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剪紙塑封工藝品,尤其是一種樹脂剪紙工藝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剪紙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一種藝術,由于剪紙本身采用的是紙作為原材料加工而成,所以剪紙本身就比較柔軟,易碎,大多以平面的單層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及展示。很難呈現(xiàn)立體多層的藝術效果,無法呈現(xiàn)立體多層呈現(xiàn)。也可以把他們放置在水中,結合燈光展示。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樹脂剪紙工藝品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樹脂剪紙工藝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模具中倒入樹脂,等樹脂凝固形成底模(底模的厚度根據(jù)自己需求而定);
步驟二,把剪紙放入液態(tài)樹脂中浸泡15-20秒,根據(jù)不同的紙張時間不同,其目的是讓剪紙完全被樹脂浸濕,讓剪紙更好的與樹脂融合;
步驟三,將浸濕的剪紙確認好位置后,放到底模上,注意排查剪紙與底模之間的氣泡,然后再向模具內倒入第一層樹脂,倒入樹脂的厚度根據(jù)自己需求而定;
步驟四,等到步驟三中倒入的第一層樹脂完全凝固后,將模具內的樹脂塊取出,并對其表面進行打磨及表面處理(拋光或者磨砂),此時形成的是單張剪紙的立體展示。
進一步優(yōu)化:為了讓剪紙在樹脂中能夠以不同的形狀展現(xiàn),因此在步驟一中,在把樹脂倒入模具中后,再向模具內放入一個壓模,其中壓模的底面呈曲面、波浪形或鋸齒形,等待樹脂凝固后將壓模取出,此時底模的頂面與壓模的底面相吻合,此時再把浸濕的剪紙放入到底模上,剪紙將與底模的頂面貼合,這樣最后剪紙在樹脂中就可以以不同的狀態(tài)展出。
進一步優(yōu)化:為了讓不同的剪紙能夠以不同的角度綜合的展現(xiàn)出來,因此等步驟三中的第一層樹脂完全凝固后,將模具轉換一下角度,然后再向模具內倒入第二層樹脂,使得第二層樹脂與一層樹脂不在同一水平面,然后將步驟二和步驟三重復若干次,從而增加剪紙立體空間的展現(xiàn)效果,提高了剪紙藝術的觀賞性。
進一步優(yōu)化:等步驟三中的第一層樹脂完全凝固后,在第一層樹脂的上方再放入第二張浸濕的剪紙,然后第二張剪紙上倒入第二層樹脂,依次類推完成若干層剪紙的重疊塑封。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將剪紙塑封在樹脂中,不僅實現(xiàn)了對剪紙立體及多層次的展現(xiàn)效果,而且凝固的樹脂還可以方便整個剪紙作品具有厚度、防水性、不易損壞,還可以像積木一樣可以進行壘高、組合。同時根據(jù)不同的藝術效果需求,可以將各種剪紙塑封在一起,增加剪紙的立體藝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單層剪紙塑封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底模的頂面呈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多層剪紙塑封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多層剪紙重疊塑封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fā)明做以下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單層剪紙立體塑封的展示(圖1所示);
首先,在模具1中倒入樹脂,等樹脂凝固形成底模2;然后把剪紙3放入液態(tài)樹脂中浸泡15-20秒,其目的是讓剪紙3完全被樹脂浸濕,讓剪紙3更好的與樹脂融合;接著將浸濕的剪紙3放到底模2上,接著將浸濕的剪紙確認好位置后,放到底模上,注意排查剪紙與底模之間的氣泡,3,消除剪紙3與底模2之間的氣泡,然后再向模具1內倒入第一層樹脂4;最后等到第一層樹脂4完全凝固后,將模具1內的樹脂塊取出,并對其表面進行打磨,此時形成的是單張剪紙的立體展示。
實施例二:單層剪紙曲面立體塑封的展示(圖2所示);
首先,在模具1中倒入樹脂,然后再向模具1內放入一個壓模5,其中壓模5的底面呈曲面、波浪形或鋸齒形等各種異型的面,等待樹脂凝固后將壓模5取出,此時底模2的頂面與壓模5的底面相吻合;接著把浸泡好的剪紙3放入底模2上,此時剪紙3與底模2的頂面貼合,然后再向模具1倒入第一層樹脂;最后等到第一層樹脂完全凝固后,將模具1中的樹脂塊取出,并對其表面進行打磨,此時形成的是單層剪紙的曲面展示。
實施例三:多層剪紙的立體空間展示(圖3、4所示);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當?shù)谝粚蛹艏?完成塑封后,再將第二層剪紙3放入第一層樹脂4上,依次這樣重復下去,從而完成多層剪紙的重疊塑封,在此過程中還可以變換模具1的角度,從而改變底模2的空間角度,使得每一層剪紙3的底模2都處于不同的水平面,從而提高剪紙空間展示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