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信函自動制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即,將一張信封紙和一張或二張以上信紙自動地封成一封信函的裝置。
通常,信函是將折疊好的信封入成品信封內而制成的。用手工作業制作象郵購廣告單那樣大量的同樣信函時,要化費很多勞力和時間,所以,在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5-309995號中揭示了一種自動地把信封入信封的信封入裝置。
但是,這種現有的信封入裝置,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將手工作業的封入順序原封不動地置換成自動化工序。具體地說,是由供給成品信封的信封供給工序、把要封入信封的信折疊起來的信折疊工序、打開信封口裝入信的信裝入工序和封口工序等構成,所以有以下缺點。
第1,要準備成品信封,并原封不動地使用該信封,所以經濟性差;另外,當沒有成品信封時就不能制作信函,所以應用的廣泛性差。
第2,由于需要信封供給工序、信折疊工序及封口工序等繁雜的工序,所以不容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不能實現裝置的小型化及低廉化。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提高信函制作時的經濟性及應用的廣泛性、構造簡單的、能實現裝置小型化和低廉化的信函自動制作裝置。
本發明備有將粘接劑J附著到從供紙部2送來的信封紙Pe上、并把附著了粘接劑J的信封紙Pe送到紙折疊部4的粘接劑附著部3。該粘接劑附著部3由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構成。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沿著停止在第1設定位置Xa的信封紙Pe的前邊緣部Pef附近附著粘接劑J,將前部粘接部Jf設置在信封紙Pe上;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分別從停止在第2設定位置Xb上的信封紙Pe的前部粘接部Jf左端及右端、沿著信封紙Pe的左邊緣部Pep和右邊緣部Peq附近附著粘接劑J,將預定長度的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設置在信封紙Pe上。
作為較好實施例的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備有由水平移動機構11水平移動的粘接劑附著器12和附著器導引機構部13,該附著器導引機構部13在粘接劑附著器12向一方向移動時,使粘接劑J的附著停止,在粘接劑附著器12向另一方向移動時,使粘接劑J附著。上述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分別備有由水平移動機構14、17水平移動的粘接劑附著器15、18和附著器導引機構部16、19,該附著器導引機構部16、19在粘接劑附著器15、18向一方向移動時,使粘接劑J的附著停止,在粘接劑附著器15、18向另一方向移動時,使粘接劑J附著。
這樣,信封紙Pe從供紙部2被送到粘接劑附著部3的第1設定位置Xa,由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把前部粘接部Jf設置到信封紙Pe前邊緣部Pef的附近。這時,粘接劑附著器12被水平移動機構11移動,在移動時被附著器導引機構部13導引,尤其是在向另一方向移動時,粘接劑附著器12與信封紙Pe上面接觸,粘接劑J被附著到信封紙Pe上。接著,信封紙Pe從第1設定位置Xa被送到第2設定位置Xb,由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分別從前部粘接部Jf的左端和右端、沿著信封紙Pe的左邊緣部Pep和右邊緣部Peq附近設置預定長度的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這時,粘接劑附著器15、18被水平移動機構14、17移動,并且在移動時由附著器導引機構部16、19導引,尤其是在向另一方向移動時,粘接劑附著器15、18與信封紙Pe的上面接觸,粘接劑J被附著在信封紙Pe上。
因此,將粘接劑附著部3與供紙部2及紙折疊部4組合起來,例如,把附著了粘接劑J的信封紙Pe定位在紙折疊部4的信封紙設定位置,再把從供紙部2送來的一張或二張以上的小尺寸信紙Pd定位在紙折疊部4中的信封紙Pe上的信紙設定位置上,依次折起第1折部和第2折部,信封紙Pe通過粘接劑J粘接,最后制作成了在密封的信封內部裝有已折疊信紙Pd的一封信函。其結果,可容易地實現信函制作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由于不需要成品信封,所以可提高信函制作時的經濟性和廣泛應用性。
圖1是本發明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粘接劑附著部的要部平面構造圖。
圖2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粘接劑附著部的側面構造圖。
圖3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的側面概略構造圖。
圖4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紙折疊部的側面斷面構造圖。
圖5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紙折疊部的平面要部構造圖。
圖6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紙折疊部的動作說明圖。
圖7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紙折疊部的另一動作說明圖。
圖8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紙折疊部的另一動作說明圖。
圖9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紙折疊部的另一動作說明圖。
圖10是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中的紙折疊部的另一動作說明圖。
圖11是表示用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制作信函順序的說明圖。
圖12是表示用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制作信函順序的另一說明圖。
圖13是表示用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制作信函順序的另一說明圖。
圖14是表示用該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制作信函順序的另一說明圖。
下面,參照
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
先參照圖11至圖14說明用本實施例信函自動制作裝置1制作信函時的原理(順序)。
制作信函時,要準備一張A4尺寸(210mm×297mm大尺寸)的信封紙Pe和一張或二張以上的B5尺寸(182mm×257mm小尺寸)的信紙Pd(見圖11)。信封紙Pe可以是白紙,也可以是在正面預定位置上印有地址等的紙。
如圖11所示,把信紙Pd重疊在信封紙Pe的里面Pei上,垂直于長度方向(圖11中的左右方向)設置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信紙Pd…相對于信封紙Pe的位置以及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的位置如下述地決定。
即,在折起第1折部K1時,折回的信封紙Pe及信紙Pd…的端部(一端)Pes,Pds…與第2折部K2不重疊。在折起第2折部K2時,折回的信封紙Pe的端部(另一端)Pet疊合在折起了第1折部K1的信封紙Pe上,并且折起的信紙Pd…的端部(另一端)Pdt…與折起了第1折部K1的信封紙Pe的端部(一端)Pes不重疊。
具體地說,如圖11所示,使信紙Pd…的長度方向一側從信封紙Pe的一端Pes突出約L1=26mm,將從信封紙Pe的一端Pes到第1折部K1的距離L2和從信封紙Pe的另一端Pet到第2折部K2的距離L3設定約為L2=L3=90mm。在寬度方向上,信封紙Pe和信紙Pd…的中央一致。
從第1折部K1的位置至第2折部K2一側的信封紙Pe的里面Pei上,沿著邊緣部附近附著有粘接劑J。附著粘接劑J的寬度L4約為5mm左右。附著粘接劑J的部分如圖11所示地呈コ字形。即,該附著粘接劑J的部分由直線狀前部粘接部Jf、直線狀左部粘接部Jp和直線狀右部粘接部Jq構成。前部粘接部Jf沿著寬度方向設在在信封紙Pe的前邊緣部Pef(另一端Pet)附近,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從該前部粘接部Jf的兩端沿著左邊緣部Pep和右邊緣部Peq附近直到第1折部K1的位置處附著有粘接劑J。
然后,如圖13(圖12)所示,將第1折部K1折起并粘接信封紙Pe。由此信紙Pd…也同時被折疊。接著,如圖14(圖12)所示,將第2折部K2折起并粘接信封紙Pe。由此信紙Pd…也同時被折疊。圖14表示最后制作成的信函F,信函F由從信封紙Pe制作成的密封狀信封Fx和被折疊并封入該信封Fx內的信紙Pd…構成。
下面,參照圖1至圖5說明用于自動地制作這種信函F的信函自動制作裝置1的構造。
信函自動制作裝置1大致地可分為配設在前段的供紙部2、配設在中段的粘接劑附著部3和配設在后段的紙折疊部4。
先參照圖3說明供紙部2的構造。供紙部2具有選擇地供給A4尺寸(大尺寸)的信封紙Pe和B5尺寸(小尺寸)的信紙Pd的功能,如圖3所示,備有設在上層的A4紙盒Cu和設在下層B5紙盒Cd。在A4紙盒Cu和B5紙盒Cd內可分別容納許多信封紙Pe…和信紙Pd…。在A4紙盒Cu的前方,備有信封紙送出機構20,在B5紙盒Cd的前方,備有信紙送出機構21。
信封紙送出機構20備有抽紙輥22u、前段送紙輥機構24u、通過傳感器25u和后段送紙輥機構27u。抽紙輥22u從A4紙盒Cu內一張一張地取出信封紙Pe;前段送紙輥機構24u把取出的信封紙Pe送入前段導引線23u;通過傳感器25u設在前段導引線23u的運送方向前端部;后段送紙輥機構27u配設在該通過傳感器25u的運送方向前方,將送來的信封紙Pe送入后段導引線26u。
信紙送出機構21備有抽紙輥22d、前段送紙輥機構24d、通過傳感器25d和后段送紙輥機構27d。抽紙輥22d從B5紙盒Cd內一張一張地取出信紙Pd;前段送紙輥機構24d把取出的信紙Pd送入前段導引線23d;通過傳感器25d設在前段導引線23d的運送方向前端部;后段送紙輥機構27d配設在該通過傳感器25d的運送方向前方,將送來的信紙Pd送入后段導引線26d。后段導引線26d的運送方向前端和上述后段導引線26u的運送方向前端在運送線R上合并后,與粘接劑附著部3連接。
下面,參照圖1至圖3說明構成本發明要部的粘接劑附著部3。粘接劑附著部3具有將粘接劑J按預先設定位置附著到從供紙部2送來的信封紙Pe上的功能。
圖1及圖2中,在運送線R上,備有通過傳感器31和配設在該通過傳感器31的運送前方的送紙輥機構32。在送紙輥機構32的運送方向前方,備有與運送方向成直角的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在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的運送方向前方的左右兩側,備有平行于運送方向的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使送紙輥機構32接近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地配置,信封紙Pe被送紙輥機構32固定在一定位置,所以,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的粘接可穩定并順利進行。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分別具有把上述前部粘接部Jf、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設置到信封紙Pe上的功能。
如圖2所示,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具有構成運送線R的臺座部36,在該臺座部36的上方備有粘接劑附著機構本體37。粘接劑附著機構本體37備有沿水平方向配設的導桿38和平行地配設在該導桿38下方的水平移動機構14,該水平移動機構14是在驅動皮帶輪39與從動皮帶輪40之間張設環形皮帶41而構成的。在導桿38上裝著可滑動的滑塊42,該滑塊42的下端固著在環形皮帶41上。粘接劑附著器15的上端一側通過轉動部43安裝在滑塊42上。粘接劑附著器15在下端備有粘接劑供給部45,從該粘接劑供給部45供給雙面膠帶(粘接劑J)。另外,還設有用于導引粘接劑附著器15的附著器導引機構部16。附著器導引機構部16備有限制輥46、導軌47和切換器48。限制輥46可轉動地安裝在粘接劑附著器15的側面;導軌47配設在與限制輥46相向的固定位置處,用于導引該限制輥46;切換器48可轉動地安裝在導軌47的一端。切換器48呈懸臂狀地安裝在導軌47上,在自然狀態時因重力而向下方變位。這種情況時,設在信封紙Pe上的左部粘接部Jp的位置及長度由導桿47的長度及位置等決定。粘接劑供給部45也可以是涂敷液狀粘接劑的形式。
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及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的基本構造與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同樣,圖中,11、17是水平移動機構,12、18是粘接劑附著器,13、19是附著器導引機構部。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及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中的與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相同的部分,標注以相同的附圖標記。
在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與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之間,配設著吸附運送部49。吸附運送部49是由在驅動輥與從動輥之間張設帶有許多小孔的環形運送帶50、51而構成的。在該環形運送帶50、51的內側配設著送風部52、53,該送風部52、53產生的負壓將信封紙Pe和信紙Pd吸附在環形運送帶50、51上進行運送。在吸附運送部49的運送方向中間部,配設著通過傳感器54。
下面,參照圖3至圖5說明紙折疊部4。紙折疊部4具有以下功能把從粘接劑附著部3送來的一張信封紙Pe定位在信封紙設定位置Xe處,并把從供紙部2送來的一張或二張以上的信紙Pd…定位在信封紙Pe上的信紙設定位置Xd處,依次地折起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把信封紙Pe粘接起來。
紙折疊部4備有一對構成運送線R的前后分開的固定臺61、62和配設在該固定臺61與62之間的可動臺63,可動臺63可向下方彈性變位地由彈性支承機構64、65支承,該彈性支承機構64、65內設有彈簧。配設在運送方向后側的固定臺61與可動臺63的交界對應于第1折部K1的位置,配設在運送方向前側的固定臺62與可動臺63的交界對應于第2折部K2的位置。
在可動臺63上配設著傳送帶66、67,在固定臺61的運送方向后方,配設著構成運送線R的導板68。導板68具有第1臺階部68f和第2臺階部68s。因此,在信封紙Pe的定位時,通過使信封紙Pe的后端位于第1臺階部68f的前方,可把送來的信紙Pd…切實地載置在信封紙Pe的上面;并且,在信紙Pd…的定位時,通過使信紙Pd的后端位于第2臺階部68s的前方,可把后送來的信紙Pd切實載置在先送來的信紙Pd…的上面。在固定臺62的運送方向前方,配設著送紙輥機構69和壓輥機構70。送紙輥機構69具有閘門機構71,該閘門機構71在送紙輥機構69停止時阻斷運送線R,具有作為限制信封紙Pe前端的定位用止擋的功能,在送紙輥機構69動作時,開放運送線R。
在可動臺63的運送方向中間部配設著通過傳感器72,在固定臺62的終端部配設著通過傳感器73。在固定臺61和62的下方左側,配設著以一端部為支點轉動變位的折曲用臂機構74p、75p,在右側配設著以一端部為支點轉動變位的折曲用臂機構74q、74q。在這些折曲用臂機構74p、75p、74q、75q的前端部,分別備有與信封紙Pe的左右邊緣部相接的轉動輥74pr、75pr、74qr、75qr。
在可動臺63的上方配設著前后一對加壓機構76、77。加壓機構76備有鉛直方向的導桿78和平行于該導桿78的升降機構79,該升降機構79是由在驅動皮帶輪與從動皮帶輪上張設環形帶79b而構成的。在導桿78上裝著可滑動的滑塊80,在該滑塊80的下端安裝著壓合板81。在該壓合板81上備有由驅動部旋轉的驅動輥82…,該驅動輥82…可彈性變位地支承在上方。
加壓機構77備有鉛直方向的導桿83和平行于該導桿83的升降機構84,該升降機構84是由在驅動皮帶輪與從動皮帶輪上張設環形帶84b而構成的。在導桿83上裝著可滑動的滑塊85,在該滑塊85的下端安裝著壓合板86。在該壓合板86上有可轉動的空轉輥87…,該空轉輥87…可彈性變位地支承在上方。在滑塊85上配設著閘門機構88。閘門機構88向下方變位時阻斷運送線R,具有作為限制信紙Pd…前端的定位用止擋的功能,向上方變位時開放運送線R。
下面,參照圖1至圖10說明本實施例信函自動制作裝置1的動作。
先從供紙部2中的A4紙盒Cu把一張信封紙Pe送到粘接劑附著部3。這時,由抽紙輥22u取出一張信封紙Pe,該信封紙Pe經過前段送紙輥機構24u、前段導引線23u、后段送紙輥機構27u、后段導引線26u被送到粘接劑附著部3。通過傳感器25u檢測出該信封紙Pe的前端,經過設定時間后,使后段送紙輥機構27u旋轉。這樣,信封紙Pe的前端碰到停止著的后段送紙輥機構27u,信封紙Pe的前端的偏斜被修正,成為平行于后段送紙輥機構27u的狀態。
信封紙Pe被送到粘接劑附著部3,如果通過傳感器31檢測出該信封紙Pe的前端,則經過設定時間后,使送紙輥機構27d和送紙輥機構32停止。這樣,信封紙Pe的前端被定位在前端粘接劑附著機構5中的臺座部36上而停止。然后,使前端粘接劑附著機構5動作,將前部粘接部Jf設置在信封紙Pe上(見圖1)。接著,使送紙輥機構32動作,將信封紙Pe移送到前方。如果通過傳感器54檢測出信封紙Pe的前端,則經過設定時間后,使送紙輥機構32停止。這樣,信封紙Pe的前端被定位在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中的臺座部36上而停止。然后,使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5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7同步動作,分別將左部粘接部Jp和右部粘接部Jq設置在信封紙Pe上(見圖1)。
這時,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的附著動作如下述。其它的粘接劑附著機構5、7也基本上與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6同樣。
先用水平移動機構14將處于圖2中實線所示原位的粘接劑附著器15向圖2中的右方向移動,限制輥46通過切換器48載置到導軌47的上面,粘接劑供給部45以離開信封紙Pe的狀態移動到導軌47的另一端。用標記15m表示該狀態的粘接劑附著器15。使限制輥46在脫離了導軌47另一端后向反對方向移動,限制輥46被導引到導軌47的下面。用標記15n表示該狀態時的粘接劑附著器15。這時,由于粘接劑供給部45被推壓在信封紙Pe的上面,所以從粘接劑供給部45供給的雙面膠帶的前端貼在信封紙Pe上,并且在被推壓狀態下移動,所以,該雙面膠帶隨著粘接劑供給部45的移動而貼在信封紙Pe上。粘接劑供給部45返回到導軌47的一端,脫離導軌47后,對于粘接劑供給部45的推壓就被解除,雙面膠帶被切斷,粘貼結束,粘接劑附著器15返回原來位置。這時,切換器48被限制輥46推退到上方。這樣,信封紙Pe的上面(里面Pei)上就設置了左部粘接部Jp。
接著,使吸附運送部49動作,把信封紙Pe送進紙折疊部4。這時,如圖6所示,閘門機構71阻斷運送線R,閘門機構88位于上方,開放運送線R。各壓合板81、86使驅動輥82…和空轉輥87…離開傳送帶66…,并且使各壓合板81、86停止在位于較低位的第1釋放位置Ym處。然后,信封紙Pe被送進紙折疊部4,當通過傳感器72檢測出信封紙Pe的前端時,使壓板81下降到圖6虛線所示的設定位置Ys,使驅動輥82…輕輕接觸信封紙Pe。這樣,信封紙Pe被挾在傳送帶66…與驅動輥82…之間被運送,避免了驅動輥82…與前部粘接部Jf接觸。當通過傳感器73檢測出信封紙Pe的前端時,經過設定時間后,使壓板81上升到第1釋放位置Ym,并且停止傳送帶66…的旋轉。這時的設定時間是設定信封紙Pe的前端接觸閘門機構71所需的時間。使壓板81上升到第1釋放位置Ym后,使傳送帶66…的旋轉持續預定時間后,信封紙Pe的前端與閘門機構71接觸,偏斜被修正。信封紙Pe的后端(一端Pes)位于超過導板68的第1臺階部68f處。這樣,信封紙Pe被定位在信封紙設定位置Xe處。
接著,如圖7所示,使閘門機構88向下方變位而阻斷運送線R。即,使閘門機構88的前端接觸信封紙Pe的上面。另一方面,從B5紙盒Cd中將一張信紙Pd通過粘接劑附著部3送到紙折疊部4。具體地說,用抽紙輥22d取出一張信紙Pd,并且該信紙Pd經過前段送紙輥機構24d、前段導引線23d、后段送紙輥機構27d、后段導引線26d被送到粘接劑附著部3。由通過傳感器25d檢測出被送來的信紙Pd的前端,經過設定時間后,使后段送紙輥機構27d旋轉,與信封紙Pe同樣地,對信紙Pd進行偏斜修正。另外,在粘接劑附著部3,吸附運送部49動作,信紙Pd被送進紙折疊部4。這時,如果通過傳感器54檢測出了信紙Pd的前端,則經過設定時間后,使壓板81下降到圖7中虛線所示設定位置Ys,使驅動輥82…接觸信紙Pd。這樣,信紙Pd借助驅動輥82…的旋轉而被移送。傳送帶66…停止著。由通過傳感器54檢測后,經過第2設定時間,使壓板81上升,使驅動輥82…的旋轉停止。該第2設定時間是設定信紙Pd的前端與閘門機構88接觸所需的時間。這樣,與上述信封紙Pe同樣地,對信紙Pd進行偏斜修正,并且信紙Pd被定位在信封紙Pe上的信紙設定位置Xd處。另外,當信紙Pd…為若干張時,反復同樣的動作。
紙折疊部4中的信封紙Pe與信紙Pd…的定位結束后,如圖8所示地,使壓合板81、86下降到下限的加壓位置Yp。這樣,驅動輥82…和空轉輥87…相對于壓合板81、86向上方彈性變位,并且,在壓合板81、86壓接在信紙Pd上的狀態下使可動臺63向固定臺61、62下方變位。由此,信封紙Pe和信紙Pd…在第1折部K1和第2折部K2的位置處被略直角地彎折。
接著,如圖9所示,僅使一個壓合板81上升到上限的第2釋放位置Yua。使位于運送方向后側的彎折用臂機構74p、74q轉動變位,使前端部的轉動輥74pr、74qr與信封紙Pe的運送方向后側的左右邊緣部相接,將信封紙Pe和信紙Pd…從略直角位置再折成銳角,同時在該狀態下使壓合板81再次下降到加壓位置Yp。這樣,信封紙Pe在第1折部K1處被完全折疊、粘接。
同樣地,僅使另一個壓合板86上升到上限的第2釋放位置Yub。使位于運送方向前側的彎折用臂機構75p、75q轉動變位,使前端部的轉動輥75pr、75qr與信封紙Pe的運送方向前側的左右邊緣部相接,將信封紙Pe和信紙Pd…從略直角位置再折成銳角,同時在該狀態下使壓合板86再次下降到加壓位置Yp。這樣,信封紙Pe在第2折部K1處被完全折疊、粘接。在該狀態下,再僅使壓合板81上升到上限的第2釋放位置Yua后,再次下降到加壓位置Yp時,信封紙Pe的另一端Pet被加壓,進行前部粘接部Jf的粘接。至此,制作成圖14的信函F。
接著,如圖10所示,使一方壓合板81上升到第1釋放位置Ym處、使另一方壓合板86上升到空轉輥87…輕輕接觸信函F的設定位置Ys,使傳送帶66…、送紙輥機構69和壓輥機構70動作。這樣,閘門機構71開放運送線R,書信F被往前方送出,當被壓輥機構70完全壓接后,從信函自動制作裝置1排出。
因此,從一張信封紙Pe制作信封、信紙Pd…的折疊、往信封內裝入信紙Pd…、信封的封口等工序一起進行,不象采用成品信封時那樣,需要信封供給工序、把要裝入信封的信折疊起來的信折疊工序、打開信封口裝入信的信裝入工序及封口工序等。由于采用這樣簡化了的工序制作信函F,所以提高了信函制作時的經濟性及應用的廣泛性。尤其是由于采用規格尺寸的A4信封紙2和B5信紙3,可以直接利用一般的復印紙及活頁紙等,更加提高了應用的廣泛性。
以上詳細說明了實施例,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該實施例。例如,信封紙Pe和信紙Pd的尺寸不限于是A4尺寸和B5尺寸。另外,在細部的構造、形狀、手法、數量、材料、數值等方面,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范圍內可任意變更。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信函自動制作裝置除了有供紙部及紙折疊部外,還備有由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構成的粘接劑附著部。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沿著停止在第1設定位置的信封紙的前邊緣部附近附著粘接劑,將前部粘接部設置在信封紙上;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分別從停止在第2設定位置上的信封紙的前部粘接部左端及右端、沿著信封紙的左邊緣和右邊緣附近附著粘接劑,將預定長度的左部粘接部和右部粘接部設置在信封紙上。因此,具有以下顯著效果。① 由于不需要成品信封,可提高制作信函時的經濟性及應用的廣泛性。尤其是由于采用規格尺寸用紙即A4的信封紙和B5的信紙,更加提高了應用的廣泛性。② 由于不需要信封供給工序、信折疊工序、信裝入工序及封口工序等繁雜的工序,所以便于機械化和自動化,可實現裝置的小型化及低廉化。
權利要求
1.一種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備有將粘接劑附著到從供紙部送來的信封紙上并將附著了粘接劑的信封紙送到紙折疊部的粘接劑附著部,該粘接劑附著部由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構成;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沿著停止在第1設定位置的信封紙的前邊緣部附近附著粘接劑,使信封紙上形成前部粘接部;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分別從停止在第2設定位置上的信封紙的前部粘接部左端及右端、沿著信封紙的左邊緣和右邊緣附近附著粘接劑,使信封紙上形成預定長度的左部粘接部和右部粘接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備有靠水平移動機構產生水平移動的粘接劑附著器和附著器導引機構部,該附著器導引機構部在該粘接劑附著器向一方向移動時,使粘接劑的附著停止,在粘接劑附著器向另一方向移動時,使粘接劑附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函自動制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分別備有靠水平移動機構產生水平移動的粘接劑附著器和附著器導引機構部,該附著器導引機構部在粘接劑附著器向一方向移動時,使粘接劑的附著停止,在粘接劑附著器向另一方向移動時,使粘接劑附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信函自動制作裝置,該裝置有廣泛應用性,構造簡單,能實現裝置的小型化和低廉化。它備有由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及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構成的粘接劑附著部。前部粘接劑附著機構沿著信封紙的前邊緣附近附著粘接劑,在信封紙上形成前部粘接部。左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和右部粘接劑附著機構分別從信封紙的前部粘接部的左端和右端、沿著信封紙的左邊緣部和右邊緣部附近附著粘接劑,在信封紙上分別形成預定長度的左、右部粘接部。
文檔編號B43M5/00GK1169362SQ9710218
公開日1998年1月7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1996年6月28日
發明者田島裕一 申請人:長野日本無線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