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仿真建筑模型,尤其是各構件可拼插的、模仿中國古建筑的組合式 仿真建筑模型。
技術背景中國古代建筑以木結構為主,利用榫卯連接的方式構建房屋、亭臺、樓閣、殿宇等。但 由于木建筑本身材質的性質決定了其抗擊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損害的能力較差,千百年來很 多中國古建筑已經被損壞甚至消失,很多建筑只能從圖紙和記載上了解,而無法讓人們親身 感受中國古建筑的神韻。此外,當今的建筑方法已基本不再使用榫卯結構等傳統工藝,人們 已經不了解什么是榫卯建筑結構,市面上可見到的各種古建筑模型,多為一體成型或分塊粘 接組合成型,無法讓人們了解到其內部構造和結構,無法親身體驗建造中國古建筑的感覺。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模仿中國古典建筑風格,可以組裝及拆卸的, 由各種建筑構件榫卯連接、拼插組合而成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該模型建筑樣式及風格 模仿中國古建筑,各構件按照榫卯結構原理進行設計,采用現代注塑工藝生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臺基部分、 屋架部分和屋頂部分三大部分;其中臺基部分主要包括底盤、須彌座、臺階、地袱、柱墩構 件,各構件之間通過榫卯連接,還包括墁面、欄板構件,構件通過插接方式連接;屋架部分 主要包括柱、梁、枋、檁、椽構件,各構件之間通過榫卯連接,還包括門、窗構件,構件通 過滑槽方式連接;屋頂部分包括瓦、脊、吻、垂獸構件,各構件通過榫卯連接。所述臺基部分的底盤由多塊底板通過連接件連接組成;臺基的主體采用須彌座形式,并 分為正身須彌座和轉角須彌座兩種,正身須彌座和轉角須彌座與底盤之間以方形陰陽榫卯方 式連接;所述臺階與正身須彌座之間以方形陰陽榫卯方式連接;正身須彌座與正身地根、轉 角須彌座與轉角地袱、臺階與斜地袱之間均以榫卯方式連接;地袱上以嵌入方式插接有欄板、 望柱、抱鼓,欄板與望柱之間以滑槽方式插接;柱墩沿須彌座內圈榫卯插接在底盤上;墁面 覆蓋在柱墩上并通過榫卯與須彌座連接,墁面上留有缺口露出柱墩。所述屋架部分通過檐柱與臺基部分上的柱墩榫卯連接,門框、窗框、窗下墻通過滑槽插 接于相鄰檐柱之間,門框和窗框中分別插裝有門、窗;門窗及檐柱之上插接有一圈大額枋, 大額枋上插接有一圈平板枋,平板枋上插接有一圈斗拱,斗拱上插裝有檁子等。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全新的現代意義上的古典建筑模型,既充分汲取中國傳統建筑的精髓, 忠實反映古典建筑本身的榫卯結構和建筑邏輯,又最大限度地考慮到現代工業生產的標準化 和消費者拼插時的可操作性。通過專業化的設計、工廠化的生產制作、三維立體化的演示說 明,它既能使消費者學習到傳統建筑文化知識,又能獲得高雅的審美享受,啟發心智。
圖1A—圖3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角樓模型的示意圖;具體如下圖1A—圖1C是角樓臺基部分底板之間連接件的示意圖; 圖2是角樓底板之間連接方式示意圖; 圖3是角樓臺階、須彌座、柱墩與底板的插裝示意圖; 圖4是在角樓底盤上安裝好臺階、須彌座、柱墩后的示意圖; 圖5是角樓地袱、斜地袱、墁面的插裝示意圖; 圖6是角樓欄板、望柱的插接示意圖; 圖7是角樓臺基部分示意圖;圖8是角樓檐柱、墻、門框、窗框的插接示意圖;圖9是角樓大額枋、平板枋的插裝示意圖;圖IO是在角樓臺基上裝有部分屋架的示意圖;圖11A-11C是角樓所用各種斗拱的拼裝示意圖;圖12A是角樓第一層正心檁與第一層五踩斗拱的插接示意圖;圖12B是角樓第一層挑檐檁與第一層五踩斗拱的插接示意圖;圖13A是角樓第一層龜頭殿趴梁與第一層內圈趴梁和第一層正心檁插接圖;圖13B是角樓第一層趴梁、角梁、瓜柱、套獸之間的插裝示意圖;圖14A是角樓第一層正身飛檐椽和第一層翼角翹飛的反面示意圖;圖14B是角樓第一層正身飛檐椽和第一層翼角翹飛的插裝示意圖;圖14C是角樓屋架部分第一層主體的示意圖;圖15A是角樓第一層瓦、圍脊、角脊、合角吻、垂獸的插裝示意圖; 圖15B是角樓第二層抱廈平板枋和第二層內圈平板枋的插裝示意圖; 圖15C是角樓第一層完成圖; 圖16是第二層正心檁之間的插接示意圖;圖17是第二層童柱、第二層角梁和第三層內圈承椽枋的插裝示意圖;圖18A—18E是角樓第二層抱廈部分的插裝示意圖; 圖19A—19C是角樓第二層龜頭殿部分的插裝示意圖;圖19D是角樓安裝好的第二層抱廈和龜頭殿部分的示意圖;圖19E是角樓第二層抱廈博風板與第二層抱廈踏腳木和扶脊木的插裝圖; 圖20A、 20B是角樓第二層正身飛檐椽和第二層翼角翹飛的插裝圖; 圖21A、 21B是角樓第二層瓦片、博脊、圍脊、博風板、合角吻的插裝圖; 圖22A—22D是角樓第二層瓦片、角脊、垂脊、垂獸、滴水瓦的插裝圖;圖23A是角樓第二層正脊、正吻的插裝示意圖; 圖23B是角樓第三層大額枋、平板枋的插接方式示意圖; 圖24是角樓第二層完成圖;圖25A—25C是角樓第三層挑檐檁、正心檁與七踩斗拱的插裝示意圖; 圖26A是角樓第三層踏腳木和草架柱的插裝示意圖; 圖26B是角樓第三層金桁的插接示意圖;圖26C是角樓第三層金枋、脊墊板、金檁的插裝示意圖;圖27A是角樓第三層脊檁、角梁、扶脊木和套獸的安裝示意圖; 圖27B是角樓屋架部分第三層主體的示意圖; 圖28A是角樓第三層正身飛檐椽和第三層挑檐檁的插接示意圖; 圖28B是安裝有正身飛檐椽、翼角翹飛和椽子的第三層示意圖; 圖29A—29D是角樓第三層瓦、脊、博風板和正吻的插裝示意圖; 圖30是寶頂和寶頂座的插接示意圖; 圖31是角樓第三層完成圖; 圖32是角樓完成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是一種角樓模型,該角樓模型主要包括臺基部分、屋架部分和屋 頂部分,三大部分由各種構件榫卯連接組成。如圖l一圖7所示,臺基部分主要包括底盤、須彌座、臺階、柱墩等。其中底盤由多塊 底板A1、 A2、 A3、 A4、 A5組成,各塊底板之間通過連接件A6、 A7、 A8搭扣連接臺基 的主體采用須彌座形式,并分為正身須彌座A1K A12和轉角須彌座A13、 A14、 A15、 A16、 A17兩種,正身須彌座和轉角須彌座與底盤之間以方形陰陽榫卯方式連接;臺階A18與正身 須彌座之間以方形陰陽榫卯方式連接;正身須彌座與正身地袱A21、轉角須彌座與轉角地根 A22、 A23、 A24、臺階與斜地袱A20之間均以榫卯方式連接;地袱上以嵌入方式插接有欄板 A25、 A26、望柱A28、 A29、抱鼓A27,欄板與望柱之間以滑槽方式插接;柱墩A9沿須彌 座內圈榫卯插接在底盤上;墁面A19覆蓋在柱墩上并通過榫卯結構與須彌座連接,墁面A19 上留有缺口露出柱墩A9;另有柱頂石A10安裝在柱墩A9上。如圖8 —圖IO所示,屋架部分的檐柱B1與臺基部分上的柱墩A9或柱頂石A10榫卯連 接,門框B3、窗框B5、窗下墻B2通過滑槽插接于相鄰檐柱之間,門框和窗框中分別插裝有 門B4、窗B6;門窗及檐柱之上插接有一圏大額枋B7、 B8、 B9、 BIO,大額枋上插接有一圈 平板枋Bll、 B12、 B13、 B14,平板枋上插接有一圈五踩平身斗拱B15和五踩角科斗拱B16。如圖IIA—圖12C所示,其中五踩平身斗拱B15和七踩平身斗拱B85的結構見圖IIA,五踩角科斗拱B16和七踩角科斗拱B86的安裝方式及結構分別如圖IIB、圖11C所示。如圖12A—圖15C所示,五踩斗拱上還插裝有第一層正心檁B17、 B18、 B19、 B20和第 一層挑檐檁B102、 B103、 B104;內圈的第一層正心檁之上插裝有四根第一層內圈趴梁B21, 其中相鄰的兩根內圈趴梁B21外側分別垂直向外插裝有兩根第一層抱廈趴梁B22,另外兩根 相鄰的內圈趴梁B21外側分別垂直向外插裝有兩根第一層龜頭殿趴梁B105;四根第一層內圈 趴梁B21相交的四角上方各榫卯安裝有第一層瓜柱B23,四根第一層抱廈趴梁B22和四根第 一層龜頭殿趴梁的外端上方各榫卯安裝有第一層瓜柱B23;沿第一層瓜柱B23向外插裝有第 一層角梁B25,角梁外端榫卯安裝有套獸B24;抱廈趴梁、龜頭殿趴梁與第一層內圈趴梁相 交的內側拐角處,也插裝有第一層角梁B26,角梁外端榫卯安裝有套獸B24;在第一層的趴 梁之上安裝有第一層內圈承椽枋B27和第一層抱廈承椽枋B28、 B29,第一層內圈承椽枋與 第一層瓜柱之間、第一層內圈承椽枋與第一層抱廈承椽枋之間、第一層瓜柱與第一層抱廈承 椽枋之間均通過滑槽榫卯的方式連接。第一層內圈承椽枋B27和第一層抱廈承椽枋B28、 B29 之上插裝有第二層內圈平板枋B37和第二層抱廈平板枋B38、 B39、 B40;在第一層角梁的兩 側插裝有第一層翼角翹飛B33、 B34、 B35、 B36,在第一層挑檐檁的外側插裝有第一層正身 飛檐椽B30、 B31、 B32,正身飛檐椽位于兩個翼角翹飛之間并與翼角翹飛連接;第一層翼角 翹飛和第一層正身飛檐椽的上方榫卯插裝有第一層瓦片Cl、 C2、 C3、 C4、 C5,第一層瓦片 的上方榫卯插裝有第一層圍脊C6、 C7、 C8、 C9、 C10和第一層角脊Cll,圍脊上插裝有合 角吻C13,角脊上榫卯插裝有垂獸C12。如圖16—圖24所示,第二層平板枋之上榫卯插裝有第二層五踩角科斗拱和第二層五踩 平身斗拱,第二層五踩斗拱可與第一層五踩斗拱相同,斗拱之上安裝有第二層正心檁B41、 B42、B43、B44和第二層挑檐檁B75;第二層正心檁的內圈四角插裝有四根第二層抹角梁B45, 四根第二層抹角梁的中點各榫卯插裝一根第二層童柱B46,每兩根第二層童柱之間滑槽插裝 —根第三層內圈承椽枋B47,該第三層內圈承椽枋之上插裝有第三層內圈墊板B61;童柱B46 及內圈承椽枋B47的外側插裝有第二層角梁B48、 B49,角梁外端榫卯裝有套獸B24。在第三層內圈承椽枋B47的外側插裝有第二層抱廈部分和第二層龜頭殿部分。第二層抱 廈部分包括兩根相對的第二層抱廈踏腳木B51、 B52,分別插裝在第二層正心檁B42之上, 兩根抱廈踏腳木之間垂直插裝兩根第二層抱廈承椽枋B53、 B54,兩根抱廈踏腳木中心部分之 上分別榫卯插裝一個第二層草架柱B50,該相對的兩個草架柱之間插裝一根第二層抱廈脊枋 B57,抱廈脊枋之上插裝有一根第二層抱廈脊檁B62,抱廈脊檁之上插裝有一根第二層抱廈扶 脊木B63,上述第二層抱廈部分通過另外兩根第二層抱廈承椽枋B55、 B56插裝連接于第三 層內圈承椽枋B47的外側,并有另一根第二層抱廈脊枋B58插接于前述第二層抱廈脊枋B57 和第三層內圈墊板B61之間,該第二層抱廈脊枋B58之上插裝有另一根第二層抱廈扶脊木B64;第二層角梁B59、 B60插裝在第二層抹角梁B45上。第二層龜頭殿部分包括一根第二層龜頭殿踏腳木B65,插裝在第二層正心檁B41之上, 兩根互相平行的第二層龜頭殿承椽枋B66、 B67垂直插接于第二層龜頭殿踏腳木B65和第三 層內圈承椽枋之間; 一個第二層草架柱B50榫卯插裝于第二層龜頭殿踏腳木B65之上; 一根 第二層龜頭殿脊枋B68插裝連接于第二層龜頭殿踏腳木B65和第三層內圈墊板B61之間,該 龜頭殿脊枋B68之上插裝有一根第二層龜頭殿脊檁B69,該龜頭殿脊檁之上插裝有一根第二 層龜頭殿扶脊木B70。第二層抱廈扶脊木B63、 B64和第二層抱廈承椽枋B53—B56之間、第二層龜頭殿扶脊 木B70和第二層龜頭殿承椽枋B66、 B67之間均插裝有若干根第二層椽子B71、 B72;在第二 層抱廈承椽枋和第二層龜頭殿承椽枋上插裝有第二層角梁B73、 B74。第二層角梁B73、 B74兩側插裝有第二層翼角翹飛B77、 B78、 B79、 B80,在第二層挑 檐檁B75的外側裝有第二層正身飛檐椽B76;第二層抱廈扶脊木B63的兩端外側分別插裝有 第二層抱廈博風板B106、 B107,第二層龜頭殿扶脊木B70的外端一側插裝有第二層龜頭殿 博風板B81。第二層椽子B71、 B72、第二層翼角翹飛B77—B80和第二層正身飛檐椽B76之上均插裝 有第二層瓦片C14、 C16、 C19一C22、 C24;第二層瓦片上插裝有第二層角脊C23、第二層圍 脊C17、 C18、第二層戧脊C42、 C43、第二層博脊C15、第二層垂脊C26、 C27、第二層正 脊C29、 C30、 C31和第二層滴水瓦C25;角脊、戧脊和垂脊上榫卯插裝有垂獸C12,圍脊上 插裝有合角吻C13,正脊上插裝有第二層正吻C28。如圖25A—圖31所示,第三層內圈墊板B61之上插裝有一圈第三層內圈大額枋B84,該 大額枋B84與第二層童柱B46滑槽榫卯連接;第三層內圈大額枋B84之上插裝有一圈第三層 內圈平板枋B83;第三層內圈平板枋B83之上榫卯插裝有第三層七踩角科斗拱B86和七踩平 身斗拱B85,斗拱之上安裝有第三層正心檁B87和第三層挑檐檁B88。第三層正心檁B87之上插裝有第三層踏腳木B89,第三層踏腳木B89上插裝有第三層金 桁B90;每根第三層踏腳木B89的中部之上均插裝有一個第三層屋頂草架柱B91,相對的每 兩個第三層屋頂草架柱B91之間由下至上依次插裝有第三層金枋B92、第三層脊墊板B94和 第三層脊檁B93。第三層脊檁B93之上插裝有第三層扶脊木B95和第三層角梁B96,角梁外端插裝有套獸 B24;第三層踏腳木B89之上插裝有第三層博風板B101,并位于第三層扶脊木B95的外端; 第三層角梁B96的兩側裝有第三層翼角翹飛B98、 B99,第三層挑檐檁B88的外側裝有第三 層正身飛檐椽B97;在第三層扶脊木B95和第三層金桁B90之間插裝有若干根第三層椽子 BIOO。在第三層扶脊木、椽子、角梁、翼角翹飛和正身飛檐椽之上插裝有第三層瓦片C32、 C34; 在第三層瓦片之上裝有第三層博脊C33、第三層滴水瓦C35、第三層正脊C38、第三層正吻 C39和第三層垂脊C36、 C37,垂脊上裝有垂獸C12;在最頂部裝有寶頂座C40和寶頂C41 。如圖32所示是角樓模型的整體效果圖。本實施例所對應的附圖1A—圖32中的各種連接、插接形式所對應的附圖標記分別為-D1—自扣榫,D2—自扣通孔,D3、 D4—圓形陰陽榫,D5、 D6 —方形陰陽榫,D7、 D8—滑 槽,D9-環抱形式,D10、 D11—正反卯形式。
權利要求1. 一種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臺基部分、屋架部分和屋頂部分三大部分;其中臺基部分主要包括底盤、須彌座、臺階、地栿、柱墩構件,各構件之間通過榫卯連接,還包括墁面、欄板構件,構件通過插接方式連接;屋架部分主要包括柱、梁、枋、檁、椽構件,各構件之間通過榫卯連接,還包括門、窗構件,構件通過滑槽方式連接;屋頂部分包括瓦、脊、吻、垂獸構件,各構件通過榫卯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臺基部分的底盤由 多塊底板通過連接件連接組成;臺基的主體采用須彌座形式,并分為正身須彌座和轉角須彌 座兩種,正身須彌座和轉角須彌座與底盤之間以方形陰陽榫卯方式連接;所述臺階與正身須 彌座之間以方形陰陽榫卯方式連接;正身須彌座與正身地袱、轉角須彌座與轉角地報、臺階 與斜地袱之間均以榫卯方式連接;地袱上以嵌入方式插接有欄板、望柱、抱鼓,欄板與望柱 之間以滑槽方式插接;柱墩沿須彌座內圈榫卯插接在底盤上;墁面覆蓋在柱墩上并通過榫卯 與須彌座連接,墁面上留有缺口露出柱墩。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糴部分通過 檐柱與臺基部分上的柱墩榫卯連接,門框、窗框、窗下墻通過滑槽插接于相鄰檐柱之間,門 框和窗框中分別插裝有門、窗;門窗及檐柱之上插接有一圈大額枋,大額枋上插接有一圈平 板枋,平板枋上插接有一圈斗拱,斗拱上插裝有檁子。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拱是第一層五踩角 科斗拱和第一層五踩平身斗拱,斗拱上插裝的檁子是第一層正心檁和第一層挑檐檁;內圈的 第一層正心檁之上插裝有四根第一層內圈趴梁,其中相鄰的兩根內圈趴梁外側分別垂直向外 插裝有兩根第一層抱廈趴梁,另外兩根相鄰的內圈趴梁外側分別垂直向外插裝有兩根第一層 龜頭殿趴梁;四根第一層內圈趴梁相交的四角上方各榫卯安裝有第一層瓜柱,四根第一層抱 廈趴梁和四根第一層龜頭殿趴梁的外端上方各榫卯安裝有第一層瓜柱;沿第一層瓜柱向外插 裝有第一層角梁,角梁外端榫卯安裝有套獸;抱廈趴梁、龜頭殿趴梁與第一層內圈扒梁相交 的內側拐角處,也插裝有第一層角梁,角梁外端榫卯安裝有套獸;在第一層的趴梁之上安裝 有第一層內圈承椽枋和第一層抱廈承椽枋,第一層內圈承椽枋與第一層瓜柱之間、第一層內 圈承椽枋與第一層抱廈承椽枋之間、第一層瓜柱與第一層抱廈承椽枋之間均通過滑槽榫卯的 方式連接。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層內圈承椽枋 和第一層抱廈承椽枋之上插裝有第二層內圈平板枋和第二層抱廈平板枋;在第一層角梁的兩 側插裝有第一層翼角翹飛,在第一層挑檐檁的外側插裝有第一層正身飛檐椽,正身飛檐椽位 于兩個翼角翹飛之間并與翼角翹飛連接;第一層翼角翹飛和第一層正身飛檐椽的上方榫卯插裝有第一層瓦片,第一層瓦片的上方榫卯插裝有第一層圍脊和第一層角脊,圍脊上插裝有合角吻,角脊上榫卯插裝有垂獸。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層平板枋之上榫 卯插裝有第二層五踩角科斗拱和第二層五踩平身斗拱,斗拱之上安裝有第二層正心檁和第二 層挑檐檁第二層正心檁的內圈四角插裝有四根第二層抹角梁,四根第二層抹角梁的中點各 榫卯插裝一第二層童柱,每兩根第二層童柱之間滑槽插裝一根第三層內圈承椽枋,該第三層 內圈承椽枋之上插裝有第三層內圈墊板;童柱及承椽枋的外側插裝有第二層角梁,角梁外端 榫卯裝有套獸。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層內圈承椽枋的 外側插裝有第二層抱廈部分和第二層龜頭殿部分;所述第二層抱廈部分包括兩根相對的第二層抱廈踏腳木,分別插裝在第二層正心檁之上, 兩根踏腳木之間垂直插裝兩根第二層抱廈承椽枋,兩根踏腳木中心部分之上分別榫卯插裝一 個第二層草架柱,該相對的兩個草架柱之間插裝一根第—層抱廈脊枋,脊枋之上插裝有一根第二層抱廈脊檁,脊檁之上插裝有一根第二層抱廈扶脊木,上述第二層抱廈部分通過另外兩 根第二層抱廈承椽枋插裝連接于第三層內圈承椽枋的外側,并有另一根第二層抱廈脊枋插接 于前述第二層抱廈脊枋和第三層內圈墊板之間,該第二層抱廈脊枋之上插裝有另一根第二層 抱廈扶脊木;另兩根第二層角梁插裝在第二層抹角梁上;所述第二層龜頭殿部分包括一第二層龜頭殿踏腳木,插裝在第二層正心檁之上,兩根互 相平行的第二層龜頭殿承椽枋垂直插接于第二層龜頭殿踏腳木和第三層內圈承椽枋之間;一 個第二層草架柱榫卯插裝于第二層龜頭殿踏腳木之上; 一根第二層龜頭殿脊枋插裝連接于第 二層龜頭殿踏腳木和第三層內圈墊板之間,該脊枋之上插裝有一根第二層龜頭殿脊檁,該脊 檁之上插裝有一根第二層龜頭殿扶脊木;在上述第二層抱廈扶脊木和第二層抱廈承椽枋之間、第二層龜頭殿扶脊木和第二層龜頭 殿乘椽枋之間均插裝有若干根第二層椽子;在第二層抱廈承椽枋和第二層龜頭殿承椽枋上插 裝有第二層角梁。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第二層角梁兩側插裝有第 二層翼角翹飛,在第二層挑檐檁的外側裝有第二層正身飛檐椽;第二層抱廈扶脊木兩端外側 分別插裝有第二層抱廈博風板,第二層龜頭殿扶脊木外端一側插裝有第二層龜頭殿博風板;第二層椽子、第二層翼角翹飛和第二層正身飛檐椽之上均插裝有第二層瓦片;第二層瓦 片上插裝有第二層角脊、第二層圍脊、第二層戧脊、第二層博脊、第二層垂脊、第二層正脊 和第二層滴水瓦;角脊、戧脊和垂脊上榫卯插裝有垂獸,圍脊上插裝有合角吻,正脊上插裝 有正吻。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第三層內圈墊板之上插裝 有一圈第三層內圈大額枋,該大額枋與第二層童柱滑槽榫卯連接;第三層內圈大額枋之上插 裝有一圈第三層內圈平板枋;第三層內圈平板枋之上榫卯插裝有第三層七踩角科斗拱和七踩 平身斗拱,斗拱之上安裝有第三層正心檁和第三層挑檐檁;第三層正心檁之上插裝有第三層踏腳木,第三層踏腳木上插裝有第三層金桁;每根第三 層踏腳木的中部之上均插裝有一個第三層屋頂草架柱,相對的每兩個第三層屋頂草架柱之間 由下至上依次插裝有第三層金枋、第三層脊墊板和第三層脊檁;第三層脊檁之上插裝有第三層扶脊木和第三層角梁,角梁外端插裝有套獸;第三層踏腳 木之上插裝有第三層博風板,并位于第三層扶脊木的外端;第三層角梁的兩側裝有第三層翼 角翹飛,第三層挑檐檁的外側裝有第三層正身飛檐椽;在第三層扶脊木和第三層金桁之間插 裝有若干根第三層椽子;在第三層扶脊木、椽子、角梁、翼角翹飛和正身飛檐椽之上插裝有第三層瓦片;在第三 層瓦片之上裝有第三層博脊、第三層滴水瓦、第三層正脊、第三層正吻和第三層垂脊,垂脊 上裝有垂獸;在最頂部裝有寶頂和寶頂座。
專利摘要一種組合式仿真古建筑模型,其樣式及風格模仿中國古建筑,由各種建筑構件榫卯連接、拼插組合而成。該模型包括臺基部分、屋架部分和屋頂部分三大部分;其中臺基部分主要包括底盤、須彌座、臺階、地栿、柱墩構件,各構件之間通過榫卯連接,還包括墁面、欄板構件,構件通過插接方式連接;屋架部分主要包括柱、梁、枋、檁、椽構件,各構件之間通過榫卯連接,還包括門、窗構件,構件通過滑槽方式連接;屋頂部分包括瓦、脊、吻、垂獸構件,各構件通過榫卯連接。本實用新型既充分汲取中國傳統建筑的精髓,忠實反映古典建筑本身的榫卯結構和建筑邏輯,又最大限度地考慮到現代工業生產的標準化和消費者拼插時的可操作性。
文檔編號G09B25/04GK201084313SQ200720149408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31日
發明者托 劉 申請人:托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