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像設備。
背景技術:
成像設備設有電荷去除刷用于去除在對準輥上的電荷,從而去除在對準輥上的電荷。其時,如果接地的電荷去除刷始終與對準輥接觸,則當片材被保持在轉印輥之間時,通過轉印單元施加到片材的轉印電流可能沿片材和對準輥傳遞且然后從電荷去除刷泄漏。從而,轉印單元不能充分地對片材施加將在感光構件上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片材所需的轉印偏壓。因而,電荷去除刷被構造成當成像時與對準輥接觸,當不成像時與對準輥分離。
實用新型內容然而,當電荷去除刷被構造成與對準輥接觸/分離時,設備本體的構造變得復雜。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像設備,該設備能夠簡化成像設備本體的構造且有利地執行轉印操作。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成像設備,該設備包括感光構件、轉印構件、輸送輥和電荷去除構件。所述感光構件被構造成在所述感光構件上形成圖像化的顯影劑。所述轉印構件被構造成將形成在所述感光構件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至片材。所述輸送輥被構造成將片材朝所述感光構件和所述轉印輥之間輸送。所述電荷去除構件被構造成去除在所述輸送輥上的電荷。所述輸送輥被布置成與片材面對所述轉印輥的表面面對。所述電荷去除構件被設置在所述電荷去除構件不與所述輸送輥接觸的位置處,在所述輸送輥上的電荷能夠朝所述電荷去除構件放電的范圍內。
圖I是激光打印機的模式側剖面圖。圖2是示出對準輥的周圍的結構的模式側剖面圖。圖3是對準輥的后視圖。圖4是示出在對準輥的表面上的電荷的移動的模式圖。圖5是示出比較例的對準輥周圍結構的圖示側剖面圖。圖6示出電荷去除構件的變型例。圖7A至圖7D示出延伸部的變型例。[0017]圖8示出使用無紡織物的電荷去除構件的變型例。
具體實施方式
I.激光打印機的整體構造如圖I所示,激光打印機I具有用于將片材3饋送到本體殼2 (成像設備本體的實例)中的饋送器單元4、用于在饋送的片材上形成圖像的成像單元5和用于排出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圖像的片材3的片材排出部6。同時,關于激光打印機1,基于當打印機位于水平方向時指示的方向、具體地在各圖中示出的箭頭方向來描述方向。左右方向和寬度方向相同。〈饋送器單元〉·[0022]饋送器單元4具有片材饋送盤9 ;片材饋送輥10 ;片材饋送墊11 ;作為對準輥的實例的夾持輥14a ;作為輸送輥和對準輥的實例的對準輥14b ;和片材擠壓板15。在片材擠壓板15上的最上面的片材3被片材饋送輥10和片材饋送墊11 一張接一張地遞送,經過各個輥且被沿以點劃線示出的輸送路徑L輸送到成像單元5。<成像單元>成像單元5具有掃描器單元16、處理單元17 (作為感光裝置的實例)和定影單元18。<掃描器單元>掃描器單元16被設置在本體殼2中的上部處且具有激光發射部(未示出)、待旋轉的多棱鏡19、透鏡20和多個反射鏡21。如點劃線所示,從激光發射部發射的基于圖像數據的激光束在多棱鏡19上被反射,穿過透鏡20和反射鏡21或在透鏡20和反射鏡21上被反射,然后被掃描在處理單兀17的感光鼓25的表面上。<處理單元>處理單元17被布置在本體殼2中的掃描單元16下方,且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裝到本體殼2。如圖2所示,處理單元17具有鼓單元22和顯影單元23,該鼓單元22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裝到本體殼2,該顯影單元23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裝到鼓單元22。如圖2所75,鼓單兀22具有鼓框架24、設置在鼓框架24中的感光鼓25、電暈型充電器26和作為轉印構件的實例的轉印輥28。感光鼓25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撐到鼓框架24。電暈型充電器26被支撐到鼓框架24,位于感光鼓25上方,與感光鼓25間隔開。轉印棍28被布置成從感光鼓的下側面對感光鼓25,且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撐到鼓框架24。顯影單元23具有顯影框架30、顯影輥37、層厚調整刮刀38、供應輥36和調色劑倉31。顯影輥37和供應輥36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撐到顯影框架30。層厚調整刮刀38具有薄板形狀的板簧構件45和設置在板簧構件45的下端部處的壓接橡膠46。板簧構件45的上端部被固定到顯影框架30且壓接橡膠46通過板簧45的彈性力擠壓顯影輥37的表面。調色劑倉31在其中容納被正充電的調色劑。在供應輥36旋轉時,在調色劑倉31中的調色劑被供應到顯影輥37。此時,在供應輥36和顯影輥37之間,調色劑被正摩擦充電。在顯影輥37被旋轉時,供應到顯影輥37上的調色劑被引入層厚調整刮刀38和顯影輥37之間,且作為具有預定厚度的薄層被攜帶在顯影輥37上。[0032]感光鼓25的表面被電暈型充電器26均勻地正充電,然后通過從掃描器單兀16發射的激光束的掃描被曝光,使得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靜電潛像。然后,當旋轉顯影輥37時,被攜帶在顯影輥37上的調色劑從而與感光鼓25相對并且與感光鼓25接觸時,調色劑被供應至形成在感光鼓25的表面上的靜電潛像,使得靜電潛像變得可視。在由轉印輥28將轉印偏壓施加到片材3時,可視的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到在感光鼓25和轉印輥28之間輸送的片材3上。這里,在片材3的前端部被保持在轉印輥28和感光鼓25之間的狀態下,片材3被保持在一對對準輥14之間。<定影部>如圖I所示,定影部18被設置在處理盒17的后側處。定影部18具有加熱輥48和從加熱輥的下側被壓接到加熱輥48的加壓輥49。在定影部18中,在片材3經過加熱輥48和加壓輥49之間的同時,在轉印位置處轉印到片材3的調色劑被熱定影。然后,片材3被一對片材排出棍52輸送到片材排出部6。 〈片材排出部〉片材排出部6具有片材排出輥52和片材排出盤53。從定影部18輸送的片材3被片材排出輥52排出到片材排出盤53上。<對準輥的周圍的具體構造>圖2是當從左右方向看時示出對準輥14的周邊的模式圖。圖3示出從后朝前的對準輥14的周邊。在圖3中,方便起見,僅示出對準輥14的左周邊。在片材3被輸送到感光鼓25和轉印輥28之間之前,片材3的前端部與夾持輥14a碰撞,使得夾持輥校正片材3的歪斜。夾持輥14a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金屬輥。設置夾持輥14a使得夾持輥能夠相對于鼓單元22豎直地移動。夾持輥14a以可旋轉的方式被保持到鼓單元22。在鼓單元22被安裝在本體殼2的狀態下,被設置到本體殼2的彈簧構件60 (參考圖3)朝對準輥14b擠壓夾持輥14a。彈簧構件60也朝對準輥14b擠壓夾持輥14a的右端部。對準輥14b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轉軸65和覆蓋旋轉軸65的周表面的輥本體66。輥本體66是由乙丙橡膠形成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橡膠輥。對準輥14b以可旋轉的方式被設置到本體殼2。 本體殼2具有對準輥容納部61、作為面對表面的實例的片材輸送路徑62和作為引導構件的實例的片材輸送引導件63。當從側面看時,對準輥容納部61具有大體圓弧形狀,且具有從片材輸送路徑62向下凹的容納表面61a。對準輥容納部61容納對準輥14b,使得對準輥容納部覆蓋對準輥14b的周表面,同時露出對準輥14b面對夾持輥14a的部分。片材輸送路徑62是與本體殼2面對的表面,在鼓單元22被安裝到本體殼2的狀態下,該片材輸送路徑與鼓單元22的底表面相對。在片材3被保持在夾持輥14a和對準輥14b之間且在感光鼓25和轉印輥28之間的狀態下,片材輸送路徑62與片材3的面對轉印棍的表面相對。片材輸送引導件63被設置在對準輥14b的就片材3的輸送方向而言的上游側。當從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面看時,片材輸送引導件63是具有平板形狀的樹脂膜。片材輸送引導件63具有固定到片材輸送路徑62的一個端部和放置在對準輥14b上的另一個端部。[0045]電荷去除構件70被設置在容納表面61a和對準輥14b的周表面之間。電荷去除構件70是由尼龍制成且具有多個硬毛71的無紡織物。電荷去除構件70沿對準輥14b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電荷去除構件70的硬毛71和電荷去除構件70的與對準輥14b面對的表面鍍有導電金屬(例如銀等)。硬毛71朝對準輥14b的表面突出。電荷去除構件70具有與對準輥14b的表面面對的面對部73 ;和從該面對部73的外邊緣朝就片材3的輸送方向而言的下游側延伸的延伸部74。硬毛71被設置在面對部73和延伸部74的表面上。沿容納表面61a布置面對部73,使得硬毛71與對準輥14b間隔預定距離。布置面對部73,使得面對部73面對對準輥14b的大體下半部的周表面。面對部73被設置在不與對準輥14b的周表面接觸的位置處,在被累積在對準輥14b上的電荷能夠朝硬毛71放電的范圍內。具體地,布置面對部73,使得在對準輥14b和硬毛的前端部之間的間隔為3_或更 小。從而,有效地去除被累積在對準輥14b的表面上的電荷。延伸部74在與對準輥14b的旋轉軸線交叉的方向(沿著前后方向)上延伸,使得延伸部74從對準輥14b離開。當從前后方向看時(參考圖3),延伸部74被設置在面對部73 (對準輥14b)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一個端部處。延伸部74配合在設置到片材輸送路徑62的凹部64中。凹部64被設置在與延伸部74對應的位置處并且凹部64被形成在片材輸送路徑62處,使得該凹部64向下凹。<對準輥的電荷去除的描述>如圖4所示,由于與片材3摩擦所產生的負電荷80被累積在對準輥14b的表面上。由于負電荷80被累積在對準輥14b的表面上,正電荷被收集到面對部73的硬毛71的前端部。當負電荷80被連續累積因而對準輥14b的表面成為預定電壓時,在硬毛71的前端部和對準輥14b的表面之間產生電暈放電。當產生電暈放電時,在硬毛71的前端部附近,空氣中的氣體分子被離解,從而產生陽離子81。陽離子81與累積在對準輥14b的表面上的負電荷80結合。從而,去除對準輥14b的電荷。通過被累積在對準輥14b的表面上的負電荷80的電場的影響,電荷去除構件70中的電子82朝延伸部74被移動,該延伸部74被布置在與對準輥14b的輥本體66間隔開的位置處。圖4中所示的箭頭A表示電子82在電荷去除構件70中的移動。電子82被收集在延伸部74的硬毛71的前端部處,從而產生電暈放電。通過電暈放電,在延伸部74的硬毛71的前端部的附近,空氣中的氣體分子被離解,從而產生陽離子83。陽離子83與延伸部74的硬毛71處收集的電子82結合因而中和。因而,由于通過與陽離子83中和,在電荷去除構件70中電子82被適當地消耗,能夠連續地去除對準輥14b的表面的負電荷80,而電子82不在電荷去除構件70中累積。從上述構造中,本說明性實施例能夠實現以下效果。布置電荷去除構件70,使得在可放電范圍內電荷去除構件70不與對準輥14b接觸。因此,能夠去除在對準輥14b上的電荷。布置電荷去除構件70,使得即使當片材3被保持在夾持輥14a和對準輥14b之間、同時被保持在轉印輥28和感光鼓25之間時電荷去除構件70不與對準輥14b接觸。因此,不經由電荷去除構件70泄漏轉印偏壓,從而能夠進行有利的轉印。[0057]這里,如同對準輥14b由于與片材3摩擦而被負充電,描述當轉印調色劑圖像時引起的問題。首先,由于負電荷被累積在對準輥14b上,片材3面對轉印輥28的表面(下表面)被正充電,與對準輥14b的極性相反。在片材3的下表面被正充電的狀態下,片材3被引入轉印輥28和感光鼓25之間。當片材3的下表面被正充電時,當轉印調色劑圖像時可能引起以下問題。首先,當在感光鼓25上的調色劑圖像被正充電且對轉印輥28施加負偏壓時,在片材3的下表面上的正電荷和在轉印輥28上的負電荷可能彼此抵消。從而,轉印輥28不能對在感光鼓25上的調色劑圖像施加適當的轉印偏壓。因此,當片材3的下表面被強烈地充正電時,可能引起打印缺陷。當在感光鼓25上的調色劑圖像被負充電時,在感光鼓25上的調色劑圖像被在片材3的下表面上的正電荷的電場影響。因此,可能引起在調色劑圖像被轉印輥28轉印到片材3之前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到片材3上的轉印缺陷(轉印擴散)。然而,根據本說明性實施例,由于在對準輥14b的表面上的電荷被有利地去除,片材3的下表面被較小強度地正充電。結果,減少上述問題且能夠進行有利的轉印。相對于對準輥14b設置電荷去除構件70。因而,能夠減少就在片材3被保持在轉印輥28和感光鼓25之間之前,片材3的下表面被正充電。由于電荷去除構件70由無紡織物制成,能夠有利地去除在對準輥14b上的電荷,同時節省激光打印機I中的空間。電荷去除構件70設有從面對部73的外邊緣朝離開輥本體66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74。在延伸部74處收集電荷(電子82),電荷(電子82)具有與在面對部73的硬毛71處收集的電荷(在以上說明性實施例中的正電荷)相反的極性。由電暈放電產生的陽離子83中和電子82。因此,能夠連續去除對準輥14b的電荷,而電荷不在電荷去除構件70中累積。由于不需要用于將電荷去除構件70接地的構造,所以能夠簡化激光打印機I的構造。由于延伸部74在與旋轉軸65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能夠在沒有電荷累積在對準輥14b的表面上的影響的情況下,有效地中和在延伸部74處收集的負電荷。將片材朝夾持輥14a和對準輥14b之間引導的片材輸送引導件63被設置在對準輥14b的就片材3的輸送方向而言的上游側處。在這種情況下,延伸部74被設置在對準輥14b的就片材3的輸送方向而言的下游側處。從而,能夠有利地去除在對準輥14b上的電荷,同時有利地輸送片材3。當從旋轉軸65看時,片材輸送路徑62形成有凹部64,該凹部64在從片材3的與轉印輥28面對的表面離開的方向上凹入,延伸部74配合在凹部64中。從而,能夠防止延伸部74與片材3的輸送干涉。彈簧構件60朝對準輥14b擠壓夾持輥14a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兩個端部。從而,對準輥14b在左右方向上的兩個端部能夠通過與片材3摩擦被更容易地充電。然而,電荷去除構件70被設置到對準輥14b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兩個端部。因此,即使在這種情形中,在對準輥14b上的電荷被有利地去除。〈實施例和比較例〉對以下的實施例和比較例進行打印評價。[0071]I.實施例關于電荷去除構件70,使用“FC系列防靜電FELT/FN-50”(FANCY有限責任公司)。如圖2所示,電荷去除構件70具有面對部73和延伸部74。相對部73被布置成面對對準輥14b的大體下半部。面對部73的硬毛71和對準棍14b的周表面之間的間隔是約3mm。延伸部74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長度是約10mm。2.比較例關于電荷去除構件70,使用“FC系列防靜電FELT/FN-50”(FANCY有限責任公司)。如圖5所示,電荷去除構件70僅具有面對部73,而不具有延伸部74。相對部73被布置成面對對準輥14b的大體下半部。面對部73的硬毛71和對準輥14b的周表面之間的間隔是約 3mm。3.打印評價關于實施例和比較例,在室溫23°C和相對濕度10%的環境下,以打印區域百分比100%執行打印操作。作為結果,在比較例中,在打印圖像中發現具有約2_直徑的四個白點(調色劑未被轉印的部分)。然而,在實施例中,沒有發現白點。<變型例>在圖6中,用作電荷去除構件的電荷去除針95被布置成不與對準輥14b接觸。電荷去除針95接地。即使以該構造,也能夠有利地去除在對準輥14b上的電荷同時減少轉印偏壓的泄漏。當電荷去除構件被接地時,即使電荷電去除構件70由無紡織物制成且僅包括面對部73而不包括延伸部74,也能夠實現與說明性實施例相同的效果。無紡織物的形狀不限于上述說明性實施例。如圖7A所示,延伸部74可從面對部73的外邊緣的左右端部突出。如圖7B所示,延伸部74可在左右方向上連續。如圖7C所示,延伸部74可從面對部73的外邊緣在左右方向上的大體中央部突出。如圖7D所示,延伸部74可從面對部73的外邊緣沿左右方向突出。在說明性實施例中,電荷去除構件70的面對部73被布置成面對對準輥14b的下半部的周表面(對準輥的半周部)。然而,如圖8所示,電荷去除構件70的面對部73可被布置成在約90度的范圍內面對對準輥14b。
權利要求1.一種成像設備,包括 感光構件,所述感光構件被構造成在所述感光構件上形成圖像化的顯影劑; 轉印構件,所述轉印構件被構造成將形成在所述感光構件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至片材; 輸送輥,所述輸送輥被構造成將所述片材朝所述感光構件和所述轉印輥之間輸送;和 電荷去除構件,所述電荷去除構件被構造成去除所述輸送輥上的電荷, 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輥被布置成面對所述片材的與所述轉印輥面對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電荷去除構件被設置在所述電荷去除構件不與所述輸送輥接觸的位置處,且被設置在能夠將所述輸送輥上的電荷朝所述電荷去除構件放電的范圍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荷去除構件由導電的無紡織物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送輥具有旋轉軸和輥本體,所述輥本體覆蓋所述旋轉軸且沿所述旋轉軸延伸,并且 所述無紡織物包括面對部和延伸部,所述面對部面對所述輥本體的周表面,所述延伸部從所述面對部的外邊緣在從所述輥本體離開的方向上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當在所述旋轉軸的方向上觀察時,所述延伸部在與所述旋轉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設備還包括引導構件,所述引導構件被構造成將所述片材朝所述輸送輥引導,所述引導構件被設置在所述輸送輥的就所述片材的輸送方向而言的上游側處, 其中所述引導構件與所述輸送輥相鄰地設置,并且 其中所述延伸部朝所述輸送輥的就所述片材的所述輸送方向而言的下游側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像設備的主體具有面對表面,當輸送所述片材時,所述面對表面面對所述片材的與所述轉印構件面對的表面, 所述面對表面設有凹部,當在所述旋轉軸的方向上觀察時,所述凹部在從所述片材的與所述轉印構件面對的表面離開的方向上凹入,并且其中所述延伸部配合在所述主體的所述面對部中。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荷去除構件接地。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送輥被設置在對準輥單元中,所述對準輥單元被構造成校正在所述轉印輥和所述感光構件之間輸送的所述片材的歪斜, 所述對準輥包括一對對準輥,所述一對對準輥包括所述輸送輥,當在所述旋轉軸的方向上觀察時,所述一對對準輥被布置成使所述片材的輸送路徑介于所述一對對準輥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對對準輥中的一個對準輥的在所述旋轉軸的方向上的兩個端部被朝另一個對準輥擠壓, 所述另一個對準輥被布置在轉印構件側處,使所述片材的所述輸送路徑介于所述另一個對準輥與所述轉印構件之間,并且所述電荷去除構件被設置于所述另一個對準輥的在所述旋轉軸的方向上的至少兩個端部。·
專利摘要一種成像設備包括被構造成在其上形成圖像化的顯影劑的感光構件、被構造成將形成在感光構件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至片材的轉印構件、被構造成將片材朝感光構件和轉印輥之間輸送的輸送輥和被構造成去除在輸送輥上的電荷的電荷去除構件。輸送輥被布置成與片材的面對轉印輥的表面面對。電荷去除構件被設置在電荷去除構件不與輸送輥接觸的位置處,在輸送輥上的電荷能夠朝電荷去除構件放電的范圍內。
文檔編號G03G21/06GK202600365SQ2012201197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廣中啟太, 蟲賀元明 申請人:兄弟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