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數碼高光防水相紙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相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數碼高光防水相紙及其制備 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碼產品的技術得到了突破,傳統的照相 輸出越來越多的采用數碼噴繪技術,即采用數碼相機進行照相,然后用數據線 將數碼相機與電腦連接,由電腦驅動彩色噴墨打印機,將圖像打印在數碼噴墨 打印相紙上。這種數碼噴墨打印相紙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它主要包括高光色彩
還原層、吸墨涂層、底膠層以及RC相紙基,底膠層介于吸墨涂層與RC相紙基 之間,RC相紙基由照相原紙雙面加淋聚乙烯淋膜層構成。但目前,市場上所生 產的普通型的噴墨打印相紙均存在較多的弊病,產品大多不防水,易受空氣中 潮濕變色;有的相紙的表面光澤度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打印后的圖像缺少立體 感,影響了美觀效果。另外,現有的數碼高光防水相紙采用擠壓涂布工藝時都 是分兩步涂布,先涂吸墨層,經過30m烘道烘干,然后再涂高光色彩還原層, 再經過30m烘道烘干為半成品,這種工藝由于不能一次性涂布,影響了工作效 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夠提高表面光澤度 以及色彩立體感,且具有較強防水功能的數碼高光防水相紙。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將相紙的高光色彩還原層與吸墨涂層 一次性涂布的數碼高光防水相紙制備工藝。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高光色
彩還原層、吸墨涂層、底膠層以及RC相紙基,底膠層介于吸墨涂層與RC相 紙基之間,RC相紙基由照相原紙雙面加淋聚乙烯淋膜層構成,所述的高光色 彩還原層由28份固含量20%的硅溶膠、30份固含量10%聚乙烯醇、1. 5份固 色劑、0.1份增白劑、無水乙醇10份、表面活性劑0. 4份以及去離子水30 份按重量比組成;所述的吸墨涂層由80份二氧化硅硅膠、40份固含量15%的 聚乙烯醇、1.2份磷酸三丁酯、70份丙烯酸乳膠、l份固色劑、0.8份增白劑 以及120份去離子水按重量比組成。
如上所述數碼高光防水相紙的制備工藝,采用的照相原紙厚度為 168g/m2,經過雙面聚乙烯淋膜即為RC相紙基,總厚度為210 g/m2 ; RC相 紙基在涂布機上經過高壓電暈處理,處理面為聚乙烯高光淋膜層;然后涂底 膠層,底膠層經過80 。C烘干5 10秒鐘,干基涂量為1 g/m2,采用擠壓涂 布工藝時將高光色彩還原層與吸墨涂層通過擠壓涂布頭一次性涂布在基材表 面,經過70m烘道,溫度設置在90 12(TC ,烘干時間為1分鐘,線速度約 為30 m/min,高光色彩還原層干基厚度為0.01 mm、吸墨涂層干基厚度為 0.035mm,即成半成品;半成品至分切車間經分切成所需規格,再內外包裝, 即為成品入庫。
所述的底膠層采用環保水性丙烯酸乳液。
本發明采用的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提高相紙的表面光澤度,在呈像時起 到高光作用,滿足立體美觀的要求;能夠具有較強的防水功能,在水中浸泡 48小時不變色;另外,將高光色彩還原層與吸墨涂層通過擠壓涂布頭實現一 次性涂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
所述的高光色彩還原層由28份硅溶膠(20%固含量)、30份聚乙烯醇(固 含量10%)、 1. 5份固色劑、0. 1份增白劑、無水乙醇10份、表面活性劑0. 4 份以及去離子水30份按重量比組成。硅溶膠中可以采用納米級二氧化硅,其 中的SiO2粒度〈20nm,固體含量為20%,聚乙烯醇為粘結劑,將其泡在水中, 升溫至90 °C煮好,二者混和,即為該涂層的主體。添加固色劑的目的為使 打印顏色不褪色,以及墨點固定不滲擴。添加增白劑的目的是增加涂層白度, 提高視覺效果。去離子水添加的目的是調節涂料的固含量,使其控制在12 13%之間。該涂層經比較先進的擠壓涂布烘干后形成了厚度為0. 01 mm的涂層。 由于聚乙烯醇的成膜性良好,又由于二氧化硅為納米級,故涂層的表面光澤 度達到了85%以上。在涂層中,二氧化硅顆粒呈現堆壘狀,又由于聚乙烯醇的 親水性,該涂層具備防水功能。當噴墨打印機對該涂層進行色彩打印時,打 印機噴頭噴出的微小墨點落在了該涂層上,即通過二氧化硅顆粒間的間隙滲 漏,墨水中的顏料部分就阻斷在間隙中,也就是顏色固定在該涂層中的過程。 又由于二氧化硅與聚乙烯醇均為透明體,就在該涂層上形成了立體的美觀的 圖像。而墨水中的水部分不為該涂層阻斷,繼續滲漏到吸墨涂層中。
高光色彩還原層的制備工藝為在不銹鋼桶中加入去離子水,然后加入 硅溶膠(固含量20%),高速分散(2000轉/分)20分鐘,依次加入固色劑及 增白劑,高速分散(2000轉/分)IO分鐘,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預先溶解好), 攪拌(600轉/分)2小時,后靜置24小時,即可使用。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解 方法為在反應釜中注入去離子水(常溫),按固含量15%投入粒狀聚乙烯醇, 開啟反應釜攪拌器攪拌30分鐘。開啟蒸汽(1 1.5kg/cm2)對反應釜夾套加 溫,升溫至90。C,保溫2小時,然后攪拌降溫(夾套加入自來水)至45。C, 出釜入儲存桶,靜置24小時即可使用。
吸墨涂層由80份二氧化硅硅膠、40份聚乙烯醇(固含量15%)、 1.2份磷 酸三丁酯、70份丙烯酸乳膠、1份無醛固色劑、0. 8份增白劑以及120份去 離子水按重量比配成。二氧化硅平均粒徑為4um ,它是一種多孔類似于海綿
5狀的微細顆粒,吸水性極強。將它混入膠液中,經充分分散,即成所需涂料。 加入磷酸三丁酯是起消泡作用,加入固色劑是防脫色、褪色以及墨點固定, 加入增白劑是提高涂層白度及視覺效果,加入去離子水是調節固含量,以利 涂布。聚乙烯醇與丙烯酸乳膠具備防水功能。該涂層經涂布烘干后的干基厚
度為0.035mm。由于二氧化硅具有極強的吸水性,加之涂層較厚,這樣,通過 高光色彩還原層滲漏下來的水到達該涂層,很快被吸干,確保了打印過程中 圖像的干燥速度。噴墨打印機打印過程中的墨點噴在高光色彩還原層上,顏 料部分停留在高光色彩還原層上呈像,水的部分滲入吸墨涂層而干燥,這樣 就完成了打印。
吸墨涂層的制備工藝為在不銹鋼桶巾加入i離子水,開動低速攪拌(200 轉/分);加入固色劑,低速攪拌5分鐘(200轉/分);加入增白劑,低速攪拌 5分鐘(200轉/分);加入硅膠二氧化硅,高速攪拌60分鐘(2000轉/分); 再加入丙烯酸乳膠,中速攪拌10分鐘(600轉/分);最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 (固含量15%),中速攪拌60分鐘(600轉/分),用180目過濾出釜。
底膠層采用環保水性丙烯酸乳液涂膠。如果吸墨涂層直接涂在聚乙烯高 光淋膜層上,粘結不牢,容易脫落,必須增加一層底涂膠,增加吸墨涂層與 聚乙烯高光淋膜層的結合牢度。選定環保水性丙烯酸乳液的效果很好,使涂 層剝離力達到180 ° 5N/2. 5cm。
制備時采用的照相原紙厚度為168g/m2,經過雙面聚乙烯淋膜即為RC相
紙基,總厚度為210 g/m2 。 RC相紙基在涂布機上經過高壓電暈處理,處理 面為聚乙烯高光淋膜層。然后涂底膠層,底膠層采用水性丙烯酸乳液,經過 8(TC烘干10秒鐘,干基涂量為lg/ffl2。然后采用擠壓涂布工藝將高光色彩 還原層與吸墨層通過擠壓涂布頭一次涂布在基材表面,經過70m烘道,溫度 設置在110 °C ,烘干時間為1分鐘,線速度約為30 m/min,兩層涂層干基 總厚度分別為0.01鵬、0.035咖,涂層總厚度為Q.045鵬。即成半成品。半 成品至分切車間經分切成所需規格,再內外包裝,即為成品入庫。
權利要求
1、一種數碼高光防水相紙,包括高光色彩還原層、吸墨涂層、底膠層以及RC相紙基,底膠層介于吸墨涂層與RC相紙基之間,RC相紙基由照相原紙雙面加淋聚乙烯淋膜層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光色彩還原層由28份固含量20%的硅溶膠、30份固含量10%聚乙烯醇、1.5份固色劑、0.1份增白劑、無水乙醇10份、表面活性劑0.4份以及去離子水30份按重量比組成;所述的吸墨涂層由80份二氧化硅硅膠、40份固含量15%的聚乙烯醇、1.2份磷酸三丁酯、70份丙烯酸乳膠、1份固色劑、0.8份增白劑以及120份去離子水按重量比組成。
2、 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碼高光防水相紙的制備工藝,采用的照相原紙 厚度為168g/m2 ,經過雙面聚乙烯淋膜即為RC相紙基,總厚度為210 g/m2 ; RC相紙基在涂布機上經過高壓電暈處理,處理面為聚乙烯高光淋膜層;然 后涂底膠層,底膠層經過80 °C5 10秒鐘烘干,干基涂量為l g/m2,其 特征在于采用擠壓涂布工藝時將高光色彩還原層與吸墨涂層通過擠壓涂 布頭一次性涂布在基材表面,經過70m烘道,溫度設置在90 120 °C , 烘干時間為1分鐘,線速度約為30 m/min,高光色彩還原層干基厚度為0. 01 mm、吸墨涂層干基厚度為0.035mm,即成半成品;半成品至分切車間經分 切成所需規格,再內外包裝,即為成品入庫。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數碼高光防水相紙的制備工 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膠層采用環保水性丙烯酸乳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碼高光防水相紙及其制備工藝,它包括高光色彩還原層、吸墨涂層、底膠層以及RC相紙基。本發明采用擠壓涂布工藝時將高光色彩還原層與吸墨涂層通過擠壓涂布頭一次性涂布在基材表面,經過70m烘道,溫度設置在90~120℃,烘干時間為1分鐘,線速度約為30m/min,高光色彩還原層干基厚度為0.01mm、吸墨涂層干基厚度為0.035mm,即成半成品。本發明采用的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提高相紙的表面光澤度,滿足立體美觀的要求,具有較強的防水功能;另外,將高光色彩還原層與吸墨涂層通過擠壓涂布頭實現一次性涂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G03C1/76GK101477301SQ20091002503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17日
發明者李劍平 申請人:李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