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彈性鏡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眼鏡的非光學部件,尤其涉及一種眼鏡鏡腿。
背景技術:
一般具彈性的眼睛鏡腿,其系通過鏡腿前端以具彈簧的樞接塊和鏡框樞組,提供可使鏡腿彈性外張的作用。這種鏡腿構件較多,安裝工藝也較復雜。而且其彈性角度有限,只能向一個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較大彈性、可360°來回旋轉的彈性鏡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彈性鏡腿,具有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包括前壁、后壁、頂壁及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形成有鋸齒區,所述鋸齒區包括第一、第二通槽,與所述第一、第二通槽相連的至少一個鋸齒部,所述第一、第二通槽形成在所述底壁上,所述鋸齒部包括對稱的前壁槽和后壁槽,以及頂壁槽。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的彈簧鏡腿,不用焊接、不用彈簧、更不用螺絲,可以360°來回旋轉,而且具有更高的強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彈性鏡腿的主視圖。
圖2是相應于圖1的仰視圖。
圖3和圖4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彈性鏡腿為細長六面體結構,分為相對較厚的頭部及相對較薄的尾部。所述頭部包括前壁1、后壁2、頂壁3及底壁4,形成有鋸齒區,所述鋸齒區兩端為在底壁4上形成的通槽40、42。包括若干鋸齒部,本實施例中為5個,每一鋸齒部結構相同。所述鋸齒部在圖1主視圖上呈“U”形,在圖2仰視圖上呈“H”形。第一鋸齒部與第一通槽40相連,包括對稱的前壁槽51和后壁槽52,及頂壁槽53。所述前壁槽51和后壁槽52分別系從前壁1和后壁2內凹形成,所述頂壁槽53系從頂壁3內凹形成。其中,頂壁3內凹的厚度較前壁1和后壁2內凹的厚度大。第二鋸齒部與第一鋸齒部結構相同,也包括對稱的前壁槽61和后壁槽62,及頂壁槽63。所述前壁槽61和后壁槽62分別系從前壁1和后壁2內凹形成,所述頂壁槽63系從頂壁3內凹形成。第二鋸齒部通過連接部56與第一鋸齒部相連。該連接部56系由前壁1、后壁2及底壁4內凹形成。其中底壁4內凹的厚度較前壁1和后壁2內凹的厚度大。如此循環,第三鋸齒部通過連接部67與第二連接部相連,第四鋸齒部通過連接部78與第三連接部相連,第五鋸齒部通過連接部89與第四連接部相連,連接部56、67、78、89均具有相同結構。第五鋸齒部另一端則與第二通槽42相連。
請參照圖3及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彈性鏡腿通過設置鋸齒部進而形成鋸齒區,具有較大的彈性,使用時完全依據力學原理而可360°來回旋轉。與現有彈簧鏡腿相比,不用焊接、不用彈簧、更不用螺絲,結構簡單,而且具有更高的強度。
權利要求1.一種彈性鏡腿,具有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包括前壁、后壁、頂壁及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形成有鋸齒區,所述鋸齒區包括第一、第二通槽,與所述第一、第二通槽相連的至少一個鋸齒部,所述第一、第二通槽形成在所述底壁上,所述鋸齒部包括對稱的前壁槽和后壁槽,以及頂壁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鏡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槽和后壁槽分別系從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內凹形成,所述頂壁槽系從頂壁內凹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鏡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內凹的厚度較前壁和后壁內凹的厚度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鏡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鋸齒區還包括至少一個連接部,連接所述至少一個鋸齒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彈性鏡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由所述前壁、后壁及底壁內凹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彈性鏡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內凹的厚度較前壁和后壁內凹的厚度大。
專利摘要一種彈性鏡腿,具有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包括前壁、后壁、頂壁及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形成有鋸齒區,所述鋸齒區包括第一、第二通槽,與所述第一、第二通槽相連的至少一個鋸齒部,所述第一、第二通槽形成在所述底壁上,所述鋸齒部包括對稱的前壁槽和后壁槽,以及頂壁槽。本實用新型彈性鏡腿相對于現有的彈簧鏡腿,不用焊接、不用彈簧、更不用螺絲,可以360°來回旋轉,而且具有更高的強度。
文檔編號G02C5/16GK2768033SQ20052000262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1日
發明者鄧獻忠 申請人:新恒利眼鏡制造(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