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同性光纖連接器系統的制作方法
同性光纖連接器系統背景技術為了使電子系統更加柔軟,系統硬件設計師已開發了中平面設計, 用于配合電子設備底架之內的電路板。中平面設計提供了這樣的底架, 其允許電路板或卡從底架的前面和后面插入。中平面設計需要新型的 互連系統,其允許電路板或卡彼此互連。與到底板連接器的單卡不同, 這些電路板或卡必須允許兩個電路板或卡不對準但仍然形成可靠的連 接。盡管如授予Grois等人的美國專利No. 6,315,5卯中示出的那樣的 引導框架或適配器能夠用于輔助互連系統,但是這樣的框架或適配器 的使用向系統添加了額外的部件,并因而添加了裝配和維護的復雜性 與費用。發明內容提供了一種不需要引導框架或適配器的連接器系統。該連接器系 統提供了具有彈簧加載的內部部件的兩個等同的同性殼體,諸如標準 MPO連接器之類的現有技術的連接器安裝在所述兩個等同的同性殼體 中。該殼體連接在一起,以便以最少數目的部件實現連接器之間的可 靠連接。該連接器系統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供了勝 過現有技術的額外優點。當結合附圖的研究閱讀所附的說明書時,這 樣的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通過參考結合附圖的以下的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發明的結構 和操作的組織和方式及其進一步的目的和優點,在附圖中,相同的附 圖標記標識相同的要素,其中圖1是以未配合的狀態示出的并且安裝在印刷布線板上的包括了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特征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透視圖; 圖2是以配合的狀態示出的并且安裝在印刷布線板上的圖1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透視圖;圖3是圖1中示出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視圖; 圖4是圖1中示出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一部分的階梯形橫截面透視圖;圖5是圖1中示出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一部分的配合側透視圖;圖6是圖1中示出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一部分的后側透視圖;圖7是圖1中示出的未配合狀態下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橫截面示意圖;圖8是圖1中示出的初步配合狀態下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橫截面 示意圖;圖9是圖1中示出的最終配合狀態下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橫截面 示意圖;圖10是以配合的狀態示出的并且安裝在底板裝置中的印刷布線 板上的圖1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透視圖;以及圖11是以配合的狀態示出的并且安裝在印刷布線板上的包括了 本發明的特征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同性連接器系統的透視 圖。
具體實施方式
雖然本發明可能容易受到不同形式的實施例的影響,但是伴隨著 下述理解,在附圖中示出并將在此詳細地描述特定實施例本公開將 被認為是本發明原理的示范,而不打算將本發明限制到如在此圖示和 描述的那樣。在圖1-10中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而在圖11中則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如圖l和2所示,同性連接器系統20的第一實施例在第一印刷布 線板22和第二印刷布線板24之間提供了光纖連接。第一連接器殼體 26安裝在第一印刷布線板22上,并且凸型的光纖連接器30位于第一 殼體26之內。等同于第一殼體26的第二殼體28安裝在第二印刷布線 板24上,并且凹型的光纖連接器32位于第二殼體28之內。等同的殼 體26、 28提供了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26、 28之間的同性連接。每個光纖連接器30、 32分別包括配合端34、 36和后端38、 40。當第一連接器殼體和第二連接器殼體如圖2所示相配合時,凹型光纖 連接器32之內的光纖與凸型光纖連接器30之內的光纖相配合。在此, 措詞"配合側"、"配合端"、"配合面"等等將指示光纖連接器配 合端34、 36附近的元件、部件和表面,而措詞"后側"、"后端"、 "后面"等等則將指示與配合端相對的元件、部件和表面。凸型光纖 連接器30的配合端34包括傳統的對準部件42,其從連接器30的配合 面延伸。凹型光纖連接器32的配合端36包括孔,該孔從連接器32的 配合端延伸,該配合端接收凸型連接器30的對準部件42。在此將描述 殼體26、 28、連接器30、 32或印刷布線板22、 24在特定方向上的移 動(或移動的限制)。在配合方向或Z方向上的移動被如圖4所示標 識;在垂直于印刷布線板的方向上的移動被識別為Y方向,如圖6所 示;而在平行于印刷布線板并且垂直于配合(Z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動 被識別為X方向,同樣如圖6所示。因為殼體26、 28等同,所以在理解殼體28在構造方面等同的情 況下只描述殼體26。如圖3中最好地示出的那樣,殼體26包括外部件 44、內部件46、彈簧48a、 48b以及雙頭螺栓50a、 50b。殼體26、 28的外部件44包括配合端52、后端54、底壁56、頂 壁58、第一側壁60、第二側壁62以及安裝部件64a、 64b。內部件空 腔66由外部件44的底壁、頂壁和側壁56、 58、 60、 62的內表面限定, 并且從配合端52延伸到后端54。底壁56大致為矩形形狀并且是平坦的。底壁56包括外表面68(見圖5),其面對印刷布線板22 (殼體28的底壁面對電路板24); 以及內表面70。突起72從連接器44配合端52附近的底壁66的內表 面70向內延伸,并且居中于側壁60、 62之間。突起72包括錐形表面 71、平坦表面73和后表面75。錐形表面71從底壁66的內表面70延 伸,并且相對于底壁66成角度。平坦表面73從錐形表面71的后端延 伸,并且大致上平行于底壁66。肩部75提供在平坦表面73的后端。 后表面75從底壁66的內表面70大致垂直地延伸,并且大致垂直于平 坦表面73。由平坦表面73和后表面75形成肩部。頂壁58是大致平坦的,并且大致平行于底壁56。頂壁58包括 內表面74,其面對底壁的內表面70;以及外表面76。等同于底壁56 的突起72的突起從外部件44配合端42附近的頂壁58的內表面74向 內延伸,并且居中于側壁60、 62之間。切口 82提供在頂壁58中,并 且從外部件44的后端52沿配合方向延伸。通過切口 82能夠觀察光纖 連接器30、 32在連接器殼體26、 28之內的放置。第一側壁60為大致矩形形狀并且是平坦的。第一側壁60從底壁 56到頂壁58在它們的末端處延伸,并且大致垂直于頂壁和底壁56、 58。第一側壁60包括內表面84和外表面86。上通道88和下通道卯 從內表面84向外延伸。上通道88與上壁58隔開預定距離,下通道90 與下壁56隔開預定距離,并且上通道和下通道88、 90彼此隔開。上 通道和下通道88、 90從外部件44的配合端52朝向外部件44的后端 54向后延伸。上通道和下通道88、 90大致相互平行。第二側壁62也大致為矩形形狀并且是平坦的。第二側壁62從底 壁56到頂壁58在它們的末端處延伸,并且大致垂直于頂壁和底壁56、 58。第二側壁62包括內表面94和外表面96。上通道98和下通道100 從第二側壁62的內表面94向外延伸。上通道98與上壁58隔開預定 距離,下通道100與下壁56隔開預定距離,并且上通道和下通道98、 IOO彼此隔開預定距離。上通道和下通道98、 100從外部件44的配合 端52朝向外部件44的后端54向后延伸。上通道和下通道98、 100大 致相互平行。在外部件44的后端54提供安裝部件64a、 64b。安裝部件64a從 第一側壁60的后端并且從第一側壁60附近的底壁56的后端和頂壁58 的后端延伸。安裝部件64b從第二側壁62的后端并且從第二側壁62 附近的底壁56的后端和頂壁58的后端延伸。安裝部件64a、 64b大致 呈C形,并具有側開口65a、 65b,以便可以從外部件44的左側和右側 容易進入。安裝部件64a、 64b被隔開,以提供到達內部件空腔66的通 路。每個安裝部件64a、 64b提供大致圓柱形的通道102a、 102b,以通 過側開口 65a、 65b容納雙頭螺栓50a、 50b。安裝部件64a、 64b提供 了壁104a、 104b (見圖3和圖4)。每個壁104a、 104b包括圓柱形孔 105a、 105b,用于在其中容納彈簧48a、 48b的后端。雙頭螺栓50a、 50b大致為圓柱形,并且包括上凸緣108和下凸緣 110。提供緊固件51 (見圖IO)以將雙頭螺栓50a、 50b連接到印刷布 線板。如在此將要描述的那樣,雙頭螺栓50a、 50b位于安裝部件64 的通道102之內,以將外部件44固定到印刷布線板22。雙頭螺栓50a、 50b的直徑相對于通道102a、 102b的尺度是這樣的當雙頭螺栓50a、 50b位于通道102a、 102b之內時,外部件44相對于印刷布線板22在 配合或Z方向上的移動被阻止。然而,由于雙頭螺栓50a、 50b相對于 通道102a、 102b的尺度,外部件44相對于印刷布線板22的移動在X 方向上是允許的。雙頭螺栓50a、 50b的長度相對于通道102a、 102b 的長度是這樣的上凸緣108位于安裝部件64a、 64b的上表面之上方, 并且下凸緣110位于安裝部件64a、64b的下表面之下方。雙頭螺栓50a、 50b的長度是這樣的允許外部件44相對于各個印刷布線板22、 24在 Y方向上移動。外部件44在Y方向上的移動受到雙頭螺栓50a、 50b 的凸緣110與安裝部件64a、 64b的上和下表面的接觸的限制。內部件46大致為矩形形狀,并且其尺寸被設置為可在外部殼體部
件44的內部件空腔66之內滑動。內部件46優選地由電介質材料形成。 內部件包括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4、以及在第一和第二部分112、 114之間延伸的一對壁116、118。內部件46包括配合端118和后端120。第一部分112的截面大致呈矩形形狀,并且包括內壁109、外壁 111、下壁113、上壁115和后壁117。壁109、 111、 113、 115、 117 的內表面限定了對準孔122,其具有大致矩形形狀的截面。對準孔122 從內部件46的配合端118向后延伸。上軌道124從外壁111向外延伸, 并且與上壁115隔開。上軌道124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其平行于 上表面;以及外表面,其從軌道的上表面延伸到軌道的下表面。外表 面大致垂直于上和下表面。下軌道126從外壁111向外延伸,并且與 下壁113隔開。下軌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其平行于上表面;以及外表面,其從軌道的上表面延伸到軌道的下表面。外表面大致垂直于上和下表面。上和下軌道124、 126安置成大致相互平行,并且從內 部件46的配合端118延伸到內部件46的后端120。后壁117限定了圓 柱形的彈簧孔,其從內部件46的后端120朝向內部件46的配合端118 延伸,以容納彈簧48的配合端。第二部分114的截面大致呈矩形形狀,并且包括內壁119、外壁 121、下壁123、上壁125、后壁127和前壁129。對準部件128從前壁 129在配合方向上延伸。對準部件128具有大致矩形形狀的截面和錐形 的自由端130。上軌道132從外壁122向外延伸,并且與上壁125隔開。 上軌道132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其平行于上表面;以及外表面, 其從軌道的上表面延伸到軌道的下表面。外表面大致垂直于上壁的上 和下表面。下軌道134從外壁122向外延伸,并且與下壁123隔開。下軌道134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其平行于上表面;以及外表面, 其從軌道的上表面延伸到軌道的下表面。外表面大致垂直于上和下表面。上和下軌道132、 134安置成大致相互平行,并且從內部件46的 配合端118延伸到內部件46的后端120。后壁127限定了圓柱形的彈 簧孔,其從內部件46的后端120朝向內部件46的配合端118延伸,以容納彈簧48的配合端。上壁116大致為矩形形狀,并且在第一部分112的內壁109和第 二部分114的內壁119之間、在它們的上端附近延伸。下壁118大致 為矩形形狀,并且在第一部分112的內壁109和第二部分114的內壁 119之間、在它們的下端附近延伸。壁116、 118、 109、 119限定了連 接器孔136。在上壁116的上表面上提供軌道142。軌道142從第一部 分112的上壁115延伸到第二部分114的上壁125,并且與外部件44 的突起72相互作用,如在此將要描述的那樣。在下壁11S的下表面上 提供等同的軌道。該軌道從第一部分112的下壁113延伸到第二部分 114的下壁123,并且與外部件44的突起72相互作用,如在此將要描 述的那樣。彈簧48a、 48b是壓縮型彈簧。彈簧48a、 48b的直徑略微小于容 納彈簧48a、 48b后端的安裝部件64a、 64b中的彈簧孔105a、 105b的 直徑。另夕卜,彈簧48a、48b的直徑略微小于內部件46的彈簧孔的直徑。 彈簧48a、 48b比內部件46和外部件44之間提供的間隔長,以便彈簧 在內部件46和外部件44之間提供力。優選地彈簧48a、 48b被預先壓 縮到2.2 lbs。光纖連接器30是典型地用于配合光纖的標準凸型連接器。多個光 纖在連接器30之內對準。如前所述,連接器30包括配合端34和從配 合端34延伸的定位銷42。每個光纖的配合端位于箍之內,并且設置在 連接器30的配合端34。光纖連接器32是典型地用于配合光纖的標準 凹型連接器。多個光纖在連接器32之內對準。如前所述,連接器32 包括配合端36和從配合端延伸以容納連接器30的定位銷42的對準凹 部。如最好地在圖7-9中示出的那樣,每個連接器30、 32包括對準彈 簧150,用于在配合方向上向光纖的配合端施力。對準彈簧150優選地 被預先壓縮到1.8 1bs。
如下裝配每個殼體26、 28。首先,外部件44與各個印刷布線板 22、 24對準,并且雙頭螺栓50a、 50b位于外部件44的安裝部件64a、 64b的通道102之內。雙頭螺栓50a、 50b然后被固定到印刷布線板22、 24,以將每個外部件44固定到各個印刷布線板22、 24。當固定時,如 上所述,外部件44和各個印刷布線板22、 24之間在Y方向上和在X 方向上的移動是允許的,然而在配合方向或Z方向上的移動被阻止。下一步,將彈簧48a、 48b的配合端置于內部件46的后端120處 的孔之內。然后將內部件46的后端120置于外部件44的配合端52附 近,以便內部件46與外部件44的內部件空腔66對準,內部件46的 第一部分112的軌道132、 134與外部件44的第一側壁60中的通道88、 90對準,并且內部件46的第二部分114的軌道132、 134與外部件44 的第二壁62的通道對準。內部件46然后在外部件44的內部件空腔66 之內向后滑動。隨著內部件46向后滑動,內部件46的第一部分112 的軌道124、 126在外部件44的第一壁60的通道88、 90之內滑動, 并且第二部分114的軌道132、 134位于外部件44的第二壁62的通道 之內。當上壁和下壁56、 58的突起72的錐形壁71接觸內部件46的 上壁和下壁116、 118上的軌道142的前壁時,外部件44的上壁和下 壁56、 58會向外彎曲。隨著內部件46在向后方向上進一步移動,軌 道142將會移動超過由突起72的平坦壁73和后壁75所限定的肩部, 并且外部件的上壁和下壁56、 58將會返回它們的原始位置。通過內部 件46的軌道142定位成超過突起72,軌道142鄰接突起72的肩部, 并且阻止內部件46移位到外部件44之外。隨著內部件46在外部件44之內滑動,彈簧48的后端被置于外部 件44的彈簧凹部105a、 105b之內。隨著內部件和外部件46、 44被閉 鎖,彈簧48優選地被預先壓縮到2.2 lbs,并且在由箭頭Z (見圖4) 示出的方向上、亦即配合方向上提供內部件46相對于外部件44的移 動。 雙頭螺栓50a、 50b被置于外部件44的通道102之內,并且使用 緊固件51而被固定到印刷布線板22、 24,以將外部件44固定到印刷 布線板22、 24。外部件44和印刷布線板22、 24—起相對于內部件46 在Z方向上行進,同時彈簧48壓縮和膨脹。這樣的移動補償了Z方向 上的容差。由于雙頭螺栓50a、 50b和通道102a、 102b的相對尺度,雙 頭螺栓50a、 50b還提供了 X和Y方向上的容差補償。然后在第一殼體26的連接器孔136之內插入標準凸型連接器30, 并且在第二殼體28的連接器孔136之內插入標準凹型連接器32。通過 外部件44的切口 82能夠觀察連接器30、 32在殼體26、 28的孔136 之內的放置。然后通過將第一連接器26的對準部件128和第二連接器 28的對準凹部122對準,并且將第二連接器28的對準部件128和第一 連接器的對準凹部122對準,配合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26、 28。隨著 殼體26、 28和它們各自的印刷布線板22、 24在配合方向上移動,對 準部件128被置于凹部122之內。盡管對準部件128和對準凹部122 已被描述為具有矩形截面,但是要理解的是,部件128和凹部122能 夠具有任何形狀的截面,只要部件128和凹部122能夠配合在一起。 隨著殼體26、 28在配合方向上移動,凸型連接器30的定位銷42被凹 型連接器32的凹部容納,以實現連接器30、 32的配合。連接器30、 32的配合提供了連接器30、 32的彈簧150的壓縮,如圖8所示。殼體 26、 28在配合方向上的連續移動提供了殼體26、 28的彈簧4Sa、 48b 的進一步壓縮,如圖9所示。這樣一來,彈簧150和彈簧48a、 48b就 提供了一系列的彈簧壓縮。如示出的那樣,同性連接器系統20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26、 28之間提供直接連接而沒有使用適配器。這種連接是用等同的第一殼 體和第二殼體26、 28實現的,這由于減少了加工而導致每部分較低的 成本。每個殼體26、 28的內部件46相對于外殼體44可移動。彈簧48a、 48b、 150a、 150b提供了一系列的偏壓元件,它們為連接器30、 32在 縱向方向上的總體不對準提供了補償,并且為連接器30、 32之內的光
纖箍的不對準提供了更細微的補償。連接器系統20能夠用在底板裝置中。如圖10所示,印刷布線板166提供了垂直于印刷布線板22的豎直底板。底板166具有前表面166a 和后表面166b。孔168被設置成穿過底板166,并且連接器28穿過孔 168延伸。支架170將殼體28的外部件44固定到底板166。支架170 包括第一部分172以及垂直于第一部分172并且從第一部分172的末 端延伸的第二部分174。第一部分172位于外部件44的底壁65的外表 面68附近,并且貫穿孔168。緊固件51延伸穿過支架170的第一部分 172,并且與雙頭螺栓50a、 50b配合,以將外部件44固定到支架170。 第二部分174延伸離開底壁65,并且位于底板166的前表面166a附近。 孔被設置成穿過支架170的第二部分174,以通過緊固件176將支架 170連接到底板166。在圖11中示出了同性連接器系統的第二實施例。連接器系統200 除了如將要在此描述的那些之外等同于連接器系統20。連接器系統200 包括安裝到第一印刷布線板222的第一連接器殼體226和安裝到第二 印刷布線板224的第二連接器殼體228。凸型光纖連接器30位于第一 殼體226之內,并且凹型光纖連接器32位于第二殼體228之內。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226、 228是等同的。每個殼體226、 228都 包括外殼體部件244和內殼體部件246。外部件244包括安裝部件280a、 280b。除了安裝部件280a、 2S0b的放置之外,殼體部件226、 228等同 于殼體部件26、 28。與朝向殼體26、 2S的后部延伸的連接器26、 2S 的安裝部件64a、 64b不同,安裝部件280a、 2S0b位于連接器226、 228 的第一和第二側壁260、 262附近。雖然示出并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是可以預想到的是,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作出本發明的各種修改,而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 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器系統,用于配合其中具有限定配合軸線的光纖的第一光纖連接器和第二光纖連接器,所述連接器系統包括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包括第一外部件,所述第一外部件能夠固定到印刷布線板上;第一內部件,所述第一內部件與所述第一外部件接合,并能夠容納所述第一光纖連接器;至少一個彈簧,所述至少一個彈簧安裝在所述第一外部件和所述第一內部件之間,用于從所述第一外部件偏壓所述第一內部件;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包括第二外部件,所述第二外部件能夠固定到印刷布線板上;第二內部件,所述第二內部件與所述第二外部件接合,并能夠容納所述第二光纖連接器;至少一個彈簧,所述至少一個彈簧安裝在所述第二外部件和所述第二內部件之間,用于從所述第二外部件偏壓所述第二內部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殼體直接與所述第二殼體配合,以提供所述第一光纖連接器和第二光纖連接器沿所述配合軸線的配合。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 殼體是等同的。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每個所述外部件包括 突起,并且每個所述內部件包括軌道,用于與所述突起接合,以限制 所述內部件相對于所述外部件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的運動。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每個所述外部件具有 內表面,所述內表面具有在該內表面上延伸的通道,每個所述內部件 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具有從該外表面延伸的軌道,并且當每個所 述內部件位于每個所述外部件之內時,所述通道容納所述軌道。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每個所述內殼體具有:配合端,所述配合端面對另一個所述內殼體;對準部件,所述對準部 件從所述配合端向外延伸;以及對準孔,所述對準孔從所述配合端向 內延伸,其中,當所述殼體配合時,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對準部件位 于所述第二殼體的所述對準孔之內,并且所述第二殼體的所述對準部 件位于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對準孔之內。
6. 如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每個所述內部件包 括用于容納所述至少一個彈簧的末端的彈簧孔,并且每個所述外部件 包括用于容納所述至少一個彈簧的相對末端的彈簧孔。
7. 如權利要求l所限定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所述殼體的每一個 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安裝雙頭螺栓和用于容納所述安裝雙頭螺栓的至 少一個通道,并且其中所述安裝雙頭螺栓比所述通道長,以允許所述 安裝雙頭螺栓在所述通道內在垂直于所述配合軸線的方向上運動。
8. 如權利要求l所限定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所述殼體的每一個 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安裝雙頭螺栓,并且所述外部件包括用于容納所 述安裝雙頭螺栓的至少一個通道,并且其中所述安裝雙頭螺栓在垂直 于所述配合軸線的方向上的直徑小于所述通道的直徑,以允許所述外 部件相對于所述安裝雙頭螺栓運動。
9. 如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所述殼體的每一個 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安裝雙頭螺栓,并且所述外部件包括用于容納所 述安裝雙頭螺栓的至少一個通道,并且其中所述安裝雙頭螺栓在所述 配合方向上的直徑近似與所述通道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的直徑相同,以 防止所述外部件相對于所述安裝雙頭螺栓運動。
10. 如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光纖連 接器和第二光纖連接器的每一個包括連接器彈簧,所述連接器彈簧用 于沿著所述配合軸線偏壓所述光纖,并且其中所述連接器彈簧的每一個的力小于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每一個的所述至少一個彈簧的 力。
11. 一種與第一印刷布線板和第二印刷布線板相組合的連接器系 統,用于配合其中具有限定配合軸線的光纖的第一光纖連接器和第二 光纖連接器,組合件包括第一印刷布線板,所述第一印刷布線板具有安裝在該第一印刷布 線板上的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包括外部件,所述外部件固定到 所述第一印刷布線板上,其中,所述外部件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印刷 布線板運動;內部件,所述內部件與所述外部件接合,并且能夠容納 所述第一光纖連接器;至少一個彈簧,所述至少一個彈簧安裝在所述 外部件和所述內部件之間,用于從所述外部件偏壓所述內部件;以及第二印刷布線板,所述第二印刷布線板具有安裝在該第二印刷布 線板上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包括外部件,所述外部件固定到 所述第二印刷布線板上,其中,所述外部件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二印刷 布線板運動;內部件,所述內部件與所述外部件接合,并且能夠容納 所述第二光纖連接器;至少一個彈簧,所述至少一個彈簧安裝在所述 外部件和所述內部件之間,用于從所述外部件偏壓所述內部件。
12. 如權利要求U所述的組合件,所述組合件進一步包括第一安 裝雙頭螺栓和第二安裝雙頭螺栓;其中所述第一外部件包括安裝通道, 并且所述第一安裝雙頭螺栓位于所述安裝通道之內并固定到所述第一 印刷布線板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外部件包括安裝通道,并且所述第 二安裝雙頭螺栓位于所述安裝通道之內并固定到所述第二印刷布線板 上。
13. 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每個安裝雙頭螺栓 在垂直于所述配合軸線的方向上的直徑小于每個所述安裝通道的直 徑,以允許每個所述外部件相對于所述印刷布線板運動。
14. 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每個安裝雙頭螺栓 的直徑與每個安裝通道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的尺度近似相同,以防止所 述外部件相對于所述印刷布線板運動。
15. 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組合件,進一步包括安裝支架,所述安 裝支架連接到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外部件并連接到所述第一印刷布線 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印刷布線板安置成垂直于所述第二印刷布線板。
16. —種連接器系統,用于配合其中具有限定配合軸線的光纖的 第一光纖連接器和第二光纖連接器,所述連接器系統包括第一殼體; 第二殼體;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是等同的;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殼體直接與所述第二殼體配合,以提供所述第一 光纖連接器和第二光纖連接器沿著所述配合軸線的配合。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每個所述殼體具有 配合端,所述配合端面對另一個所述殼體;對準部件,所述對準部件 從所述配合端向外延伸;以及對準孔,所述對準孔從所述配合端向內 延伸,其中,當所述殼體配合時,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對準部件位于 所述第二殼體的所述對準孔之內,并且所述第二殼體的所述對準部件 位于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對準孔之內。
18.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每個殼體包括外 部件;內部件,所述內部件與所述外部件接合,并且能夠容納所述光 纖連接器中的一個光纖連接器;以及彈簧,所述彈簧在所述內部件和 外部件之間,用于從所述外部件偏壓所述內部件。
19.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連接器系統,其中,每個所述外部件包 括突起,并且每個所述內部件包括軌道,所述軌道用于與所述突起接 合,以限制所述內部件相對于所述外部件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的運動。
全文摘要
連接器系統提供了兩個等同的同性殼體,其實現了標準光纖連接器的可靠連接,而沒有使用適配器。該連接器系統包括安裝到第一印刷布線板的第一殼體和安裝到第二印刷布線板的第二殼體。每個殼體都在其中支撐光纖連接器。每個殼體都包括內部件和外部件。在內部件和外部件之間提供彈簧,以在光纖連接器的配合方向上提供殼體的偏壓。
文檔編號G02B6/38GK101151563SQ200680009928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8日
發明者伊利婭·馬赫林, 巴巴拉·格熱戈熱夫斯卡, 托馬斯·D·希爾特, 托馬斯·R·馬拉波德, 馬爾科姆·H·霍奇 申請人:莫萊克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