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殼和顯影輥的顯影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安裝在電子照相型圖像形成設備中的顯影盒。
背景技術:
傳統上,已知一種電子照相型打印機,能在該打印機中可拆卸地安裝顯影盒。該顯影盒包括框體、包括顯影輥在 內的各種輥、以及齒輪機構。該各種輥支撐在框體中。齒輪機構設置在構成框體的側壁的外周面上。作為上述類型的顯影盒,提出了一種顯影盒。在該顯影盒中,齒輪機構包括輸入聯結器(coupling)和檢測齒輪。輸入聯結器用于接收用于驅動各種輥的驅動力。檢測齒輪用于檢測顯影盒是新的還是用過的。包括聯結器軸和顯影輥軸的支撐軸從構成框體的左側部向左突出。齒輪機構支撐在支撐軸。為了制造這種顯影盒,將輥、齒輪機構和其他構件安裝到設置有支撐軸的框體。在例如日本特開2009-288549號公報中說明了這種顯影盒。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顯影盒,其能夠減小尺寸,還能夠防止損壞。為了實現上述和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顯影盒,包括殼、顯影輥、驅動力接收構件、檢測旋轉體、第一支撐構件和第二支撐構件。殼用于在其中容納顯影材料,具有沿預定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將沿著所述預定方向從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定義為從第一到第二方向,將沿著所述預定方向從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定義為從第二到第一方向。顯影輥具有沿所述預定方向延伸的、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旋轉軸,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沿所述預定方向相互間隔開,所述第二部位于相對于所述第一部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的下游側。驅動力接收構件,用于接收來自所述顯影盒的外部的驅動力。檢測旋轉體用于被設置在所述顯影盒的外部的檢測單元檢測。第一支撐構件安裝到所述殼,具有第一顯影支撐部和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所述第一顯影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的所述第一部,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第二支撐構件,安裝到所述殼,具有第二顯影支撐部和檢測旋轉體支撐部,所述第二顯影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的所述第二部,所述檢測旋轉體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檢測旋轉體。優選地,當沿所述預定方向投影時,所述檢測旋轉體與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至少部分重疊。優選地,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包括聯結構件,所述聯結構件用于接收從所述顯影盒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的外部輸入的驅動力。優選地,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導電性,從所述顯影盒的外部對所述檢測旋轉體支撐部供給電力。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被配置為具有當沿所述預定方向投影時,相互對齊的形狀。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中的每個具有相對于所述殼定位的定位構件,當沿所述預定方向投影時,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所述定位構件相互對齊。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由相同的模具形成為相同的形狀。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具有相互相對的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相互相對的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朝向是,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中的每個的所述第一側沿所述從第二到第一方向相面對,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中的每個的所述第二側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相面對。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安裝到所述殼,使得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二側面對所述殼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安裝到所述殼,使得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一 側面對所述殼的所述第二端。優選地,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從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沿所述從第二到第一方向突出,所述檢測旋轉體支撐部從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二側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突出。在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二側設置有形狀與所述檢測旋轉體支撐部相同的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設置有形狀與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相同的第二突出部。所述殼的所述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容納孔,在所述第一容納孔中能夠接收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殼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容納孔,在所述第二容納孔中能夠接收所述第二突出部。優選地,所述第一突出部配合到所述第一容納孔,從而相對于所述殼定位所述第一支撐構件,所述第二突出部配合到所述第二容納孔,從而相對于所述殼定位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優選地,所述顯影盒還包括第一蓋構件,用于覆蓋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蓋構件被配置為以在所述第一蓋構件和所述殼之間夾著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固定到所述殼;以及第二蓋構件,用于覆蓋所述檢測旋轉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蓋構件被配置為以在所述第二蓋構件和所述殼之間夾著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固定到所述殼。優選地,所述殼的所述第一端形成有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沿所述從第二到第一方向向外突出,沿與所述預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與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外周緣相對,所述殼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向外突出,沿與所述預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與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外周緣相對。優選地,所述顯影盒還包括蓋部,所述蓋部被配置為從所述第二支撐構件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突出,覆蓋所述旋轉軸的所述第二部。
通過以下結合附圖的說明,本發明的各特征、優點和其他目的將變得清楚,其中圖I是打印機的側視圖,在該打印機中可拆卸地安裝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
顯影盒;
圖2是從圖I所示的顯影盒的左上側看的立體圖;圖3是從顯影盒的右上側看的立體圖;圖4是從圖2所示的驅動單元的左上側看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從圖3所示的電力供給單元的右上側看的分解立體圖;圖6A是從圖4所示的軸承構件的右上側看的立體圖;圖6B是從圖5所示的電極構件的左上側看的立體圖;圖7A是從顯影盒的后上側看的立體圖;
圖7B是顯影盒的右視圖;圖8A是從設置在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顯影盒中的軸承構件(電極構件)的右上側看的立體圖;圖8B是從圖8A所示的軸承構件(電極構件)的左上側看的立體圖;圖9是說明圖,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顯影盒中的第一框體、軸承構件和電極構件的位置關系;以及圖10是從構成圖9所示的第一框體的右側壁的右下側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附圖來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顯影盒,其中,為了避免重復說明,對于相似的零部件由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以下將參考圖I 7B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顯影盒。I、打印機的整體結構如圖I所示,打印機I是水平直接串列型(horizontal, direct tandem type)彩色打印機。在以下說明中,當提到方向時,關于打印機I水平放置的情況,圖I紙面的左側稱為前側,圖I紙面的右側為后側。左、右側是基于當看打印機I的前側時。也就是說,圖I紙面的近側稱為右側,紙面的背面側為左側。打印機I具有主殼體2。打印機I在主殼體2內具有片材供給部3 ;以及圖像形成部4。片材供給部3用于將紙張S供給到圖像形成部4。圖像形成部4用于在從片材供給部3所供給的紙張S上形成圖像。(I)主殼體 2主殼體2呈盒狀,當從側面看時呈大致矩形。片材供給部3和圖像形成部4容納在主殼體2中。在主殼體2的上表面形成有主殼體開口 5。通過主殼體開口 5,能將處理盒11 (將在后面說明)安裝到主殼體2和從主殼體2卸下。在主殼體2的上表面,安裝有可擺動的上蓋6,上蓋6的后端用作支軸(fulcrum)。(2)片材供給部3片材供給部3可拆卸地安裝到主殼體2的下部。片材供給部3包括片材供給盤7,用于在其中容納紙張S。在片材供給盤7的前緣的上方,設置有拾取輥8和一對片材供給輥
9。在片材供給輥9的上方,設置有一對定位輥10。容納在片材供給盤7中的紙張因為拾取輥8和片材供給輥9的旋轉而被一次一張地供給到定位輥10之間,并且被輸送到圖像形成部4,更具體地,被輸送到感光鼓15 (將在后面說明)和輸送帶19(將在后面說明)之間。(3)圖像形成部圖像形成部4包括與多個顏色相對應的多個處理盒11,L E D單元12,轉印單元13,以及定影單元14。(3-1)處理盒每個處理盒11可安裝到主殼體2和從主殼體2卸下。當安裝到主殼體2時,處理盒11相互間沿前后方向間隔開,并且并排布置在片材供給部3的上方。每個處理盒11包括鼓盒24和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顯影盒25。顯影盒25能夠可拆卸地安裝到鼓盒24。
鼓盒24設置有感光鼓15和電暈帶電器26。感光鼓15形成為沿左右方向伸長的圓筒狀,可旋轉地安裝到鼓盒24。電暈帶電器26位于感光鼓15的后側,與感光鼓15間隔開。顯影盒25設置有顯影棍16。顯影輥16具有顯影輥軸30 (旋轉軸)。顯影輥軸30由金屬形成,沿左右方向(預定方向)延伸。顯影棍16安裝在顯影盒25的后端部,從而顯影棍16的后側暴露在顯影盒25之外,并且與感光鼓15的前上側相接觸。如后面將要說明的,顯影輥16由顯影框體31以這樣的方式可旋轉地支撐,使得顯影輥軸30的左、右端兩者由左、右側壁36兩者可旋轉地支撐。顯影盒25還設置有供給輥27和層厚限制片28。供給輥27用于將調色劑供給到顯影輥16。層厚限制片28用于限制供給到顯影輥16的調色劑的厚度。顯影盒25具有位于供給輥27和層厚限制片28的上方的調色劑容納部79。調色劑(顯影材料)容納在調色劑容納部79中。在調色劑容納部79中設置有攪拌器80。攪拌器80用于攪拌容納在調色劑容納部79中的調色劑。供給輥27具有供給輥軸29。供給輥軸29由金屬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供給輥27與顯影輥16的前上側接觸。層厚限制片28與顯影輥16的后上側接觸。攪拌器80具有攪拌器軸76和攪拌片77。攪拌器軸76沿左右方向延伸。攪拌片77從攪拌器軸76沿徑向向外延伸。如后面將要說明的,供給輥27和攪拌器80由顯影框體31以這樣的方式可旋轉地支撐,使得供給輥軸29和攪拌器軸76由左、右側壁36兩者可旋轉地支撐。(3-2) LED 單元每個LED單元12設置在相應處理盒11的后上側,從相應感光鼓15的上方與感光鼓15相對。每個LED單兀12用于基于規定的圖像數據對相應的感光鼓15曝光。(3-3)轉印單元轉印單元13位于片材供給部3的上方且處理盒11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布置。轉印單元13包括驅動輥17 ;從動輥18 ;以及輸送帶19。驅動輥17和從動輥18沿前后方向相距間隔開。輸送帶19繞著驅動輥17和從動輥18卷繞,使得輸送帶19從感光鼓15的下方與感光鼓15相對,并且輸送帶19的上部與感光鼓15相接觸。當驅動輥17被驅動旋轉時,輸送帶19環向運動,從而輸送帶19與感光鼓15接觸的上部從前向后運動。轉印單元13具有四個轉印輥20,它們分別夾著輸送帶19的上部與感光鼓15相對。(3-4)定影單元定影單元14位于轉印單元13的后側,包括加熱輥21和壓力輥22。壓力輥22對著加熱輥21施壓。(4)圖像形成操作顯影盒25中的調色劑供給到供給輥27,然后供給到顯影輥16。調色劑在供給輥27和顯影輥16之間被摩擦帶電成正極性。隨著顯影輥16旋轉,供給到顯影輥16的調色劑被層厚限制片28限制厚度。其結果是,調色劑作為厚度均勻的薄調色劑層承載在顯影輥16的表面上。
每個感光鼓15的表面被相應電暈帶電器26均勻帶電,然后被LED單兀12曝光。其結果是,基于圖像數據形成靜電潛像。然后,承載在相應顯影輥16上的調色劑被供給到感光鼓15的表面上的靜電潛像。其結果是,在感光鼓15的表面上承載調色劑圖像(顯影劑圖像)。從片材供給部3供給的紙張S由輸送帶19從前向后輸送。當紙張S經過每個感光鼓15和每個轉印輥20之間(每個轉印位置)時,每個顏色的調色劑圖像被依次轉印到紙張S,其結果是,形成彩色圖像。然后,在紙張S經過加熱輥21和壓力輥22的同時,以上述方式在轉印單元13中轉印到紙張S的彩色圖像被加熱和施壓。其結果是,彩色圖像被熱定影到紙張S上。然后,通過反轉路徑(U-turn path)將紙張S輸送到前上側,最后排出到設置在上蓋6的排出盤23。2、顯影盒的具體說明如圖2和3所示,顯影盒25設置有盒框體31 (殼)、驅動單元32和電力供給單元33。驅動單元32位于盒框體31的左側,而電力供給單元33位于盒框體31的右側。順便提及,在說明顯影盒25并提到方向時,顯影輥16所在側稱為顯影盒25的后偵牝層厚限制片28所在側稱為上側。也就是說,與顯影盒25有關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不同于與打印機I有關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顯影盒25以這樣的朝向安裝到鼓盒24和打印機1,使得顯影盒25的后側對應于打印機I的下后側,顯影盒25的前側對應于打印機I的前上側。(I)盒框體盒框體31形成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盒狀。盒框體31具有第一框體34和第二框體35。第一框體34構成盒框體31的下側,第二框體35構成盒框體31的上側。(1-1)第一框體如圖4和5所示,第一框體34 —體地具有一對左、右側壁36,前壁37,以及下壁38,并且形成為朝著后上側開放的盒狀。兩個側壁36形成為當從側面看時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側壁36沿左右方向相互間隔開,并且相互面對。如圖4和5所示,每個側壁36形成有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顯影輥軸露出槽40、以及攪拌器軸露出通孔41。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和顯影輥軸露出槽40位于側壁36的后偵牝而攪拌器軸露出通孔41位于側壁36的前側。
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位于側壁36的后下端部,穿透側壁36。當從側面看時,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呈大致矩形。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的每一側比供給輥軸29的左、右側端部的直徑大。如圖4所示,通過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供給輥軸29的左端部從左側壁36(以下稱為“左側壁36L”)向左向外突出。如圖5所示,供給輥軸29的右端部位于右側壁36 (以下稱為“右側壁36R”)中的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如圖4和5所示,顯影輥軸露出槽40是形成在側壁36的后上緣的切口。當從側面看時,顯影輥軸露出槽40呈大致U形,該U形的開口面朝后上,U形的底部面朝前下。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寬度(上下方向的長度)大于顯影輥軸30的左、右端部的直徑。通過顯影輥軸露出槽40,顯影輥軸30的左、右端部從側壁36沿左右方向露出在外。更具體地,如圖4所示,顯影輥軸30從左側壁36L向左突出的左端部構成左露出部74(第一部)。如圖5所示,顯影輥軸30從右側壁36R向右突出的右端部構成右 露出部75 (第二部)。左露出部74是第一側的一個例子,右露出部75是第二側的一個例子。攪拌器軸露出通孔41穿透側壁36。當從側面看時,攪拌器軸露出通孔41呈大致圓形。攪拌器軸露出通孔41的直徑比攪拌器軸76的左、右端部的直徑大。通過攪拌器軸露出通孔41,攪拌器軸76的左、右端部從側壁36沿左右方向突出到外部。每個側壁36包括凸緣部44、配合部47、螺絲孔48和配合通孔60。如圖4和5所示,凸緣部44包括設置在兩個側壁36上的上凸緣部58 (第一突起、第二突起),以及位于右側壁36R的后下緣的下凸緣部59。上凸緣部58與側壁36的上緣連續形成。上凸緣部58呈大致平板狀,沿左右方向向外突出。形成在右側壁36R上的上凸緣部58還具有比后部更向右突出的前部。下凸緣部59在右側壁36R的后部與右側壁36R的下后緣連續形成。下凸緣部59在側視圖中呈大致L形,從右側壁36R向右突出。配合部47包括位于左側壁36L的一對壁側突出部42,以及位于右側壁36R的一對壁側凹部43。如圖4所示,壁側突出部42設置在左側壁36L的與顯影輥軸露出槽40沿徑向相對側的位置。更具體地,壁側突出部42中的一個位于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上方,另一個位于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下方。壁側突出部42呈大致柱狀,從左側壁36L的左表面向左突出。如圖5所示,壁側凹部43設置在右側壁36R的與顯影輥軸露出槽40沿徑向相反側的位置。更具體地,壁側凹部43中的一個形成在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上方,另一個位于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下方。在側視圖中,壁側凹部43呈大致矩形,向左凹入右側壁36R的右表面。在每個側壁36形成有兩個螺絲孔48。螺絲孔48在側視圖中呈大致圓形。更具體地,在圖4所示的左側壁36L中,螺絲孔48中的一個形成在攪拌器軸露出通孔41的前側,另一個形成在下壁側突出部42的下方。在圖5所示的右側壁36R中,螺絲孔48中的一個形成在攪拌器軸露出通孔41的前側,另一個形成在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的下方。在每個側壁36形成有兩個配合通孔60。更具體地,在圖4所示的左側壁36L,在與軸承構件51 (后述)的配合突起107 (參見圖6A)相對應的位置形成有配合通孔60,將它們分別稱為形成在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前側上的上配合通孔133,以及形成在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的前側上的下配合通孔134。上、配合通孔133和134在側視圖中呈大致矩形,沿左右方向穿透左側壁36L。在圖5所示的右側壁36R,在與電極構件81 (后述)的配合突起103 (參見圖6B)相對應的位置,形成配合通孔60,將它們分別稱為形成在下壁側凹部43的前下側上的下配合通孔97,以及形成在上凸緣部58的前端部中的上配合通孔98。下配合通孔97在側視圖中呈大致矩形,沿左右方向穿透右側壁36R。上配合通孔98在俯視圖中呈大致矩形,豎直地穿透上凸緣部58的左緣。如圖2和3所示,前壁37沿前后方向延伸,跨在側壁36的前緣之間。下壁38沿左右方向延伸,跨在側壁36的下緣之間,并且與前壁37的下緣相連續。(1-2)第二框體第二框體35連接到兩個側壁36的前部,并且連接到前壁37的上緣。在俯視圖中, 第二框體35呈大致矩形。層厚限制片28安裝到第二框體35的后緣,從顯影輥16的上方與顯影輥16接觸(參見圖I)。(2)驅動單元如圖2和4所示,驅動單元32包括軸承構件51 (第一支撐構件)、齒輪系52、以及驅動側齒輪蓋53 (第一蓋構件)。(2-1)軸承構件如圖4和6A所示,當從側面看時,軸承構件51呈大致矩形板狀。軸承構件51形成有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 (第一顯影支撐部)、一對軸承側通孔49 (定位構件)、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聯結器支撐軸56 (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惰輪(idle gear)支撐軸57、配合突起107、以及螺絲通孔110。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位于軸承構件51的后上端部,穿透軸承構件51。當從側面看時,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呈大致圓形。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的內直徑大致等于或略大于顯影輥軸30中的左露出部74的外直徑。軸承側通孔49形成在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的徑向相對側,位于與壁側突出部42相對應的位置。更具體地,一個軸承側通孔49形成在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的上方,另一個形成在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的下方,如圖6A所示。軸承側通孔49在側視圖中呈大致矩形,沿左右方向穿透軸承構件51。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位于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的前下側,穿透軸承構件51。當從側面看時,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大致呈圓形。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的內直徑大致等于或略大于顯影輥軸30的外直徑。聯結器支撐軸56位于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的前側且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的上偵U。聯結器支撐軸56呈大致柱狀,從軸承構件51的左表面向左突出。惰輪支撐軸57位于軸承構件51的前端部。惰輪支撐軸57呈大致柱狀,從軸承構件51的左表面向左突出。如圖6A所示,在軸承構件51上與上、下配合通孔133、134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配合突起107。具體來說,與上配合通孔133相對應的配合突起107形成在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的前側,從軸承構件51的右表面向右突出。與上配合通孔133相對應的配合突起107成鉤狀,其遠端向上彎曲。與下配合通孔134相對應的配合突起107形成在軸承構件51的下緣、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的前下側。與下配合通孔134相對應的配合突起107從軸承構件51的右表面向右突出,形成為鉤狀,其遠端向下彎曲。螺絲通孔110形成在軸承構件51中、下軸承側通孔49下方、與形成在左側壁36L的后側上的螺絲孔48相對應的位置。限定螺絲通孔110的周緣用作被夾持部108。如后面將要更詳細地說明的,軸承構件51安裝在左側壁36L的左側。(2-2)齒輪系如圖4所示,齒輪系52包括顯影聯結器61 (驅動力接收構件、聯結構件)、顯影齒輪62、供給齒輪63、惰輪64、第一攪拌器齒輪72、以及第二攪拌器齒輪78 (參見圖5)。顯影聯結器6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柱狀。該顯影聯結器61—體地設置有大直徑齒輪部65、小直徑齒輪部66、以及聯結部67。 大直徑齒輪部65設置在顯影聯結器61的右端部。在大直徑齒輪部65的整個周面上形成齒輪齒。小直徑齒輪部66的直徑比大直徑齒輪部65的直徑小,呈與大直徑齒輪部65的中心軸線同軸的大致柱狀。在小直徑齒輪部66的整個周面上形成齒輪齒。聯結部67的直徑比小直徑齒輪部66的直徑小,形成為與大直徑齒輪部65的中心軸線同軸的大致柱狀。在聯結部67的左側表面形成有聯結凹部68。聯結凹部68向右凹。當顯影盒25安裝到主殼體2時,設置在主殼體2中的主殼體側聯結器(未圖示)的頂端插入聯結凹部68,從而不能相對于聯結凹部68旋轉。通過主殼體側聯結器(未圖示),將驅動力從主殼體2輸入到聯結凹部68。如后面將要更詳細地說明的,顯影齒輪62安裝到顯影輥軸30的左端部,從而不能相對于顯影輥軸30旋轉。顯影齒輪62與顯影聯結器61中的大直徑齒輪部65的后側相配
八
口 o供給齒輪63安裝到供給輥軸29的左端部,從而不能相對于供給輥軸29旋轉。供給齒輪63與顯影聯結器61的大直徑齒輪部65的后下側相配合。惰輪64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柱狀。惰輪64 —體地設置有大直徑部71和小直徑部70。大直徑部71構成惰輪64的左半部,小直徑部70構成惰輪64的右半部。大直徑部71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柱狀。小直徑部70呈從大直徑部71的右表面向右延伸、與大直徑部71的軸心軸線同軸的大致柱狀。如將在后面說明的,當惰輪64支撐在惰輪支撐軸57時,大直徑部71與顯影聯結器61的小直徑齒輪部66的前下側相配合,小直徑部70位于顯影聯結器61的大直徑齒輪部65的前下側,與大直徑齒輪部65間隔開。第一攪拌器齒輪72安裝到攪拌器軸76的左端部,從而不能相對于攪拌器軸76旋轉。第一攪拌器齒輪72與惰輪64的小直徑部70的前上側相配合。如圖5所示,第二攪拌器齒輪78設置在右側壁36R的右側。第二攪拌器齒輪78安裝到攪拌器軸76的右端部,從而不能相對于攪拌器軸76旋轉。設置在第二攪拌器齒輪78上的齒的數量比第一攪拌器齒輪72的齒的數量少。(2-3)驅動側齒輪蓋如圖4所示,驅動側齒輪蓋53呈沿左右方向延伸、左端部封閉的大致管狀。驅動側齒輪蓋53形成為這樣的尺寸(前后方向長度和上下方向長度),使得覆蓋整個顯影聯結器61、供給齒輪63、惰輪64以及第一攪拌器齒輪72。
驅動側齒輪蓋53形成有聯結器露出口 73 ;以及左螺絲插入通孔90。聯結器露出口 73位于構成驅動側齒輪蓋53的左壁的大致前后方向中央。聯結器露出口 73穿透驅動側齒輪蓋53的左壁,當從側面看時呈大致圓形。聯結器露出口 73將聯結部67 (聯結凹部68 (的左表面露出在外。左螺絲插入通孔90在側視圖中呈大致圓形,穿透驅動側齒輪蓋53的前、后緣兩者(參見圖4和7A),用于露出左側壁36L中的螺絲孔48。驅動側齒輪蓋53的構成后側左螺絲插入通孔90的周面的部分用作夾持部109 (參見圖7A)。如將在后面說明的,驅動側齒輪蓋53將螺絲固定到左側壁36L,從而覆蓋顯影聯結器61 (除了聯結部67的左表面(聯結凹部68))、供給齒輪63、惰輪64以及第一攪拌器齒輪72。 (3)電力供給單元如圖3和5所示,電力供給單元33包括電極構件81 (第二支撐構件)、新品檢測齒輪82 (檢測旋轉體)、以及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 (第二蓋構件)。(3-1)電極構件如圖5和6B所示,電極構件81由導電樹脂材料(例如,導電聚醛樹脂(polyacetalresin))制成。電極構件81具有主體部94和檢測齒輪支撐部88 (檢測旋轉體支撐部)。當從側面看時,主體部94形成為大致矩形板狀。在主體部94前后方向的中央,形成有上切口部99。在主體部94的前下緣,形成有下切口部100。如圖6B所示,上切口部99形成為在主體部94的上緣的、在側視圖中呈大致L形的切口。上切口部99的位置與設置在右側壁36R上的上凸緣部58的前部相對應。下切口部100形成在主體部94的下緣,在側視圖中,呈大致L形。主體部94形成有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 (第二顯影支撐部)、顯影輥軸套87 (覆蓋部)、一對軸承側突出部50 (定位構件)、供給輥軸支撐部85、配合突起103、以及螺絲通孔89。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位于主體部94的后上端部,穿透主體部94。當從側面看時,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呈大致圓形。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的內直徑大致等于或略大于顯影輥軸30的右露出部75 (參見圖5)。顯影輥軸套87形成為大致圓筒狀,從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的周緣向右突出。顯影輥軸套87位于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的徑向相對側的、與壁側凹部43相對應的位置。具體來說,軸承側突出部50中的一個位于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的上方,另一個位于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的下方。軸承側突出部50形成為大致柱狀,從主體部94的左表面向左突出。供給輥軸支撐部85位于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的前下側。供給輥軸支撐部85呈從主體部94的左表面向左延伸的大致圓柱狀。供給輥軸支撐部85的內直徑大致等于或略大于供給輥軸29的外直徑。在主體部94的與下、上配合通孔97、98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配合突起103。具體來說,與下配合通孔97相對應的配合突起103形成在主體部94的后下緣,從主體部94的左表面向左突出。與下配合通孔97相對應的配合突起103呈鉤狀,其遠端向下彎曲。與上配合通孔98相對應的配合突起103形成在上切口部99的上緣,從上切口部99的上緣向左突出。與上配合通孔98相對應的配合突起103也呈鉤狀,其遠端向上彎曲。在下切口部100上方、主體部94的前端上形成有檢測齒輪支撐部88。檢測齒輪支撐部88呈大致圓筒狀,從主體部94的右表面向右突出。檢測齒輪支撐部88是中空的,其兩端開放。螺絲通孔89形成在電極構件81中,位于供給輥軸支撐部85的前下側,位于與形成在右側壁36R的后側上的螺絲孔48相對應的位置。如后所述,電極構件81構成螺絲通孔89的周面的部分用作夾在右側壁36R和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之間的被夾持部。如后面將要更詳細地說明的,電極構件81安裝在右側壁36R的右側。(3~2)新品檢測齒輪如圖5所示,新品檢測齒輪82形成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柱形。新品檢測齒輪82 —體地設置有缺齒齒輪96和檢測端部95。
缺齒齒輪96設置在新品檢測齒輪82的右端。缺齒齒輪96呈大致圓盤狀,具有沿左右方向的厚度。齒輪齒形成在缺齒齒輪96的周面中的、中心角為大約205度的位置。也就是說,在缺齒齒輪96的周面上形成有齒部101和缺齒部102,在齒部101中形成有齒輪齒,在缺齒部102中沒有齒輪齒。檢測端部95設置在新品檢測齒輪82的右端。在檢測端部95中形成有開口 104,該開口 104與新品檢測齒輪82的內部空間相連通。當顯影盒25安裝在主殼體2時,設置在主殼體2中的CPU(未圖示)檢測檢測端部95(新品檢測齒輪82)是否操作或旋轉,這里,CPU能夠檢測顯影盒25是否是新品。更具體地,當檢測端部95 (新品檢測齒輪82)操作或旋轉時,從開口 104露出的檢測齒輪支撐部88接觸設置在主殼體2中的主殼體側電極(未圖示)。其結果是,電力被從主殼體側電極供給到檢測齒輪支撐部88。通過由檢測齒輪支撐部88檢測到電信號,CPU判斷出顯影盒25是新品。(3-3)電力供給側齒輪蓋如圖5所示,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右側端封閉的大致管狀。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形成為這樣的尺寸(前后方向長度和上下方向長度),使得其覆蓋整個新品檢測齒輪82和第二攪拌器齒輪78。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形成有新品檢測齒輪露出口 111和右螺絲插入通孔112。新品檢測齒輪露出口 111位于構成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的右壁的大致前后方向中央。新品檢測齒輪露出口 111穿透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的右壁。當從側面看時,新品檢測齒輪露出口 111呈大致圓形。新品檢測齒輪露出口 111將新品檢測齒輪82的檢測端部95露出在外。右螺絲插入通孔112位于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的前端部和后下端部。右螺絲插入通孔112穿透構成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的右壁。當從側面看時,右螺絲插入通孔112呈大致圓形。右螺絲插入通孔112將形成在右側壁36R的相應螺絲孔48露出在外。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構成后側右螺絲插入通孔112的部分用作與右側壁36R夾持電極構件81的
夾持部。如后面將要更詳細地說明的,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由螺絲固定到右側壁36R,從而覆蓋整個新品檢測齒輪82的缺齒齒輪96和第二攪拌器齒輪78。3、將驅動單元和電力供給單元安裝到顯影盒
接下來,將說明將驅動單元32和電力供給單元33安裝到盒框體31的過程。在該過程中,從左外側將驅動單元32安裝到左側壁36L,從右外側將電力供給單元33安裝到右側壁36R。為了將驅動單元32安裝到左側壁36L,首先,將軸承構件51安裝到左側壁36L,如圖4所示。將軸承構件51安裝到左側壁36L,使得左露出部74插通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供給輥軸29插通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這時,左側壁36L上的壁側突出部42配合到相應的軸承側通孔49,從而相對于左側壁36L固定軸承構件51的位置。如圖6A所示,配合突起107也配合到相應的上、下配合通孔133、134。聯結器支撐軸56被定位到限定左側壁36L的前部的后緣的左方,該前部面對調色劑容納部79。通過以上操作,將軸承構件51安裝到左側壁36L。接下來,將齒輪系52安裝到軸承構件51、顯影輥軸30、供給輥軸29、以及攪拌器軸76。具體來說,從右側將聯結器支撐軸56插入顯影聯結器61內的空間。其結果是,顯影聯 結器61可相對于聯結器支撐軸56旋動地由聯結器支撐軸56支撐。接下來,將顯影齒輪62安裝在左露出部74的比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更向左的位置,使得不能相對于左露出部74旋轉。顯影齒輪62被定位為在后側與顯影聯結器61的大直徑齒輪部65相嚙合。還將供給齒輪63安裝到供給輥軸29的右端的比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更向左的位置,使得不能相對于供給輥軸29旋轉。供給齒輪63被定位為從后下側與大直徑齒輪部65相嚙合。還將第一攪拌器齒輪72安裝在攪拌器軸76的左端,使得其不能相對于攪拌器軸76旋轉。然后,將惰輪支撐軸57從右側插入惰輪64內的空間,使得惰輪64的大直徑部71從前下側與顯影聯結器61的小直徑齒輪部66相配合,惰輪64的小直徑部70從后下側與第一攪拌器齒輪72相配合。通過該操作,惰輪64可相對于惰輪支撐軸57旋轉地由惰輪支撐軸57支撐。通過以上操作,將齒輪系52安裝到軸承構件51、顯影輥軸30、供給輥軸29以及攪拌器軸76。接下來,將驅動側齒輪蓋53安裝到左側壁36L。在通過聯結器露出口 73使構成顯影聯結器61的聯結部67的左表面(即,聯結凹部68)露出的同時,從左側將驅動側齒輪蓋53安裝在左側壁36L,以覆蓋齒輪系52。此外,將螺絲孔48露出在相應的左螺絲插入通孔90。兩個螺絲構件105插通左螺絲插入通孔90,并將它們螺入螺絲孔48,以將驅動側齒輪蓋53固定到左側壁36L。這樣,完成了將驅動單元32安裝到左側壁36L的過程。這時,軸承構件51的上緣豎直地面對左側壁36L的上凸緣部58。此外,如圖7A所示,軸承構件51的被夾持部108 (參見圖6A)插在夾持部109構成驅動側齒輪蓋53的右表面與左側壁36L構成其后端部的左表面之間。為了將電力供給單元33安裝在右側壁36R,首先,將第二攪拌器齒輪78安裝到設置在右側壁36R的右側上的攪拌器軸76的右端,使其不能相對于攪拌器軸76旋轉,如圖5所示。接下來,將電極構件81安裝在右側壁36R。將電極構件81安裝在右側壁36R,使得右露出部75插通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和顯影輥軸套87,并且供給輥軸29的右端插通供給輥軸支撐部85。這時,電極構件81上的軸承側突出部50 (參見圖6B)配合在形成在右側壁36R的相應壁側凹部43,從而相對于右側壁36R固定電極構件81的位置。此外,配合突起103 (參見圖6B)配合在相應下配合通孔97和上配合通孔98。顯影輥軸套87還覆蓋右露出部75。通過上述操作,將電極構件81安裝在右側壁36R。其結果是,左露出部74可旋轉地支撐在顯影輥軸支撐通孔54,并且右露出部75可旋轉地支撐在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因此,顯影輥16可旋轉地支撐在側壁36。此外,供給輥軸29的左、右兩端分別可旋轉地支撐在供給輥軸支撐通孔55和供給輥軸支撐部85。因此,供給輥27可旋轉地支撐在側壁36。接下來,將新品檢測齒輪82安裝到電極構件81。為了將新品檢測齒輪82安裝到電極構件81,從檢測齒輪支撐部88的右側將新品檢測齒輪82安裝到檢測齒輪支撐部88上,使得齒部101從第二攪拌器齒輪78的后側與第二攪拌器齒輪78相嚙合。其結果是,新品檢測齒輪82可相對于檢測齒輪支撐部88旋轉地由檢測齒輪支撐部88支撐。這時,檢測齒輪支撐部88的右端露出在開口 104。接下來,將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安裝到右側壁36R。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從右側 壁36R的右側安裝在右側壁36R,使得新品檢測齒輪82的檢測端部95通過新品檢測齒輪露出口 111露出。這時,螺絲孔48也通過相應的右螺絲插入通孔112露出。接下來,兩個螺絲構件105插通右螺絲插入通孔112,將它們螺入相應螺絲孔48,從而將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固定到右側壁36R。這樣,完成了將電力供給單元33安裝在右側壁36R。這時,構成電極構件81的主體部94的上緣豎直地面對右側壁36R的上凸緣部58,如圖7B所示。此外,主體部94的后緣上的下部沿前后方向面對下凸緣部59的后部,主體部94的下緣豎直地面對下凸緣部59的下部。電極構件81圍繞螺絲通孔89的部分夾在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圍繞后側右螺絲插入通孔112的部分與右側壁36R圍繞后側螺絲孔48的部分之間。 通過以上過程,將驅動單元32和電力供給單元33安裝到盒框體31。這時,新品檢測齒輪82被這樣定位,使得當沿左右方向投影時,其后上緣與顯影聯結器61重疊,如圖7B所示。4、有益效果(I)如圖4和5所示,顯影盒25包括顯影框體31、軸承構件51和電極構件81。軸承構件51包括聯結器支撐軸56,電極構件81包括檢測齒輪支撐部88。顯影聯結器61由聯結器支撐軸56支撐,從而能相對于聯結器支撐軸56旋轉,新品檢測齒輪82由檢測齒輪支撐部88支撐,從而能相對于檢測齒輪支撐部88旋轉能。通過該構造,顯影聯結器61和新品檢測齒輪82能位于相對的側壁36上(分別位于左側壁36L和右側壁36R)。因此,該構造允許盒框體31更小型化,能夠制造出更小型的顯影盒25。也就是說,如果顯影聯結器61和新品檢測齒輪82位于相同的側壁36 (左側壁36L或右側壁36R),則側壁36需要足夠大的面積來安裝顯影聯結器61和新品檢測齒輪82兩者。此外,由于軸承構件51和電極構件81從盒框體31分離開,因此,當運輸盒框體31時,能夠防止損壞聯結器支撐軸56和檢測齒輪支撐部88。因此,上述構造在防止損壞聯結器支撐軸56和電極構件81的同時,允許小型化的顯影盒25。更具體地,假設將顯影聯結器61和新品檢測齒輪82直接安裝在側壁36L和36R。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支撐軸需要從兩個側壁36向外突出,從而支撐顯影聯結器61和新品檢測齒輪82。但是,當運輸盒框體31時,有可能損壞這些支撐軸。(2)當具有該構造的顯影盒25沿左右方向投影時,新品檢測齒輪82這樣進行定位,使得其后上緣與顯影聯結器61重疊,如圖7B所示。因此,新品檢測齒輪82和顯影聯結器61能夠位于當沿左右方向投影時相互靠近的位置,從而能夠制造出更小型化的顯影盒25。(3)軸承構件51既用于支撐顯影聯結器61,用用于可旋轉地支撐顯影輥軸30的左露出部74。與顯影聯結器61相配合的顯影齒輪62設置在左露出部74。因為顯影聯結器61和左露出部74 (顯影齒輪62)的相對位置能夠被保持為常量,因此,能將從主殼體2輸入到顯影聯結器61的驅動力可靠地傳遞到顯影輥16。(4)電極構件81由導電樹脂材料形成,例如導電聚醛樹脂。在新品檢測操作期間,主殼體側電極(未圖示)將電力供給到檢測齒輪支撐部88。因此,通過使用電極構件81將電力從主殼體側電極供給到檢測齒輪支撐部88,能夠減少所需零部件的數量。 (5)如圖4和5所示,顯影盒25包括驅動側齒輪蓋53和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驅動側齒輪蓋53固定到左側壁36L,用于覆蓋顯影聯結器61 (除了聯結凹部68)。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固定到右側壁36R,用于覆蓋新品檢測齒輪82 (除了檢測端部95)。如圖7A所示,驅動側齒輪蓋53的夾持部109與左側壁36L的后部一起夾著軸承構件51的被夾持部108。類似地,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圍繞后側右螺絲插入通孔112的部分與右側壁36R的下端夾著電極構件81圍繞螺絲通孔89的部分。因此,軸承構件51和電極構件81能被可靠地固定到盒框體31,防止軸承構件51和電極構件81從盒框體31脫落,提高顯影輥16相對于盒框體31的固定精度。(6)此外,在軸承構件51固定到左側壁36L的同時,軸承構件51的上緣豎直地與形成在左側壁36L上的上凸緣部58相對。此外,當電極構件81固定到右側壁36R時,構成電極構件81的主體部94的上緣豎直地與形成在右側壁36R上的上凸緣部58相對,如圖7B所示。此外,主體部94上的后緣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與下凸緣部59的后部相對,主體部94的下緣豎直地與下凸緣部59的下部相對。因此,該構造限制軸承構件51相對于左側壁36L的豎直運動,并且限制電極構件81相對于右側壁36R的豎直運動和前后運動。其結果是,該構造能夠提高軸承構件51和電極構件81相對于側壁36的定位精度。(7)如圖6B所示,電極構件81包括顯影棍軸套87。如圖3所示,顯影棍軸套87用于覆蓋顯影輥軸30的右露出部75。因此,顯影輥軸支撐通孔84和顯影輥軸套87能可靠地支撐右露出部75,從而進一步提高顯影輥16相對于側壁36的定位精度。5、第二實施方式接下來,將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后。圖8A是從設置在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顯影盒中軸承構件(電極構件)的右上側看的立體圖,圖8B是從軸承構件的左上側看的立體圖。圖9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顯影盒中的第一框體和軸承構件(電極構件)之間的位置關系的說明書。圖10是從構成圖9所示的第一框體的右側壁的右下側看時的立體圖。在圖8 10中,與圖I 7中相似的零部件由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從而避免重復說明。(5-1)軸承構件(電極構件)如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參考圖4和5說明的,軸承構件51和電極構件81形成為不同的形狀。但是,如第二實施方式的圖8A、8B和9所示,軸承構件115(第一支撐構件)和電極構件116 (第二支撐構件)使用相同的模具(casting mold)形成為相同的形狀。軸承構件115(電極構件116)由導電樹脂材料(例如,導電聚醛樹脂)形成。如圖8A和SB所示,當從側面看時,軸承構件115 (電極構件116)形成為大致矩形板狀。軸承構件115 (電極構件116)形成有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 (第一顯影支撐部)、一對軸承側通孔119 (定位構件)、供給輥軸支撐通孔120、以及一對螺絲通孔125。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位于軸承構件115的后上端部,穿透軸承構件115。當從側面看時,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呈大致圓形。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的內直徑大致等于或略大于顯影輥軸30中的左露出部74和右露出部75的外直徑。一對軸承側通孔119形成在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的徑向相反側的、與一對壁側突出部127 (將在后面說明)相對應的位置。更具體地,一個軸承側通孔119形成在顯影輥 軸支撐通孔117的上方,另一個形成在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的下方,如圖9所示。軸承側通孔119在側視圖中呈大致矩形,沿左右方向穿透軸承構件115。供給輥軸支撐通孔120位于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的前下側,穿透軸承構件115。當從側面看時,供給輥軸支撐通孔120呈大致圓形。供給輥軸支撐通孔120的內徑大致等于或略大于供給輥軸29是外直徑。在軸承構件115 (電極構件116)中與左側壁36L中的后側螺絲孔48和右側壁36R中的后側螺絲孔48相對應的位置,形成有兩個螺絲通孔125。具體來說,螺絲通孔125形成在軸承構件115的下端部的前、后端。先答應每個螺絲通孔125的周緣用作被夾持部126。左供給輥軸套122和聯結器支撐軸123 (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設置在軸承構件115(電極構件116)的左表面。左供給輥軸套122形成為從供給輥軸支撐通孔120的周緣向左突出的大致圓筒狀。聯結器支撐軸123位于左供給輥軸套122的前上側。聯結器支撐軸123呈從軸承構件115的左表面向左突出的大致柱狀。左供給輥軸套122和聯結器支撐軸123與軸承構件115 (電極構件116) —體地形成。在軸承構件115 (電極構件116)的右表面上,設置有顯影輥軸套118 (蓋部)、右供給輥軸套121、以及檢測齒輪支撐部124。顯影輥軸套118、右供給輥軸套121和檢測齒輪支撐部124與軸承構件115 (電極構件116) —體地形成。顯影輥軸套118成大致圓筒狀,從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的周緣向右突出。顯影輥軸套118形成為外直徑與顯影輥軸露出槽40 (參見圖9)的寬度(豎直尺寸)大致相等。右供給輥軸套121呈大致圓筒狀,從供給輥軸支撐通孔120的周面向右突出,定位到顯影輥軸套118的前下側。檢測齒輪支撐部124呈大致圓筒狀,從軸承構件115的右表面突出,位于右供給輥軸套121的前上側。檢測齒輪支撐部124的中心軸線與聯結器支撐軸123的軸心軸線對齊。檢測齒輪支撐部124形成為外直徑比聯結器支撐軸123的外直徑大。如圖9所示,軸承構件115的位置呈其右表面沿左右方向面對左側壁36L的左表面,電極構件116的位置呈其左表面沿左右方向面對右側壁36R的右表面。軸承構件115的檢測齒輪支撐部124(第一突出部)具有與電極構件116的檢測齒輪支撐部124相同的形狀,電極構件116的聯結器支撐軸123 (第二突出部)具有與軸承構件115的聯結器支撐軸123相同的形狀。(5-2)第一框體如圖9所示,第一容納通孔130形成在左側壁36L,沿左右方向面對軸承構件115。第一容納通孔130形成在左側壁36L的、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前側的、與檢測齒輪支撐部124相對應的位置。第一容納通孔130在側視圖中呈大致矩形,穿透左側壁36L。第一容納通孔130形成為豎直尺寸和前后尺寸大致等于檢測齒輪支撐部124的外直徑。
如圖10所示,沿左右方向面對電極構件116的右側壁36R具有形成在其上的一對壁側突出部127,以及形成在其中的第二容納通孔131。壁側突出部127設置在右側壁36R的與顯影輥軸露出槽40沿徑向相對側的位置。更具體地,壁側突出部127中的一個位于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上方,另一個位于顯影輥軸露出槽40的下方。壁側突出部127成大致柱狀,從右側壁36R的右表面向右突出。第二容納通孔131形成在右側壁36R的、顯影輥軸露出槽40前方的、與聯結器支撐軸123相對應的位置。第二容納通孔131在側視圖中呈大致圓形,穿透右側壁36R。第二容納通孔131形成為其內直徑大致等于聯結器支撐軸123的外直徑。(5-3)將軸承構件和電極構件安裝到第一框體為了將軸承構件115安裝到左側壁36L,將左露出部74插通顯影輥軸套118和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將供給輥軸29的左端插通供給輥軸支撐通孔120和左供給輥軸套122 (參見圖4)。注意,在兩個螺絲孔48中,后側螺絲孔48露出在兩個螺絲通孔125中的一個中,即,位于軸承構件115后側的后側螺絲通孔125。這時,左側壁36L的壁側突出部42配合到相應的軸承側通孔119。此外,顯影輥軸套118容納在顯影輥軸露出槽40,右供給輥軸套121容納在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還將檢測齒輪支撐部124安裝到第一容納通孔130。通過該操作,將軸承構件115相對應左側壁36L定位。在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將齒輪系52和驅動側齒輪蓋53安裝到左側壁36L后,將一個螺絲構件105插通后側左螺絲插入通孔90和相應的螺絲通孔125(后側螺絲通孔125),并螺入后側螺絲孔48,將另一個螺絲構件105插通前側左螺絲插入通孔90,并螺入前側螺絲孔48。其結果是,將驅動側齒輪蓋53固定到左側壁36L。因此,后側被夾持部126被插在左側壁36L圍繞后側螺絲孔48的周面的部分與驅動側齒輪蓋53圍繞后側左螺絲插入通孔90的周面的部分之間。為了將電極構件116安裝到右側壁36R,將右露出部75插通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和顯影輥軸套118,將供給輥軸29的右端插通左供給輥軸套122(參見圖5)。注意,在兩個螺絲孔48中,后側的螺絲孔48露出在相應的螺絲通孔125,即,前側螺絲通孔125。這時,形成在右側壁36R上的壁側突出部127 (參見圖10)配合到相應的軸承側通孔119。此夕卜,顯影輥軸套118覆蓋右露出部75,左供給輥軸套122容納在供給輥軸露出通孔39。還將聯結器支撐軸123安裝在第二容納通孔131內。通過該操作,將電極構件116相對于右側壁36R定位。在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將新品檢測齒輪82和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安裝到右側壁36R后,將一個螺絲構件105插通后側右螺絲插入通孔112和相應的螺絲通孔
125(前側螺絲通孔125),并螺入后側螺絲孔48,將另一個螺絲構件105插通前側右螺絲插入通孔112,并螺入前側螺絲孔48。其結果是,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被固定到右側壁36R。因此,前側被夾持部126 (定義前側螺絲通孔125的周緣)被插在右側壁36R圍繞后側螺絲孔48的周圍的部分與電力供給側齒輪蓋83圍繞后側右螺絲插入通孔112的周圍的部分之間。通過以上過程,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固定到第一框體34。這時,當沿左右方向投影時,形狀相同的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重疊良好,如圖9所示。換句話說,軸承構件115與電極構件116的相應部分沿左右方向相互重疊。更具體地,當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沿左右方向投影時,軸承構件115的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與電極構件116的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對齊,軸承構件115的軸承側通孔119與電極構件116中的軸承側通孔119對齊。換句話說,當軸承構件115和電 極構件116沿左右方向投影時,形成在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兩者上的軸承側通孔119、形成在左側壁36L上的壁側突出部42、以及形成在右側壁36R上的壁側突出部127分別對齊。6、有益效果(I)如圖8A、8B和9所示,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的形狀由相同的模具形成,從而降低制造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的成本,并且因此降低顯影盒25的整體制造成本。(2)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具有相同的形狀,當沿左右方向投影時,重疊良好。也就是說,當沿左右方向投影時,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的相應部分相互對齊。更具體地,當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沿左右方向投影時,軸承構件115的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與電極構件116的顯影輥軸支撐通孔117重疊,軸承構件115的軸承側通孔119與電極構件116的軸承側通孔119重疊。因此,該配置相對于側壁36對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進行準確地定位,從而準確地支撐顯影輥16。其結果是,該構造能提高顯影輥16相對于側壁36的定位精度。(3)如圖9所示,軸承構件115定位成沿左右方向面對左側壁36L,電極構件116定位成沿左右方向面對右側壁36R。因為顯影輥軸30可旋轉地支撐在側壁36,因此,該配置能提高顯影輥16相對于第一框體34的定位精度。(4)此外,軸承構件115的檢測齒輪支撐部124安裝到形成在左側壁36L中的第一容納通孔130,電極構件116的聯結器支撐軸123安裝到形成在右側壁36R中的第二容納通孔131。因此,功過該簡單的構造,能夠可靠地將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安裝在側壁36,并且準確地相對于側壁36對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進行定位。因此,該構造能夠提高顯影輥16相對于側壁36的定位精度。檢測齒輪支撐部124和聯結器支撐軸123 —體地形成在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通過將檢測齒輪支撐部124安裝到第一容納通孔130,能夠相對于左側壁36L準確定位軸承構件115。類似地,通過將聯結器支撐軸123安裝到第二容納通孔131,能夠相對于右側壁36R準確地定位電極構件116。因此,通過在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上一體地形成檢測齒輪支撐部124和聯結器支撐軸123,能夠相對于相應的側壁36對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進行定位。因此,該構造能夠提高軸承構件115和電極構件116相對于側壁36的定位精度。
盡管參考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了本發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的范圍內,可以 對本發明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顯影盒,包括 殼,用于在其中容納顯影材料,具有沿預定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將沿著所述預定方向從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定義為從第一到第二方向,將沿著所述預定方向從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定義為從第二到第一方向; 顯影輥,具有沿所述預定方向延伸的、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旋轉軸,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沿所述預定方向相互間隔開,所述第二部位于相對于所述第一部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的下游側; 驅動力接收構件,用于接收來自所述顯影盒的外部的驅動力; 檢測旋轉體,用于被設置在所述顯影盒的外部的檢測單元檢測; 第一支撐構件,安裝到所述殼,具有第一顯影支撐部和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所述第一顯影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的所述第一部,所述驅動力接收構 件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以及 第二支撐構件,安裝到所述殼,具有第二顯影支撐部和檢測旋轉體支撐部,所述第二顯影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的所述第二部,所述檢測旋轉體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檢測旋轉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當沿所述預定方向投影時,所述檢測旋轉體與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至少部分重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包括聯結構件,所述聯結構件用于接收從所述顯影盒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的外部輸入的驅動力。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導電性,從所述顯影盒的外部對所述檢測旋轉體支撐部供給電力。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被配置為具有當沿所述預定方向投影時,相互對齊的形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中的每個具有相對于所述殼定位的定位構件,當沿所述預定方向投影時,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所述定位構件相互對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由相同的模具形成為相同的形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具有相互相對的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相互相對的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朝向是,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中的每個的所述第一側沿所述從第二到第一方向相面對,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第二支撐構件中的每個的所述第二側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相面對, 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安裝到所述殼,使得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二側面對所述殼的所述第一端, 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安裝到所述殼,使得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面對所述殼的所述第二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從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沿所述從第二到第一方向突出,所述檢測旋轉體支撐部從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二側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突出, 在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二側設置有形狀與所述檢測旋轉體支撐部相同的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設置有形狀與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相同的第二突出部, 所述殼的所述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容納孔,在所述第一容納孔中能夠接收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殼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容納孔,在所述第二容納孔中能夠接收所述第二突出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配合到所述第一容納孔,從而相對于所述殼定位所述第一支撐構件,所述第二突出部配合到所述第二容納孔,從而相對于所述殼定位所述第二支撐構件。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蓋構件,用于覆蓋所述驅動力接收構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蓋構件被配置為以在所述第一蓋構件和所述殼之間夾著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固定到所述殼;以及 第二蓋構件,用于覆蓋所述檢測旋轉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蓋構件被配置為以在所述第二蓋構件和所述殼之間夾著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固定到所述殼。
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殼的所述第一端形成有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沿所述從第二到第一方向向外突出,沿與所述預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與所述第一支撐構件的外周緣相對,所述殼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向外突出,沿與所述預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與所述第二支撐構件的外周緣相對。
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蓋部,所述蓋部被配置為從所述第二支撐構件沿所述從第一到第二方向突出,覆蓋所述旋轉軸的所述第二部。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殼和顯影輥的顯影盒。在該顯影盒中,第一支撐構件安裝到殼,具有第一顯影支撐部和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第一顯影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旋轉軸的第一部,驅動力接收構件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驅動力接收構件。第二支撐構件安裝到殼,具有第二顯影支撐部和檢測旋轉體支撐部,第二顯影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旋轉軸的第二部,檢測旋轉體支撐部被配置為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撐檢測旋轉體。
文檔編號G03G15/08GK102968021SQ20121032435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板橋奈緒, 西山英志, 深町泰生 申請人:兄弟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