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絲網印刷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絲網印刷機,包括有依次設置的印刷裝置、烘干裝置、牽引裝置和收卷裝置,烘干裝置包括有箱體、前加熱管、后加熱管、紅外線燈、前風機、后風機、若干塊通風板以及前分流器和后分流器,紅外線燈設置在通風板拼接間隙,通風板上布滿通風孔,前加熱管設于箱體上層的前部,后加熱管設于箱體上層的后部,前風機設置在前加熱管的上方且與前加熱管相對設置,后風機設置在后加熱管的上方且與后加熱管相對設置,前后分流器均呈錐形,前分流器設置在前加熱管和通風板之間,后分流器設置在后加熱管和通風板之間,箱體頂端的中部設有前后通風口,前通風口與前風機的進風口形成前風回收通道,后通風口與后風機的進風口形成后風回收通道。
【專利說明】
一種絲網印刷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印刷設備,特別涉及的是一種絲網印刷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絲網印刷機的烘干設備只采用熱吹風機將印刷出來的產品進行吹干,但是烘干效果并不理想;牽引設備采用的是氣缸,由氣缸驅動牽引輥轉動帶動印刷品輸送,但是氣缸驅動牽引輥轉動的角度精度難以控制,可調性低,會造成印刷套色不準確,印刷效果差。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絲網印刷機,提高印刷品烘干效果和印刷效果。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絲網印刷機,包括有依次設置的印刷裝置、烘干裝置、牽引裝置和收卷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裝置包括有箱體、前加熱管、后加熱管、紅外線燈、前風機、后風機、若干塊通風板以及前分流器和后分流器,所述若干塊通風板拼接形成通風裝置,所述通風裝置將箱體分隔為上層和下層,所述紅外線燈設置在通風板拼接間隙,所述通風板上布滿通風孔,所述箱體下層設有印刷品傳送通道,所述前加熱管設于箱體上層的前部,所述后加熱管設于箱體上層的后部,所述前風機設置在前加熱管的上方且前風機的出風口與前加熱管相對設置,所述后風機設置在后加熱管的上方且后風機的出風口與后加熱管相對設置,所述前分流器和后分流器均呈錐形,所述前分流器設置在前加熱管和通風板之間,所述后分流器設置在后加熱管和通風板之間,所述箱體頂端的中部設有前通風口和后通風口,所述前通風口與前風機的進風口形成前風回收通道,所述后通風口與后風機的進風口形成后風回收通道;
所述牽引裝置包括輸送帶、牽引筒、伺服電機和壓筒輥,所述牽引筒與伺服電機連接且由伺服電機驅動進行轉動,所述輸送帶繞于牽引筒上,所述壓筒輥與牽引筒相對設置,所述輸送帶設于牽引筒和壓筒輥之間;
所述收卷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若干個傳送輥、錘輥、防止回轉的單向軸承以及由動力源驅動進行收卷的收卷車昆。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烘干裝置實現熱風循環,不僅能夠對印刷品進行充分地烘干,而且還能對熱風進行回收再次利用,十分節能環保;牽引裝置采用伺服電機驅動,實現可控可調,提高牽引精確度;收卷裝置中的錘輥能夠使印刷品在傳送過程中保持張緊狀態;防回轉機構可防止由于錘輥自重的存在而被拉動進行回轉。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發明整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烘干裝置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烘干裝置仰視圖;
圖4為本發明烘干裝置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牽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收卷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參照附圖1,一種絲網印刷機,包括有依次設置的印刷裝置10、烘干裝置20、牽引裝置30和收卷裝置40。印刷裝置10為現有技術,印刷原理:通過刮板的擠壓,使油墨通過圖文部分的網孔轉移到承印物上,形成與原稿一樣的圖文。
[0008]參照附圖2和附圖3,所述烘干裝置20包括有箱體21、前加熱管22、后加熱管23、紅外線燈24、前風機25、后風機26以及若干塊通風板27以及前分流器291和后分流器292,箱體21呈長方體,所述若干塊通風板27拼接形成通風裝置,所述通風裝置將箱體21分隔為上層和下層,所述通風板27上布滿通風孔28,所述紅外線燈24設置在通風板27拼接間隙,使得被加熱管加熱后的熱風穿過通風板27,所述箱體21下層設有印刷品傳送通道50,箱體I可以打開,可以關閉蓋住印刷品傳送通道50,讓印刷品在被烘干的過程中能夠保證相對較為密封的狀態。
[0009]所述前加熱管22設于箱體I上層的前部,所述后加熱管23設于箱體21上層的后部,所述前風機25設置在前加熱管22的上方且前風機25的出風口與前加熱管22相對設置,所述后風機26設置在后加熱管23的上方且后風機26的出風口與后加熱管23相對設置,所述前分流器291和后分流器292均呈錐形,所述前分流器291設置在前加熱管22和通風板27之間,所述后分流器292設置在后加熱管23和通風板27之間,使得風機吹出的風分別經過加熱管進行加熱,然后經過加熱的熱風經過錐形的分流器進行擴散,擴散后穿過通風板進入印刷品傳送通道,擴散后的熱風吹到印刷品傳送通道50,烘干更加均勻,效果更佳,能夠防止熱風直接作用于印刷品;而且前后都有設置,即可完成兩次烘干工序。
[0010]參照附圖2和附圖4,所述箱體21頂端的中部開設有前通風口211和后通風口212,所述前通風口 211與前風機25的進風口形成前風回收通道213,所述后通風口 212與后風機26的進風口形成后風回收通道214,前風機25和后風機26會將在印刷品傳送通道50中水平傳送的熱風向上吸,先將熱風通過前通風口 211和后通風口 212,然后進入前風回收通道213和后風回收通道214,分別由前風機25和后風機26進行回收,回收后的熱風再經前風機25和后風機26吹出,形成熱風循環,防止熱風流失,提高烘干效果,節能環保。
[0011]參照附圖5,所述牽引裝置30包括輸送帶31、牽引筒32、伺服電機(圖中未標出)和壓筒輥33,所述牽引筒32與伺服電機連接且由伺服電機驅動進行轉動,所述輸送帶31繞于牽引筒32上,輸送帶31由牽引筒32帶動進行傳送印刷品,由于牽引筒32轉動必須是間歇性轉動,所以由伺服電機驅動牽引筒轉動,可調性高,提高牽引筒牽引的精確度,防止套色不準確。所述壓筒輥33與牽引筒32相對設置,所述輸送帶31設于牽引筒32和壓筒輥33之間,調節壓筒輥33與牽引筒32之間的間距來夾住輸送帶31,增大輸送帶31與牽引筒32之間的摩擦力,防止輸送帶31在傳送的過程中出現打滑。
[0012]所述牽引裝置30和收卷裝置40之間還設有紅外干燥箱60,對印刷品最后進行一次烘干工序,確保印刷品的印刷質量。
[0013]參照附圖6,所述收卷裝置40包括依次設置的若干個傳送輥、錘輥41、防回轉機構42以及由動力源43驅動進行收卷的收卷輥44。在本實施例中,傳送輥設有兩個,第一傳送輥45銜接于紅外干燥箱60,第二傳送輥46設置在第一傳送輥45的后側上方,錘輥41設置在第二傳送輥46的后側下方,錘輥41通過安裝座47設置在豎直的滑動軌道48上,使得錘輥41能夠沿著滑動軌道48上下移動。由于錘輥41的自重和收卷輥44對印刷品的拉扯會讓錘輥41上下運動,錘輥41的設置是為了保證印刷品在傳送過程中保持張緊狀態,因為印刷品在印刷裝置10和烘干裝置20部時會受牽引裝置30的帶動進行間歇傳動,一動一停移動一停,但是收卷裝置40是不間斷進行收卷的,所以為了在牽引裝置30停頓的時候收卷裝置40依舊能夠順利進行工作,那么必需通過錘輥41上下運動來調節。所述防回轉機構42可以采用單向軸承,也可以采用棘輪和棘爪,使得滾輪只能向一個方向轉動,向另一個方向會產生很大的阻力,防止由于錘輥自重的存在而往回轉動。所述動力源43可以采用電機,收卷輥44由電機帶動對印刷品進行收卷工作。
【主權項】
1.一種絲網印刷機,包括有依次設置的印刷裝置(10)、烘干裝置(20)、牽引裝置(30)和收卷裝置(40),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裝置(20)包括有箱體(21)、前加熱管(22)、后加熱管(23)、紅外線燈(24)、前風機(25)、后風機(26)、若干塊通風板(27)以及前分流器(291)和后分流器(292),所述若干塊通風板(27)拼接形成通風裝置,所述通風裝置將箱體(21)分隔為上層和下層,所述紅外線燈(24)設置在通風板(27)拼接間隙,所述通風板(27)上布滿通風孔(28),所述箱體(21)下層設有印刷品傳送通道(50),所述前加熱管(22)設于箱體(21)上層的前部,所述后加熱管(23)設于箱體(22)上層的后部,所述前風機(25)設置在前加熱管(22)的上方且前風機(25)的出風口與前加熱管(22)相對設置,所述后風機(26)設置在后加熱管(23)的上方且后風機(26)的出風口與后加熱管(23)相對設置,所述前分流器(291)和后分流器(292)均呈錐形,所述前分流器(291)設置在前加熱管(22)和通風板(27)之間,所述后分流器(292)設置在后加熱管(23)和通風板(27)之間,所述箱體(21)頂端的中部設有前通風口(211)和后通風口(212),所述前通風口(211)與前風機(25)的進風口形成前風回收通道(213),所述后通風口(212)與后風機(26)的進風口形成后風回收通道(214); 所述牽引裝置(30)包括輸送帶(31)、牽引筒(32)、伺服電機和壓筒輥(33),所述牽引筒(32)與伺服電機連接且由伺服電機驅動進行轉動,所述輸送帶(31)繞于牽引筒(32)上,所述壓筒輥(33)與牽引筒(32)相對設置,所述輸送帶(31)位于牽引筒(32)和壓筒輥(33)之間; 所述收卷裝置(40)包括依次設置的若干個傳送輥、錘輥(41)、防回轉機構(42)以及由動力源(43 )驅動進行收卷的收卷輥(44 )。
【文檔編號】B41F13/02GK106079858SQ201610627544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3日 公開號201610627544.X, CN 106079858 A, CN 106079858A, CN 201610627544, CN-A-106079858, CN106079858 A, CN106079858A, CN201610627544, CN201610627544.X
【發明人】鐘晴晴
【申請人】鐘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