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透鏡單元、攝像機組件及透鏡單元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鏡單元、攝像機組件及透鏡單元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普遍在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等多種電子設備上組裝攝像機組件。通過在 電子設備上組裝攝像機組件、對電子設備附加攝像功能,能夠實現電子設備的更高附加值 化。在這種攝像機組件中,有提升性能、小型化及低價格化等的種種開發目標。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實現包含于攝像機組件的透鏡單元的小型化的技 術。在專利文獻1中,通過使形成于透鏡和鏡筒這兩者上的凹部之間互相連接,而形成用于 粘結透鏡與鏡筒的粘結劑的保持槽。由此,排除設置作為現有必要的透鏡壓緊之類的其他 構件,實現透鏡單元的小型化。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7-333999號公報但是,為了提高攝像機組件的分辨率,有時要求通過對準來調整透鏡的配置位 置。在該對準工序中,使作為移動對象的透鏡相對于固定的透鏡移動,在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特性(分辨率)為最大的位置定位作為移動對象的透鏡,并在該位置 固定透鏡。在專利文獻1中,以透鏡的外形(俯視形狀)為基準將透鏡嵌入鏡筒。透鏡以被 鏡筒擠壓的狀態由鏡筒保持。透鏡是通過金屬模成形而大量生產的部件,以由金屬模的生產誤差、金屬模嵌合 部分的間隙導致的偏心、金屬模的磨耗等為起因,有時在實際生產的每個透鏡的形狀(特 別地,透鏡的俯視形狀)上、每個透鏡之間產生偏移。因此,如果只通過施加壓力將透鏡壓 入鏡筒而將透鏡保持在鏡筒,則難以按照想法定位透鏡。在對準層疊的透鏡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下面的順序。首先,層疊透鏡并使透鏡相互 之間定位。接著,將最上層的透鏡載置于該透鏡層疊體上并移動載置的透鏡,在MTF特性為 最大的位置固定該透鏡。之后,相對于層疊的透鏡整體安裝鏡筒。但是,在如此對準的情況下,透鏡的堆積作業需要期望的時間,無法簡單地進行對 準。如此,強烈要求以簡單的順序實現透鏡的對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以簡單的結構或簡單的方法實 現透鏡的對準。本發明的透鏡單元是具備多個透鏡與保持體的透鏡單元,該多個透鏡具有透鏡部 及包圍該透鏡部的凸緣部,該保持體保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上述透鏡,上述保持體具 有沿上述光軸依次形成的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上述第一支承部擠壓沿上述光軸的上述凸緣 部的側面而保持上述透鏡,上述第二支承部以可使上述透鏡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
4的狀態收容上述透鏡。通過移動收容于第二支承部的透鏡能夠簡單地進行對準。優選還具備形成于上述第二支承部的內側面、向上述光軸突出的多個突出部; 注入相互鄰接的上述突出部之間的空間、將上述透鏡固定于上述保持體或上述透鏡組的粘 合劑。優選上述第二支承部比上述第一支承部更靠近物體側。優選上述第一支承部擠壓沿上述光軸的上述凸緣部的側面且保持兩個以上的上 述透鏡。優選還具備配置于在上述第二支承部中收容的上述透鏡上、以光學方式作為光 圈起作用的蓋狀構件。優選還具備配置于沿上述光軸依次配置的上述透鏡之間、在與上述光軸對應的 位置具有開口的遮光片,多個上述透鏡以夾持上述遮光片的狀態層疊。優選在與上述遮光片相對的上述凸緣部的面上形成沿上述光軸延伸的側面。本發明的攝像機組件是具備下述構件的攝像機組件具有透鏡部及包圍該透鏡部 的凸緣部的多個透鏡;保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體;使通過多個上述透 鏡而成的像成像的成像元件,上述保持體具有在離開上述成像元件的方向依次形成的第一 及第二支承部,上述第一支承部擠壓沿上述光軸的上述凸緣部的側面而保持上述透鏡,上 述第二支承部以可使上述透鏡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收容上述透鏡。本發明的透鏡單元的生產方法是具有多個透鏡及保持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體的 透鏡單元的生產方法,施加壓力而將上述透鏡嵌入上述保持體的第一支承部內,以可在與 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將上述透鏡載置于上述保持體的第二支承部內,使上述第 二支承部內的上述透鏡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并相對于上述保持體定位上述第二 支承部內的上述透鏡,相對于上述保持體固定上述第二支承部內的上述透鏡或固定上述透 鏡組。本發明的透鏡單元是使入射的光束通過多個透鏡而出射的透鏡單元,具備具有 透鏡部及包圍該透鏡部的凸緣部的多個透鏡;保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 體,上述保持體以可使上述透鏡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收容至少一個上述透 鏡,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的上述凸緣部至少部分地從上述保持體向光入射側或 光出射側突出。收容于保持體內的透鏡的凸緣部至少部分地從保持體向光入射側或出射側突出。 通過使夾具與該部分抵接且使透鏡在與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能夠容易地使透鏡對準。優選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的上述凸緣部的光入射側或光出射側的外 周圍比上述保持體更靠近光入射側或光出射側。優選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配置于被上述保持體保持的另一上述透鏡 上。優選上述保持體通過擠壓沿上述光軸的上述凸緣部的側面而保持一個以上的上 述透鏡。優選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最靠近物體側。優選上述保持體具有在離開上述光軸的方向凹陷的多個凹部,在至少一個上述
5凹部內注入用于固定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的粘合劑。優選還具備配置于上述保持體上、在與上述光軸對應的位置具有光學開口的蓋 體,在該蓋體的上述保持體側的面上形成有嵌入上述保持體的上述凹部的多個凸部。優選在嵌合上述凸部的上述凹部內不注入上述粘合劑。優選在上述蓋體的上述保持體側的面上形成有包圍上述光軸的壁部,多個上述 凸部通過上述壁部連接。優選上述凹部的俯視形狀是圓弧狀。本發明的攝像機組件具備具有透鏡部及包圍該透鏡部的凸緣部的多個透鏡;保 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體;使通過多個上述透鏡而成的像成像的成像元 件,上述保持體以可使上述透鏡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至少收容一個上述透 鏡,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的上述凸緣部至少部分地從上述保持體向物體側或成 像元件側突出。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能夠以簡單的結構或簡單的方法實現透鏡的對準。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攝像機組件100的概略的結構的分解立體 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概略的剖面結構的模式圖。圖3A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筒部60的上表面結構及剖面結構的模式 圖。圖3B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筒部60的側面結構及剖面結構的模式圖。圖4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局部放大圖。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生產時的金屬模的狀態的說明圖。圖6A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局部放大圖。圖6B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局部放大圖。圖6C是本法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局部放大圖。圖7A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組裝順序的說明圖。圖7B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組裝順序的說明圖。圖7C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組裝順序的說明圖。圖7D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組裝順序的說明圖。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參考例的透鏡單元200的概略的剖面結構的 模式圖。圖9A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參考例的透鏡單元200的生產順序的說明 圖。圖9B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參考例的透鏡單元200的生產順序的說明 圖。圖9C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參考例的透鏡單元200的生產順序的說明 圖。
圖9D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參考例的透鏡單元200的生產順序的說明 圖。圖IOA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筒部60的上表面結構的變化的模式 圖。圖IOB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筒部60的上表面結構的變化的模式 圖。圖IlA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概略的端面圖。圖IlB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概略的端面圖。圖12A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蓋部的概略的正視立體圖及正視圖。圖12B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蓋部的概略的正視立體圖及正視圖。圖13A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蓋部的概略的后視立體圖及后視圖。圖13B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蓋部的概略的后視立體圖及后視圖。圖14A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筒部60的概略的立體圖及俯視圖。圖14B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筒部60的概略的立體圖及俯視圖。圖15A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組裝順序的說明圖。圖15B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組裝順序的說明圖。圖15C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組裝順序的說明圖。圖15D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組裝順序的說明圖。圖16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立體圖。圖1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透鏡單元50的剖面結構的立體圖。圖18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筒部60的上表面結構的變化的模式 圖。圖中100-攝像機組件、97 99-遮光片、50-透鏡單元、10 40-透鏡、60-筒 部、70-蓋部、80-粘合劑、82-變形部、72a-壁部、72b_突起、72d_島部、72c-凹陷、72e_載 置面、62-凸部、62a-厚壁部、62b-薄壁部、51-座、52-成像元件、53-配線基板、54-信號處 理電路、55-撓性配線、56-連接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一邊參照圖一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各實施方式為了說明 上的方便而簡略化。因為圖是簡略的,因此不以圖的記載為根據而狹隘地解釋本發明的技 術范圍。圖是用于專門說明技術事項的,沒有反映圖示的要素的正確的大小。相同要素標 記為相同的符號,也省略重復的說明。表示所說的上下左右的方向的詞匯是以正視圖的情 況為前提而使用的。第一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1至圖9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首先,參照圖1,對攝像機組件的結構及功能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攝像機組件 100具有透鏡單元50、座51、成像元件52、配線基板53、信號處理電路54、撓性配線55及連 接器56。攝像機組件100組裝于移動電話或筆記本電腦等小型電子設備內。攝像機組件
7100將由成像元件52成的像作為電信號由連接器56輸出。透鏡單元50是將透鏡安裝于鏡筒內的光學部件。在透鏡單元50的外周面形成有 螺紋槽。座51是安裝透鏡單元50的底座部件。座51具有筒部51a及基部51b。在筒部 51a的內周面形成有螺紋槽。另外,在座51上形成有與透鏡單元50內的透鏡的光軸對應的 開口。通過以使形成于透鏡單元50上的螺紋槽與形成于座51上的螺紋槽嚙合的狀態旋 轉透鏡單元50,而將透鏡單元50安裝于座51上。成像元件 52 是稱為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一般的成像元件。在成像元件52的成像面(主面)上矩陣狀地 形成有多個像素。成像元件52收容于在座51的基部51b上設置的收容空間內。配線基板53是具有單層或多層的配線層的板狀構件。上下面的配線通過貫通電 極等互相連接。信號處理電路54是控制成像元件52的半導體集成電路。例如,信號處理電路54 對成像元件52指示信號的積蓄或將積蓄于成像元件52的信號輸出。另外,信號處理電路 54將從成像元件52輸出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后輸出。撓性配線55是具有可撓性的配線基板。在撓性配線55的一端連接有上述的處理 信號電路54,在撓性配線55的另一端安裝有連接器56。撓性配線55作為信號的傳送路徑 而起作用。連接器56使攝像組件100與其他的電子部件(母板或子插件等)連接。另外,信號處理電路54、配線基板53、成像元件52、座51及透鏡單元50按該順序 層疊于撓性配線55上。另外,成像元件52、配線基板53、信號處理電路54、撓性配線55及 連接器按該順序電連接。攝像機組件100的具體的組裝順序是任意的。攝像機組件100如下進行動作。從物體側入射的光通過透鏡單元50的透鏡向成 像元件52入射。成像元件52將入射的像轉換為電信號。信號處理電路54對從成像元件 52發出的電信號執行信號處理(A/D轉換、圖像糾正處理等)。從信號處理電路54輸出的 電信號通過撓性配線55及連接器56與外部的電子設備連接。參照圖2至圖6對透鏡單元50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透鏡單元50具有透鏡10、透鏡20、透鏡30、透鏡40、筒部(保持 體)60、蓋部70、遮光片97、遮光片98、遮光片99及壓緊構件110。透鏡10 40使從物體側入射的光在成像元件52的成像面成像。各透鏡10 40 具有透鏡部及凸緣部。透鏡部是光學作用的部分,凸緣部是用于機械地固定透鏡的部分。凸 緣部包圍透鏡部的周圍。透鏡10的凸緣部通過粘合劑80固定于筒部60。透鏡10需要對準。透鏡20 40的凸緣部由筒部60擠壓并由筒部60保持。透鏡20 40不需要對準。透鏡10與透鏡 20之間的遮光片97不是必須的,透鏡10與透鏡20的固定、透鏡10與透鏡20、筒部60的 固定、透鏡10與遮光片97、透鏡20的固定都可以。透鏡10的透鏡寬度(俯視透鏡時的透鏡的寬度)W50、透鏡20的透鏡寬度W51、透 鏡30的透鏡寬度W52及透鏡40的透鏡寬度W53滿足W50 < W51 < W52 < W53的關系。
8
另外,透鏡10的正面側的透鏡面是凸狀,背面側的透鏡面是凸狀。透鏡20的正面 側的透鏡面是凸狀,背面側的透鏡面是凹狀。透鏡30的正面側的透鏡面是凹狀,背面側的 透鏡面是凸狀。透鏡40的正面側的透鏡面是凸狀,背面側的透鏡面是具有凹狀的中央部的 凸狀。筒部60是沿光軸延伸的筒狀構件。筒部60具有收容透鏡10的支承部及收容透 鏡20 40的支承部。筒部60以可使收容于支承部內的透鏡10移動的狀態保持透鏡10。 另外,筒部60以擠壓的狀態保持被壓入支承部的透鏡20 40。根據透鏡10 40的透鏡寬度,筒部60的開口寬度向筒部60的下端順序變寬。通 過使筒部60的開口寬度與透鏡10的透鏡寬度對應,在筒部60上形成收容透鏡10的支承 部。通過使筒部60的開口寬度與透鏡20 40的透鏡寬度對應,在筒部60上形成收容透 鏡20 40的支承部。收容透鏡1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度為比透鏡10的透鏡寬度W50還寬 100 μ m的程度(另外,收容透鏡1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度也可以為比透鏡10的透 鏡寬度W50還寬30 150 μ m的程度)。另一方面,保持透鏡2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 口寬度為比透鏡20的透鏡寬度W51還窄5 μ m的程度(另外,保持透鏡20的筒部60的支 承部的開口寬度也可以為比透鏡20的透鏡寬度W51還窄0 15 μ m(但是,0除外)的程 度)。保持透鏡3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度為比透鏡30的透鏡寬度W52還窄5 μ m 的程度(與上述的情況相同,只要是在0 15μπι(但是,0除外)的范圍即可)。保持透鏡 4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度為比透鏡40的透鏡寬度W53還窄5 μ m的程度(與上述 的情況相同,只要是在0 15 μ m(但是,0除外)的范圍即可)。透鏡10載置于筒部60上時,在XZ平面是可動的。因此,通過將透鏡10載置于筒 部60上,使透鏡10在XZ平面移動而探測MTF特性為最大的位置,并將透鏡10固定在MTF 特性為最大的位置,從而能夠進行對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需要對準的透鏡10以可移動的狀態收容于筒部60的支承部 內,將不需要對準的透鏡20 40施加壓力而嵌入筒部的支承部。因為在安裝到鏡筒前沒 必要層疊透鏡10 40,因此能夠實現透鏡單元的組裝的簡單化。因為不需要對準的透鏡 20 40以被擠壓的狀態預先保持于筒部60內,因此能夠將透鏡10載置于透鏡20上且使 透鏡10在XZ方向穩定地移動。因為透鏡20 40只是施加壓力而嵌入筒部60的,因此透 鏡單元50的組裝非常地容易。另外,因為也能夠確保透鏡10與筒部60間充分的粘合空間, 因此能夠保證可靠地將透鏡10固定于筒部60內。蓋部70是平板狀的構件。蓋部70的俯視形狀是圓狀。蓋部70具有與光軸AX對 應的開口。另外,蓋部70的開口附近的邊緣為向光軸AX越來越小。蓋部70是黑色的,通 過形成于蓋部70的開口,蓋部70作為光圈以光學方式起作用。蓋部70利用通常的固定方 法在透鏡10上固定于筒部60內。在將透鏡單元50安裝于座51上時,因為不對蓋部70施 力,因此蓋部可以是薄圓盤狀。透鏡單元50包含的各要素的配置關系如下。透鏡10 40沿光軸AX層疊。在透 鏡10與透鏡20之間配置遮光片97。在透鏡20與透鏡30之間配置遮光片98。在透鏡30 與透鏡40之間配置遮光片99。筒部60收容透鏡10 40。蓋部70固定于筒部60的正面 上。
各遮光片97 99在與透鏡的光軸AX對應的位置具有開口。遮光片97 99的 俯視形狀是圓狀。遮光片97沿X軸的寬度比遮光片98沿X軸的寬度窄。遮光片98沿X 軸的寬度比遮光片99沿X軸的寬度窄。另外,形成于各遮光片97 99上的開口是圓狀的
開口。 透鏡10 40通過用金屬模成形樹脂(例如環烯聚合樹脂)而生產。筒部60及 蓋部70通過用金屬模成形樹脂(例如聚碳酸酯樹脂)而生產。另外,通過使筒部60與蓋 部70為相同材料,能夠提高相互的密合性。對準后,透鏡10利用通常的固定化方法(粘合劑80的涂敷等)而固定于筒部60 上。之后,蓋部70利用通常的固定化方法(粘合劑的涂敷等)固定于筒部60上(另外,蓋 部70也可以與筒部60及透鏡10的一方或雙方固定)。另外,這里,因為能夠從外部涂敷粘 合劑,因此能夠簡單地將透鏡10及蓋部70固定于筒部60。參照圖3,對保持透鏡10 40的筒部60的結構進行說明。圖3A是表示保持透鏡 10 40的筒部60的上表面結構的俯視圖。圖3B是表示保持透鏡10 40的筒部60的剖 面結構的模式圖。如圖3A所示,筒部60在前端部分具有在四處形成凹部81的環狀體61。通過將旋 轉夾具嵌合于凹部81,而將透鏡單元50旋入座51。筒部60在其內側面具有向著光軸AX突出的六個凸部62。六個凸部62以將光軸 AX作為中心而畫圓的方式依次配置。在互鄰的凸部62之間形成凹部。在由凸部62形成 的空間SPl中涂敷用于將透鏡10固定于筒部60上的粘合劑。通過在空間SPl內涂敷粘合 劑,透鏡10堅固地固定于筒部60上。另外,凸部62作為控制透鏡10的移動范圍的控制部 而起作用。通過在筒部60上設置限制部,能夠只通過使透鏡10微動而進行對準。另外,通 過形成凸部62,能夠確保充分的粘合空間(空間SPl)。筒部60的內側面(限于不形成凸部62的部分)與筒部60的外側面間的寬度W11、 凸部62的內側面與筒部60的外側面間的寬度W12及環狀體61的寬度13滿足如下的關系 W12 > Wll >W13。另外,通過筒部60的上端部分(包含環狀體61、凸部62),而形成收容 蓋部70的支承部。如圖3B所示,在筒部60的內側面上形成斜面65、斜面66及斜面67。斜面65限 制遮光片98及透鏡30的配置位置。斜面66限制遮光片99及透鏡40的配置關系。斜面 67限制壓緊構件110的配置位置。另外,如圖3B所示,透鏡10具有透鏡部11及凸緣部12。透鏡部11具有透鏡面 Ila及透鏡面lib。凸緣部12具有壁厚Wl的外周部12a、壁厚W2的中間部12b及壁厚W3 的內周部12c。滿足W1<W2的關系。滿足W3彡W2的關系。W3隨著向光軸AX而壁厚逐 漸變薄。外周部12a與中間部12b的邊界部分與外周部12a用金屬模與中間部12b用金屬 模的邊界部分對應。通過以上述方式設定外周部12a的壁厚與中間部12b的壁厚,能夠有 效地抑制由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易于產生的溢料等的影響引起透鏡的配置位置偏離希望 的位置。與透鏡10相同,透鏡20也具有透鏡部21及凸緣部22。凸緣部22具有壁厚W4的 外周部22a及壁厚W5的內周部22b。滿足W4<W5的關系。外周部22a與內周部22b的邊
10界部分與外周部22a用金屬模與內周部22b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對應。通過以上述方式設 定外周部22a的壁厚與內周部22b的壁厚,能夠有效地抑制由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易于產 生的溢料等的影響引起透鏡20的配置位置偏離希望的位置。與透鏡10相同,透鏡30也具有透鏡部31及凸緣部32。凸緣部32具有壁厚W6的 外周部32a及壁厚W7的內周部32b。滿足W6<W7的關系。外周部32a與內周部32b的邊 界部分與外周部32a用金屬模與內周部32b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對應。通過以上述方式設 定外周部32a的壁厚與內周部32b的壁厚,能夠有效地抑制由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易于產 生的溢料等的影響引起透鏡30的配置位置偏離希望的位置。參照圖4至圖6C對形成于金屬模的邊界位置的溢料進行說明。在此,主要對透鏡 20進行說明。圖4表示透鏡單元50的局部放大圖。如圖4所示,在壁厚W4的外周部22a與壁 厚W5的內周部22b間形成有斜面。如圖5所示,外周部22a與內周部22b之間位于金屬模500a與金屬模500b的邊 界。在金屬模的邊界位置,在應該形成透鏡的表面容易產生溢料等。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 4所示,在與金屬模的邊界位置對應的透鏡表面形成斜面。因此,即使與金屬模的邊界位置對應如圖6A 圖6C所示產生變形,也能夠有效地 抑制由于其影響而導致的透鏡20的配置位置偏離。并且,能夠有效地抑制以透鏡20的配 置偏離為起因導致的配置于透鏡20上的透鏡10的配置位置偏離。另外,在圖6A中,作為變形部82,在透鏡20的表面形成有突起部。在圖6B中,作 為變形部82,在透鏡20的表面形成有洼部。在圖6C中,作為變形部82,在透鏡20的表面 形成有凸部。從上述說明明顯看出,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需要對準的透鏡10以可游動的狀態收 容于筒部60的支承部,將不需要對準的透鏡20 40施加壓力嵌入筒部的支承部。因為在 安裝于鏡筒前不需要層疊透鏡10 40,因此能夠簡單地執行透鏡單元的組裝。因為不需要 對準的透鏡20 40預先以被擠壓的狀態保持于筒部60內,因此能夠將透鏡10載置于透 鏡20上且使透鏡10在XZ方向穩定地移動。通過使透鏡單元50的組裝工序簡單化,能夠 有效地提高透鏡單元50的生產率。參照圖7A至圖7D對透鏡單元50的組裝進行說明。首先,如圖7A所示,按透鏡20、透鏡30、透鏡40的順序,施加壓力依次將這些透鏡 嵌入筒部60的支承部。另外,在透鏡20與透鏡30之間配置遮光片98。在透鏡30與透鏡 40之間配置遮光片99。并且,利用壓緊構件110施加壓力而將透鏡20 透鏡40的層疊體 嵌入筒部60內。接著,利用粘合劑等通常的固定介質將壓緊構件110固定于筒部60上。其 中,在壓緊構件110與筒部60之間涂敷紫外線硬化樹脂,對此照射紫外線而使紫外線硬化 樹脂硬化。接著,如圖7B所示,翻轉保持了透鏡20 40的狀態的筒部60。接著,如圖7C所示,在筒部60上配置遮光片97,并將透鏡10載置于筒部60的支 承部內。并且,使透鏡10在XZ平面內移動,在MTF特性為最大的位置定位透鏡10,在透鏡 10與筒部60之間的空間SPl內涂敷紫外線硬化粘合劑,之后,照射紫外線。這樣一來,透 鏡10以被對準的狀態、通過粘合劑而切實地固定于筒部60上(另外,透鏡10也可以固定于筒部60及透鏡20的一方或雙方上)。接著,如圖7D所示,將蓋部70配置在透鏡10上。在蓋部70與筒部60之間的間 隙內涂敷紫外線硬化粘合劑,之后,照射紫外線。這樣一來,蓋部70通過粘合劑固定于筒部 60上。在此,對圖8至圖9D所示的參考例進行說明。如圖8所示,透鏡單元200具有筒部201、透鏡202、透鏡203、透鏡204、透鏡205、 壓緊構件206、遮光片300、遮光片301及遮光片302。透鏡202 205以被層疊的狀態收容在筒部201內。透鏡202 205通過壓緊構 件206而固定于筒部201內。另外,壓緊構件206通過粘合劑固定于筒部201內。另外,在 透鏡202與透鏡203之間配置遮光片300。同樣地,在透鏡203與透鏡204之間配置遮光片 301。同樣地,在透鏡204與透鏡205之間配置遮光片302。透鏡204固定在透鏡205上。通過透鏡205的突出部205a在光軸AX方向上擠壓 透鏡204的突出部204b。同樣地,透鏡203固定于透鏡204上。通過透鏡204的突出部204a在光軸AX方 向上擠壓透鏡203的突出部203b。透鏡202以可在平面方向移動的狀態配置于透鏡203上。透鏡202的突出部202a 沒有被透鏡203的突出部203a在光軸AX方向擠壓。透鏡202可在透鏡203上、在XZ平面 內移動。此時,以層疊透鏡203 透鏡205的狀態對透鏡202進行對準。透鏡203 透鏡 205不是充分被機械地固定的狀態。因此,為了將透鏡202載置于透鏡203 透鏡205的層 疊體上,需要高度的謹慎。因此,透鏡202的配置所需的時間變長。另外,由于同樣的理由, 移動透鏡202而進行對準所需的時間變長。另外,定位后,因為需要在小直徑的透鏡空間內 涂敷粘合劑,因此無法確保充分的粘合空間。參照圖9A至圖9D,對透鏡單元200的組裝順序進行說明。圖9A至圖9D是表示透鏡單元200的生產順序的說明圖。首先,如圖9A所示,在底座400上依次配置透鏡205、遮光片302、透鏡204、遮光片 301、透鏡203、遮光片300。另外,通過上述的嵌合結構,透鏡204固定于透鏡205上。同樣 地,透鏡203固定于透鏡204上。接著,如圖9B所示,配置透鏡202。并且,移動透鏡202并進行對準。對準后,利用 通常的固定化方法(紫外線硬化樹脂等)將透鏡202固定在透鏡203上。接著,如圖9C所示,將透鏡層疊體收容于筒部201內。接著,如圖9D所示,利用壓緊構件206將透鏡層疊體固定在筒部201內。壓緊構 件206利用通常的固定化方法(紫外線硬化樹脂等)固定于筒部201上。在透鏡單元200的情況下,以層疊透鏡203 透鏡205的狀態對透鏡202進行對 準。透鏡203 透鏡205不是結構充分穩定的狀態。因此,為了將透鏡202載置于透鏡 203 透鏡205的層疊體上,需要高度的謹慎。因此,透鏡202的配置所需的時間變長。另 外,由于同樣的理由,移動透鏡202而進行對準所需的時間變長。另外,定位后,因為需要在 小直徑的透鏡空間內涂敷粘合劑,因此無法確保充分的粘合空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需要對準的透鏡10載置在筒部60上,在該狀態下使透鏡10
12在XZ平面內移動,并在MTF特性為最大的位置定位透鏡10,且在該位置利用紫外線硬化樹 脂等使透鏡10相對于筒部60固定。因此,能夠有效地解決透鏡單元200的問題(作業性 差、粘合空間狹窄等)。另外,與參考例的透鏡相比較,因為透鏡的整體形狀不復雜,因此能 夠使透鏡簡單地成形。第二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IOA及圖10B,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凸部62的個數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也能 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圖IOA所示的情況,筒部60具有四個凸部62。圖IOB所示的情況,筒部60具有 三個凸部62。任一種情況都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通過增加凸部62 的個數,能夠使透鏡10對于筒部60堅固地固定。第三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IlA至圖15D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參照圖IlA至14B對透鏡單元50的結構進行說明。另外,圖IlA表示與圖IlB所 示的端面不同的端面。如圖IlA及圖IlB所示,透鏡單元50具有透鏡10、透鏡20、透鏡30、透鏡40、筒部 (保持體)60、蓋部(蓋體)70、遮光片98、遮光片99及壓緊構件110。透鏡單元50使從前 方(物體側)入射的光束通過多個透鏡向后方(成像元件側)出射。透鏡10 40使從物體側入射的光束在成像元件52的成像面成像。各透鏡10 40具有透鏡部及凸緣部。透鏡部是以光學方式起作用的部分,凸緣部是用于機械地固定透 鏡的部分。凸緣部包圍透鏡部的周圍。透鏡10通過粘合劑80固定于透鏡20或筒部60與透鏡20這兩者上(參照圖2B)。 透鏡10需要對準。透鏡20 40的凸緣部由筒部60擠壓而由筒部60保持。透鏡20 40 不需要對準。即,只要插入(壓入)筒部60即可。透鏡10的透鏡寬度(俯視透鏡時的透鏡的寬度)W50、透鏡20的透鏡寬度W51、透 鏡30的透鏡寬度W52及透鏡40的透鏡寬度W53滿足W50 < W51 ( W52 ( W53的關系。另外,透鏡10的正面側的透鏡面是凸狀,背面側的透鏡面是凸狀。透鏡20的正面 側的透鏡面是凸狀,背面側的透鏡面是凹狀。透鏡30的正面側的透鏡面是凹狀,背面側的 透鏡面是凸狀。透鏡40的正面側的透鏡面是凸狀,背面側的透鏡面是具有凹狀的中央部的 凸狀。這是為了減小攝像時的像差而決定的,因此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內任意地設 定。蓋部70是平板狀的構件。蓋部70的俯視形狀是圓狀。蓋部70是黑色的,通過形 成于蓋部70上的開口,蓋部70以光學方式作為光圈起作用。蓋部70利用通常的固定方法 固定于筒部60上。蓋部70具有平板部71及框部72。平板部71是在XZ平面內平坦的板狀部分。框 部72是沿光軸AX延伸的框狀部分。通過框部72,在蓋部70上形成部分地收容透鏡10的 空間(支承部)。在平板部71上形成與光軸AX對應的開口。規定開口的平板部71的邊緣 為向光軸AX越來越細。蓋部70具有厚度為W20 W24的部分。
在圖IlA所示的端面上,蓋部70按從光軸AX離開的順序,厚度改變為W20、W21、 W22、W23。另外,滿足W20 < W21、W20 < W22 < W21及W23 < W22的關系。通過設定壁厚 W20 壁厚W22,形成后述的壁部72a (參照圖4)。通過設定壁厚W22 W23,形成后述的卡 合部73 (參照圖3)。在圖IlB所示的端面上,蓋部70按從光軸AX離開的順序,厚度改變為W20、W24、 W23。另外,滿足W20 < W24、W23 < W24的關系。通過設定壁厚W20 23,形成后述的突起 72b (參照圖13A及圖13B)。參照圖12A至圖13B對蓋部70的結構進行進一步說明。如圖12A及圖12B所示,在蓋部70的正面形成有與旋轉工具(例如,手柄扳手) 卡合的卡合部73。卡合部73是向前方突出的凸狀部分。卡合部73的俯視形狀是矩形。通 過以使手柄扳手與卡合部73嵌合的狀態旋轉手柄扳手,能夠使蓋部70旋轉。如圖13A及圖13B所示,在蓋部70的背面形成有壁部72a、突起72b、凹陷72c及 島部72d。壁部72a是包圍光軸AX的環狀的部分。通過壁部72a,能夠有效地抑制灰塵通過 蓋部70與筒部60間的間隙進入透鏡單元50內。突起72b是沿光軸AX延伸的部分。突起72b被嵌入形成于筒部60上的凸部62 之間的空間SPl (參照圖14A及圖14B)。通過突起72b嵌入空間SP,蓋部70由旋轉工具受 到的力傳遞給筒部60。由此,通過對蓋部70施加旋轉力,能夠將透鏡單元50旋入座51內。 另外,多個突起72b通過上述的壁部72a而互相連接。凹陷72c形成于比壁部72a更靠外周側。在凹陷72c內形成島部72d。凹陷72c 是蓋部70的背面沿著光軸AX部分地凹陷入光入射側的部分。島部72d是沿光軸AX向光出射側延伸的凸狀部分。島部72d的俯視形狀是圓狀。 另外,島部72d沒有從形成凹陷72c的面突出。島部72d的整體完全收容于凹陷72c內。蓋部70是將樹脂注入由固定金屬模(下模)及可動金屬模(上模)形成的空間 并使其硬化而形成的。將成形的蓋部70從金屬模取出時,通過利用預先形成于金屬模上的 頂出銷推出蓋部70而將蓋部70從金屬模取出。上述的島部72d是配置頂出銷的部分。上述的凹陷72c是包圍形成頂出銷的周圍 的部分。通過在凹陷72c內形成島部72d,避免通過在島部72d與凹陷72c的邊界產生的 溢料使載置于筒部60的上表面的蓋部70的載置面72e非平坦即溢料或島部72d從載置面 72e凸出。島部72d在此從凹部72c凸出,但也可以是凹陷。再返回圖IlA及圖IlB進行說明。筒部60是沿光軸延伸的筒狀構件。筒部60具有收容透鏡10的支承部及收容透 鏡20 40的支承部。筒部60以可使收容于支承部內的透鏡10移動的狀態保持透鏡10。 另外,筒部60以擠壓的狀態保持壓入支承部的透鏡20 40。根據透鏡10 40的透鏡寬度,筒部60的開口寬度向筒部60的下端順序變寬。通 過使筒部60的開口寬度與透鏡10的透鏡寬度對應,而在筒部60內形成收容透鏡10的支 承部。通過使筒部60的開口寬度與透鏡20 40的透鏡寬度對應,而在筒部60內形成收 容透鏡20 40的支承部。收容透鏡1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度為比透鏡10的透鏡寬度W50寬100 μ m
14的程度(另外,收容透鏡1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度也可以為比透鏡10的透鏡寬度 W50寬30 150 μ m的程度)。另一方面,保持透鏡2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度為比 透鏡20的透鏡寬度W51窄5 μ m的程度(另外,保持透鏡20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 度也可以為比透鏡20的透鏡寬度W51窄0 15μπι(但是,0除外)的程度)。保持透鏡30 的筒部60的支承部的開口寬度為比透鏡30的透鏡寬度W52窄10 μ m的程度(與上述的情 況相同,只要是0 15μπι(但是,0除外)的范圍即可)。保持透鏡40的筒部60的支承部 的開口寬度為比透鏡40的透鏡寬度W53窄5 μ m的程度(與上述的情況相同,只要是0 15 μ m(但是,0除外)的范圍即可)。透鏡10載置于筒部60上時,在XZ平面是可動的。因此,通過將透鏡10載置于筒 部60上,使透鏡10在XZ平面移動而探測MTF特性為最大的位置,從而將透鏡10固定在 MTF特性為最大的位置,能夠進行對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需要對準的透鏡10以可移動的狀態收容于筒部60內。在將 透鏡10載置于透鏡20上時,透鏡10的凸緣部12的物體側的外周圍13位于比筒部60的 正面(前端面)61更靠近物體側。由此,能夠使卡具直接地與透鏡10的凸緣部12的側面 (沿光軸AX延伸的面)抵接。作為將小部件向其他場所移動的技術,有吸引該部件而移動的方法。但是,透鏡10 是非常小的光學部件,有時難以適當地吸引透鏡10。在此,考慮透鏡10是小型的這一點,而 使卡具與透鏡10的凸緣部12的側面抵接。由此,能夠以確實保持透鏡10的狀態移動透鏡 10。并且,能夠有效地縮短透鏡10的定位所需的時間。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需要對準的透鏡10以可移動的狀態收容于筒部60的支 承部內,將不需要對準的透鏡20 40施加壓力而嵌入筒部的支承部。因為在安裝到鏡筒 前沒必要層疊透鏡10 40,因此能夠實現透鏡單元的組裝的簡單化。因為把不需要對準的 透鏡20 40以被擠壓的狀態預先保持于筒部60內,因此能夠將透鏡10載置于透鏡20上 且使透鏡10在XZ方向穩定地移動。因為透鏡20 40只是施加壓力而嵌入筒部60的,因 此透鏡單元50的組裝非常地容易。另外,因為也能夠確保透鏡10與筒部60間充分的粘合 空間,因此能夠將透鏡10牢靠地固定于筒部60內。如圖IlA所示,在筒部60的上端部分形成有向透鏡10突出的凸部62。凸部62具 有厚壁部62a及薄壁部62b。沿光軸AX的厚壁部62a的厚度(寬度)比沿光軸AX的薄壁 部62b的厚度(寬度)厚。凸部62作為限制透鏡10的移動范圍的限制部而起作用。通過在筒部60上設置 限制部,能夠只使透鏡10微動地進行對準。另外,通過形成凸部62,能夠確保充分的粘合空 間(空間SPl)。參照圖14A及圖14B,對收容透鏡10 40的筒部60的結構進行說明。另外,圖 14A是筒部60的概略的立體圖。圖14B是筒部60 (利用粘合劑80固定透鏡10的狀態)的 概略的俯視圖。如圖14A及圖14B所示,凸部62以將光軸AX作為中心而畫圓的方式依次配置。在 互鄰的凸部62之間形成凹部。形成于互鄰的凸部62間的凹部的俯視形狀是圓弧狀。通過將凹部的俯視形狀設 為圓弧狀,能夠有效地提高筒部60的機械強度。并且,能夠施加充分的力將透鏡20 40及壓緊構件110壓入筒部60。在由凸部62形成的三處空間SPl中涂敷用于直接或間接地將透鏡10固定于筒部 60內的粘合劑。通過在空間SPl內涂敷粘合劑,能夠將透鏡10緊緊地固定于透鏡20或筒 部60與透鏡20這兩者上。將形成于蓋部70的背面的突起72b(參照圖13A及圖13B)插入其他三處空間SPl 內。如上,通過將突起72b嵌入空間SP1,蓋部70所受的力能夠有效地傳遞給筒部60。通 過對蓋部70施加旋轉力,能夠將透鏡單元50旋入座51。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六處空間SPl中,將三個作為粘合劑的收容空間,將另外三個 作為突起72b的收容空間。通過將目的互相不同的空間設于同一平面內,能夠實現筒部60 的薄型化。透鏡單元50包含的各要素的配置關系如下。透鏡10 40沿光軸AX層疊。在透 鏡20與透鏡30之間配置遮光片98。在透鏡30與透鏡40之間配置遮光片99。筒部60收 容透鏡10 40。蓋部70固定于筒部60的正面上。各遮光片98、99在與透鏡的光軸AX對應的位置具有開口。遮光片98、99的俯視 形狀是圓狀。遮光片98沿X軸的寬度比遮光片99沿X軸的寬度窄。另外,形成于各遮光 片98、99的開口是圓狀的開口。透鏡10 40通過用金屬模成形樹脂(例如環烯聚合樹脂)而生產。筒部60及 蓋部70通過用金屬模成形樹脂(例如聚碳酸酯樹脂)而生產。另外,通過使筒部60與蓋 部70為相同材料,能夠提高相互的粘合性或密合性。對準后,透鏡10通過通常的固定化方法(粘合劑80的涂敷等)而固定于筒部60 內。之后,蓋部70通過通常的固定化方法(粘合劑的涂敷等)而固定于筒部60上(另外, 蓋部70也可以固定于筒部60及透鏡10的一方或雙方上)。另外,在此,因為能夠從外部涂 敷粘合劑,因此能夠簡單地將透鏡10及蓋部70固定于筒部60上。參照圖11B,對各透鏡的形狀進行補充說明。如圖1IB所示,透鏡10具有透鏡部11 及凸緣部12。透鏡部11具有透鏡面Ila及透鏡面lib。凸緣部12具有壁厚Wl的外周部 12a、壁厚W2的中間部12b及壁厚W3的內周部12c。滿足W1<W2的關系。滿足W3彡W2 的關系。壁厚W3向光軸AX壁厚漸漸地變薄。外周部12a與中間部12b的邊界部分和外周部12a用金屬模(第一金屬模)與中 間部12b用金屬模(第二金屬模)的邊界部分對應。通過以上述方式設定外周部12a的壁 厚與中間部12b的壁厚,能夠有效地抑制由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易于產生的溢料等的影響 引起的透鏡的配置位置偏離希望的位置。與透鏡10相同,透鏡20也具有透鏡部21及凸緣部22。凸緣部22具有壁厚W4的 外周部22a及壁厚W5的內周部22b。滿足W4<W5的關系。外周部22a與內周部22b的邊 界部分和外周部22a用金屬模與內周部22b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對應。通過以上述方式設 定外周部22a的壁厚與內周部22b的壁厚,能夠有效地抑制由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易于產 生的溢料等引起的透鏡20的配置位置偏離希望的位置。與透鏡10相同,透鏡30也具有透鏡部31及凸緣部32。凸緣部32具有壁厚W6的 外周部32a及壁厚W7的內周部32b。滿足W6<W7的關系。外周部32a與內周部32b的邊 界部分和外周部32a用金屬模與內周部32b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對應。通過以上述方式設定外周部32a的壁厚與內周部32b的壁厚,能夠有效地抑制由在金屬模的邊界部分易于產 生的溢料等引起的透鏡30的配置位置偏離希望的位置。另外,如圖IlB所示,在筒部60的內側面形成有斜面65、斜面66及斜面67。斜面 65限制遮光片98及透鏡30的配置位置。斜面66限制遮光片99及透鏡40的配置位置。 斜面67限制壓緊構件110的配置位置。參照圖15A至圖15D,對透鏡單元50的組裝進行說明。首先,如圖15A所示,按透鏡20、透鏡30、透鏡40的順序,施加壓力依次將這些透 鏡嵌入筒部60的支承部。另外,在透鏡20與透鏡30之間配置遮光片98。在透鏡30與透 鏡40之間配置遮光片99。并且,利用壓緊構件110施加壓力而將透鏡20 透鏡40的層疊 體嵌入筒部60內。接著,將壓緊構件110嵌入筒部60內且利用粘合劑等通常的固定介質 固定于筒部60內。在此,在壓緊構件110上形成的粘合樹脂貯存部IlOa與筒部60之間涂 敷紫外線硬化樹脂,通過對此照射紫外線而使紫外線硬化樹脂硬化。接著,如圖15B所示,翻轉保持了透鏡20 40的狀態的筒部60。接著,如圖15C所示,將透鏡10載置于透鏡20上。并且,使卡具199與透鏡10的 凸緣部12的外周角部抵接,以利用卡具199握持透鏡10的狀態使透鏡10在XZ平面內移 動,并在MTF特性為最大的位置定位透鏡10。并且,在透鏡10與筒部60間的空間SPl內涂 敷紫外線硬化粘合劑,之后,照射紫外線。如此一來,透鏡10以被對準的狀態通過粘合劑直 接地或間接地可靠固定于筒部60 (另外,透鏡10也可以固定于筒部60及透鏡20的一方或 雙方)上。在此,紫外線硬化粘合劑也可按在載置透鏡10前涂敷,在透鏡10對準后照射紫 外線的順序。接著,如圖15D所示,將蓋部70配置于透鏡10上。并且,在蓋部70與筒部60之 間的間隙內涂敷紫外線硬化粘合劑,之后,照射紫外線。如此一來,蓋部70通過粘合劑固定 于筒部60。蓋部70與筒部60之間的粘合劑可以是熱硬化型、自然硬化型的任一種。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需要對準的透鏡10以可移動的狀態收容于筒部60內。將透 鏡10載置于透鏡20上時,透鏡10的凸緣部12的物體側的外周圍13比筒部60的正面(前 端面)61更靠近物體側。由此,能夠使卡具直接地或間接地與透鏡10的凸緣部12的側面 (沿光軸AX延伸的面)抵接。由此,能夠以可靠握持透鏡10的狀態移動透鏡10。并且,能 夠有效地縮短透鏡10的定位工序所需的時間。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需要對準的透鏡10載置于筒部60上,以該狀態在XZ平 面內移動透鏡10,在MTF特性為最大的位置定位透鏡10,并在該位置通過紫外線硬化樹脂 等將透鏡10固定于筒部60內。因此,能夠有效地解決透鏡單元200的問題(作業性差、粘 合空間狹窄等)。另外,與參考例的透鏡相比較,因為不是每個透鏡的凸緣部都具有凹凸而 不復雜,因此能夠使透鏡簡單地成形。第四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16、圖17對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是立體圖。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三實施方式相比,透鏡10、筒部60及蓋部70的具體的形狀 不同。即使是這種情況,也能夠獲得與第三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如圖16所示,蓋部70形成有四個凹部(卡合部)81。通過將旋轉卡具嵌入凹部 81而使蓋部70旋轉。
17
如圖16及圖17所示,在蓋部70的側面形成有澆口部70g。澆口部70g是殘存于 樹脂的注入通道的樹脂硬化了的部分,并且,是澆口切割時殘留的部分。另外,如果從根部 完全切割澆口,則在成品的蓋部70上不殘存澆口部70g。在筒部60的側面形成有澆口部60g。澆口部60g是殘存于樹脂的注入通道的樹脂 硬化了的部分,是澆口的切割時殘留的部分。在透鏡10的側面形成有澆口部10g。澆口部IOg是殘存于樹脂的注入通道的樹脂 硬化了的部分,是澆口的切割時殘留的部分。第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18對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8所示的情況,筒部60具有四個凸部62。這種情況也能得到與第三實施方式 相同的效果。另外,通過增加凸部62的個數而增加注入粘合劑的場所,能夠使透鏡10更堅 固地直接或間接地固定于筒部60內。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不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透鏡、蓋部、筒部的具體形狀是任意 的。透鏡單元及攝像機組件能夠組裝于多種電子設備。透鏡單元及攝像機組件的組裝順序 是任意的。本發明能夠適用于例如透鏡單元及攝像機組件。
權利要求
一種透鏡單元,具備具有透鏡部及包圍該透鏡部的凸緣部的多個透鏡;保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體,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體具有沿上述光軸依次形成的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上述第一支承部擠壓沿上述光軸的上述凸緣部的側面而保持上述透鏡,上述第二支承部以可使上述透鏡沿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收容上述透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具備形成于上述第二支承部的內側面、向上述光軸突出的多個突出部; 注入相互鄰接的上述突出部之間的空間、將上述透鏡固定于上述保持體上的粘合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粘合劑,多個上述透鏡之間相互固定或多個上述透鏡與上述保持體之間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支承部比上述第一支承部更靠近物體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支承部擠壓沿著上述光軸的上述凸緣部的側面且保持兩個以上的上述透鏡。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具備配置于在上述第二支承部內收容的上述透鏡上、以光學方式作為光圈起作用的 蓋狀構件。
7.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具備配置于沿上述光軸依次配置的上述透鏡之間、在與上述光軸對應的位置具有開 口的遮光片,多個上述透鏡以夾持上述遮光片的狀態層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在與上述遮光片相對的上述凸緣部的面上形成沿上述光軸延伸的側面。
9.一種攝像機組件,具備具有透鏡部及包圍該透鏡部的凸緣部的多個透鏡;保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體;使通過多個上述透鏡而成的像成像的成像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體具有在離開上述成像元件的方向依次形成的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上述第一支承部擠壓沿上述光軸的上述凸緣部的側面而保持上述透鏡,上述第二支承部以可使上述透鏡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收容上述透鏡。
10.一種具有多個透鏡及保持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體的透鏡單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 在于,施加壓力將上述透鏡嵌入上述保持體的第一支承部內,以可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將上述透鏡載置于上述保持體的第二支承 部內,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上述第二支承部內的上述透鏡, 相對于上述保持體定位上述第二支承部內的上述透鏡, 相對于上述保持體固定上述第二支承部內的上述透鏡。
11.一種使入射的光束通過多個透鏡而出射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 具備具有透鏡部及包圍該透鏡部的凸緣部的多個透鏡;保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體,上述保持體以可使上述透鏡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收容至少一個上述 透鏡,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的上述凸緣部至少部分地從上述保持體向光入射側 或光出射側突出。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的上述凸緣部的光入射側或光出射側的外周圍比上 述保持體更靠近光入射側或光出射側。
13.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配置于被上述保持體保持的另一上述透鏡上。
14.根據權利要求11 13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體通過擠壓沿上述光軸的上述凸緣部的側面而保持一個以上的上述透鏡。
15.根據權利要求11 14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 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最靠近物體側。
16.根據權利要求11 15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體具有向離開上述光軸的方向凹陷的多個凹部,在至少一個上述凹部內注入用于固定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的粘合劑。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具備配置于上述保持體上、在與上述光軸對應的位置具有光學開口的蓋體, 在該蓋體的上述保持體側的面上形成有嵌入上述保持體的上述凹部的多個凸部。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嵌合上述凸部的上述凹部內不注入上述粘合劑。
19.根據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蓋體的上述保持體側的面上形成有包圍上述光軸的壁部,多個上述凸部通過上 述壁部而連接。
20.根據權利要求16 19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的俯視形狀是圓弧狀。
21.一種攝像機組件,其特征在于,具備具有透鏡部及包圍該透鏡部的凸緣部的多個透鏡; 保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上述透鏡的保持體; 使通過多個上述透鏡而成的像成像的成像元件,上述保持體以可使上述透鏡在與上述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至少收容一個上述 透鏡,收容于上述保持體內的上述透鏡的上述凸緣部至少部分地從上述保持體向物體側或 成像元件側突出。
全文摘要
以簡單的結構或簡單的方法實現透鏡的對準。透鏡單元(50)具備具有透鏡部及包圍透鏡部的凸緣部的多個透鏡(10)~(40);以及保持沿光軸依次配置的多個透鏡(10)~(40)的保持部(60)。保持體(60)具有沿光軸依次形成的第一及第二支承部,第一支承部擠壓沿著光軸的凸緣部的側面而保持透鏡(20)~(40),第二支承部以可使透鏡(10)沿與光軸交叉的方向移動的狀態收容透鏡(10)。
文檔編號G02B7/02GK101983348SQ200980112198
公開日2011年3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9日
發明者平田弘之, 橋本昌俊, 荒井治夫, 鈴木雅博 申請人:日立麥克賽爾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