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及其設計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老花眼的校正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及其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在眼鏡鏡片的技術進步中,在鏡片設計中具有被稱作定制設計或個性化設計的設 計技術的領域。在該設計領域中,對于眼鏡鏡片、尤其是為了校正老花眼而使用的漸進屈光力眼 鏡鏡片的光學特性,不僅考慮用戶的眼科處方,還考慮因人而異的生活方式,例如眼鏡的使 用目的、場合、使用頻率等,或在作為眼鏡完成并佩戴的狀態下鏡片相對于眼睛的位置或相 對于視線的姿勢、傾角等各個佩戴時的條件,進行使光學性能最優化的設計。作為利用這種定制設計的制造方法,具有使用與用戶的眼睛自身關聯的定制信 息、用戶的生活方式、或與其他關聯的定制信息來設計眼鏡鏡片的現有例(文獻1 日本特 許3944914號公報、文獻2 日本特表2003-521741號公報、文獻3 :W0 2005/092173號公 報)。例如,在文獻1中,公開了使用與用戶的眼睛關聯的定制信息和與用戶的生活方 式關聯的定制信息進行定制設計的制造方法,在該與用戶的眼睛關聯的定制信息中,具有 度數(球面度數、散光度數和散光軸)、加入度數、從遠用部到近用部的眼睛的內視等眼科 處方信息,作為眼鏡佩戴時的裝配數據,具有角膜頂間距離、佩戴時前傾角或框的彎曲角 度。在文獻1中,通過與生活方式關聯的信息定制遠用或近用的寬度或位置這樣的基本設 計參數,由此計算漸進面,并且還通過佩戴時前傾角等裝配信息進行光學特性的校正。在這些現有例中制造出的眼鏡鏡片中,將佩戴時前傾角確定為標準的設定角度。在圖1A、圖1B中示出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一般結構。圖1A示出漸進屈光力眼 鏡鏡片1的主視圖,圖1B示出其垂直剖面圖(省略剖面線)。在圖1A、圖1B中,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1由物體側折射面2(以下,稱作外表面) 和眼球側折射面3(以下,稱作內表面)這兩個折射面構成,具有與遠方視對應的遠用部4、 與近方視對應的近用部5以及光焦度從遠用部4到近用部5連續性變化的累進部6a。在近用部5中,光焦度與遠用部4相比增加了加入度數。在鏡片大致中央,大致垂 直地形成有在佩戴時視線頻繁通過的鏡片上的位置即主注視線7,在近用部5中根據觀察 近距離時的內視而偏向鼻側(在圖1A中偏右)。將遠用部4和近用部5之間的區域稱作中 間部,該中間部由主注視線7的附近部分的像差比較小的區域即累進部6a、和該累進部6a 外側的中間側方部6b構成。中間側方部6b是像散和歪曲像差變大、不適于沒有歪曲地、清 晰地觀察物體的區域。在主注視線7上,在將鏡片放入眼鏡框中時,在第一眼位(水平正視 的位置)上具有視線通過的裝配點9,在其垂直下方幾毫米的位置上具有棱鏡測定基準點 8。在將鏡片裝入未圖示的眼鏡框時,往往有意將該棱鏡測定基準點8設定成為眼鏡框的垂 直方向上的寬度的大致中間位置。在稱作漸進面的一個面上構成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如前所述的遠用部4、近用部5、中間部6a和6b。在外表面或內表面上構成漸進面,根據情況有時在兩個表面上構成 漸進面。圖2A、圖2B是說明佩戴時前傾角和主注視線上的光焦度的方向分量的圖。圖2A 示出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主視圖,圖2B示出通過裝配點的垂直剖面圖(省略剖面線)。在圖2A、圖2B中,在鏡片的幾何中心上設置有棱鏡測定基準點8,在裝入眼鏡框 時,該幾何中心、即棱鏡測定基準點8與球型的中心一致。此時,如圖2B所示,將佩戴時前 傾角PA定義為棱鏡測定基準點8的剖面圖中外表面的法線與包括該點的水平平面所成的 角。佩戴時前傾角PA的定義具有各種解釋,但是在這里的說明中,具有鏡片裝入時的鏡片 中心位置上的外表面(前表面)的法線相對于第一眼位中的視軸的傾角,定義為佩戴時前 傾角。以下,在該說明中,將外表面的棱鏡測定基準點設為原點,在水平平面上向朝向眼睛 的方向設定Z軸(+),在與Z軸正交的垂直平面上向上方向設定Y軸(+)。如圖2B所示,在
遠用部從眼睛遠離、近用部接近眼睛的方向即鏡片放平的方向時,佩戴時前傾角PA取正值 ⑴。在圖2A中,沿主注視線7的光焦度是截面10內的光焦度,與主注視線7正交的方 向的光焦度是截面11內的光焦度。一般而言,鏡片制造商進行設計,將8° 12°之間的預定值作為標準值來設定 成為設計參數的佩戴時前傾角PA。并且,鏡片制造商將該信息傳達給眼鏡店,在眼鏡店中, 進行用戶選擇出的眼睛框的裝配調整以成為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在以往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一般將佩戴時前傾角PA設定為作為標準值的 恒定值,但是在眼鏡框中有時由于設計或材質的關系難以進行調整,從而成為與設計時想 要的佩戴時前傾角偏離較大的佩戴時前傾角,產生成為偏離原本想要的光學性能的不適當 的光學性能的問題。以下,根據事例詳細說明其理由。作為現有例1,說明遠用部的處方為近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該現有例1為 如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鏡片的球面光焦度SPH為-4. 00屈光度、散光光焦度CYL為 0. 00屈光度、加入光焦度ADD為2. 00屈光度、累進帶長PL為14mm、鏡片的折射率N為1. 67、 佩戴時前傾角PA為10°、基弧BC為3.0屈光度。在此,在鏡片放平的方向時,佩戴時前傾 角PA取正值(+)。此外,基弧BC是指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遠用部的外表面的面光焦度, 累進帶長PL是指累進部6a在垂直方向上的長度。圖3說明改變現有例1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來佩戴時的主注視 線上光學特性,上級的(A) ⑶為佩戴時前傾角PA = 0°的情況,中級的(E) (H)為PA =10°的情況(設定為標準值的佩戴時前傾角的角度),下級的(I) (L)為PA = 20°的 情況。在各級中,(A) (E)⑴示出鏡片垂直剖面圖,⑶(F) (J)示出主注視線上的外表面 的面光焦度,(C) (G) (K)示出主注視線上的內表面的面光焦度,(D) (H) (L)示出在主注視線 的各位置上透過鏡片觀察對象物時的鏡片的折射作用(以下,稱作透射光焦度)。此外,在 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在遠用部中將對象物離眼睛的距離設定為遠方、例如10m到無限 遠,在近用部中將對象物離眼睛的距離設定為近方、例如40cm到25cm,在累進部中需要以 從遠用部到近用部距離逐漸變化的方式設定距離來評價透射光焦度。各圖的縱軸表示以棱 鏡測定基準點為基準的垂直方向上的Y坐標,橫軸在垂直剖面圖中表示Z坐標,在光焦度的
6圖中表示屈光度單位的光焦度。根據圖3的(A) (E)⑴的鏡片垂直剖面圖,示出該鏡片的剖面形狀和佩戴時前傾 角PA為0°、10°、20°時的眼鏡鏡片1的實際姿勢。分別用下標m、s表示沿著主注視線7的方向及與其正交的方向,并且,分別用下標 1、2表示外表面和內表面。在將鏡片材料具有的折射率設為N、面的曲率設為C(單位為1/ m)、光焦度設為D(單位為屈光度)時,如下進行表示。Cml 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Csl 外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曲率Cm2 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Cs2 內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曲率Dml 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N-1) CmlDsl 外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面光焦度=(N-1) CslDm2 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1_N) Cm2Ds2 內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面光焦度=(1-N) Cs2此外,針對主注視線上的透射光焦度,同樣地對沿著主注視線的方向及與其正交 的方向標注下標m、s,如下進行表示。Pm 鏡片的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上的透射光焦度Ps 鏡片的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上的透射光焦度在該現有例1中,沒有進行考慮到佩戴時前傾角PA的定制設計,因此對于將佩戴 時前傾角PA設計為標準的10°的鏡片,即使佩戴時前傾角PA根據用戶的眼鏡制作時的 裝配條件而改變,也保持相同的設計而僅是鏡片的姿勢改變。由此,在佩戴時前傾角PA為 0°、10°、20°時,外表面的光焦度和內表面的光焦度不會改變。具體而言,現有例1的眼 鏡鏡片在內表面上具有漸進面,因此外表面成為球面。基弧為3.0屈光度(以下,將單位屈 光度記為(D)),因此Dm = Ds = 3. 0且在主注視線的整個范圍上恒定。在圖3中,用實線示 出的Dm和用虛線示出的Ds重合,因此成為一條線。另一方面,在內表面側的漸進面上,y = 3mm到y = -llmm之間為累進部,光焦度 從-7(D)變為-5(D)從而增加了加入光焦度2(D)。在y = 3mm以上的遠用部中,用實線示 出的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Dm2朝向上方逐漸向正側移動,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 面的面光焦度Ds2保持大致恒定。在累進部中,Dm、Ds大致相同,在近用部中,Ds朝向下方 大致恒定,Dm稍微向負側移動。Dm和Ds不同表示具有面像散。在該鏡片的處方中不包括 散光,但是這樣進行具有面像散的設計是為了在鏡片的周邊部上校正視線傾斜通過鏡片時 產生的像差,是在近年來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設計中使用的設計方法(以下,稱作軸 外像差非球面校正)。可采用PA10。時的透射光焦度的圖來理解該設計方法的效果。艮口, 在PA= 10°時,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透射光焦度Pm、和與該透射光焦度Pm正交的截面 的透射光焦度Ps為相同的值,在圖中用實線示出的Pm和用虛線示出的Ps重合。S卩,能夠 得到設為目的的遠用部、累進部、近用部的折射效果。與此相對,在佩戴時前傾角PA為0°和20°時,在遠用部中,分別產生大約 0. 3 (D)、大約0. 6 (D)左右的像散(參照圖3的(D) (L))。在考慮通常的鏡片處方以0. 25(D)為單位時,這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光學誤差。此
7外,不僅是像散,在定義為Dm和Ds的平均值的平均光焦度中,也不是設為目標的恒定值而
產生偏離。接著,說明現有例2。現有例2說明遠用部的處方為遠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 片。該現有例2為如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鏡片的球面光焦度SPH為4. 00屈光度、散 光光焦度CYL為0. 00屈光度、散光軸方向AX為0°、加入光焦度ADD為2. 00屈光度、累進 帶長PL為14mm、鏡片的折射率N為1.60、佩戴時前傾角PA為10°、基弧BC為6. 00屈光度。圖4說明改變現有例2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來佩戴時的主注 視線上光學特性,與圖3同樣地,上級的(A) (D)為佩戴時前傾角PA = 0°的情況,中級 的(E) (H)為佩戴時前傾角PA = 10°的情況,下級的(I) (L)為佩戴時前傾角PA = 20°的情況。在各級中,(A) (E)⑴示出鏡片垂直剖面圖,⑶(F) (J)示出主注視線上的外 表面的面光焦度,(C) (G) (K)示出主注視線上的內表面的面光焦度,(D) (H) (L)示出在主注 視線的各位置上透過鏡片觀察對象物時的鏡片的折射作用。現有例2在漸進面處于外表面這一點與現有例1不同。外表面為漸進面,y = 3mm 到y = -llmm為累進部。其間,主注視線的面光焦度Dm、Ds從6(D)變為8 (D)從而增加了 大約2(D)的加入光焦度。在y = 3mm以上的遠用部中,Ds大致恒定,但是Dm朝向上方逐 漸變小。另一方面,在近用部中,Ds大致恒定,與此相對,Dm朝向下方逐漸變小。這是因為 與現有例1同樣地采用了軸外像差非球面校正的設計方法。其結果,可根據圖4的(H)中 的透射光焦度的圖來理解在PA10°時能夠得到設為目的的光學特性,但是可知在PA為0° 和20°時,在遠用部中產生大約0.4(D)、在近用部中產生大約0.7(D)那樣的較大的像散, 以及在遠用部中產生大約0. 8 (D)、在近用部中產生大約0. 3 (D)那樣的較大的像散。如上所述,現有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將佩戴時前傾角固定為標準值來進行設 計,因此在由于眼鏡框的設計操縱的結構或材料等的制約,不能將佩戴時前傾角調整為其 標準值的情況下,存在不僅不能達到鏡片原本的光學性能,還較大地損壞光學特性的問題。 此外,對于銷售商店而言,依次進行佩戴時前傾角的調整也很麻煩。另一方面,在文獻1等中已經示出了在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定制設計的思想下 通過包括佩戴時前傾角的要素進行光學校正的概念,但是對于實現方法僅示出了大概的方 法,在文獻1 3中沒有公開與鏡片處方等各種條件對應的具體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 結構,從而不能實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由于與佩戴時前傾角的標準值的偏離而產 生的光學特性的劣化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及其設計方法。本發明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具有成對的外側折射面和內側折射面,所述外側折 射面和內側折射面的至少一方為漸進面,其特征在于,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球面光焦度為SPH,設散光光焦度為CYL,設散光軸方向為 AX,設加入光焦度為ADD,設鏡片的折射率為N,設垂直方向的光焦度為SV,設外表面沿著主 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l,設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2,設外表面沿著主 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l,設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2,設將鏡
8片放平的方向時設為正值的佩戴時前傾角為PA,設將鏡片裝框時為上的方向設為正值的與 棱鏡測定基準點的垂直距離為Y,設該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上部范圍的5
<Y < 15的任意點的Y坐標為Yf,設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下部范圍的-15
<Y < -5的任意點的Y坐標為Yn時,SV = SPH+CYL {cos(AX)}2 (1)Dml = (N-l) Cml(2)Dm2 = (1_N) Cm2(3),在設假定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而設計的鏡片的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 率為Cmlo,設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2o,設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 面光焦度為Dmlo,設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2o,設佩戴時前傾角即將 鏡片放平的方向時設為正值的角度為PAo時,Dmlo = (N-l) Cmlo(2A)Dm2o = (1_N) Cm2o (3A),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 傾角的變化量為APA,設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 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為ADm(Y) 時,A PA = PA-PAo (4)A Dm (Y) = {Dml (Y) +Dm2 (Y)} - {Dmlo (Y) +Dm2o (Y)} (5),并且具有以下關系A PA 乒 0 且 A Dm (Yf)乒 A Dm (Yn) (6)。此外,在此說明的實際佩戴鏡片是指本申請的考慮佩戴時前傾角來進行定制設計 的鏡片。在該結構的發明中,在將佩戴時前傾角被確定為標準的設定角度的現有的漸進屈 光力眼鏡鏡片傾斜到設定角度以外的情況下,鑒于在遠用部和近用部產生了較大的像散和 平均度數誤差這樣的事實、以及在遠用部和近用部中這些像差的產生量和方向不同這樣的 事實,通過在遠用部和近用部中對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的面光焦度的任意一個或兩個賦 予不同的校正,抑制了所述像差。即,在本發明中,在將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5 < Y < 15的任意點的 Y坐標Yf上的式(5)的值八0!11化0、和垂直距離¥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15<¥<-5 的任意點的Y坐標Yn上的式(5)的值ADm(Yn)設為不同的條件下,能夠通過根據眼鏡鏡 片的各種狀況來校正在遠用部和近用部中產生的像散,防止由于與佩戴時前傾角的標準值 的偏離而產生的光學特性的劣化。在此,在本發明中,優選以下的結構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 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PA,所述主 注視線的位于Y坐標的上部范圍內的位置Yf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 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 焦度的和之差ADm(Yf)具有以下關系SV < 0且APA > 0且ADm(Yf) > 0。在該結構的發明中,實際佩戴的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傾斜,能夠防止遠用部的處方為近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劣化。優選以下的結構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 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 Y坐標的上部范圍內的位置Yf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 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 ADm(Yf)具有以下關系SV > 0 且 APA > 0 且 ADm(Yf) < 0。在該結構的發明中,實際佩戴的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傾 斜,能夠防止遠用部的處方為遠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劣化。優選以下的結構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 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 Y坐標的上部范圍內的位置Yf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 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 ADm(Yf)具有以下關系SV < 0 且 APA < 0 且 ADm(Yf) < 0。在該結構的發明中,實際佩戴的佩戴時前傾角PA與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相比 傾角較小,能夠防止遠用部的處方為近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劣化。優選以下的結構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 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 Y坐標的上部范圍內的位置Yf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 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 ADm(Yf)具有以下關系SV > 0 且 APA < 0 且 ADm(Yf) > 0。在該結構的發明中,實際佩戴的佩戴時前傾角PA與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相比 傾角較小,能夠防止遠用部的處方為遠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劣化。優選以下的結構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 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 Y坐標的下部范圍內的位置Yn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 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 ADm(Yn)具有以下關系SV> 0 且 APA> 0 且 ADm(Yn) > 0。在該結構的發明中,實際佩戴的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傾 斜,能夠防止遠用部的處方為遠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劣化。優選以下的結構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 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 Y坐標的下部范圍內的位置Yn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 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 ADm(Yn)具有以下關系SV> 0 且 APA< 0 且 ADm(Yn) < 0。在該結構的發明中,實際佩戴的佩戴時前傾角PA與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相比 傾角較小,能夠防止遠用部的處方為遠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劣化。優選所述漸進面形成在鏡片內表面上的結構。在該結構的發明中,能夠將鏡片外表面設為與以往相同的形狀。優選所述漸進面形成在鏡片外表面上的結構。
在該結構的發明中,能夠將鏡片內表面設為與以往相同的形狀。本發明提供一種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設計方法,所述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具有 成對的外側折射面和內側折射面,所述外側折射面和內側折射面的至少一方為漸進面,其 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設計所述漸進面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球面光焦度為SPH,設散光光焦度為CYL,設散光軸方向為 AX,設加入光焦度為ADD,設鏡片的折射率為N,設垂直方向的光焦度為SV,設外表面沿著主 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l,設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2,設外表面沿著主 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l,設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2,設將鏡 片放平的方向時設為正值的佩戴時前傾角為PA,設將鏡片裝框時為上的方向設為正值的與 棱鏡測定基準點的垂直距離為Y,設該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5 < Y < 15的 任意點的Y坐標為Yf,設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15 < Y < -5的任意點的Y
坐標為Yn時,SV = SPH+CYL {cos(AX)}2(1)Dml = (N-l) Cml(2)Dm2 = (1_N) Cm2(3),在設假定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而設計的鏡片的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 率為Cmlo,設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2o,設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 面光焦度為Dmlo,設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2o,設將鏡片放平的方向 時設為正值的佩戴時前傾角為PAo時,Dmlo = (N-l) Cmlo(2A)Dm2o = (1-N) Cm2o(3A),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 傾角的變化量為APA,設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 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為ADm(Y) 時,APA = PA-PAo(4)A Dm (Y) = {Dml (Y) +Dm2 (Y)} - {Dmlo (Y) +Dm2o (Y)} (5),并且具有以下關系A PA 乒 0 且 A Dm (Yf)乒 A Dm (Yn) (6)。在該結構的發明中,能夠提供可起到上述效果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設計方法。
圖1A是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主視圖。圖1B是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垂直剖面圖。圖2A是說明主注視線上的光焦度的方向分量的圖,是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主 視圖。圖2B是說明佩戴時前傾角的圖,是通過裝配點的垂直剖面圖。圖3是示出現有例1的將佩戴時前傾角分別設定為不同角度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
11鏡片的光學特性的曲線圖。圖4是示出現有例2的將佩戴時前傾角分別設定為不同角度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 鏡片的光學特性的曲線圖。圖5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將佩戴時前傾角分別設定為不同角度時的漸進屈 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曲線圖。圖6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將佩戴時前傾角分別設定為不同角度時的漸進屈 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曲線圖。圖7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將佩戴時前傾角分別設定為不同角度時的漸進屈 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曲線圖。圖8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將佩戴時前傾角分別設定為不同角度時的漸進屈 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曲線圖。圖9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將佩戴時前傾角分別設定為不同角度時的漸進屈 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 的基本結構與在圖1A、圖1B、圖2A和圖2B中示出的結構相同。簡單說明本實施方式,如圖1A、圖1B、圖2A和圖2B所示,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1由 外表面即物體側折射面2、和內表面即眼球側折射面3這兩個折射面構成,具有遠用部4、近 用部5以及累進部6a,在該鏡片的大致中央大致垂直地形成主注視線7。在累進部6a的外 側形成有中間側方部6b。在主注視線7上形成有裝配點9,棱鏡測定基準點8位于其垂直 下方幾毫米的位置上。在稱作漸進面的一個面上構成這樣的遠用部4、近用部5、中間部6a、 6b,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鏡片內表面或鏡片外表面上形成漸進面,或者在鏡片內表面和鏡片 外表面這兩個面上形成漸進面。將棱鏡測定基準點8的剖面圖上的外表面的法線與包括該點的水平平面所成的 角定義為佩戴時前傾角PA。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實際佩戴時的鏡片的球面光焦度設為SPH、將散光光焦度設 為CYL、將散光軸方向設為AX、將加入光焦度設為ADD、將鏡片的折射率設為N、將垂直方向 的光焦度設為SV、將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設為Cml、將外表面與主注視線正 交的截面的曲率設為Csl、將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設為Cm2、將內表面與主注 視線正交的截面的曲率設為Cs2、將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設為Dml、將外 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面光焦度設為Dsl、將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 度設為Dm2、將內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面光焦度設為Ds2、將佩戴時前傾角(在鏡 片放平的方向時設為正值)設為PA、將與棱鏡測定基準點的垂直距離(在將鏡片裝入時,將 朝上的方向設為正值)設為Y、將該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5 < Y < 15的任 意點的Y坐標設為Yf,將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15 < Y < -5的任意點的Y 坐標設為Yn時,SV = SPH+CYL {cos(AX)}2 (1)Dml = (N-l) Cml(2)
12
Dsl = (N-l) Csl(7)Dm2 = (1-N) Cm2(3)Ds2 = (1-N) Cs2(8)。在將假定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而設計的鏡片的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 率設為Cmlo、將外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曲率設為Cslo、將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 的截面的曲率設為Cm2o、將內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曲率設為Cs2o、將外表面沿著 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設為Dmlo、將外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面光焦度設為 Dslo、將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設為Dm2o、將內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 面的面光焦度設為Ds2o、將佩戴時前傾角即在鏡片放平的方向時設為正值的角度設為PAo 時,Dmlo = (N-l) Cmlo (2A)Dslo = (N-l) Cslo (7A)Dm2o = (1-N) Cm2o (3A)Ds2o = (1-N) Cs2o (8A)。在將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PA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PAo之差即佩 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設為APA,將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 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設 為ADm(Y),將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 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與主注視線正交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設為ADs(Y)時,A PA = PA-PAo(4)A Dm (Y) = {Dml (Y) +Dm2 (Y)} - {Dmlo (Y) +Dm2o (Y)} (5)ADs(Y) = {Dsl (Y) +Ds2 (Y)} - {Dslo (Y) +Ds2o (Y)} (9)。本實施方式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1具有APA 乒 0 且 ADm(Yf)乒 ADm(Yn) (6)的關系。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設計眼鏡鏡片以具有前述式子的關系。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實施例。(實施例1)實施例1說明遠用部的處方為近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該實施例1改善 了現有例1,與現有例1同樣地,為以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鏡片的球面光焦度SPH 為-4. 00屈光度、散光光焦度CYL為0. 00屈光度、散光軸方向AX為0°、加入光焦度ADD為 2. 00屈光度、累進帶長PL為14mm、鏡片的折射率N為1. 67、基弧BC為3. 0屈光度。在此, 如前所述,在鏡片放平的方向時,佩戴時前傾角PA取正值(+)。圖5示出實施例1的結果,圖5的結構與圖3和圖4大致相同,但是在佩戴時前傾 角PA為標準的10°以外的0°和20°時,新增加圖示了面光焦度校正值。S卩,上級的(A) (D)為佩戴時前傾角PA = 0°的情況,中級的(E) (H)為PA =10°的情況(設定為標準值的佩戴時前傾角的角度),下級的(I) (L)為PA = 20°的 情況。在各級中,(A) (E) (I)示出鏡片垂直剖面圖,(B) (F) (J)示出主注視線上的外表面的 面光焦度,(C) (G) (K)示出主注視線上的內表面的面光焦度,(D) (H) (L)示出在主注視線的各位置上透過鏡片觀察對象物時的鏡片的折射作用(以下,稱作透射光焦度)。此外,在上 級的(M)中示出佩戴時前傾角PA = 0°時的面光焦度校正值,在下級的(N)中示出佩戴時 前傾角PA = 20°時的面光焦度校正值。該面光焦度校正值ADm、ADs示出以假定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即10°而設 計的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的光焦度Pm、Ps為基準,為了最優化實際的佩戴時前傾角PA中 的光學性能而附加到光焦度Pm、Ps的校正光焦度的值。即,在將在佩戴時前傾角PA中進行 了最優化設計的漸進面在主注視線上的光焦度設為Dm、Ds,對假定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而 進行了最優化設計的鏡片的各量添加下標o來表示為Dmo、DSo,設為主注視線上的位置坐 標Y時,定義為以下的式(5) (9)。A Dm (Y) = {Dml (Y) +Dm2 (Y)} - {Dmlo (Y) +Dm2o (Y)} (5)ADs(Y) = {Dsl (Y) +Ds2 (Y)} - {Dslo (Y) +Ds2o (Y)} (9)將圖5的實施例1與其改善前的現有例1進行比較可知,大致消除了現有例1中 的佩戴時前傾角PA為0°和20°的透射光焦度在圖3(D) (L)中主要在遠用部中觀察到的 像散和平均光焦度的偏離。為了帶來其最優化,對內表面側漸進面的面光焦度進行校正,在 圖5(M) (N)中示出該光焦度校正值(量)。在圖5(M) (N)中,在具有負處方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在將鏡片扶起以從標 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10°變為佩戴時前傾角PA0°時,ADs在整個范圍內基本不變化,Dm 在遠用部中向上方朝向負方向逐漸減少來進行光焦度的校正直到大約-0.4(D)為止。另 一方面,累進部到近用部的校正量與遠用部的校正量相比,符號相反,量也少到大約0. 1(D)
左右o與此相對,在將鏡片放平以從佩戴時前傾角PA10°變為佩戴時前傾角PA20°時, Ds基本不變化,在Dm中可以觀察到較大的變化。S卩,Dm從近用部到累進部基本為0,但是 校正量從累進部的中間附近向上方在正方向上逐漸增加來進行大約0. 5(D)的光焦度的校正。在考慮到將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裝入到眼鏡框來使用時的鏡片在垂直方向上的 范圍時,在將代表遠用部和近用部的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分別設為Yf和Yn時,它們能夠如 下進行定義。Y 離棱鏡測定基準點的垂直距離(在將鏡片裝框時,將朝上的方向設為正值)Yf 在主注視線上5 < Y < 15的范圍內的任意一個Y坐標Yn 在主注視線上-15 < Y < _5的范圍內的任意一個Y坐標在此,代表遠用部或近用部的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例如是指由制造商作為遠用 部度數測定位置、近用部度數測定位置設定的位置。能夠通過累進帶長較大程度地影響漸 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光學特性,通過其設計概念來設定多種累進帶長,但是大部分漸進屈 光力眼鏡鏡片在根據該定義的Yf、Yn的范圍內包括遠用部和近用部的在主注視線上的實 質的使用范圍。對于該主注視線上的遠用部的范圍Yf和近用部的范圍Yn,在表1中示出面光焦度 校正值。在實施例1中,根據式(1),垂直方向光焦度SV為-4. 00(D)。[表1]
14垂直方向光焦度SV佩戴時前傾角PA面光焦度校正值 如表1所示,可知在具有垂直方向光焦度SV = -4. 0(D)的負處方(SV < 0)的內 表面上具有漸進面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在前傾角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小的情 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 < 0,在前傾角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大的情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0。此外,ADm(Yn)為0. 1 (D)以下的微小的變化,不能確認為明確的傾向。(實施例2)實施例2說明遠用部的處方為遠視時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該實施例2改善 了現有例2,與現有例2同樣地,為以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鏡片的球面光焦度SPH為 4. 00屈光度、散光光焦度CYL為0. 00屈光度、散光軸方向AX為0°、加入光焦度ADD為2. 00 屈光度、累進帶長PL為14mm、鏡片的折射率N為1.60、基弧BC為6. 00屈光度。圖6示出實施例2的結果,圖6的結構與圖5相同。將圖6的實施例2與其改善前的現有例2進行比較可知,大致消除了現有例2中 的PA為0°和20°的透射光焦度的在圖4(D) (L)中觀察到的像散和平均光焦度的偏離。為 了帶來其最優化,對內表面側漸進面的面光焦度進行校正,在圖6 (M) (N)中示出該光焦度 校正值(量)。在圖6(M)(N)中,在將鏡片扶起以從標準的PA10°變為PA0°時,ADs在整個范 圍內基本不變化,但Dm在遠用部中向上方朝向正方向逐漸增加來進行光焦度的校正直到 大約0.4(D)為止。另一方面,累進部到近用部的校正量與遠用部的校正量相比,符號相反。與此相對,在將鏡片放平以從PA10。變為PA20。時,ADs的變化較小,但在A Dm 中可以觀察到較大的變化。即,ADm在從近用部到累進部的范圍內具有正方向的校正量, 校正量從累進部的中間附近向上方逐漸在正方向上增加來進行大約-0. 5(D)的光焦度的 校正。表2示出實施例2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設計參數。該實施例2對前述的現有 例2的用標準佩戴時前傾角PA10°設計出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還進行了與佩戴時前傾 角PA0°、20°對應的校正。在實施例2中,根據式(1),垂直方向光焦度SV為4. 00。表2示出面光焦度校正值。[表2] 如表2所示,可知在具有垂直方向光焦度SV = +4. 00(D)的正處方(SV > 0)的外 表面上具有漸進面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在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 PAo小的情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 > 0ADm(Yn) < 0,在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大的情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 < 0ADm(Yn)>0。(實施例3)實施例3為外表面具有漸進面,在內表面側的面上進行校正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 片。實施例3為以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鏡片的球面光焦度SPH為-6. 00屈光度、 散光光焦度CYL為0. 00屈光度、散光軸方向AX為0°、加入光焦度ADD為2. 00屈光度、累 進帶長PL為12mm、鏡片的折射率N為1.74、基弧BC為2. 00屈光度。圖7示出實施例3的結果,圖7的結構與圖5相同。在圖7中,在外表面側上Dml、Dsl與佩戴時前傾角PA無關地為相同的值,在從遠 用到近用的范圍內呈現在典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的光焦度變化。另一方面,內表面 側的折射面成為Dm2、Ds2部分不同,并且朝向鏡片的上方和下方不恒定而變化的所謂的非 球面。在示出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 = 10°時的透射光焦度的圖7(H)中,可知通過該非 球面能夠得到目標的透射光焦度。另一方面,在佩戴時前傾角PA為0°時,針對PA10°時的內表面的非球面校正,在 圖7(D)中示出透射光焦度,針對佩戴時前傾角PA為20°時的內表面的非球面校正,在圖 7(L)中示出透射光焦度。根據該圖7(D) (L)可知,通過進行了校正后的非球面,即使佩戴時 前傾角PA為0°、20°,也能夠良好校正透射光焦度。在圖7 (M) (N)中示出該佩戴時前傾角 PA的變化帶來的面光焦度校正值。表3示出面光焦度校正值。在實施例3中,根據式(1),垂直方向光焦度SV為-6. 00。[表3] 如表3所示,可知在具有垂直方向光焦度SV = -6. 00(D)的負處方(SV < 0)的外 表面上具有漸進面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在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 PAo小的情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 < 0,在前傾角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大的情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0。(實施例4)實施例4為外表面和內表面具有漸進面,在內表面側的漸進面上進行校正的漸進 屈光力眼鏡鏡片。實施例4為以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鏡片的球面光焦度SPH為+2. 00屈光度、 散光光焦度CYL為0. 00屈光度、散光軸方向AX為0°、加入光焦度ADD為2. 00屈光度、累 進帶長PL為14mm、鏡片的折射率N為1.67、基弧BC為5. 00屈光度。圖8示出實施例4的結果,圖8的結構與圖5相同。在圖8(B) (F) (J)中,外表面側是與佩戴時前傾角PA的角度無關的相同的漸進面, 在該漸進面上,Dml在從遠用到近用的范圍內呈現在典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的光焦 度變化,另一方面,Dsl與遠用部、中間部、近用部無關而為恒定值。在一個內表面側的折射 面上,Dm2、Ds2部分不同,Ds2在從遠用到近用的范圍內呈現在典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 中的光焦度變化,Dm2與Ds2相比沒有較大的變化,但是朝向上方和下方變化。在圖8(H)中,可知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10°時的透射光焦度,通過這兩個漸進 面能夠得到目標的透射光焦度。另一方面,可知在佩戴時前傾角PA為0°和20°時,還通 過施加了校正后的漸進面,良好地校正了透射光焦度。在圖8(M)(N)中示出該佩戴時前傾 角PA的變化帶來的面光焦度校正值。表4示出面光焦度校正值。在實施例4中,根據式(1),垂直方向光焦度SV為2. 00。[表 4] 如表4所示,可知在具有垂直方向光焦度SV = +2. 00(D)的正處方(SV > 0)的兩 個面上具有漸進面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在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 PAo小的情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 > 0ADm(Yn) < 0,在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大的情況下(PA > PAo),
17
ADm(Yf)乒 ADm(Yn)ADm(Yf) < 0ADm(Yn)>0。(實施例5)實施例5是外表面為球面,在內表面側上在包括散光矯正的漸進面上進行校正的 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實施例5為以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鏡片的球面光焦度SPH為-3. 00屈光度、 散光光焦度CYL為-2. 00屈光度、散光軸方向AX為30°、加入光焦度ADD為2. 50屈光度、 累進帶長PL為10mm、鏡片的折射率N為1.67、基弧BC為3. 00屈光度。圖9示出實施例5的結果,圖9的結構與圖5相同。在圖9(B) (F) (J)中,外表面與佩戴時前傾角PA的角度無關而為共同的面,因為是 球面,因而Dml、Dsl為相同的值且恒定。另一方面,如圖9(C) (G) (K)所示,內表面側處理了 散光,由此Dm2、Ds2為基本不同的值,且兩者都具有累進的光焦度變化。即使佩戴時前傾角 PA變化Ds2也基本不變化,呈現在典型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的光焦度變化,但是Dm2與 Ds2相比能夠觀察到校正引起的較大的變化。如圖9(H)所示,可知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10°時的透射光焦度,能夠通過進行 了校正后的內表面漸進面得到包括散光的目標的透射光焦度。另一方面,如圖9(D) (L)所 示,可知在佩戴時前傾角PA為0°和20°時,通過施加了校正后的漸進面,良好地校正了透 射光焦度。在圖9(M)(N)中示出該佩戴時前傾角PA的變化帶來的面光焦度校正值。表5示出面光焦度校正值。在實施例5中,根據式(1),垂直方向光焦度SV為-4. 50。[表 5] 如表5所示,可知在具有散光且具有垂直方向光焦度SV = _4.50(D)的負處方(SV < 0)的內表面上具有漸進面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中,在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 時前傾角PAo小的情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 < 0,在佩戴時前傾角PA比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大的情況下(PA > PAo),ADm(Yf)乒 ADm(Yn)ADm(Yf)>0。根據以上的實施例1 5的結果可知,在佩戴時前傾角PA偏離標準的佩戴時前傾 角PAo的情況下,在主注視線上,需要在與遠用部相當的位置和與近用部相當的位置上進 行在外表面和內表面的面光焦度的合計值中不同的量的光焦度的校正。通過垂直方向光焦度SV的正、負以及佩戴時前傾角PA的變化方向、S卩APA的正、負如下規定面光焦度校正值的校正方向(正、負)。SV < 0 且 APA > 0 時,ADm(Yf) > 0SV > 0 且 APA > 0 時,ADm(Yf) < 0SV < 0 且 A PA < 0 時,A Dm(Yf) < 0SV > 0 且 APA < 0 時,ADm(Yf) > 0SV > 0 且 A PA > 0 時,A Dm(Yn) > 0SV > 0 且 A PA < 0 時,A Dm(Yn) < 0具體而言,通過根據垂直方向光焦度SV進行調整,能夠進行最佳校正。此外,能夠 與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漸進面處于外表面還是內表面或者處于兩個面上無關地實施該 方法。此外,可以在漸進面上進行面光焦度校正,也可以不在漸進面而在構成鏡片的其他折 射面上進行面光焦度校正。此外,雖然未例示,但是即使在外表面和內表面的兩個面上分割 進行所述面光焦度校正,也能夠得到相同的效果。以上,根據本實施方式,即使在佩戴時前傾角PA由于眼鏡框的設計或材質等偏離 標準的10°的情況下,也能夠對外表面或內表面的折射面進行適當的校正,能夠實現與標 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同樣良好的光學性能。因此,在銷售商店中沒有必要按照每個用戶 來調整佩戴時前傾角PA,僅測定佩戴時前傾角PA并傳達給制造商作為定制信息即可,因此 節省了銷售商店側的時間。此外,本發明不限于前述的實施方式,能夠達到本發明目的的范圍內的變形、改良 等包括在本發明中。例如,在前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將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PAo設為10°,將實際佩 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PA設為0°和20°的情況,但是在本發明中,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 PAo和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PA不限于這些角度。本發明能夠用于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
權利要求
一種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所述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具有成對的外側折射面和內側折射面,所述外側折射面和內側折射面的至少一方為漸進面,其特征在于,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球面光焦度為SPH,散光光焦度為CYL,散光軸方向為AX,加入光焦度為ADD,鏡片的折射率為N,垂直方向的光焦度為SV,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1,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2,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1,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2,鏡片平放方向時為正值的佩戴時前傾角為PA,鏡片裝框時上向為正值的距棱鏡測定基準點的垂直距離為Y,該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上部范圍的5<Y<15的任意點的Y坐標為Yf,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下部范圍的-15<Y<-5的任意點的Y坐標為Yn時,SV=SPH+CYL·{cos(AX)}2(1)Dm1=(N-1)·Cm1(2)Dm2=(1-N)·Cm2(3),在設假定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而設計的鏡片的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1o,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2o,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1o,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2o,鏡片平放方向時為正值的佩戴時前傾角為PAo時,Dm1o=(N-1)·Cm1o(2A)Dm2o=(1-N)·Cm2o(3A),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為ΔPA,設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為ΔDm(Y)時,ΔPA=PA-PAo(4)ΔDm(Y)={Dm1(Y)+Dm2(Y)}-{Dm1o(Y)+Dm2o(Y)}(5),并且具有以下關系ΔPA≠0且ΔDm(Yf)≠ΔDm(Yn)(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 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 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Y坐標的上部范圍內的位置 Yf 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 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ADm(Yf)具有以下關系 SV<0J.APA>0J. ADm(Yf) > 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 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 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Y坐標的上部范圍內的位置 Yf 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 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ADm(Yf)具有以下關系 SV>0J.APA>0J. ADm(Yf) < 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 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 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Y坐標的上部范圍內的位置 Yf 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 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ADm(Yf)具有以下關系 SV<0J.APA<0J. ADm(Yf) < 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 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 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Y坐標的上部范圍內的位置 Yf 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 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ADm(Yf)具有以下關系 SV>0J.APA<0J. ADm(Yf) > 0。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 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 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Y坐標的下部范圍內的位置 Yn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 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ADm(Yn)具有以下關系 SV>0J.APA>0J. ADm(Yn) > 0。
7.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光焦度SV,所述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 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A PA,所述主注視線的位于Y坐標的下部范圍內的位置 Yn上的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 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ADm(Yn)具有以下關系 SV>0J.APA<0J. ADm(Yn) < 0。
8.根據權利要求1 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漸進面形成在鏡片內表面上。
9.根據權利要求1 8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漸進面形成在鏡片外表面上。
10.一種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的設計方法,所述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具有成對的外側 折射面和內側折射面,所述外側折射面和內側折射面的至少一方為漸進面,其特征在于,按 照如下方式設計所述漸進面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球面光焦度為SPH,散光光焦度為CYL,散光軸方向為AX,加入光 焦度為ADD,鏡片的折射率為N,垂直方向的光焦度為SV,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 率為Cml,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2,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 度為Dml,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2,鏡片平放方向時為正值的佩戴時 前傾角為PA,鏡片裝框時上向為正值的距棱鏡測定基準點的垂直距離為Y,該垂直距離Y在 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5 < Y < 15的任意點的Y坐標為Yf,垂直距離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 置處于-15 < Y < -5的任意點的Y坐標為Yn時, SV = SPH+CYL {cos(AX)}2 (1) Dml = (N-l) Cml(2)Dm2 = (1-N) Cm2(3),在設假定標準的佩戴時前傾角而設計的鏡片的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 Cmlo,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曲率為Cm2o,外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 為Dmlo,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為Dm2o,鏡片平放方向時為正值的佩戴時 前傾角為PAo時,Dmlo = (N-1) Cmlo (2A) Dm2o = (1-N) Cm2o (3A),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 的變化量為APA,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 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為ADm(Y)時, APA = PA-PAo (4)A Dm (Y) = {Dml (Y) +Dm2 (Y)} - {Dmlo (Y) +Dm2o (Y)} (5), 并且具有以下關系A PA 乒 0 且 A Dm(Yf)乒 A Dm(Yn) (6)。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漸進屈光力眼鏡鏡片及其設計方法。在設實際佩戴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與標準鏡片的佩戴時前傾角之差即佩戴時前傾角的變化量為ΔPA,ΔPA≠0,并且,設實際佩戴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與標準鏡片的外表面和內表面沿著主注視線的截面的面光焦度的和之差為ΔDm(Y),使該ΔDm(Y)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上部范圍時的值ΔDm(Yf)、與在主注視線上的位置處于下部范圍時的值ΔDm(Yn)不同。
文檔編號G02C7/02GK101852926SQ20101015506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31日
發明者伊藤步, 加賀唯之, 白柳守康, 篠原俊英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精工光學產品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