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玉米秸稈書畫工具及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書畫領域,尤其是中國書畫范籌。
中國書畫工具及書畫方法千姿百態,諸如古書《南史》所載“陶弘景四五歲時以荻為筆”;《拾遺記》所載“任末字叔本,年十四削荊為筆”;《白孔六帖》所載“于闐以木為筆”;又如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以發代筆”;唐代進士裴體“以袖代筆”宋代書畫家米芾“以蓮房、蔗渣、紙筋代筆”;宋元畫僧吳溫觀“以手潑墨”;明代學者陳獻章“束茅代筆”;清代書法家汪濤“硬布書匾”;清代畫家高其佩甩掉毛筆“以指代筆”;再如近代著名書畫家潘天壽除用手指作書畫外,還用木棍綁著海綿作畫;現代著名畫家李可染、黃永玉等用板刷作畫;美籍華裔畫家林緝光用掃帚、拖把在帆布上重作“八十七神仙卷”重一噸多重巨幅大畫,除此之外,還有用嘴吹、胡須、足、衣襟、擦桌布、樹枝、樹皮等等不擇手段,此例枚不勝舉,古人有之,今人有之,這些名人軼事聽起來奇異荒誕,其實并非隨意玩弄,他們的目的無非是想開拓毛筆所不能表現的獨到特殊效果,抒發內心情感探求美的旋律。
本發明亦是為追求藝術真諦,創造出用其它書畫工具所不能達到的具有獨特效果和豐富表現力的作品,弘揚中華文化。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利用玉米秸稈創作書畫,即利用玉米秸稈的硬皮、穰、根、玉米骨蘸著墨和色在宣紙或其它紙上寫字作畫,具體有三種方案一種書畫工具,由筆頭和筆桿組成,其特征在于筆頭是由玉米秸稈硬皮對折后合并形成,將疊折端做筆尖,另一端插入筆桿的狹縫中。
一種書畫工具,其特征在于筆頭和筆稈均由玉米秸桿穰制成,將玉米秸稈穰的一端制成錐形或坡形作筆尖。
一種書畫工具,其特征是玉米骨。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它具有毛筆書畫的特點,又有毛筆書畫所不能產生的獨特效果;具有國畫特色,又有不同于其它書畫工具所作國畫的特有風格。此外,它制作簡單,原料來源充足,便利,任何人都可隨時自行制作,使用。
下面分別敘述三個實施例。
實施例1,采用玉米秸稈硬皮(根)作筆頭的制作方法。折5厘米長的玉米秸稈硬皮對折合并在一起,用一根竹筷子,木棍或毛筆稈劈個縫,然后把折好的硬皮插進縫里,露出一公分長的一個頭,夾好綁緊,這個頭就是筆尖,當中的一道縫就好象鋼筆頭上的縫原理一樣,蘸上墨就可以使用了,它可以畫較細的線,如果把筆尖的兩個角輕輕用砂紙磨一下,有一點弧狀,就可以寫3厘米左右的字用它來鉤勒題款較宜,在生宣紙上寫字畫畫,紙下面最好鋪一塊毛氈,用玉米根書寫,制作方法同上。
如果一時找不到玉米秸桿硬皮(根),用葦桿、竹皮、甘蔗皮也可以代替使用,性質差不多,它可以畫出剛勁有力粗細變化的線條。
實施例2,用玉米秸桿穰作筆頭的制作方法。截一段玉米秸桿將皮剝掉,然后用砂紙或刀子把穰的一端磨成坡形。象鋼筆尖狀,用它可以寫隸書畫竹子較宜。如果把它磨成象毛筆頭狀可以寫篆書行草書,也可以畫樹木的枝桿。
實施例3河糜衩墜親魘榛ぞ摺J褂糜衩墜切醋只揮彌譜鰨 根據需要任意選擇,蘸墨書寫即可。因玉米骨有很多孔,一次能吸好多墨,可連續寫幾個30-50厘米長的大字,并產生自然效果寫篆書還帶有金石味。如果用它畫寫意芭蕉,樹木,藤本或山石等都有獨特效果和豐富的表現力。筆墨千變萬化,大氣磅礴,自然生動躍然紙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書畫工具,由筆頭和筆桿組成,其特征在于筆頭是由玉米秸桿硬皮對折后合并形成將折疊端做筆尖,另一端插入筆桿的狹縫中。
2.一種制作權利要求1所述書畫工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折5厘米長的玉米秸桿硬皮,對折合并在一起,用一根竹筷子、木棍或毛筆桿劈個縫,將折好的硬皮插進縫里,露出一公分長的一個頭,夾好綁緊,這個頭就是筆尖,當中的一道縫與鋼筆尖上的縫原理相同。
3.一種書畫工具,其特征在于筆頭和筆桿是由玉米秸稈穰制成。
4.一種制作權利要求3所述書畫工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截一段玉米秸稈將皮剝掉,然后用砂紙或刀子把穰的一端磨成坡形或錐形,作為筆尖。
5.一種書畫工具,其特征就是玉米骨。
6.一種制作權利要求5所述書畫工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玉米穗脫粒后,即可使用,玉米骨上的許多孔一次能吸好多墨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書畫領域,尤其是中國書畫范籌,其特征在于利用玉米秸稈的硬皮、穰、根、玉米骨作為書畫工具。它具有毛筆特點,又有毛筆所不能產生的獨到效果,其作品具有國畫特色,又有與其它書畫工具創作國畫之不同的風格。寓意深刻、新奇、更能反映中國書畫的功力和靈魂。
文檔編號B43K8/02GK1036729SQ8910203
公開日1989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1989年4月3日 優先權日1989年4月3日
發明者彭甫茂 申請人:華北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