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息圖記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信號光和參考光重疊地照射在全息圖記錄介質上來記錄 全息圖的全息圖記錄裝置。
背景技術: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傳統的全息圖記錄裝置。該全息圖 記錄裝置通過半反鏡將從光源發出的激光分向兩個方向,并通過由液晶裝 置構成的空間光調制器來調制被分離的一個方向的光。被空間光調制器調 制后的光變為用—值(亮暗)的像素圖案表示記錄信息的離散的光,該光 作為信號光被照射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被上述半反鏡分離的另一方向的 光作為參考光與信號光重疊地照射在全息圖記錄介質上。由此,在全息圖 記錄介質上記錄由信號光和參考光的干涉條紋構成的全息圖。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2-216359號公報。 但是,在上述傳統的全息圖記錄裝置中,因為在空間光調制器中將信 號光離散地間拔以形成亮暗的像素圖案,所以在空間光調制器中光量損失 通常很大。因此,存在盡量抑制光量損失、提高光利用效率的余地。具體而言,例如,在將光源的光量設為100%,其中將因能量監測用 而取走的光量設為15%,將到達介質的信號光和參考光的光量之比設為1 : 2,將空間光調制器的各個像素中的實際透過率設為80%,并用空間光調 制器形成亮暗的像素圖案的方法中,應用在每四個像素的塊中僅使一個像 素為亮狀態來表示二位碼的2/4編碼方法,假定在有效像素區域中光透過 的區域的比例為25%,并考慮忽略由其他半反鏡等造成的光量損失的情 況。在此情況下,到達介質的參考光的光量為24.3%,入射到空間光調制 器中的光量為60.7%,從空間光調制器射出并到達介質的信號光的光量為 12.1%。即,由空間光調制器造成的光量損失為60.7 — 12.1=48.6%,從光源發出的大約一半的光浪費了。 發明內容本發明就是基于上述情況而作出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 夠抑制光量損失來進一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全息圖記錄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手段。由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全息圖記錄裝置,包括光源,發出相干光; 空間光調制器,具有針對被多分割的每個單位區劃將來自該光源的光反射 到主要的射出方向以及規定的截去方向中的一個方向上的多個光反射元 件,并將在上述射出方向行進的光作為信號光射出;以及信號光學系統, 用于將上述信號光照射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上述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特征 在于,包括波前整形單元,對被上述空間光調制器的光反射元件間拔到 丄述規定的截去方向上的光進行聚光,并對該光的波前進打整形;以及參考光學系統,用于將從上述波前整形單元射出的光作為參考光照射,以使 其在上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與上述信號光重疊。優選的是,上述波前整形單元包括對光進行聚集的聚光透鏡、位于該 聚光透鏡的焦點上的光學濾波器、以及將來自該光學濾波器的光作為平行 光射出的準直鏡。優選的是,包括用于監視上述光源的輸出狀態的能量監測用光檢測 器,在上述光學濾波器中設置有使低頻分量的光透過并將其引向上述準直 鏡的中央透過部、以及在該中央透過部的周邊反射高頻分量的光并將其引 向上述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的周邊反射部。優選的是,包括用于監視上述光源的輸出狀態的能量監測用光檢測 器,在上述光學濾波器中設置有反射低頻分量的光并將其引向上述準直鏡 的中央反射部、以及在該中央反射部的周邊使高頻分量的光透過并將其引 向上述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的周邊透過部。優選的是,在上述光學濾波器中還設置有使低頻分量的光通過并將其 引向上述準直鏡上的針孔。優選的是,包括用于監視上述光源的輸出狀態的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在上述參考光學系統中設置有半反鏡,該半反鏡用于使從上述準直鏡 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反射或者透過并將其引向上述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由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包括光源,發出相干 光;光束分離器,將來自該光源的光分離到兩個方向;空間光調制器,具 有針對被多分割的每個單位區劃將由該光束分離器分離的一個方向的光反 射到主要的射出方向以及規定的截去方向中的一個方向上的多個光反射元 件,并將在上述射出方向行進的光作為信號光射出;信號光學系統,用于 將上述信號光照射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參考光學系統,用于將由上述光 束分離器分離的另一方向的光作為參考光照射,以使其在上述全息圖記錄 介質上與上述信號光重疊;以及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用于監視上述光源 的輸出狀態;上述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能量監測光學系統, 用于對被上述空間光調制器的光反射元件間拔到上述規定的截去方向上的 光進打聚光,并將該光引向丄述能量監測用光檢領ii器。由本發明第三方面提供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包括光源,發出相干 光;光束分離器,將來自該光源的光分離到兩個方向;空間光調制器,具 有針對被多分割的每個單位區劃將由該光束分離器分離的一個方向的光反 射到主要的射出方向以及規定的截去方向中的一個方向上的多個光反射元 件,并將在上述射出方向上行進的光作為信號光射出;信號光學系統,用 于將上述信號光照射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參考光學系統,用于將由上述 光束分離器分離的另一方向的光作為參考光照射,以使其在上述全息圖記 錄介質上與上述信號光重疊;以及伺服用光檢測器,用于控制相對于上述 全息圖記錄介質的上述信號光學系統以及參考光學系統的相對位置或姿 態;上述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還包括波前整形單元,對被上述空 間光調制器的光反射元件間拔到上述規定的截去方向上的光進行聚光,并 對該光的波前進行整形;以及伺服光學系統,用于將從上述波前整形單元 射出的光作為伺服光照射到上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并將據此從該全息圖 記錄介質返回的光引向上述伺服用光檢測器。優選的是,上述波前整形單元包括對光進行聚集的聚光透鏡、位于該 聚光透鏡的焦點上的光學濾波器、以及將來自該光學濾波器的光作為平行光射出的準直鏡。優選的是,在上述光學濾波器中設置有使低頻分量的光通過并將其引 向上述準直鏡的針孔。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結構圖;圖2是圖l所示的空間光調制器的平面圖;圖3是圖1所示的空間光調制器的部分立體圖;圖4是沿圖3的IV-IV線的截面圖;圖5是圖1所示的光學濾波器的平面圖;圖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結構圖; 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結構圖; 圖8是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結構圖; 圖9是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圖1 5示 出了本發明的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全息圖記錄裝置Al向圓盤形狀的全息圖記錄介質B(在該圖中示出了一部分)全息圖記錄全息圖,并且還可以再現被記錄的全息圖。該全息圖記錄裝置Al包括光源10;準直鏡ll;空間光調制器 20;信號再現光學系統的半反鏡30以及物鏡31;再現光學系統的聚光透鏡32、再現用光檢測器33;波前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光學濾波器41、 以及準直鏡42;參考光學系統的檢電鏡(galvano mirror) 50以及物鏡 51;能量檢測光學系統的中繼透鏡60和61、以及能量檢測用光檢測器 62。除此之外,在全息圖記錄裝置Al中還設置了用于使全息圖記錄介質 B旋轉的旋轉機構、和用于控制相對于全息圖記錄介質B的物鏡31、 51 的相對位置或姿態的伺服機構(省略圖示)。作為一個例子,全息圖記錄介質B具有將支承基板層100、反射層101、全息圖記錄層102、以及透明基板層103按該順序層疊的結構。在全 息圖記錄層102,通過將信號光和參考光重疊地照射來記錄作為干涉條紋 的全息圖。在反射層IOI上形成有凹凸坑(emboss pit)(省略圖示)。凹 凸坑為了根據反射光的變化來進行所說的尋軌控制、聚焦控制、以及傾斜 控制的伺服控制,而設置凹凸坑。光源IO例如由半導體激光元件構成,其發出頻帶較窄、干涉性高的激 光。準直鏡11將光源10的激光轉換成平行光。從準直鏡11射出的平行光 進入到空間光調制器20中。如圖2以及圖3所示,空間光調制器20由在主表面20a上排列了很多 光反射元件21的可變形鏡面裝置(Deformable Mirror Device)構成。空間 光調制器20的主表面20a大致與全息圖記錄介質B平行。如圖4所示, 光反射元件21將對角線上的旋轉軸21a作為支軸相對于主表面20a以打開/關閉的規定角度+e/—e進行擺動。在入射光中,由打丌的角度+0的光反射元件21反射的光成為沿著與全息圖介質B垂直的主方向行進的信號 光。另一方面,由關閉的角度一e的光反射元件21反射的光沿著與主方向 不同的截去方向行進,并被有效地使用為用于在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與信 號光重疊地進行照射的參考光或能量監測用的光。即,入射光相對于主表 面20a的法線所形成的角度為26,信號光在與主表面20a的法線方向一致 的主方向上行進,參考光等在相對于主表面20a的法線所形成的角度為49 的截去方向上行進。在該空間光調制器20中,根據應記錄的信息,生成構成二值(亮暗) 的像素圖案的離散的光。如在圖2中作為一個例子所示的那樣,在該實施 方式中,作為形成亮暗像素圖案的方法,采用2/4編碼方法,即將四個 光反射元件21作為一塊,并在每一塊中僅使一個光反射元件21為亮狀 態,由此來表現二位碼。另外,在圖2中,用途黑的區劃表示作為亮狀態 而發出信號光的光反射元件21,用空白的區劃表示作為暗狀態而發出參考 光等的光反射元件21。即使將亮暗的像素調過來,編碼效率也相同。根據 這樣的2/4編碼方法,在有效像素區域T中發出信號光的區域(圖2中的 涂黑區劃區域)的比例總是為25%,發出參考光等的區域(圖2中的空白區劃區域)的比例為75%。但是,表示各個光反射元件21的實際的反射率等的填充系數(Fill Factor)為80%左右。如圖2所示,在將光反射元件 21的縱橫向尺寸設為s,將其面積設為sXs = S的情況下,實際上其反射 作用的面積為0.8S左右。從空間光調制器20向主平面20a的法線方向(主方向)射出的信號光 透過半反鏡30,并通過信號再現光學系統的物鏡31后照射在全息圖記錄 介質B上。當進行再現時,在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通過參考光與全息圖發 生干涉來生成再現光,所述再現光通過物鏡31、半反鏡30、以及再現光 學系統的聚光透鏡32后被再現用光檢測器33接收。波前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對從空間光調制器20向與主表面20a的法線形成4e的角度的截去方向射出的參考光等進行聚光。波前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使用焦距較長、光學性能不那么高的透鏡。在聚光透鏡40的焦點 位置配置了光學濾波器41。光學濾波器41被設置成相對丁聚光透鏡40的 焦平面傾斜的狀態。如圖5所示,在光學濾波器41中設置了使光透過并 向波前整形用的準直鏡42行進的中央透過部41A、以及在該中央透過部 41A的周邊使光反射從而使其向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62行進的周邊反射部 41B光檢測器。中央透過部41A如針孔那樣很小地形成。通過這樣組合該 波前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和光學濾波器41,即使是被空間光調制器20間 拔的離散的光,也能將其提取為在光學濾波器41的中央透過部41A中經 波前整形后的低頻分量的光,該光具有與入射到空間光調制器20之前的 光的強度分布相同程度地被均化的強度分布。由該中央透過部41A提取并 向準直鏡42行進的光被用作參考光。由周邊反射部41B提取并向能量監 測用的光檢測器62行進的光被用作具有高頻分量的能量監測光。通過波前整形用的準直鏡42而形成為平行光的參考光被反射到檢電鏡 50上,并且通過參考光學系統的物鏡51照射在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檢 電鏡50改變參考光向全息圖記錄介質B入射的參考光入射角。當進行記 錄時,與參考光的入射角相對應的不同圖案的全息圖被多重記錄在全息圖 記錄介質B中信號光和參考光重合的全息圖介質記錄層102上參考光全息 圖。當進行再現時,根據參考光的入射角而發出不同圖案的再現光,并且1033接收再現光。由此,讀出作為全息圖而被多重 記錄的信息。 '能量監測光經由中繼透鏡60、 61而被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62接收。 該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62用于監視進行記錄或再現時的光源10的輸出狀接著,對上述全息圖記錄裝置A1的作用進行說明。例如,當進行記錄時,假定光源10的光量為100%、在空間光調制器 20中使用2/4編碼方法、在有效像素區域T中發出信號光的區域的比例為 25% (發出參考光以及能量監測光的區域的比例為75%)、光反射元件21 的填充系數為80%,到達全息圖記錄介質B的信號光以及參考光的光量的 比為1 : 2,并考慮忽略由空間光調制器20或光學濾波器41以外的光學部 件造成的光量損失的情況。此時,由丁'到達全總圖記錄介質B的信弓光的理想的光量是光源10 的光量(100%)的20%,并且光量之比為1 : 2,因此到達全息圖記錄介 質B的參考光的光量是光源10的光量的40%。從空間光調制器20發出并 入射到波前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中的光(被分離為參考光和能量監測光 之前的光)的光量是光源10的光量的60%。其中,如果將能量監測光的 光量設為15%,貝ij 60—40 — 15 = 5%的光量就是被光學濾波器41損失的 量。另外,由空間光調制器20損失的量是100—20 — 60=20%。由此,將 由空間光調制器20和光學濾波器41損失的量相加的總損失量為25%。該實施方式中的光的總損失量(25%)與大約浪費一半(48.6%)的光 的現有技術相比非常小。即使比較到達全息圖記錄介質B的信號光或參考 光的光量,相對于現有技術中12.1%的信號光光量,在本實施方式中也達 到20%,較大,參考光的光量也比現有技術中的24.3%大,達到了 40%。 由此,當進行記錄時,信號光以及參考光以足夠的光量照射在全息圖記錄 介質B上,從而在全息圖記錄層102上可靠地記錄全息圖。當進行記錄或再現時,由光學濾波器41的中央透過部41A提取的光 作為參考光照射在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由于該照射光為強度分布被波前 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或光學濾波器41均化了的光,因此不會對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的光的干涉性帶來障礙。g卩,當進行記錄時,通過參考光和信 號光有效地發生干涉來記錄全息圖,當進行再現時,通過參考光與已記錄 的全息圖有效地發生干涉而發出再現光。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Al,即使是為了在空間光 調制器20中生成離散的信號光而被間拔到與信號光不同的截去方向的 光,也被有效地利用為參考光或能量監測光,因此能抑制光量損失來進一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進而,能夠使到達全息圖記錄介質B的信號光或參考光的光量具有足夠的水平,從而能夠可靠地進行全息圖的記錄或再現。 另外,被空間光調制器間拔到截去方向的光也可以僅作為參考光使用。圖6 9示出了本發明全息圖記錄裝置的其他實施方式。另外,對于與 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或類似的構成部件,標以相同的符號并省略說明。如圖6所示,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A2中,光學濾波器 41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相反。g卩,在光學濾波器41中設置了使光反 射并向波前整形用的準直鏡42行進的中央反射部41A'、以及在該中央 反射部41A,周邊使光透過并向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62行進的周邊透過 部41B'。中央反射部41A'如針孔那樣很小地形成。通過這樣組合波前 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和光學濾波器41,也能提取出在光學濾波器41的中 央反射部41A'中被波前整形后的低頻分量的光,該光具有與入射到空間 光調制器20之前的光的強度分布相同程度地被均化了的強度分布。由該 中央反射部41A'提取并向準直鏡42行進的光被用作參考光。參考光經 由反射板42A入射到檢電鏡50中。由周邊透過部41B'提取的高頻分量 的能量監測光經由中繼透鏡60、 61而被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62接收。在該全息圖記錄裝置A2中也能取得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如圖7所示,在第三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A3中,設置了在波 前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的焦平面上具有針孔41C的光學濾波器41。在該 光學濾波器41和檢電鏡50之間設置有用于將通過了針孔41C的光分離成 參考光和能量監測光的半反鏡43。根據光學濾波器41的針孔41C,即使是被空間光調制器20離散地間拔的光,也能被提取為波前被整形了的低頻分量的光,該光具有與入射到 空間光調制器30之前的光的強度分布相同程度地被均化的強度分布。經由這種針孔41C并在準直鏡42中轉換成平行光的光被半反鏡43分離為參 考光和能量監測光。參考光經由檢電鏡50和參考光學系統的物鏡51被照 射在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能量監測光經由能量監測光學系統的聚光透鏡 63而被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62接收。在該全息圖記錄裝置A3中,由于被空間光調制器20間拔到與信號光 不同的截去方向上的光也被有效利用為參考光或能量監測光,因此與第一 實施方式等相同,能夠抑制光量損失來進一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并能可 靠地進行全息圖的記錄或再現。如圖8所示,在第四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A4中,在準直鏡11 和空間光調制器20之間配置了光束分離器12。光束分離器12將從準直鏡 li射出的平行光分離成兩個方向,使--個方向的光成為向空間光調制器 20行進的光,使另一個方向的光分離為參考光。由光束分離器12分離的參考光經由反射板13被入射到檢電鏡中,并 且經由參考光學系統的物鏡51照射在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從光束分離器12發出并入射到空間光調制器20中的光與主平面20a 的法線形成26的角度。在空間光調制器20中,由打開的+ e角度的光反射 元件21上反射的光成為在與全息圖記錄介質B垂直的主方向上行進的信號光。由關閉的一e角度的光反射元件反射的光被用為能量監測光。能量監測光在與主平面20a的法線形成4e的角度的截去方向上行進,并經由能 量監測光學系統的聚光透鏡63被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62接收。即,在該 實施方式中,將被空間光調制器20間拔到與信號光不同的截去方向上的 光作為能量監測光來使用。根據該全息圖記錄裝置A4,由于被空間光調制器20間拔到與信號光 不同的截去方向上的光被有效地利用為能量監測光,因此能夠抑制光量損 失來進一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如圖9所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全息圖記錄裝置A5被構成為將由空間 光調制器20間拔到與信號光不同的截去方向上的光利用為伺服光。作為構成伺服機構的部件,設置有波前整形用的聚光透鏡40、光學濾波器41、以及準直鏡42;伺服光學系統的反射板70、半反鏡71、物鏡72、以 及光束分離器73;受光用的聚光透鏡74和75、 二分光檢測器76、以及四 分光檢測器77。通過波前整形用的準直鏡42被轉換為平行光的伺服光經由反射板70 并透過半反鏡71,進而還通過伺服光學系統的物鏡72照射到全息圖記錄 介質B上。在全息圖記錄介質B中,伺服光在凹凸坑(省略圖示)上反 射,該反射的伺服光以物鏡72、半反鏡71、以及伺服光學系統的光束分 離器73的順序行進。光束分離器73將入射的伺服光分離為兩個方向。由 光束分離器73分離的一個方向的光經由聚光透鏡74被二分光檢測器76接 收,另一個方向的光經由聚光透鏡75被四分光檢測器77接收。二分光檢 測器76的輸出信號被用于尋軌控制和傾斜控制,四分光檢測器77的輸出 信號f皮用于焦距 空制。根據該全息圖記錄裝置A5,由于由空間光調制器20間拔到與信號光 不同的截去方向上的光被有效地利用為伺服光,因此能抑制光量損失來進 一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全息圖記錄裝置,包括光源,發出相干光;空間光調制器,具有針對被多分割的每個單位區劃將來自該光源的光反射到主要的射出方向以及規定的截去方向中的一個方向上的多個光反射元件,并將在上述射出方向行進的光作為信號光射出;以及信號光學系統,用于將上述信號光照射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上述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波前整形單元,對被上述空間光調制器的光反射元件間拔到上述規定的截去方向上的光進行聚光,并對該光的波前進行整形;以及參考光學系統,用于將從上述波前整形單元射出的光作為參考光照射,以使其在上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與上述信號光重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波前整形單元包括對光進行聚集的聚光透鏡、位于該聚光透鏡的焦點上的光學濾波器、以及將來自該光學濾波器的光作為平行光射出的準 直鏡。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監視上述光源的輸出狀態的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在上述光學濾波器中設置有使低頻分量的光透過并將其引向上述準直鏡的中央透過 部、以及在該中央透過部的周邊反射高頻分量的光并將其引向上述能量監 測用光檢測器的周邊反射部。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監視上述光源的輸出狀態的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在上述光學濾波器中設置有反射低頻分量的光并將其引向上述準直鏡的中央反射 部、以及在該中央反射部的周邊使高頻分量的光透過并將其引向上述能量 監測用光檢測器的周邊透過部。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學濾波器中還設置有使低頻分量的光通過并將其引向上述準直鏡上的針孔。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監視上述光源的輸出狀態的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在上述參 考光學系統中設置有半反鏡,該半反鏡用于使從上述準直鏡射出的光的一 部分反射或者透過并將其引向上述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
7. —種全息圖記錄裝置,包括 光源,發出相干光;光束分離器,將來自該光源的光分離到兩個方向;空間光調制器,具有針對被多分割的每個單位區劃將由該光束分離器 分離的一個方向的光反射到主要的射出方向以及規定的截去方向中的一個 方向上的多個光反射元件,并將在上述射出方向行進的光作為信號光射 出;倍號光學系統,用丁將上述信3光照射到全總圖記錄介質上; 參考光學系統,用于將由上述光束分離器分離的另一方向的光作為參 考光照射,以使其在上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與上述信號光重疊;以及 能量監測用光檢測器,用于監視上述光源的輸出狀態; 上述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能量監測光學系統,用于對被上述空間光調制器的光反射元件間 拔到上述規定的截去方向上的光進行聚光,并將該光引向上述能量監測用 光檢測器。
8. —種全息圖記錄裝置,包括 光源,發出相干光;光束分離器,將來自該光源的光分離到兩個方向;空間光調制器,具有針對被多分割的每個單位區劃將由該光束分離器 分離的一個方向的光反射到主要的射出方向以及規定的截去方向中的一個 方向上的多個光反射元件,并將在上述射出方向上行進的光作為信號光射 出;信號光學系統,用于將上述信號光照射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 參考光學系統,用于將由上述光束分離器分離的另一方向的光作為參考光照射,以使其在上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與上述信號光重疊;以及伺服用光檢測器,用于控制相對于上述全息圖記錄介質的上述信號光學系統以及參考光學系統的相對位置或姿態;上述全息圖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還包括波前整形單元,對被上述空間光調制器的光反射元件間拔到上述規定 的截去方向上的光進行聚光,并對該光的波前進行整形;以及伺服光學系統,用于將從上述波前整形單元射出的光作為伺服光照射 到上述全息圖記錄介質上,并將據此從該全息圖記錄介質返回的光引向上 述伺服用光檢測器。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波前整形單元包括對光進行聚集的聚光透鏡、位于該聚光透鏡的 焦點上的光學濾波器、以及將來自該光學濾波器的光作為平行光射出的準■=fcr ,永且塊。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全息圖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學濾波器中設置有使低頻分量的光通過并將其引向上述準直 鏡的針孔。
全文摘要
一種全息圖記錄裝置(A2),包括光源(10),發出相干光;空間光調制器(20),具有針對被多分割的每個單位區劃將來自該光源(10)的光反射到主要的射出方向以及規定的截去方向中的一個方向上的多個光反射元件(21),并將在射出方向上行進的光作為信號光射出;信號光學系統(30、31),用于將信號光照射到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該全息圖記錄裝置(A2)還包括波前整形單元(40、41、42),對被空間光調制器(20)的光反射元件(21)間拔到規定的截去方向上的光進行聚光,并對該光的波前進行整形;以及參考光學系統(50、51),用于將從波前整形單元(40、41、42)射出的光作為參考光照射,以使其在全息圖記錄介質(B)上與信號光重疊。
文檔編號G03H1/04GK101263434SQ200580051559
公開日2008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5日
發明者吉川浩寧, 宇野和史, 山影讓, 巖村康正, 手塚耕一 申請人:富士通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