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總體上,在本領域中,圖像形成裝置由具有可移除單元部件的主體形成。這樣的單元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色調劑盒和處理盒等;并且可以包含電子組件,諸如用于存儲表示單元部件的使用狀態的信息的存儲器(例如,參照日本特開JP2009-265252A、 JP2004-138775A、JP2002-72826A、和日本特開平 JP11-194682A)。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防止由于在用戶/操作員(此后稱為用戶)上累積的靜電對電子組件放電而造成對圖像形成裝置的電子組件的損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裝置主體;單元部,其包括電子組件,并且通過沿第一預定方向引導所述單元部, 所述單元部可以安裝在所述裝置主體中;單元側電極,所述單元側電極被設置到所述單元部,以與所述電子組件電連接;主體側電極,所述主體側電極被設置到所述裝置主體并且在所述單元部安裝在所述裝置主體中時與所述單元側電極電連接;以及接地電極,所述接地電極被設置到所述裝置主體并與地電連接,所述接地電極設置在所述主體側電極的相對于所述第一預定方向的上游位置處。在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單元側電極與所述主體側電極各可以包括沿第二預定方向排列的多個端子,并且所述接地電極可以具有在比所述多個端子沿所述第二預定方向排列的長度長的長度延伸的部分。在本發明第三個方面,所述單元部可以包括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單元,并且所述單元部的所述電子組件可以是存儲所述圖像形成單元的使用狀態的存儲器。在本發明的第四個方面,所述接地電極可以位于當用戶的指尖接近所述主體側電極時所述指尖與所述接地電極之間的距離比所述指尖與所述主體側電極之間的距離短的位置處。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與未設置接地電極的情況相比,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累積在用戶上的靜電的放電對電子組件的損害。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在用戶可以觸到由沿預定方向排列的多個端子構成的主體側電極的情況下,與未包括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的特征的情況相比,便于釋放在用戶上累積的靜電。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個方面,與未設置接地電極的情況相比,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存儲了關于圖像形成單元的使用狀況的信息的電子組件受到靜電的損害。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個方面,與未包括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的特征的情況相比, 便于將靜電釋放到地。
現在將參照以下附圖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其中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結構;圖2是示出了該圖像形成裝置的外部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了蓋部件被打開的狀態的截面圖;圖4是示出了感光部件單元的立體圖;圖5是示出了蓋部件和側蓋被打開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是示出了導板的內側的平面圖;圖7是示出了構成接地電極的線形部件的立體圖;圖8是沿圖6中的線VIII-VIII提取的截面圖;圖9是圖5中的部分“a”的放大圖;以及圖10是與圖9相同的視角并示出了已卸下感光部件單元的狀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1.示例性實施方式>下面,將以諸如打印機、復印機、或傳真機的圖像形成裝置為例來說明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的結構。下面,將描述從圖像形成裝置1的正面觀察到的該裝置,其中水平方向表示為X軸方向,分別用x(+) 和x(-)表示觀察者的視角的右/左方向;圖像形成裝置1的前后方向表示為Y軸方向,分別用Y(+)和γ(-)表示圖像形成裝置1的后/前方向;并且垂直方向表示為Z軸方向,分別用ζ(+)和ζ(-)表示上/下方向。<圖像形成裝置的結構>圖像形成裝置1是串聯型彩色打印機,其中,圖像形成單元沿中間轉印帶布置成一排。圖像形成裝置1包含圖像處理單元(未示出),圖像處理單元對從諸如掃描儀或個人計算機(未示出)接收的、或經由電信線路(未示出)等接收的圖像數據進行圖像處理。此外,在圖像形成裝置1內設置有分別用于黃色(Y)、品紅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2K。這些圖像形成單元2Y、2M、2C、I被設置為使得他們在大致水平的方向彼此分開并且在Y軸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在此結構中,圖像形成單元2Y、2M、 2C、2K的垂直直位置按照上述順序彼此相對降低。因此,首先執行將圖像轉印到中間轉印帶上的圖像形成單元2Y位于比最后執行將圖像轉印到中間轉印帶上的圖像形成單元1更高,由此使得圖像形成單元2Y、2M、2C、I沿著排列的平面相對于水平方向以預定角度(例如,20度)傾斜。利用這樣的排列,與圖像形成單元2Y、2M、2C、I各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高度排列的情況相比,可以縮短圖像形成裝置1在水平方向(X軸方向)上的長度。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I各個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結構,因而,在下面的描述中,在無需對圖像形成單元2Y、2M、2C、I予以區分的情況下,將圖像形成單元簡單地統稱為圖像形成單元2。各個圖像形成單元2具有感光部件單元3和顯影單元5。感光部件單元3包括充當圖像保持部件的感光鼓4、和充電器件。感光部件單元3是可以安裝在裝置主體40中或從裝置主體40卸下的部件集合體的單元部。顯影單元5通過框架(未示出)固定到裝置主體40,以構成其中安裝感光部件單元3的單元容納部。在圖像形成單元2Y、2M、2C、2K下方,設置有圖像形成單元2Y、2M、2C、2K所共用的圖像曝光單元6。圖像曝光單元6具有四個半導體激光單元(未示出),用于發出根據各個顏色(Y、M、C、K)的圖像數據而調制的激光束。從這些半導體激光單元發出的四道激光束被多棱鏡偏轉,并且通過諸如透鏡和反射鏡(未示出)的光學元件在相應圖像形成單元2Y、 2M.2C.2K的感光鼓4的表面上進行掃描,以形成靜電潛像。顯影單元5Y、5M、5C5K利用各包括相應顏色的色調劑的顯影劑對感光鼓4上形成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以形成各個顏色的色調劑圖像。通過一次轉印輥11將在圖像形成單元2Y、2M、2C、2K的感光鼓4上依次形成的各個顏色的色調劑圖像相互層疊地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0的外表面(或下側表面),中間轉印帶10設置在圖像形成單元2Y、2M、2C、2K各個的上方,并且充當中間轉印部件。中間轉印帶10是由諸如驅動輥12、張緊輥13、以及惰輥(idler roller) 14的多個輥張緊支撐的環帶狀部件,使得中間轉印帶10在驅動輥12 (由驅動馬達(未示出)旋轉) 的旋轉下沿箭頭A所指的方向循環。中間轉印帶10具有上移動部和下移動部,下移動部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同時相對于下移動部的移動方向,下移動部的下游端設置成比下移動部的上游端低。中間轉印帶10被設置為使得下移動部與圖像形成單元2Y、2M、2C、2K的感光鼓4Y、4M、4C、4K接觸。可以使用由如聚酰亞胺的合成樹脂制成的柔性膜來作為中間轉印帶10,其中合成樹脂膜的端部通過焊接等連接起來以形成環帶部件。需要注意,中間轉印帶10、一次轉印輥11、驅動輥12、張緊輥13、惰輥14等構成了中間轉印單元9。具有預定尺寸、由預定材料制成并且充當記錄介質的記錄片材18容納于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1內的片材容器M中,并且通過多個輥從片材容器M沿傳送路徑21傳送記錄片材18。通過給紙輥25和分離輥沈從片材容器M —次一張地提供記錄片材18,以將記錄片材18傳送到定位輥觀,在定位輥觀暫時保持各記錄片材18。使定位輥觀按預定定時旋轉,以將各記錄片材18進一步傳送到中間轉印帶10的二次轉印位置。在該二次轉印位置處,在中間轉印帶10的一側設置有二次轉印輥17并且二次轉印輥17與設置在中間轉印帶10的另一側的驅動輥12相對。當片材在二次轉印輥17與中間轉印帶10之間移動時,二次轉印輥17抵壓中間轉印帶10,以將各記錄片材18擠壓在中間轉印帶10上。層疊地提供在中間轉印帶10上的黃色(Y)、品紅色(M)、青色(C)和黑色⑷色調劑圖像在二次轉印輥17的壓力和靜電力的作用下轉印到記錄片材18上。定影單元19向在二次轉印位置已轉印有各顏色的色調劑圖像的記錄片材18施加熱和壓力,以將轉印圖像定影在記錄片材18上。之后,記錄片材18通過排紙輥20排出到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1的上部的片材接收托盤23上。傳送路徑21還包括用于反轉記錄片材18的正面和背面的反轉機構22。下面,除了圖1以外,還將參照圖2和圖3進一步說明圖像形成裝置1的結構。圖 2是示出了圖像形成裝置1的外部的立體圖,而圖3是示出了蓋部件處于打開狀態的圖像形成裝置1的內部結構的圖。在圖像形成裝置1的主體40的橫向側上是附接的側蓋41,側蓋41可以繞支撐軸 42樞轉以打開和關閉。側蓋41進而設置有可以相對于側蓋41打開和關閉的手動送紙托盤 43。手動送紙托盤43通常相對于側蓋41關閉;但是當需要使用與片材容器M中容納的記錄片材不同類型的記錄片材時,可以相對于側蓋41打開手動送紙托盤43以使得能夠通過打開的手動送紙托盤43向傳送路徑21供應需要的記錄片材。在裝置主體40的上側上設置有蓋部件45,蓋部件45可以繞支撐軸46樞轉以打開和關閉。蓋部件45的上表面充當排紙托盤23,其上形成有色調劑圖像的記錄片材18被排出到排紙托盤23上。另外,操作單元49設置在裝置主體40的上側上。例如,操作單元49 包括用于輸入記錄片材的數量的十鍵鍵盤。總體上,蓋部件45相對于裝置主體40保持關閉,并且當在裝置主體40中安裝或從裝置主體40中卸下感光部件單元3Y、3M、3C、3K時打開。在打開蓋部件45之前,相對于裝置主體40打開側蓋41,使得側蓋41不妨礙安裝在蓋部件45的內側的中間轉印單元9。 另一方面,當相對于裝置主體40關閉側蓋41時,在關閉側蓋41之前,相對于裝置主體40 關閉蓋部件45。<感光部件單元的結構>接下來,將參照圖4說明感光部件單元3的結構。圖4是感光部件單元3的立體圖。感光部件單元3具有單元主體301,單元主體301由樹脂材料制成并具有細長形狀,其中凸緣302和303分別形成在單元主體301的各縱向端。凸緣302和303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感光鼓4、充電輥304等的端部。感光鼓4具有旋轉軸401,旋轉軸401的各端都設置有滑動軸承402。此外,其上形成有包括四個端子的單元側電極305的電路板306相對于重力方向安裝在凸緣302的上部上。為此,電路板306被安裝了具有存儲功能的電子組件(未示出)。 該電子組件存儲表示感光部件單元3的使用狀態的信息(例如,感光鼓4的旋轉次數和旋轉時間期間、或者可能已發生的任何故障)。另外,在單元主體301的長度方向上的中間部分中,形成了具有凹入形狀的把手部307,使得用戶可以容易地抓住感光部件單元3。<導板的結構>接下來,將說明當在裝置主體40中安裝或從裝置主體40中卸下感光部件單元3 時使用的導板。圖5是示出了蓋部件45和側蓋41被打開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是示出了導板的內側的平面圖。圖7是示出了構成接地電極的線形部件的立體圖。圖8是沿圖6中的線VIII-VIII提取的截面圖。圖9是圖5中的部分“a”的放大圖。圖10是與圖9相同的視角并示出了卸下感光部件單元3后的狀態的立體圖。需要注意,導板設置在裝置主體40的正面(Y(-)側)和背面(Υ(+)側)各個上。 在下面的描述中,參照設置在裝置主體40的正面上的導板的圖進行說明。導板60由樹脂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用于在預定方向(Ζ軸方向)引導各個感光部件單元3Υ、3Μ和3C的旋轉軸401的引導槽61Υ、61Μ和61C。在由引導槽61進行引導的同時相對于重力方向從上方(Ζ(+))插入裝置主體40中的各個感光部件單元3設置在裝置主體40中,以與相應的顯影單元5接觸。在導板60面向外的一側上設置了支撐各個感光部件單元3的感光鼓4的旋轉軸401的支撐板90 (見圖8)。該支撐板90是金屬板,并且經由裝置主體40的框架部件電接地。這樣,各個旋轉軸401與地面電連接。導板60設置有各包括四個端子71的主體側電極70Υ、70Μ和70C。如圖8所示,各個端子71由被彎曲以形成彈性突起部72的板構件制成。這樣,當感光部件單元3安裝在裝置主體40中時,單元側電極305的端子與主體側電極70的端子71可以沒有困難地彼此接觸。在安裝了感光部件單元3的狀態下,單元側電極305的端子接觸主體側電極70的端子71,從而設置在感光部件單元3上的電子組件與設置到裝置主體40的電路電連接。感光部件單元3上的電子組件從裝置主體40的電路接收與感光部件單元3的操作有關的信息,并且存儲該信息。此外,導板60設置有接地電極80Y、80M和80C,接地電極80Y、80M和80C位于相對于重力方向在主體側電極70Y、70M和70C上方(或在Z(+)側)的位置處,即,相對于感光部件單元3被導入裝置主體40中的方向(或Z(-)方向)在主體側電極70的上游的位置處。如圖7所示,各個接地電極80通過彎曲線狀部件81而制成。線狀部件81被彎曲成大致呈L形,使得線狀部件81 (接地電極80)在已安裝的狀態下具有在水平方向(X軸方向)延伸的水平部82和在垂直方向(Z軸方向)延伸的豎直部83。接地電極80還具有彎曲部84,彎曲部84通過彎曲豎直部83的端部使得彎曲部84在朝向裝置主體40內側的方向(Y(+)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導板60形成有凹部62,水平部82設置在凹部62中。如圖6所示,水平部82的長度Ll比設置主體側電極70的端子71的長度L2長,藉此水平部82位于端子71上方以覆蓋端子71。接地電極80的水平部82和豎直部83的大部分被露出。另一方面,彎曲部84 彈性地接觸支撐板90。結果,接地電極80經由支撐板90與地電連接。接地電極80并未設置在導板60的表面上,因而當在裝置主體40中安裝或從裝置主體40中卸下感光部件單元 3時,防止接地電極80干擾感光部件單元3。導板60具有電極座63,主體側電極70設置在電極座63上。各個電極座63從導板60的表面突出以保證接地電極80和主體側電極70彼此分開。應當注意,除了背面(Υ(+)側)上的導板未設置有主體側電極和接地電極以外,背面(γ(+)側)上的導板與前面描述的正面(Υ(-)側)上的導板60相同,因而略去了對背面上的導板的說明。根據近來的趨勢,優選具有較小尺寸的圖像形成裝置1。因而,如圖1所示,色調劑收集單元50例如設置在蓋部件45內側上限定的未被使用的空間中,以減小裝置主體40的尺寸。另一方面,考慮到實施更換感光部件單元3的用戶可能不是受過培訓的操作員, 因此優選地將設置在裝置主體40上的電路和設置在感光部件單元3上的電子組件彼此電連接所要經過的主體側端子(或電極)和單元側端子(或電極)設置在當在裝置主體40 中安裝或從裝置主體40中卸下感光部件單元3時不能輕易看到的位置處。但是,在縮小了尺寸的裝置主體40中,由于下部空間被圖像曝光單元6、顯影單元5Y、5M、5C和5K、以及電源單元7占用,很難將電極設置在用戶不能輕易看到的位置(即,在裝置主體40的下部)。 因而,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主體側電極70設置在導板60的相對于重力方向的上部(Z(+) 側部),如圖6所示,即,在當打開蓋部件45時用戶能夠輕易看到的位置處。根據主體側電極70的這樣的位置,需要將感光部件單元3上的單元側電極305設置在感光部件單元3的端部表面上,如圖4所示。因而,在用戶更換新的感光部件單元3的情況下,當用戶打開蓋部件45時,主體側電極70將正好顯現在用戶的前面,用戶可以觸到主體側電極70。如果用戶觸到主體側電極 70,則在用戶的衣物上累積的靜電可能通過主體側電極70流入到設置到裝置主體40上的電路中,造成對構成該電路的電子組件的損害,或者,靜電可能臨時存儲在該電路中,并且當感光部件單元3安裝在主體40中時,靜電可能通過電極70和305流入到感光部件單元 3中,造成諸如損壞感光部件單元3上的電子組件的問題。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在圖像形成裝置1中,接地電極80設置成在用戶打開蓋部件45時比主體側電極70更加靠近用戶。接地電極80通過金屬支撐板90與地電連接。在用戶碰巧不注意地幾乎觸到主體側電極70的情況下,用戶的指尖在接近主體側電極70前將接近接地電極80,這導致在指尖與接地電極80之間發生放電,從而使靜電流入地。在放電過后,如果用戶觸到主體側電極70,則將導致電子組件損壞的幾率很小。考慮到如果用戶在工作中抓住把手部307的情況,上述的問題不太可能出現。但是,由于用戶經常進行感光部件單元3的更換以解決在打印等中出現的問題,因此進行更換工作的用戶可能未能閱讀到注意事項等,例如寫在用于更換的感光部件單元3的包裝盒上的那些注意事項。因而,用戶可能通過抓住感光部件單元3的端部而不是抓住把手部307 來進行更換,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戶的手接觸主體側電極70的風險很高。但是,同樣在該情況下,在用戶的手接觸到主體側電極70之前,通過接地電極80進行了放電,因而可以保護電子組件。此外,由于接地電極80的水平部82位于主體側電極70的端子71上方以覆蓋端子71,因而保證了在用戶的指尖接近任意端子71之前,先接近接地電極80,使得在指尖與接地電極80之間發生由靜電引起的放電。還要注意的是,關于用戶的指尖與電極70和80之間的距離,如圖8所示,當在指尖F接近電極70和80的移動期間用戶的指尖F到達電極座63時,指尖F與接地電極80 之間的距離小于指尖F與主體側電極70之間的距離。因此,在用戶身上累積的靜電造成了指尖F與接地電極80之間的放電。<2.變型實施方式>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可以如下所述地進行變型。接地電極80并不必須由線狀部件制成,并且可以具有任意形狀,只要其可以在用戶的手(指尖)接近主體側電極70之前造成在用戶上累積的靜電進行放電即可。另外,在前述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接地電極80未設置在導板60的表面上,但是可以將接地電極80設置成從導板60的表面突起。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設置用于使得突起的接地電極80在進行感光部件單元3的安裝/卸下時容易彎曲或從導板60的表面縮回到導板60的主體內的機構。提供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上述描述是出于例示和說明的目的。其并非旨在窮舉或者將本發明限于所公開的精確形式。顯然,許多修改和變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是清楚的。選擇并描述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是為了最佳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針對各個實施方式理解本發明并且使各種變型適于期望的具體用途。本發明的范圍旨在由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裝置主體;單元部,其包括電子組件,并且通過沿第一預定方向引導所述單元部,所述單元部能夠安裝在所述裝置主體中;單元側電極,其被設置到所述單元部,以與所述電子組件電連接; 主體側電極,其被設置到所述裝置主體并在所述單元部安裝在所述裝置主體中時與所述單元側電極電連接;以及接地電極,其被設置到所述裝置主體并且與地電連接,所述接地電極設置在所述主體側電極的相對于所述第一預定方向的上游位置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單元側電極與所述主體側電極各包括沿第二預定方向排列的多個端子,并且所述接地電極具有在比所述多個端子沿所述第二預定方向排列的長度長的長度延伸的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單元部包括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單元,并且所述單元部的所述電子組件是存儲所述圖像形成單元的使用狀況的存儲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接地電極位于在當用戶的指尖接近所述主體側電極時所述指尖與所述接地電極之間的距離比所述指尖與所述主體側電極之間的距離短的位置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裝置主體;單元部,其包括電子組件,并且通過沿第一預定方向引導單元部,該單元部能夠安裝在裝置主體中;單元側電極,其被設置到單元部,以與電子組件電連接;主體側電極,其被設置到裝置主體并在單元部安裝在裝置主體中時與單元側電極電連接;以及接地電極,其被設置到裝置主體并且與地電連接,接地電極設置在所述主體側電極的相對于第一預定方向的上游位置處。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2169303SQ201010517438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25日
發明者飯倉和昭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