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學元件調節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行業激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學元件調節座。
背景技術:
通常在激光器件中,光學鏡片或者其它元件的調節方式,大都是使用固定架配合調節架或者紫外光膠粘接的方式。圖1為現有技術光學元件調節架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調節架基于螺紋頂桿配合彈簧或螺釘拉緊結構,鏡片使用壓或者頂的方式固定在豎直固定架上。然而,對于圖1所示的光學元件調節架,固定架與調節架相互分立,容易受彈簧形變以及外界振動干擾,光學穩定性不高。而穩定性高的紫外膠粘結鏡片方式,不具有可調性或者只可借助其它工具調節,并且一旦粘固,無法再調節,難以達到較好的光路裝調和維護。此外,這種結構無法承受較大重量,因此其它較重的光學器件,如附帶加熱或者冷卻裝置的光學器件難以放置于固定架上。
發明內容
(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鑒于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調節座,以實現了光學元件的二維調節。( 二 )技術方案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調節座,包括:控制光學元件俯仰的第二彈性板和控制光學元件水平方向角度的第一彈性板。第二彈性板包括:第二固定端;第二活動端,位于第二固定端上方,與第二固定端通過水平方向延伸的槽隔開,且兩者通過位于背面的背筋相連接,該第二活動端分為兩部分,其遠離背面的第二部分的中部開設頂孔,該頂孔為螺紋孔;第二螺紋頂桿,其頂部與第二活動端第二部分的頂孔相匹配,其底部削尖,與位于其下的第二固定端相抵接。第一彈性板包括:第一固定端,固定于第二彈性板第二活動端靠近背面的第一部分,其遠離光學元件的側面開設頂孔,該頂孔為螺紋孔;第一活動端,位于該第一固定端一側,與第一固定端通過豎直方向延伸的槽隔開,且兩者通過位于背面的背筋相連接,光學元件固定于第二彈性板的第一活動端;第一螺紋頂桿,其頂部與第一固定端的頂孔相匹配,其底部削尖,與第一活動端相抵接。(三)有益效果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光學元件調節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第一彈性板含有豎直方向方形槽,將第一彈性板分為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動端,構成部分連接,形成水平方向彈性結構。第一固定端通過定位螺釘固定,通過螺紋頂桿推動第一活動端彈性位移的方式調節光學元件的水平方向角度;(2)第二彈性板含有水平方向方形槽,將第二彈性板分為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動端,從而構成部分連接,形成豎直方向彈性結構。第二固定端通過定位螺釘固定,通過螺紋頂桿推動第二活動端彈性位移的方式調節光學元件的豎直方向角度;(3)第一彈性板的第一活動端,可以做成各種形狀和大小,配合各種外型和重量的光學元件使用,均可以牢固的固定。同時在第一活動端的中間位置使用膠粘法固定光學元件,從而既實現了光學元件的高穩定性。
圖1為現有技術光學元件調節架的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光學元件調節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A為圖2所示光學元件調節座中第二彈性板的立體圖;圖3B為圖3A所示第二彈性板的俯視圖;圖3C為圖3A所示第二彈性板的側視圖;圖4A為圖2所示光學元件調節座中第一彈性板的立體圖;圖4B為圖4A所示第一彈性板的俯視圖;圖4C為圖4A所示第一彈性板的側視圖。本發明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第一彈性板;2-第二彈性板;11-第一固定端;12-第一活動端;13-第一活動端鎖緊螺釘;14-第一固定端定位螺釘;15-第一螺紋頂桿;16-第一拉緊螺釘;21-第二固定端;22-第二活動端;23-第二固定端定位螺釘;24-第二拉緊螺釘;25-第二螺紋頂桿。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附圖或說明書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圖號。附圖中未繪示或描述的實現方式,為所屬技術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所知的形式。另外,雖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參數的示范,但應了解,參數無需確切等于相應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誤差容限或設計約束內近似于相應的值。此外,以下實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圖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并非用來限制本發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同時實現水平與豎直兩個方向的可調節性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在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調節座。圖2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光學元件調節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光學元件調節座包括:控制光學元件俯仰的第二彈性板2和控制光學元件水平方向角度第一彈性板I。
圖3A為圖2所示光學元件調節座中第二彈性板的立體圖。圖3B為圖3A所示第二彈性板的俯視圖。圖3C為圖3A所示第二彈性板的主視圖。請參照圖2、圖3A、圖3B和圖3C,第二彈性板2包括:第二固定端21和位于第二固定端21的上方的第二活動端22。第二固定端21和第二活動端22通過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形槽隔開,并通過位于背面的背筋相連接,從而形成豎直方向上的彈性結構。以該背筋為軸,第二活動端22可在預設幅度內沿豎直方向擺動。第二固定端21的四角上開有四個無螺紋貫通孔,與第二固定端定位螺釘23相匹配。第二固定端定位螺釘23穿過這些孔,與其他底座或支架相連接,可以實現第二彈性板2的固定。為便于第二固定端螺釘23的安裝,第二活動端22的面積小于第二固定端21的面積。第二活動端22分為兩部分,其中的靠近背面的第一部分用于固定第一彈性板1,遠離背面的第二部分用于控制擺動的幅度。第二活動端22的第二部分開有三個孔,包括:頂孔和在頂孔兩側對稱設置的邊孔。頂孔為螺紋孔,與第二螺紋頂桿25相匹配。第二螺紋頂桿25的底部削尖,與第二固定端21相抵接。兩邊孔為無螺紋貫通孔,與第二拉緊螺釘24相匹配。第二拉緊螺釘24貫穿過兩邊孔,插入第二固定端21上相匹配的螺紋孔中。如此,使用者可通過第二螺紋頂桿25帶動第二活動端22彈性位移的方式調節光學元件在豎直方向上的角度。該帶動作用配合第二拉緊螺釘24的拉緊作用,進一步可以實現調節后的高穩定性。圖4A為圖2所示光學元件調節座中第一彈性板的立體圖。圖4B為圖4A所示第一彈性板的俯視圖。圖4C為圖4A所示第一彈性板的主視圖。請參照圖2、圖4A、圖4B和圖4C,該第一彈性板I為具有一定厚度的體狀結構,包括:第一固定端11和位于該第一固定端11 一側的第一活動端12。第一固定端11和第一活動端12通過豎直方向延伸的方形槽隔開,并通過位于背面的背筋相連接,從而形成水平方向彈性結構。以該背筋為軸,第一活動端12可以在預設幅度內沿水平方向擺動。在該第一彈性板I的四個角的位置,開設無螺紋貫通孔。第一活動端鎖緊螺釘13以及第一固定端定位螺釘14通過這些貫通孔,插入第二彈性板2中第二活動端22第一部分上相匹配的螺紋孔中,從而實現第一彈性板I的鎖緊與固定。其中第一活動端鎖緊螺釘13可于第一活動端調節完畢后鎖緊。在第一活動端12的中間位置挖設圓弧槽,光學鏡片3放置在該圓弧槽內,可以用膠粘、壓條或者附帶其它器件的方式固定。并且,槽的形狀和固定方法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變化。如此,對一些附帶加熱或者冷卻裝置、較重或者外形各異的光學元件也可以調節和穩定,與傳統鏡架相比,承重能力大大提高。當然,光學鏡片3也可以直接設置于第一活動端12上,而不開設圓弧槽。在第一固定端11遠離被安裝鏡片3的側面上,開有兩個孔,包含一個頂孔與在其側的一邊孔。頂孔為螺紋孔,與第一螺紋頂桿15相匹配。第一螺紋頂桿15的底部削尖,與第一活動端12相抵接。一邊孔為無螺紋貫通孔,與第一拉緊螺釘16相匹配。第一拉緊螺釘16貫穿過此邊孔,插入到第一活動端12靠近第一固定端11的側面上的匹配螺紋孔中。如此,可通過第一螺紋頂桿15推動第一活動端12彈性位移的方式調節光學元件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此推動作用配合第一拉緊螺釘16的拉緊作用,可以實現調節后的高穩定性。以上對本實施例光學元件調節座的具體結構進行了詳細說明。下文將詳細介紹運用該光學元件調節座進行光學元件的水平和豎直方向角度調節的過程:在進行調節時,首先將鏡片固定在第一彈性板I的半圓筒面溝槽中,而后使用第一固定端定位螺釘14將第一彈性板I固定于第二彈性板2上,調節第一活動端拉緊螺釘16以及第二活動端拉緊螺釘24,使其處于適當的拉緊程度,再使用第二固定端定位螺釘23將第一彈性板I和第二彈性板2整體固定于目標底座或支架上。然后調節第二螺紋頂桿25,改變鏡片在豎直方向上的角度;調節第一螺紋頂桿15,改變鏡片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調好后使用第一活動端鎖緊螺釘13將第一活動端鎖緊,進一步提高穩定性。基于上述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對本發明光學元件調節座有了清楚的了解。然而,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對各元件的定義并不僅限于實施方式中提到的各種具體結構或形狀,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對其進行簡單地熟知地替換,例如:(I)在第一彈性板上固定光學元件的方法還可以采用壓環直接壓住或者附帶其它緊固器件的形式;(2)第一彈性板調節好后,第一活動端與第二彈性板之間還可以不使用第一活動端鎖緊螺釘;(3)槽的形狀還可以為其他。綜上所述,本發明光學元件調節座,通過在兩個彈性板上分別開設方形槽,形成部分彈性連接。第一彈性板膠粘固定光學元件,第一螺紋頂桿調節水平方向角度,第二彈性板利用同樣原理調節光學元件豎直方向角度。本發明避免了傳統膠粘法的不可調性,又避免了傳統鏡架螺紋頂桿配合彈簧或螺釘拉緊結構導致的穩定性低、無法承受較重器件的缺點,同時實現了光學元件的可調性與高穩定性。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光學元件俯仰的第二彈性板,包括: 第二固定端; 第二活動端,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上方,與所述第二固定端通過水平方向延伸的槽隔開,且兩者通過位于背面的背筋相連接,該第二活動端分為兩部分,其遠離背面的第二部分的中部開設頂孔,該頂孔為螺紋孔; 第二螺紋頂桿,其頂部與所述第二活動端第二部分的頂孔相匹配,其底部削尖,與位于其下的第二固定端相抵接; 控制所述光學元件水平方向角度的第一彈性板,包括: 第一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彈性板第二活動端靠近背面的第一部分,其遠離所述光學元件的側面開設頂孔,該頂孔為螺紋孔; 第一活動端,位于該第一固定端一側,與所述第一固定端通過豎直方向延伸的槽隔開,且兩者通過位于背面的背筋相連接,所述光學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彈性板的第一活動端; 第一螺紋頂桿,其頂部與所述第一固定端的頂孔相匹配,其底部削尖,與所述第一活動端相抵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板第一固定端的頂孔的一側開設邊孔,該邊孔為無螺紋貫通孔; 所述第一彈性板還包括:第一拉緊螺釘,貫穿所述邊孔,插入第一活動端對應位置上相匹配的螺紋孔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板的兩側分別開有無螺紋貫通孔; 所述第一彈性板還包括:第一固定端定位螺釘,其穿過位于第一固定端的無螺紋貫通孔,插入所述第二彈性板第二活動端上相匹配的螺紋孔內;第一活動端鎖緊螺釘,其穿過位于第一活動端端上的無螺紋貫通孔,插入所述第二彈性板上相匹配的螺紋孔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第一彈性的四個邊角上分別開有無螺紋貫通孔,所述第一活動端定位螺釘和第一固定端定位螺釘分別為兩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性板第二活動端第二部分的頂孔的至少一側對稱開設邊孔,該邊孔為無螺紋貫通孔; 所述第二彈性板還包括:第二拉緊螺釘,貫穿所述邊孔,插入第二固定端對應位置上相匹配的螺紋孔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邊孔為對稱開設于所述頂孔兩側的兩個;所述第二拉緊螺釘為相應的兩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性板第二固定端的邊角上開有無螺紋貫通孔; 所述光學元件調節座還包括:第二固定端定位螺釘,與所述無螺紋貫通孔相匹配,其穿過所述無螺紋貫通孔,與其他底座或支架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第二彈性板第二固定端的四個邊角上分別開有無螺紋貫通孔,所述第二固定端定位螺釘為相應的四個。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端的中間位置挖設圓弧槽,所述光學元件部分地固定于該圓弧槽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元件通過膠粘、壓條、壓環直接壓住或者附帶的方式部分地固定于該槽內。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光學元件調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性板上隔開所述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動端的槽及所述第一彈性板上隔開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動端的槽均 為方形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調節座。該光學元件調節座中,第一彈性板膠粘固定光學元件,第一螺紋頂桿調節水平方向角度;第二彈性板利用同樣原理調節光學元件豎直方向角度,從而實現了光學元件的二維調節。
文檔編號G02B7/00GK103149658SQ2013101018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7日
發明者林學春, 鄢歆, 張志研, 李夢龍, 晏詩戀, 于海娟, 侯瑋, 徐貴昌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