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夾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不僅可以夾入到衣服的口袋等薄的被夾物、也可夾入 到比其厚的筆記本或板等并進行保持的杠桿式(活頁夾式)夾子。
詳細地,涉及相對于軸筒或蓋子等筒體搖動自如地安裝夾子主體、 且朝向筒體的表面用彈簧力彈性按壓其夾持部的夾子。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這種夾子有如下的夾子連續沖壓夾子主體(夾子部) 和向其長度方向突出的延長部,使該延長部沿著夾子主體的背面折回 并且折彎加工成大致V字形,通過在軸筒或蓋子等筒體側安裝其前端 部,將彈簧部與夾子主體一體形成,通過該彈簧部的彈性變形使夾子 主體搖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l: JP特開2004-82533號公報(第7頁,圖7)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這種現有的夾子中,由于彈簧部從夾子主體向長度方向 延長而一體形成,因此需要其延長部的分量的多余的材料,沖壓面積 擴大,具有可以從一個原料板沖壓出的夾子主體的個數減少該分量而 導致制造成本上升的問題。
本發明中的第1發明的目的在于,不擴大夾子主體的整體面積便 確保彈簧部。第2發明除了第1發明的目的以外,其目的在于,實現支承部的
輕量化并防止分解。
第3發明除了第1發明的目的以外,其目的在于,簡化支承部的 形狀并實現強度提高。
第4發明除了第l發明的目的以外,其目的在于,將壓入嵌合部 位完全隱藏在夾子主體內。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中的第1發明的特征在于,切開夾子 主體的一部分,折彎該切開部而一體形成彈簧部。
在此所說的"切開夾子主體的一部分"是指通過沖壓加工將原料 板沖壓出規定的外形而形成夾子主體時,切開該沖壓出的夾子主體的 內側部分。
第2發明的特征在于,在第l發明的結構上追加如下配置的結構
將上述夾子主體的安裝片和突設于筒體表面上的一對支承部旋轉自如 地軸接,并且在兩支承部之間夾入夾子主體的彈簧部。
第3發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發明的結構上追加如下結構在上 述筒體的表面設置支承部,將彈簧部配置成在該夾子主體的長度方向 上不與該支承部接觸。
第4發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發明的結構上追加如下的配置的結
構在突設于上述筒體表面的支承部、和與該支承部相對地形成于上 述夾子主體上的安裝凹部的內面上,將相互嵌合的卡合凸部及卡合凹 部分別設置在相對位置上,伴隨夾子主體相對于該筒體的支承部的壓 入,它們中的任一方或兩方彈性變形,上述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在該夾子主體的安裝凹部內旋轉自如地嵌合。 發明效果
本發明中的第1發明通過切開夾子主體的一部分,折彎該切幵部 而一體形成彈簧部,將作為夾子主體一部分的切開部用作彈簧部。
從而,不擴大夾子主體的整體面積便能夠確保彈簧部。
其結果,與彈簧部從夾子主體向長度方向延長而一體形成的現有 的夾子相比,可以減少夾子主體整體的沖壓面積,并可以增大每一塊 原料板的沖壓個數,所以實現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2發明除了第1發明的效果以外,通過配置成將夾子主體的安 裝片和突設于筒體表面的一對支承部旋轉自如地軸接,并且在兩支承 部之間夾入夾子主體的彈簧部,即使較薄地成型各支承部的厚度尺寸, 彈簧部也夾入在這些之間,所以兩支承部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變形而軸 接不脫落。
從而,可實現支承部的輕量化的同時可防止分解。
第3發明除了第1發明的效果以外,在筒體表面設置支承部,將 彈簧部配制成在夾子主體的長度方向上不與該支承部接觸,從而支承 部不與彈簧部干涉。
從而,可簡化支承部的形狀且實現強度提高。
其結果,容易進行支承部的模具成型,降低該分量的制造成本, 并且支承部難以破損而可以經長期使用。
第4發明除了第1發明的效果以外,通過配置成在突設于筒體表面的支承部、和與其相對而形成于夾子主體的安裝凹部的內面上,將 相互嵌合的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分別設置在相對位置上,伴隨夾子主 體向該筒體的支承部的壓入,它們中的任一方或兩方彈性變形而上述 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在該夾子主體的安裝凹部內旋轉自如地嵌合,從 而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的嵌合部分由圍繞安裝凹部的壁面覆蓋而不露 出。
從而,在夾子主體內完全隱藏壓入嵌合部位。
其結果,與孔狀卡定部及凸狀保持部露出于夾子主體的表面的夾 子相比,外觀優越,并且設計的自由度增大,能夠用于高級的商品。
圖l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l,(a)是閉狀態的縱截面圖,(b)
是開狀態的縱截主視圖,(c)是分解立體圖。
圖2是沿著圖1(a)的(2)-(2)線的軸支承部的放大橫截側視圖。
圖3是表示軸支承部的變形例的放大橫截側視圖。
圖4是表示軸支承部的變形例的放大橫截側視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2的縱截主視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3的縱截主視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4的分解立體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5的分解立體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6的縱截主視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7的分解立體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8的分解立體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9, (a)是局部切開側視圖,(b)
是沿著該圖的(12B)-(12B)線的放大橫截側視圖。
圖13是表示折回部的變形例的局部切開側視圖。
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夾子的實施例IO的縱截側視圖。標號說明 A-夾子
B-筒體
Bl-支承部
B2-卡合凸部
1- 夾子主體 la-夾持部
2- 切開部
3- 彈簧部
4- 安裝片 4b-卡合凹部 4s-安裝凹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 圖14所示,本發明的夾子A如下制造通過沖壓加工將 由金屬等形成為平板狀的原料板(未圖示)沖壓折彎成預定形狀,夾子主 體1形成為預定的立體形狀,在其后的工序中相對于軸筒或蓋子等筒 體B搖動自如地安裝各夾子主體1。
而且,作為本發明的夾子A的特征,從上述原料板(未圖示)沖壓 夾子主體1的外形時,作為該夾子主體1的一部分,局部地切開其外 形的內側部分,將該切開部2折彎加工成預定形狀,通過使其前端部 2a與上述筒體B側接地或者接近,從而一體形成彈簧部3。
由此,用該彈簧部3的彈簧力朝向筒體B的表面彈性按壓形成于 夾子主體1的一端側的夾持部la,通過形成在與該夾持部la相反的另 一端側的操作部lb的操作,使得該夾持部la離開筒體B的表面。
作為其具體例,優選朝其長度方向直線狀地切開夾子主體1的大 致中央內側部分,將該直線狀的切開部2折彎成大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而形成折彎部2b,并且通過使其前端部2a在筒體B的表面直接接 地或者使其前端部2a朝向筒體B的表面接近而間接接地,而使該切開 部2的整體或一部分具有彈簧部3的功能。
另外,安裝上述夾子主體1和筒體B的手段,不僅是將形成在夾 子主體1的長度方向中間位置的安裝片4和一體形成或者一體固定在 筒體B的表面的支承部B1軸接成在該夾子主體1的長度方向上旋轉自 如的軸接結構,還通過后述的壓入結構或夾持結構等,將該夾子主體l 的整體或除去一部分的大致整體支承為相對于筒體B的表面搖動自如。
作為該具體例,優選通過向同方向大致平行地折彎加工與夾子主 體1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左右寬度方向兩端部,而形成為一對安裝片4 夾持安裝凹部,且在上述筒體B的表面與各安裝片4相對而一體形成 或一體突設支承部B1,在這些左右的安裝片4和支承部B1上,將相 互嵌合的卡合孔或卡合凹部和卡合凸部分別設置在相對位置,通過其 可旋轉的嵌合,相對于筒體B的支承部Bl搖動自如地軸接夾子主體1 的安裝片4。
以下,根據
本發明的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 圖2所示,該實施例l如下配置在上述筒體B的表面 上一體地突設左右一對支承部B1、 Bl,該左右一對支承部B1、 Bl朝 左右寬度方向適當隔開間隔而分離,將上述夾子主體1的安裝片4配 置成與該支承部B1、 Bl的外側相對,使這些支承部B1、 Bl的外側面 和安裝片4的內側面分別局部地凹凸嵌合而旋轉自如地軸接,并且在 上述支承部Bl、 Bl的間隙S夾入上述切開部2的折彎部2b及彈簧部 3。
在圖示例的情況,上述筒體B是書寫工具的軸筒,作為上述的夾子主體1的安裝方法,將突設于上述支承部B1的外側面的一對圓柱狀 卡合凸部B2、和開口于夾子主體1的安裝片4上的圓形卡合孔4a旋轉 自如地嵌合。
另外,如圖3所示,作為上述安裝方法的其他例,也可以將突設 于各支承部Bl上的圓柱狀的卡合凸部B2和凹設在安裝片4上的圓形 卡合凹部4b旋轉自如地嵌合。
此時,也可以使該卡合凸部B2的前端面傾斜成其截面形狀朝向安 裝片4相對于支承部B1的嵌插方向漸漸變寬,通過沿著該導向傾斜面 B3嵌插安裝片4,向左右外側擴開,卡合凹部4b或圖2所示的卡合孔 4a與該卡合凸部B2順暢地嵌合。
如圖4所示,作為除此以外的例,也可以旋轉自如地嵌合凹設在 各支承部Bl上的圓形的卡合凹部B4和突設在安裝片4上的圓柱狀的 卡合凸部4c。
而且,夾子主體1的彈簧部3如圖1 4所示,優選通過使其彈性 變形中心位置,與作為上述夾子主體1的搖動中心位置的上述安裝片4 和支承部Bl的軸接部、即卡合孔4a或卡合凹部4b或者卡合凸部4c 和卡合凸部B2或者卡合凹部B4的嵌合位置大致一致,而伴隨夾子主 體A的搖動使彈簧部1撓性地彈性變形。
由此,具有可以將夾子主體i無阻力感地順暢地開閉運動的優點。
在圖示例的情況下如圖1(a) (c)所示,將夾子主體1的寬度方向 中央位置切開成朝長度方向延伸的帶狀,將該切開部2朝向筒體B的 前方(在附圖中左方向)折彎成大致U字形,使其折彎端2c朝向筒體B 的后方(在附圖中右方向)的同時,將從該折彎端2c到前端部2a的部分 折彎成山形狀而作為彈簧部3。作為該彈簧部3的變形例,也可以不將從折彎端2c到前端部2a 的部分折彎成山形狀,而僅整體上折彎成大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
接著,對這種夾子A的工作進行說明。
首先,在圖l(a)所示的夾子主體1的后端側的操作部lb未被按壓 的狀態下,通過彈簧部3的彈簧力,夾子主體1的前端側的夾持部la 朝向筒體B的表面彈性地被按壓并接觸。
如圖l(b)所示,若從該狀態向筒體B側按壓操作夾子主體1的操 作部lb,則彈簧部3彈性變形,以安裝片4和支承部Bl的軸接部即卡 合孔4a和卡合凸部B2為中心,夾子主體l整體搖動,其夾持部la從 筒體B的表面離開,不僅可以夾入到衣服的口袋等薄的被夾物上進行 保持,也可夾入到比其厚的筆記本或板等上進行保持。
實施例2
如圖5所示,該實施例2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示的 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在上述筒體B的表面一體地突設支承部Bl時并 不該支承部朝左右寬度方向分離,并將上述切開部2的折彎部2b及彈 簧部3配置成朝上述夾子主體1的長度方向不與該支承部Bl接觸,除 此以外的結構與實施例l相同。
詳細地,將上述切開部2在安裝片4和支承部Bl的軸接部即卡合 孔4a和卡合凸部B2的后方不與支承部Bl干涉地進行折彎而形成折彎 部2b。
在圖示例中,在上述夾子主體1和筒體B的安裝狀態下,切開該 夾子主體1的上述支承部Bl的前方部分,從該切開部2的后端部分朝 向筒體B的表面折彎成大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配置成在該折彎部2b和支承部Bl之間形成間隙而完全不接觸。
作為其他例,如圖12(a)、圖13及圖14所示,也可以切開上述夾 子主體1的后方部分,從該切開部2的前端部分折彎而在筒體B的表 面使其接地。
而且,雖未圖示,但也可以在上述支承部B1的后側面的一部分形 成凹部,切開部2的折彎部2b的局部地進入該凹部內。
從而,圖5所示的實施例2得到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的作用效果, 而且,筒體B的支承部Bl為一體,無需如實施例1那樣朝左右寬度方 向分割配置一對,因此支承部Bl的形狀得到簡化,由此具有支承部 Bl的模具成型變得容易且該支承部Bl在強度上優良而難以破損的優 點。
實施例3
如圖6所示,該實施例3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示的 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使上述切開部2的前端部2a在上述筒體B的支 承部Bl的突出端面B5接地而卡定,從而一體形成為該切開部2的整 體或一部分具有彈簧部3的功能,除此以外的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在圖示例的情況,將切開部2的折彎部2b折彎到從附圖的前側看 來半圓弧以上的角度,將從其折彎端2c到前端部2a的部分折彎成平面 狀,通過與筒體B的突出端面B5嵌合,從而不能移動地定位。
作為除此以外的例,也可以使切開部2的前端部2a為其他形狀而 在筒體B的前端面B5接地并卡定。
從而,圖6所示的實施例3得到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的作用效果, 而且,筒體B的支承部Bl為一體即可,不需要如實施例1那樣朝左右寬度方向分割配置一對,因此具有支承部B1的模具成型容易且強度上 優良而難以破損的優點。
另外,在圖示例的情況,彈簧部3的彎曲直徑大于實施例1,因
此具有可減輕伴隨彈性變形的疲勞且由此復原力增大而耐久性提高的 優點。
實施例4
如圖7所示,該實施例4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示的 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通過將上述切開部2的前端部2a插入開設于上 述筒體B的支承部Bl上的孔B6中并使其接地,而一體形成為該切開 部2的整體或一部分具有彈簧部3的功能,除此以外的結構與實施例1 相同。
從而,圖6所示的實施例3得到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的作用效果, 而且,筒體B的支承部Bl為一體即可,不需要如實施例1那樣朝左右 寬度方向分割配置一對,所以具有強度上優良而難以破損的優點。
實施例5
如圖8所示,該實施例5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示的 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通過將上述切開部2的前端部2a分歧為二分叉 狀,并將該分歧部分2d與凹設在上述筒體B的支承部Bl上的一對凹 槽B7嵌插而接地進行卡定,從而一體形成為該切開部2的整體或一部 分具有彈簧部3的功能,除此以外的結構與實施例l相同。
從而,圖8所示的實施例5得到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的作用效果, 而且,筒體B的支承部Bl為一體即可,不需要如實施例1那樣朝左右 寬度方向分割配置一對,所以具有強度優良而難以破損的優點。
實施例6如圖9所示,該實施例6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示的 實施例1或實施例2 5的不同在于,從上述切開部2的根部朝筒體B 的后方折彎成大致V字形,折彎部2b從此朝向后方向突出地折彎成大 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并且使其前端部2a朝向筒體B的前方在筒 體B的表面直接接地、或者朝向筒體B的表面接近而間接接地,從而 一體形成為該切開部2的整體或一部分具有彈簧部3的功能,除此以 外的結構與實施例1或實施例2 5相同。
從而,圖9所示的實施例6也得到與上述實施例1 5同樣的作用 效果,而且,若如圖所示將切開部2的前端部2a配置在上述夾子主體 1的安裝片4和筒體B的支承部Bl的軸接部即卡合孔4a和卡合凸部 B2的后方,則即使通過夾子主體1的后端側的操作部lb的按壓操作而 使彈簧部3彈性變形,前端部2a也不朝筒體B的長度方向(軸方向)偏 移位置,具有能夠將夾子主體1無阻力感而順暢地開閉運動的優點。
實施例7
如圖IO所示,該實施例7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示的 實施例1或實施例2 6的不同在于,上述夾子主體1的安裝方法取代 上述的夾子主體1的安裝片4和筒體B的支承部Bl的軸接結構,采用 通過將上述切開部2的前端部2a嵌插到開設在筒體B的卡定孔B8而 壓接為不能朝筒體B的軸方向移動的壓入結構,除此以外的結構與實 施例1或實施例2 6相同。
在圖示例中,使上述切開部2的前端部2a朝向筒體B的后方突出, 壓入到朝前方開口的卡定孔B8。
作為其他例雖未圖示,但是也可以與其相反地使切開部2的前端 部2a朝向筒體B的前方突出而壓入到朝向后方開口的筒體B的卡定孔 B8。而且,根據需要也可以在切開部2的前端部2a例如形成鋸齒狀的 防脫爪。
另外,在圖示例中,從上述切開部2的根部朝筒體B的后方折彎, 并從此連續形成折彎成大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的折彎部2b。
作為其他例,從上述切開部2的根部朝筒體B的前方折彎,從此 連續形成折彎成大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的折彎部2b等,也可以將其 折彎形狀變更為圖示例以外。
從而,圖10所示的實施例7也得到與上述實施例1 6同樣的作 用效果。
實施例8
如圖ll所示,該實施例8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示的 實施例1或實施例2 6的不同在于,上述夾子主體1的安裝方法取代 上述的夾子主體1的安裝片4和筒體B的支承部Bl的軸接結構,采用 將上述切開部2的前端部2a形成為環狀(輪)、并將該環狀部2e通過尾 栓等卡鎖C的插接而相對于筒體B不能朝筒體B的軸方向移動地夾入 的夾持結構,除此以外的結構與實施例l或實施例2 6相同。
在圖示例中,從上述切開部2的根部朝筒體B的后方折彎,從此 連續形成折彎成大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的折彎部2b。
作為其他例,從切開部2的根部朝筒體B的前方折彎,從此連續 形成折彎成大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的折彎部2b等,也可以將其折彎 形狀變更為圖示例以外。
從而,圖11所示的實施例8也可以得到與上述實施例1 6同樣 的作用效果。實施例9如圖12(a)(b)所示,該實施例9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 示的實施例1或實施例2 6的不同在于,在突設于上述筒體B的表面 的支承部B1的兩側面、和與其相對形成于上述夾子主體1的安裝凹部 4s的內面上,將相互嵌合的卡合凸部B2和卡合凹部4b分別設置在相 對位置,伴隨夾子主體1相對于該筒體B的支承部Bl的壓入,它們中 的任一方或兩方彈性變形,在該夾子主體1的安裝凹部4s內上述卡合 凸部B2和卡合凹部4b旋轉自如地嵌合,除此以外的結構與實施例1 或實施例2 6相同。詳細地,在由沖壓機等沖壓上述夾子主體1的原料板的階段,形 成一對安裝片4和分別在邊緣連續的一對折回部4d,并將這些安裝片 4分別折彎加工成截面-字形,從而在兩安裝片4之間區劃形成安裝凹 部4s,接著通過從各安裝片4的邊緣朝向該安裝凹部4s分別折回各折 回部4d,從而配置成各折回部4d分別與上述筒體B的支承部Bl相對。在夾著該安裝凹部4s相對的各折回部4d上,與支承部Bl的兩側 面相對地設置上述卡合凸部B2及卡合凹部4b中的任一方,且將該卡 合凸部B2及卡合凹部4b的另一方設置在該支承部Bl的兩側面的相對 位置上。而且,通過在該筒體B的支承部Bl覆蓋夾子主體1的安裝凹部 4s而壓入的單觸操作,筒體B的支承部Bl或夾子主體1的安裝片4 中的任一方或兩方彈性變形,分別形成在該支承部B1的兩側面及與該 安裝凹部4s相對的各折回部4d上的卡合凸部B2和卡合凹部4b嵌合, 夾子主體1被安裝在該筒體B。在圖示例中,在筒體B的支承部Bl的兩側面分別突設卡合凸部 B2,在與其相對的夾子主體1的安裝凹部4s分別凹設卡合凹部4b,通過上述的壓入單觸操作,夾子主體1的兩安裝片4分別朝外方彈性按壓擴展而可以進一步壓入,這些卡合凹部4b嵌合成分別與支承部Bl 的卡合凸部B2緊密接觸,相對于筒體B的支承部Bl搖動自如地安裝 夾子主體1的安裝凹部4s。另外,作為在上述安裝片4的邊緣連續的折回部4d,形成多個大 致梯形的折彎片4e,通過將這些折彎片4e折回成該安裝片4的側面形 狀成為大致半圓形而在各折彎片4e的邊緣形成半圓狀的卡合凹部4b。如圖13所示,作為上述折回部4d的其他例,連續形成大致半圓 形的折彎片4f,通過將該折彎片4f折回成該安裝片4的側面形狀成為 大致半圓形,從而也可以在該折彎片4f的邊緣配置半圓形的卡合凹部 4b。作為除此以外的例雖未圖示,但也可以通過連續形成大致圓形或 橢圓形等的折彎片4f并折回該折彎片4f,從而配置開設于該折彎片4f 的中央的圓形卡合凹部4b。而且,作為上述夾子主體1的彈簧部3,將夾子主體1的寬度方 向中央位置切開成朝長度方向延伸的帶狀,朝向筒體B的后方將該切 開部2的根部折彎成大致V字形,并且使其前端部2a在筒體B的表面 直接接地或朝向筒體B的表面接近而間接接地,從而一體形成為該切 開部2的整體或一部分具有彈簧部3的功能。作為上述彈簧部3的其他例,也可以如上述圖1所示的實施例1、 圖5所示的實施例2和圖9所示的實施例6那樣折彎。從而,圖12(a)、 (b)或圖13所示的實施例9也可得到與上述實施 例1 6同樣的作用效果,而且,在上述夾子主體1和筒體B的安裝狀 態下,上述卡合凸部B2和卡合凹部4b的嵌合部分由圍繞安裝凹部4s的壁面覆蓋而不露出,因此,在夾子主體1內完全隱藏壓入嵌合部位,并且朝向安裝凹部4s分別折彎加工各安裝片4的折彎部4d而形成卡合 凹部4b時,各安裝片4整體的強度提高而難以變形,因此,具有在安 裝狀態下夾子主體1相對于筒體B的卡合凸部B2難以振動并且可以防 止松動的優點。實施例10如圖14所示,該實施例10的結構與上述圖1 2或圖3 4所示 的實施例1和實施例2 6的不同在于,在上述筒體B的表面開設貫通 孔B9,并且在該筒體1的內部突設支承軸BIO,相對于該貫通孔B9 插入一體形成在上述夾子主體1的兩安裝片4上的突出片4g,并且使 開設在其前端的卡定孔4h和上述支承軸B10卡合,從而相對于筒體B 的表面搖動自如地安裝夾子主體1,除此以外的結構與實施例1或實施 例2 6相同。詳細地,上述筒體1的一對貫通孔B9被穿通為比上述夾子主體1 的兩突出片4g稍大,在夾子主體1的兩突出片4g相對于這些貫通孔 B9的插入方向的延長線上與該夾子壓入方向交叉而突設支承軸BIO。優選該支承軸B10以夾著上述夾子主體1的兩突出片4g的方式分 別分開而配置一對,并且分別使這些支承軸B10的相對面傾斜成朝向 上述夾子壓入方向漸漸接近。而且,若將夾子主體1的兩突出片4g壓入到筒體1的貫通孔B9, 則這些突出片4g的前邊緣4i與支承軸B10的傾斜的相對面抵接,通過 沿著這些滑接,兩突出片4g分別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彈性變形,其前端 的卡定孔4h到達時,兩突出片4g由彈性復原力擴開而與各支承軸B10 卡合,分別旋轉自如地軸接。而且,作為其他例,作為對上述支承軸BIO的相對面的傾斜的替代或除此以外的添加,對從夾子主體1到兩突出片4g的部分的任何部分等進行折彎加工,壓入到上述筒體1的貫通孔B9,則兩突出片4g 也可以在該筒體B內由彈性復原力擴開,而使其前端的卡定孔4h分別 與各支承軸B10卡合。從而,圖14所示的實施例IO也得到與上述的實施例1 6同樣的 作用效果,另外,通過在筒體B的貫通孔B9壓入夾子主體1的突出片 4g,由于其前端的卡定孔4h與筒體B內的支承軸B10卡合而軸接,所 以具有可以僅由夾子主體l的壓入操作而簡單地安裝到筒體B的優點。另外,雖在圖示例中表示了上述筒體B為書寫工具的軸筒的情況, 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書寫工具以外的軸筒或者是相對于這些軸筒裝 卸自如地插接的蓋子或書寫工具以外的筒體。另外,雖表示了在上述筒體B的表面一體形成支承部B1的情況, 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將與該筒體B分體形成的支承部B1安裝或粘接在 該筒體B的表面等, 一體固定這兩者。
權利要求
1.一種夾子,相對于軸筒或蓋子等筒體搖動自如地安裝夾子主體,并通過彈簧力朝向筒體表面彈性按壓其夾持部,其特征在于,切開上述夾子主體的一部分,折彎該切開部而一體形成了彈簧部。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夾子,其中,將上述夾子主體的安裝片和 突設在筒體表面上的一對支承部旋轉自如地軸接,并且在兩支承部之 間夾入夾子主體的彈簧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子,其中,在上述筒體表面設置支承部, 將彈簧部配置成在夾子主體的長度方向上不與該支承部接觸。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夾子,其中,在突設于上述筒體表面的支 承部、和與該支承部相對地形成于上述夾子主體上的安裝凹部的內面 上,將相互嵌合的卡合凸部及卡合凹部分別設置在相對位置上,伴隨 夾子主體相對于該筒體的支承部的壓入,它們中的任一方或兩方彈性 變形,上述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在該夾子主體的安裝凹部內旋轉自如 地嵌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夾子,該夾子不擴展夾子主體的整體面積便可確保彈簧部。通過切開夾子主體(1)的一部分并折彎該切開部(2)而一體形成彈簧部(3),而利用作為夾子主體(1)一部分的切開部(2)作為彈簧部(3)。
文檔編號B42F1/02GK101600583SQ200780048760
公開日2009年12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28日
發明者藤原浩純, 藤原茂起 申請人:東京金屬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