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鉛筆的緩沖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能在書寫之際,任意調整筆芯緩沖量的自動鉛筆的緩沖機構。
本申請人前已揭示多種具有當筆芯承受過大筆壓時,筆芯即可向筆具內退縮的緩沖機能的按壓式自動鉛筆,但以往所揭示的此類筆具的緩沖機構的緩沖量皆為固定的,卻從未見有能因應書寫情況,而調整筆芯的因書寫壓力而自原來的保持位置向筆具內部縮入的位置間的退縮量(即緩沖量)的緩沖機構的自動鉛筆。以致筆壓變動過度激烈或過大時,其筆芯仍難免時有折損的問題。
例如以往的已知自動鉛筆,在經由按壓操作而使筆芯伸出的書寫態下,其筆芯是固定于此伸出位置,當筆芯受到過大筆壓時,則因無緩沖機構而甚易折損筆芯。又如在制圖時,為了一口氣劃一條長線而先將筆芯按壓伸出甚長時,尤其容易導致脆弱筆芯的折斷。
再者,即使自動鉛筆具有已知緩沖機構,但因其缺乏調整筆芯的緩沖量大小的構造,而于因書寫文字以使筆壓激烈變動時,筆芯會任意出入(伸縮)而有礙書寫,亦為其缺點。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當筆芯受到過大筆壓時,為使筆芯不致折損,則能根據當時書寫情況、筆芯硬度特性及紙張性質而調整最適當的緩沖量(即緩沖沖程),同時,當其緩沖作用不須要時,則可將筆芯有效固定而不致輕易伸縮游動的緩沖機構。
按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鉛筆的緩沖機構,系構成將按壓式自動鉛筆用以推壓夾頭束緊環的套筒分割為一前部套筒及一后部套筒,而于該兩套筒之間彈性嵌著一個緩沖用彈性體,該后部套筒嚙合于前段外管或后段外管兩者中任一方外管內,而可沿該方外管內軸向滑動自如及與外管一體旋轉,復于后部套筒與他方的外管之間任一者設有一個斜面凸輪,而于他者設有一個可與該斜面凸輪卡止的突起。
又按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自動鉛筆的緩沖機構,系構成于按壓式自動鉛筆用以推壓夾頭束緊環的套筒,與前段外管或后段外管兩者中任一方外管之間嵌著一個緩沖彈簧,該套筒系可軸向滑動自如及與該方外管一體旋轉地嚙合于該外管之內,又于套筒與他方外管之間的任一者設有一斜面凸輪,而于他者設有一個可與該斜面凸輪卡止的突起。
按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因系將套筒分割為前后兩段,而于其間彈性嵌著一個緩沖彈簧,復使套筒于一方的外管內可軸向滑動及可一體旋轉地與此外管嚙合一起,另使套筒與他方外管之間介以斜面凸輪而卡合,藉由兩方外管間相對旋轉的操作,則可任意調整緩沖彈簧的嵌著間隔,亦即可任意調整緩沖彈簧的伸縮量,逐能使緩沖彈簧對夾頭束緊環的彈性按壓力作連續性的增減調整,而于彈簧的壓縮最緊狀態下的零值至最大伸張狀態下的最大值之間,可對其緩沖量做任意調整。
又按上述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構造,因系將套筒與一方的外管一體旋轉地嚙合一起,且使套筒于該外筒之內可軸向滑動自如,另使套筒與他方外管之間介以斜面凸輪而卡合,套筒的位置系藉緩沖彈簧的按壓力而經常保持固定于原位,而藉由兩方外管間的相對旋轉的操作,逐可使斜面凸輪與突起間的間隔由零至最大值之間做連續性的變化,因此,套筒承受筆壓而能沿軸向移動的可動范圍亦隨之變化,逐能任調整施以筆芯上的緩沖力。
以下依照附圖就本實用新型的有關實施例構造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2乃示
圖1的斜面凸輪的展開圖;圖3(a)、(b)、(c)乃各示斜面凸輪的側視、上視及透視圖;圖4乃示
圖1的套筒的透視圖;圖5(a)、(b)乃各示
圖1的前段外管的剖視圖及側視圖;圖6(a)、(b)乃各示
圖1的止轉突起的側視圖及上視圖;圖7系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圖8(a)、(b)系各示圖8的套筒的側視圖及上視圖;圖9系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0(a)、(b)乃各示圖9的套筒的剖視圖及側視圖;
圖11系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剖視圖;在
圖1中,1為前段外管,2為后段外管,兩外管1、2介以嵌合部3而相互旋轉自如地連結在一起,該前段外管1的前端介以卡合部5而固定有一筆錐體4。6為筆具的送芯機構,其上乃安裝有一可軸向滑動的筆芯夾頭7,于此筆芯夾頭7的前端安裝有一用以將夾頭部分7a束緊的夾頭束緊環8,復于筆芯夾頭7后端部7b一體卡合的內管(筆芯管)9的前端部10,與一個同時抵于筆錐體4肩部14及夾頭束緊環8后端的后述的前端套筒11a的前端彈簧承部12a之間,彈性嵌著有一個夾頭速緊簧13,藉此彈簧13的彈力乃使夾頭束緊環8能束緊筆芯夾頭7,而行固定筆芯41。
又于前段外管1與內管9之間,同軸地插入一可軸向滑動的具有一個以前端10抵接于夾頭束緊環8的彈簧承部12a的前部套筒11a,此前部套筒11a與一個介以嚙合部15而可軸向滑動自如且可一體旋轉地嚙合于前段外管1的后部套筒11b之間,設有一緩沖彈簧(緩沖用彈性體)16,且使此緩沖彈簧16彈性嵌抵于前部套筒11a后端的彈簧承部17與后部套筒11b前端的彈簧承部18之間。
于上述后部套筒11b后端部設有一對可與后段外管2內周部一體而設的各為半周的一對斜面凸輪19a、19b上的傾斜面20a、20b抵接滑動的突起21a、21b。圖2即示該對突起21a、21b卡止于該對斜面凸輪19a、19b的卡止狀態的展開圖,而圖3乃示其可與后段外管2內周部一體嵌合的斜面凸輪19的側視圖(a)、上視圖(b)及透視圖(c)。圖4則示與前部套筒11a一體而設的突起21a、21b的透視圖。
斜面凸輪19a、19b如圖3所示構成有一可與后段外管2的內部突起(未予圖示)嵌合而制止相對旋轉的固定溝22的嵌合環23;及一體連設的圓筒部24。
由于斜面凸輪19a、19b與突起21a、21b間的相對旋轉范圍是僅半周,為了限制該與斜面凸輪19a、19b一體面設的后段外管2,與介以嚙合部15而為可一體旋轉地與該一體設有突起21a、21b的前部套筒11a嚙合的前段外管1間的相對旋轉范圍為半周(即180°的旋轉角度),逐將用以卡止該相對旋轉的圓弧狀的止轉突起25及26分別設于前段外管1后端(如圖5(a)、(b)所示的突起25),及設于后段筆管2內周部的介以突起27所嵌合的嵌合筒28之上(如圖6(a)、(b)所示)。由于圓弧狀的止轉突起圓心角是以突起25所具有的75°(如圖5(b)所示)及突起26所具有的105°(如圖6(b)所示)而合計為180°,故而止轉突起25及26兩者間能相對旋轉的范圍為180°,亦即為半周的范圍。
另一方面,嵌合于筆芯夾頭7后端的內管9系介以一鉤部(未予圖示)而裝卸自如地及可一體旋轉地嵌合有一由一設有螺桿29的蓋部30,及一介以嚙合部31而與蓋部30一體嵌合的圓筒部32所構成的筆芯管蓋33。此筆芯管蓋33系介以嚙合部34而與后段外管2一體旋轉地嚙合一起,一圓筒狀的按壓部36旋轉自如地與該螺桿29的環狀突起35嵌合一起,又于按壓部36的內周部插設有一可軸向滑動自如之于后端形成有橡皮擦37夾持部38及前端形成有可與螺桿29的螺牙29a卡合的突起39的滑動圓筒40。
因此,當按壓操作該按壓部36時,此按壓動作即可介以該與按壓部36結合的內管9而作動筆芯夾頭7,使筆芯41能自夾頭7出入。再者,藉由后段外管2與按壓部36間的相對旋轉,而連動該滑動圓筒40對螺桿29行相對的旋轉且行軸向的滑動,使其所夾持的橡皮擦37亦能隨之行軸向的伸出及縮入。
下面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緩沖機構的動作及作用情形。按上述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當前段外管1與后段外管2之間行相對的旋轉操作時,其介以嚙合部15而前段外管1一體旋轉的后部套筒11b上所設的一對突起21a、21b,與后段外管2的一體而設的一對斜面凸輪19a、19b之間,則是一邊相互滑動一邊于半周之內行相對的旋轉。如此當前段外管1朝一方向旋轉,而使其突起21a、21b朝斜面凸輪19a、19b的傾斜面20a、20b的高起側滑動時,后部套筒11b朝圖中的左方移動,且一邊壓縮緩沖彈簧16一邊藉由前部套筒11a增大對夾頭束緊環8的按壓力,再介以此夾頭束緊環8賦予筆芯41增大的筆壓承受力,接著,當其再進一步持續旋轉下去,而使緩沖彈簧16,幾乎被壓縮靠緊至極限為止時,前部套筒11a的軸向移動因被固定之故則對筆芯芯41無緩沖的作用,而使筆芯41被固定住。
其次,當令前段外管朝另一方向旋轉,而使突起21a、21b朝傾斜面20a、20b的降低側滑時,后部套筒11b向右方移動,逐向一邊放松緩沖彈簧16一邊減少對夾頭束緊環8的按壓力,從而賦予筆芯41較小的筆壓承受力。接著,當其進一步旋轉下去,而使緩沖達到最松弛的狀態時,則可賦予筆芯41最大的緩沖作用。
圖7乃示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第二實施例構造,其中同于第一實施例的部分仍標示相同的符號,且部分構造予以省略而不予敘述。前部套筒11a系同于第一實施例,其前端部12系如后述的由后端部承受緩沖彈簧16的按壓力而抵接于筆錐體4的肩部14及夾頭束緊環8。
緩沖彈簧16系彈性嵌著于前部套筒11a的彈簧承部17與后部套筒11b的彈簧承部18之間,斜面凸輪19a、19b系如同第一實施例呈一體嵌合地設于前段外管1的內周部,與此斜面凸輪19a、19b滑接且可卡止的突起21a、21b系一體設于一后部套筒11b的前端彈簧承部18的外周部,而該后部套筒11b則系介以嚙合部15呈可軸向滑動自如地嚙合于后段外管2且與后段外管2一體旋轉。圖8乃示套筒11b側視圖(a)及上視圖(b)。又,圖中未示者系于前段外管1與后段外管2間設有一如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限制旋轉的止轉突起。
下面就第二實施例構造的動作情形說明之。
按上述第二實施例的構造,當前段外管1與后段外管2之間行相對的旋轉操作時,該介以嚙合部15而與后段外管2一體旋轉的后部套筒11b上所設的一對突起21a、21b,則是各于前段外管1上的一對斜面凸輪19a、19b之間一邊滑動一邊行半周范圍內的相對旋轉。其結果乃使后部套筒11b沿軸向滑動,而與第一實施例同樣地可賦予筆芯41同樣的緩沖作用。
以下則依照附圖就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構造說明之。其中與前述兩實施例重復的部分仍相用的符號,且部分省略其說明。此第三實施例是將套筒11構成為一單獨構件。如圖9所示,緩沖彈簧16是設于此套筒11與后段外管2之間,即緩沖彈簧16是彈性嵌著于套筒11后方的彈簧承部17與后段外管2前方的彈簧承部18之間。而且,套筒11是承受此緩沖彈簧16的按壓力,其前端部12抵接于筆錐體4的肩部14及夾頭束緊環8,逐而能于書寫時賦予筆芯41緩沖作用。
其一對斜面凸輪19a、19b介以嵌合環23而一體嵌合于后段外管2的內周部而與之一體旋轉。其介以嚙合部15而與前段外管1呈可軸向滑動自如及一體旋轉地嚙合一起的套筒11后端則設有一對突起21a、21b。
圖10乃示套筒11的剖視圖(a)及側視圖(b)。其中15a可軸向滑動自如地嚙合于前段外管1的未圖示的一溝槽內的突起,突起15逐可與前段外管1一體旋轉。
下面就上述第三實施例的動作說明之。
按上述第三實施例的構造,當前段外管1與后段外管2間行相對的旋轉操作時,其介以嚙合部15而與前段外管1一體旋轉的套筒11上所設的一對突起21a、21b,則系于后段外管2的一對斜面凸輪19a、19b之間半周范圍內的相對旋轉。此時,套筒11是藉緩沖彈簧16的按壓力而抵接筆錐體。逐而制止其沿軸向滑動而行固定。所以,突起21a、21b與斜面凸輪19a、19b之間隔乃隨兩者間的相對旋轉而行變化多寡。因此,當前段外管1朝一方向旋轉而使該間隔變小時,筆芯41承受筆壓而壓入的緩沖范圍乃變小,當間隔小至極限時,其突起21a、21b與斜面凸輪19a、19b幾乎完全抵接卡止而失去緩沖作用。又,當前段外外管1朝他方向旋轉而增大該間隔時,則緩沖范圍增大,當其大至極限時,該間隔亦變至最大而可賦予筆芯最大的緩沖作用。
圖11為有關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構造,本例與上述第三實施例同樣地將緩沖彈簧16彈性裝于套筒11與后段外管2之間,而于書寫時賦予筆芯41緩沖作用。
一對斜面凸輪19a、19b一體設于前段外管1的內周部,套筒11介以嚙合部15而一體旋轉地嚙合于前段外管1,且可沿軸向滑動自如,于此套筒11的外周部設以一對朝向斜面凸輪19a、19b的突起21a、21b。
下面就上述第四實施例構造的動作情形說明之,即當令其前段外管1與后段外管2之間行相對的旋轉時,由于套筒11系介以嚙合部11而與之一體旋轉之故,套筒11及一體的突起21a、21b乃對該與前段外管1一體而設的斜面凸輪19a、19b行相對的旋轉,1逐而與第三實施例同樣地使隨著旋轉的突起21a、21b與斜面19a、19b間的間隔做大小的變化,亦即此間隔在由抵接的零距離至最大隔開狀態之間之變而行調整緩沖作用的范圍。
按上述的各實施例皆系將斜面凸輪設于外管側,而將與此斜面凸輪可行卡止的突起設于套筒側。反之,若將該斜面凸輪設于套筒側,而將該可與斜面凸輪卡止的突起設于外管側,亦能獲得相同的緩沖作用,所以此構成仍包括于本實用新型范圍內。
又,在第一實施例除外的其他實施例中,雖然省略了止轉突起構造的說明,但每個實施例中皆設有該止轉突起而極易理解,故而未予敘述。而且其位置的設置只要能達到相對的旋轉,則無論設于何處皆屬可行,例如,第一實施例的為設于前段外管與后段外管之間,或為設于套筒及不與此套筒嚙合的前段外管或后段外管等任一外管之間,皆為可行。
以下茲就本實用新型的功效說明之上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構造,因系構成將抵壓夾頭束緊環套筒分割為前、后部套筒,而于其間彈性裝著一個向前按壓此套筒的緩沖彈簧,復于前、后段外管中的任一外管上所嚙合的可軸向滑動且一體旋轉的套筒與他一外管之間設有可卡止的斜面凸輪的構造,故當前、后段外管之間行相對的旋轉操作時,該突起即沿斜面凸輪的斜面行軸向移動,逐使套筒迫使緩沖彈簧得以伸縮變化,且介以套筒而增減其賦予筆芯的按壓力。因此,其所賦予筆芯的緩沖量能自緩沖彈簧被壓縮而緊靠的零值,至彈簧最松弛的最大值范圍內,配合書寫情況而隨意調整。
又,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構造,因系構成于壓接夾頭束緊環的套筒與相對旋轉的一外管之間彈性裝以緩沖彈簧,復于前、后段外管中之一外管嚙合有一可軸向滑動及一體旋轉的斜面凸輪,此斜面可與他一外管之間相互卡止,所以,藉由前、后段外管間的旋轉操作,乃可使斜面凸輪與突起之間自斜面凸輪與突起幾乎完全抵接的零值起,至最大的開啟間隔為止行連續的變化,因此,其賦予筆芯的緩沖量的大小亦能自該抵接時的零值至最大間隔的最大值范圍內隨意調整。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任一構造,皆具有能夠配合使用目的或書寫者的筆壓,而調整其賦予筆芯的緩沖量的功效。
尤其,當繪圖時,常令筆芯自筆具前端伸出較長量,在筆芯呈傾斜狀地按在紙面上時,若筆壓過大則筆芯甚易折斷,此為習知筆具的缺點,但若藉由本實用新型的賦予筆芯緩沖作用的作用下,當過量的筆芯伸出于外而受到過大筆壓時,則筆芯即可適量縮入筆內,逐使筆芯的伸出長度變短,同時其所受沖擊亦被吸收之故,逐能有效防止筆芯折斷。又于書中,因緩沖作用而使筆芯出頻繁時,又可配合書寫時的筆壓而調小其緩沖作用,甚至亦能適需要將緩沖作用調至零。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鉛筆的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將按壓式自動鉛筆送芯機構用以束緊筆芯夾頭的夾頭束緊環向前按壓的前部套筒;一配置于上述前部套筒后方的后部套筒;一彈性裝于上述前、后部套筒之間的緩沖用彈性體;一將上述后部套筒與前、后段外管中之任一方外管呈旋轉自如及一體旋轉地結合一起嚙合部;于上述后部套筒與上述前、后段外管中的他方外管之間,設于任一方的沿周向而形成有傾斜面的斜面凸輪;及于上述后部套筒與上述他方外管之間,設于他方的可與該斜面凸輪的傾斜面相卡止的突起。
2.一種自動鉛筆的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將按壓式自動鉛筆的送芯機構用以束緊筆芯夾頭的夾頭束緊環向前按壓的前部套筒;一彈性裝于上述套筒與前后段外管中任一外管之間的緩沖用彈性體;一將上述套筒與前、后段外管中的任一方外管呈旋轉自如及一體旋轉地結合一起嚙合部;于上述套筒與上述前、后段外管中的他方外管之間,設于任一方的沿周向而形成有傾斜面的斜面凸輪;及于上述套筒與上述他方外管之間,設于他方的可與該斜面凸輪的傾斜面相互卡止的突起。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鉛筆緩沖機構,包括一將按壓式自動鉛筆送芯機構用以束緊筆芯夾頭的夾頭束緊環向前按壓的前部套筒;一配置于前部套筒后方的后部套筒;一彈性裝于前、后部套筒間的緩沖用彈性體;一將后部套筒與前、后段外管中之任一方外管呈旋轉自如及一體旋轉地結合一起嚙合部;于后部套筒與前、后段外管中的他方外管之間,設于任一方的沿周向而形成有傾斜面的斜面凸輪;及于后部套筒與他方外管之間,設于他方的可與該斜面凸輪的傾斜面相互卡止的突起。
文檔編號B43K21/00GK2119324SQ9123288
公開日1992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1991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1991年12月23日
發明者陰山秀平, 安西昭二 申請人:株式會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