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圖像顯示裝置和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圖像顯示裝置和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圖像顯示裝置在現有的CRT(Cathode RayTube)的基礎上,還開發有液晶顯示器(LCD)、等離子顯示器(PDP)和電致發光顯示器(ELD)等,并將其實用化。其中,就LCD而言,伴隨著與高視場角化、高精細化、高速應答性、顏色再現性等有關的技術革新,利用LCD的應用也正在從筆記本型個人電腦或監視器向電視轉化。LCD的基本構成是,將分別具備透明電極的平板上的玻璃基板,以成為具有一定間隔的縫隙的方式通過隔板對向配置,向所述玻璃基板之間注入液晶材料,密封,作為液晶單元,進而在所述一對玻璃基板的外側面分別設置偏振片。以前是在所述液晶單元表面上安裝由玻璃或塑料構成的蓋板,防止損傷在所述液晶單元表面上貼附的所述偏振片。但是,當安裝所述蓋板時,在成本和重量方面是不利的。因而,接著對所述偏振片表面進行硬涂處理。在所述硬涂處理中,同時防止LCD的晃眼或光源的映入等,通常使用防眩性硬涂薄膜。
防眩性硬涂薄膜由如下方法得到,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一面或兩面形成2~10μm左右的較薄的防眩性硬涂層。上述防眩性硬涂層使用熱固化性樹脂或紫外線固化性樹脂等硬涂樹脂及微粒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表面因所述微粒而成為凹凸形狀,由此發揮防眩性。當在玻璃上涂敷上述硬涂樹脂設置防眩性硬涂層時,以鉛筆硬度計顯示出4H以上的硬度。但在基底為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情況下,如果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不夠充分,通常受到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影響,上述鉛筆硬度降低到3H以下。
通過將LCD的應用移行至家庭用電視機,一般的家庭用電視機的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設想即使是使用了LCD的電視機,也進行與利用以往的玻璃制CRT的電視機同樣的操作。上述玻璃制CRT的鉛筆硬度為9H左右。為此,對于LCD中使用的防眩性硬涂薄膜,要求提高硬度。
通過增加防眩性硬涂層的層厚,可以提高防眩性硬涂薄膜的硬度。但是,當增大層厚時存在下述問題,即在防眩性硬涂層中含有的顆粒完全埋入到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內部,可能無法發揮足夠的防眩性(抗眩性)。為了解決該問題,也有增加上述微粒的添加量的方法,但此時,層方向上的顆粒數量增大,其結果,也有濁度值增大的問題。對于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高硬度化及由此帶來的抗眩性或濁度值的問題,提出有特開平11-286083號公報、特開2000-326447號公報、特開2001-194504號公報及特開2001-264508號公報所述的技術。另外,對于像素尺寸小的高精細的圖像顯示裝置不發生晃眼故障的防眩薄膜,在特開2003-4903號公報中有記載。
在特開平11-286083號公報中,公開了在透明基材薄膜上形成了以重量平均粒徑0.6~20μm的顆粒和重量平均粒徑1~500nm的微粒和硬涂樹脂為主成分的防眩性硬涂層的防眩性硬涂薄膜。還公開有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所述顆粒的粒徑以下、優選為重量平均粒徑的80%以下(具體為16μm以下)。
在特開2000-326447號公報中,公開有在塑料基材薄膜的至少一個面上形成至少一層的防眩性硬涂層而成的硬涂薄膜,還公開有使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3~30μm,進而將二次粒徑為20μm以下的無機微粒添加到上述防眩性硬涂層中。還公開有使防眩性硬涂層的表面成為凹凸形狀而賦予防眩性。
在特開2001-194504號公報中,公開有一種防反射薄膜,其是在塑料薄膜的至少一個面上層疊硬涂被膜層和以金屬醇鹽及其水解物為主成分的防反射薄膜層而成,防眩性硬涂層的在斷裂應變以下的彈性模量為0.7~5.5GPa。其還公開有防眩性硬涂層的膜厚為0.5μm以上20μm以下,還公開了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中含有的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0.01~10μm。
在特開2001-264508號公報中,公開有一種防眩性防反射薄膜,其是在透明支撐體上順次層疊含有重量平均粒徑為1~10μm的顆粒的防眩性硬涂層、和低折射率層而成,所述低折射率層由含有重量平均粒徑為0.001~0.2μm的無機微粒、光固化性的有機硅烷的水解物和/或其部分縮合物、以及含氟聚合物的組合物形成且折射率在1.35~1.49范圍,該防眩性防反射薄膜的濁度值在3~20%范圍內,450nm~650nm的平均反射率為1.8%以下。其還公開有防眩性硬涂層的膜厚為1~10μm。
在特開2003-4903號公報中,公開有一種防眩薄膜,其作為相對像素尺寸小的高精細圖像顯示裝置而不發生晃眼故障的防眩薄膜,在透明支撐體上具有防眩層,而且表面具有凹凸,其特征在于,各凹陷的切斷面面積為1000μm2以下。還公開有在上述防眩薄膜中,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05~1.0μm的范圍,凹陷的平均傾斜角θa為20°以下。
但是,在這些現有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并沒有圓滿地解決硬度及抗眩性兩方面的問題。在特開11-286083中,存在的問題是當上述硬涂層的厚度為上述程度時,無法發揮足夠的硬度。在特開2000-326447號公報中,存在的問題是如果為上述那樣的構成,完全不考慮上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在是上述無機微粒完全埋入到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內部那樣的構成的情況下,無法發揮足夠的抗眩性。特開2001-194504號公報中記載的防反射薄膜,其存在的問題是盡管硬度和耐擦傷性得到改善,但是,在例如將重量平均粒徑為1.8μm左右的微粒添加到膜厚為20μm左右的防眩性硬涂層中的情況下,微粒完全埋入到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內部,無法發揮足夠的抗眩性。特開2001-264508號公報中記載的防眩性防反射薄膜的目的在于改善耐損傷性、防眩性等,但問題是無法得到足夠的硬度。接著,在特開平11-286083號公報、特開2000-326447號公報、特開2001-194504號公報、特開2001-264508號公報以及特開2003-4903號公報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當從斜向觀察時,其存在反射光的散射變得過強而可見白污點的所謂斜向白污點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硬度及抗眩性出色、進而可以防止從斜向觀察時的白污點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使用它的偏振片、圖像顯示裝置及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包含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由微粒和硬涂樹脂形成防眩性硬涂層。所述防眩性硬涂層具有15~30μm的范圍的厚度。所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的30~75%的范圍。在由所述微粒形成的所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的凹凸形狀中,平均傾斜角θa為1.0~2.0度的范圍,而且JIS B 0601(1994年版)的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12~0.30μm的范圍。
本發明的偏振片包含偏振鏡及上述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本發明的圖像顯示裝置包含上述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及上述本發明的偏振片的至少一個。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是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層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準備包含微粒、硬涂樹脂以及溶劑的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的工序;在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涂敷所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而形成涂膜的工序;和使所述涂膜固化而形成防眩性硬涂層的工序。所述防眩性硬涂層具有15~30μm的范圍的厚度。所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的30~75%的范圍。所述溶劑以占整體50重量%以上的比例含有醋酸乙酯。在由所述微粒形成的表面的凹凸形狀中,平均傾斜角θa為1.0~2.0度的范圍,而且JIS B 0601(1994年版)的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12~0.30μm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通過將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設定在上述規定范圍內,可以實現高硬度化。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將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設定在上述規定范圍,且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的凹凸形狀中,將上述平均傾斜角θa及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設定在上述規定范圍,由此抗眩性優良,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從斜向觀察時的白污點。因而,具備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和應用了它的偏振片的圖像顯示裝置,其畫面得到適當保護,操作性優良,抗眩性優良,可以防止從斜向觀察時的白污點,發揮了顯示特性優良等效果。可以利用上述本發明的制造方法制造這種高性能的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但也可以利用其他制造方法制造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在本發明的制造方法中,作為溶劑,使用以占整體50重量%以上的比例含有醋酸乙酯的溶劑,所以形成的防眩性硬涂層與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之間的粘附性變高。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一例的構成的剖面模式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其它例子的構成的剖面模式圖。
圖3是表示粗糙度曲線、高度h及標準長度L的關系的一個例子的模式圖。
圖4是表示從斜向評價白污點的方法的一例的模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中,所述微粒為重量平均粒徑不同的2種以上的多種微粒,所述多種微粒的至少一種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的30~75%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中,優選所述微粒的形狀為球形。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優選基于JIS K 7105(1981年版)的光澤度為60以下。同樣,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中,優選按照使得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根據JIS K 7105的光澤度為60以下的方式形成防眩性硬涂層。此外,上述“光澤度”是指以JIS K 7105(1981年版)為基準的60度鏡面光澤度。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中,優選所述硬涂樹脂包含下述(A)成分、(B)成分及(C)成分。
(A)成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
(B)成分多元醇丙烯酸酯及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C)成分由下述(C1)及下述(C2)的至少一種形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或者所述聚合物和共聚物的混合聚合物(C1)具有含羥基及丙烯酰基中至少一種基團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C2)具有含羥基及丙烯酰基中至少一種基團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優選進一步在防眩性硬涂層上形成有防反射層。此時,優選所述防反射層含有中空且球形的氧化硅微粒。
下面,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下面的記載。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含有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一面或兩面形成防眩性硬涂層。
對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沒有特別限制,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優選可見光的透光率出色(優選透光率為90%以上)且透明性出色的基材(優選濁度值為1%以下)。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形成材料,例如有聚酯系聚合物、纖維素系聚合物、聚碳酸酯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等。上述聚酯系聚合物例如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上述纖維素系聚合物例如有二乙酰纖維素、三乙酰纖維素(TAC)等。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例如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形成材料還例如有苯乙烯系聚合物、烯烴系聚合物、氯乙烯系聚合物、酰胺系聚合物等。上述苯乙烯系聚合物例如有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上述烯烴系聚合物例如有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環狀結構的聚烯烴、具有降冰片烯結構的聚烯烴、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上述酰胺系聚合物例如有尼龍、芳香族聚酰胺等。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形成材料還例如有酰亞胺系聚合物、砜系聚合物、聚醚砜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合物、聚苯硫醚系聚合物、乙烯基醇系聚合物、偏氯乙烯系聚合物、聚乙烯醇縮丁醛系聚合物、芳基化物系聚合物、聚甲醛系聚合物、環氧系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等。其中,特別適合使用光學上的雙折射少的薄膜。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例如也可以作為保護薄膜用于偏振片。這時,作為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優選由三乙酰纖維素、聚碳酸酯、丙烯酸系聚合物、具有環狀結構的聚烯烴、具有降冰片烯結構的聚烯烴等形成的薄膜。在本發明中,如后所述,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可以是偏振鏡自身。如果是這樣的構成,不需要由TAC等構成的保護層,而可以使偏振片的結構單純化。由此可以減少偏振片或圖像顯示裝置的制造工序數量,改善生產效率。而且,如果是這樣的構成,可以使偏振片進一步薄層化。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是偏振鏡的情況下,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發揮以往的保護層的作用。如果是這樣的構成,防眩性硬涂薄膜可以兼有安裝在液晶單元表面上的蓋板的功能。
在本發明中,對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如果考慮強度或操作性等作業性及薄層性等方面,上述厚度優選為10~500μm的范圍,更優選為20~300μm的范圍,最優選為30~200μm的范圍。
上述防眩性硬涂層使用上述微粒和上述硬涂樹脂而形成。
如上所述,上述硬涂樹脂例如可以舉出包含下述(A)成分、(B)成分及(C)成分的材料。
(A)成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B)成分多元醇丙烯酸酯及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C)成分由下述(C1)及下述(C2)的至少一種形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或者上述聚合物和共聚物的混合聚合物(C1)具有含羥基及丙烯酰基的至少一種基團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C2)具有含羥基及丙烯酰基的至少一種基團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就作為上述(A)成分的上述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而言,使用含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二異氰酸酯作為構成成分的物質。就上述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上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而言,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單體和多元醇,制成具有1個以上羥基的羥基丙烯酸酯及具有1個以上羥基的羥基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使其與二異氰酸酯發生反應,由此而制造。在上述(A)成分中,上述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上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單獨使用一種。在上述(A)成分中,上述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上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并用2種以上。
上述丙烯酸酯例如有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環烷基酯等。上述丙烯酸烷基酯例如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丁酯等。上述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有丙烯酸環烷基酯等。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等。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上述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有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等。
上述多元醇是具有至少2個羥基的化合物。上述多元醇例如有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羥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環己烷二羥甲基、1,4-環己烷二醇、螺環二醇、三環癸烷羥甲基、氫化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雙酚A、環氧丙烷加成雙酚A、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甘油、3-甲基戊烷-1,3,5-三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葡萄糖類等。
作為上述二異氰酸酯,例如可以使用芳香族、脂肪族或脂環族的各種二異氰酸酯類,上述二異氰酸酯例如有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2,4-甲苯基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二異氰酸酯、1,5-萘基二異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進而還有它們的氫化物等。
對上述(A)成分的配合比例沒有特別限制。通過使用上述(A)成分,可以提高形成的硬涂層的柔軟性及相對于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粘附性。從這些方面及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硬度的觀點等考慮,相對于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中的總樹脂成分,上述(A)成分的配合比例例如為15~55重量%的范圍,優選為25~45重量%的范圍。所謂上述總樹脂成分,是指(A)成分、(B)成分及(C)成分的總量,或者當使用其它樹脂成分時,是指將上述三成分的總量和上述樹脂成分的總量加在一起的量,以下同。
上述(B)成分例如有二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六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等。這些物質可以單獨使用。它們還可以并用兩種以上。例如,作為上述多元醇丙烯酸酯,優選由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和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的聚合物構成的單體成分及含有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和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的混合成分。
對上述(B)的配合比例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于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的配合比例優選為70~180重量%的范圍,更優選100~150重量%的范圍。當上述(B)成分的配合比例相對于上述(A)成分為180重量%以下時,可以有效防止形成的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固化收縮。其結果,可以防止上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卷邊,可以防止其屈曲性降低。只要上述(B)成分的配合比例為上述(A)成分的70重量%以上,就可以進一步提高所形成的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硬度,可以提高其耐擦傷性。
在上述(C)成分中,對(C1)及(C2)的烷基沒有特別限制。上述烷基例如是碳原子數為1~10的烷基。上述烷基可以是直鏈狀,也可以是支鏈狀。作為上述(C)成分,例如,可以舉出包含下述通式(1)的重復單元的聚合物、共聚物或上述聚合物及上述共聚物的混合物。
在上述式(1)中,R1為-H或-CH3,R2為-CH2CH2OX或用下述通式(2)表示的基團,上述X為-H或用下述通式(3)表示的丙烯酰基。
在上述通式(2)中,上述X為-H或用下述通式(3)表示的丙烯酰基,上述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為上述(C)成分,例如可以舉出由選自以下物質構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單體形成的聚合物、共聚物或上述聚合物及上述共聚物的混合物,所述物質例如有丙烯酸2,3-二羥丙酯、丙烯酸2,3-二丙烯酰氧基丙酯、丙烯酸2-羥基-3-丙烯酰氧基丙酯、丙烯酸2-丙烯酰氧基-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3-二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3-二丙烯酰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丙烯酰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丙烯酰氧基-3-羥丙酯、丙烯酸2-羥乙酯、丙烯酸2-丙烯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及甲基丙烯酸2-丙烯酰氧基酯。
對上述(C)成分的配合比例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相對于上述(A)成分,上述(C)成分的配合比例優選為25~110重量%的范圍,更優選45~85重量%的范圍。只要上述(C)成分的配合比例相對于上述(A)成分為110重量%以下,就可以使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的涂敷性優良。只要上述(C)成分的配合比例相對于上述(A)成分為25重量%以上,就可以防止所形成的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固化收縮。其結果,在上述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可以防止發生卷邊。
用于形成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微粒的主要功能在于,將形成的防眩性硬涂層表面作成凹凸形狀而賦予防眩性。作為上述微粒,例如有無機微粒和有機微粒。對上述無機微粒沒有特別限制,例如有氧化硅微粒、氧化鈦微粒、氧化鋁微粒、氧化鋅微粒、氧化錫微粒、碳酸鈣微粒、硫酸鋇微粒、滑石微粒、高嶺土微粒、硫酸鈣微粒等。對上述有機微粒沒有特別限制,上述有機微粒例如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樹脂粉末(PMMA微粒)、硅酮樹脂粉末、聚苯乙烯樹脂粉末、聚碳酸酯樹脂粉末、丙烯酸苯乙烯樹脂粉末、苯胍胺樹脂粉末、三聚氰胺樹脂粉末、聚烯烴樹脂粉末、聚酯樹脂粉末、聚酰胺樹脂粉末、聚酰亞胺樹脂粉末、聚氟乙烯樹脂粉末等。這些無機微粒和有機微粒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并用2種以上。
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是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膜厚的30%~75%的范圍,更優選為30~50%的范圍。只要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30%以上,就可以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形成足夠的凹凸形狀,可以賦予足夠的防眩功能。只要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75%以下,就可以將表面的凹凸差作成適當大小,可以使外觀良好,另外可以將反射光的散射進行適當控制,可以防止白污點。在本發明中,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例如為4.5~22.5μm、優選為5.4~18.8μm、更優選為5.4~12.5μ的范圍。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例如可以利用庫爾特計數法進行測定。在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的測定中,例如使用利用了細孔電阻法的粒度分布測定裝置(商品名Coulter multisizer,Bechman·Coulter公司制),通過測定上述微粒通過上述細孔時相當于上述微粒的體積的電解液的電阻,來測定上述微粒的數量和體積,算出重量平均粒徑。
對上述微粒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可以是珠狀的大致球形,還可以是粉末等不定型的微粒。如上所述,在本發明中,上述微粒優選重量平均粒徑為兩種以上的多種微粒。這時,上述微粒是指具有一種重量平均粒徑的多個微粒凝集而成的組合體(微粒粉)有兩種以上。如上所述,上述微粒優選為大致球形,更優選其縱橫尺寸比為1.5以下的大致球形微粒。只要上述縱橫尺寸比為1.5以下,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的凹凸形狀中,就可以更好地控制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及上述平均傾斜角θa。上述縱橫尺寸比更優選為不到1.05。
對上述微粒的配合比例沒有特別限制,可以適當設定上述微粒的配合比例。相對于上述樹脂成分總量100重量份,上述微粒的配合比例例如為2-70重量份的范圍,優選為4-50重量份的范圍,更優選為15-40重量份的范圍。
從防止在上述微粒與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界面產生的光散射等觀點出發,優選減小上述微粒與上述防眩性硬涂層之間的折射率差。通過防止上述光散射也可以防止白污點。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折射率通常為1.4~1.6的范圍,所以優選折射率接近該折射率范圍的微粒。上述微粒與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折射率的差優選不到0.05。
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的凹凸形狀中,上述平均傾斜角θa為1.0~2.0度的范圍,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12~0.30μm的范圍。如果上述平均傾斜角θa不到1.0度或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不到0.12μm,則抗眩性變得不充分,產生外光等映入之類的不良情況。相反,如果上述平均傾斜角θa超過2.0度或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超過0.30μm,會產生斜向的白污點。上述平均傾斜角θa優選為1.1~1.8度的范圍,更優選為1.2~1.6度的范圍。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優選為0.15~0.28μm的范圍,更優選為0.16~0.27μm的范圍。在本發明中,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及上述平均傾斜角θa可以通過適當選擇上述硬涂樹脂的種類、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上述微粒的種類、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等進行調整,如果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不會進行過度嘗試,可以將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及上述平均傾斜角θa控制在本發明規定的范圍內。
在本發明中,上述平均傾斜角θa是用下述數學式[1]定義的值。上述平均傾斜角θa例如是利用后述實施例所述的方法測定的值。
平均傾斜角θa=tan-1Δa[1]在上述數學式[1]中,Δa如下述數學式[2]所示,是在JIS B 0601(1994年度版)規定的粗糙度曲線的標準長度L中,將相鄰的峰頂點和谷的最低點之差(高度h)的合計(h1+h2+h3…+hn)除以上述標準長度L得到的值。上述粗糙度曲線是通過位相差補償形高通濾波器,從剖面曲線中除去比規定波長長的表面波形成分而成的曲線。上述剖面曲線是指在與對象面成直角的平面切斷對象面時,其切口顯現的輪廓。圖3表示上述粗糙度曲線、高度h及標準長度L的一個例子。
Δa=(h1+h2+h3…+hn)/L[2]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也稱為算術平均粗糙度Ra。其是表示物體表面粗糙度的指標之一,在JIS B 0601(1994年版)中被規定。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可以利用例如后述實施例的方法測定。
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折射率和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折射率的差d,優選為0.04以下。只要上述折射率的差d為0.04以下,就可以抑制干涉條紋的產生。上述d更優選為0.02以下。
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15~30μm的范圍。只要上述厚度在上述規定的范圍內,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就可以變成硬度也充分的硬涂層(例如,以鉛筆硬度計為4H以上),另外,表面凹凸形狀也變得適度,抗眩性優良,而且可以防止斜向的白污點。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優選為18~25μm的范圍。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可以利用如下方法來制造,例如,準備包含含上述微粒、上述硬涂樹脂及溶劑的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在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涂敷所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形成涂膜,使所述涂膜固化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涂層。
對上述溶劑沒有特別限制,上述溶劑例如有二丁醚、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環氧丙烷、1,4-二噁烷、1,3-二噁茂烷、1,3,5-三噁烷、四氫呋喃、丙酮、甲基乙基甲酮、二乙酮、二丙酮、二異丁酮、環戊酮、環己酮、甲基環己酮、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正戊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醋酸正戊酯、乙酰丙酮、二丙酮醇、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1-戊醇、2-甲基-2-丁醇、環己醇、醋酸異丁酯、甲基異丁基甲酮(MIBK)、2-壬酮、2-戊酮、2-己酮、2-庚酮、3-庚酮、乙二醇一乙醚乙酸酯、乙二醇一乙醚、乙二醇一丁醚、乙二醇一甲醚、丙二醇一甲醚乙酸酯、丙二醇一甲醚等。這些物質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并用2種以上。從提高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和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粘附性方面考慮,優選上述溶劑以占整體20重量%以上的比例含有醋酸乙酯,更優選以占整體60重量%以上的比例含有醋酸乙酯,最優選以占整體70重量%的比例含有醋酸乙酯。對和醋酸乙酯并用的溶劑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制,上述溶劑例如有醋酸丁酯、甲基乙基甲酮、乙二醇一丁醚、丙二醇一甲醚等。
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中,可以添加各種流平劑。作為上述流平劑,例如可以舉出氟系或硅酮系流平劑,優選硅酮系流平劑。上述硅酮系流平劑例如有反應性硅酮、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烷基硅氧烷等。在這些硅酮系流平劑中,特別優選上述反應性硅酮。通過添加上述反應性硅酮,向表面賦予滑動性并長期維持耐擦傷性。如果使用具有羥基的物質作為上述反應性硅酮,如后所述,當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上形成含有硅氧烷成分的層作為防反射層(低折射率層)時,則上述防反射層和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粘附性得到改善。
相對于上述樹脂成分總量100重量份,上述流平劑的配合量例如為5重量份以下,優選為0.01~5重量份的范圍。
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形成材料中,在不影響性能的范圍內,可以根據需要添加顏料、填充劑、分散劑、增塑劑、紫外線吸收劑、表面活性劑、抗氧化劑、觸變劑等。上述添加劑可以單獨使用一種,還可以并用2種以上。
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中,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光聚合引發劑。作為上述光聚合引發劑,例如可以舉出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苯乙酮、二苯甲酮、呫噸酮、3-甲基苯乙酮、4-氯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苯并異丙醚、芐基二甲基縮酮、N,N,N’,N’-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等,另外還可以使用噻噸酮系化合物等。
作為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上涂敷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噴射涂布(fountain coating)法、沖模式涂布(diecoating)法、旋涂法、噴涂法、凹版印刷涂布法、輥涂法、棒涂法等涂敷法。
涂敷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上形成涂膜,使上述涂膜固化。在上述固化之前,優選使上述涂膜干燥。就上述干燥而言,例如,可以是自然干燥,也可以是吹風的風干,還可以是加熱干燥,還可以是將這些干燥方法組合而成的方法。
對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的涂膜的固化手段沒有特別限制。上述固化手段優選電離放射線固化。在上述固化手段中可以使用各種活性能量。上述活性能量優選紫外線。作為能量線源,例如優選高壓水銀燈、鹵素燈、氙燈、金屬鹵化物燈、氮激光器、電子射線加速裝置、放射性元素等線源。就上述能量線源的照射量而言,作為在紫外線波長365nm處的累計曝光量,優選50~5000mJ/cm2。只要上述照射量為50mJ/cm2以上,就可以使固化更充分,形成的防眩性硬涂層的硬度也變得更充分。只要上述照射量為5000mJ/cm2以下,就可以防止形成的防眩性硬涂層著色,可以提高透明性。
如上所述,通過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形成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可以制造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也可以利用上述方法以外的制造方法來制造。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硬度,以鉛筆硬度計,例如具有4H以上的硬度。
圖1表示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一個例子的剖面模式圖。如圖1所示,該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4包含透明塑料薄膜基材1,是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1的一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層2。上述防眩性硬涂層2含有微粒3,這樣,防眩性硬涂層2的表面變成凹凸形狀。在該例中,是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1的一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層2。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也可以是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1的兩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層2的防眩性硬涂薄膜。該例的防眩性硬涂層2是單層。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上述防眩性硬涂層2還可以是2層以上層疊而成的多層結構。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可以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上形成防反射層(低折射率層)。圖2表示包含上述防反射層的本發明的硬涂薄膜的一個例子的剖面模式圖。如圖2所示,該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6具有如下構成,即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1的一面上形成含有微粒3的防眩性硬涂層2,在該防眩性硬涂層2上形成防反射層5。當光照射到物體時,重復在其界面的反射、在內部的吸收、散射的現象,而向物體的背面透過。例如,當在圖像顯示裝置上安裝防眩性硬涂薄膜時,作為使圖像的辨識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舉出在空氣和防眩性硬涂層界面的光的反射。上述防反射層是降低其表面反射的層。在圖2所示的防眩性硬涂薄膜6中,上述防眩性硬涂層2及上述防反射層5是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1的一面上形成的。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也可以將上述防眩性硬涂層2及上述防反射層5設置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1的兩面上。在圖2所示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防眩性硬涂層2和防反射層5分別為單層。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上述防眩性硬涂層2和上述防反射層5可以分別為2層以上層疊而成的多層結構。
在本發明中,上述防反射層是已嚴格控制了厚度和折射率的光學薄膜或層疊2層以上的上述光學薄膜而成的層。在上述防反射層中,通過利用光的干涉效果相互消除入射光和反射光的逆轉的相位來顯示防反射功能。顯示出上述防反射功能的可見光線的波長區域,例如為380~780nm,特別是可見度高的波長區域為450~650nm的范圍,優選設計上述防反射層,且使其作為其中心波長的550nm的反射率成為最小。
在基于光的干涉效果的上述防反射層的設計中,作為改善其干涉效果的手段,例如,有增大上述防反射層和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折射率差的方法。通常,就層疊有2~5層的光學薄層(嚴格控制了厚度和折射率的薄膜)的結構的多層防反射層而言,只以規定的厚度形成多層折射率不同的成分。因而,在上述防反射層的光學設計方面自由度增加,可以進一步改善防反射效果,分光反射特性在可見光區域變得均勻(平坦)也成為可能。在上述光學薄膜中,要求的厚度精度很高。所以,通常采用作為干式方式的真空蒸鍍、濺射、CVD等進行各層的形成。
作為上述多層防反射層,優選在折射率高的氧化鈦層(折射率約1.8)上層疊折射率低的氧化硅層(折射率約1.45)得到的2層結構的防反射層,更優選在氧化鈦層上層疊氧化硅層、并且在其上層疊其他氧化鈦層、在其上層疊其他氧化硅層而形成的4層結構的防反射層。通過形成這些2層防反射層或4層防反射層,可以均勻地降低可見光線的波長區域(例如380~780nm的范圍)的反射。
通過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上形成單層的光學薄膜(防反射層),可以顯示出防反射效果。通常在形成單層防反射層時,例如可以采用作為濕式方式的噴射涂布、沖模式涂布、旋涂、噴涂、凹版印刷涂布、輥涂、棒涂等涂敷法。
作為上述單層防反射層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舉出紫外線固化性丙烯酸樹脂等樹脂系材料、在樹脂中分散了膠態硅石等無機微粒的混合系材料、四乙氧基硅烷、使用了四乙氧基鈦等金屬醇鹽的溶膠-凝膠系材料等。在上述形成材料中,為了向表面賦予防污染性,優選含有氟基的材料。在上述形成材料中,從耐擦傷性等理由來看,優選無機成分含量多的形成材料,更優選上述溶膠-凝膠系材料。上述溶膠-凝膠系材料可以部分縮合后使用。
在防反射層(低折射率層)中,為了改善膜強度而可以含有無機溶膠。對上述無機溶膠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可以舉出氧化硅、氧化鋁、氟化鎂等。其中,優選氧化硅溶膠。就上述無機溶膠的配合比例而言,例如相對于上述防反射層形成材料的總固體成分100重量份,為10~80重量份的范圍。上述無機溶膠中的無機微粒的粒徑,優選在2~50nm的范圍內,更優選在5~30nm的范圍內。
在上述防反射層的形成材料中,優選含有中空且球形的氧化硅超微粒。上述氧化硅超微粒的平均粒徑優選為5~300nm左右,更優選為10~200nm的范圍。上述氧化硅超微粒是在具有細孔的外殼內部形成有空洞而成的中空球形,在該空洞內包含有調制上述氧化硅超微粒時的溶劑和氣體的至少一種而成。另外,優選用于形成上述氧化硅超微粒的上述空洞的前體物質殘存在上述空洞中。上述外殼的厚度優選在1~50nm左右的范圍內,且在上述氧化硅超微粒的平均粒徑的1/50~1/5左右的范圍內。上述外殼優選由多層的覆蓋層構成。在上述氧化硅超微粒中,優選上述細孔被密閉,上述空洞被上述外殼密封。其原因在于,在上述防反射層中,維持上述氧化硅超微粒的多孔質或空洞,可以進一步降低上述防反射層的折射率。作為這樣的中空且球形的氧化硅超微粒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適當采用特開2000-233611號公報中公開的氧化硅系微粒的制造方法。
對形成上述防反射層(低折射率層)時的干燥和固化的溫度沒有特別限制,例如為60℃~150℃的范圍,優選70℃~130℃的范圍。上述干燥和固化的時間,例如為1~30分鐘的范圍,在考慮生產率的情況下,優選為1~10分鐘的范圍。另外,在上述干燥和固化后,進一步進行加熱處理,由此得到具有防反射層的高硬度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對上述加熱處理的溫度沒有特別限制,上述加熱處理的溫度例如為40~130℃的范圍,優選50℃~100℃的范圍。對上述加熱處理時間沒有特別限制。上述加熱處理時間例如為1分鐘~100小時,從改善耐擦傷性方面考慮,更優選進行10小時以上。上述加熱處理可以采用通過加熱板、烘爐、帶式爐等的方法來實施。
在將包含上述防反射層的上述防眩性硬涂薄膜安裝在圖像顯示裝置上時,上述防反射層成為最表面的頻度較高。因此,上述防反射層容易受到來自外部環境的污染。上述防反射層與單純的透明板等相比,污染更明顯。例如,上述防反射層容易因附著指紋、手垢、汗或理發材料等污染物,使表面反射率發生變化或者附著物發白浮起,看起來顯示內容會不清楚。為了防止上述污染物的附著及提高已附著的上述污染物的易除去性,優選在上述防反射層上層疊由含氟的硅烷系化合物或含氟的有機化合物等形成的防污染層。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優選對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及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至少一個進行表面處理。只要對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就可以進一步改善和上述防眩性硬涂層或偏振鏡或偏振片的粘附性。只要對上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就可以進一步改善和上述防反射層或偏振鏡或偏振片的粘附性。作為上述表面處理,例如可以使用低壓等離子體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電暈處理、火焰處理、酸或堿處理。作為將三乙酰纖維素薄膜用作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時的表面處理,優選堿處理。例如,在使三乙酰纖維素薄膜表面接觸堿溶液后,進行水洗并干燥,由此可以進行該堿處理。作為上述堿溶液,例如可以使用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上述堿溶液的氫氧根離子的規定濃度(摩爾濃度)優選為0.1N~3.0N(mol/L)的范圍,更優選為0.5N~2.0N(mol/L)的范圍。
在包含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且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一面上形成有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為了防止出現卷邊,可以對其另一面進行溶劑處理。上述溶劑處理可以通過使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接觸可以使其溶解的溶劑或可以使其溶脹的溶劑而進行。通過上述溶劑處理,賦予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向上述其另一面側卷邊的力,由此,抵消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因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形成引起的產生卷邊的力,可以防止卷邊的發生。同樣,在包含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且在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一面上形成有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為了防止卷邊的發生,也可以在其另一面形成透明樹脂層。作為上述透明樹脂層,例如可以舉出以熱塑性樹脂、放射線固化性樹脂、熱固化性樹脂、其他反應型樹脂為主成分的層。其中,特別優選將熱塑性樹脂作為主成分的層。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通常可以通過粘合劑或膠粘劑將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側貼合在用于LCD或ELD的光學構件上。每當貼合時,可以對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表面實施與上述同樣的各種表面處理。
作為上述光學構件,例如可以舉出偏振鏡或偏振片。偏振片通常使用包含偏振鏡且在上述偏振鏡的一側或兩側形成了透明保護薄膜的偏振片。當在上述偏振鏡的兩面設置透明保護薄膜時,內外的透明保護薄膜可以是相同的材料,還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偏振片通常被配置在液晶單元的兩側。上述偏振片是以使兩片偏振片的吸收軸大致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的。
接著,在層疊有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光學構件中,以偏振片為例進行說明。通過使用膠粘劑或粘合劑等將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和偏振鏡或偏振片層疊,可以得到具有本發明的功能的偏振片。
對上述偏振鏡沒有特別限制。作為上述偏振鏡,例如可以舉出,在聚乙烯醇系薄膜、部分甲縮醛化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薄膜上,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質后單向拉伸的材料;聚乙烯醇的脫水處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脫鹽酸處理物等聚烯系取向薄膜等。其中,由聚乙烯醇系薄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質組成的偏振鏡,其偏振二色比高,優選。對上述偏振鏡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上述偏振鏡的厚度例如為5~80μm左右。
將聚乙烯醇系薄膜用碘染色后經單向拉伸而成的偏振鏡,例如,可以通過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漬于碘的水溶液中進行染色后,拉伸至原長度的3~7倍來制作。根據需要,上述碘的水溶液也可以含有硼酸或硫酸鋅、氯化鋅等。此外,也可以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漬于包含硼酸或硫酸鋅、氯化鋅等的水溶液中。根據需要,也可以在染色前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漬于水中進行水洗。通過水洗聚乙烯醇系薄膜,除了可以洗去聚乙烯醇系薄膜表面上的污物或防粘連劑之外,還可通過使聚乙烯醇系薄膜溶脹,防止染色斑等不均勻現象。拉伸既可以在用碘染色之后進行,也可以一邊染色一邊進行拉伸,或者也可以在拉伸之后用碘進行染色。也可以在硼酸或碘化鉀等的水溶液中或水浴中進行拉伸。
作為設置在所述偏振鏡的一面或兩面的透明保護薄膜,優選其透明性、機械強度、熱穩定性、水分屏蔽性、相位差值的穩定性等優良。作為形成上述透明保護薄膜的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和上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同樣的材料。
作為上述透明保護薄膜,可以舉出在特開2001-343529號公報(WO01/37007)中記載的高分子薄膜。上述公報中記載的高分子薄膜,可以舉出例如由含有(A)在側鏈具有取代亞氨基和未取代亞氨基中至少一種亞氨基的熱塑性樹脂、和(B)在側鏈具有取代苯基和未取代苯基中至少一種苯基和腈基的熱塑性樹脂的樹脂組合物形成的高分子薄膜。作為由上述樹脂組合物形成的高分子薄膜,可以舉例為由含有由異丁烯和N-甲基馬來酰亞胺組成的交替共聚物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樹脂組合物形成的高分子薄膜。上述高分子薄膜可以通過將上述樹脂組合物擠壓成形為薄膜狀來制造。因為上述高分子薄膜的相位差小,光彈性模量小,所以當應用于偏振片等的保護薄膜時,可以消除由形變引起的不均勻等不良情形。因為上述高分子薄膜的透濕度較小,所以加濕耐久性出色。
作為所述透明保護薄膜,從偏振特性或耐久性等觀點來看,優選三乙酰纖維素等纖維素系樹脂制的薄膜和降冰片烯系樹脂制的薄膜。作為上述透明保護薄膜的市售品,例如可以舉出商品名“FUJITAC”(富士膠片公司制)、商品名“ZEONOA”(日本Zeon公司制)、商品名“ARTON”(JSR公司制)等。
對所述透明保護薄膜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制。從強度、處理性等操作性、薄層性等觀點來看,所述透明保護薄膜的厚度例如為1~500μm的范圍。如果在上述范圍內,就能夠機械地保護偏振鏡,即使暴露在高溫高濕下偏振鏡也不收縮,確保穩定的光學特性。所述透明保護薄膜的厚度優選為5~200μm的范圍,更優選10~150μm的范圍。
對層疊有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偏振片的構成沒有特別限制。所述偏振片例如可以是在防眩性硬涂薄膜上順次層疊有透明保護薄膜、偏振鏡、和透明保護薄膜的構成。所述偏振片例如還可以是在防眩性硬涂薄膜上順次層疊有偏振鏡、透明保護薄膜的構成。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和使用了該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偏振片等各種光學構件,能夠優選用于液晶顯示裝置等各種圖像顯示裝置。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除了使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之外,和以往的液晶顯示裝置是同樣的構成。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例如可以通過適當組合液晶單元、偏振片等光學構件以及根據需要而加入的照明系統(背光燈等)等各種構成部件并裝入驅動電路等來制造。對上述液晶單元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例如TN型、STN型、π型等各種類型的液晶單元。
在本發明中,對液晶顯示裝置的構成沒有特別限制。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例如包含在液晶單元的一側或兩側配置了上述光學元件的液晶顯示裝置、在照明系統中使用了背光燈或反射板的液晶顯示裝置等。在這些液晶顯示裝置中,本發明的光學元件能夠設置在液晶單元的一側或兩側。當將上述光學元件設置在上述液晶單元的兩側時,它們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述液晶顯示裝置上,可以配置例如擴散板、防眩層、防反射層、保護板、棱鏡陣列、透鏡陣列薄片、光擴散板、背光燈等各種光學構件及光學部件。
實施例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和比較例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實施例及比較例。
(實施例1)準備好樹脂原料(固體成分濃度66重量%,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1097),該樹脂原料含有如下所示的、(A)成分、(B)成分、(C)成分、光聚合引發劑以及混合溶劑。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8μm的PMMA顆粒(積水化成公司制,商品名MBX-8SSTN)70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F479)0.1重量份并混合。使用溶劑(醋酸乙酯)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5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厚80μm的三乙酰纖維素薄膜,折射率1.48)上,使用#24棒涂機涂敷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形成涂膜。在上述涂敷后,在100℃下加熱上述涂膜1分鐘,使上述涂膜干燥。然后,用高壓水銀燈照射累計光量300mJ/cm2的紫外線,對上述涂膜實施固化處理,形成厚25μm的防眩性硬涂層。由此得到目標防眩性硬涂薄膜。上述PMMA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
(A)成分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0重量份)(B)成分六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38重量份)、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40重量份)和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15.5重量份)(C)成分具有用上述通式(1)表示的重復單元的聚合物、共聚物或上述聚合物和共聚物的混合物(30重量份)光聚合引發劑商品名Irgacure 184(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1.8重量份及Lucirin型光聚合引發劑5.6重量份混合溶劑醋酸丁酯∶醋酸乙酯(重量比)=3∶4(實施例2)準備好樹脂原料(固體成分濃度66重量%,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1071),該樹脂原料含有如下所示的、(A)成分、(B)成分、(C)成分、光聚合引發劑以及混合溶劑。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10μm的PMMA顆粒(綜研化學公司制,商品名MX1000)50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4-4133)0.5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正丁醇)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3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40棒涂機,除此以外,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實施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4μm。上述PMMA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
(A)成分由季戊四醇系丙烯酸酯和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構成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0重量份)(B)成分六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49重量份)、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41重量份)和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24重量份)
(C)成分具有用上述通式(1)表示的重復單元的聚合物、共聚物或上述聚合物和共聚物的混合物(59重量份)光聚合引發劑商品名Irgacure 184(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3重量份混合溶劑醋酸丁酯∶醋酸乙酯(重量比)=89∶11(實施例3)使用與實施例2相同的樹脂原料。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10μm的PMMA顆粒(綜研化學公司制,商品名MX1000)30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PC4-4133)0.5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乙酸溶纖劑)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3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40棒涂機,除此以外,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實施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5μm。上述PMMA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
(實施例4)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樹脂原料。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7.2μm的PMMA顆粒(積水化成公司制,商品名XX40AA)20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PC4-4133)0.5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醋酸乙酯)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5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實施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2μm。上述PMMA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
(實施例5)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樹脂原料。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8μm的PMMA顆粒(積水化成公司制,商品名MBX-8SSTN)20重量份、重量平均粒徑2.5μm的氧化硅顆粒(富士SILYSIA公司制,商品名SYLOPHOBIC 702)25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F479)0.1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醋酸乙酯)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5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實施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5μm。上述PMMA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上述氧化硅顆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在1.6以上。
(實施例6)使用與實施例2相同的樹脂原料。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10μm的PMMA顆粒(綜研化學公司制,商品名MX1000)30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4-4133)0.5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乙酸溶纖劑)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3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40棒涂機,除此以外,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實施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3μm。上述PMMA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
(實施例7)使用重量平均粒徑為10μm的PMMA顆粒(綜研化學公司制,商品名MX1000)45重量份,將溶劑變更成醋酸乙酯,稀釋成固體成分濃度為55重量%,使用#22棒涂機,除此之外,采用與實施例3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作防眩性硬涂薄膜。本實施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18μm。上述PMMA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
(比較例1)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樹脂原料。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8μm的PMMA顆粒(積水化成公司制,商品名MBX8SSTN)80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F479)0.1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醋酸乙酯)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5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比較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5μm。
(比較例2)
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樹脂原料。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8μm的PMMA顆粒(積水化成公司制,商品名MBX8SSTN)30重量份、重量平均粒徑1.4μm的氧化硅顆粒(富士SILYSIA公司制,商品名SYLOPHOBIC 100)10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F479)0.1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醋酸乙酯)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5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比較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5μm。上述PMMA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上述氧化硅顆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在1.6以上。
(比較例3)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樹脂原料。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配合重量平均粒徑8μm的PMMA顆粒(積水化成公司制,商品名MBX8SSTN)30重量份、重量平均粒徑2.5μm的氧化硅顆粒(富士SILYSIA公司制,商品名SYLOPHOBIC 702)15重量份、重量平均粒徑4.5μm的氧化硅顆粒(東芝SILICONES公司制,商品名TOSPEAR)6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F479)0.1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醋酸乙酯)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5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比較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5μm。上述PMMA微粒和上述重量平均粒徑4.5μm的氧化硅顆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不到1.05。上述重量平均粒徑1.4μm的氧化硅顆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在1.6以上。
(比較例4)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樹脂原料。在該樹脂原料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7.2μm的PMMA顆粒(積水化成公司制,商品名XX40AA)30重量份和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GRANDIC PC4-4133)0.5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醋酸乙酯)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5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比較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22μm。
(比較例5)作為硬涂樹脂,使用具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40重量%、聚酯丙烯酸酯40重量%、醋酸丁酯20重量%的配合比的紫外線固化型樹脂。在該硬涂樹脂100重量份中,配合重量平均粒徑1.3μm的氧化硅顆粒(富士SILYSIA公司制,商品名SYLOPHOBIC 100)6.5重量份、重量平均粒徑2.5μm的氧化硅顆粒(富士SILYSIA公司制,商品名SYLOPHOBIC 702)7.5重量份、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公司制,商品名DEFENSA MCF323)0.5份和光聚合引發劑(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商品名Irgacure184)5重量份并混合。用溶劑(甲苯)稀釋該混合物,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45重量%,由此調制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使用上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利用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本比較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3μm。上述各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在1.6以上。
(比較例6)作為上述微粒,使用重量平均粒徑1.8μm的氧化硅顆粒(富士SILYSIA公司制,商品名SYLOPHOBIC 200)6.5重量份和重量平均粒徑2.5μm的氧化硅顆粒(富士SILYSIA公司制,商品名SYLOPHOBIC 702)6.5重量份,使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8μm,除此以外,利用與上述比較例5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上述各微粒幾乎均為縱橫尺寸比在1.6以上。
(比較例7)作為上述微粒,使用重量平均粒徑3.5μm的聚苯乙烯顆粒(綜研化學公司制,商品名SX350H)14重量份,使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為5μm,除此以外,利用與上述比較例5相同的操作和條件,制造防眩性硬涂薄膜。
評價利用下述方法評價或測定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的各種特性。
(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使用(株)Mitutoyo公司制的測微尺式厚度計,測量防眩性硬涂薄膜的總厚度。從上述總厚度減去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由此計算出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濁度)以JIS K7136(1981年版)的濁度(霧度)為基準,使用濁度計HR300(商品名,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制)測量濁度。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光澤度)關于光澤度,將測量角度設為60°,以JIS K7105(1981年版)為基準,使用商品名數字變角光澤計UGV-5DP(Suga試驗機公司制)進行測量。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鉛筆硬度)使未形成防眩性硬涂層的面朝下,在玻璃板上載置防眩性硬涂薄膜。然后,對上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按照JIS K-5400所述的鉛筆硬度試驗(其中,負荷500g),測定鉛筆硬度。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和平均傾斜角θa)使用粘合劑,在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防眩性硬涂層的面上,貼合MATSUNAMI公司制的玻璃板(厚1.3mm),使用高精度微細形狀測量器(商品名Surfcorder ET4000,小阪研究所公司制),測量上述防眩性硬涂層的表面形狀,求出JIS B 0601(1994年版)記載的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值和平均傾斜角θa值。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所述高精度微細形狀測量器自動算出所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及所述平均傾斜角θa。
(反射率)通過在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防眩性硬涂層的面上形成厚度約20μm的粘合劑層來貼合黑色丙烯酸板(厚2.0mm,三菱Rayon公司制),由此使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背面的反射消失。對于該防眩性硬涂薄膜,求出防眩性硬涂層表面的反射率。所述反射率使用島津制作所制的商品名UV2400PC(帶有8°傾斜積分球)分光光度計,測量分光反射率(鏡面反射率+擴散反射率),通過計算求出C光源/2°視野的全反射率(Y值)。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防眩性硬涂層的折射率)使用多波長阿貝折射計(株式會社Atago公司制,商品名DR-M2/1550)測定防眩性硬涂層的折射率。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微粒的折射率)在載玻片上載置微粒,將折射率標準液滴在微粒上,蓋上蓋玻片作成試樣。用顯微鏡觀察該試樣,將微粒的輪廓在其與折射率標準液的界面最難看到的折射率標準液的折射率設定為微粒的折射率。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從60°傾斜方向觀察時的白污點)在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防眩性硬涂層的面上,利用粘合劑來貼合日東樹脂工業公司制的黑色丙烯酸板(厚1.0mm),由此制作無背面反射的試驗片。如圖4所示,在通常使用顯示器的辦公室的環境中,以相對于試驗片的平面成垂直方向為基準(0°),從60°的方向觀察,用目視觀察白污點現象,用下述判斷標準評價該試驗片。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在圖4中,7表示防眩性硬涂薄膜,8表示黑色丙烯酸板。
判斷標準A幾乎沒有白污點B有白污點,但對辨識性的影響小C有白污點,但可以識別出辨識性的降低。
D白污點強,使辨識性顯著降低(從60°觀察時的映入)(1)在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未形成防眩性硬涂層的面上,用粘合劑貼合黑色丙烯酸板(厚1.0mm,日東樹脂工業公司制),由此制作無背面反射的試驗片。
(2)以與該試驗片的面成垂直方向為0°,從-60°方向目視確認在位于60°方向的物體的表面處理層(防眩性硬涂層)映入的反射像,以下述判斷標準進行評價。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A不能識別物體。
B物體輪廓模糊,可見。
C物體有些模糊,可見。
D物體清晰可見。
(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
如上所述,利用庫爾特計數法,使用利用了細孔電阻法的粒度分布測定裝置(商品名Coulter multisizer,Bechman·Coulter公司制),測定上述微粒通過上述細孔時相當于上述微粒的體積的電解液的電阻,由此來測定上述微粒的數量和體積,算出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其結果顯示于下述表1。
如上述表1所示,所有實施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都具有充分的硬度,也可以有效防止斜向的白污點,而且抗眩性(從60°觀察時的映入)也優良。相對于此,所有比較例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平均粒徑、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及平均傾斜角θa的各條件的一部分或全部偏離本發明的范圍之外,所以在硬度、斜向的白污點及抗眩性方面,均存在不良特性,不能滿足全部特性。
只要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本發明可以為其他形式。在本說明書中揭示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只是說明性的,不具有任何限制意義。
權利要求
1.一種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其包含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在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由微粒和硬涂樹脂形成防眩性硬涂層,所述防眩性硬涂層具有15~30μm范圍的厚度,所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的30~75%的范圍,在由所述微粒形成的所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的凹凸形狀中,平均傾斜角θa為1.0~2.0度的范圍,而且JIS B 0601(1994年版)中規定的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12~0.30μm的范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所述微粒為重量平均粒徑不同的2種以上的多種微粒,所述多種微粒中的至少一種微粒具有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的30~75%的范圍的重量平均粒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所述微粒的形狀為球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根據JIS K 7105(1981年版)的光澤度為60以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所述硬涂樹脂包含下述的(A)成分、(B)成分及(C)成分,(A)成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B)成分多元醇丙烯酸酯及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C)成分由下述(C1)及下述(C2)的至少一種形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或者所述聚合物和共聚物的混合聚合物;(C1)具有含羥基及丙烯酰基中至少一種基團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C2)具有含羥基及丙烯酰基中至少一種基團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層上形成有防反射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中,所述防反射層中含有中空且球形的氧化硅超微粒。
8.一種偏振片,其中,其具備偏振鏡及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9.一種圖像顯示裝置,其中,其具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10.一種圖像顯示裝置,其中,其具備權利要求8所述的偏振片。
11.一種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是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形成有防眩性硬涂層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準備包含微粒、硬涂樹脂以及溶劑的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的工序;在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涂敷所述防眩性硬涂層形成材料,形成涂膜的工序;和使所述涂膜固化而形成防眩性硬涂層的工序;所述防眩性硬涂層具有15~30μm范圍的厚度,所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的30~75%的范圍,所述溶劑以占整體50重量%以上的比例包含醋酸乙酯,在由所述微粒形成的表面的凹凸形狀中,平均傾斜角0a為1.0~2.0度的范圍,而且JIS B 0601(1994年版)的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12~0.30μm的范圍。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微粒為重量平均粒徑不同的2種以上的多種微粒,所述多種微粒的至少一種微粒具有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的30~75%的范圍的重量平均粒徑。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微粒的形狀為球形。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按照使得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根據JIS K 7105(1981年版)的光澤度為60以下的方式形成防眩性硬涂層。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硬涂樹脂包含下述的(A)成分、(B)成分及(C)成分,(A)成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B)成分多元醇丙烯酸酯及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種;(C)成分由下述(C1)及下述(C2)的至少一種形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或者所述聚合物和共聚物的混合聚合物;(C1)具有含羥基及丙烯酰基中至少一種基團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C2)具有含羥基及丙烯酰基中至少一種基團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硬度高、可以防止斜向觀察時的白污點且抗眩性出色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本發明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包含透明塑料薄膜基材,在所述透明塑料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由微粒和硬涂樹脂形成的所述防眩性硬涂層,具有15~30μm的范圍的厚度,所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所述防眩性硬涂層的厚度的30~75%的范圍,在由上述微粒形成的上述防眩性硬涂層表面的凹凸形狀中,平均傾斜角θa為1.0~2.0度的范圍,而且JISB 0601(1994年版)的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12~0.30μm的范圍。
文檔編號G02B5/30GK101063721SQ20071010107
公開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6日
發明者鷹尾寬行, 濱本大介, 二宮正紀, 楠本誠一, 重松崇之 申請人:日東電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