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結構,尤指發光源是以一斜角角度裝入雙向光收發模組內,使得雙向光收發模組的發光源與其光纖抽頭(Fiber Stub)間,由二者產生的光軸完全對準,因而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
背景技術:
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Module),是指在一條單模光纖(SMF,Single Mode Fiber)中,可同時發送及接收兩道不同波長(1550/1310nm)的光源,而達到雙向傳輸的模組設計。此種雙向傳輸的設計,可增加光纖頻寬的使用,相較于傳統雙光纖傳輸模組的設計,不僅可節省一條光纖的使用,并可縮小模組體積,增加機房對于頻寬密度的使用。
圖1所示為Bi-Di TRx的示意圖,主要由雷射二極管11(LD,Laser Diode)、PIN感光二極管12(PD,PIN Photo Diode)、分波多任務器13(WDM,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er)及濾波器14(Edge Filter)共同組裝于模組外殼17所構成,可透過光纖接頭15及光纖抽頭18(Fiber Stub)連接單模光纖16(SMF,Single Mode Fiber)進行雙向的訊號傳輸。
Bi-Di TRx的工作原理,是以LD11為發光源,接收由驅動電路(Driver)輸出的電訊號,轉換為波長λ1(如1550nm)的光訊號后發送;而以PD12為感光裝置,來接收波長λ2(如1310nm)的光訊號,并轉換為電訊號,再經由轉阻放大器(TIA,Transimpedance Amplifier)將電訊號放大輸出。圖1中的WDM13,是用來分離λ1和λ2兩道不同波長的光源,讓LD11發送的λ1光訊號得以穿透WDM13,經由FiberStub18到達SMF16發送出去;而SMF16所傳來的λ2光訊號,則經WDM13反射,再透過Edge Filter14由PD12接收,藉以達到雙波長的雙向傳輸目的。置放EdgeFilter14,可使PD12僅能接收λ2光訊號而排除λ1光訊號,藉以達到降低OpticalCross-Talk的目的。
圖2所示,為習知的Bi-Di TRx結構,其中LD11是筆直裝入模組外殼17內,其光軸與Fiber Stub18的中心軸對準,以便光訊號能夠與Fiber Stub18耦合(Coupling)并傳輸至SMF16發送出去。不過,習知Fiber Stub18的光纖端面,并非與其中心軸垂直的平面,而是夾角8度的斜面,結果造成圖2中,LD11與Fiber Stub18間的光軸并不能完全對準,導致兩者間光訊號耦合效率不佳,因而降低其傳輸效果。因此,針對習用技術的缺失,有必要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改進習用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乃構思一種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結構,其結構的特征在于Bi-Di TRx中的發光源LD,是以一斜角角度裝進模組外殼,而非習用技術的筆直裝入模組外殼。而根據實際的研究結果,以一定的傾斜角度裝設LD,讓LD本體與光纖抽頭(Fiber Stub)的中心軸保持適度的傾斜偏移,將會讓LD與Fiber Stub間的光軸完全對準,進而達到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結構,該雙向光收發模組具有一發光源及一光纖抽頭(Fiber Stub),其結構的特征在于該發光源是以一斜角角度裝入該雙向光收發模組,可使該發光源的光軸與該光纖抽頭(Fiber Stub)的光軸完全對準,進而提升光纖耦合效率。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中該發光源為一雷射二極管(LD,Laser Diode)。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中該斜角的角度大小可因該光纖抽頭(Fiber Stub)的光纖材質與端面的角度而改變。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中該斜角的角度為3.7度。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中該斜角的角度范圍為1.7至5.7度。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中該發光源的該斜角的傾斜方向,是與該光纖抽頭(Fiber Stub)里涵蓋其中心軸的斜切面的傾斜方向相反。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中該雙向光收發模組的模組外殼具有一斜面,以便于在該斜面裝入該發光源。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中該雙向光收發模組的模組外殼內包含一傾斜通道。
本實用新型得藉由下列圖標及詳細說明,俾得一更深入的了解圖1習知的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示意圖。
圖2習知的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TRx)結構示意圖。
圖4雷射二極管(LD)的傾斜方向與光纖抽頭(Fiber Stub)的斜切面的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
附圖中11雷射二極管(LD,Laser Diode)12PIN感光二極管(PD,PIN Photo Diode)13分波多任務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14濾波器(Edge Filter) 15光纖接頭16單模光纖(SME,Single Mode Fiber)17模組外殼18光纖抽頭(Fiber Stub)31具有斜面的模組外殼51內部具有傾斜通道的模組外殼λ1、λ2特定波長的光訊號(如1550、1310nm)θ斜角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結構示意圖。為了讓LD11與具有斜切面的光纖抽頭18(Fiber Stub)間的光軸能夠完全對準,以提高兩者間的光訊號耦合效率,本實用新型乃根據實際的研究結果,在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的結構設計上,讓LD11如圖3所示地,傾斜一斜角θ裝設在模組外殼31內,如此可以提升LD11與Fiber Stub18的光訊號耦合效率達50%以上。其中,LD11斜角θ傾斜的方向,是如圖4所示,與Fiber Stub18里涵蓋中心軸的8度斜切面的傾斜方向相反。至于斜角θ的角度大小,是和FiberStub18的光纖材質有關,其中斜角θ的角度范圍為1.7至5.7度。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斜角θ的典型值為3.7度。
另外,為了便于裝設LD11,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圖3中的模組外殼31,在結構設計上在裝設LD11的一面是為斜面(斜面角度可以取斜角θ),并于模組外殼31內部設置通道,如此可方便組裝LD11。或者,如圖5所示,模組外殼51不設斜面,僅在內部設置傾斜通道,讓裝入的LD11具有斜角θ的傾斜角度亦可達到目的。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習用技術提出改善,藉由改變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的結構,讓Bi-Di TRx中的發光源,雷射二極管(LD,Laser Diode),得以一斜角角度裝進Bi-Di TRx的模組外殼內,使LD本體與光纖抽頭(Fiber Stub)的中心軸保持適度的傾斜偏移。而本實用新型的進步性在于,根據實際的研究結果,以一定傾斜角度裝設LD,讓LD本體與Fiber Stub的中心軸保持適度的傾斜偏移的Bi-DiTRx結構,將可使LD與Fiber Stub間的光軸完全對準,因而大幅提升光纖耦合效率達50%以上。因此,本實用新型對于改善習用技術中,光纖耦合效率不佳的情形,可謂是具有重大的貢獻與進步性。
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得由熟習本技術人士據以實施,而其前所未有的作法亦具備專利性,爰依法提出專利的申請。惟上述的實施例尚不足以涵蓋本實用新型所欲保護的專利范圍,因此,提出申請專利范圍如附。
權利要求1.一種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該雙向光收發模組具有一發光源及一光纖抽頭(Fiber Stub),其結構的特征在于,該發光源是以一斜角角度裝入該雙向光收發模組,可使該發光源與該光纖抽頭(Fiber Stub)間的光軸完全對準,進而提升光纖耦合效率。
2.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發光源為一雷射二極管(LD,Laser Diode)。
3.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斜角的角度大小可因該光纖抽頭(Fiber Stub)的光纖材質而改變。
4.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斜角的角度為3.7度。
5.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斜角的角度范圍為1.7至5.7度。
6.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發光源的該斜角的傾斜方向,是與該光纖抽頭(Fiber Stub)里涵蓋其中心軸的斜切面的傾斜方向相反。
7.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雙向光收發模組的模組外殼具有一斜面,以便于在該斜面裝入該發光源。
8.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的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雙向光收發模組的模組外殼內包含一傾斜通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提升光纖耦合效率的雙向光收發模組(Bi-Di TRx)結構,雙向光收發模組具有發光源及光纖抽頭(Fiber Stub),其結構的特征在于發光源是以一斜角角度裝入雙向光收發模組,可使發光源與光纖抽頭(Fiber Stub)二者間的光軸完全對準,進而提升光纖耦合效率。
文檔編號G02B6/42GK2689261SQ03282580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30日
發明者徐立群, 李立行, 關耀宇 申請人:捷耀光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