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固定膠框組及背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膠框組及背光模塊,特別是一種能有效固定燈管的電源線以避免焊點松脫的固定膠框組及應用此固定膠框組的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針對多媒體社會的急速進步,多半受惠于半導體組件或人機顯示裝置的飛躍性進步。就顯示器而言,陰極射線管(CRT)因具有優異的顯示品質與其經濟性,一直獨占近年來的顯示器市場。然而,對于個人在桌上操作多數終端機/顯示器裝置的環境,或是以環保的觀點切入,若以節省能源的潮流加以預測,陰極射線管因空間利用以及能源消耗上仍存在很多問題,而對于輕、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的需求無法有效提供解決之道。因此,具有高畫質、高空間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無輻射等優越特性的液晶顯示器(LCD)已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
圖1表示一種公知背光模塊的結構示意圖。請參閱
圖1所示,背光模塊100由一導光板(Light Guide Panel,LGP)110、一燈管(Lamp)120、一反射罩(Holder)130、一光學膜片(Opticalfilm)140以及一固定膠框組200構成。其中,導光板110具有一光入射面112、一光擴散面114以及一光出射面116。燈管120配置于導光板110的光入射面112旁,且燈管120所提供的光線能夠由導光板110的光入射面112入射至導光板110中,并經過導光板110的光擴散面114的散射與反射之后,由光出射面116出射。由上述可知,導光板110可將燈管120所發出的線性光線轉換為面光源的型態,用以確保液晶面板(圖中未示出)獲得亮度均勻的光線。
如
圖1所示,反射罩130配置于燈管120旁,且罩住此燈管120,用以將燈管120所發出的光線集中朝向導光板110的光入射面112的方向照射。光學膜片140配置于導光板110的光出射面116上,用來提高背光模塊100輝度的展現。
如
圖1所示,固定膠框組200主要由一上固定膠框(upperframe)210及一下固定膠框(bottom frame)220構成。其中,下固定膠框210用以承載上述導光板110、燈管120以及反射罩130,且下固定膠框220的側壁222上具有多個凸塊224,而上固定膠框210具有多個對應于上述凸塊224的扣合片212,且扣合片212上具有一開口214,此開口214適于扣合于上述凸塊224上,以使得上固定膠框210與下固定膠框220相互固定。此外,上固定膠框210具有一窗口216,用以暴露導光板110的光出射面116,使由光出射面116出射的面光源,可照射至配置于上固定膠框210上方的液晶面板(圖中未示出)。故由上述可得知,藉由上固定膠框210與下固定膠框220的組合,而將上述導光板110、燈管120以及反射罩130固定,使背光模塊100達到一體化的目的。
圖2A~2B表示一種公知背光模塊的出線端的示意圖。請共同參閱圖2A~2B所示,上述配置于下固定膠框220內的燈管120,其一端通常以焊接的方式與一電源線122連接,且將此電源線122引出背光模塊100外,并藉由此電源線耦接一偏壓,以驅動燈管120發光。此外,下固定膠框220的一側通常具有一固定膠座226,且在此固定膠座226上配置有一理線槽228,其電源線122配置于此理線槽228內,且電源線122的末端暴露在下固定膠框220的外部。另外,上固定膠框210具有一蓋板218,且此蓋板218藉由上述扣合片212與凸塊224相互扣接之后,可蓋合于固定膠座226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知的理線槽228為直線槽道的設計,其容易衍生下列缺點1.由于下固定膠框的理線槽為直線槽道的設計,其配置于此槽道內的電源線容易沿著燈管的軸線方向滑動,而導致電源線位移,其固定效果不佳。
2.由于下固定膠框的理線槽為直線槽道的設計,當進行測試或組裝時,電源線常會受到不當外力作用,此外力直接作用于電源線與燈管所連接的焊接點上,如此,容易造成焊接點的松脫或外露,而發生漏電的情況,甚至因拉扯的力量過大,造成焊接點斷裂,造成燈管無法正常操作。
發明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固定膠框組及背光模塊,其能有效固定電源線的位置,以避免電源線因不當外力作用,進而導致電源線位移、焊點松脫或外露等現象。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固定膠框,適于承載至少一燈管,且燈管的一端與一電源線連接,此固定膠框組主要由一下固定膠框及一上固定膠框構成。其中,下固定膠框具有一轉角理線槽,電源線配置于此轉角理線槽內,且電源線的末端外露在下固定膠框的外部,而上固定膠框配置于下固定膠框上。
本實用新型再提出一種背光模塊,此背光模塊主要由一導光板、至少一燈管以及一固定膠框組構成。其中,導光板具有至少一光入射面、至少一光擴散面以及一光出射面;燈管其一端與一電源線連接,且此燈管配置于光入射面旁,燈管所提供的光線能夠由光入射面入射至導光板中,并經過光擴散面后,傳遞至光出射面出射;固定膠框組主要由一下固定膠框及一上固定膠框構成。其中,下固定膠框具有一轉角理線槽,電源線配置于此轉角理線槽內,且電源線的末端外露在下固定膠框的外部,而上固定膠框配置于下固定膠框上,且上固定膠框具有一窗口,用以暴露導光板的光出射面。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所述,上述下固定膠框具有一固定膠座,且轉角理線槽位于此固定膠座上,而上固定膠框具有一蓋板,且此蓋板配置于固定膠座上。
此外,轉角理線槽具有一至多個轉角,此轉角例如是直角、銳角或鈍角。另外,轉角理線槽內具有多個限位凸點,用以限制電源線的位移。
本實用新型因采用具有一至多個轉角的轉角理線槽,與燈管連接的電源線配置于此轉角理線槽內,可藉由轉角理線槽中的轉角設計固定電源線的位置,以避免電源線的滑動。此外,藉由轉角理線槽的轉角設計,使電源線受到不當外力作用時,此外力可作用于此轉角上,以避免電源線與燈管連接的焊接點松脫、外露或斷裂。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一較佳實施例,以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
圖1是表示一種公知的背光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圖2A~2B是表示一種公知的背光模塊的出線端的示意圖;圖3是表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背光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圖4A~4B是表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背光模塊的出線端的示意圖;以及圖5A~5C是表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轉角理線槽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3表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背光模塊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3所示,背光模塊300主要由一導光板310、一燈管320、一反射罩330、一光學膜片340、一反射片350以及一固定膠框組400構成。其中,導光板310具有一光入射面312、一光擴散面314以及一光出射面316,且此光擴散面314上具有多個V形刻痕或多個凹點(圖中未示出)。燈管320例如是一冷陰極燈管(CCFL),配置于導光板310的光入射面312旁,且此燈管320所提供的光線能夠由導光板310的光入射面312入射至導光板310中,并經過導光板310的光擴散面314的散射與反射之后,由光出射面316出射。故從上可得知,導光板310可將燈管320所發出的線性光線轉換為面光源的型態,用以確保液晶面板(圖中未示出)獲得亮度均勻的光線。
如圖3所示,反射罩330配置于燈管320旁,且罩住此燈管320,用以將燈管320所發出的光線集中朝向導光板310的光入射面312的方向照射。光學膜片340配置于導光板310的光出射面316上,用來提高背光模塊300輝度的展現。反射片350配置于導光板310的底部,用以增進導光板310的光擴散面314的反射及擴散效果,進而提高背光模塊300的光利用率。藉由上述反射罩330、光學膜片340以及反射片350的配置,以使得背光模塊300所提供的面光源更趨完善,以滿足高解析的液晶顯示器的輝度需求。
如圖3所示,固定膠框組400,用以承載上述導光板310、燈管320以及反射罩330,其主要由一上固定膠框410及一下固定膠框420構成。其中,下固定膠框420的側壁422上具有多個凸塊424,而上固定膠框410具有多個對應于上述凸塊424的扣合片412,且扣合片412上具有一開口414,此開口414適于扣合于上述凸塊424上,以使得上固定膠框410與下固定膠框420相互固定,而達到緊配的目的。此外,凸塊424上具有一引導斜面424a,用以引導扣合片412于此引導斜面424a上移動,使扣合片412在扣合時,扣合片412上的開口414更易于扣合于凸塊424上。另外,上固定膠框410具有一窗口416,用以暴露導光板310的光出射面316,使由光出射面316出射的面光源,可照射至配置于上固定膠框410上方的液晶面板(圖中未示出),以提供液晶面板所須的光源。
故由上述可得知,藉由上固定膠框410與下固定膠框420的組合,而將上述導光板310、燈管320以及反射罩330等構件固定,使得背光模塊300達到一體化的目的。
圖4A~4B表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背光模塊的出線端的示意圖。請共同參閱圖4A~4B所示,上述配置于下固定膠框420內的燈管320,其一端例如以焊接的方式與一電源線322連接,且將此電源線322引出背光模塊300外,并藉由此電源線322耦接一偏壓,以驅動燈管320發光。此外,下固定膠框420的一側具有一固定膠座426,且在此固定膠座426上配置有一轉角理線槽428,其電源線322配置于此轉角理線槽428內,且電源線322的末端暴露在下固定膠框420的外部。另外,上固定膠框410對應于上述固定膠座426處具有一蓋板418,且此蓋板418藉由上述扣合片412與凸塊424相互扣接之后,可蓋合于固定膠座426上。
請繼續參閱圖4A所示,轉角理線槽428具有兩個轉角(即此轉角理線槽428的槽道經過兩次轉折),此兩轉角例如是直角,其電源線322配置于轉角理線槽428內時,可藉由轉角理線槽428的轉角的設計,以限制電源線322沿燈管320的軸線方向的移動,進而固定電源線322的位置。此外,轉角理線槽428內更可配置有多個限位凸點428a,這些限位凸點428a可推頂此電源線322,以再進一步限制電源線322的位移。值得注意的是,藉由轉角理線槽428的轉角設計,使電源線322受到不當外力作用時,此外力可作用于此轉角上,而不會直接作用于電源線322與燈管320連接的焊接點上,如此將可避免焊接點發生松脫、外露或斷裂等現象。
圖5A~5C表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轉角理線槽的示意圖。請共同參閱圖5A~5C所示,固定膠座426上的轉角理線槽428并不局限于圖4A中設計為兩個轉角,可設計為單一個轉角(如圖5A)或三個轉角(如圖5B)、四個轉角(如圖5C)等多個轉角,并同樣可于這些轉角理線槽428內配置多個線位凸點(圖中未示出)。
此外,本實施例中的轉角理線槽,其轉角以直角為例說明,但并非限定使用直角的型態,其亦可設計為銳角、鈍角的型態或其它可以限制電源線的位移的理線槽,亦可達到相同的固定效果。
另外,本實施例中的固定膠框組運用于背光模塊中,用以承載燈管、反射罩及導光板,并予以固定燈管的電源線,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可推知,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膠框組并非局限應用于背光模塊中,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膠框組亦可僅用于承載由一至多個燈管所組成的光源模塊,并可達到固定燈管的電源線的相同目的。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膠框組及背光模塊至少具有下列優點1.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膠框組及背光模塊中,由于下固定膠框的轉角理線槽為一至多個轉角的設計,其配置于此槽道內的電源線不易沿著燈管的軸線方向滑動,而導致電源線位移,其固定效果佳。
2.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膠框組及背光模塊中,由于下固定膠框的轉角理線槽為一至多個轉角的設計,當電源線受到不當外力作用時,此外力直接作用于轉角上,而不會作用于電源線與燈管所連接的焊接點上,如此,可保護此焊接點。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中限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固定膠框組,適于承載至少一燈管,且該燈管的一端與一電源線連接,其特征在于,該固定膠框組包括一下固定膠框,其具有一轉角理線槽,該電源線配置于該轉角理線槽內,且該電源線的末端暴露在該下固定膠框的外部;以及一上固定膠框,其配置于該下固定膠框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膠框組,其特征在于,該下固定膠框還具有一固定膠座,該轉角理線槽位于該固定膠座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膠框組,其特征在于,該上固定膠框還具有一蓋板,該蓋板配置于該固定膠座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膠框組,其特征在于,該轉角理線槽具有至少一個轉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膠框組,其特征在于,該轉角理線槽內還具有復數個限位凸點,用以限制該電源線的位移。
6.一種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塊包括一導光板,其具有至少一光入射面、至少一光擴散面以及一光出射面;至少一燈管,其一端連接一電源線,且該燈管配置于該光入射面旁,該燈管所提供的光線能夠由該光入射面入射至該導光板中,并經過該光擴散面后,傳遞至該光出射面出射;一固定膠框組,其適于承載該導光板及該燈管,該固定膠框組包括一下固定膠框,其具有一轉角理線槽,該電源線配置于該轉角理線槽內,且該電源線的末端暴露在該下固定膠框的外部;以及一上固定膠框,其配置于該下固定膠框上,且該上固定膠框具有一窗口,以暴露該光出射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下固定膠框還具有一固定膠座,該轉角理線槽位于該固定膠座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上固定膠框還具有一蓋板,該蓋板配置于該固定膠座上。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轉角理線槽具有至少一個轉角。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轉角理線槽內還具有復數個限位凸點,用以限制該電源線的位移。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固定膠框組,其適于承載至少一燈管,且燈管的一端與一電源線連接,此固定膠框組主要由一下固定膠框及一上固定膠框構成。其中,燈管配置于上固定膠框與下固定膠框之間,且下固定膠框具有一轉角理線槽,電源線配置于此轉角理線槽內,且電源線的末端暴露在下固定膠框的外部,而上固定膠框則配置于下固定膠框上。藉由轉角理線槽的設計,可有效固定電源線的位置,以避免電源線因受到不當外力作用,而導致電源線位移及焊點松脫等現象。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背光模塊,其主要由一導光板與上述燈管以及固定膠框組構成。
文檔編號G02F1/13GK2622735SQ03241580
公開日2004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16日
發明者何益君 申請人:廣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