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學互補色立體模型合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立體模型,更具體地說是利用光學互補色的方法建立各種立體形態的模型。
在本發明提出之前,用于教學、建筑、機械、外景物等各個方面的立體制圖方法,通常都是以平面透視,平面三視圖以及實物類模型表示立體構造,這種以平面反映立體構造的方法,不直觀,特別是對于一般學生在平面視圖中如何建立立體效果,不易理解;另外,以實物模型代替平面三視圖,也存一定問題,實物模型只是表示某物體的外表形態,它只是一個靜態物體,難以提高人們的思維想像能力。對于建立較大的工程立體模型,制作時間長,而且耗費財力和人力。
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光學分光原理,采用互補色方法,繪制立體模型圖片,為教學、建筑、工程模型、景像圖提供直觀的三維空間立體視圖,而且還可根據觀視角度的變化,使立體圖形處于動態之中,增強人們對立體模型的理解。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設計方法是利用光學分光技術,用兩種不相同的色彩組成互補色,其方法是根據立體圖形,用互補色彩筆在紙上勾畫出該圖形的互補色線條,互補色線條分為主體線條和分體線條,主體線條和分體線條用兩種不同的色彩,其色差的對比度要大,在主體線條和分體線條的重合處,以及圖形的底線條均為白色線條或白點線,紙底鋪底色彩為棕色。
在主體線條和分體線條的色彩選擇上,主體線條以紅色,分體線條以青色為最佳。
在繪制具體圖形時,分體線條以底線原形的中心延伸,它與對應的主體線條中心所形成的夾角為15-25°。
本發明用于觀視互補色立體圖形的濾色鏡,它是根據互補色圖形中兩種色彩所測的波長,選擇相同的色彩鏡片,右鏡片與主體線條色彩相配,左鏡片與分體線條色彩相配。
本發明在制作用色彩互補性繪制的立體圖片時,是將繪制的色彩互補立體圖底圖,用照相機進行拍攝,再沖洗出膠片底版,然后通過激光照版排版,印刷成互補色立體圖片。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充分顯示了其優越性,它表現在平面紙上通過互補色分光分像后展現實物的直觀立體形態,僅一張圖片就能替代一個占有相當空間的實物模型,可增強學生在教學中對立體圖形的理解,提高思維想象力,同時由于光學色彩的互補性,在觀視立體圖片時,不僅可以表示物體的外表,而且還可以表示物體的內部結構,并可隨觀視角度的變化,立體模型本身可處于動態之中,用本發明方法的立體圖片可為教學、建筑、地形圖,景觀圖等提供立體形態逼真模型,這是與其方法不能相比的。
下面進一步用
本發明的繪制方法所構成的立體模型。
附圖1為長立方體結構互補色立體圖片;
附圖2為球形立方體結構互補色立體圖片;
附圖3為棱型柱體結構互補色立體圖片。
本附圖為了區分互補色主體和分體線條,圖中實線條(1)為主體線條,虛線條(2)為分體線條,在主體線條與分體線條的重合處或交叉處為白線條和白點線(3)。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法是,用互補色線條在底紙上繪畫出所需的圖形結構,然后將一般攝影膠卷裝入照相機,對繪制圖進行拍攝,再沖洗出膠片底版,然后通過激光照相排版后,進行印刷即成為互補色立體模型圖片。
光學濾色鏡片的制作,只須按互補色圖片中紅、青兩種色彩所測定的波長標準,購回紅、青兩種色彩的光學鏡片,裁剪成眼鏡大小的塊片,將紅色鏡片套入紙片或塑料做成鏡架(手持式)的左面,青色套入鏡架的右面,絕不能套裝成紅右、青左。在觀視中,面對圖片也必須是紅右、青左。且通過雙眼同時對互補色圖片觀察,即可實現。
其互補色圖片對紙質,印刷顏料,以及濾色鏡片對光學片塑料均無特殊要求,一般印刷廠和塑料廠均可生產,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宜于推廣。
權利要求
1.一種采用色彩的互補性繪制立體圖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根據立體圖形,用互補色彩筆在紙上勾畫出該圖形的互補色線條,互補色線條分為主體線條和分體線條,主體線條和分體線條采用兩種不同的色彩,其色差的對比度要大,在立體線條和分體線條的重合處,以及圖形的底線條均為白色線條或白點線,紙底鋪底色彩為棕色。
2.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觀視互補色立體圖形的濾色鏡,其特征在于它是根據互補色圖形中兩種色彩所測的波長,選擇相同的色彩鏡片,右鏡片與主體線條色彩相配,左鏡片與分體線條色彩相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色彩的互補性繪制立體圖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體線條的色彩為紅,分體線條的色彩為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色彩的互補性繪制立體圖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體線條以底線原形的中心點延伸,它與對應的主體線條中點所形成的夾角為15-2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色彩的互補性繪制立體圖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繪制的色彩互補立體圖形底圖,用照相機進行拍攝,再沖洗出膠片底版,然后通過激光照版排版,印刷成互補色立體圖片。
全文摘要
光學互補色立體模型合成方法,采用互補色色彩將圖形或物體顯示在平面圖片上,觀視者通過光學濾色鏡對圖片進行雙眼同時觀視,即可展現其圖形成物體的立體形態。可替代現有實物模型或取代某平面圖形所需附加文字說明的敘述,同時可展示圖表或物體的外表形態和內部結構。對提高人們的形像思維能力和增強三維空間視覺感觀有一定作用。適用于教學、工程、鑄造、地形、景觀等立體形態模型的制作。
文檔編號G02B27/26GK1067120SQ9210548
公開日1992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1992年7月9日
發明者曾連生, 崔繪, 程琳, 邵承波 申請人:曾連生, 崔繪, 程琳, 邵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