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與液晶顯示器有關,特別是關于一種應用于具有鋸齒狀面板(ZigZagpanel)的液晶顯示器的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顯示技術不斷進步,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具有不同功能及優點的新型態顯示裝置。舉例而言,常見的液晶顯示器即可采用所謂的鋸齒狀面板作為其顯示面板。相較于一般的面板,鋸齒狀面板將會額外多出一條數據線,并且應用于具有鋸齒狀面板的液晶顯示器的源極驅動器(source driver)亦需額外設置有一個接觸墊(pad)及兩個通道(channel)才能滿足多出一條數據線的鋸齒狀面板的需求。此外,傳統應用于具有鋸齒狀面板的液晶顯示器的源極驅動器由于無法達到消除偏差(offset cancel)的功效,使得具有鋸齒狀面板的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品質無法獲得提升。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應用于液晶顯示器的驅動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驅動裝置。于此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包含2N個通道,分為N組通道,N為正整數,每一組通道包含相鄰的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該第一通道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鎖存模塊、一第一位準移位模塊、一 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一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及一 P型放大模塊,該第二通道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鎖存模塊、一第二位準移位模塊、一 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一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及一 N型放大模塊。其中,該第一通道的 該第一位準移位模塊耦接于該至少一第一鎖存模塊與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之間,且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位準移位模塊耦接于該至少一第二鎖存模塊與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之間;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及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分別選擇性地耦接至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或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該P型放大模塊及該N型放大模塊分別選擇性地耦接至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或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該第一通道的該至少一第一鎖存模塊接收一第一數字信號且由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輸出一第一模擬信號,該第一模擬信號對應于該第一數字信號;該第二通道的該至少一第二鎖存模塊接收一第二數字信號且由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輸出一第二模擬信號,該第二模擬信號對應于該第二數字信號。于一實施例中,該液晶顯示器包含有鋸齒狀的一面板,且該面板包含有2N條數據線。于一實施例中,驅動裝置進一步包含2N+1個二對一多工器,該2N+1個二對一多工器中的一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耦接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與外部信號以及該面板的該2N條數據線中的一第一條數據線,一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耦接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與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以及該面板的該2N條數據線中的一第二條數據線,一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耦接第2N通道的該第2N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與外部信號以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于一實施例中,驅動裝置進一步包含N個二對三多工器,該N個二對三多工器中的一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與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以及該面板的該2N條數據線中的一第一條數據線、一第二條數據線及一第三條數據線,一第N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第2N-1通道的該第2N-1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與第2N通道的該第2N電阻梯形轉換模塊以及該面板的該2N條數據線中的一第2N-1條數據線、一第2N條數據線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根據本發明的驅動裝置應用于具有鋸齒狀面板的液晶顯示器且不需如同現有技術一樣額外多出兩個通道即可滿足鋸齒狀面板的需求。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是通過鋸齒狀面板的同一列子像素(sub-pixel)于不同時間下自驅動裝置的相同通道接收輸入電壓,以實現消除偏差(offset cancel)的功效,進而提升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品質。關于本發明的優點與精神可以通過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圖1是繪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的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A至圖2D分別是繪示圖1中的驅動裝置I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號傳輸路徑的示意圖。圖3是繪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的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A至圖4D分別是繪示圖3中的驅動裝置3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號傳輸路徑的示意圖。 圖5是繪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具體實施例的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A至圖6D分別是繪示圖5中的驅動裝置5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號傳輸路徑的示意圖。圖7A及圖7B分別是繪示本發明的驅動裝置的兩種不同型式的電路布局的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3、5:驅動裝置 CH1-CH2n:通道Lal1 Lal2N:第一鎖存模塊La2, La22N:第二鎖存模塊LS1 LS2n:位準移位模塊PDAC1、PDAC3、PDAC21m:P 型數字 / 模擬轉換模塊NDAC2, NDAC4, NDAC2n: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R2R: R2R2N:電阻梯形轉換模塊POP1, POP3、POP21m:P 型放大模塊NOP2、NOP4、NOP2n:N 型放大模塊2T1! 2Tl2N+2:二對一多工器 NC:外部信號
MUX1 MUXn+1:輸出多工器R1、G1、B1、R2、G2、B2:子像素LI L2N:數據線Pl P960:接腳2T3i 2T3N:二對三多工器W1、W2:導線DS1 DS2n:第一數字信號 第2N數字信號AS1 AS2n:第一模擬信號 第2N模擬信號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驅動裝置。于此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可以是應用于液晶顯示器的源極驅動器,但不以此為限。該液晶顯示器可以是鋸齒狀(ZigZag)面板,若其同一列子像素(sub-pixel)于不同時間下是自源極驅動器的相同通道接收輸入電壓,則可實現消除偏差(offset cancel)的功效,進而提升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品質。請參照圖1,圖1是繪示此實施例的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驅動裝置I包含有2N個通道(Channel)CH1 CH2n,可分為CH1與CH2、CH3與CH4、…、CH2h與CH2n等N組通道。以第I組通道CH1與CH2為例,通道CH1包含有第一鎖存模塊Lal1、第二鎖存模塊La21、位準移位模塊LS1J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 ;通道CH2包含有第一鎖存模塊Lal2、第二鎖存模塊La22、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
其中,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或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 ;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或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 ;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耦接于第二鎖存模塊La2i與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之間;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耦接于第二鎖存模塊La22與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之間;通道CH1的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或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 ;通道CH2的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或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 ;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或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 ;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或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15需注意的是,于此實施例中,驅動裝置I亦包含有2N+2個二對一多工器2TL 2Tl2N+2及N+1個輸出多工器MUX1 MUXn+1。其中,每個二對一多工器2TL 2Tl2N+2分別具有兩個輸入端及一個輸出端;每個輸出多工器MUX1 MUXn+1分別具有兩個輸入端及兩個輸出端。以二對一多工器2TL 2T14為例,二對一多工器2TI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及外部信號NC ;二對一多工器2T12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及外部信號NC ;二對一多工器2T13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及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 ;二對一多工器2T14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及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 ;依此類推,二對一多工器2T12N+1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i1的P型放大模塊POP21m及外部信號NC ;二對一多工器2Tl2N+2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2n的N型放大模塊NOP2N。至于輸出多工器MUX1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二對一多工器21'11及2112的輸出端;輸出多工器MUX2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二對一多工器2113及2T14的輸出端;依此類推,輸出多工器MUXn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二對一多工器211^及2T12N的輸出端;輸出多工器MUXn+1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二對一多工器2T12N+1及2Tl2N+2的輸出端。鋸齒狀(ZigZag)面板Z包含有2N條數據線LI L2N。需說明的是,鋸齒狀面板Z的每一列子像素(sub-pixel)并非全部都耦接至同一條數據線,而是交錯地耦接至位于兩側的兩條數據線。以圖1中的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列子像素Rl為例,第一個與第三個子像素Rl耦接至第一條數據線LI,而第二個與第四個子像素Rl則耦接至第二條數據線L2。同理,第二列子像素Gl亦同,第一個與第三個子像素Gl耦接至第二條數據線L2,而第二個與第四個子像素Gl則耦接至第三條數據線L3。其余依此類推。接著,請參照圖2A至圖2D,圖2A至圖2D分別為繪示圖1中的驅動裝置I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號傳輸路徑的示意圖。如圖2A所示,于驅動裝置I的第一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I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p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的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L,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1輸出至鋸齒狀(ZigZag)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0&時,第一鎖存模塊Laldf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同 樣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的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2,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及P型放大模塊POP3的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3,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及N型放大模塊NOP4的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4,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I處理后已分別通過二對一多工器2TL 2T12N及輸出多工器MUX1 MUX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N+1 2Tl2N+2接收外部信號NC而非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并且輸出多工器MUXn+1耦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
如圖2B所示,于驅動裝置I的第二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經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2,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DS2時,第一鎖存模塊Lal2將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經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3,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3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經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4,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4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經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5,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3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五條數據線L5。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I處理后已分別通過二對一多工器2T12 2T12N+1及輸出多工器MUX1 MUX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以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L及2Tl2N+2接收外部信號NC而非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并且輸出多工器MUXn+1耦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N+1所接收的外部信號NC可通過輸出多工器MUXn+1輸出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二對一多工器2TL所接收的外部信號NC通過輸出多工器MUX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比較圖2A與圖2B可知:圖2A中的驅動裝置I于第一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 ;圖2B中的驅動裝置I于第二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如圖2C所示,于驅動裝置I的第三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經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2,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DS2時,第一鎖存模塊Lal2將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經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1^,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3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經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 號AS3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4,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4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經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3,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I處理后已分別通過二對一多工器2TL 2T12N及輸出多工器MUX1 MUX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N+i及2Tl2N+2接收外部信號NC而非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并且輸出多工器MUXn+1耦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l2N+2所接收的外部信號NC可通過輸出多工器MUXn+1輸出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如圖2D所示,于驅動裝置I的第四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p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的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1^,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0&時,第一鎖存模塊Laldf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的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4,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
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及P型放大模塊POP3的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3,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及N型放大模塊NOP4的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二對一多工器2T16,再經由輸出多工器MUX3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五條數據線L5。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I處理后已分別通過二對一多工器2TL及2T13 2Tl2N+2及輸出多工器MUX1 MUX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及2T12N+1接收外部信號NC而非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并且輸出多工器MUXn+1耦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l2N+2所接收的第2N模擬信號AS2n可通過輸出多工器MUXn+1輸出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至于二對一多工器2T12所接收的外部信號NC通過輸出多工器MUX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比較圖2C與圖2D可知:圖2C中的驅動裝置I于第三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 ;圖2D中的驅動裝置I于第四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驅動裝置。于此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可以是應用于液晶顯示器的源極驅動器,但不以此為限。該液晶顯示器可以是鋸齒狀面板,若其同一列子像素于不同時間下自源極驅動器的相同通道接收輸入電壓,則可實現消除偏差(offset cancel)的功效,進而提升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品質。請參照圖3,圖3繪示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驅動裝置3包含有2N個通道(Channel)CH1 CH2n,可分為CH1與CH2XH3與CH4、…'CH2H與CH2n等N組通道。以第I組通道CH1與CH2為例,通道CH1包含有第一鎖存模塊Lal1、第二鎖存模塊La21、位準移位模塊LSp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 ;通道CH2包含有第一鎖存模塊Lal2、第二鎖存模塊La22、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其中,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或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 ;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或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 ;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耦接于第二鎖存模塊La2i與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之間;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耦接于第二鎖存模塊La22與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之間;通道CH1的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或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 ;通道CH2的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或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 ;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或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 ;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或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15需注意的是,于此實施例中,驅動裝置I亦包含有N個輸出多工器MUX1 MUXn及2N+1個二對一多工器2TL 2T12N+1。其中,每個輸出多工器MUX1 MUXn分別具有兩個輸入端及兩個輸出端;每個二對一多工器2TL 2T12N+1分別具有兩個輸入端及一個輸出端。以輸出多工器MUX1 MUX4為例,輸出多工器MUX1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及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 ;輸出多工器MUX2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1及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2 ;其余依此類推。以二對一多工器2T1! 2T14為例,二對一多工器2TL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及外部信號NC ;二對一多工器2T12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及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 ;二對一多工器2T13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及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 ;二對一多工器2T14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及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 ;依此類推,二對一多工器2T12N+1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2n的N型放大模塊NOP2n及外部信號NC。每個二對一多工器2T12N+1的輸出端分別耦接至接觸墊PAD1 PADn+1。接著,請參照圖4A至圖4D,圖4A至圖4D為分別繪示圖3中的驅動裝置3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號傳輸路徑的示意圖。如圖4A所示,于驅動裝置3的第一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p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的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1,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L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0&時,第一鎖存模塊Laldf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的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1,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Jf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及P型放大模塊POP3的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 信號AS3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2,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3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及N型放大模塊NOP4的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2,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4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3處理后已分別通過輸出多工器MUX1 MUXn及二對一多工器21^ 2T12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N+1接收外部信號NC而非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并且二對一多工器2T12N+1率禹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二對一多工器2T12N+1所接收的外部信號NC傳送至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如圖4B所示,于驅動裝置3的第二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經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1,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DS2時,第一鎖存模塊Lal2將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經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1,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3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3的電阻梯形轉 換模塊R2R3,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經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2,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4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4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經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2,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115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五條數據線L5。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3處理后已分別通過輸出多工器MUX1 MUXn及二對一多工器2T12 2T12N+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以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L接收外部信號NC而非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并且二對一多工器2T12N+1耦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N+1所接收的第2N數字信號DS2n可通過輸出多工器MUXn+1輸出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二對一多工器2TL所接收的外部信號NC則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比較圖4A與圖4B可知:圖4A中的驅動裝置3于第一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 ;圖4B中的驅動裝置3于第二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如圖4C所示,于驅動裝置3的第三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經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1,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DS2時,第一鎖存模塊Lal2將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經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1,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3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經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2,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3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 模塊LS3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4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經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2,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114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其余依此類推。 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3處理后已分別通過輸出多工器MUX1 MUXn及二對一多工器21^ 2T12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N+1接收外部信號NC而非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并且二對一多工器2T12N+1率禹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N+1所接收的外部信號NC可輸出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如圖4D所示,于驅動裝置3的第四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p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的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1,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0&時,第一鎖存模塊Laldf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的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1,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3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Jf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及P型放大模塊POP3的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2,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4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及N型放大模塊NOP4的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輸出多工器MUX2,再經由二對一多工器2T15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五條數據線L5。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I處理后已分別通過輸出多工器MUX1 MUXn及二對一多工器2T12 2T12N+1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L接收外部信號NC而非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并且二對一多工器2T12N+1耦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一多工器2T12N+1所接收的第2N模擬信號AS 2n可輸出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至于二對一多工器2T1:所接收的外部信號NC則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比較圖4C與圖4D可知:圖4C中的驅動裝置3于第三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 ;圖4D中的驅動裝置I于第四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驅動裝置。于此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可以是應用于液晶顯示器的源極驅動器,但不以此為限。該液晶顯示器可以是鋸齒狀面板,若其同一列子像素于不同時間下自源極驅動器的相同通道接收輸入電壓,則可實現消除偏差的功效,進而提升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品質。請參照圖5,圖5為繪示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驅動裝置5包含有2N個通道(Channel)CH1 CH2n,可分為CH1與CH2、CH3與CH4' 、CH2H與CH2n等N組通道。以第I組通道CH1與CH2為例,通道CH1包含有第一鎖存模塊Lal1、第二鎖存模塊La21、位準移位模塊LS1I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Q、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 ;通道CH2包含有第一鎖存模塊Lal2、第二鎖存模塊La22、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
其中,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或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 ;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或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 ;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耦接于第二鎖存模塊La2i與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之間;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耦接于第二鎖存模塊La22與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之間;通道CH1的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或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 ;通道CH2的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或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 ;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或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 ;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選擇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或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15需注意的是,于此實施例中,驅動裝置5亦包含有N個二對三多工器2T3i 2T3N。顧名思義,每一個二對三多工器2T3i 2T3N分別具有兩個輸入端及三個輸出端。其中,二對三多工器2T3i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及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 ;二對三多工器2T32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及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 ;依此類推,二對三多工器2T3n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通道CHi1的P型放大模塊POPi1及通道CH2n的N型放大模塊N0P2N。至于二對三多工器2T3i的三個輸出端分別耦接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三條數據線L3 ;二對三多工器2T32的三個輸出端分別耦接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 第五條數據線L5 ;依此類推,二對三多工器2T3n的三個輸出端分別耦接鋸齒狀面板Z的第2N-1條數據線L2N-1、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接著,請參照圖6A至圖6D,圖6A至圖6D分別為繪示圖5中的驅動裝置5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號傳輸路徑的示意圖。如圖6A所示,于驅動裝置5的第一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p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的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i,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i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0&時,第一鎖存模塊Laldf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的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i,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i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Jf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及P型放大模塊POP3的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及N型放大模塊NOP4的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其余依此類推。由此,分別輸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5處理后可分別通過二對三多工器2T3i 2T3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如圖6B所示,于驅動裝置5的第二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經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i,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i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DS2時,第一鎖存模塊Lal2將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經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i,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i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3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經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2,再經由二對三多工器2T3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4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經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2,再經由二對三多工器2T3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五條數據線L5。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5處理后已分別通過二對三多工器2T3i 2T3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以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三多工器2T3i需傳送外部信號NC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此外,由于二對三多工器2T3n耦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三多工器2T3n所接收的第2N數字信號DS2n可通過二對三多工器2T3n輸出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比較圖6A與圖6B可知:圖6A中的驅動裝置5于第一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 ;圖6B中的驅動裝置5于第二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如圖6C所示,于驅動裝置5的第三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1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2的N型放大模塊NOP2經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i,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i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DS2時,第一鎖存模塊Lal2將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1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2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1的P型放大模塊POP1經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i,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i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3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4的N型放大模塊NOP4經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2,再經由二對三多工器2T3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的處理后,又切換回通道CH4的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接著又切換至通道CH3的P型放大模塊POP3經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其余依此類推。由此,分別輸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5處理后可分別通過二對三多工器2T3i 2T3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如圖6D所示,于驅動裝置5的第四種工作模式下,當通道CH1的第一鎖存模塊Lal1接收到第一數字信號DS1時,第一鎖存模塊Lal1將第一數字信號DS1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鎖存模塊La2i。接著,第一數字信號DS1依序經過通道CH1的位準移位模塊LS1'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p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及P型放大模塊POP1的處理后變為第一模擬信號AS1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i,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i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當通道CH2的第一鎖存模塊Lal2接收到第二數字信號0&時,第一鎖存模塊Laldf第二數字信號DS2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鎖存模塊La22。接著,第二數字信號DS2依序經過通道CH2的位準移位模塊LS2、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2、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2及N型放大模塊NOP2的處理后變為第二模擬信號AS2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i,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i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三條數據線L3。同理,當通道CH3的第一鎖存模塊Lal3接收到第三數字信號DS3時,第一鎖存模塊Lal3將第三數字信號DS3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鎖存模塊La23。接著,第三數字信號DS3依序經過通道CH3的位準移位模塊LS3、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PDAC3、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3及P型放大模塊POP3的處理后變為第三模擬信號AS3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四條數據線L4。當通道CH4的第一鎖存模塊Lal4接收到第四數字信號DS4時,第一鎖存模塊Lal4將第四數字信號DS4傳送至同樣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鎖存模塊La24。接著,第四數字信號DS4依序經過通道CH4的位準移位模塊LS4、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NDAC4、電阻梯形轉換模塊R2R4及N型放大模塊NOP4的處理后變為第四模擬信號AS4傳送至二對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對三多工器2T32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五條數據線L5。其余依此類推。需說明的是,由于分別輸入至通道CH1 CH2n的第一數字信號DS1 第2N數字信號DS2n經驅動裝置5處理后可分別通過二對三多工器2T3i 2T3n輸出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三多工器2T3:輸出外部信號NC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并且二對三多工器2T3n耦接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 ’,使得二對三多工器2T3n所接收的第2N模擬信號AS2n可輸出至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比較圖6C與圖6D可知:圖6C中的驅動裝置5于第三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一條數據線LI 第2N條數據線L2N ;圖6D中的驅動裝置5于第四種工作模式下所輸出的第一模擬信號AS1 第2N模擬信號AS2n分別傳送至鋸齒狀面板Z的第二條數據線L2 第2N條數據線L2N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LI’。圖7A及圖7B分別為繪示本發明的驅動裝置的兩種不同型式的電路布局(layout)的示意圖。假設驅動裝置的通道數目為960個,如圖7A所示,若接腳P120與接腳P121分別位于電路板兩側,兩者間可通過導線Wl耦接,同樣地,接腳P840與接腳P841分別位于電路板兩側,兩者間亦可通過導線W2耦接,然而這將導致額外的電阻產生,因此,電路中需要設置有補償電阻以進行補償。為了省去耦接的導線以避免產生額外的電阻,如圖7B所示,可于接腳P120旁額外設置有與另一側接腳P121同樣的接腳P121以及于接腳P840旁額外設置有與另一側接腳P841同樣的接腳P841,故不需補償電阻的設置。根據本發明的驅動裝置應用于鋸齒狀面板且不需如同現有技術一樣額外多出兩個通道即可滿足鋸齒狀面板的需求。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鋸齒狀面板的同一列子像素于不同時間下自驅動裝置的相同通道接收輸入電壓,以實現消除偏差的功效,進而提升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品質。通過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詳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的特征與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的范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發明所欲申請的專利范圍的范疇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驅動裝置,應用于一液晶顯示器,該驅動裝置包含: 2N個通道,分為N組通道,N為正整數,每一組通道包含相鄰的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該第一通道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鎖存模塊、一第一位準移位模塊、一 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一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及一 P型放大模塊,該第二通道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鎖存模塊、一第二位準移位模塊、一 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一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及一 N型放大模塊; 其中,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位準移位模塊耦接于該至少一第一鎖存模塊與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之間,且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位準移位模塊耦接于該至少一第二鎖存模塊與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之間;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及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分別選擇性地耦接至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或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該P型放大模塊及該N型放大模塊分別選擇性地耦接至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或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 其中,該第一通道的該至少一第一鎖存模塊接收一第一數字信號且由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輸出一第一模擬信號,該第一模擬信號對應于該第一數字信號;該第二通道的該至少一第二鎖存模塊接收一第二數字信號且由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輸出一第二模擬信號,該第二模擬信號對應于該第二數字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該液晶顯示器包含有鋸齒狀的一面板,且該面板包含有2N條數據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裝置,進一步包含2N+2個二對一多工器及N+1個輸出多工器,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放大模塊分別耦接至該2N+2個二對一多工器的一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及一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且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放大模塊分別耦接至該2N+2個二對一多工器的一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及一第四個二對一多工器,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分別I禹接一外部信號,該N+1個輸出多工器中的一第一輸出多工器率禹接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以及該面板的該2N條數據線中的一第一條數據線與一第二條數據線,一第二輸出多工器耦接該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四個二對一多工器以及該面板的該2N條數據線中的一第三條數據線與一第四條數據線,一第N+1個輸出多工器耦接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與第2N個二對一多工器以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于第一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輸出多工器稱接于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一條數據線之間并且耦接于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二條數據線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且該第N+1個輸出多工器將該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所接收的外部信號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 于第二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輸出多工器稱接于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一條數據線之間并且稱接于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二條數據線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二輸出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三條數據線,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將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所接收的外部信號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且該第N+1個輸出多工器將該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所接收的第2N個模擬信號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于第三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耦接于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二條數據線之間并且耦接于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一條數據線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且該第N+1個輸出多工器將該第2N+2個二對一多工器所接收的外部信號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于第四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耦接于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二條數據線之間并且耦接于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與該第一條數據線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四個二對一多工器及該第二輸出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三條數據線,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將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所接收的外部信號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且該第N+1個輸出多工器將該第2N+2個二對一多工器所接收的第2N個模擬信號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裝置,進一步包含N個輸出多工器及2N+1個二對一多工器,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放大模塊及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放大模塊均耦接至該N個輸出多工器中的一第一個輸出多工器,且該2N+1個二對一多工器中的一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耦接該第一個輸出多工器與外部信號以及該第一條數據線,一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I禹接該第一個輸出多工器以及該第二條數據線,一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I禹接該第一個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二個輸出多工器以及該第三條數據線,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耦接該第N個輸出多工器以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于第一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輸出多工器稱接于該P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之間并且耦接于該N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且該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接收外部信號并將其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于第二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耦接于該P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之間并且耦接于該N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三條數據線,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接收外部信號并將其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且該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將來自第N個輸出多工器的第2N個模擬信號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于第三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耦接于該P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之間并且耦接于該N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且該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接收外部信 號并將其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于第四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輸出多工器耦接于該P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之間并且耦接于該N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二個二對一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輸出多工器及該第三個二對一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三條數據線,該第一個二對一多工器接收外部信號并將其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且該第2N+1個二對一多工器將來自該第N個輸出多工器的第2N個模擬信號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裝置,進一步包含N個二對三多工器,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放大模塊及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放大模塊均耦接至該N個二對三多工器中的一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且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至該第一條數據線、該第二條數據線及該第三條數據線,一第二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至該第三條數據線、該第四條數據線及該第五條數據線,一第N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至該第2N-1條數據線、該第2N條數據線及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于第一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于該P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一條數據線之間并且耦接于該N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二條數據線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于第二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于該P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三條數據線之間并且耦接于該N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二條數據線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三條數據線,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外部信號至該第一條數據線,且該第N個二對三多工器將第2N個模擬信號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于第三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于該P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二條數據線之間并且耦接于該N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一條數據線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一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且該第N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外部信號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于第四工作模式下,該第一通道的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一通道的該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P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二通道的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耦接于該第二通道的該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與該N型放大模塊之間,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耦接于該P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二條數據線之間并且 耦接于該N型放大模塊與該第三條數據線之間,該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一模擬信號經該P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二條數據線,該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所輸出的該第二模擬信號經該N型放大模塊放大后通過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至該第三條數據線,該第一個二對三多工器輸出外部信號至該第一條數據線且該第N個二對三多工器將第2N個模擬信號輸出至該下一個第一條數據線。
全文摘要
一種應用于液晶顯示器的驅動裝置,其第一通道包含第一鎖存模塊、第一位準移位模塊、P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及P型放大模塊,第二通道包含第二鎖存模塊、第二位準移位模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及N型放大模塊。P型及N型數字/模擬轉換模塊分別選擇性地耦接至第一或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第一鎖存模塊接收第一數字信號且由第一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輸出對應第一數字信號的第一模擬信號。第二鎖存模塊接收第二數字信號且由第二電阻梯形轉換模塊輸出對應第二數字信號的第二模擬信號。
文檔編號G09G3/36GK103208261SQ2012100727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明者莊凱嵐, 陳建儒 申請人: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