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特別是涉及一種由五個透鏡構成全長短且像差修正良好的光學鏡頭組,以應用于電子產品的攝像目的。
背景技術:
藉由科技的進步,現在的數位相機使用的光學系統、網絡相機使用的鏡頭或移動電話鏡頭,主要的發展趨勢為朝向小型化、低成本的光學鏡頭組外,同時也希望能實現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能力,具高分辨率、高成像質量的光學鏡頭組。在小型電子產品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公知的有二鏡片式、三鏡片式、四鏡片式及五鏡片式以上的不同設計,然而以成像質量考慮,四鏡片式及五鏡片式光學鏡頭組在像差修正、光學傳遞函數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性能上較具優勢;其中,又以五鏡片式相較四鏡片式的分辨率更高,適用于高質量、高像素(Pixel)要求的電子產品。在小型數位相機、網絡相機、移動電話鏡頭等產品,其光學鏡片組要求小型化、焦距短、像差調整良好;在五鏡片式的各種不同設計的固定焦距取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公知技術以不同的正或負屈光度組合,如日本專利公開號JP2006-293042、JP2005-015521 ;美國專利US7, 826, 151、US2010/0254029、US2010/0253829等分別使用具有反曲點的第五透鏡以朝向更短的全長為設計;或如以屈折力相異的第四鏡片與第五鏡片,如臺灣專利 TWI329755、TW201038966、TWM332199 ;美國專利 US7, 710,665、US7, 502,181 等;這些設計雖可趨向于良好的像差修正,但在使光學鏡頭組小型化的過程中,具有光學傳遞函數MTF性能難以提升的缺點。這些公知的技術中,采用具有反曲點的第五透鏡以修正像差或成像畸變,但在負屈折力透鏡(如第二透鏡與第四透鏡)擔負起屈折力的分配,卻造成喪失幅度或景深不足的問題。為此,本發明提出更實用性的設計,在縮短光學鏡頭組同時,利用五個透鏡的正負屈折力配置,凸面與凹面的組合,除有效縮短光學鏡頭組的總長度外,進一步可提高成像質量,可應用于小型的電子產品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目的之一為提供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沿著光軸排列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中,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中,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為新月型透鏡,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且其像側光學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滿足下列關系式O. 7 < f/fi < 2. O(I)O. 8 < ClVCT2 < 2. 80(2)其中,f為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第一透鏡的焦距,CT1為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2為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如上所述;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組合;除滿足式(I)及式(2)外,進一步滿足下列關系式之-O. 5 < R4/R3 < O. 5(4)O. 07 < (CT2+CT3) /f < O. 18 (5)f/f31 +1 f/f41 +1 f/f51 < 0. 65 (6)其中,R3為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R4為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CT2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3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f為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的焦距,f5為第五透鏡的焦距。再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沿著光軸排列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可由玻璃材料制成;其中,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凹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中,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中,新月型的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凹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可為塑料材料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且其像側光學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藉由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在光軸上以特定空氣間距排列,可使被攝物在成像面成像;對于不同的應用目的,除滿足式
(I)及式(2)關系式外,進一步可分別滿足下列關系式之一或其組合f/f31 +1 f/f41 +1 f/f51 < 0. 90(3)0. 65 < Td/f < 0. 95(7)-13. 5 < f5/f2 < -4. 0(8)0.01 < (R9-R10) / (R9+R10) < 0. 07(9)28 < v「v2 < 40(10)0 < f/f3 < 0. 24(11)其中,f為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為第四透鏡的焦距,f5為第五透鏡的焦距,Td為由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光軸上的距離,R9為第五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R10為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Vl為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阿貝數,Abbe number),V2為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本發明另一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沿著光軸排列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為新月型透鏡,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且其像側光學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滿足下列關系式I f/f31 + I f/f41 + I f/f51 < O. 90(3)
-O. 9 < R4/R3 < O. 9(12)其中,f為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的焦距, f5為第五透鏡的焦距,R3為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R4為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像側面為凹面;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為新月型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凹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由塑料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 且其像側光學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除滿足式(3)及式(12) 外,進一步可滿足下列關系式之一或其組合28 < V1-V2 < 40(10)較佳地I f/f31 +1 f/f41 +1 f/f51 < O. 65 (6)較佳地-O.5 < R4/R3 < O. 5(4)-13. 5 < f5/f2 < -4. 0(8)0.01 < (R9-R10) / (R9+R10) < 0. 07(9)0. 07 < (CT2+CT3) /f < 0. 18(5)其中,V1為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V2為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f為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的焦距,f5為第五透鏡的焦距,R9為第五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R10為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CT2為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3為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再一方面,提供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沿著光軸排列的 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由玻璃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新月型的第四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凹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且其像側光學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除滿足式(3)及式(12)外,進一步滿足下列關系式O < f/f3 < O. 24(11)其中,f為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本發明藉由上述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在光軸上以適當的間距組合配置,可獲得良好的像差修正與具有優勢的光學傳遞函數 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并可有效縮短光學鏡頭組鏡頭的全長,以應用于小型電子設備中攝像用的光學鏡片組。本發明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中,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與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組合,提供所需的的屈折力外,并先進行像差補償;再由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其屈折力增加,則可縮短后焦長度,使攝影用光學鏡片組之總長較短并調合光學傳遞函數;再由第五透鏡與第四透鏡間較短的間距,以修正第四透鏡之影像的像差與色差,以提高整體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解像力,使能符合高分辨率的要求。本發明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中,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與負屈折力第二透鏡組合, 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組合,可有效減少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全長。本發明攝影用光學鏡片組中,藉由第一透鏡可為玻璃材料所制成,可使第一透鏡焦距較短,增加第一透鏡的屈折力,有利于成像與像差的減少。本發明攝影用光學鏡片組中,藉由第五透鏡可為塑料材料所制成,有利于制造及降低成本。
圖IA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片組示意圖IB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2A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片組示意圖2B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3A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片組示意圖3B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4A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鏡片組示意圖4B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5A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鏡片組示意圖5B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6A是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鏡片組示意圖6B是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7A是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光學鏡片組示意圖7B是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8A是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光學鏡片組示意圖8B是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9是表一,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圖10是表二,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圖11是表三,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圖12是表四,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圖13是表五,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圖14是表六,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圖15是表七,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圖16是表八,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圖17是表九,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圖18是表十,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圖19是表十一,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圖20是表十二,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圖21是表十三,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圖22是表十四,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0072
0073
0074
0075
0076
0077
0078
0079
0080 0081 0082
0083
0084
0085
0086
0087
0088
0089
0090
0091
0092
0093
0094
0095
0096
0097
0098
0099
0100 0101 0102
0103
0104
0105
0106
0107
0108
0109
0110
圖23是表十五,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數據;
圖24是表十六,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非球面數據;
圖25是表十七,為本發明第一至第八實施例的相關關系式數據資料。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
151、251、351、451、551、651、751、851
152、252、352、452、552、652、752、852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 180、280、380、480、580、680、780、880 CT1 :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CT2 :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CT3 :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f: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 fi:第一透鏡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第四透鏡的焦距; f5:第五透鏡的焦距;
R3 :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
R4 :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
R9 :第五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
R10 :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
Td:由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光軸上的距離; V1 :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
V2 :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
9
光圈;
第一透鏡;
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 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 第二透鏡;
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 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 第三透鏡;
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 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 第四透鏡;
第四透鏡的物側光學面; 第四透鏡的像側光學面; 第五透鏡;
第五透鏡的物側光學面; 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成像面;
影像感測組件;
Fno:光圈值;以及HFOV :最大視角的一半。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請參閱圖1A,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沿著光軸排列的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及第五透鏡150 ;其中,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折力,在近光軸處,其物側光學面111為凸面, 其像側光學面112可為凸面或凹面,其物側光學面111及像側光學面11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其中,第二透鏡120具負屈折力,在近光軸處,其物側光學面121可為凸面或凹面,其像側光學面122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121及像側光學面12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其中,第三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在近光軸處,可為新月形或雙凸形的透鏡,其物側光學面131及其像側光學面13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其中,第四透鏡140具有正屈折力,為新月形透鏡,在近光軸處,其物側光學面141可為凹面或凸面,其物側光學面141及像側光學面14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其中,第五透鏡150具有正屈折力,在近光軸處,其物側光學面151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152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151與像側光學面15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其像側光學面152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攝影用光學鏡片組還包含光圈100與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光圈100設置于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之間,為中置光圈,或者可設置于第一透鏡110與被攝物之間,為前置光圈;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設置于第五透鏡150與成像面170之間,通常為平板光學材料制成,不影響本發明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并可包含影像感測組件180,設置于成像面170 上,可將被攝物成像。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及第五透鏡 150的非球面光學面,其非球面的方程式(Aspherical Surface Formula)為式(13)
權利要求
1.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其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沿著光軸排列的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為新月型透鏡,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其像側光學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為,所述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1,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滿足下列關系式O. 7 < f/fi < 2. OO. 8 < CVCT2 < 2. 80。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為凹面,所述第五透鏡由塑料材料制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所述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滿足下列關系式f/f3| + |f/f4| + |f/f5 < 0.9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在光軸上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至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d,滿足下列關系式O. 65 < Td/f < O. 95。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為凹面。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為&,所述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滿足下列關系式_13. 5〈 f 5/f 2〈 ~4. O ο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9,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ltl,滿足下列關系式O. 01 < (R9-R10) / (R9+R10) < O. 07。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為 V1,所述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2,滿足下列關系式28 < V1-V2 < 40。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由玻璃材料制成。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為凹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滿足下列關系式O < f/f3 < O. 24。
1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所述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滿足下列關系式f/f3| + |f/f4| + |f/f5 < 0.65。
1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4,滿足下列關系式-O. 5〈 R4/R3 < O. 5。
1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所述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滿足下列關系式O. 07 < (CT2+CT3) /f < O. 18。
15.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其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沿著光軸排列的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為新月型透鏡,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其像側光學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中,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所述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3,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4,系滿足下列關系式 f/f3| + |f/f4| + |f/f5 < 0.90_0. 9〈 R4/R3 < O. 9。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為凹面,所述第五透鏡由塑料材料所制成。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為凹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1,所述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2,滿足下列關系式28 < V1-V2 < 40。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所述第五透鏡的焦距為U 滿足下列關系式f/f3| + |f/f4| + |f/f5 < 0.65。
20.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3,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4,滿足下列關系式-O. 5〈 R4/R3 < O. 5。
21.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 所述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滿足下列關系式_13. 5〈 f 5/f 2〈 ~4. O ο
22.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9,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曲率半徑為Rltl,滿足下列關系式O.01 < (R9-R10) / (R9+R10) < O. 07。
23.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所述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滿足下列關系式O.07 < (CT2+CT3) /f < O. 18。
24.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由玻璃材質制成。
25.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滿足下列關系式O < f/f3 < O. 2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其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沿著光軸排列的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為新月型透鏡,其物側與像側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與像側中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其像側光學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所述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滿足特定的條件。藉此,本發明除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與光學傳遞函數外,還具有較短的攝影用光學鏡片組總長,可應用于相機、手機相機等良好攝像目的的使用需求。
文檔編號G02B13/00GK102608731SQ201110159748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周明達, 蔡宗翰 申請人: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