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鏡片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鏡片總成,特別是關于一種通過黏合的方式固定鏡片的鏡片總成。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光學技術不斷提升,投影裝置以及數字相機等相關電子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已十分普及。為滿足使用者方便攜帶以及對像素及畫質表現上的需求,小型化的攝影或投影鏡頭的發展也就越顯重要。請參閱圖1,為一現有的鏡片總成1的剖面示意圖。其中,鏡片總成1包含一第一透鏡11、一第二透鏡12、一第三透鏡13、一框體14及一環形固定件15。框體14適合于界定出一容置部141以依序容置第三透鏡13、第二透鏡12及第一透鏡11,接著,環形固定件 15設置于第一透鏡11上,并進一步鎖固于框體14上,即可將第一透鏡11、第二透鏡12及第三透鏡13固定于框體14中。然而,現有的鏡片總成1的鏡片固定方式具有以下二種缺點,首先,當第一透鏡11的一外徑及一曲率偏大時,不僅須增加框體14的外徑,且亦須進一步增加環形固定件15及框體14的壁厚度以增加固定第一透鏡11的強度,如此將造成鏡片總成1的體積增加。再者,當環形固定件15通過第一透鏡11的周緣進一步鎖固于框體14 上時,第一透鏡11將同時承受環形固定件15的正向壓力以及承靠于框體14時,框體14的反作用力。如此,常會造成第一透鏡11因應力的過度集中而撓曲變形。有鑒于此,提供一種鏡片總成不僅具有較小的體積,同時亦可適當的固定鏡片而鏡片避免變形,這是現今業界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鏡片總成,以解決現有的鏡片總成體積過大以及因不當固定鏡片而使其變形的缺點。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鏡片總成,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鏡片,具有一底部周緣;一承載座,具有一第一承載面及多個凹陷部,該第一承載面用以承載該第一鏡片, 這些凹陷部是間隔地形成于該第一承載面上;以及多個黏著層,分別容置于各該凹陷部中, 以使該第一鏡片的該底部周緣與該第一承載面通過各該凹陷部中的各該黏著層相互黏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綜上所述,相較于現有的鏡片總成的鏡片均容置于框體中,本實用新型的鏡片總成的第一鏡片適合于直接承靠并黏合于承載座上,以省去如現有的環形固定件等不必要的零件,藉此簡化鏡片總成的結構,亦可大幅減少本實用新型承載座的外徑,并避免鏡片因過度的應力而撓曲變形,使得投影裝置或數字相機等相關產品應用本實用新型的鏡片總成后,可具有較輕薄的體積及良好的成像品質,同時可簡化加工程序,并降低其生產成本。在參閱附圖及隨后描述的實施方式后,該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目的,以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圖1現有的鏡片總成的剖面示意圖;圖2A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鏡片總成的分解立體示意圖;圖2B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鏡片總成的組裝示意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鏡片總成的組裝示意圖;及圖:3B是圖3A沿A-A’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2A及圖2B揭露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鏡片總成2,其中,圖2A是鏡片總成2的分解立體圖,圖2B是鏡片總成2的組裝示意圖。其中,附圖中未繪示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無關連性的其它元件;且附圖中各元件間的形狀與尺寸關系僅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實際結構與比例。本實用新型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鏡片總成2可應用于投影裝置或數字相機等相關電子產品的定焦鏡頭中,包含一第一鏡片21及一承載座22。承載座22具有一第一承載面22a以承載第一鏡片21,第一鏡片21適合于與第一承載面2 黏合而固定于承載座22 上。詳細而言,如圖2A所示,承載座22具有多個凹陷部221是間隔地形成于第一承載面2 上,于組裝時,可先將黏著劑由承載座22的上方填入這些凹陷部221中,以形成多個黏著層222,換言之,這些黏著層222是分別容置于各凹陷部221中。藉此,第一鏡片21的一底部21a的周緣處與第一承載面2 可通過各凹陷部221中的各黏著層222相互黏合。于本實施例中,第一鏡片21具有一凸起部211,該凸起部211呈一環形并設于第一鏡片21的一底部21a,承載座22則具有一第二承載面22b,該第二承載面22b鄰設于第一承載面22a,以承載凸起部211,藉此,適合于增加承載座22可承載第一鏡片21的承載面積,亦即,增加第一鏡片21承靠于承載座22的面積。再者,搭配上凸起部211的設置,適合于使第一鏡片21得穩固的承靠于承載座22上,以避免于這些黏著層222未固化前,第一鏡片21因外力碰撞而移位。圖3A及圖;3B揭露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鏡片總成3,其中,圖3A是鏡片總成3的組裝示意圖,圖:3B是鏡片總成3沿A-A’的剖面示意圖。其中,附圖中未繪示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無關連性的其它元件;且附圖中各元件間的形狀與尺寸關系僅為求容易了解, 非用以限制實際結構與比例。與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本實施例鏡片總成3包含第一鏡片31及承載座32,承載座32具有一第一承載面32a以承載第一鏡片31,第一鏡片31適合于與第一承載面3 黏合而固定于承載座32上。只是本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不同處在于鏡片總成3還包含一第二鏡片33及一第三鏡片34,如圖;3B所示,承載座32還可進一步定義出一容置空間323以容置第二鏡片33及第三鏡片34,使得本實施例得應用于投影裝置或數字相機等相關電子產品的變焦鏡頭中。本實施例與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不同之處在于,如圖IBB所示,承載座32具有多個凹陷部321是間隔地形成于第一承載面3 的一邊緣,換言之,各凹陷部321為一破孔,使得鏡片總成3于組裝時,可先將第二鏡片33及第三鏡片34容置于容置空間 323中,接著將第一鏡片31承靠于承載座32上,最后將黏著劑由承載座32的一側填入這些凹陷部321中,以形成多個黏著層322,同樣地,這些黏著層322分別容置于各凹陷部321 中。藉此,第一鏡片31的一底部31a的周緣處與第一承載面3 可通過各凹陷部321中的各黏著層322相互黏合。于本實施例中,第一鏡片31亦具有一凸起部311,該凸起部呈一環形并設于第一鏡片31的一底部31a,承載座32則具有一第二承載面32b,該第二承載面32b鄰設于第一承載面32a,以承載凸起部311,藉此,適合于增加承載座32可承載第一鏡片31的承載面積, 亦即,增加第一鏡片31承靠于承載座32的面積。再者,搭配上凸起部311的設置,可使第一鏡片31得穩固的承靠于承載座32上,以避免于這些黏著層322未固化前,第一鏡片31 因外力碰撞而移位。此外,本實施例的鏡片總成3可包含至少一墊片(圖未繪示)設于凸起部311及第二承載面32b之間以進一步調整第一鏡片31與第二鏡片33間的距離,此是熟悉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輕易推及,于此不再贅述。而第二鏡片33及第三鏡片34則可以卡合、黏合等方式固定于容置空間323中。綜上所述,相較于現有的鏡片總成的鏡片均容置于框體中,本實用新型的鏡片總成的第一鏡片適合于直接承靠并黏合于承載座上,以省去如現有的環形固定件等不必要的零件,藉此簡化鏡片總成的結構,亦可大幅減少本實用新型承載座的外徑,并避免鏡片因過度的應力而撓曲變形,使得投影裝置或數字相機等相關產品應用本實用新型的鏡片總成后,可具有較輕薄的體積及良好的成像品質,同時可簡化加工程序,并降低其生產成本。上述的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的改變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主張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應以申請專利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鏡片總成,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鏡片,具有一底部周緣;一承載座,具有一第一承載面及多個凹陷部,該第一承載面用以承載該第一鏡片,這些凹陷部是間隔地形成于該第一承載面上;以及多個黏著層,分別容置于各該凹陷部中,以使該第一鏡片的該底部周緣與該第一承載面藉由各該凹陷部中的各該黏著層相互黏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片總成,其特征在于,各該凹陷部是一破孔并形成于該第一承載面的一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鏡片總成,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鏡片具有一凸起部,該凸起部是呈一環形并設于該第一鏡片的一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鏡片總成,其特征在于,該承載座具有一第二承載面,該第二承載面鄰設于該第一承載面,以承載該凸起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鏡片總成,其特征在于,該鏡片總成包含至少一墊片,該墊片設于該凸起部及該第二承載面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鏡片總成,其特征在于,該承載座適合于定義出一容置空間, 以容置該鏡片總成的一第二鏡片及一第三鏡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鏡片總成,其特征在于,該鏡片總成應用于投影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鏡片總成,該鏡片包含一鏡片以及一承載座。該承載座具有一承載面以承載該鏡片,且該承載面適合于與該鏡片黏合,以使該鏡片固定于該承載座上。藉此,承載座可以較小的體積與該鏡片相接固定,并同時簡化鏡片總成的結構。
文檔編號G03B21/00GK201955529SQ20112005242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7日
發明者徐永炫, 賴涂發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進準光學(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