量子點4和第二量子點5所構成。所述第一量子點4和第二量子點5的直徑均為lnm-10nm,且第一量子點4的直徑大于第二量子點5的直徑。所述背光源1具有第一發射光譜,所述第一量子點4具有第二發射光譜,所述第二量子點5具有第三發射光譜。所述第一發射光譜為藍光光譜,所述第二發射光譜為紅光光譜,所述第三發射光譜為綠光光譜。
[0019]藍色光通過所述第一高阻隔膜3進入量子點層,受所述第二發射光譜和第三發射光譜激發,發射出藍、紅、綠三色復合光。
[0020]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第一高阻隔膜層(3)、量子點層和第二高阻隔膜層(6),其中第一高阻隔膜層(3)用于同背光源(I)相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阻隔膜層(3)向著背光源(I)的一面設置有AR涂層(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R涂層(2)的厚度等于藍色光波長的四分之一的整數倍,可使藍色光全部進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R涂層的厚度為119_124nm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層由若干交替分布且均勾間隔分散的第一量子點(4)和第二量子點(5)所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I)具有第一發射光譜,所述第一量子點(4)具有第二發射光譜,所述第二量子點(5)具有第三發射光4並L曰O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子點(4)和第二量子點(5)的直徑均為Inm-lOnm,且第一量子點(4)的直徑大于第二量子點(5)的直徑。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發射光譜為藍光光譜,所述第二發射光譜為紅光光譜,所述第三發射光譜為綠光光譜。8.根據權利要求5或7所述的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藍色光通過所述第一高阻隔膜(3)進入量子點層,受所述第二發射光譜和第三發射光譜激發,發射出藍、紅、綠三色復合光。
【專利摘要】<b>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透過型光學組合薄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第一高阻隔膜層、量子點層和第二高阻隔膜層,其中第一高阻隔膜層用于同背光源相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阻隔膜層向著背光源的一面設置有</b><b>AR</b><b>涂層。本發明結構簡單,能有效防止量子點層劣化,提高液晶顯示的色域,降低反射率,增加透光率:其通過交替布置并具有不同發射光譜的第一、第二量子點構成量子點層,能夠大大提高液晶顯示的色域,達到</b><b>100%-120%</b><b>;其通過在第一高阻隔膜的表面設置</b><b>AR</b><b>涂層,能夠降低其反射率,增加其透光率,全光線透過率達到</b><b>94%</b><b>以上。</b>
【IPC分類】G02F1/13357
【公開號】CN105334666
【申請號】CN201510883733
【發明人】于佩強, 王志堅, 曹應剛, 劉勇菁, 陳超, 呂敬波
【申請人】江蘇日久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