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
【背景技術】
[0002]在大規模組合式印刷生產環境中,凹版印刷機的烘干裝置由于結構設計不合理,在各個印刷組的一側設有烘干裝置,直接導致油墨會出現假干的現象;紙張表面烘干時紙張均勻性較差,導致安全性能較差;油墨中一些揮發性有機物得不到完全的揮發。在冬季北方地區,低溫環境對油墨的影響非常大,油墨粘度變大、流動性減慢,印刷品色彩和效果往往達不到設計要求,產品質量下降,對于多條生產線組合印刷的生產方式來說,還存在印刷機協調性和機動性差的問題,降低了印刷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包括印刷機架體,所述印刷機架體上設有油墨槽,所述油墨槽內底端設有多個彈簧,所述彈簧上設有擋板,在擋板上設有多個出墨孔,所述油墨槽的底端設有空腔,空腔的兩端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出風口上設有風量控制板;在機體內安裝有熱風機,所述熱風機通過風管與進風口和烘箱內的出風頭連接;烘箱設置在機體的一側,在烘箱內設有絲桿,絲桿的外端與一電機連接,在絲桿上設有螺母,螺母的底端與出風頭連接;所述的架體通過連接座與一移動底座固定連接,在移動底座的下方安裝有縱向平移導軌,縱向平移導軌與所述的移動底座相互配合;移動底座的下端設有行走裝置,該行走裝置包括行進電機、第一同步輪、同步帶、第一行走輪、第二同步輪、驅動軸、第二行走輪、第二輔助行走輪、第一輔助行走輪、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并列設置,行進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同步輪固定連接,第一同步輪經同步帶與第二同步輪連接,第二軸承座、第一軸承座由左至右依次設置在第二同步輪兩側的底座下端,第一行走輪設置在第一軸承座外側與驅動軸的一端連接,驅動軸上串聯連接第一行走輪、第二同步輪、第二行走輪,第二行走輪經第二軸承座外部與驅動軸的端部連接。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出風頭上設有風網,所述風管上設有風量控制閥。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底座底端內部內還設有一電源裝置,該電源裝置與行進電機和一遙控裝置電連接。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行進電機固裝在底座的底端內部;所述的第一輔助行走輪和第二輔助行走輪分別平行于第一行走輪和第二行走輪并設置在底座底端內部。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既能夠通過控制空腔內的風量對油墨槽進行加熱,進而升尚油墨槽內的油墨,使油墨能夠處在穩定的溫度范圍內,提尚油墨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從而提高產品在色彩、文字、圖案等方面的印刷質量;同時本實用新型通過移動底座和導軌的配合可以方便的將印刷機快速轉移到組合生產線上需要印刷作業處,大大提高了印刷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移動底座內驅動裝置的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3]請參閱圖1?2,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包括印刷機架體,所述印刷機架體上設有油墨槽12,所述油墨槽12內底端設有多個彈簧,所述彈簧上設有擋板11,在擋板11上設有多個出墨孔,所述油墨槽12的底端設有空腔14,空腔14的兩端設有進風口 10和出風口 13,所述出風口 13上設有風量控制板;在機體內安裝有熱風機15,所述熱風機15通過風管9與進風口 10和烘箱3內的出風頭I連接;烘箱3設置在機體的一側,在烘箱3內設有絲桿7,絲桿7的外端與一電機4連接,在絲桿7上設有螺母2,螺母2的底端與出風頭I連接;所述的架體14通過連接座與一移動底座5固定連接,在移動底座5的下方安裝有縱向平移導軌6,縱向平移導軌6與所述的移動底座5相互配合,使得架體14可以在機體縱向上進行可控的軌道運動,方便組合印刷;
[0014]在出風頭I上設有風網,所述風管9上設有風量控制閥8。
[0015]移動底座5的下端設有行走裝置,該行走裝置包括行進電機514、第一同步輪519、同步帶521、第一行走輪511、第二同步輪513、驅動軸515、第二行走輪517、第二輔助行走輪518、第一輔助行走輪520、第一軸承座512、第二軸承座516 ;第一同步輪519、第二同步輪513并列設置,行進電機514的輸出軸與第一同步輪519固定連接,第一同步輪519經同步帶521與第二同步輪513連接,第二軸承座516、第一軸承座512由左至右依次設置在第二同步輪513兩側的底座下端,第一行走輪511設置在第一軸承座512外側與驅動軸515的一端連接,驅動軸515上串聯連接第一行走輪511、第二同步輪513、第二行走輪517,第二行走輪517經第二軸承座516外部與驅動軸515的端部連接;
[0016]所述行進電機514固裝在底座5的底端內部;所述的第一輔助行走輪520和第二輔助行走輪518分別平行于第一行走輪511和第二行走輪517并設置在底座5底端內部,這樣使印刷機架體在行進時更加穩定;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在底座5底端內部內還設有一電源裝置,該電源裝置與行進電機514和一遙控裝置電連接,方便遠程控制,當需要移動鋼網3時,通過遙控裝置控制即可實現鋼網3的自動移動,控制調節非常方便。
[0018]油墨槽內的彈簧與擋板的設計是防止紙輥沾墨時油墨的飛濺,通過風管上的控制閥與出風口的控制板,來控制空腔內的風量對油墨槽進行加熱,進而升高油墨槽內的油墨,使油墨能夠處在一個穩定的溫度范圍內,提尚油墨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從而提尚廣品在色彩、文字、圖案等方面的印刷質量;通過控制電路來控制電機的正反轉,電機驅動絲桿轉動,同時螺母帶動出風頭在烘箱內移動,對紙張表面烘干,油墨不會出現假干的現象,有利于揮發性有機物得完全的揮發,提高了烘干的質量。
[0019]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機架體,印刷機架體上設有油墨槽,所述油墨槽內底端設有多個彈簧,所述彈簧上設有擋板,在擋板上設有多個出墨孔,所述油墨槽的底端設有空腔,空腔的兩端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出風口上設有風量控制板;在機體內安裝有熱風機,所述熱風機通過風管與進風口和烘箱內的出風頭連接;烘箱設置在機體的一側,在烘箱內設有絲桿,絲桿的外端與一電機連接,在絲桿上設有螺母,螺母的底端與出風頭連接;所述的架體通過連接座與一移動底座固定連接,在移動底座的下方安裝有縱向平移導軌,縱向平移導軌與所述的移動底座相互配合;移動底座的下端設有行走裝置,該行走裝置包括行進電機、第一同步輪、同步帶、第一行走輪、第二同步輪、驅動軸、第二行走輪、第二輔助行走輪、第一輔助行走輪、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并列設置,行進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同步輪固定連接,第一同步輪經同步帶與第二同步輪連接,第二軸承座、第一軸承座由左至右依次設置在第二同步輪兩側的底座下端,第一行走輪設置在第一軸承座外側與驅動軸的一端連接,驅動軸上串聯連接第一行走輪、第二同步輪、第二行走輪,第二行走輪經第二軸承座外部與驅動軸的端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在出風頭上設有風網,所述風管上設有風量控制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底端內部內還設有一電源裝置,該電源裝置與行進電機和一遙控裝置電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進電機固裝在底座的底端內部;所述的第一輔助行走輪和第二輔助行走輪分別平行于第一行走輪和第二行走輪并設置在底座底端內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生產線中的凹版印刷機,包括印刷機架體,所述印刷機架體上設有油墨槽,所述油墨槽內底端設有多個彈簧,所述彈簧上設有擋板,所述油墨槽的底端設有空腔,空腔的兩端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出風口上設有風量控制板;在機體內安裝有熱風機,所述熱風機通過風管與進風口和烘箱內的出風頭連接;烘箱設置在機體的一側,在烘箱內設有絲桿,在絲桿上設有螺母,螺母的底端與出風頭連接;所述架體通過連接座與一移動底座固定連接,在移動底座的下方安裝有縱向平移導軌;本實用新型通過移動底座和導軌的配合可以方便的將印刷機快速轉移到組合生產線上需要印刷作業處,大大提高了印刷生產效率。
【IPC分類】B41F9/00, B41F31/07
【公開號】CN204801237
【申請號】CN201520466355
【發明人】劉海明
【申請人】劉海明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