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一些用于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采用如下結構其中,在用于打開/關閉裝置主體的一部分的開閉門上安裝有例如轉印輥等旋轉體。例如,作為采用這種結構的圖像形成裝置,下列裝置是已知的。專利文獻1 (JP-A-2000-330353)披露了一種構造為這樣的圖像形成裝置在開閉蓋上支撐有轉印輥,以便該轉印輥在開閉蓋關閉的位置抵靠圖像載體的表面,并且該轉印輥在開閉蓋打開的位置與圖像載體的表面分離。專利文獻2(JP-A-2007_128108)披露了這樣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門單元,其用于打開/關閉圖像形成裝置的主體;以及轉印單元,其具有設置在門單元的內側的轉印部件,其中,該轉印單元具有退回機構,其保持轉印部件,以便該轉印部件可以在設定位置和退回位置之間移動,該設定位置是在轉印部件和中間轉印帶之間形成轉印咬合區域的位置,該退回位置是轉印部件與中間轉印帶分離的位置;以及抵靠部分(例如轉印部件支撐軸部分),其抵靠形成在裝置主體中的定位凹槽,以便轉印部件被定位在設定位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中,當開閉蓋打開時,用于操作開閉蓋的操作部件能夠與裝置主體的一部分保持正常接觸,而不會受到旋轉體的固定位置狀態的影響。[1]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裝置主體,其包括開口部分,其使所述裝置主體的內部向外部敞開;以及開閉蓋,其擺動以打開/關閉所述開口部分;定位凹槽,其設置在所述裝置主體內部;旋轉體,其包括軸部分,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關閉所述開口部分的位置時,所述軸部分配合在所述定位凹槽中;旋轉體保持部件,其安裝在所述開閉蓋的內側,以便能夠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并且保持所述旋轉體以便所述旋轉體能夠在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中旋轉;壓力部件, 其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進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壓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以及操作部件,其安裝在所述開閉蓋的內側,以便能夠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打開所述開口部分的位置時,所述操作部件與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接觸,以便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壓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關閉所述開口部分的位置時,所述操作部件與被所述壓力部件推壓的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接觸,從而使所述操作部件與所述裝置主體的一部分接觸并使所述操作部件保持靜止。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和所述操作部件通過彈性緩沖部件彼此接觸。[2]根據第[1]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所述彈性緩沖部件中的每一個彈性緩沖部件可以設定為保持下述關系由于所述彈性緩沖部件中的每一個彈性緩沖部件的彈性變形而產生的反作用力比所述壓力部件中的相應的一個壓力部件的推壓力弱。[3]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所述彈性緩沖部件可以布置在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或所述開閉蓋的沿著所述旋轉體的軸向的寬度方向上的多個位置。[4]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所述彈性緩沖部件中的每一個彈性緩沖部件可以形成為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或所述開閉蓋的一部分中的懸臂狀板部分, 所述懸臂狀板部分包括作為自由端的端部和設置在所述端部中的接觸突出部。[5]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可以安裝為能夠以這樣的方式移動沿著所述旋轉體的軸向的寬度方向上的相反的兩個端部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不同的量,以便使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總體上傾斜。[6]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在所述定位凹槽的外部的靠近所述開閉蓋的位置可以設置有引導斜面。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與所述引導斜面接觸以使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進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然后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被所述引導斜面引導而配合在所述定位凹槽中。在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中可以設置有接觸連接部分。當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通過所述引導斜面的引導而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進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時,所述接觸連接部分與所述操作部件的一部分接觸以便與所述操作部件連接。[7]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在所述裝置主體的頂面部分中可以設置有切口部分,以便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操作部件接納在所述切口部分中。所述操作部件具有頂面部分,當所述操作部件與所述裝置主體的一部分接觸并保持靜止時,所述操作部件的頂面部分從所述裝置主體的頂面部分中的切口部分中露出,并且所述操作部件的頂面部分形成為與所述裝置主體的存在于所露出的頂面部分周圍的頂面部分平滑地連續的形狀。[8]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所述旋轉體可以由二次轉印輥形成,所述二次轉印輥在與中間轉印體接觸的同時旋轉,所述中間轉印體傳送由至少一種顯影劑形成的未定影圖像。憑借第[1]項所述的構造,當開閉蓋打開時,該開閉蓋的操作部件可以與裝置主體的一部分保持正常接觸,而不會受到旋轉體的固定位置狀態的影響。憑借第[2]項所述的構造,與沒有設置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當開閉蓋打開時,旋轉體保持部件不會由于操作部件的靜止狀態的影響而沿著離開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從而旋轉體可以保持在正常位置。憑借第[3]項所述的構造,與沒有設置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操作部件和旋轉體保持部件可以平穩地移動并起作用。憑借第[4]項所述的構造,與沒有設置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彈性緩沖部件可以容易地構造而成,而不會導致部件數目的增加。憑借第[5]項所述的構造,與沒有設置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旋轉體可以容易地移動,從而即使存在圖像形成裝置的個別差異(公差),該旋轉體的位置也可以得到調離
iF. ο憑借第[6]項所述的構造,與沒有設置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當操作部件不操作而擺動到關閉開閉蓋的位置時,旋轉體的軸部分可以放入定位凹槽中,從而該操作部件可以與裝置主體的一部分正常接觸。憑借第[7]項所述的構造,與沒有設置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當操作部件擺動到關閉開閉蓋的位置時,該操作部件的頂面部分可以與裝置主體的位于切口部分周圍的頂面部分保持對齊。憑借第[8]項所述的構造,與沒有設置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當開閉蓋打開時,操作部件可以與裝置主體的一部分保持正常接觸,而不會受到二次轉印輥的固定位置狀態的影響。
基于下列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其中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外觀的透視圖;圖2是示出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剖視圖;圖3是示出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的后側的狀態的后視圖;圖4是大致沿著圖3中的線Q-Q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示出了圖像形成裝置在后蓋關閉時的狀態;圖5是示出圖4所示圖像形成裝置在后蓋打開時的狀態的示意性剖視圖;圖6是示出后蓋的內側的狀態的透視圖;圖7是示出從前方看到的圖6所示后蓋的內表面側的狀態的正視圖;圖8是示出單獨的后蓋的透視圖;圖9是示出待安裝在后蓋上的組成部件被分解的狀態的分解透視圖;圖10是示出從后蓋一側看到的作為一個整體安裝在后蓋上的組成部件的狀態的透視圖;圖11是示出圖10所示組成部件中的一部分(輥保持框架和操作按鈕)被分解的狀態的分解透視圖;圖12是示出后蓋等部件在后蓋處于關閉狀態(位置)時的狀態的說明剖視圖;圖13是示出板簧部分和鉤狀部分的構造的說明圖;圖14是示出圖13所示板簧部分和鉤狀部分與操作按鈕的關系的說明圖;圖15是示出后蓋打開時的操作和行為的示意性說明剖視圖;以及圖16是示出后蓋關閉時的操作和行為的示意性說明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圖1至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1。圖1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1的外觀的透視圖。圖2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剖視圖。圖3 是示出從圖像形成裝置1的一個側部(在本實例中為后部)看到的外觀的狀態的側視圖。 附圖中所示的箭頭X、Y和Z表示坐標軸。沿著坐標軸X的方向表示圖像形成裝置中的“左右方向”。沿著坐標軸Y的方向表示圖像形成裝置中的“上下方向”。沿著坐標軸Z的方向表示圖像形成裝置中的“前后方向”。圖像形成裝置1具有裝置主體10,裝置主體10由支撐部件、外部部件等組成。裝置主體10的外觀總體上呈現箱體狀形狀,以便在裝置主體10內部形成有所需空間。裝置主體10具有開口部分12(圖幻,開口部分12形成在裝置主體10的一個側部中,以便裝置主體10的內部向外部敞開。開口部分12被作為開閉蓋的后蓋14覆蓋,后蓋14繞著鉸鏈 (軸)13沿著箭頭Al和A2所示的方向樞轉從而打開/關閉開口部分12。箭頭Al所示的方向是后蓋14的打開開口部分12的方向。箭頭A2所示的方向是后蓋14的關閉開口部分 12的方向。在裝置主體10的下部中設置有送紙器40,送紙器40堆疊并輸送多頁作為圖像形成對象的記錄紙張9。在裝置主體10的上部中形成有排出堆疊部分15,排出堆疊部分15 排出并堆疊圖像形成之后的多頁記錄紙張9。排出堆疊部分15具有排出口 16,每一頁記錄紙張9通過排出口 16被排出。圖2所示帶箭頭的點劃線表示記錄紙張9的主傳送路徑。在送紙器40中,在堆疊在堆紙器41中的多頁記錄紙張9的最上面的一頁紙張被送紙輥42撿出之后,送紙輥42與分離輥43協作以便逐一地分離并送出記錄紙張9。在如此送出的紙張9被傳送控制輥44暫時延緩之后,紙張9按照預定定時(與稍后將要進行描述的二次轉印處理對應的定時)被傳送到中間轉印單元30和二次轉印裝置35之間的位置 (二次轉印位置)。稍后將要對中間轉印單元30進行描述。作為圖像形成部件的圖像形成器件20、中間轉印單元30、二次轉印裝置35、定影裝置45等設置在裝置主體10內部。圖像形成器件20由分別用于形成黃色(Y)、品紅色 (M)、青色(藍綠色(C))和黑色(K)這四種顏色的顯影劑(色調劑)圖像的四個圖像形成器件20Y、20M、20C、20K組成。實施例1中的圖像形成器件20 (Y、M、C、K)設置為處于這樣的狀態(傾斜狀態)所設置的圖像形成器件20的位置的高度按照黑色、青色、品紅色和黃色的順序逐漸地變高。每一個圖像形成器件20 (Y、M、C、K)包括作為圖像保持體的感光鼓22 (Y、M、C、 K),其沿著預定方向(如箭頭所示)旋轉;充電裝置23,其以靜電方式給感光鼓22的表面充電;作為潛像形成裝置的光學寫入裝置M ;顯影裝置25(Y、M、C、K);以及輥清潔裝置26, 其去除在轉印之后殘留在感光鼓22的表面上的色調劑等。可以將具有充電輥的充電裝置用作充電裝置23,該充電輥設置為這樣在該充電輥上施加有充電偏電壓,而該充電輥與感光鼓22的表面接觸。可以將具有例如發光二極管 (LED)或半導體激光器等光源以及透鏡和反射鏡等光學元件的曝光裝置用作光學寫入裝置 M。可以將如下裝置用作顯影裝置25:該裝置用于在將顯影劑(色調劑)保持在顯影輥 2 上的同時傳送顯影劑(色調劑),顯影輥2 在靠近感光鼓22的顯影區域的狀態下旋轉。可以將具有彈性刮板的裝置用作輥清潔裝置26,該彈性刮板設置為與感光鼓22的表面接觸以便收集由該彈性刮板去除的色調劑等。在圖像形成器件20(Υ、Μ、C、K)中,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圖像。首先,在相應的充電裝置23給每一個旋轉的感光鼓22的表面(感光層)充電至預定電位之后,由相應的光學寫入裝置M基于提供給圖像形成裝置1的圖像信息發出的光對經過如此充電的感光鼓22 進行曝光,從而形成具有預定電位的各種顏色成分的靜電潛像。繼而,感光鼓22上的相應顏色成分的靜電潛像利用從顯影裝置25供給的相應顏色的顯影劑得到顯影,從而形成四種顏色的色調劑圖像。如稍后所述,感光鼓22上的色調劑圖像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單元30 的中間轉印帶31上。中間轉印單元30包括環形的中間轉印帶31,其設置為這樣分別形成在圖像形成器件20 (Y、M、C、K)的感光鼓22上的相應顏色的色調劑圖像轉印到中間轉印帶31的外周面上;支撐輥3 和32b,其使放置在支撐輥3 和32b上的中間轉印帶31旋轉并且使中間轉印帶31與各個感光鼓22接觸;以及一次轉印裝置33,感光鼓22上的色調劑圖像通過一次轉印裝置33 —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31的外周面上。支撐輥3 和32b中的一個支撐輥32b是驅動輥,該支撐輥32b接受從未示出的旋轉驅動裝置傳遞來的旋轉力并且使中間轉印帶31沿著箭頭所示的方向旋轉。可以將如下一次轉印輥33用作一次轉印裝置33 該一次轉印輥33設置為處于這樣的狀態一次轉印輥33與中間轉印帶31的內周面接觸并且將中間轉印帶31的外周面推壓在感光鼓22的各個表面上,并且在一次轉印輥33上施加有一次轉印偏電壓。在中間轉印單元30中,色調劑圖像通過一次轉印輥33的作用分別從圖像形成器件20(Y、M、C、K)的感光鼓22以靜電方式一次轉印到沿著箭頭所示的方向旋轉的中間轉印帶31的外周面上。在中間轉印帶31的外周面上保持有以如下方式一次轉印的色調劑圖像 多種顏色的色調劑圖像彼此疊加或者僅僅形成一種顏色(在本實例中為黑色)的色調劑圖像。二次轉印裝置35設置為這樣一次轉印在中間轉印帶31的外周面上的色調劑圖像二次轉印到記錄紙張9上。可以將如下二次轉印輥35用作二次轉印裝置35 該二次轉印輥35設置為被作為驅動輥的支撐輥32b驅動而旋轉并且二次轉印輥35與放置在支撐輥 32b上的中間轉印帶3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觸,并且在二次轉印輥35上施加有二次轉印偏電壓。在二次轉裝置35中,保持在中間轉印帶31上的未定影的色調劑圖像以靜電方式二次轉印到被傳送到中間轉印帶31和二次轉印輥35之間的位置的記錄紙張9上。定影裝置45設置為將經過二次轉印的未定影色調劑圖像定影到記錄紙張9上。定影裝置45設置在二次轉印裝置35上方的位置。定影裝置45包括輥狀或帶狀的加熱旋轉體46和輥狀或帶狀的加壓旋轉體47。加熱旋轉體46具有由加熱裝置加熱至預定溫度的定影表面。加壓旋轉體47形成定影處理部分,以所需壓力與加熱旋轉體46的定影表面接觸并保持未定影色調劑圖像的記錄紙張9 (定影對象)穿過該定影處理部分。在定影裝置45 中,已經轉印有未定影色調劑圖像的記錄紙張9被引入到加熱旋轉體46和加壓旋轉體47 之間的定影處理部分中并且在該定影處理部分中被加熱和加壓,從而該未定影色調劑圖像熔化并被定影到記錄紙張9上。在定影后的記錄紙張9從定影裝置45排出之后,記錄紙張9由排出輥48傳送、通過排出口 16排出并堆疊在排出堆疊部分15中。這樣,在記錄紙張9的一個表面上形成由一種顯影劑構成的單色圖像或由多種顯影劑構成的多色圖像。下面,對與后蓋14有關的構造等進行描述。首先,如圖2、圖4、圖5等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采用這樣的結構作為二次轉印裝置的二次轉印輥35保持在后蓋14上。另外,為了確定二次轉印輥35應當設置的位置,當后蓋14關閉時,可以將用于容納和保持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的定位凹槽50用作固定裝置。也就是說,由于位于裝置主體10 —側的定位凹槽50保持二次轉印輥35的位置, 從而也使保持二次轉印輥35的后蓋14的位置得到保持,所以圖像形成裝置1具有這樣的機構定位凹槽50通過二次轉印輥35來固定后蓋14。圖4示出了后蓋14關閉時與圖像形成裝置1的主要部分有關的狀態。圖5示出了后蓋14打開時與圖像形成裝置1的主要部分有關的狀態。圖5所示后蓋14的打開狀態是后蓋14在其完全打開位置之前的中途位置打開的狀態。定位凹槽50在單元支撐框架55的一個端部中設置為左右一對凹槽,單元支撐框架陽從相反的(左右)兩側支撐中間轉印單元30。具體來說,定位凹槽50形成在單元支撐框架55的位于支撐輥32b(支撐輥32b設置在中間轉印帶31的二次轉印位置)所在的一側的端部中,以便當二次轉印輥35通過中間轉印帶31與支撐輥32b接觸時,二次轉印輥 35可以保持在為了形成轉印處理部分(咬合部分)而應當設置的位置。另外,定位凹槽50 在單元支撐框架55的上述一個端部中形成為左右一對凹槽。術語“左右一對凹槽”是指定位凹槽50設置在與軸部分36a和36b相對的相應位置狀態,軸部分36a和36b沿著二次轉印輥35的軸向D從相反的兩個端部突出。另外,定位凹槽50中的每一個形成為矩形凹槽的形狀,該凹槽的重力方向的上側凹陷,同時該凹槽朝向后蓋14 一側略微傾斜,而該凹槽的重力方向的下側是敞開的。也就是說,每一個定位凹槽50形成為由靠近后蓋14的第一側壁部分50a、與第一側壁部分50a 大致平行且遠離后蓋14的第二側壁部分50b、以及槽底部分50c圍成的凹槽(圖幻。在每一個定位凹槽50中,側壁部分50a和50b沿著與放置在兩個支撐輥3 和32b上的中間轉印帶31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單元支撐框架55在裝置主體10內部被設置在裝置主體10中的定位突出部56保持在所需狀態。在實施例1中,一個定位突出部56設置在前方,并且一對定位突出部56設置在后方的左側和右側,從而總共有三個定位突出部56保持單元支撐框架55。另外,未示出的壓力彈簧將設置在二次轉印位置的支撐輥32b保持推壓在二次轉印輥35上。這樣,當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配合在定位凹槽50中時,二次轉印輥35的輥體通過中間轉印帶31與支撐輥32b接觸并且同時被支撐輥32b推壓,從而在形成于二次轉印輥35和支撐輥32b之間的轉印處理部分中產生所需壓力。二次轉印輥35具有如下結構在軸35a的周圍形成有由例如發泡聚氨酯等包含導電物質的材料制成的彈性體層35b。另外,在單元支撐框架55中的每一個定位凹槽50的外部靠近后蓋14的位置設置有引導斜面53。當后蓋14關閉時,引導斜面53與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接觸并且將軸部分36引導至定位凹槽50中。引導斜面53形成為設置在這樣的位置當后蓋14繞著鉸鏈13樞轉時,安裝在后蓋14上的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沿著預定軌跡(圖16中用點劃線K表示的圓弧曲線) 與引導斜面53接觸。另外,如圖5等所示,引導斜面53形成為以所需角度傾斜的斜面,從而隨著引導斜面53從定位凹槽50的第一側壁部分50a的頂點部分(在本實例中為位于下端的端點部分)靠近后蓋14,引導斜面53沿著重力方向升高。當觀察包括引導斜面53的定位凹槽50時,定位凹槽50總體上呈現鉤狀形狀。另一方面,如圖4至圖7等所示,后蓋14形成為這樣用于保持二次轉印輥35的輥保持框架60、用于執行對后蓋14的打開/關閉操作的操作按鈕70、以及用于保持推壓輥保持框架60的壓力彈簧的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安裝在后蓋14的內側(與裝置主體10內部相對的一側)。順便提及,實施例1中的后蓋14、輥保持框架60、操作按鈕70和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中的每一個都是通過所需的塑性成型方法由合成樹脂制成的樹脂模制件。首先,如圖3、圖6、圖8等所示,后蓋14是大致形成為具有矩形的外部形狀的板狀部件。用作打開/關閉后蓋14的擺動動作的樞軸的鉸鏈13形成在后蓋14的下部的相反兩側。大致在后蓋14的上端部的中心處形成有按鈕設置部分141,以便操作按鈕70的上部可以移動而向外部(后蓋14的外側)露出。按鈕設置部分141形成為具有與操作按鈕70 的形狀和尺寸對應的形狀和尺寸。另外,后蓋14在其上下方向(沿著坐標軸Y的方向)上的大致中部中設置有位于左右方向(沿著坐標軸Z的方向)上的相反兩側的左右一對引導板144A和144B。引導板 144A和144B包括上引導凹槽142和下引導凹槽143,這些引導凹槽形成為支撐輥保持框架 60,以便輥保持框架60可以沿著箭頭Bl和B2所示的方向移動。每一個上引導凹槽142呈現上端敞開的U字形形狀。每一個下引導凹槽143呈現下端敞開的U字形形狀。此外,后蓋14設置有位于按鈕設置部分141下方的相反(左右)兩側的左右一對引導板146A和146B。引導板146A和146B包括引導孔145,引導孔145支撐操作按鈕70, 以便操作按鈕70可以沿著箭頭Bl和B2所示的方向移動。每一個引導孔145呈現長度與操作按鈕70的容許移動范圍對應的長孔形狀。如圖4等所示,箭頭Bl和B2所示的方向是大致沿著方向Cl的方向,方向Cl是當后蓋14擺動從而位于關閉位置時,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 (可以)退出定位凹槽50的方向。實施例1中的箭頭Bl和B2所示的方向與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沿著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向等同,并且與基于后蓋14進行觀察時主要構成該后蓋的板狀部件的平面大致平行。圖8等中的附圖標記147表示用于安裝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下部的安裝板(肋板)。在安裝板147中形成有插入孔147a,以便設置在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下部中的插入部分86分別插入并固定在插入孔147a中。另外,附圖標記148表示用于保持與稍后將要進行描述的壓力彈簧85B形成為一體的壓力彈簧89的一個端部的保持部分。此外,附圖標記149表示用于固定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上端部的固定板。如圖6、圖7、圖9等所示,輥保持框架60包括輥保持部分61、上(紙張傳送方向的下游側)紙張引導部分62A和下(紙張傳送方向的上游側)紙張引導部分62B。輥保持部分61將二次轉印輥35大致保持在輥保持框架60的沿著上下方向的中心部分中。紙張引導部分62A和62B作為輥保持部分61的上下延伸部而存在,并且沿著傳送方向引導穿過二次轉印位置的記錄紙張9。輥保持部分61包括主體部分61a和支承部分61b。主體部分61a形成為具有半圓筒形的彎曲表面。支承部分61b形成在主體部分61a的相反的兩個端部中,以便支撐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二次轉印輥35安裝在輥保持部分61上,以便可以在這樣的狀態下旋轉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穿過支承部分61b的支承孔,然后被拉出并通過支承件 63可靠地固定在支承部分61b上。另外,上紙張引導部分62A和下紙張引導部分62B中的每一個形成為這樣沿著二次轉印輥35的軸向D以預定間隔設置有板狀的引導突出部(肋部)64,引導突出部64具有沿著紙張傳送方向形成的彎曲的引導部分(邊緣部分)。
另外,在輥保持框架60中,分別在上紙張引導部分62A的左側部和下紙張引導部分62B的右側部設置有可以分別插入并被引導至后蓋14的引導凹槽142和143中的上突出部65和下突出部66。上突出部65和下突出部66形成為分別從上紙張引導部分62A的左側部和下紙張引導部分62B的右側部向外突出。突出部65和66中的每一個形成為直徑大致等于(略微小于)引導凹槽142和143中的每一個的凹槽寬度的柱狀。此外,如圖4、圖10、圖11等所示,在輥保持框架60中,在上紙張引導部分62A的上端部中設置有與操作按鈕70的下表面部分(底板部分74的下表面74a)接觸的接觸表面部分67。另外,如圖10、圖11等所示,在輥保持框架60中,在輥保持框架60的與后蓋14相對的區域的下部中相反的(左右)兩個端部的略微向內的部分中設置有一對彈簧支承板部分68,以便彈簧支承板部分68接觸并保持稍后將要進行描述的壓力彈簧85A和85B的一部分。彈簧支承板部分68中的每一個形成為具有這樣的形狀該形狀能夠使彈簧支承板部分 68配合在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相應的彈簧接納部分82A(82B)(稍后將要進行描述)中從而保持壓力彈簧85A和85B。如圖5、圖6、圖9等所示,操作按鈕70包括主體部分71以及形成在主體部分71 的頂部上的操作部分72。主體部分71設置為這樣在矩形的板狀基片71a的左側部和右側部中形成有側板部分73A和73B,并且在基片71a的底部中形成有底板部分74。底板部分74的下表面7 與輥保持框架60中的接觸表面部分67 (圖4和圖1 相對并接觸。操作部分72包括頂面部分72a以及通過臺階部分72b向后突出的側面部分72c。另外,在操作按鈕70中,大致在主體部分71的側板部分73A和73B的沿豎直方向的中心部分設置有突出部75,突出部75插入并被引導至后蓋14的引導孔145中從而在左側和右側突出。此外,在操作按鈕70中的上端部設置有緩沖部分76,該上端部也大致是操作部分 72以及主體部分71的側板部分73A和7 之間的加寬部分。當后蓋14關閉時,緩沖部分 76對設置在裝置主體10的頂蓋(外部部件)17的內表面側的待緩沖部分18進行緩沖,以使操作按鈕70停止移動。緩沖部分76呈現分別從操作部分72的側表面向左和向右突出的臺階形狀。如圖3至圖5等所示,待緩沖部分18形成為與按鈕露出切口部分19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相對,按鈕露出切口部分19大致形成在頂蓋17的后端部的中心部分中。如圖6、圖7、圖9、圖10等所示,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包括板狀的主體部分81 ; 一對彈簧接納部分82A和82B,其分別形成在主體部分8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的略微向內的一側,以便接納壓力彈簧85A和85B ;以及紙張引導部分83,其形成在主體部分81的上部中并且位于一對彈簧接納部分82A和82B之間。壓力彈簧85A和85B是用于沿著箭頭Bl所示的方向(大致沿著將軸部分36配合在定位凹槽50中的方向的方向)推壓輥保持框架60的一對螺旋彈簧。可以將如下壓力彈簧用作壓力彈簧85A和85B中的一個彈簧85B 該壓力彈簧通過從其下端部延伸的延長線部分85c與另一個彈簧部分89形成為一體。另一個彈簧部分89是用于使靜電消除部件 101接地的組成部件,靜電消除部件101消除二次轉印之后記錄紙張9的背面上的靜電并且設置在輥保持部分61的主體部分61a和上紙張引導部分62A之間的加寬部分中。具體來說,靜電消除部件101和(導電的)壓力彈簧85B (因而連同彈簧部分89)通過導電部件 (導電彈簧)102彼此連接,從而當后蓋14關閉時,與靜電消除部件101電連接的彈簧部分 89可以與裝置主體10的接地的組成部分接觸。一對彈簧接納部分82A和82B中的每一個由彈簧保持底板84和側板85組成。彈簧保持底板84保持壓力彈簧85A(85B)的下端部。側板85包圍壓力彈簧85A(85B)的下側部。紙張引導部分83中的每一個由多個板狀的引導突出部組成,該多個引導突出部設置為疊置在輥保持框架60的下紙張引導部分62B中的下突出部66上。另外,多個插入部分86設置在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主體部分81的下端部中。 插入部分86插入并固定在形成于后蓋14的安裝板147中的插入孔147a中。此外,在主體部分81的上端部中形成有固定接納部分87。形成在后蓋14中的固定板149與固定接納部分87接觸從而固定在固定接納部分87上。如圖4、圖10至圖14等所示,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的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中設置有板簧部分90A和90B,以便板簧部分90A和90B與操作按鈕70的下部接觸。如圖11、圖13等所示,板簧部分90A和90B中的每一個形成為處于這樣的狀態 接觸表面部分(板部分)67的一部分被切割成細長的板狀件。具體來說,板簧部分90A和 90B中的每一個具有與接觸表面部分67連續地設置的根部91以及作為從根部91延伸的可彈性變形的自由端的端部92。也就是說,板簧部分90A和90B中的每一個是懸臂狀的板簧。由于形成輥保持框架60的合成樹脂(模制件)的撓性,自由端92發生彈性變形從而沿著箭頭El和E2所示的方向彎曲。在自由端92的頂面側設置有突出部93,以便突出部93在板簧部分90A (90B)不發生彎曲的狀態下從接觸表面部分67的表面向上突出。突出部93的沿著板簧部分90A(90B) 的縱向的截面形狀是三角形。突出部93的帶尖的末端部93a是與操作按鈕70的下部(主體部分71的底板部分74的下表面74a)實際接觸的部分(圖14)。突出部93形成為這樣 末端部93a具有相對于接觸表面部分67的所需高度h。突出部93的高度h是用于決定板簧部分90A(90B)的彈簧力BF的大小的一個因素。板簧部分90A和90B沿著左右方向(與二次轉印輥35的軸向D等同)設置在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的兩個位置。具體來說,板簧部分90A和90B設置在對稱的位置,即板簧部分90A和90B沿著左右方向朝向相反的(左右)兩側與接觸表面部分67 的中心部分(也用作上紙張引導部分62A的中心部分)等距隔開。另外,如圖4、圖10至圖14等所示,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的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中設置有鉤狀部分95A和95B。鉤狀部分95A和95B與操作按鈕70的下部接觸從而與操作按鈕70連接。當后蓋14關閉時,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被位于定位凹槽50前方的引導斜面53引導并且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移動,從而輥保持框架60也沿著同一方向移動。鉤狀部分95A和95B用于使操作按鈕70同樣和輥保持框架60 —起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移動(圖16)。如圖13、圖14等所示,鉤狀部分95A和95B中的每一個形成為從輥保持框架60的上紙張引導部分62A的壁面突出從而位于接觸表面部分67上方,因此鉤狀部分95A(95B) 可以與操作按鈕70的主體部分71的底板部分74的上表面74b接觸。鉤狀部分95A(95B)和接觸表面部分67之間的間隙(間隔距離)m設定為比操作按鈕70的主體部分71的底板部分74的厚度大的值。這樣,操作按鈕70的主體部分71的底板部分74可以沿著箭頭Bl 或B2所示的方向移動經過接觸表面部分67和鉤狀部分95A(95B)之間的所需距離。鉤狀部分95A和95B中的每一個形成為與兩個板簧部分90A和90B中的每一個的外側位置相鄰。此外,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輥保持框架60 (上紙張引導部分62A的左側表面部分和下紙張引導部分62B的右側表面部分)安裝在左右一對引導板144A和144B上,并留有允許移動的間隙S(圖7)。這樣,輥保持框架60的沿寬度方向(沿著二次轉印輥35的軸向 D的方向)的相反的兩個端部沿著箭頭Bl或B2所示的方向(當后蓋14關閉時,沿著箭頭 B2所示的方向)相對于后蓋14移動不同的量,從而該保持框架總體上移動而沿著箭頭Jl 或J2所示的方向傾斜。另外,如圖3、圖12等所示,操作按鈕70的操作部分72中的頂面部分7 形成為與位于裝置主體10的頂蓋17中的按鈕露出切口部分19周圍的部分17a平滑地連續的平面形狀。另外,操作部分72中的側面部分72c形成為與后蓋14的外表面平滑地連續的平面形狀。例如,以上述方式構造而成的輥保持框架60、操作按鈕70、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 等按照如下過程安裝在后蓋14的內側。順便提及,后蓋14通過鉸鏈13安裝在形成于裝置主體10的后側的開口部分12上。首先,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安裝在后蓋14的內側。具體來說,在壓力彈簧85A和 85B接納在彈簧接納部分82A和82B中之后,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中的插入部分86插入后蓋14中的安裝板147的插入孔147a中,并且固定接納部分87固定在后蓋14中的固定板 149上。這樣,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安裝并固定在后蓋14上。繼而,在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已經安裝在后蓋14上的條件下,輥保持框架60安裝并連接在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頂部上。具體來說,在二次轉印輥35安裝在輥保持框架60中之后,在彈簧支承板部分68A和68B插入從壓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彈簧接納部分 82A和82B露出的壓力彈簧85A和85B的上部中的條件下安裝輥保持框架60。紙張引導部分62A和62B中的上突出部65和下突出部66分別配合在后蓋14中的引導板144A和144B 的引導凹槽142和143中。這樣,輥保持框架60安裝在后蓋14上而可以沿著箭頭Bl和B2所示的方向移動。 另外,壓力彈簧85A和85B沿著箭頭Bl所示的方向(向上的方向)保持推壓輥保持框架 60。最后,在輥保持框架60已經安裝在后蓋14上的條件下,操作按鈕70與輥保持框架60的頂部接觸從而安裝在輥保持框架60上。具體來說,在作為操作按鈕70的下部的底板部分74與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接觸之后,突出部75配合在后蓋14中的引導板146A和146B的引導孔145中。在此時,如圖14等所示,操作按鈕70的底板部分74 插入接觸表面部分67以及鉤狀部分95A和95B之間的間隙中,并且底板部分74的下表面 74a與板簧部分90A和90B的突出部93接觸。這樣,操作按鈕70安裝在后蓋14上而可以沿著箭頭B 1和B2所示的方向移動。 另外,操作按鈕70的底板部分74插入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以及鉤狀部分95A 和95B之間而與板簧部分90A和90B保持接觸。另外,在操作按鈕70中,操作部分72得到保持而設置在后蓋14的按鈕設置部分141中。接下來,對后蓋14的打開/關閉操作進行描述。圖3和圖4示出了后蓋14位于關閉位置時的狀態。由于在此時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進入設置在裝置主體10 —側的定位凹槽50中并且在定位凹槽50中位置得到保持,所以后蓋14的位置通過保持二次轉印輥35的輥保持框架60保持固定(持續地固定在關閉位置)。另外,在此時,壓力彈簧85A和85B的彈簧力Fl沿著箭頭Bl所示的向上的方向 (沿著軸部分36進入定位凹槽50的方向C2的方向)推壓輥保持框架60,從而二次轉印輥 35的軸部分36可靠地保持在定位凹槽50中。另外,壓力F2從中間轉印單元30的支撐輥 32b施加在二次轉印輥35上,從而二次轉印輥35保持推壓在定位凹槽50的第一側壁部分 50a(圖 5)上。此外,在此時,由于被壓力彈簧85A和85B推壓的輥保持框架60在接觸表面部分 67中與操作按鈕70接觸,所以操作按鈕70受到推壓并且沿著箭頭Bl所示的向上的方向移動。這樣,操作按鈕70的緩沖部分76對頂蓋17的待緩沖部分18進行緩沖,因此阻礙操作按鈕70移動從而使操作按鈕70保持靜止。在此時,操作按鈕70的操作部分72中的頂面部分7 從頂蓋17的按鈕露出切口部分19向外部露出,并且形成與位于按鈕露出切口部分19的周圍的頂蓋部分17a平滑地連續的平面(圖3和圖12)。隨后,當后蓋14打開時,可以執行如下操作。首先,如圖15所示,操作者用手沿著箭頭Ml所示的向下的方向按下操作按鈕70。 這樣,操作按鈕70順著引導孔145沿著箭頭B2所示的向下的方向移動。在此時,作為操作按鈕70的下部的底板部分74與被壓力彈簧85A和85B推壓的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接觸并對接觸表面部分67進行緩沖,從而操作按鈕70 和輥保持框架60 —起克服壓力彈簧85A和85B的彈簧力Fl沿著箭頭B2所示的向下的方向移動。在此時,操作按鈕70的底板部分74在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中與板簧部分90A和90B的突出部93接觸,從而板簧部分90A和90B發生彈性變形而朝向向下的方向El彎曲,并且底板部分74最終與接觸表面部分67的表面直接接觸(具體來說,底板部分74與鉤狀部分95A和95B下方的止動突起103接觸)。這樣,操作按鈕70向下推壓輥保持框架60的力傳遞到輥保持框架60。另外,由于突出部75與引導孔145的下端部14 接觸,所以操作按鈕70停止沿著箭頭B2所示的向下的方向移動。另外,盡管操作按鈕70的沿著箭頭B2所示方向的移動力通過板簧部分90A和90B 傳遞到輥保持框架60,然而板簧部分90A和90B設置在關于接觸表面部分67的中心部分的對稱位置,因此移動力可以傳遞到輥保持框架60而不會在左右兩側之間產生不平衡。這樣,不僅操作按鈕70而且輥保持框架60可以沿著引導孔145以及引導凹槽142和143平穩地移動。因此,輥保持框架60和操作按鈕70 —起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移動,從而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沿著退出定位凹槽50的方向Cl移動。當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 36隨后完全退出定位凹槽50時,后蓋14進入繞著鉸鏈13沿著箭頭Al所示的方向(打開的方向)樞轉的狀態。在此時,操作按鈕70中的緩沖部分76與頂蓋17的待緩沖部分18
14分離。因此,如圖5所示,后蓋14相對于裝置主體10傾斜從而使裝置主體10的開口部分12向外部敞開。在打開的后蓋14中,輥保持框架60受到壓力彈簧85A和85B的彈簧力 Fl的推壓而沿著箭頭Bl所示的向上的方向移動。另外,由于輥保持框架60在接觸表面部分67中與操作按鈕70的下部接觸,所以操作按鈕70也沿著箭頭Bl所示的向上的方向移動。在此時,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通過板簧部分90A和90B的突出部93 與操作按鈕70的底板部分74接觸,板簧部分90A和90B在彈性恢復力的作用下沿著箭頭 E2所示的恢復方向移動。另外,由于突出部75與引導孔145的上端部14 接觸,所以操作按鈕70的沿著箭頭Bl所示向上的方向的移動受到阻礙而停止。操作按鈕70的操作部分 72的頂面部分7 從后蓋14的上端部1 略微突出(見圖6和圖16)。隨后,當后蓋14關閉時,可以執行如下操作。首先,如圖16所示,操作者用手沿著箭頭M2所示的關閉方向推動后蓋14。在此時,操作者可以觸碰和按壓操作按鈕70,但是操作者不是必須操作操作按鈕70本身。當后蓋14繞著鉸鏈13沿著箭頭A2所示的方向(關閉方向)樞轉而靠近裝置主體10的開口部分12前方的位置時,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與定位凹槽50前方的引導斜面53接觸。在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與引導斜面53接觸之后,當后蓋14進一步受到推動并沿著關閉方向A2擺動時,軸部分36在與相對于后蓋14的移動方向向下傾斜的引導斜面53接觸的同時移動,從而軸部分36受到向下推壓的力。因此,二次轉印輥35和輥保持框架60—起(克服壓力彈簧85A和85B的彈簧力Fl)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移動。當輥保持框架60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移動時,接觸表面部分67中的鉤狀部分95A和95B與操作按鈕70的底板部分74接觸,從而鉤狀部分95A和95B與操作按鈕70連接。這樣,操作按鈕70和輥保持框架60 —起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移動。當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隨后到達引導斜面53的端點部分(也用作定位凹槽50的上端部50d)時,二次轉印輥35通過輥保持框架60受到壓力彈簧85A和85B的彈簧力F1,從而沿著箭頭Bl所示的方向受到推壓。因此,軸部分36沿著方向C2進入定位凹槽50中,從而軸部分36配合在定位凹槽50中。在此時,如圖16所示,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從軸部分36與引導斜面53接觸的位置Pl到定位凹槽50的上端部50d移動經過距離L (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的移動距離)。因此,輥保持框架60和操作按鈕70也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移動經過與距離L 大致相等的距離,該距離與軸部分36的移動距離L對應。這樣,可以防止操作按鈕70中的操作部分72的頂面部分7 從后蓋14的上端部 14a突出。另外,操作按鈕70移動到如下位置在該位置,緩沖部分76不對裝置主體10的頂蓋17的待緩沖部分18進行緩沖,而緩沖部分76可以移動到與待緩沖部分18的下表面略微向下隔開的位置。如圖4所示,當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6隨后進入定位凹槽50并且沿著方向C2移動而配合在定位凹槽50中時,操作按鈕70被輥保持框架60推壓而沿著箭頭Bl所示的方向移動,從而緩沖部分76對待緩沖部分18進行緩沖并且保持靜止。這樣, 當后蓋14關閉時,可以平穩地執行關閉操作而無需操作操作按鈕70。
在操作按鈕70中,操作部分72的頂面部分7 位于頂蓋17的按鈕露出切口部分 19內部并向外部露出。在該情況下,頂面部分7 呈現為與位于按鈕露出切口部分19的周圍的頂蓋部分17a平滑地連續的平面(圖幻。結果,操作按鈕70與頂面部分17等很好地對齊,從而良好地保持包括操作按鈕70在內的周圍的外觀。如上所述,后蓋14如圖3和圖4所示關閉和固定。在該圖像形成裝置1中,當后蓋14將要關閉或者已經關閉時,二次轉印輥35的位置可以相對于各個圖像形成裝置或在同一圖像形成裝置中發生位移和移動從而主要沿著軸部分36進入/或退出定位凹槽50的方向C1/C2改變。因此,當改變單元支撐框架55的狀態以校正中間轉印帶31在圖像形成裝置1的操作期間的蛇形或單側行進時,形成在支撐框架陽中的定位凹槽50 (槽底部分50c)本身的位置可以精確地沿著軸部分36進入/退出定位凹槽50的方向C1/C2發生位移和移動。發生上述位移時的移動通常可以是在橫向上不對稱的。由于后蓋14本身較薄或者對后蓋14的增強存在限制,所以當后蓋14的機械強度降低時,發生該改變的可能性變高。二次轉印輥35的位移是根據原正確安裝位置的位移(移動)。因此,二次轉印輥 35通常布置在(對齊或調整至)二次轉印位置,從而二次轉印輥35可以執行良好的二次轉印。此外,當定位凹槽50本身發生位移時,輥保持框架60受到壓力彈簧85A和85B的彈簧力的推壓,從而二次轉印輥35的軸部分35隨著定位凹槽50的位置發生位移。于是,二次轉印輥35布置在正確的二次轉印位置,使得二次轉印輥35可以執行良好的二次轉印。另一方面,當二次轉印輥35發生位移時,保持二次轉印輥35的輥保持框架60的位置(狀態)也沿著箭頭Bl或B2所示的方向改變。此外,由于輥保持框架60在接觸表面部分67中與操作按鈕70的下部(底板部分74)接觸,所以存在輥保持框架60的位移甚至傳遞至操作按鈕70的可能性。當輥保持框架60的位移傳遞至操作按鈕70從而使得操作按鈕70的位置(狀態) 沿著箭頭Bl或B2所示的方向改變時,操作按鈕70由于緩沖部分76不能正常地進行緩沖而總體上傾斜。因此,操作部分72的頂面部分7 不形成與頂蓋17連續的平面,從而在頂面部分7 與頂蓋17之間形成臺階。于是,降低了外觀的質量。此外,當操作按鈕70不在正常狀態下接觸待緩沖部分18而保持靜止時,操作按鈕70的狀態改變會影響后蓋14,從而操作按鈕70與裝置主體10的與后蓋14相鄰的另一個蓋子(例如后蓋部分、頂蓋17等其他外部部件)的對齊狀態劣化。在圖像形成部分1中,輥保持框架60和操作按鈕70借助板簧部分90A和90B彼此連接。因此,即使當輥保持框架60因二次轉印輥35的對齊而發生位移時,也能利用接觸表面部分67中的板簧部分90A和90B的彈性變形對輥保持框架60的位移(移動)進行緩沖(吸收或消除),從而防止該位移傳遞至操作按鈕70。因此,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當后蓋14關閉時,二次轉印輥35的位置可以正常調整,并且操作按鈕70可以保持與頂蓋17的待緩沖部分18正常接觸,而不會受到二次轉印輥35的位置狀態的影響。下面詳細描述二次轉印輥35,當后蓋14關閉時,二次轉印輥35 保持在設置于裝置主體10 —側的定位凹槽50中,從而二次轉印輥35可以設置在正常位置而不會受后蓋14的剛度的影響。因此,根據圖像形成裝置1,可以保證良好的二次轉印并且可以防止在后蓋14關閉時降低外觀的質量。具體地說,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輥保持框架60安裝成可以在如下狀態下發生位移輥保持框架60的相反的(左右)兩個端部沿著箭頭Bl或B2的方向移動不同的量并且相對于后蓋14總體上傾斜,從而二次轉印輥35也通常為了對齊而發生位移。然而,即使在該情況下,由于存在板簧部分90A和90B,所以也難以將由于二次轉印輥35的位移產生的輥保持框架60的位移傳遞至操作按鈕70。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當后蓋14關閉時,輥保持框架60根據二次轉印輥35的位移而移動從而板簧部分90A和90B發生彈性變形。因此,如圖4所示,各個板簧部分90A和90B 根據其本身的變形量產生彈性恢復力(彈簧力)BF,從而彈簧力BF對與板簧部分90A (90B) (的突出部93)接觸的操作按鈕90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反作用力HF產生于設置有板簧部分90A和90B的輥保持框架60中。這樣,當板簧部分90A和90B發生彈性變形時,輥保持框架60在反作用力HF的作用下移動從而沿著箭頭B2所示的方向被推回。因此,存在二次轉印輥35的位置也發生改變的內在可能性(從而使得位置精度降低)。就這方面而言,在實施例1中作出設置以保持如下關系由于板簧部分90A和90B 的彈性變形產生的反作用力HF比壓力彈簧85A和85B的彈簧力Fl弱(HF < Fl)。因此,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當后蓋14關閉時,不存在由于板簧部分90A和90B的反作用力BF而使輥保持框架60沿著箭頭B2的方向被推回的擔心。因此,可以保持二次轉印輥35的位置精度。[其它實施例]雖然在板簧部分設置為輥保持框架60的接觸表面部分67的彈性緩沖部件的情況下描述了實施例1,但是板簧部分也可以設置在操作按鈕70的下部(例如,底板部分74)中而不是設置在接觸表面部分67中。各個彈性緩沖部件沒有特別的限制,只要彈性緩沖部件能夠實現其功能即可。例如,彈性緩沖部件可以通過安裝螺旋彈簧、板簧等來形成。當彈性緩沖部件在該情況下發生彈性變形時,優選地進行構造從而可以獲得如下狀態輥保持框架60和操作按鈕70在它們的無彈性變形接觸部分彼此進行接觸。此外,雖然已經描述了弓丨導斜面53設置在定位凹槽50的后蓋14 一側附近的外側部分中的情況,但是也可以作出能夠省去引導斜面53的構造。當后蓋14在該情況下關閉時,操作者不得不執行沿著箭頭B2的方向向下按壓操作按鈕70的操作。另外在該情況下, 優選地設置鉤狀部分95A和95B。雖然已經描述了二次轉印輥35用作保持在后蓋上的旋轉體的情況,但是也可以使用任意其它旋轉體作為另一選擇。例如,可以使用一次轉印輥、送紙輥等作為其它旋轉輥。用于保持旋轉體的開閉蓋不限于設置在裝置主體10后部的后蓋14。可以使用布置在裝置主體10任意其它部分處的開閉蓋作為另一選擇。雖然優選地將利用圖像形成器件20來形成彩色圖像的彩色圖像形成裝置用作本發明所針對的圖像形成裝置,但是也可以使用單色圖像形成裝置作為另一選擇。圖像形成裝置可以使用除了電子照相法以外的任何其它方法作為圖像形成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噴墨法或熱轉印法作為替代。為了解釋和說明起見,已經提供了對于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前述說明。本發明并非意在窮舉或將本發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體形式。顯然,許多修改和變型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實施例的選取和說明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領域的其他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適用于各種實施例,并且具有各種變型的本發明適合于所設想的特定用途。本發明意在用前面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內容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裝置主體,其包括開口部分,其使所述裝置主體的內部向外部敞開;以及開閉蓋,其擺動以打開/關閉所述開口部分; 定位凹槽,其設置在所述裝置主體內部;旋轉體,其包括軸部分,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關閉所述開口部分的位置時,所述軸部分配合在所述定位凹槽中;旋轉體保持部件,其安裝在所述開閉蓋的內側,以便能夠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并且保持所述旋轉體以便所述旋轉體能夠在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中旋轉;壓力部件,其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進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壓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以及操作部件,其安裝在所述開閉蓋的內側,以便能夠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其中,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打開所述開口部分的位置時,所述操作部件與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接觸,以便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壓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并且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關閉所述開口部分的位置時,所述操作部件與被所述壓力部件推壓的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接觸,從而使所述操作部件與所述裝置主體的一部分接觸并使所述操作部件保持靜止,并且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和所述操作部件通過彈性緩沖部件彼此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彈性緩沖部件中的每一個彈性緩沖部件設定為保持下述關系由于所述彈性緩沖部件中的每一個彈性緩沖部件的彈性變形而產生的反作用力比所述壓力部件中的相應的一個壓力部件的推壓力弱。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彈性緩沖部件布置在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或所述開閉蓋的沿著所述旋轉體的軸向的寬度方向上的多個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彈性緩沖部件中的每一個彈性緩沖部件形成為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或所述開閉蓋的一部分中的懸臂狀板部分,所述懸臂狀板部分包括作為自由端的端部和設置在所述端部中的接觸突出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安裝為能夠以這樣的方式移動沿著所述旋轉體的軸向的寬度方向上的相反的兩個端部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不同的量,以便使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總體上傾斜。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在所述定位凹槽的外部的靠近所述開閉蓋的位置設置有引導斜面, 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與所述引導斜面接觸以使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進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 然后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被所述引導斜面引導而配合在所述定位凹槽中,在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中設置有接觸連接部分,并且當所述旋轉體保持部件通過所述引導斜面的引導而沿著使所述旋轉體的所述軸部分進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動時,所述接觸連接部分與所述操作部件的一部分接觸以便與所述操作部件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在所述裝置主體的頂面部分中設置有切口部分,以便當所述開閉蓋擺動到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操作部件接納在所述切口部分中,并且所述操作部件具有頂面部分,當所述操作部件與所述裝置主體的一部分接觸并保持靜止時,所述操作部件的頂面部分從所述裝置主體的頂面部分中的切口部分中露出,并且所述操作部件的頂面部分形成為與所述裝置主體的存在于所露出的頂面部分周圍的頂面部分平滑地連續的形狀。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旋轉體由二次轉印輥形成,所述二次轉印輥在與中間轉印體接觸的同時旋轉,所述中間轉印體傳送由至少一種顯影劑形成的未定影圖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裝置主體;定位凹槽;旋轉體;旋轉體保持部件;壓力部件,其沿著使旋轉體的軸部分進入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壓旋轉體保持部件;以及操作部件。當開閉蓋位于打開位置時,操作部件與旋轉體保持部件接觸,以便沿著使旋轉體的軸部分退出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壓該旋轉體保持部件。當開閉蓋位于關閉位置時,操作部件與被壓力部件推壓的旋轉體保持部件接觸,從而使該操作部件與裝置主體的一部分接觸并使該操作部件保持靜止。旋轉體保持部件和操作部件通過彈性緩沖部件彼此接觸。
文檔編號G03G21/16GK102200710SQ20101055920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6日
發明者齋藤安秀, 能見亮太郎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