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導纖維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011248130發明名稱為“光導纖維連接器”的分案申請。
背景技術:
各式各樣的光導纖維連接器設計已應用于端接光導纖維光纜和便于光纜與光纜或光纜與其他光導纖維傳輸設備的連接。典型的光導纖維連接器包括一個線套夾,它將光導纖維或纖維束固定在連接器內并對正在連接器內的中心。線套夾可由諸如陶瓷之類的材料制成。一個多光導纖維光纜可被端接于該連接器中,該光纜包括的各個光導纖維端接在線套夾中。通用的光導纖維光纜是一種通常被稱為帶狀光纜的多光纖扁平光纜。
典型的用于帶狀光纖的光導纖維連接器是一種“扇出”連接器。各個單個的光導纖維在光纜中很緊密的排列。扇出連接器包括一個扇出裝置例如輸出插頭,光纜中的各個光導纖維橫向的排列在該輸出插頭中以使纖維束可根據硬件接口的需要更容易地進行連接。通常情況下,大量的易于制造的管子包圍在伸出輸出插頭的各光纖周圍用于保護光纖。通常使用顏色對這些管子進行分類,而且是用例如熱收縮的方法永久固定在扇出裝置上的。由于導致光纖的局部嚴重撓曲,這種連接可能會使溫度周期特性惡化。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對連接器組件、例如包括扇出型光導纖維連接器的光導纖維連接器組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進。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和改進的、其特征已被描述的光導纖維連接器組件,例如扇出型光導纖維連接器。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該扇出型光導纖維連接器組件被用于包含多個光纖的光導纖維光纜。該組件包括至少兩個扇出型連接器,其中每一個都具有一個殼體,該殼體有一個可沿軸線放置光導纖維的通道,并且該殼體具有一個可沿軸線橫向排列該光纜各個光纖的輸出端。互補接合裝置位于這兩個連接器殼體的上部,用來連接并固定連接器形成堆的關系,使一個連接器疊加在另一個連接器的上部。
正如所披露的那樣,互補接合裝置包括至少一個位于其中一個連接器殼體上的、可與位于另一個連接器殼體上的安裝孔接合的安裝柱。最好是,大量的安裝柱可與大量的安裝孔進行接合。可以將安裝柱的尺寸規定為相應安裝孔的尺寸,使安裝柱與安裝孔相互配合。安裝柱也可以被施加一定的壓配合進入位于印刷線路板上的安裝孔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每一個連接器的殼體都包含一個底殼和一個封蓋,其中安裝柱和安裝孔中至少一個位于各個底殼和封蓋的上部。更適宜的是,一個連接器的底殼和封蓋均包含一個直立的安裝基座,而另一個連接器的底殼包含了一對可用來接合安裝柱的安裝孔。封蓋可沿平行于軸線的方向在底殼上滑動,當連接器疊加時可保證封蓋不可移動。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方面,底殼和封蓋有互補接合插銷部件,該部件可根據封蓋在底殼上部的滑動情形自動進行接合。同時,底殼和封蓋之間又有互補接合光纜應力消除部件,該部件也可根據底殼上封蓋的滑動情形自動進行接合。更適宜的是,該插銷部件和該應力消除部件相對放置,其中應力消除部件至少早于插銷部件進行部分的相互接合。
通過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敘述,本發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會更加清楚。
參考附圖和下列描述,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和它的目的以及它的優點,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號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圖1是可概括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對扇出光導纖維連接器所作的頂部透視圖;圖2是連接器底部的透視圖;圖3是沿圖1的3-3線處截取的軸向橫切圖;圖4是連接器的分解頂部透視圖;圖5是連接器封蓋的底面透視圖;圖6是表示處于疊加狀態的一對連接器的頂部透視圖;
圖7和7A是連接安裝部件的易碎連接板頂部薄弱區域的透視圖;圖8和8A是連接安裝部件的易碎連接板底部薄弱區域的透視圖;圖9和10分別是不帶安裝部件的底殼的頂部和底部透視圖;圖11是移去封蓋后連接器的平面圖;圖12是一個類似于平面圖11的透視圖;圖13是表示封蓋剛裝于底殼時的透視圖;圖14是類似于圖13的、表示封蓋在底殼上移動但又未到最終位置的透視圖;圖15是一個連接器的側面、尤其是可表示應力消除部件和插銷部件相連接的側面圖;圖16是一個類似于圖1的透視圖,但表示了一個處于未疊放狀態的連接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附圖的詳細描述,首先參見圖1-4,本發明的構思體現在一種扇出連接器,在圖中用20表示,該連接器由三個主要部件構成。在圖4中可以更好的看出,這些部件包括一個底殼、在圖中用22表示,一個安裝在底殼上并可在底殼上部沿箭頭“A”方向滑動的封蓋、在圖中用24表示。該底殼和封蓋在一起形成一個殼體用以放置第三個主要部件,即輸出插頭、在圖中用26表示。光導纖維光纜28包括許多單個的光纖30,這些光導纖維穿過輸出插頭向前伸展并通過多個管子32在插頭的前部伸出。
尤其是,扇出連接器20的底殼22上有一個直通的通道、在圖中用34表示,該通道用來沿軸線36容納光纜28和光纖30。底殼是由塑料材料澆鑄成的一整塊結構,包括一底壁38和一對直立的側壁40,底壁和側壁又形成了一和通道34相連或是通道34一部分的空腔42。空腔42一般在殼體的前端部44,并且一底面上的的凸出部46向前伸出前端部44。通道34的進口段48開口位于空腔的后端部50,光纜28通過進口段48擴展。為了使光纜能象圖3所示的那樣、在進口段能被容易的放置,進口段相對于光纜的尺寸要大些。由一對側壁52形成一中間體,側壁向外部逐漸傾斜或沿進口段48到空腔42逐漸分開。多個導軌54位于底殼側壁40的上邊緣,且導軌沿軸線34向內開口。
底殼22的其他特征還包括一個直立的八邊形的安裝柱56、一個向后延伸的應力消除銷58、一對向上開口的銷槽60(圖4)、一對底面上的安裝孔62(圖2)和一對圓筒形的安裝部件64,下面會提到它們各自的作用。一對易碎的連接板66用于將安裝部件64連在底殼的一側壁40上。
連接器20的封蓋24一般情況下是一扁平的、長條形的或矩形的部件,該部件在相對的邊緣有引導肋68。封蓋是由塑料材料澆鑄成的一整塊部件。如下面描述的那樣,當封蓋沿箭頭“A”的方向架在殼體上滑動(圖4)時,引導肋68在底殼22的導軌54下面進行滑動。封蓋上有一個直立的、八邊形的安裝柱70,該安裝柱類似于底殼上直立的安裝柱56。封蓋上還有一個類似于底殼底面凸出部46的向前伸出的頂端凸出部72。該封蓋還有一個向后伸出的應力消除罩板74,下面將要看到,該應力消除罩板與底殼上的應力消除銷58共同作用以提供一個作用于光纜28的應力消除裝置。
參看附圖5,封蓋24的底部上有一對整體澆鑄成的凸臺76,可插入底殼上的銷槽60(圖4)中。還有一擋塊78伸出在封蓋的底部。最后,封蓋還有一個用來觀察連接器中光纜情形的透明窗體80。整個封蓋可由基本上透明的塑料材料澆鑄而成,這些塑料材料在圖示的82部位上具有一定的濃度以使除了透明窗體80外的其它部分都是不透明的。
參看圖4,輸出插頭26是由塑料材料澆鑄成的并且具有大量的通孔84,可使光纜28中的光纖30穿過,并將各根光纖沿軸線36的橫向相互分開。通孔的數量并不一定要與光纜中光纖的數目一樣多,例如在圖示的實施例中,通孔84的數量為16個,而光纜28中僅有14根光纖30。正如上述的那樣,伸出輸出插頭前端部86的光纖穿過大量的管子32繼續向前伸展,管子的后端最好用如環氧樹脂之類的材料固定于通孔84的前端部。從附圖中可以看出光纖端部伸出了管子前端。這些管子不僅是對伸出的光纖提供了一種保護,而且提供了一種易于操作光纖的方法。從附圖1-3可以看出,前伸的封蓋頂部凸出部72和底腔底面凸出部46又對管子自身提供了保護。
附圖6示出了數個連接器20相互疊放排列在一起的情形。當一個連接器安放在另一個連接器的頂部時,底部連接器底殼22上向上直立的安裝柱56和封蓋24上向上直立的安裝柱70插入頂部連接器底殼底面的安裝孔62(圖2)中,從而底部連接器的封蓋相對于底殼便變得不可移動。安裝柱的尺寸可以被定義為可配合插入安裝孔中。雖然圖6僅示出了兩個連接器相互疊加排列的情形,然而兩個以上的連接器當然也可如所描述的那樣疊接排列。而且,安裝柱56和70也可以被施加一定的壓配合進入位于印刷線路板上的安裝孔中(圖中未示出)。
附圖7-10示出了在連接器沒有安裝在支撐部件上的應用中,圓筒形的安裝部件64是如何脫離底殼22以單獨使用連接器的情形。換句話說,圓筒形的安裝部件64上具有用來插入相應固定部件的通孔88,這些固定部件可以是鉚釘、螺絲釘或螺栓,用來將連接器固定在合適的支撐物上。當需要將連接器用作一單獨部件時,只需將安裝部件64從底殼22上剝落即可,這可以通過使用一些將安裝部件和底殼相連接并且遠比安裝部件小的、易碎的連接板66來實現。圖7和圖7A給出了槽口90形成于緊連在殼體部分的連接板的上部;圖8和8A給出了槽口92形成于緊連在殼體部分的連接板的下部。這些槽口減弱了連接板和殼體之間的連接,從而如圖9和10所示的那樣使連接板很容易地從殼體上剝落時不留下斷點。
參看與圖4相聯系的圖11和12,輸出插頭26在其相對的面上有一些定位凸起94,并且底殼22在其由側壁40形成的空腔42相對的兩側也有一些定位凸起96。于是,這些互補接合的定位凸起94和96便分別在輸出插頭26和空腔42的側面形成了一個凸槽和凹槽,以保證輸出插頭在空腔中僅以給定的方向放置,也使根據預期方案的光纜28中的光纖在穿過插頭和管子32時以給定方向放置。
從附圖4、11和12可以看出,在光纜的外部包層被剝落以露出單個光纖30的部位,有一個細小的管子或帶子98。這條帶子可用熱收縮性材料制成,在此點上通過熱收縮形成在光纜周圍。它可以防止在光纖排列到輸出插頭26后所造成的光纜外包層的磨損。如附圖3所示,帶子在寬大的進口段48中可以自由移動。這也使光纜和光纖在帶子的束縛下可沿整個連接器的軸線方向移動,從而提高光纜和光纖適應溫度周期變化的性能。而位于封蓋24下側的擋板78則給出了上述這種移動的最前部限位。
如附圖4那樣先準備好輸出插頭26、光纜28、光纖30和管子32,再如圖11和12那樣將各配件插入并定向到底殼22中,然后將封蓋24如圖13和14所示的那樣安裝在底殼上。需要說明的是,封蓋是沿箭頭“A”的方向滑動安裝在底殼上的。在安裝過程中,扁平封蓋相對兩側上的引導肋68沿底殼側壁40的上邊緣在導軌54下滑動,封蓋在殼上向前滑動安裝直到封蓋上相對兩側的一對擋板100如圖1所示到達臨近于底殼上相對兩側的一對擋板102。
一旦封蓋24完全可滑動的安裝在底殼22上,檔板100和102相互鄰接,從附圖15中便可看到以下的兩種情形。首先,位于封蓋24下側的凸臺76(圖5)插入位于底殼頂部的銷槽60中。其次,底殼后部的應力消除銷58進入封蓋后部的應力消除罩板74內。光纜28夾在銷和封蓋之間。從附圖4和中可以更好的看出,罩板74是平的并通常具有C形結構,相成一對底部、向內定向的凸緣74a。銷58也是平的,其中帶狀光纜28夾在扁平的銷和罩板扁平的上表面,罩板上的凸緣74a連接于銷的底面。罩板和封蓋之間用一薄的連接板74b相連。由于封蓋和底殼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罩板74上的連接板74a和銷58是具有柔韌性的,從而相互連接的應力消除裝置便可消除光纖的應力。和銷58與罩板74相聯系的凸臺76和銷槽60的尺寸大小及位置最好應該能使在封蓋上的凸臺和底殼相連前能夠保證銷能進入罩板中,否則,可能會使銷和罩板移出相連的位置。這從附圖15中也可看出,銷58是在凸臺76移動進入殼體的銷槽以前進入罩板54中。
最后,附圖16示出了一個在底殼22上沒有安裝柱56(圖4),和封蓋24上沒有安裝柱70(圖4)的連接器20A。這就簡單地表明該連接器可被用于非疊放的用途。
應當理解,在不偏離本發明發明構思和主要描述的前提下,本發明可以有其他的形式。因此,目前的例子和實施例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被認為是例證性的和非限定性的,本發明也并不局限本文給定的描述。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傳輸光纜(28)的連接器(20),它包括第一個底殼(22)和安裝于第一個底殼上、用來在其中放置光纜(28)的第二個底殼(24);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殼(22,24)之間的互補結合裝置(60,76),所述的互補結合裝置(60,76)包括一凹槽(60)和一凸臺(76),所述凸臺(76)當所述第二個底殼(24)被安裝在所述第一個底殼(22)上時自動地進入所述凹槽(60)中并被所述凹槽所接納;位于底殼(22,24)之間的互補光纜應力消除裝置(58,74),所述的互補光纜應力消除裝置(58,74)包括一銷(58)和一罩板(74),所述銷(58)當所述第二個底殼(24)被安裝在所述第一個底殼(22)上時自動進入所述罩板(74)并被所述罩板所接納;所述的結合裝置(60,76)和應力消除裝置(58,74)相互間相對放置,其中應力消除裝置的相互連接至少部分早于銷合裝置的相互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個底殼(24)可滑動的安裝于第一個底殼(22)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二個底殼(24)被安裝在所述第一個底殼(22)上時,銷(58)便滑進了罩板(74)中,光纜(28)被夾在所述罩板)74)和所述銷(58)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板(74)呈C的形狀。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扇出型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罩板(74)具有一扁平的外形,所述銷(58)也具有扁平的形狀以用來在其中放置帶狀的光纜。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扇出型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76)插入所述凹槽(60)中。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扇出型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殼(22)是一具有用于容納沿軸線(36)方向的光纜和纖維的通道(34)的底殼,所述第二底殼(24)是一個封蓋,該封蓋可滑動地安裝在底殼(22)上而可沿平行于所述軸線(36)的方向滑動,并包括在所述底殼(22)中的扇出裝置(26),用于橫向于軸線(36)的方向放置光纜(28)中的各根光纖(30)。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包括多個光纖(30)的光纜(28)的扇出連接器組件,該組件包括至少兩個扇出連接器(20),均具有一帶有通道(34)的殼體(22,24),通道(34)用來沿軸線方向(36)放置光纜(28)。一個位于殼體中的扇出裝置(26)可用來沿所述軸線(36)的橫向放置光纜(28)中各根光纖(30),互補接合裝置(56,70,62)位于兩個連接器(20)殼體(22,24)之上,用來以一連接器疊放在另一連接器上部的方式連接和固定連接器形成堆的關系。一種包含一個底殼(22)和一個封蓋(24)、并且在兩者之間有互補接合光纜應力消除裝置(58,74)和互補接合裝置(60,76)的單個的連接器(20),應力消除裝置和銷合裝置可根據封蓋(24)在底腔(22)上的安裝情形分別進行自動的相互接合,但應力消除裝置(58,74)的相互接合至少部分早于結合裝置(60,76)的相互接合。
文檔編號G02B6/40GK1629670SQ200410100159
公開日2005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3日
發明者I·格羅伊斯, B·金, T·R·馬拉波德, J·A·馬塔塞克 申請人:莫列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