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電子、資訊工業的迅速發展,其相關的產品也日益精密。就目前個人電腦領域觀之,除了尋求更高速、運算能力更強的計算功能的運算單元和各式各樣周邊設備的配合來滿足使用者需求外,針對輕薄短小的可攜式電腦也為業界發展的重點領域。以液晶顯示器為例,其具有高畫質、體積小、重量輕、低電壓驅動、低消耗功率及應用范圍廣等優點,故廣泛地應用于可攜式電視、移動電話、攝錄放影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顯示器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中,成為顯示器的主流。
隨著科技的精進,此種液晶顯示器受到更進一步的薄型化要求。為滿足這項要求,也有考量直接將液晶顯示器內部各元件盡可能做的更薄。舉例來說,采用薄型的玻璃基板(厚度未達O. 5mm)進行制造液晶顯不器。然而,上述作法除了會使液晶顯示器因其本身重量因素而易導致基板撓曲等問題之外,在搬運上也有所困難,因而成為降低制造良率的原因。此外,以此種基板構成的顯示裝置在遇到不預期的沖擊時,也會造成端部破裂、缺口或發生基板整體斷裂的情形。雖也有考量使用樹脂制的薄膜來代替玻璃基板的方案,然因受限于成膜溫度等的限制,實用上并不可行。另一方面,也有針對構成液晶顯示器其中的一片基板進行蝕刻而削薄厚度的制造方法。根據此制造方法,其中一片基板利用蝕刻形成約O. Γ0. 2mm的薄層,另一片基板維持約O. 3^1. Imm的厚度,則基板的強度增高,且液晶顯示器也具有足夠的強度。然而,以此種制造方法制造而成的液晶顯示器,仍舊無法滿足市場所要求的薄型化、輕量化程度。并且,此種制造方法也會增加加工、成型成本。因此,發展出可在不降低顯示裝置本身的結構強度的前提下達到薄化顯示裝置的技術,是此業界必須刻不容緩投入探討與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一技術樣態是一種顯示裝置,其是將顯示裝置的背板與背光模塊的反射片設計在同一層,如此即可使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減去反射片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并且,為了要支撐背光模塊的導光板,導光板下方必須要有背板的支撐,因此本發明的背板設計有局部朝向導光板延伸的支撐結構,進而滿足支撐導光板的需求。另外,于發光源的發光面前方區域的下方維持具有反射片的設計,使背光模塊的整體亮度滿足所須達到的發光水準,進一步言,本發明的反射片具有局部朝向發光源延伸的光反射部位,為一種提高光利用率的設計。再者,本發明還設計使背板與反射片相互卡合的側邊呈非一直線的邊界,除了可加強兩者之間的卡合強度之外,也可使反射片不易發生下垂的現象。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的顯示裝置包含面板模塊以及背光模塊。背光模塊設置于面板模塊下方。背光模塊包含背板、導光板以及反射片。導光板的邊緣受背板承載。反射片設置于導光板下。反射片的邊緣與背板的邊緣水平且未重疊地形成卡合接縫,并且卡合接縫大體上呈鋸齒狀。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板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朝向反射片延伸,用以承載導光板的邊緣,并適于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反射片。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片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朝向背板延伸,并適于與第一延伸部水平且未重疊地形成卡合接縫。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多個發光源。每一發光源皆設置于背板上,并大體上正對對應的第二延伸部且不位于相鄰兩第一延伸部之間。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發光源皆具有發光面。并且,每一發光面皆位于對應的第二延伸部上方,并抵靠導光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延伸部的水平寬度皆大于對應的發光面的水平寬度。并且,每一第二延伸部的水平寬度朝向遠離對應的發光面的方向漸擴。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延伸部與每一第二延伸部大體上呈梯形。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發光源皆具有發光面。并且,每一發光面皆恰好鄰接對應的第二延伸部的邊緣,并抵靠導光板。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延伸部交錯地卡合于相鄰兩第二延伸部之間,或每一第二延伸部交錯地卡合于相鄰兩第一延伸部之間。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延伸部與每一第二延伸部大體上呈矩形。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延伸部與第二延伸部形成卡合區域。卡合區域包含卡合接縫,并且背板與反射片于卡合區域內大體上同厚度。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板與反射片各別接觸于導光板下方的表面大體上為共平面。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膠框以及膠帶。膠框組合至背板的內壁。面板模塊的邊緣承載于膠框上,并位于背光模塊上方。膠帶由背板與反射片的外表面沿背板的側壁延伸而貼合至面板模塊的邊緣。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膠帶用以貼合背板與反射片的外表面。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膠帶延伸貼合至卡合區域。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樣態是一種背光模塊。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的背光模塊包含背板、反射片以及導光板。背板具有第一接合側邊。第一接合側邊為多個斜率或曲率所形成。反射片具有第二接合側邊。第二接合側邊的輪廓與第一接合側邊的輪廓相互互補,且第一接合側邊與第二接合側邊適于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導光板設置于反射片上,且導光板的邊緣受背板鄰近第一接合側邊的部分承載。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上述的背光模塊包含背板、反射片以及導光板。背板的側邊具有多個凸出結構,且任兩相鄰凸出結構之間適于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反射片的側邊。導光板設置于反射片上并受凸出結構承載。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上述的顯示裝置包含面板模塊以及背光模塊。背光模塊設置于面板模塊下方。背光模塊包含背板、反射片以及導光板。反射片的邊緣與背板搭接。導光板承載于反射片上。背板與反射片遠離面板模塊的一側分別具有第一下表面與第二下表面。第一下表面與第二下表面相對面板模塊分別具有第一高度與第二高度。第一高度等于或小于第二高度。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板包含搭接部。第一下表面位于搭接部遠離面板模塊的一側。反射片包含本體以及彎折結構。導光板承載于本體上。第二下表面位于本體遠離面板模塊的一側。彎折結構位于本體的邊緣,并搭接于搭接部上。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彎折結構包含第一彎折部以及第二彎折部。第一彎折部連接本體,并相對本體朝向面板模塊彎折。第二彎折部連接第一彎折部,并相對第一彎折部朝向背板彎折,進而搭接于搭接部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搭接部具有第一卡勾。彎折結構具有第二卡勾。第--^勾與第二卡勾相互卡合。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彎折結構大體上呈倒U字型。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單面膠帶。單面膠帶粘固至背板與反射片鄰近面板模塊的一側,用以使背板與反射片搭接。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雙面膠帶。雙面膠帶粘固于第一下表面與反射片之間,用以使背板與反射片搭接。
圖I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部分元件的局部上視圖;圖I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沿圖IA中的線段1B-1B’的局部剖視圖;圖IC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沿圖IA中的線段1C-1C’的局部剖視圖;圖2A為圖IA中的顯示裝置的部分元件于一實施例中的局部上視圖,其中卡合區域以虛線標示;圖2B為圖IA中的顯示裝置的部分元件于另一實施例中的局部上視圖,其中卡合區域以虛線標示;圖3A為圖2A中的顯示裝置的部分元件于另一實施例中的局部上視圖,其中卡合區域以虛線標示;圖3B為圖2B中的顯示裝置的部分元件于另一實施例中的局部上視圖,其中卡合區域以虛線標示;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7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視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I :顯示裝置14 :背光模塊140,540 :發光源140a、540a :發光面142 :導光板144、344 :反射片
144a、344a :第二延伸部146:電路板146a :背膠148 :擴散片150 :菱鏡層152 :光學膜片154、354 :背板154a、354a :第一延伸部156 :膠框16 :面板模塊160 :彩色濾光片基板162 :薄膜晶體管基板164 :上偏光片166 :下偏光片2 :膠帶6、7 :顯示裝置 644,744 :反射片644a、744a :第二下表面644b>744b :本體644c、744c :彎折結構644cl、744cl :第一彎折部 644c2、744c2 :第二彎折部654、754 :背板654a、754a :第一下表面654b,754b :搭接部744c3 :第二卡勾754c :第一^^勾8、9 :顯示裝置844、944 :反射片844a、944a :第二下表面854、954 :背板854a、954a :第一下表面870 :單面膠帶970 :雙面膠帶EZ :卡合區域ES :卡合接縫Hl :第一高度H2 :第二高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以附圖揭露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附圖起見,一些現有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附圖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本發明的一技術態樣是一種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塊。更具體地說,其是將顯示裝置的背板與背光模塊的反射片設計在同一層,如此即可使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減去反射片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并且,為了要支撐背光模塊的導光板,導光板下方必須要有背板的支撐,因此本發明的背板設計有局部朝向導光板延伸的支撐結構,進而滿足支撐導光板的需求。另外,于發光源的發光面前方區域的下方維持具有反射片的設計,使背光模塊的整體亮度滿足所須達到的發光水準,進一步言,本發明的反射片具有局部朝向發光源延伸的光反射部位,為一種提高光利用率的設計。再者,本發明還設計使背板與反射片相互卡合的側邊呈非一直線的邊界,除了可加強兩者之間的卡合強度之外,也可使反射片不易發生下垂的現象。請參照圖1A、圖IB以及圖1C。圖IA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I的部分元件的局部上視圖。圖IB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I沿圖IA中的線段1B-1B’的局部剖視圖。圖IC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沿圖IA中的線段1C-1C’的局部剖視圖。如圖1A、圖IB與圖IC所示,應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I的電子裝置可以是可攜式電腦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或是手持式電子裝置(例如,PDA、手機、游戲機…等),但并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應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I的電子裝置可以是任何具有顯示功能的電子產品,只要顯示裝置I有進一步薄化的需求,皆可應用本發明的概念導入顯示裝置I的設計中。如圖1A、圖IB與圖IC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的顯示裝置I主要包含有背光模塊14以及面板模塊16。顯示裝置I的背光模塊14至少包含發光源140、導光板142、反射片144、電路板146、擴散片148、菱鏡層150、光學膜片152、背板154以及膠框156。背光模塊14的膠框156以其外緣組合至背板154的內壁。背光模塊14的膠框156的邊緣承載于背板154上,并且背板154環繞于面板模塊16外。背光模塊14的導光板142設置于反射片144上,并且導光板142的邊緣受背板154承載。背光模塊14的反射片144的邊緣與背板154的邊緣水平且未重疊地相互卡合。背光模塊14的發光源140設置于背板154上并鄰近反射片144的側邊。 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發光源140為發光二極管(LED),但并不以此為限。背光模塊14的電路板146與發光源140電連接,并通過背膠146a貼合于導光板142上。在一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電路板146可為軟性電路板,但并不限于此。背光模塊14的擴散片148、菱鏡層150以及光學膜片152依序設置于導光板142上。顯不裝置I的面板模塊16的邊緣承載于膠框156上。顯示裝置I的面板模塊16包含薄膜晶體管基板160、彩色濾光片基板162、上偏光片164以及下偏光片166。面板模塊16的彩色濾光片基板162與薄膜晶體管基板160相互黏合。面板模塊16的上偏光片164粘合至彩色濾光片基板162上方。面板模塊16的下偏光片166粘合至薄膜晶體管基板160的下方。由此,背光模塊14的發光源140即可發射光線進入導光板142,并受反射片144反射以依序通過擴散片148、菱鏡層150、光學膜片152、下偏光片166、薄膜晶體管基板160、彩色濾光片基板162以及上偏光片164而離開面板模塊16,進而可達到供使用者觀賞的功能。請參照圖2A。圖2A為繪示圖IA中的顯示裝置I的部分元件于一實施例中的局部上視圖,其中卡合區域EZ以虛線標示。如圖1B、圖IC與圖2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背板154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一延伸部154a。位于背板154的第一接合側邊(亦即,背板154上鄰接反射片144的側邊)上的第一延伸部154a朝向反射片144延伸(亦即,背板154于其第一接合側邊上形成凸出結構),用以承載導光板142的邊緣,并適于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反射片144。由此,背板154的第一延伸部154a即可延伸至導光板142的下方以達到支撐導光板142的目的,并通過任兩相鄰的第一延伸部154a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反射片144的側邊。除了可加強背板154與反射片144兩者之間的卡合強度之外,也可使反射片144不易發生下垂的現象。如圖1B、圖IC與圖2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每一發光源140皆具有發光面140a,并且每一發光面140a皆抵靠導光板142,用于將發出的光直接射入導光板142中。由于背光模塊14的發光源140是設置于背板154上,因此若發光源140的發光面140a前方區域的下方為背板154而非反射片144,則背光模塊14的整體亮度會下降約10% (視背板154的反射率而定),因而降低光利用效率。有鑒于此,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反射片144上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二延伸部144a。位于反射片144的第二接合側邊(亦即,反射片144上鄰接背板154的側邊)上的每一第二延伸部144a皆朝向背板154延伸至對應的發光面140a前方區域的下方(亦即,反射片144于其第二接合側邊上形成凸出結構),并適于與背板154的第一延伸部154a水平且未重疊地形成卡合接縫ES。另一方面來說,背光模塊14的每一發光源140皆大體上正對反射片144上對應的第二延伸部144a且不位于相鄰兩第一延伸部154a之間。在一實施例中,由于制造過程或組裝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誤差,因此若欲使每一發光源140的發光面140a皆恰好鄰接對應的第二延伸部144a,則可能會因為公差的因素而無法達成。因此,如圖2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發光源140的發光面140a的位置稍微朝向反射片144移動(移動的距離大于公差),進而讓每一發光源140的發光面140a皆位于對應的第二延伸部144a上方(亦即,每一發光源140皆位于反射片144的第二延伸部144a與背板154的交界上方),并抵靠導光板142。由此,即使有公差的問題存在,還是能使每一發光源140的發光面140a鄰接于反射片144的第二延伸部144a的上方,并確保每一發光源140所發出的光完全由反射片144所反射。如圖2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背板154的每一第一延伸部154a交錯地卡合于反射 片144上相鄰兩第二延伸部144a之間,或者反射片144的每一第二延伸部144a交錯地卡合于背板154上相鄰兩第一延伸部154a之間,用于達到使背板154與反射片144水平且未重疊地相互卡合的目的,但并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也可僅使背板154的某些第一延伸部154a卡合于反射片144上相鄰兩第二延伸部144a之間,或使反射片144的某些第二延伸部144a卡合于背板154上相鄰兩第一延伸部154a之間。在一實施例中,背板154的每一第一延伸部154a與反射片144的每一第二延伸部144a大體上呈矩形,但并不以此為限。背板154的每一第一延伸部154a與反射片144的每一第二延伸部144a也可呈弧形、三角形、非單一斜率的線段所形成的形狀…等,只要能使背板154的第一延伸部154a與反射片144的第二延伸部144a完整(亦即,背板154的第一接合側邊的輪廓與反射片144的第二接合側邊的輪廓相互互補)或局部相互卡合的形狀,皆可應用于本發明中。請參照圖2B。圖2B為繪示圖IA中的顯示裝置的部分元件于另一實施例中的局部上視圖,其中卡合區域EZ以虛線標示。如圖2B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本發明采用發光二極管作為發光源140,因此其所發出的光具有特定的發散角度。若為了避免發光源140所發出的光受到背板354而非反射片344反射,可使反射片344的每一第二延伸部344a的水平寬度皆大于對應的發光源140的發光面140a的水平寬度。并且,為了配合發光源140所發出的光的發散角度,還可進一步使反射片344的每一第二延伸部344a的水平寬度朝向遠離對應的發光源140的發光面140a的方向漸擴。因此,在一實施例中,背板354的每一第一延伸部354a與反射片344的每一第二延伸部344a可大體上呈梯形,但并不以此為限。請參照圖3A以及圖3B。圖3A為繪示圖2A中的顯示裝置I的部分元件于另一實施例中的局部上視圖,其中卡合區域EZ以虛線標示。圖3B為繪示圖2B中的顯示裝置I的部分元件于另一實施例中的局部上視圖,其中卡合區域EZ以虛線標示。如圖3A所示,相比較于圖2A的發光源140的設置位置,若組裝精度隨著技術的精進而無誤差產生,則圖3A中的每一發光源540的發光面540a也可恰好鄰接對應的第二延伸部144a的邊緣(亦即,每一發光源540的發光面540a皆恰好位于反射片144的第二延伸部144a與背板154的交界上方)。由此,背光模塊14的每一發光源540經由各自的發光面540a所發出的光,即可由前方區域的下方第二延伸部144a反射,進而提高光利用效率。同樣地,相較于圖2B的發光源140的設置位置,若組裝精度隨著技術的精進而無誤差產生,則圖3B中的每一發光源540的發光面540a也可恰好鄰接對應的第二延伸部344a的邊緣(亦即,每一發光源540的發光面540a皆恰好位于反射片344的第二延伸部344a與背板354的交界上方)。由此,背光模塊14的每一發光源540經由各自的發光面540a所發出的光,即可由前方區域的下方第二延伸部344a反射,進而提高光利用效率。
如圖1B、圖IC與圖2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背板154的第一延伸部154a與反射片144的第二延伸部144a形成卡合區域EZ。卡合區域EZ包含第一延伸部154a與第二延伸部144a之間的卡合接縫ES,并且背板154與反射片144于卡合區域EZ內大體上同厚度。進一步來說,背光模塊14的背板154與反射片144各別接觸于導光板142下方的表面大體上為共平面。由此,相比較于現有的背光模塊,本發明設計在同一層的背板154與反射片144即可使顯示裝置I的整體厚度減去反射片144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如圖IB與圖IC與圖2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的顯示裝置I進一步包含膠帶2。膠帶2由背板154與反射片144的外表面沿背板154的側壁延伸而貼合至面板模塊16的邊緣。并且,膠帶2的貼合區域可涵蓋第一延伸部154a與第二延伸部144a所形成的卡合區域EZ。通過將膠帶2貼合于第一延伸部154a與第二延伸部144a所形成的卡合區域EZ,本發明可進一步加強背板154與反射片144之間相互卡合的強度。相對地,通過貼合于第一延伸部154a與第二延伸部144a之間非單一斜率或曲率的線段所形成的卡合接縫ES(例如,鋸齒狀、齒條狀、波浪狀…等)上,膠帶2本身的支撐能力也可獲得提升而使反射片144不易下垂。請參照圖4。圖4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的局部剖視圖。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6的背光模塊14同樣至少包含如圖IB所示的發光源140、導光板142電路板146、擴散片148、菱鏡層150、光學膜片152以及膠框156,并且顯示裝置6的面板模塊16同樣至少包含如圖IB所示的薄膜晶體管基板160、彩色濾光片基板162、上偏光片164以及下偏光片166,因此上述各元件之間的功能與連接關系不再贅述。在此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反射片644包含本體644b以及彎折結構644c。反射片644的彎折結構644c位于本體644b的邊緣。背光模塊14的導光板142完整承載于反射片644的本體644b上。背光模塊14的背板654包含搭接部654b。反射片644的彎折結構644c搭接于背板654的搭接部654b上。進一步來說,反射片644的彎折結構644c包含第一彎折部644cl以及第二彎折部644c2。彎折結構644c的第一彎折部644cl連接本體644b,并相對本體644b朝向面板模塊16彎折。彎折結構644c的第二彎折部644c2連接第一彎折部644cI,并相對第一彎折部644cl朝向背板654彎折,進而搭接于背板654的搭接部654b上。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背板654與反射片644遠離面板模塊16的一側(亦即,圖4中背板654與反射片644朝下的一側)分別具有第一下表面654a與第二下表面644a。背板654的第一下表面654a位于搭接部654b遠離面板模塊16的一側,而反射片644的第二下表面644a位于本體644b遠離面板模塊16的一側。背板654的第一下表面654a與反射片644的第二下表面644a相對面板模塊16分別具有第一高度Hl與第二高度H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高度Hl等于第二高度H2。換言之,背板654的第一下表面654a與反射片644的第二下表面644a大體上為共平面。由此,相較于現有的背光模塊,本實施例中分別具有呈共平面的第一下表面654a與第二下表面644a的背板654與反射片644即可使顯示裝置6的整體厚度減去背板654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最后,通過膠帶2由反射片644的第二下表面644a與背板654的第一下表面654a與沿著背板654的側壁延伸而貼合至面板模塊16的邊緣,即可使背光模塊14與面板模塊16相互固定。請參照圖5。圖5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7的局部剖視圖。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7的背光模塊14同樣至少包含如圖4所示的發光源140、導光板142電路板146、擴散片148、菱鏡層150、光學膜片152以及膠框156,并且顯示裝置7的面板模塊同樣至少包含如圖4所示的薄膜晶體管基板160、彩色濾光片基板162、上偏光片164以及下偏光片166,因此上述各元件之間的功能與連接關系不再贅述。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背板754同樣包含搭接部754b。背光模塊14的反射片744同樣包含本體744b與彎折結構744c。反射片744的彎折結構744c同樣包含第一彎折部744cI與第二彎折部744c2。然而,在本實施例中,背板754的搭接部754b還具有第一卡勾754c。搭接部754b的第一卡勾754c形成于搭接部754b鄰近面板模塊16的一側(亦即,圖5中搭接部754b朝上的一側)。彎折結構744c的第二彎折部744c2還具有第二卡勾744c3。第二彎折部744c2的第二卡勾744c3形成于第二彎折部744c2遠離面板模塊16的一側(亦即,圖5中第二彎折部744c2朝下的一側)。并且,搭接部754b的第一卡勾754c與第二彎折部744c2的第二卡勾744c3相互卡合,進而可達到防止背板754與反射片744沿圖5的水平方向相互脫離的功能。在本實施例中,反射片744的彎折結構744c大體上呈倒U字型,但本發明并不以此為限。同樣地,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背板754與反射片744遠離面板模塊16的一側(亦即,圖5中背板754與反射片744朝下的一側)分別具有第一下表面754a與第二下表面754b。背板754的第一下表面754a與反射片744的第二下表面744a相對面板模塊16分別具有第一高度Hl與第二高度H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高度Hl等于第二高度H2。換言之,背板754的第一下表面754a與反射片744的第二下表面744a大體上為共平面。因此,相較于現有的背光模塊,本實施例中分別具有呈共平面的第一下表面754a與第二下表面744a的背板754與反射片744可使顯示裝置7的整體厚度減去背板754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請參照圖6。圖6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8的局部剖視圖。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8的背光模塊14同樣至少包含如圖IB所示的發光源140、導光板142電路板146、擴散片148、菱鏡層150、光學膜片152以及膠框156,并且顯示裝置8的面板模塊16同樣至少包含如圖IB所示的薄膜晶體管基板160、彩色濾光片基板162、上偏光片164以及下偏光片166,因此上述各元件之間的功能與連接關系不再贅述。在此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導光板142完整承載于反射片844上。背光模塊14的反射片844以其邊緣抵靠背板854。顯示裝置8進一步包含單面膠帶870。顯示裝置8的單面膠帶870粘固至背板854與反射片844鄰近面板模塊16的一側(亦即,圖6中背板854與反射片844朝上的一側),用以使背板854與反射片844搭接。換言之,背光模塊14的背板854與反射片844的上側與下側分別以單面膠帶870與膠帶2粘固,用于使背板854與反射片844能夠穩固地相互搭接。同樣地,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背板854與反射片844遠離面板模塊16的一側(亦即,圖6中背板854與反射片844朝下的一側)分別具有第一下表面854a與第二下表面844a。背板854的第一下表面854a與反射片844的第二下表面844a相對面板模塊16分別具有第一高度Hl與第二高度H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高度Hl等于第二高度H2。換言之,背板854的第一下表面854a與反射片844的第二下表面844a大體上為共平面。因此,相比較于現有的背光模塊,本實施例中分別具有呈共平面的第一下表面854a與第二下表面844a的背板854與反射片844可使顯示裝置8的整體厚度減去背板854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請參照圖7。圖7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9的局部剖視圖。 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9的背光模塊14同樣至少包含如圖IB所示的發光源140、導光板142電路板146、擴散片148、菱鏡層150、光學膜片152以及膠框156,并且顯示裝置9的面板模塊16同樣至少包含如圖IB所示的薄膜晶體管基板160、彩色濾光片基板162、上偏光片164以及下偏光片166,因此上述各元件之間的功能與連接關系不再贅述。在此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塊14的導光板142完整承載于反射片944上。背光模塊14的背板954與反射片944遠離面板模塊16的一側(亦即,圖7中背板954與反射片944朝下的一側)分別具有第一下表面954a與第二下表面944a。背板954的第一下表面954a與反射片944的第二下表面944a相對面板模塊16分別具有第一高度Hl與第二高度H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高度Hl小于第二高度H2。顯示裝置9進一步包含雙面膠帶970。顯示裝置9的雙面膠帶970粘固于背板954的第一下表面954a與反射片944的上表面(亦即,第二下表面944a的另一相對面)之間,用于使背板954與反射片944搭接。換言之,本實施例中的背板954的第一下表面954a相對面板模塊16的距離比較近,因此可通過雙面膠帶970承載并粘固于反射片944的上表面。由此,相較于現有的背光模塊,本實施例即可使顯示裝置9的整體厚度減去背板954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由以上對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本發明是將顯示裝置的背板與背光模塊的反射片設計在同一層,如此即可使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減去反射片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并且,為了要支撐背光模塊的導光板,導光板下方必須要有背板的支撐,因此本發明的背板設計有局部朝向導光板延伸的支撐結構,進而滿足支撐導光板的需求。另外,在發光源的發光面前方區域的下方維持具有反射片的設計,使背光模塊的整體亮度滿足所須達到的發光水準,進一步言,本發明的反射片具有局部朝向發光源延伸的光反射部位,為一種提高光利用率的設計。再者,本發明還設計使背板與反射片相互卡合的側邊呈非一直線的邊界,除了可加強兩者之間的卡合強度之外,也可使反射片不易發生下垂的現象。雖然結合以上實施例揭露了本發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附上的權利要求所界定的 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包含 面板模塊;以及 背光模塊,設置于該面板模塊下方,該背光模塊包含 背板; 導光板,該導光板的邊緣受該背板承載;以及 反射片,設置于該導光板下,其中該反射片的邊緣與該背板的邊緣水平且未重疊地形成一卡合接縫,并且該卡合接縫大體上呈鋸齒狀。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背板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一延伸部,朝向該反射片延伸,用以承載該導光板的邊緣,并適于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該反射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片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二延伸部,朝向該背 板延伸,并適于與該多個第一延伸部水平且未重疊地形成該卡合接縫。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多個發光源,每一該多個發光源皆設置于該背板上,并大體上正對對應的該第二延伸部且不位于相鄰兩該多個第一延伸部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多個發光源皆具有發光面,并且每一該多個發光面皆位于對應的該第二延伸部上方,并抵靠該導光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多個第二延伸部的水平寬度皆大于對應的該發光面的水平寬度,并且每一該多個第二延伸部的水平寬度朝向遠離對應的該發光面的方向漸擴。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多個第一延伸部與每一該多個第二延伸部大體上呈梯形。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多個發光源皆具有發光面,并且每一該多個發光面皆恰好鄰接對應的該第二延伸部的邊緣,并抵靠該導光板。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多個第一延伸部交錯地卡合于相鄰兩該多個第二延伸部之間,或每一該多個第二延伸部交錯地卡合于相鄰兩該多個第一延伸部之間。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多個第一延伸部與每一該多個第二延伸部大體上呈矩形。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多個第一延伸部與該多個第二延伸部形成一卡合區域,該卡合區域包含該卡合接縫,并且該背板與該反射片于該卡合區域內大體上同厚度。
1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背板與該反射片各別接觸于該導光板下方的表面大體上為共平面。
1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 膠框,組合至該背板的內壁,且該面板模塊的邊緣承載于該膠框上,并位于該背光模塊上方;以及 膠帶,由該背板與該反射片的外表面沿該背板的側壁延伸而貼合至該面板模塊的邊緣。
1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膠帶,用以貼合該背板與該反射片的外表面。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背板與該反射片形成一卡合區域,該卡合區域包含該卡合接縫,該膠帶延伸貼合至該卡合區域。
16.—種背光模塊,包含 背板,具有第一接合側邊,該第一接合側邊為多個斜率或曲率所形成; 反射片,具有第二接合側邊,該第二接合側邊的輪廓與該第一接合側邊的輪廓相互互補,且該第一接合側邊與該第二接合側邊適于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以及 導光板,設置于該反射片上,且該導光板的邊緣受該背板鄰近該第一接合側邊的部分承載。
17.一種背光模塊,包含 反射片; 背板,其側邊具有多個凸出結構,且任兩相鄰該多個凸出結構之間適于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該反射片的側邊;以及 導光板,設置于該反射片上并受該多個凸出結構承載。
18.—種顯不裝置,包含 面板模塊;以及 背光模塊,設置于該面板模塊下方,該背光模塊包含 背板; 反射片,其邊緣與該背板搭接;以及 導光板,承載于該反射片上, 其中該背板與該反射片遠離該面板模塊的一側分別具有第一下表面與第二下表面,該第一下表面與該第二下表面相對該面板模塊分別具有第一高度與第二高度,并且該第一高度等于或小于該第二高度。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背板包含搭接部,并且該第一下表面位于該搭接部遠離該面板模塊的一側,該反射片包含 本體,該導光板承載于該本體上,并且該第二下表面位于該本體遠離該面板模塊的一側;以及 彎折結構,位于該本體的邊緣,并搭接于該搭接部上。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結構包含 第一彎折部,連接該本體,并相對該本體朝向該面板模塊彎折;以及 第二彎折部,連接該第一彎折部,并相對該第一彎折部朝向該背板彎折,進而搭接于該搭接部上。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搭接部具有第一卡勾,該彎折結構具有第二卡勾,并且該第一^^勾與該第二卡勾相互卡合。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折結構大體上呈倒U字型。
23.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單面膠帶,粘固至該背板與該反射片鄰近該面板模塊的一側,用以使該背板與該反射片搭接。
24.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雙面膠帶,粘固于該第一下表面與該反射片之間,用以使該背板與該反射片搭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塊。顯示裝置包含面板模塊及背光模塊。背光模塊設置于面板模塊下方。背光模塊包含背板、導光板以及反射片。導光板的邊緣受背板承載。反射片設置于導光板下。反射片的邊緣與背板的邊緣水平且未重疊地形成卡合接縫,并且卡合接縫大體上呈鋸齒狀。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02768435SQ201210265168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林毅凡, 林詩堯, 鄭杰仁, 陳柏宏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