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配置使用至少兩種反射片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以其薄型、重量輕、低消耗電力等特征,作為平面顯示器,在信息通訊時代被廣泛應用,而且其用途正逐漸擴大,除了目前主要用于筆記型個人計算機之外,也應用在桌上型顯示器、電視等影音裝置及大型顯示器等方面。一般而言,使用液晶面板的顯示裝置,必須要有作為顯示裝置光源的背光。背光在光學方面,要具有顯示畫面所需要的亮度與亮度均勻性、視角(射出光配向角)、演色性能,在電氣性方面,要求低消耗電力、低噪聲,在機械性方面,要求薄型、重量輕、耐沖擊等。
根據背光構造,背光大致可分為直下型與側光型。直下型是在液晶面板正下方,配置光源,照射液晶面板;側光型是在液晶面板正下方配置導光板,在導光板的邊緣端配置光源,利用導光板的散射射出光來照明液晶面板。在二者特性上,因直下型能配置許多的光源,故容易高亮度化,卻不易薄型化;側光型是通過降低導光板的厚度,由此能實現背光的薄型化,但不易限制配置光源的間隔片,因此不易高亮度化及大型化。
請參閱圖1,本圖是依據現有一較佳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的剖面圖。在此實施例中,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包括一光源11、一光源反射單元12、一鏡面(mirror)反射片13與一擴散板14。其中,光源11用來提供液晶面板15的照射光源,光源反射單元12用來反射該光源11的射出光,以形成一反射光,請一并參閱圖2,其是依據現有一較佳實施例的光源反射單元的立體圖,該光源反射單元12的內側表面僅貼覆鏡面反射片13,用來反射光源11的光。此外,如圖1所示,擴散板14是用以擴散該光源11及其反射光。一般而言,在現有背光單元各組成中,在光源方面,普遍使用螢光燈(Fluorescent Lamp,FL)、或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以要求大小(外徑、大小)、亮度、色度(色溫度、演色性)、消耗電力、壽命、溫度特性、激活特性等的性能,特別在小型的行動電話等產品中是使用發光二極管等,而多數液晶面板的光源是螢光燈。根據螢光燈的種類,可分類為冷陰極螢光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ight,CCFL)及熱陰極螢光管(HotCathode Fluorescent Light,HCFL)。熱陰極螢光管是使用涂敷熱電子放射材料的燈絲來作為陰極,在開始放電前數秒間的燈絲,由流動電流進行加熱,用所產生的熱電子來持續放電。另一方面,冷陰極螢光管是使用合金來作為陰極,該合金是以板狀或筒狀、棒狀的鎳或鉭為主體,通過電場變化,從陰極放射電子,故電壓高、陰極損失大、與熱陰極管相較顯得效率較低,但因陰極構造簡單,故壽命長,容易細徑化,并且不需要特別的電路進行驅動,因此其特征為細徑且小電流高電壓,是背光光源的主流。另外,在現有的背光單元組成中,反射板是將光源的射出光有效射入導光板,一般是在0.1毫米左右的PET薄膜上鍍銀的薄片,或將此薄片貼覆在薄鋁板上,使其具有導電性。其次,在擴散板應用方面,因為由光源所產生的光有直接射入導光板與用反射板反射后再射入到導光板這兩種方式,因此擴散板具有擴散從導光板射出的光、改變光行進方向及防止在導光板的散射圖案與液晶面板間產生波紋的功能,也就是說,擴散板是把從法線方向偏離的光,擴散到法線方向,藉此來提高正面亮度。
請一并參閱圖3,其是依據現有一較佳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亮度分布仿真結果示意圖。以光源反射單元12的內側表面僅貼覆鏡面反射片13用來反射光源11為例,在邊緣以及四個邊角處亮度數值低于中間區域,使得均勻性較低。例如在此實施例中,邊緣以及四個邊角亮度數值約分布于6500至6800,而中間區域之亮度數值約分布于7700至8300。
因此,現有技術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是僅利用一種貼覆于固定位置的鏡面反射片來控制背光光源的亮度分布與均勻度,不僅無法有效反射背光光源,并且容易在角落與邊緣出現暗帶現象,對于日趨多元的液晶顯示器應用與發展,實為亟待解決的研發課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包括一光源、一光源反射單元及一擴散板。其中,此光源是用來提供液晶面板的照射光源,光源反射單元是用來反射光源的射出光而形成一反射光,而光源反射單元的內側表面可貼覆兩種以上的反射片,并且擴散板是用來擴散前述光源及其反射光。由此,直下式背光單元的邊緣以及四個邊角的亮度與整體均勻性可獲得提高,也就是說可以有效消除邊角暗帶。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光源反射單元結構,是用來反射液晶顯示器直下式背光光源的射出光,以形成反射光,該結構包括一盒體以及至少兩種反射片。這些反射片是貼覆于盒體的內側表面,以消除邊緣及邊角暗帶,從而使得亮度與整體均勻性獲得提高。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是通過混合使用多種反射片以控制亮度分布與均勻度,因此不僅可以有效反射背光光源,并且可以消除角落與邊緣暗帶現象。
圖1是現有較佳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剖面圖;圖2是現有較佳實施例的光源反射單元立體圖;圖3是現有較佳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亮度分布仿真結果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剖視圖;圖5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光源反射單元立體圖;圖6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光源反射單元結構立體圖;圖7a、圖7b及圖7c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反射片分布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反射片分布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反射片與亮度分布示意圖;以及圖10是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反射片與亮度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示,來說明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其中相同的組件將以相同的參考符號加以說明,以利參照。
請參閱圖4,其是依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的剖視圖。在此實施例中,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包括一如前所述的光源11,是用來提供如前所述的液晶面板15的照射光源;一光源反射單元41,是用來反射該光源的射出光,以形成一反射光,其中該光源反射單元41的一內側表面貼覆有至少兩種反射片;以及一如前所述的擴散板14,是用來擴散該光源及該反射光。其中該些反射片為一鏡面反射片42及一擴散反射片43,該鏡面反射片42及該擴散反射片43可均勻貼覆也可不規則分布于光源反射單元41的內側表面。
請接著參考圖5,其是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光源反射單元的立體圖。在此實施例中,光源反射單元結構具有第一內側表面411與第二內側表面412,第一內側表面411是垂直于與之相鄰接的該第二內側表面412,該擴散反射片43可以貼覆于第一內側表面411與第二內側表面412的鄰接處。
圖6是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光源反射單元結構的立體圖。在此實施例中,光源反射單元結構,是用以反射一液晶顯示器直下式背光光源的射出光,以形成一反射光,該光源反射單元結構包括一盒體61、鏡面反射片62及擴散反射片63。其中,鏡面反射片62及擴散反射片63貼覆于盒體61的第一內側表面611與第二內側表面612,第一內側表面611垂直于與之相鄰接的該第二內側表面612,該擴散反射片63可以貼覆于第一內側表面611與第二內側表面612之鄰接處。請一并參閱圖8,其是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反射片分布的示意圖。其中,鏡面反射片62及擴散反射片63可以是均勻貼覆于盒體61的第一內側表面611與第二內側表面612,而且請一并參閱圖10,其是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反射片與亮度分布的示意圖。其中,鏡面反射片62及擴散反射片63是不規則分布貼覆于盒體61的第一內側表面611與第二內側表面612。
請再參閱圖6,擴散反射片63的形狀可以如擴散反射片631至635所示,并且該些鏡面反射片62及擴散反射片63的貼覆位置及數量亦可具有多種變化與實施方式,請一并參閱圖7a、圖7b、圖7c、圖9及圖10,并分別參照以下說明如圖7a、圖7b以及圖7c所示,其是依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反射片分布示意圖,其中擴散反射片63可以是分別貼覆于第一內側表面611與第二內側表面612的鄰接處,并且向兩內側表面延伸,也可以是遠離與接近第一內側表面611與一第三內側表面613的鄰接處71,以及遠離與接近第二內側表面612與一第三內側表面613的鄰接處72。又如圖9所示,其依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反射片與亮度分布的示意圖,其中擴散反射片63可以是僅貼覆于盒體61任二內側表面的鄰接處,并且向兩內側表面延伸,也可以是在盒體61各內側表面鄰接處均貼覆擴散反射片63,以增加擴散反射片63的數量,用以控制亮度分布與均勻度,因此如本實施例的仿真結果所示,四個邊角亮度可提高,例如約分布于6800至7100。再如圖10所示,在此實施例中,當盒體61僅有內側表面612貼上不規則分布的擴散反射片63,其它各內側表面都貼覆鏡面反射片62時,如仿真結果所示,對應內側表面612邊緣以及兩個邊角的亮度可大幅度提高,例如約分布于7100至7400。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任何末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范疇,而對其進行的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括于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包括一光源,用來提供一液晶面板的照射光源;一光源反射單元,是用來反射該光源的射出光,以形成一反射光,其中該光源反射單元的一內側表面貼覆至少兩種反射片;以及一擴散板,用來擴散該光源及該反射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其中該些反射片包括一鏡面反射片及一擴散反射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其中該鏡面反射片及該擴散反射片是均勻貼覆于該內側表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其中該光源反射單元具有至少兩個內側表面,該內側表面之一是垂直于與之相鄰接的另一內側表面,該擴散反射片貼覆于該內側表面的鄰接處。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其中該擴散反射片是不規則貼覆于該內側表面。
6.一種光源反射單元結構,用來反射一液晶顯示器的一直下式背光光源的射出光,以形成一反射光,該結構包括一盒體;以及至少兩種反射片,貼覆于該盒體的一內側表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反射單元結構,其中該些反射片包括一鏡面反射片及一擴散反射片。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反射單元結構,其中該鏡面反射片及該擴散反射片是均勻貼覆于該內側表面。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反射單元結構,其中該擴散反射片是不規則貼覆于該內側表面。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反射單元結構,其中該光源反射單元具有至少兩個內側表面,該內側表面之一是垂直于與之相鄰接的另一內側表面,該擴散反射片是貼覆于該內側表面的鄰接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單元結構,包括一光源用來提供液晶面板所需的照射光源,一光源反射單元用來反射前述光源的射出光而形成反射光,以及一擴散板,是用來擴散前述光源及反射光。其中,前述光源反射單元的一內側表面可貼覆至少兩種反射片,以提高直下式背光單元邊緣以及四個邊角的亮度與整體均勻性。
文檔編號G02F1/13GK1658046SQ20051006282
公開日2005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31日
發明者林玫芬, 周信宏, 劉邦炫, 黃國棟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