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的結構領域,特別涉及補光燈結構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用 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道路交通的發展,對于道路監控設備的性能的要求更高。通常,用于 道路監控的攝影或攝像設備(電子警察)都需要配備補光燈,以滿足在夜間或亮度不足的 情況下補充照明的需要。傳統的補光燈為頻閃燈,其缺點是功耗高但亮度較低,在閃光 的時候容易造成司機的炫目,影響道路交通安全,并且由于需要保證散熱性能,其IP防 護等級也較低,使用壽命短。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功耗低、亮度 高、散熱性能良好且使用壽命較長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0004]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具有如下構 成[0005]該補光燈,包括燈組和燈殼,所述的燈殼的底部為一透光面,所述的燈組設置 于燈殼內,其主要特點是,所述的燈組包括一個以上的LED燈。[0006]該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中,所述的補光燈還包括散熱器,所述的散熱器 設置于所述的燈殼上。[0007]該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中,所述的散熱器與所述的燈殼一體成型。[0008]該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中,所述的散熱器設置于所述的燈殼的頂部或兩 側。[0009]該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中,燈殼上設置有控制信號端口,所述的控制信 號端口電路連接所述的燈組。[0010]采用了該實用新型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由于其采用LED燈作為補 光燈光源,使得該補光燈功耗低、亮度高,不會對司機產生炫目,保證了交通安全,同 時,其具有較高的IP防護等級,使用壽命更長。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0013]請參閱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的一種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該補光燈包括燈組1和燈殼2,所述的燈殼2的底部為一透光面3,所述的燈組1設置于燈殼2內,所述的燈組1包括六個LED燈。所述的補光燈還包括散熱器 (圖中未表示),所述的散熱器設置于所述的燈殼的頂部或兩側。所述的燈殼2上設置有 電源端口 4和控制信號端口 5,所述的電源端口 4和控制信號端口 5均電路連接所述的燈 組1。[0014]在其它的實施方式中,該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的燈組可以依需要由一個 以上的LED燈組成。[0015]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散熱器與所述的燈殼2 —體成型。[0016]在本實用新型的實際應用中,控制信號的端口 5接入道路監控攝影攝像設備(電 子警察)的控制信號用以控制補光燈的開關。在環境亮度不足的情況下,控制該補光燈 開啟,以保證道路監控圖像的清晰度。[0017]采用了該實用新型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由于其采用LED燈作為補光 燈光源,相較于傳統的頻閃燈,其功耗更低、亮度更高,且不會對司機產生炫目,保證 了交通安全。同時,由于其散熱器與燈殼一體成型,因此其IP防護等級達到65,從而具 有更長的使用壽命。[0018]在此說明書中,本實用新型已參照其特定的實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顯然仍 可以作出各種修改和變換而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因此,說明書和附圖應被 認為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其包括燈組和燈殼,所述的燈殼的底部為一透 光面,所述的燈組設置于燈殼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組包括一個以上的LED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補光燈還 包括散熱器,所述的散熱器設置于所述的燈殼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器與 所述的燈殼一體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 器設置于所述的燈殼的頂部或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其特征在于,燈 殼上設置有控制信號端口,所述的控制信號端口電路連接所述的燈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包括燈組和燈殼,所述的燈殼的底部為一透光面,所述的燈組設置于燈殼內,其中,所述的燈組包括一個以上的LED燈。采用該種結構的用于道路監控設備的補光燈,由于其采用LED燈作為補光燈光源,相較于傳統的頻閃燈,其功耗更低、亮度更高,且不會對司機產生炫目,保證了交通安全;同時,由于其散熱器與燈殼一體成型,因此其IP防護等級達到65,從而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G03B15/05GK201811083SQ201020506849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4日
發明者余幼華, 李紅玉, 王海恩, 金森元 申請人:上海寶康電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