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花園水景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屋頂花園水景臺,包括素砼水景內池、內池支架、連接管、小型潛水泵、素砼水景外池,素砼水景內池下面連接有用于支撐的四個內池支架,素砼水景內池底部設有與內池出水孔,內池出水孔通過連接管與小型潛水泵連接,素砼水景內池通過四個內池支架置于外池內,小型潛水泵放置在外池內,外池的側壁底端設有排水孔。本實用新型通過小型潛水泵將外池中的水通過連接管運輸到內池頂端,當內池儲水區域飽和,水自然溢出滴落在外池中,實現了水體循環的效果。
【專利說明】屋頂化園水京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園林綠化水景,尤其是一種在屋頂花園中構建的專用水景臺。
【背景技術】
[0002]為使園林景觀工程更加優美,人們生活更豐富,許多城市紛紛在園林式休閑游覽場所建立大大小小的水景。而傳統的水景制作工藝,投資較大,對土建的工藝要求較高,大大的限制了水景的應用。同時水景所占區域較大,自凈化能力差,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觀賞興趣。
[0003]屋頂花園作為立體綠化的新興模式,由于特定的區域限制,使得水景無法構筑,從而影響了中國園林造景技藝中水體的技法應用,使整個綠化區域顯得較為單調而不靈動。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安裝簡便,自凈能力較強的屋頂花園水景臺。
[0005]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一種屋頂花園水景臺,包括素砼水景內池、內池支架、連接管、小型潛水泵、素砼水景外池,其特點是:素砼水景內池下面連接有用于支撐的四個內池支架,素砼水景內池底部設有與內池出水孔,內池出水孔通過連接管與小型潛水泵連接,素砼水景內池通過四個內池支架置于外池內,小型潛水泵放置在外池內,外池的側壁底端設有排水孔。
[0006]素砼水景內池中間的儲水區域深度為2cm。素砼水景外池為壁厚4cm的素砼箱體。內池支架長寬各為10cm,高為48cm。小型潛水泵為小功率的潛水泵。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小型潛水泵將外池中的水通過連接管運輸到內池頂端,當內池儲水區域飽和,水自然溢出滴落在外池中,實現了水體循環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素5仝水景內池俯視圖;
[0011]圖3是素5仝水景內池側視圖;
[0012]圖4是素5仝水景外池主首I]視圖;
[0013]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5]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屋頂花園水景臺,包括素砼水景內池1、內池支架2、連接管3、小型潛水泵4、內池出水孔5、素砼水景外池6、排水孔7。
[0016]素砼水景內池I下面連接有用于支撐的四個內池支架2,素砼水景內池I底部設有與內池出水孔5,內池出水孔5通過連接管3與小型潛水泵4連接,素砼水景內池I通過四個內池支架2置于外池6內,小型潛水泵4放置在外池6內,外池6的側壁底端設有排水孔7。
[0017]素砼水景內池I四周高于儲水區底部2cm,用于儲藏少量的水,達到鏡面水池的效果。四個內池支架2長寬各1cm高48cm,用于支撐上部內池儲水區(I)。連接管3頂端與內池出水孔5相連,底端連接小型潛水泵4。
[0018]如圖4所示,素砼水景外池6主要用于儲藏內池流出的水,整個結構為去掉頂面的四方體,壁厚均為4cm,底端設有排水孔7,用于水景內水的更換。
[0019]使用時,將素砼水景外池6平放在要構置景觀的屋頂花園區域,密封排水孔7,向內注水,注水高度以淹沒小型潛水泵4為宜。將素砼水景內池I置于素砼水景外池6里面,開動小型潛水泵4。小型潛水泵4將素砼水景外池6中的水沿連接管3泵到素砼水景內池I的儲水區,素砼水景內池I的儲水區里面的水滿后溢出到素砼水景外池6中,實現了水的循環。
【權利要求】
1.一種屋頂花園水景臺,包括素砼水景內池(I)、內池支架(2)、連接管(3)、小型潛水泵(4)、素砼水景外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素砼水景內池(I)下面連接有用于支撐的四個內池支架(2 ),素砼水景內池(I)底部設有與內池出水孔(5 ),內池出水孔(5 )通過連接管(3)與小型潛水泵(4)連接,素砼水景內池(I)通過四個內池支架(2)置于外池(6)內,小型潛水泵(4)放置在外池(6)內,外池(6)的側壁底端設有排水孔(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頂花園水景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素砼水景內池(I)中間的儲水區域深度為2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頂花園水景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素砼水景外池(6)為壁厚4cm的素砼箱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頂花園水景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池支架(2)長寬各為1cm,高為 48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頂花園水景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潛水泵(4)為小功率的潛水泵。
【文檔編號】B44C5/06GK204095389SQ201420121101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8日
【發明者】白露, 張志國, 曹揚, 趙楊, 賀坤, 尹冬梅, 周振安, 李丙華, 陳洋 申請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