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纖連接器和光纖適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纖連接器和光纖適配器,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鍵特征 的光纖連接器和光纖適配器。
背景技術:
光纖在其一端通常會設置有連接器和容納這些連接器的適配器,它們早已成為光 纖通訊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件。舉例來說,光纖連接器和適配器可以互相連接,使得光纖區 段可以更長,或者是可以使光纖連接到主動或被動組件。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為了安全或 者能夠方便管理通訊網路,需要在實體上限制某一連接器僅能插入某一特定的適配器內, 以此防止信息被不當的傳遞。參考圖1,傳統的LC型光纖連接器100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外型,其截面為正方形。 連接器100包括呈矩形的殼體110,其具有頂側壁111、底側壁112、右側壁113和左側壁 114,其中,右側壁113與左側壁114相對,并與頂側壁111和底側壁112相連。在頂側壁 111上設置有具有彈性的閂子120,閂子120與連接器100的殼體110形成為一體,其底部 具有一個會活動的樞紐125,可以使突耳(tab) 126垂直于連接器的中心軸線150-150上下 運動。閂子120具有一對突起121,位于突耳126的相對兩側。另外,套管(ferrule) 140則 由殼體110的開口 116伸出。在殼體110的內部還設置有彈簧(圖未示),可讓套管140穿 過開口 116前后來回運動。此外,在殼體110的右側壁113與左側壁114上,還分別設置有 兩個相對的突起160。參考圖2,傳統的LC型光纖適配器200,例如LC雙工型光纖適配器,包括大致上呈 矩形的殼體210,其具有頂側壁211、底側壁212、右側壁213和左側壁214。殼體210內部 具有軸向的空腔,由平行于右側壁213與左側壁214,且與頂側壁211和底側壁212相連的 分隔壁215分隔為兩部分。由頂側壁211、底側壁212、分隔壁215與右側壁213所界定的 為右軸向空腔,在軸向方向具有開口 208。同樣地,由頂側壁211、底側壁212、分隔壁215與 左側壁214所界定的為左軸向空腔,在軸向方向也具有開口 208。在左側壁214與分隔壁 215上,分別設置有凹部220,與連接器100上的突起160配對。同樣地,在右側壁213與分 隔壁215上,也分別設置有凹部220。當圖1的連接器100從開口 208完全插入適配器200 時,連接器100上的突起160會嵌入凹部220內。在殼體210的左、右軸向空腔內,各設置 有軸向的中空柱體對0,用以容納連接器100的套管140。另外,適配器200還包括交互鎖 入機構230,與連接器100的閂子120配對,使得當連接器100完全插入適配器200時,閂子 120會鎖在交互鎖入機構230上。為解決上述問題,便有技術人員將適配器200的中空柱體240設計成具有特殊的 形狀,而連接器100的開口 116則設計成具有與中空柱體240相配對的形狀。這樣僅其開 口 116與中空柱體240相配對的連接器100可插入適配器200,因此達成在實體上限制某一 連接器僅能插入某一特定的適配器的目的。然而,當使用者未注意中空柱體240的形狀而將任意的連接器100插入適配器200時,其要等到插入大部分的連接器100后才會發覺連接器100無法插入適配器200內。有鑒于此,需要提出一種光纖連接器和適配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纖連接器及適配器,在連接器及適配器上分別設置有凹部 及對應的突起,可以在實體上限制某一連接器僅能插入某一特定的適配器。在第一種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連接器包括殼體和閂子。殼體具有第一 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其中,第一側壁與第三側壁相對,并與第二側壁和第 四側壁相連。在鄰近第二側壁的第三側壁的邊緣處形成有凹部,從殼體的前端延伸出。當 光纖連接器插入光纖適配器時,光纖適配器上的突起會容納在光纖連接器的第三側壁上的 凹部內。而閂子設置于殼體的第一側壁上。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其中,所述凹部為矩形。在第二種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連接器包括殼體和閂子。殼體具有第一 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其中,第一側壁與第三側壁相對,并與第二側壁和第 四側壁相連。在沿著第二側壁與第三側壁的交界處形成有凹部,從殼體的前端延伸出。當 光纖連接器插入光纖適配器時,光纖適配器上的突起容納在光纖連接器的凹部內。而閂子 設置于殼體的第一側壁上。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其中,所述凹部具有兩壁,分別平行于第二側壁與
第三側壁。在第三種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連接器包括殼體和閂子。殼體具有第一 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其中,第一側壁與第三側壁相對,并與第二側壁和第 四側壁相連。在沿著第二側壁與第三側壁的交界處形成有切面。當光纖連接器插入光纖適 配器時,光纖適配器上的突起與光纖連接器的切面接觸。而閂子設置于殼體的第一側壁上。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其中,所述切面為平面。在第四種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適配器包括殼體、中空圓柱體和突起。殼 體具有軸向的空腔,由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所圍繞形成,其中,第一側 壁與第三側壁相對,并與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軸向空腔的軸向端具有開口。中空圓 柱體軸向設置于殼體的軸向空腔內。突起則形成于軸向空腔內的第三側壁的邊緣處,從而 使得當光纖連接器插入光纖適配器時,突起會容納在光纖連接器的凹部內。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其中,所述突起較圓柱體更接近于軸向空腔的開□。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其中,所述突起為矩形。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其中,所述突起與第二側壁連接。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其中,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或第四 側壁的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光纖適配器還包括蓋板,附著于第二凹 部內。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其中,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在第一側壁的外表面上。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其中,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在第三側壁的外表面上。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其中,所述蓋板與第二凹部所屬的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或第四側壁的外表面齊平。[0023] 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下文將配合所附圖示,作詳細說明如下。[0024]
[0025] 圖l為傳統LC型光纖連接器的立體圖。[0026] 圖2為傳統LC型光纖適配器的立體圖。[0027]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的立體圖。[0028]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的立體圖。[0029]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的立體圖。[0030]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的立體圖。[0031]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的立體圖。[0032]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的立體圖。[0033] 圖9a為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適配器,其中頂側壁的外表面上的凹部內附著有蓋板。[0034] 圖9b為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適配器,其中底側壁的外表面上的凹部內附著有蓋板。[0035] 附圖標記說明[0036] too)~一千連接器[10殼體[0037] 111頂側壁[12 J芪側壁[0038] 113右側壁[14左側壁[0039] 116,7千口[17交界[0040] 118交界[19‘壙端[0041] 120 1習子12l突起[0042] 125樞紐[26突耳[0043] 140套管[50軸線[0044] 160突起200)~一-千適配器[0045] 208,-7千口211頂側壁[0046] 212 Jl良側壁213右側壁[0047] 214左側壁215分隔壁[0048] 220,]哥I230交互鎖入機構[0049] 240中空柱體300)~一-千連接器[0050] 310,]哥I312壁[0051] 314壁350突起[0052] 400光纖連接器500)~一-千連接器[0053] 5 10 tz]面1600)~一-千適配器[0054] .700)~一千適配器800)~一-千適配器[0055] 910,]魏I920蓋板[0056] 具體實施方式
[0057] 參考圖3,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300類似于圖l的光纖連接器t00,也包括殼體1 10、閂子120虧突起160,但是其開1 16為圓形。然而為了表達簡潔,圖中省略了套管140。與光纖連接器。[00不同的是,在鄰近右側壁113與左側壁t14 n4j%~廠連接器300的底側壁112的邊緣處,分別形成有矩形的凹部310,從殼體110的前端119延伸 出,其中,凹部310的寬高比可以為大于1、等于1或小于1。參考圖4,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400類似于圖3的光纖連接器 300,也包括殼體110、閂子120與突起160,但是其開口 116為圓形。與光纖連接器300不同 的是,光纖連接器400的凹部310沿著底側壁112與右側壁113和左側壁114的交界117、 118處形成,且凹部310的其中兩個壁312、314分別平行于左側壁114與底側壁112。參考圖5,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500類似于圖1的光纖連接器 100,也包括殼體110、閂子120與突起160,但是其中空柱體240為圓柱形。與光纖連接器 100不同的是,光纖連接器500在沿著底側壁112與右側壁113和左側壁114的交界117、 118處各形成有切面510,例如平面。參考圖6,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600類似于圖2的光纖適配器 200,也包括殼體210與圓柱體M0。與光纖適配器200不同的是,在鄰近右側壁213、左側 壁214與分隔壁215的光纖適配器600的殼體210的左、右軸向空腔內的底側壁212的邊 緣處,分別形成有矩形的突起350,與光纖連接器300的凹部310相配對。當連接器300插 入適配器600時,突起350會容納在連接器300的凹部310內。參考圖7,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700類似于圖6的光纖適配器 600。但不同的是,光纖適配器700的突起350還分別與右側壁213、左側壁214與分隔壁 215連接,即適配器700的突起350分別形成在右側壁213、左側壁214、分隔壁215與底側 壁212的交界處。上述適配器700的突起350與光纖連接器400的凹部310相配對,使得 當連接器400插入適配器700時,突起350會容納在連接器400的凹部310內。參考圖8,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的光纖適配器800類似于圖7的光纖適配器 700。但不同的是,光纖適配器800的突起350呈三角形,分別形成在右側壁213、左側壁 214、分隔壁215與底側壁212的交界處。上述適配器800的突起350與光纖連接器500的 切面510相配對,使得當連接器500插入適配器800時,突起350會與連接器500的切面 510接觸。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適配器600、700、800,由于突起350設置在右側壁213、左 側壁214、分隔壁215與底側壁212的交界處,因此使用者較容易看見,從而降低因誤插光纖 連接器而導致損壞光纖適配器600、700、800的風險。為了讓使用者更容易看見,突起350 較鄰近殼體210的開口 208,例如較圓柱體240更接近開口 208。而為了實現這樣的設計, 位于連接器300、400、500上的凹部310或切面510,其長度需要增加,使得突起350能夠容 納在凹部310或與切面510接觸。為了讓使用者容易辨識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適配器600、700、800究竟是用于容納 哪種類型的光纖連接器,例如容納 APC(angled physical contact)、UPC(ultra physical contact)或者是多模的光纖連接器,參考圖9a和9b,在光纖適配器600、700、800的頂側 壁211或底側壁21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部910,而蓋板920則利用黏膠、卡接或者是熱 融接,例如超音波融接的方式附著在凹部910內,其與光纖適配器600、700、800的頂側壁 211或底側壁212的外表面齊平,且顏色也不相同。如此,使用者可憑借蓋板920的顏色, 例如綠色代表光纖適配器600、700、800用于容納APC型的光纖連接器、藍色代表用于容納 UPC型的光纖連接器、而米黃色則代表用于容納多模的光纖連接器,即可以輕易地辨識出光纖適配器600、700、800究竟是用以容納哪種類型的光纖連接器。應該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雖然以雙工型(duplex)的光纖適配器做為示例,單工 或其它多任務型的光纖適配器仍可以適用于本實用新型。雖然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實施方式進行了揭示,然而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 型,任何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做出各種更動與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光纖連接器,用于插入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該光纖適配器包括突起,所述 光纖連接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具有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其中,所述第一側壁與所 述第三側壁相對,并與所述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其中,在鄰近所述第二側壁的第三側 壁的邊緣處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從所述殼體的前端延伸出,當所述光纖連接器插入所述 光纖適配器時,所述光纖適配器上的突起容納在所述光纖連接器的第三側壁上的凹部內; 以及閂子,該閂子設置于所述殼體的第一側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為矩形。
3.一種光纖連接器,用于插入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該光纖適配器包括突起,所述 光纖連接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具有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其中,所述第一側壁與所 述第三側壁相對,并與所述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其中,在沿著所述第二側壁與第三側 壁的交界處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從所述殼體的前端延伸出,當所述光纖連接器插入所述 光纖適配器時,所述光纖適配器上的突起容納在所述光纖連接器的凹部內;以及閂子,該閂子設置于所述殼體的第一側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纖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兩壁,該兩壁分別平 行于所述第二側壁與第三側壁。
5.一種光纖連接器,用于插入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該光纖適配器包括突起,所述 光纖連接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具有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其中,所述第一側壁與所 述第三側壁相對,并與所述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其中,在沿著所述第二側壁與第三側 壁的交界處形成有切面,當所述光纖連接器插入所述光纖適配器時,所述光纖適配器上的 突起與所述光纖連接器的切面接觸;以及閂子,該閂子設置于所述殼體的第一側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纖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為平面。
7.一種光纖適配器,用于與光纖連接器對接,其特征在于,該光纖連接器的表面具有第 一凹部,所述光纖適配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具有軸向空腔,所述軸向空腔由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 壁所圍繞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側壁與第三側壁相對,并與所述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 所述軸向空腔的軸向端具有開口;中空圓柱體,該中空圓柱體軸向設置于所述殼體的軸向空腔內;以及突起,該突起形成于所述軸向空腔內的第三側壁的邊緣處,其中,當所述光纖連接器插 入所述光纖適配器時,所述突起容納在所述光纖連接器的第一凹部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較所述圓柱體更接近于 所述軸向空腔的開口。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為矩形。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與所述第二側壁連接。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或第四側壁的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光纖適配器還包括 蓋板,所述蓋板附著于所述第二凹部內。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 側壁的外表面上。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三 側壁的外表面上。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與所述第二凹部所屬 的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或第四側壁的外表面齊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纖連接器,包括有殼體和閂子。殼體具有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其中,第一側壁與第三側壁相對,并與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相連。在鄰近第二側壁的第三側壁的邊緣處形成有凹部,從殼體的前端延伸出。當光纖連接器插入光纖適配器時,光纖適配器上的突起會容納在光纖連接器的第三側壁上的凹部內。而閂子設置于殼體的第一側壁上。
文檔編號G02B6/38GK201852963SQ201020505978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4日
發明者吉尼亞迪克·杰夫, 楊至誠, 林依恩, 間宮智之 申請人:扇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普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