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源單元及采用該光源單元的顯示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 一 種光源單元及采用該光源單元的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顯示產品已被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 活的各層面中。對于顯示產品而言,消費者在追求產品本身的 功能特性的同時,還希望顯示產品整體造型更加輕薄、時尚、 美觀,在使用過程中訴求更佳的視覺美感。現有技術的顯示模組通常采用 一 外殼固持顯示面板及背光 模組,同時于該外殼內設置 一 光源單元,通過該光源單元提供 一定亮度的光束至該外殼邊緣的內表面,并控制 一 定數量光束 透過該外殼,從而使得使用者在正前方觀察顯示畫面的同時, 在外殼的邊緣處獲得 一 暈光效果,獲得較佳視覺美感。請參閱 圖1,是一種現有技術顯示模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該顯示模組IO是一顯示終端,當其工作時,在其邊緣位置形成有一光帶。該顯示組10包括 一 具開口的前外殼11 、 一顯示面12 、 一背光模組13、多個發光二極管15、 一光源固持架17、 一印刷 電路板18及一后外殼19。其中該前外殼11與該后外殼19對應 卡合圍成 一 具開口的收容空間(未標示)以收容該顯示面板12、 該背光模組13、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5、該光源固持架17及該 印刷電路板1 8 。該顯示面板1 2與該背光模組13疊合設置,該顯示面板12 的顯示區域與該前外殼11的開口處相對應,該背光模組13提 供光束至該顯示面板12以顯示畫面。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5呈 陣列排布在該光源固持架17表面,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 5及該 光源固持架17位于該顯示面板1 2的側面,且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5鄰近該前外殼11的內表面設置。該印刷電^各板18夾設在 該光源固持架1 7與該后外殼19之間,且該印刷電路板1 8與該 多個發光二極管15通過導線(未標示)對應電連接,其中該導線 貫穿該光源固持架17。當該顯示模組1 0工作時,接通電源,該印刷電路板1 8接 收外界電信號,并對應提供電源信號至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5; 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 5在該電源信號驅動下發出光束,并傳輸該 光束至該前外殼ll的內表面;在該前外殼ll鄰近該多個發光二 極管15的內表面作特殊處理,保證 一 部分光束穿過該前外殼11, 進而在該前外殼11的外側表面形成 一 具暈光效果的光帶。針對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可以對應變換不同顏色的發 光二極管15配合該前外殼11以獲得不同的視覺效果。該顯示模組10能夠在顯示畫面外圍邊側位置形成 一 暈光效 果,滿足消費者的視覺美感,然而,該顯示模組10還存在如下 缺陷首先,在該顯示模組10中,因為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5陣 列排布在該光源固持架17表面,并通過該光源固持架17來固 定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5,所以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5的固定需通 過該光源固持架1 7來實現。當受外力撞擊或者震動時,該光源 固持架17的移位容易帶動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5的移位,進而 導致該多個發光二極管1 5與該印刷電路板1 8之間電連接性能 受影響,由此降低該顯示模組10的可靠性。其次,當組裝該顯示模組10時,因為該發光二極管15是 通過導線貫穿該光源固持架17電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18,所以 需要同時配合該光源固持架1 7及該印刷電路板1 8與相鄰的前 外殼11、顯示面板13及后外殼19的相互卡合,元件數目較多, 使得組裝工序繁雜。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顯示模組的光源單元的組裝元件多,組裝不方便及可靠度低的問題,有必要提供 一 種元件數目少、 方便組裝且可靠度高的光源單元。同時還有必要提供 一 種采用上述光源單元的顯示模組。一種光源單元,其包括 一 印刷電i 各板及至少兩個相對間隔 設置的發光元件,其中該發光元件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表面, 該發光元件的出光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表面所成夾角為銳角。一種顯示模組,其包括 一 具收容空間的框架、 一 顯示面板 及 一 發光單元,該發光單元包括 一 印刷電路4反及至少兩個相對 間隔設置的發光元件,其中該顯示面板及該發光單元收容在該 框架,該至少兩個發光元件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表面,且夾置 在該框架及該印刷電路板之間,該發光元件的出光方向與該印 刷電路板表面所成夾角為銳角。相較于現有技術,在本實用新型的光源單元及采用該光源 單元的顯示模組中,將該發光元件直接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表 面,通過該印刷電路板固定該發光元件,并通過焊接方式實現 該發光元件與該印刷電路板的電連接,減少組裝元件,簡化組 裝工序,方便組裝。另外,通過設定該發光元件與該印刷電路 板的夾角,控制該發光元件的出光方向,提高該光源單元可靠 度的同時,進而獲得 一 出光方向可控的光源單元。當顯示模組 應用該光源單元時,同樣減少組裝元件,使得整個顯示模組組裝更加方便可行。同時,該光源單元的可控性進 一 步提高整個 顯示模組的可靠性,通過控制該光源單元的出光方向,使得消 費者在顯示模組正面能夠獲得較佳的視覺美感。
圖1是一種現有技術顯示模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顯示模組一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是圓2所示顯示模組的光源單元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光源單元的發光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圖3所示光源單元的導光柱的側面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 ,是本實用新型顯示模組 一 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 分解示意圖。該顯示模組30是一顯示終端,其包括一第一框架 31、 一顯示面板33、 一背光模組34、 一光源單元35及一第二 框架37。該第一框架31與該第二框架37相互卡合設置,并圍 成一收容空間(未標示),該顯示面板33、該背光模組34及該光 源單元35收容在該收容空間內。該第一框架31是一中空矩形塑料框架,其包括一前壁311 及四個依次首尾相接的側壁3 1 3 。該前壁3 11是 一 矩形環狀結構, 其形成 一 矩形開口 。該四個側壁313均4立于該前壁311 —側, 且同時垂直于該前壁311。該多個卡勾315自該側壁313的內側 向該第 一 框架31的內部延伸。該第二框架37是 一 矩形無蓋塑 料外殼,其包括一后壁371及四個首尾依次相接的側邊373,該 側邊373垂直于該后壁371設置,在該側邊373上設置有多個 卡槽375,且該多個卡槽375分別對應于該第一框架31的多個 卡勾315。該笫一框架31與該第二框架37通過該卡勾315與該 卡槽375的相互卡合而組裝成具收容空間的固持框體。該顯示面板33是 一 用以顯示畫面的液晶顯示面板。該背光 模組34提供光束至該顯示面板33,以保證該顯示面板33顯示 畫面。該顯示面板33與該背光模組34疊合設置后收容在該第 一框架31與該第二框架37所圍成的收容空間內,其中該顯示 面板33鄰近該第 一 框架31的前壁311 —側設置,且其顯示區 域與該前壁311所圍成的開口區域相對應。該背光才莫組34鄰近 該第二框架37的后壁371 —側設置。該顯示面板33的一側面 與該第二框架37的相鄰側邊373之間留有 一 間隙。該光源單元35夾設在該第一框架31的前壁311與該第二 框架37的后壁371之間,且同時收容在該顯示面板33的側面 與該第二框架37的側邊373間的間隙內。該光源單元35提供一定亮度的光束至該第一框架31的前壁313內表面,以在該第 一框架31外側形成一暈光的視覺效果,其中該光源單元35的 立體結構如圖3所示。該光源單元35包括一印刷電路板351、兩個發光元件353 及一導光柱355 。該印刷電路板351鄰近該第二框架37的側邊 373設置,且該印刷電路板351鄰近該第二框架37的后壁373 一側表面設置有多個導電線路(圖未示),在鄰近該第 一 框架31 的前壁313 —側表面設置有一反射層3511。同時在該印刷電路 板351中間區域設置有多個插槽3513。該兩個發光元件353對稱間隔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351的 反射層3511 —側,且該兩個發光元件3 53與該印刷電路板351 表面的其中兩個插槽3513分別對應。再請參閱圖4,是該發光元件3 53的立體示意圖。每一發光 元件353包括一底座353 1及一設置在該底座353 1的發光二極 管3535。該底座353 1是一整體呈楔型柱狀的塑料套件,其包括一楔 型面3532、 一第一平面3533及一底面3534。該楔型面3532連 接該底面3534及該第一平面3533,并與該底面3534的夾角為 銳角,如呈35度。該第 一平面3533與該底面3534相對設置, 并垂直于該楔型面3532。在該底面3534設置有收容在該插槽 3513的兩個支架3536,該兩個底座3531的底面3534 ^氐接該印 刷電路板3 5 1表面。該兩個發光二才及管3535分別對應i殳置在該兩個底座353 1 的第一平面3533上,且該兩個發光二極管3535的出光方向均 與該印刷電路板351表面呈35度夾角。該發光二極管3 53 5的 電極3 53 7貫穿該底座3 53 1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351的另 一側 表面,并通過焊接方式與該印刷電路板351鄰近該第二框架3 7 的后壁371 —側表面的導電線路電連接。再請一并參閱圖5,是圖3所示光源單元35的導光柱355 的側面局部示意圖。該導光柱355是一長條狀壓克力板,其包括相對設置的一出光面3551及一底面3553,其中在該底面3553 表面設置有多個V型微結構3 554。該多個V型微結構3 554是 由多個等腰三棱柱平行排列形成,且該V型微結構3 5 54的頂角 為60度,每兩個相鄰V型微結構3554的斜邊相互連接。通過 設置在該底面3551的多個V型微結構3554的反射及會聚作用, 使得自該底面3 553射入并穿過該導光柱355的光束強度分布均 勻。當該導光柱355安裝在該光源單元35時,其出光面3551 貼近該第 一 框架31的前壁311內側表面,該底面3553相對該 印刷電路板351設置,使得該兩個發光元件353夾于該導光柱 3 5 5與該印屌寸電3各板3 5 1之間。在組裝過程中,首先,將該背光模組34收容在該第二框架 37,使得該背光模組34抵接該第二框架37的后壁371,將該顯 示面板33疊合設置在該背光模組34上。然后,將該光源單元 35設置于該第二框架37的側邊373與該顯示面板34的側面間 的間隙內并固定。接著,蓋合該第一框架31,使得該第一框架 31的開口處與該顯示面板33的顯示區域相對應,同時通過該第 一框架31側壁311的卡勾315與該第二框架37側壁371的卡 槽375相互卡合固持該顯示面板33、該背光模組34及該光源單 元35。當該顯示模組30工作時,該印刷電路板351同時接收外界 電信號,并驅動該發光元件353的發光二極管3535發出光束。 該發光二極管3535產生的光束沿與該印刷電路板351表面呈35 夾角方向出射,并傳輸至該導光柱355,其中部分光束直接傳輸 至該導光柱355的底面3553,經該V型微結構3554的散射及會 聚作用后沿該出光面355 1出射,另 一部分光束經該印刷電路板 351的反射層3511反射后再次射入該導光柱355 。自該導光柱 355的出光面3551出射的光束射向該第一外殼31的前壁311內 表面,進而控制該第一外殼31的前壁311的透光率,該顯示面 板30在顯示畫面外圍邊緣位置形成一 暈光效果的光帶,且沿從 中間向兩邊方向,該光帶的光束亮度呈減弱漸變。當然,為了取得不同強度的顯示效果,可以根據需要設定該發光元件353的出光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351的表面間夾角 大小,以獲得不同漸變程度的光帶。相較于現有技術,在該背光模組30中,通過將該發光元件 353直接固定在該印刷電路板351的方式以保證該發光元件353 相對于該印刷電路板351的靜止,提高該顯示模組30的可靠性。 另外,因為直接將該發光元件353直接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351, 通過該第一外殼31與該第二外殼37夾固該光源單元35,避免 使用另外的輔助固持元件,減少組裝元件數目,有效提高組裝 效率。為滿足消費者的視覺欣賞需求,還可以改變該發光元件 353產生光束顏色配合該第 一外殼31的色彩,形成不同顏色的 光帶,或者改變該發光元件353的出光方向,從而獲得漸變暈 光效果,提高視覺美感。
權利要求1.一種光源單元,其包括一印刷電路板及至少兩個相對間隔設置的發光元件,該至少兩個發光元件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的表面,其特征在于該至少兩個發光元件出光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表面所成夾角為銳角。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單元,其特征在于該兩個發光元件 的出光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表面所成夾角為35度。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單元,其特征在于該發光元件是發 光二極管單元,該發光二極管單元包括一底座及一設置在該底座上 的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的電極貫穿該底座與該印刷電路板電 連接。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單元,其特征在于該底座通過黏著 劑貼附在該印刷電路板表面,且該發光元件的電極與該印刷電路板 電連接。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單元,其特征在于該印刷電路板表 面設置有兩個插槽內,每一插槽對應收容一發光元件,該底座收容 在該插槽,該發光元件的電極穿過該插槽,并與該印刷電路板背面 的導電線路焊接。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單元,其特征在于該光源單元還包 括一導光柱,該導光柱包括一底面及一與該入光面相對設置的出光 面,該底面4妻收自該發光元件發出的光束。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單元,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柱鄰近該 發光元件的底面設置有多個V型微結構,該V型微結構是由多個三棱 柱平行排列形成,且該三棱柱的頂角為60度。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單元,其特征在于該印刷電路板鄰 近該發光元件一側的表面設置有一反射層。
9. 一種顯示模組,其包括一具收容空間的框架、 一顯示面板及 一發光單元,該發光單元包括一印刷電路板及至少兩個相對間隔設 置的發光元件,其中該顯示面板及該發光單元收容在該框架內,該 發光元件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表面,且夾于該框架及該印刷電路板之間,其特征在于該發光元件的出光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表面所 成夾角為銳角。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該發光元件的 出光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表面所成夾角為35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源單元及采用該光源單元的顯示模組。該光源單元包括一印刷電路板及至少兩個相對間隔設置的發光元件,其中該發光元件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表面,該發光元件的出光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表面所成夾角為銳角。在該實用新型中,將該發光元件設置在該印刷電路板,通過該印刷電路板直接固定該發光元件,減少組裝元件,簡化組裝工序,提高該光源單元的可靠度。同時設置該發光元件與該印刷電路板的呈一定夾角,控制該光源單元的出光方向,使采用該光源單元的顯示模組在使用過程中,能夠讓消費者獲得一漸變型暈光效果。
文檔編號G09F9/33GK201093372SQ20072012257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31日
發明者李明傳, 王德旭, 王照宇 申請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