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抗震訓練測評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震訓練測評系統。
為避免或減少地震對人身造成的傷害,人們需要具有一定的抗震知識并能夠在地震發生時作出快速、準確的反應,因此人們在平時應進行抗震訓練。目前,抗震訓練通常在真實場景中進行,并采用手動計時的方式,這種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時間計算不準確,二是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不能對受訓者的抗震能力進行準確的評價,難以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它能夠增長受訓者的抗震知識,培養受訓者的快速反應能力,并能夠準確、統一地評價受訓者的抗震能力。
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它包含一臺主控計算機、一個由該主控計算機控制的效果裝置和至少一個抗震訓練單元,在所述抗震訓練單元的入口有一個觸發裝置,所述觸發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的輸入端連接;在每個抗震訓練單元內至少有一個信號采集裝置,該信號采集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執行如下步驟a)在收到訓練單元入口的觸發裝置的信號后,指令效果裝置發出地震發生時的聲光效果并開始計時;
b)當收到信號采集裝置的信號時,對受訓者進行評價、打分;c)到達規定時間,指令效果裝置停止動作,并轉入下一訓練單元,重復以上步驟,直至全部訓練結束。
本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當受訓者進入抗震訓練單元時,觸發入口處的觸發裝置,該觸發裝置即將信息傳向計算機,計算機隨即指令效果裝置動作,發出聲光等發生地震時的效果并開始計時,受訓者應根據該抗震單元的訓練內容進行躲避、求救、自救或救人等。當受訓者完成或部分完成規定訓練內容時,信號采集裝置會將信息傳至主控計算機,主控計算機根據預先設定的標準對受訓者的抗震能力進行評價、打分。到達規定時間,主控計算機指令效果裝置停止動作。
本發明中的抗震訓練單元可以為家居避震訓練裝置、模擬廢墟求救裝置、用于模擬抗震的懸頂裝置或模擬震后救援裝置;也可將其任意組合。
本發明中的觸發裝置可以為由一普通光源和一光電管組成的光電傳感器。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可在本系統中增加由所述主控計算機控制的知識問答單元,通過讓受訓者回答有關地震和抗震方面的問題,使受訓者的抗震知識得到增長。
由于本發明由主控計算機根據預先設定的標準進行測評,而且采用觸發裝置和信號采集裝置傳遞信號,因而可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能夠準確、統一地對受訓者的抗震能力進行測評,使受訓者的抗震知識得到增長;由于采用了聲光效果,因此具有逼真、生動的特點,使受訓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各部分連接關系方框圖;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方框圖;圖3為本實施例中抗震訓練單元家居避震訓練裝置的示意圖;圖4為本實施例中抗震訓練單元模擬廢墟求救裝置的示意圖;圖5為本實施例中抗震訓練單元用于模擬抗震的懸頂裝置的示意圖;圖6為本實施例中家居避震訓練裝置部分的主控計算機程序流程圖;圖7為本實施例中模擬廢墟求救裝置部分的主控計算機程序流程圖;圖8為本實施例中用于模擬抗震的懸頂裝置部分的主控計算機程序流程圖;首先參看圖1,本發明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包含一臺主控計算機1、一個由該主控計算機1控制的效果裝置2和至少一個抗震訓練單元,在所述抗震訓練單元的入口有一個觸發裝置6,所述觸發裝置6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1的輸入端連接;在每個抗震訓練單元內至少有一個信號采集裝置,該信號采集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1的輸入端連接;圖2至圖8給出了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構造及主控計算機程序流程圖。先看圖2,本實施例包括三個抗震訓練單元家居避震訓練裝置3、模擬廢墟求救裝置4及用于模擬抗震的懸頂裝置5。
再看圖3,家居避震訓練裝置3包括含有若干大小不等房間的模擬家居31,所述信號采集裝置為設于模擬家居內部各房間入口處的傳感器32,這些傳感器32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1的輸入端連接,主控計算機1可通過這些傳感器32傳來的信號判斷受訓者所在的位置;該裝置用于訓練人們在地震發生時選擇正確的躲避位置并快速躲避。對該訓練單元,主控計算機采用如圖6所示的流程首先檢測是否有觸發裝置6的信號,若沒有則重復檢測,若有,則指令效果裝置2動作并開始計時,然后判斷受訓者所在的位置并評價打分,再判斷時間T是否達到或超過預先設定的最大值Tmax,若是則指令效果裝置2停止動作,若否,則重復受訓者所在部位判斷步驟。
參看圖4,模擬廢墟求救裝置4包括一個傳感器41和一個閘門裝置43,其中閘門裝置43位于所述觸發裝置6和傳感器41之間,在傳感器41的另一側為信號采集裝置42,所述傳感器41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1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1控制所述閘門裝置43;該裝置用于訓練人們因地震被困于廢墟中時選擇正確的求救方式。對該訓練單元,主控計算機1采用如圖7所示的流程
首先檢測是否有觸發裝置6的信號,若沒有則重復檢測,若有,則指令效果裝置2動作并開始計時,然后檢測傳感器41是否有信號,若沒有則重復檢測,若有,則指令閘門裝置43動作,將受訓者困住,再累計信號采集裝置42傳輸的信號強度S,然后判斷信號強度S是否達到或超過預先設定的最大值Smax,若是,則指令閘門裝置43開啟,并指令效果裝置2停止動作,然后評價、打分;若否,則再判斷時間T是否達到或超過預先設定的最大值Tmax,若是,則指令閘門裝置43開啟并指令效果裝置2停止動作,然后評價、打分,若否,則重復上述信號強度累計步驟。
參看圖5,用于模擬抗震的懸頂裝置包括底板51、懸頂52、一個懸掛懸頂52的彈性懸吊機構53,所述信號采集裝置為一個與門電路54;所述懸頂52內有一襯板521,襯板521下面開有基本均勻分布的若干凹槽,每一凹槽內有一帶電的彈性電觸點;所述底板51上面開有與襯板521下面的凹槽相對應的若干凹槽,每一凹槽內有一彈性電觸點;底板51上的所有電觸點分別接入所述與門電路54的輸入端。該裝置中的懸頂52象征因地震而下墜的屋頂,受訓者應用特制的導電支桿將懸頂支起。該裝置用于訓練人們在地震發生時的自救能力。對該訓練單元,主控計算機采用如圖8所示的流程首先檢測是否有觸發裝置6的信號,若沒有則重復檢測,若有,則指令效果裝置2動作并開始計時,然后檢測與門電路54是否有信號,若有,則指令效果裝置2停止動作并評價打分,若無,則判斷時間T是否達到或超過預先設定的最大值Tmax,若是,則指令效果裝置2停止動作并評價打分,若否,則重復上述檢測與門電路54是否有信號步驟。
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對本發明進行若干種改進或變型,這些改進或變型都應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臺主控計算機(1)、一個由該主控計算機(1)控制的效果裝置(2)和至少一個抗震訓練單元,在所述抗震訓練單元的入口有一個觸發裝置(6),所述觸發裝置(6)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1)的輸入端連接;在每個抗震訓練單元內至少有一個信號采集裝置,該信號采集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1)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1)執行如下步驟a)在收到訓練單元入口的觸發裝置(6)的信號后,指令效果裝置(2)發出地震發生時的聲光效果并開始計時;b)當收到信號采集裝置的信號時,對受訓者進行評價、打分;c)到達規定時間,指令效果裝置(2)停止動作,并轉入下一訓練單元,重復以上步驟,直至全部訓練結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抗震訓練單元為一種家居避震訓練裝置(3),它包括含有若干大小不等房間的模擬家居(31),所述信號采集裝置為設于模擬家居內部各房間入口處的傳感器(32),這些傳感器(32)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1)的輸入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抗震訓練單元為一種模擬廢墟求救裝置(4),它包括一個傳感器(41)和一個閘門裝置(43),其中閘門裝置(43)位于所述觸發裝置(6)和傳感器(41)之間,在傳感器(41)的另一側為信號采集裝置(42),所述傳感器(41)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計算機(1)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主控計算機(1)控制所述閘門裝置(4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抗震訓練單元為一種用于模擬抗震的懸頂裝置(5),它包括底板(51)、懸頂(52)、一個懸掛懸頂的彈性懸吊機構(53),所述信號采集裝置為一個與門電路(54);所述懸頂(52)內有一襯板(521),襯板(521)下面開有基本均勻分布的若干凹槽,每一凹槽內有一帶電的彈性電觸點;所述底板(51)上面開有與襯板(521)下面的凹槽相對應的若干凹槽,每一凹槽內有一彈性電觸點;底板(51)上的所有電觸點分別接入所述與門電路(54)的輸入端。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由所述主控計算機(1)控制的知識問答單元。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裝置(6)為由一普通光源和一光電管組成的光電傳感器。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裝置(6)為由一普通光源和一光電管組成的光電傳感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震訓練測評系統,它包含一臺主控計算機、一個由該主控計算機控制的效果裝置和至少一個抗震訓練單元,在所述抗震訓練單元的入口有一個觸發裝置;在每個抗震訓練單元內至少有一個信號采集裝置。主控計算機可根據受訓者完成訓練任務的情況對其掌握的抗震知識和抗震能力進行準確、統一地測評。由于采用了聲光效果,因此具有逼真、生動的特點,使受訓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文檔編號G09B9/00GK1257266SQ99125290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1日
發明者陳曉偉, 葉星, 李雷 申請人:北京康體休閑設備開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