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背光模塊包含一導光板以及一光源模塊。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入光面具有一長度方向。光源模塊設置于入光面旁。光源模塊包含一反射框架、一光學調控膜以及至少一光源。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載板與一反射罩。承載板與反射罩圍繞成一空間,且此空間具有一開口。此開口朝向入光面。光學調控膜設置于承載板并覆蓋開口。光學調控膜具有多個出光結構。出光結構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光源在光學調控膜上的投影位置為起點沿著長度方向變化。光源設置于承載板,光源發出一光線。光線射至反射罩并反射至光學調控膜,且部分光線通過出光結構。
【專利說明】背光模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關于一種背光模塊,且特別關于一種顯示裝置的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0002]液晶顯示裝置包含液晶面板以及背光模塊。液晶面板設置于背光模塊之上,而背光模塊可提供光線給液晶面板,使得使用者能觀看到液晶面板所顯示的畫面。
[0003]一般的背光模塊可分為直下式背光模塊以及側入式背光模塊。直下式背光模塊將光源置于液晶面板正下方,故光源可直接朝向液晶面板發出光線。側入式背光模塊則是在液晶面板下方設置導光板,并將光源設置于導光板的側面。在使用時,光源可將光線射入導光板的側面,而光線在導光板中行進后,可從導光板的頂面射出至液晶面板。由于側入式背光模塊的光源不是位于液晶面板正下方,無需垂直混光空間,故可降低液晶顯示裝置的厚度,利于液晶顯示裝置的薄型化設計,而蔚為主流。
[0004]除了薄型化設計外,目前的液晶顯示裝置亦逐漸朝向窄邊框的設計趨勢發展。在窄邊框的設計趨勢下,液晶顯示裝置的非可視區被設計得越來越窄,而由于側入式背光模塊的光源位于非可視區,故光源至可視區的距離將被迫縮小。當光源至可視區的距離縮小時,因混光距離不足,背光模塊的出光將呈現亮暗不均的現象(又稱為hot spot現象)。此夕卜,為了節省液晶顯示裝置的成本,制造者往往希望能夠減少光源的數量,但若減少光源的數量,勢必會增加相鄰兩光源之間的間距,此間距的增加也會導致上述的hot spot現象。
【發明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一目的在于降低背光模塊出光的亮暗不均的現象。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一種背光模塊包含一導光板以及一光源模塊。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入光面具有一長度方向。光源模塊設置于入光面旁。光源模塊包含一反射框架、一光學調控膜以及至少一光源。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載板與一反射罩。承載板與反射罩圍繞成一空間,且此空間具有一開口。此開口朝向入光面。光學調控膜設置于承載板并覆蓋開口。光學調控膜具有多個出光結構。出光結構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光源在光學調控膜上的投影位置為起點沿著長度方向變化。光源設置于承載板,光源發出一光線。光線射至反射罩并反射至光學調控膜,且部分光線通過出光結構。
[0007]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于光源容置于反射罩與承載板所圍繞的空間內,故光源所發出的部分光線會被反射罩反射至光學調控膜,并由光學調控膜的出光結構穿出,而進入導光板中。因此,光線可經過至少一次的反射過程后,才進入導光板中,故可增加光線從光源行進至導光板的路徑長度,從而利于混光,并且利用多個出光結構將光線分配出光,因而降低亮暗不均的現象。
[0008]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一種背光模塊包含一導光板以及一光源模塊。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入光面具有一長度方向。光源模塊設置于入光面旁,且光源模塊包含一反射框架以及至少一光源。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載板與一反射罩。承載板與反射罩圍繞成一空間。反射罩具有一光學調控區。光學調控區正對入光面且光學調控區的范圍與入光面相對應。光學調控區具有多個出光結構。出光結構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光源在光學調控區上的投影位置為起點沿著長度方向變化。光源設置于承載板。光源發出一光線。光線射至反射罩并反射至光學調控區,且部分光線通過這些出光結構的其中至少一者。
[0009]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于光源容置于反射罩與承載板所圍繞的空間內,故光源所發出的部分光線會被反射罩反射至其光學調控區,并由光學調控區的出光結構穿出,而進入導光板中。因此,光線可經過至少一次的反射過程后,才進入導光板中,故可增加光線從光源行進至導光板的路徑長度,從而利于混光,并且利用多個出光結構將光線分配出光,因而降低亮暗不均的現象。
[0010]以上所述僅用以闡述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發明的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的說明如下:
[0012]圖1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局部剖面圖;
[0013]圖2繪示依據圖1的光源模塊與導光板的立體圖;
[0014]圖3繪示圖1的背光模塊的等效光路圖;
[0015]圖4至第6圖繪示本發明的比較例的模擬光形圖;
[0016]圖7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17]圖8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18]圖9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19]圖10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20]圖11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21]圖12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七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22]圖13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八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23]圖14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九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24]圖15繪示依據圖14的光源模塊與導光板的立體圖;
[0025]圖16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十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以及
[0026]圖17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的剖面圖。
[0027]其中,附圖標記:
[0028]1、2、3、4、5、9、7、8、9、10、11:背光模塊
[0029]100:光源模塊
[0030]110、110a、110b、110c、110d:反射框架
[0031]111:凹部
[0032]112:承載板
[0033]114、114b、114c、114d:反射罩
[0034]1142:側板
[0035]1144:頂板
[0036]1146:光學調控區
[0037]120、120a:光源
[0038]130、130a、130b:光學調控膜
[0039]131:第一區域
[0040]132、132a、132b:出光結構
[0041]133:第二區域
[0042]134、134a、134b:反射區域
[0043]135:凹部
[0044]200、200a:導光板
[0045]210:入光面
[0046]220:出光面
[0047]300:膜片
[0048]400:電路板
[0049]500、500a:背框
[0050]501:底板
[0051]502:容置槽
[0052]600、600a:膠框
[0053]700:導熱件
[0054]710:凸部
[0055]CX1、CY1、CX2、CY2、CX3、CY3:曲線
[0056]d:等效直徑
[0057]F:照射范圍
[0058]1:虛擬位置
[0059]L:光線
[0060]0、0,:開口
[0061]R:照射范圍
[0062]S、S’:空間
[0063]t:厚度
[0064]X:長度方向
[0065]Y:高度方向
[0066]Θ:最大張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67]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到,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并非必要的,因此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現有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0068]圖1繪示依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1的局部剖面圖。如圖1所示,于本實施方式中,背光模塊1可包含光源模塊100以及導光板200。光源模塊100包含反射框架110、光源120以及光學調控膜130。進一步而言,反射框架110具有承載板112以及反射罩114,承載板112與反射罩114圍繞成空間S,且此空間S具有開口 0。承載板112用以承載光源120,反射罩114供光源120射出的光線反射混光;承載板112及反射罩114的反射率可為相同或不同,反射率較佳介于50%到100%之間,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反射罩114為高反射率材質或于內表面設置有高反射材質。承載板112以及反射罩114較佳為金屬材質,例如鋁板;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承載板112以及反射罩114亦可為塑料材質或金屬材質與塑料材質混合所制成。
[0069]光源模塊100設置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旁,開口 0朝向入光面210。具體來說,可參閱圖2,本圖繪示依據圖1的光源模塊100與導光板200的立體圖。如圖2所示,光學調控膜130設置于承載板112并覆蓋開口 0,光學調控膜130包含反射面134與多個出光結構132,光源120產生的光線L可由反射面134及反射框架110的空間S中來回反射,并自出光結構132處穿出光學調控膜130。出光結構132可以是貫穿孔,亦可是非貫穿孔如壓痕等結構。以較佳實施例而言,反射面134形成于光學調控膜130朝向光源120的一側;多個出光結構132分別貫穿光學調控膜130。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光學調控膜130包含第一區域131及第二區域133,出光結構132設置于第一區域131,且第一區域131對應入光面210 ;而第二區域133不具有出光結構132且不對應入光面210。其中第一區域131與第二區域133范圍的調配,可依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的面積調整。因此,藉由調整出光結構132在第一區域131上不同位置的數量及大小,可分配來自光源120的光線L。于部分實施方式中,光學調控膜130與反射罩114 一體成形。
[0070]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具有長度方向X以及垂直于長度方向X的高度方向Y。詳細地說,長度方向X為平行出光面220的方向,而高度方向Y為平行入光面210的方向。多個光源120沿著長度方向X間隔地排列。如前所述,出光結構132在第一區域131上的不同位置可有不同的數量及/或大小,且出光結構132沿著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的長度方向X分布,其中出光結構132的光穿透量可依據距離光源120的遠近而變化。
[0071]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光源120的在光學調控膜130上的投影位置為起點,沿著長度方向X依預設的第一函數的函數值變化。換言之,第一函數的函數值(光穿透量)將隨著距離光源120在光學調控膜130上的投影位置的距離增加而漸增。此外,第一函數并可隨光源120的形狀或其對稱的方向性而有不同。第一函數較佳為多項式函數,例如二次或三次以上多項式函數,但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函數為如下所示的多項式函數:
[0072]Tr =.+knp+m
[0073]其中匕?kn與m分別為依光學需求調整的系數,p為出光結構132與最接近該光學結構132的光源120于光學調控膜130上的投影位置之間的距離,Tr為該位置的光穿透量。以50吋面板的背光模塊為例,第一函數為如下所示的多項式函數:
[0074]Tr = ApS+Bpi+C
[0075]A = -0.0003
[0076]B = 0.0232
[0077]C = 0
[0078]接著,自光源120所發出的光線L透過光學調控膜130分配,提高背光模塊出光的均勻度且解決光源120造成的亮暗不均現象。于部分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依需求調整第一區域131中出光結構132的分布,出光結構132亦可同時沿著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的長度方向X及高度方向Y分布,且出光結構132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光源120的在光學調控膜130上的投影位置為起點,依預設的第一函數的函數值變化。
[0079]由于光源120所發出的光線L被反射罩114反射后,再穿過光學調控膜130的出光結構132,故從光源120所發出的部分光線L可經過至少一次的反射過程后,才進入導光板200中。因此,即使在窄邊框的設計下,光源120與導光板200的距離縮短,但由于光線L從光源120射出至導光板200的路徑長度可被拉長,故可利于混光,以降低出光亮暗不均的現象。
[0080]上述出光結構132為圓形穿孔的形式,但穿孔的形狀并不限于上述的圓形,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為橢圓形、三角形及其他型式的四邊形,甚至每一出光結構132的形狀不相同。其中各穿孔的面積皆與一圓具有相同面積,即具有等同此圓的等效直徑d。如圖2所示,出光結構132的等效直徑d與出光結構132至最接近的光源120在光學調控膜130上的投影位置的距離成正比。換句話說,越遠離光源120的出光結構132具有越大的等效直徑d,而具有越高的光穿透量。因此,當光源120發光時,即使光源120所發出的光線在行進過程中,其能量會遞減,但由于越遠離光源120的出光結構132允許較多光線通過,而越靠近光源120的出光結構132允許較少光線通過,故光源模塊100在沿著長度方向X上的亮度可較為均勻,而降低亮暗不均的現象。此外,由于亮暗不均的現象可因上述方式被降低,故可增加相鄰兩光源120間的間距,亦即減少光源120的數量,從而節省成本。
[0081]圖3繪示圖1的背光模塊的等效光路圖。如圖3所示,于部分實施方式中,光源120可為發光二極管。發光二極管的發光場形為張角約120度的場形,由于此場形在張角120度外仍有許多的雜散光,故由光源120所發出的許多雜散光無法進入導光板200中,而造成耦光效率的下降。因此,可利用光學調控膜130與出光結構132的設置,分配光源120所發出的光線,以提升耦光效率。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光學調控膜130的厚度小于1mm。此外,光學調控膜130的厚度t與出光結構132的等效直徑d的關系較佳依據關系式d/t〈3.4。當滿足此關系式時,即使光源120極靠近出光結構132,甚至位于出光結構132上的虛擬位置I,光源120朝向導光板200所能發出的光形的最大張角Θ也會因為受到上述等效直徑d與厚度t的限制,而小于120度,故可提高耦光效率。
[0082]舉例來說,可參閱圖4至第6圖所繪示的比較例的模擬光形圖,其中,圖4是傳統光源模塊不具有光學調控膜130所模擬出來的光形圖,其中曲線CX1代表沿著長度方向X(可參閱圖2)分布的光形,而曲線CY1代表沿著高度方向Y(可參閱圖2)分布的光形。圖5采用圖2的光源模塊100,而出光結構132的等效直徑d與光學調控膜130的厚度t的比值為4.9時,所模擬出來的光形圖,其中曲線CX2及CY2分別代表沿著長度方向X及高度方向Y分布的光形。圖6采用圖2的光源模塊100,而出光結構132的等效直徑d與光學調控膜130的厚度t的比值為1.3時,所模擬出來的光形圖,其中曲線CX3及CY3分別代表沿著長度方向X及高度方向Y分布的光形。
[0083]如圖4及5所示,曲線CX2所涵蓋的區域比曲線CX1所涵蓋的區域更窄,亦即,曲線CX2所代表的光形比曲線CX1所代表的光形更集中。因此,光學調控膜130的設置可使光源模塊100在長度方向X上的光形更集中。相似地,曲線CY2所涵蓋的區域比曲線CY1所涵蓋的區域更窄,亦即,曲線CY2所代表的光形比曲線CY1所代表的光形更集中。因此,光學調控膜130可使光源模塊100在高度方向Y上的光形更集中。
[0084]如圖5及6所示,曲線CX3所涵蓋的區域比曲線CX2所涵蓋的區域更窄,亦即,曲線CX3所代表的光形比曲線CX2所代表的光形更集中。因此,光源模塊100在光學調控膜130的d/t值小于3.4相較于d/t值大于3.4在長度方向X上的光形更為集中。相似地,曲線CY3所涵蓋的區域比曲線CY2所涵蓋的區域更窄,亦即,曲線CY3所代表的光形比曲線CY2所代表的光形更集中。因此,光源模塊100在光學調控膜130的d/t值小于3.4相較于d/t值大于3.4在高度方向Y上的光形更為集中。
[0085]由圖4至6可知,設置光學調控膜130不僅可使光源模塊100的光形集中,當d/t的值小于3.4時,光源模塊100的光形收斂的效果更佳。因此,當等效直徑d與厚度t實質上滿足:d/t〈3.4時,可有效集中光形。另外,從圖4模擬結果可知,當采用無光學調控膜130的傳統光源模塊時,若光源120發出1瓦的光,則導光板200可接收到0.4856瓦的光,其耦光效率為48.56% ;當采用光學調控膜130的d/t值為4.9的光源模塊100時,若光源120發出1瓦的光,則導光板200可接收到0.4655瓦的光,其耦光效率為46.55% ;當采用d/t的值為1.3的光源模塊100時,若光源120發出1瓦的光,則導光板200可接收到0.5195瓦的光,其耦光效率為51.95%。由此可知,當等效直徑d與厚度t實質上滿足:d/t〈3.4時,不但能收斂光形更可有效提聞稱光效率。
[0086]請復參閱圖1,反射框架110剖面呈Γ:字形的剖面形狀,以圍繞成空間S。如圖1所示,反射罩114可包含側板1142及頂板1144,側板1142連接于頂板1144與承載板112之間,頂板1144與承載板112實質上平行,且兩者均實質上垂直于側板1142,以共同構成Π字形的剖面形狀。然而反射框架110的剖面形狀可為其他形狀,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2及第三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3中,分別如圖7、圖8所示,反射框架110a/110b所包含的反射罩114a/114b與承載板112夾有一角度。兩者差異在于,圖7的實施方式的反射罩114a為一弧形板體,使反射框架110a的剖面呈扇形;圖8的實施方式的反射罩114b為一傾斜的斜面,使反射框架110b的剖面呈三角形。藉由調整反射罩114a/114b與承載板112之間的角度Θ,來提高光線在空間S的混光效果。角度Θ最佳為小于90度。
[0087]圖9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4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之間的差異在于:第一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1的導熱件700設置于背框500上,且僅承載導光板200而不承載光源模塊100。本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4的導熱件700具有一凸部710,凸部710上設置導光板200,且凸部710相對于導光板200的一側的部分導熱件700上設置光源模塊100。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中,光源120的電路板400較佳設置于承載板112的外側。如此一來,光源120發光時所產生的熱能可藉由電路板400直接傳導給導熱件700,再由導熱件700傳導給背框500而快速散熱至環境中。于部分實施方式中,導熱件700的材質可為導熱佳的金屬如銅、鋁等,但本發明并不以此為限。
[0088]圖10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5的剖面圖。如圖10所示,本實施方式與前述實施方式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背框500a的不同。進一步來說,如圖10所示,背框500a具有底板501以及容置槽502。底板501與容置槽502相連。底板501用以承載導光板200。容置槽502容置光源模塊100,且容置槽502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底板501的水平高度。更具體地說,光源模塊100的反射框架110的承載板112設置于容置槽502的底部,而由于容置槽502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底板501的水平高度,因此,導光板200所在位置的水平高度會高于光源120所在位置的水平高度,如此承載板112與反射罩114所圍繞的空間S擴大以增加混光空間,而降低出光亮暗不均的現象。
[0089]圖11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6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與圖10所不第五實施方式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導光板200a部分承載于底板501并部分露出于容置槽502的槽口,且導光板200a露出于容置槽502的槽口的部分在容置槽502的底部上的垂直投影與至少部分光源模塊100重疊。如此一來,光學調控膜130內凹成一凹部135,且光學調控膜130的剖面為L形以容置導光板200a露出于容置槽502的槽口的部分,可同時達到窄邊框的設計并具有足夠的混光空間。
[0090]圖12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七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7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與前述實施方式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本實施方式米用膠框600a做為光源模塊100的反射框架。進一步來說,膠框600a圍繞成空間S’。此空間S’具有開口 0’。光源120容置于膠框600a所圍繞的空間S’,而光學調控膜130覆蓋開口 0’。光源120所發出的光線可被膠框600a圍繞成的空間S’的壁面反射,并從光學調控膜130的出光結構132穿出空間S’外。由于本實施方式直接采用膠框600a做為反射框架,故可省卻額外制作反射框架所需的成本并縮小背光模塊的尺寸。
[0091]圖13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八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8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與前述實施方式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光源120a設置位置的不同。進一步來說,反射框架110的承載板112包含延伸部1122,延伸部1122平行于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且光源120a設置于延伸部1122的表面上。具體來說,承載板112剖面成L形,與反射罩114共同圍繞成空間S,此空間S具有開口 0。光學調控膜130覆蓋開口 0。當光源120a設置于延伸部1122的朝向開口 0的表面上時,可增加光萃取效率。另外,于本實施方式中,亦可在電路板400與背框500之間設置導熱件700。如此一來,光源120發光時所產生的熱能可藉由電路板400傳導給導熱件700,再由導熱件700傳導給背框500。
[0092]圖14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九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9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與前述實施方式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本實施方式的反射框架110c的反射罩114c具有光學調控區1146。光學調控區1146正對入光面210,且光學調控區1146的范圍與入光面210相對應,光學調控區1146的局部區域可供光源120所發出的光線穿透至導光板200的入光面210。
[0093]具體來說,可參閱圖15,本圖繪示依據圖14的光源模塊100與導光板200的立體圖。如圖15所示,光學調控區1146具有多個出光結構1147及反射面1148。光源120產生的光線L可由反射面1148及反射罩114c的空間S中來回反射,并自出光結構1147處穿出光學調控區1146。出光結構1147可以是貫穿孔,亦可是非貫穿孔如壓痕等結構。以較佳實施例而言,反射面1148形成于光學調控區1146朝向光源120的一側;多個出光結構1147分別貫穿光學調控區1146。
[0094]由于光源120所發出的光線L被反射罩114c反射后,再穿過光學調控區1146的出光結構1147,故從光源120所發出的部分光線L可經過至少一次的反射過程后,才進入導光板200中。因此,即使在窄邊框的設計下,光源120至位于可視區的導光板200的距離較短,但由于光線L從光源120射出至導光板200的路徑長度可被拉長,故可利于混光,以降低出光亮暗不均的現象。
[0095]上述出光結構1147為圓形穿孔的形式,但穿孔的形狀并不限于上述的圓形,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為橢圓形、三角形及其他型式的四邊形,甚至每一出光結構1147的形狀不相同。其中各穿孔的面積皆與一圓具有相同面積,即具有等同此圓的等效直徑d。如圖15所示,出光結構1147的等效直徑d與出光結構1147至最接近的光源120在光學調控區1146上的投影位置的距離成正比。換句話說,越遠離光源120的出光結構1147具有越大的等效直徑d,而具有越高的光穿透量。因此,當光源120發光時,即使光源120所發出的光線在行進過程中,其能量會遞減,但由于越遠離光源120的出光結構1147允許較多光線通過,而越靠近光源120的出光結構1147允許較少光線通過,故光源模塊100在沿著長度方向X上的亮度可較為均勻,而降低亮暗不均的現象。此外,由于亮暗不均的現象可因上述方式被降低,故可增加相鄰兩光源120間的間距,亦即減少光源120的數量,從而節省成本。
[0096]圖16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十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10的剖面圖。如圖16所示,本實施方式與前述實施方式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背框500a的不同。進一步來說,如圖16所示,背框500a具有底板501以及容置槽502。底板501與容置槽502相連。底板501可承載導光板200。容置槽502容置光源模塊100,且容置槽502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底板501的水平高度。更具體地說,光源120承載于容置槽502的底部,而由于容置槽502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底板501的水平高度,因此,導光板200所在的位置會高于光源120所在的位置,如此可利于增加反射框架110c的高度,從而增加承載板112與反射罩114c所圍繞的空間S的體積,以擴大混光空間,而幫助降低出光亮暗不均的現象。
[0097]圖17繪示依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方式的背光模塊11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與圖16所示實施方式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導光板200a位置的不同。進一步來說,導光板200a部分承載于底板501并部分露出于容置槽502的槽口。更具體地說,部分的導光板200a懸空于容置槽502的開口,并位于光源120的正上方,亦及,此部分的導光板200a會遮蔽至少部分光源120。換句話說,此部分的導光板200a在容置槽502的底部上的垂直投影與至少部分光源120相重疊。如此一來,光源120的位置可內縮至導光板200a下方,從而利于窄邊框的設計。于部分實施方式中,為了利于使導光板200a位于光源120正上方,反射框架110d的反射罩114d可包含內縮缺口 111,以容置懸空于容置槽502的部分導光板200a。
[0098]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該入光面具有一長度方向;以及 一光源模塊,設置于該入光面旁,包含: 一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載板與一反射罩,該承載板與該反射罩圍繞成一空間,且該空間具有一開口,該開口朝向該入光面; 一光學調控膜,設置于該承載板并覆蓋該開口,該光學調控膜具有多個出光結構,所述出光結構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該光源在該光學調控膜上的投影位置為起點沿著該長度方向變化;以及 至少一光源,設置于該承載板,該光源發出一光線,該光線射至該反射罩并反射至該光學調控膜,且部分該光線通過所述出光結構的其中至少一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光學調控膜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所述出光結構設置于該第一區域,且該第一區域對應該入光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結構的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等效直徑,且該光學調控膜具有一厚度,其中該等效直徑與該厚度的比值實質上小于3.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直徑與所述出光結構至最接近的該光源在該光學調控膜上的投影位置的距離成正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背框,該背框具有一底板及一容置槽,該底板與該容置槽相連,該底板承載該導光板,該容置槽容置該光源模塊,且該容置槽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該底板的水平高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部分承載于該底板并部分露出于該容置槽的槽口,且該導光板的露出于該槽口的該部分在該容置槽的底部上的垂直投影與至少部分該光源模塊重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光學調控膜與該反射罩一體成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反射罩與該承載板夾有一角度,該角度小于90度。
9.一種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該入光面具有一長度方向;以及 一光源模塊,設置于該入光面旁,包含: 一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載板與一反射罩,該承載板與該反射罩圍繞成一空間,該反射罩具有一光學調控區,該光學調控區正對該入光面且該光學調控區的范圍與該入光面相對應,該光學調控區具有多個出光結構,所述出光結構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該光源在該光學調控區上的投影位置為起點沿著該長度方向變化;以及 至少一光源,設置于該承載板,該光源發出一光線,該光線射至該反射罩并反射至該光學調控區,且部分該光線通過所述出光結構的其中至少一者。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結構的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等效直徑,且該光學調控區具有一厚度,其中該等效直徑與該厚度的比值實質上小于3.4。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直徑與所述出光結構至最接近的該光源在該光學調控區上的投影位置的距離成正比。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背框,該背框具有一底板及一容置槽,該底板與該容置槽相連,該底板承載該導光板,該容置槽容置該光源模塊,且該容置槽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該底板的水平高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部分承載于該底板并部分露出于該容置槽的槽口,且該導光板的露出于該槽口的該部分在該容置槽的底部上的垂直投影與至少部分該光源模塊重疊。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反射罩與該承載板夾有一角度,該角度小于90度。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04456290SQ201410607017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明者】鐘煒竣, 林蘇逸, 黃建歴, 馬啟唐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