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示設備。其所使用的背光模塊包括背板、承載件、導光板、至少一個光學膜片以及光源。承載件設置在背板上。承載件包括第一階梯部以及第二階梯部,且第一階梯部的高度大于第二階梯部的高度。導光板設置在背板上。光學膜片設置在導光板的上方,且光學膜片承載于第二階梯部上。光源設置在背板上,且與導光板的入光面相鄰設置。
【專利說明】
顯示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源模塊,特別是涉及一種顯示設備上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顯示設備主要包括背光模塊、膠框以及顯示面板,且顯示面板主要通過膠框承載于背光模塊上。其中,背光模塊主要包括背板以及設置在背板中的導光板、光學膜片以及光源。
[0003]—般而言,背板具有環繞四個邊緣的側壁,以達到容設導光板與光學膜片、以及避免光源所提供的光線產生漏光的問題。膠框固定在背板的側壁上,且為環繞背板的側壁的環形結構。為了使膠框能夠承載顯示面板,并可確保導光板與光學膜片可藏設于膠框的內緣,膠框必須要保有一定的寬度,然這樣的結構并不符合顯示設備的窄邊框設計趨勢。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因此,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設備,其可符合窄邊框的設計需求。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顯示設備,其所使用的背光模塊包括背板、承載件、導光板、至少一個光學膜片以及光源。承載件設置在背板上。其中,承載件包括第一階梯部以及第二階梯部,且第一階梯部的高度大于第二階梯部的高度。導光板設置在背板上。光學膜片設置在導光板的上方,且光學膜片承載于第二階梯部上。光源設置在背板上,且光源與導光板的入光面相鄰設置。該顯示設備還包括復數個黏貼件以及顯示面板。黏貼件同時貼附于光學膜片的表面與第一階梯部的表面。顯示面板設置在光學膜片的前方,并承載于承載件的第一階梯部上,且被黏貼件所貼附定位。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上述背板具有承載面及側壁。其中,承載面具有側緣,側壁突出于承載面。至少有一部分的第一階梯部高于側壁,第二階梯部設置于側緣上。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上述背板具有承載面、側壁及轉角段。其中,承載面具有側緣,側壁突出于承載面,轉角段連接側壁與側緣。承載件還包括本體部。其中,第一階梯部與第二階梯部與本體部連接,本體部位于轉角段與導光板之間。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上述承載件還具有結合部,結合于轉角段上。至少有一部分的第一階梯部高于側壁,第二階梯部設置于側緣上。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光學膜片包括至少一個凸出部及至少一個缺口,其中,凸出部接觸第二階梯部的頂面,缺口對應承載件的本體部。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光學膜片的表面與第一階梯部的表面共平面。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第二階梯部包括二個以上的承載部。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較靠近第一階梯部的承載部的高度大于遠離第一階梯部的承載部的高度。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再提出一種顯示設備。其所使用的背光模塊包括背板、承載件、導光板、至少一個光學膜片以及光源。背板具有承載面及側墻。其中,承載面具有沿著第一軸線延伸的側緣。側墻沿著第二軸線延伸,且突出于承載面。承載件設置在承載面的側緣上。導光板設置在背板上。光學膜片設置在導光板的上方。光學膜片沿著第一軸線延伸的第一邊緣系承載于承載件上,光學膜片沿著第二軸線延伸的第二邊緣系承載于側墻上。該顯示設備還包括復數個黏貼件以及顯示面板。黏貼件同時貼附于光學膜片的表面與第一階梯部的表面。顯示面板設置在光學膜片的前方,并承載于承載件的第一階梯部上,且被黏貼件所貼附定位。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上述承載件包括第一階梯部以及第二階梯部。至少有一部分的第一階梯部高于側壁,第二階梯部設置于側緣上。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上述光學膜片包括至少一個凸出部及至少一個缺口。其中,凸出部接觸第二階梯部的頂面,缺口對應第一階梯部。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上述光學膜片的表面與第一階梯部的表面共平面。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第二階梯部包括二個以上的承載部。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較靠近第一階梯部的承載部的高度大于遠離第一階梯部的承載部的高度。
[0019]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背板還具有轉角段,轉角段連接側壁與側緣。承載件包括本體部、第一階梯部以及第二階梯部。其中,第一階梯部與第二階梯部與本體部連接,且本體部位于轉角段與導光板之間。
[0020]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承載件還具有結合部,結合于轉角段上。至少有一部分的第一階梯部高于側壁,第二階梯部設置于側緣上。
[0021]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光學膜片還包括至少一個凸出部及至少一個缺口。其中,凸出部接觸第二階梯部的頂面,缺口對應承載件的本體部。
[0022]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光學膜片的表面與第一階梯部的表面共平面。
[0023]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承載件具有第一階梯部與第二階梯部分別對應背板具有側壁的一側,以及不具有側壁的一側,且第一階梯部的高度大于第二階梯部的高度,故可達到同時承載光學膜片以及顯示面板的目的。此外,承載件可取代背板的部分側壁,進而縮減顯示設備的整體邊框寬度,以符合顯示設備的窄邊框設計趨勢。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完整了解實施例及其優點,現參照結合附圖所做的下列描述,其中:
[0025]圖1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顯示設備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0026]圖2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背光模塊的局部裝置示意圖;
[0027]圖3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承載件設置于背板上的局部示意圖;
[0028]圖4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黏貼件設置在背光模塊上的局部示意圖;
[0029]圖5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顯示設備的局部裝置示意圖;
[0030]圖6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一種背光模塊的局部裝置示意圖;以及
[0031]圖7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一種承載件設置于背板上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參照圖1及圖2,其是分別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顯示設備的局部分解示意圖以及一種背光模塊的局部裝置示意圖。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0主要包括背光模塊200、復數個黏貼件110以及顯示面板120。顯示面板120通過黏貼件110固定在背光模塊200上。
[0033]繼續參照圖1及圖2,本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200主要包括背板210、承載件220、導光板230、光學膜片240以及光源(未示出)。承載件220、導光板230及光源均設置在背板210上,且光源與導光板230的入光面相鄰設置。在本實施方式中,承載件220為階梯狀結構,且承載件220主要可同時承載光學膜片240以及顯示面板120。在本實施例中,承載件220與導光板230非入光面的至少一個側面相鄰設置。此外,背板210可省略部分的側壁,而以承載件220直接作為背板210的部分側壁,進而縮減顯示設備100的整體邊框寬度。
[0034]同時參照圖1至圖3,其中圖3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承載件設置于背板上的局部示意圖。本實施方式的背板210具有側壁211、轉角段213以及承載面215。其中,承載面215具有沿著第一軸線Dl延伸的側緣215a,側壁211突出于承載面215,且側壁211沿著第二軸線D2延伸。也就是說,背板210平行于第一軸線Dl的側邊不具有側壁,而背板210平行于第二軸線D2的側邊具有側壁211。此外,轉角段213連接于側壁211與側緣215a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軸線D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軸線DI的延伸方向,但不以此為限。
[0035]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承載件220設置在背板210的承載面215上。承載件220包括第一階梯部221、第二階梯部223、本體部225以及結合部227。其中,第一階梯部221與第二階梯部223連接本體部225,結合部227由第一階梯部221與本體部225共同定義出的缺口。第一階梯部221的高度大于第二階梯部223的高度。在本實施例中,當承載件220設置在承載面215上時,承載件220的結合部227可結合于轉角段213上,且本體部225位于轉角段213與導光板230之間。而且,至少有一部分的第一階梯部221高于側壁211,至少一個部分的第二階梯部223位于側緣215a上。其中,光學膜片240承載于第二階梯部223上,顯示面板120承載于第一階梯部221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階梯部221的高度大于第二階梯部223的高度,且第一階梯部221與第二階梯部223的高度差根據光學膜片240的數量、以及光學膜片240加上用于固定光學膜片240的黏貼件300的總厚度而定。藉此,當光學膜片240承載于第二階梯部223上時,光學膜片240的上表面可與第一階梯部221的表面實質共平面,而可使顯示面板120平穩地承載于第一階梯部221與光學膜片240上,藉以讓承載件220達到同時承載光學膜片240以及顯示面板120的目的。
[0036]繼續參照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光學膜片240具有分別沿著第一軸線Dl與第二軸線D2延伸的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第一邊緣承載于承載件220上,第二邊緣承載于背板210的側壁211上。在實施例中,承載件220的第二階梯部223包括兩個以上的承載部,且較靠近第一階梯部221的承載部的高度大于遠離第一階梯部221的承載部的高度。在示范例子中,第二階梯部223包括第一承載部223a、第二承載部223b以及第三承載部223c。其中,第一承載部223a高于第二承載部223b,且第二承載部223b高于第三承載部223c。第一承載部223a較第二承載部223b靠近第一階梯部221,且第二承載部223b較第三承載部223c靠近第一階梯部221。光學膜片240包括光學膜片單元241、光學膜片單元242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3,且光學膜片單元241、光學膜片單元242及光學膜片單元243分別設置在第三承載部223c、第二承載部223b以及第一承載部223a上。
[0037]詳細地說,光學膜片單元241具有凸出部241a、凸出部241b及缺口 241c。凸出部241a沿著第二軸線D2朝向承載件220凸出,并承載于第三承載部223c上。凸出部241b沿著第一軸線DI朝向背板210的側壁211的方向凸出,并承載于側壁211上。而且,缺口 241 c對應并抵靠于承載件220的本體部225。光學膜片單元242設置在光學膜片單元241上,且同樣具有凸出部242a、凸出部242b及缺口 242c。凸出部242a沿著第二軸線D2朝向承載件220凸出,并承載于第二承載部223b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1的凸出部241a上。凸出部242b沿著第一軸線Dl朝向背板210的側壁211的方向凸出,并承載于側壁211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1的凸出部241b上。而且,缺口 242c對應并抵靠于承載件220的本體部225。光學膜片單元243設置在光學膜片單元242上,且同樣具有凸出部243a、凸出部243b及缺口 243c。凸出部243a沿著第二軸線D2朝向承載件220凸出,并承載于第一承載部223a、光學膜片單元241的凸出部241a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2的凸出部242a上。凸出部243b沿著第一軸線Dl朝向背板210的側壁211的方向凸出,并承載于側壁211、光學膜片單元241的凸出部241b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2的凸出部242b上。而且,缺口 243c對應并抵靠于承載件220的本體部225。
[0038]更具體地,在設置光學膜片單元241、光學膜片單元242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3之前,可先在第一承載部223a、第二承載部223b以及第三承載部223c上設置黏貼件300。在一個例子中,黏貼件300可為雙面膠。藉此,光學膜片單元241的凸出部241a、光學膜片單元242的凸出部242a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3的凸出部243a可分別黏固并定位于第三承載部223c、第二承載部223b以及第一承載部223a上。
[0039]在一些示范例子中,當光學膜片單元241的凸出部241a貼附于第三承載部223c上時,光學膜片單元241的上表面可與第二承載部223b的表面實質共平面。需特別說明的是,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因為設置在第二承載部223b上的黏貼件300具有厚度,故當光學膜片單元241承載于第三承載部223c上時,光學膜片單元241的上表面亦可與黏貼件300位于第二承載部223b上的一部分的表面實質共平面。因此,當光學膜片單元242的凸出部242a貼附在第二承載部223b上時,光學膜片單元242的凸出部242a亦可同時壓住并定位光學膜片單元 241 ο
[0040]同樣地,在示范例子中,當光學膜片單元242的凸出部242a貼附在第二承載部223b上時,光學膜片單元242的上表面可與第一承載部223a的表面實質共平面。需特別說明的是,在圖2的實施例中,因為設置在第一承載部223a上的黏貼件300具有厚度,故當光學膜片單元242承載于第二承載部223b上時,光學膜片單元242的上表面亦可與黏貼件300位于第一承載部223a上的一部分的表面實質共平面。藉此,光學膜片單元243的凸出部243a貼附在第一承載部223a上時,光學膜片單元243的凸出部243a亦可同時壓住并定位光學膜片單元242與光學膜片單元241。
[0041]更具體地,本實施方式以3個光學膜片單元對應3個承載部作為示范說明,光學膜片所包括的光學膜片單元的數量以及第二階梯部所包括的承載部的數量可根據需求來設計。而且,承載部的數量不一定要與光學膜片單元的數量相同,且每一個承載部也不限于設置一個光學膜片單元。承載部的數量可根據光學膜片單元的數量或厚度來設計。
[0042]另參照圖1、圖4及圖5,其中圖4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黏貼件設置在背光模塊上的局部示意圖,圖5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顯示設備的局部裝置示意圖。當光學膜片單元243的凸出部243a貼附在第一承載部223a上時,光學膜片單元243的上表面可與第一階梯部221的表面實質共平面。因此,如圖4所示,可利用黏貼件110同時貼附在承載件220的第一階梯部221的表面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3的凸出部243a及243b的表面的方式,來達到將承載件220以及光學膜片單元243同時固定在一起的目的。在例子中,黏貼件110可為雙面膠。藉此,如圖5所示,通過黏貼件110可將顯示面板120貝占附并固定在光學膜片240與承載件220上。
[0043]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承載件220設置在背板210無設置側壁211的一側。此夕卜,光學膜片240與顯示面板120可直接承載于承載件220以及背板210的側壁211上,且光學膜片240與顯示面板120的邊緣與承載件220與背板210的外端緣切齊,藉此可達到縮減整體背光膜組200的邊框寬度,以符合顯示設備的窄邊框設計趨勢。
[0044]在本實用新型中,背板與承載件可具有不同的結構設計。同時參照圖6及圖7,其中圖6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一種背光模塊的局部裝置示意圖,圖7則是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一種承載件設置于背板上的局部分解示意圖。本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400的結構大致上與前述實施例的背光模塊200的結構相同,差異僅在于背光模塊400的背板410與承載件420具有不同的結構設計。
[0045]參照圖6及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背板410不具有前述實施方式的背板210的轉角段213,僅包括側壁411以及承載面413。其中,承載面413具有沿著第一軸線D3延伸的側緣413a,側壁411突出于承載面413,且側壁413沿著第二軸線D4延伸。也就是說,背板410平行于第一軸線D3的一側邊不具有側壁,而背板410平行于第二軸線D4的側邊具有側壁41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軸線D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軸線D3的延伸方向,但不以此為限。
[0046]繼續參照圖6及圖7,本實施方式的承載件420設置在背板410的承載面413上。承載件420包括第一階梯部421與第二階梯部423,且第一階梯部421的高度大于第二階梯部423的高度。在本實施例中,承載件420并不具有前述實施例的結合部227,且承載件420直接貼設于承載面413上。而且,當承載件420設置在承載面413上時,至少有一部分的第一階梯部421高于側壁411,至少一個部分的第二階梯部423位于側緣413a上。第二階梯部423可用來承載光學膜片240,第一階梯部421可用來承載如圖1所示的顯示面板120。同樣地,在本實施例中,承載件420的第一階梯部421與第二階梯部423的高度差根據光學膜片240的數量、以及光學膜片240加上用于固定光學膜片240的黏貼件300的總厚度而定。藉此,當光學膜片240承載于第二階梯部423上時,光學膜片240的表面可與第一階梯部421的表面實質共平面,而可使顯示面板120平穩地承載在第一階梯部421與光學膜片240上。
[0047]在示范例子中,承載件420的第二階梯部423同樣包括第一承載部423a、第二承載部423b以及第三承載部423c。在本示范例子中,第一承載部423a高于第二承載部423b,且第二承載部423b高于第三承載部423c。藉此,光學膜片單元241、光學膜片單元242及光學膜片單元243可分別設置在第三承載部223c、第二承載部223b以及第一承載部223a上,以達到使光學膜片240與顯示面板120的邊緣與承載件420與背板410的外端緣切齊,進而縮減整體背光膜組400的邊框寬度。更具體地,本實施方式以3個光學膜片240對應3個第二階梯部423作為示范說明,光學膜片240以及第二階梯部423的數量可根據需求來設計。同樣地,光學膜片240的形狀亦可根據承載件220及420的形狀不同而有所變化。
[0048]由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承載件具有第一階梯部與第二階梯部分別對應背板具有側壁的一側,以及不具有側壁的一側,且第一階梯部的高度大于第二階梯部的高度,故可達到同時承載光學膜片以及顯示面板的目的。此外,承載件可取代背板的部分側壁,進而縮減顯示設備的整體邊框寬度,以符合顯示設備的窄邊框設計趨勢。
[0049]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0050]符號說明
[0051]100顯示設備
[0052]HO黏貼件
[0053]120顯示面板
[0054]200背光模塊
[0055]210背板
[0056]211側壁
[0057]213轉角段
[0058]215承載面
[0059]215a側緣
[0060]220承載件[0061 ] 221 第一階梯部
[0062]223第二階梯部
[0063]223a第一承載部
[0064]223b第二承載部
[0065]223c第三承載部
[0066]225本體部
[0067]227結合部
[0068]230導光板
[0069]240光學膜片
[0070]241光學膜片單元
[0071]241a凸出部
[0072]241b凸出部
[0073]241c缺口
[0074]242光學膜片單元
[0075]242a凸出部
[0076]242b凸出部
[0077]242c缺口
[0078]243光學膜片單元
[0079]243a凸出部
[0080]243b凸出部
[0081]243c缺口
[0082]300黏貼件
[0083]400背光模塊
[0084]410背板
[0085]411側壁
[0086]413承載面
[0087]413a側緣
[0088]420承載件
[0089]421第一階梯部
[0090]423第二階梯部
[0091]423a第一承載部
[0092]423b第二承載部
[0093]423c第三承載部
[0094]Dl第一軸線
[0095]D2第二軸線
[0096]D3第一軸線
[0097]D4第二軸線
【主權項】
1.一種顯示設備,包括背光模塊、復數個黏貼件及顯示面板,其中,所述背光模塊包括: 背板; 承載件,設置在所述背板上,其中,所述承載件包括第一階梯部以及第二階梯部,其中,所述第一階梯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階梯部的高度; 導光板,設置在所述背板上; 至少一個光學膜片,設置在所述導光板的上方,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承載于所述第二階梯部上;以及 光源,設置在所述背板上,且所述光源與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相鄰設置; 其中,所述黏貼件同時貼附于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的表面和所述第一階梯部的表面;以及 其中,所述顯示面板設置在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的前方,并承載于所述承載件的所述第一階梯部上,且被所述黏貼件所貼附定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 所述背板具有承載面及側壁,其中,所述承載面具有側緣,所述側壁突出于所述承載面;以及 至少有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階梯部高于所述側壁,所述第二階梯部設置于所述側緣上。3.根據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 所述背板具有承載面、側壁及轉角段,其中,所述承載面具有側緣,所述側壁突出于所述承載面,所述轉角段連接所述側壁與所述側緣;以及 所述承載件還包括本體部,其中,所述第一階梯部與所述第二階梯部與所述本體部連接,所述本體部位于所述轉角段與所述導光板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 所述承載件還具有結合部,結合于所述轉角段上,至少有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階梯部高于所述側壁,所述第二階梯部設置于所述側緣上。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包括至少一個凸出部及至少一個缺口,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凸出部接觸所述第二階梯部的頂面,所述至少一個缺口對應所述承載件的所述本體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的表面與所述第一階梯部的表面共平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二階梯部包括二個以上的承載部。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較靠近所述第一階梯部的所述承載部的高度大于遠離所述第一階梯部的所述承載部的高度。9.一種顯示設備,包括背光模塊、復數個黏貼件及顯示面板,其中,所述背光模塊包括: 背板,具有承載面及側壁,其中,所述承載面具有沿著第一軸線延伸的側緣,所述側壁沿著第二軸線延伸,且突出于所述承載面; 承載件,設置在所述承載面的所述側緣上; 導光板,設置在所述背板上; 至少一個光學膜片,設置在所述導光板的上方,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沿著所述第一軸線延伸的第一邊緣承載于所述承載件上,沿著所述第二軸線延伸的第二邊緣承載于所述側壁上;以及 光源,設置在所述背板上,且所述光源與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相鄰設置; 其中,所述黏貼件同時貼附于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的表面和所述承載件的表面;以及 其中,所述顯示面板設置在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的前方,并承載于所述承載件上,且被所述黏貼件所貼附定位。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 所述承載件包括第一階梯部以及第二階梯部;以及 至少有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階梯部高于所述側壁,所述第二階梯部設置于所述側緣上。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包括至少一個凸出部及至少一個缺口,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凸出部接觸所述第二階梯部的頂面,所述至少一個缺口對應所述第一階梯部。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的表面與所述第一階梯部的表面共平面。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二階梯部包括二個以上的承載部。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較靠近所述第一階梯部的所述承載部的高度大于遠離所述第一階梯部的所述承載部的高度。15.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 所述背板還具有轉角段,所述轉角段連接所述側壁與所述側緣;以及所述承載件包括本體部、第一階梯部以及第二階梯部,其中,所述第一階梯部與所述第二階梯部與所述本體部連接,所述本體部位于所述轉角段與所述導光板之間。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 所述承載件還具有結合部,結合于所述轉角段上,至少有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階梯部高于所述側壁,所述第二階梯部設置于所述側緣上。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包括至少一個凸出部及至少一個缺口,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凸出部接觸所述第二階梯部的頂面,所述至少一個缺口對應所述承載件的所述本體部。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片的表面與所述第一階梯部的表面共平面。
【文檔編號】G02F1/1333GK205721003SQ201620662199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明人】李育儒, 高珮齡, 侯珮棻
【申請人】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