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制造可壓縮的印刷用氈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更具體說涉及一種能容易地將氈的整體厚度控制在標準尺寸的有限范圍內的方法。
印刷用氈用于高速膠印機中,將一塊氈安裝在膠印滾筒上,以其表面印刷層面對印刷板。印刷時,由浸潤單元供給水,由油墨單元供給油墨。然后板上的油墨圖像被傳送到氈上,并然后印刷在一張通過氈和壓印滾筒的紙上。
帶有一可壓縮層的可壓縮印刷用氈通常用來作為印刷用氈。一可壓縮的印刷用氈包括一由數個織物骨架制成的加強層,一置于加強層之上的可壓縮層,一也由織物制成并置于可壓縮層之上的支承件,和一用作印刷表面的表面橡膠層。
為了下述目的一可壓縮層設置在印刷用氈上。
首先,它防止了被印圖像的“模糊”。當輥隙附近的印刷表面承受不平均壓緊時,最終的被印圖像就變得不清楚或“模糊”。由于可壓縮層允許壓力的不均勻分布所以它被設置來防止這種模糊。
第二個目的是防止“沖擊”。可壓縮層減輕并吸收在實際印刷期間當兩張以上的紙偶然輸進時可能產生的沖擊,因此就降低了對印刷用氈的損壞并防止氈的印刷性能的惡化。
第三,在印刷用氈于印刷機輥隙處擠壓之后由于可壓縮層允許氈恢復至其原始厚度,印刷表面的平整度和厚度可保持不變。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并獲得清楚的圖像,在高速膠印機中采用了可壓縮的印刷用氈。
作為形成所述可壓縮層的方法,以下三種方法在過去是已知的。
根據一個這種方法,在形成可壓縮層的合成橡膠化合物中混入一種發泡劑,在橡膠的硫化期間發泡從而在可壓縮層內形成小氣囊。根據另一種方法,將包含微球(其外殼由玻璃,酚醛樹脂或熱塑材料制成)的氣體混入橡膠以在層內形成封閉的小氣囊。根據另一種方法,將食鹽和糖之類的粉末材料(它們可由水和甲醇之類的液體濾取)混入合成橡膠化合物,然后在硫化之后濾取粉末以形成帶小氣囊的可壓縮層。
參照圖4,現在描述制造一可壓縮印刷用氈的現有技術方法。一合成橡膠化合物2被涂敷在由棉花,人造纖維或聚脂制成的織物1上。化合物2含有發泡劑,微球或可濾取粉末,這取決于形成可壓縮層的特殊步驟。在化合物2于織物上涂敷至一預定厚度,一由織物制成的支承層3被層壓在合成橡膠化合物層2上。具有較細纖維的織物常用來作為層3,這樣織物的花紋不會顯示在最上面的橡膠層。
在織物層1的下面設置有一或兩層織物以形成一加強層4。通過用橡膠粘合劑粘接可容易地層壓這些織物。最后,支承層3被涂敷一耐油橡膠以形成一表面層5。這樣,就形成了一包括合成橡膠化合物層2,一加強層4和一表面橡膠層5的層壓結構7。
當將結構7纏繞進一輥筒內時,將一養護紙置于層壓結構7上以保護表面橡膠層5。如果直接與橡膠層接觸,硫化后養護紙會與橡膠層5粘接并且不會從橡膠層5上脫開。所以當將結構7纏繞進一輥筒內時通常將滑石粉噴在橡膠層5上以防止紙的粘接。
由養護紙保護并纏繞進一輥筒內的層壓結構7然后承受硫化處理。當可壓縮層是通過發泡工藝形成時,可在硫化的同時進行發泡。例如,纏繞進一輥筒內的層壓結構7可設置成平行于硫化鼓并與之相對。層壓結構7以其一端抽出并纏繞于硫化鼓上3/4圓周。層壓結構7被壓抵在硫化鼓上并與鼓一起轉動。通過調節硫化鼓的轉速及溫度,在硫化鼓轉動其圓周的3/4時可獲得層壓結構7的發泡和硫化。
當可壓縮層的小氣囊是由發泡工藝或是采用微球形成時,硫化的完成就意味著可壓縮層的形成。在采用可濾取粉末形成小氣囊的情況下,在硫化后必須進行淘析。在采用發泡劑形成可壓縮層的情況下,硫化鼓可僅用于發泡的目的,可采用一硫化機進行硫化。
隨著一旦硫經完成形成可壓縮層,作為最后一個步驟采用一砂紙研磨機之類的拋光機拋光表面橡膠層6,直到表面成為具有規定不平度的很平滑的表面輪廓。用一針型裝置測量時,該表面不平度在10點高度RZ內最好從2μm至15μm。
上述現有技術方法(包括步驟為層壓合成橡膠化合物2,加強層4和表面橡膠層5以獲得層壓結構,硫化該結構,然后拋光所得結構的表面)具有以下缺陷。
一是氈的整體厚度不能很好地控制。由于承受硫化處理時合成橡膠往往會收縮,并且硫化后最終的層壓結構7之厚度往往會減小,即產生所謂“收縮”。就可壓縮印刷用氈來說,當氈安裝在膠印滾筒上時厚度的嚴格及微小的調整是必要的。即使厚度上的微小偏差也會對印刷性能產生重大影響。所以通過硫化后將收縮控制在規定范圍內而將氈之整體厚度控制在標準規定的有限范圍內是很重要的。然而,形成厚度大得足以允許硫化后收縮的層壓結構然后將氈的厚度控制在一規定范圍內是極其困難的。
收縮的范圍不斷波動,主要是因為其一橡膠化合物中的溶劑隨時間變化。其二在制造期間室溫波動。第三個原因是以合成橡膠化合物2,表面橡膠層5及橡膠粘合劑的形式涂敷的橡膠粘合劑數量有變化。還一個原因是滲入織物層的合成橡膠化合物2和表面橡膠層5的數量有變化。
如圖4所示,設表面橡膠層5的厚度為T1,加強層4,合成橡膠化合物2和支承層3層壓后的厚度為T2,層壓結構7的整體厚度為T3,那末硫化之后收縮產生在T1和T2中。然而,控制T1或者T2中的該收縮十分困難。而且,只有在硫化完成后才能確認總厚度T3是否在規定之內。所以很困難將氈的整體厚度控制在規定之內,這就導致最后印刷的質量不好。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形構思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其中可容易地控制硫化后產生的收縮的量。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其中氈的整體厚度可在任何時候被控制于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本發明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該氈可方便滾筒安裝,換句話說該氈可容易地安裝于膠印滾筒之上。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本發明在結構上具有以下特征。
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驟,形成一個包括一可壓縮層,一表面橡膠層的中間層壓結構,將所述中間層壓結構與預先備好的包括一層或兩層織物的加強層層壓,硫化這樣得到的層壓結構,并拋光表面橡膠層。
有兩種形成所述中間層壓結構的可能方法。根據一個方法,將要構成可壓縮層的合成橡膠化合物層壓在一層織物上。然后,如果采用發泡工藝,就采用一加熱裝置使合成橡膠化合物進行發泡以形成可壓縮層。如果采用粉末濾取工藝,就使合成橡膠化合物進行硫化,然后濾取其粉末成分以形成可壓縮層。最后,將一表面橡膠層經一支承件層壓在這樣獲得的可壓縮層上,并對之進行硫化處理。根據形成中間層壓結構的另一種方法,將要構成可壓縮層的合成橡膠化合物層壓在一織物層的下面。通過第一種方法中所述的任一步驟形成可壓縮層。最后,將表面橡膠層壓在所述織物的上表面上并使之硫化以形成中間層壓結構。這樣,根據第一種方法,中間層壓結構從底向上包括一織物層,一可壓縮層,一支承層和一表面橡膠層。根據第二種方法,中間層壓結構從底向上包括一可壓縮層,一織物層和一表面橡膠層。
通過與旋轉硫化鼓一體移動中間層壓結構進行所述發泡,而硫化本身是通過將一層壓結構纏繞在一輥筒上并采用一硫化機進行的。
根據本發明,通過使結構承受硫化測量中間層壓結構的收縮(該收縮是造成大部分收縮的原因)。一收縮量小的加強層然后層壓在中間層壓結構上。這樣,就必須根據中間層壓結構的厚度調節為層壓加強層而涂敷的橡膠粘合劑的數量,從而將最后的印刷用氈之整體厚度控制在標準規定的有限范圍內。
參照附圖,從下面的描述中可更全面地了解本發明,其中
圖1示出了形成一包括可壓縮層和表面橡膠層的中間層壓結構的過程;
圖2示出了層壓加強層的步驟;
圖3示出了層壓整個結構的過程;
圖4是一示意圖,解釋了制造一可壓縮氈的現有技術方法。
現在參照圖1-3,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特征是包括可壓縮層和表面橡膠層的中間層壓層與加強層是分開形成的。
首先,形成包括一可壓縮層和一表面橡膠層的中間層壓結構14。一層織物10上被敷涂上一合成橡膠化合物11,以形成一層將成為可壓縮層的合成橡膠化合物。對于織物10,可采用任何已知的如由棉花,人造纖維和聚脂制成的織物。根據形成可壓縮層的特定工藝,合成橡膠化合物11可含有一發泡劑,微球或可濾取粉末。采用攤鋪機,刀敷涂機或輥敷涂機可將所述合成橡膠化合物敷涂至所需厚度。
在敷涂合成2橡膠化合物11之后,工藝流程就推進至形成可壓縮層。根據其結構,可采用任何適當的工藝以形成可壓縮層。即,如果采用發泡工藝,可采用一加熱裝置產生發泡。如果混合微球,就可在硫化過程期間同時形成可壓縮層。如果采用可濾取粉末,在硫化過程后通過濾取粉末就可形成可壓縮層。
根據本發明,在合成橡膠化合物11下面僅提供了一層織物10。如果可壓縮層是通過發泡工藝形成的,這就有利于加熱期間的溫度控制而使發泡最佳化。在采用可濾取粉末以形成可壓縮層的情況下,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容易地濾取出粉末。而且,由于將層壓結構浸入濾取溶液內所需的時間變短,所以幾乎沒有損壞織物10的危險。這樣就改善了成品的耐久性。
應當注意如果可壓縮層是通過粉末濾取工藝形成的,最好將合成橡膠化合物11層壓在支承件12下面(下面將描述),而非織物10的上表面上。采用比織物10所用之紗更細并更具彈性的紗制成之織物作為支承件12,這樣織物的花紋不會顯示于表面橡膠層上。
然后,經支承件12將一表面橡膠層13涂敷并層壓在可壓縮層上。表面橡膠層13可包括耐油氯丁橡膠,腈橡膠和丙烯酸橡膠,并可加入至少一種添加劑,如硫和類似物的硫化介質,硫化促進劑和防老化劑。與合成橡膠化合物11的情況類似,表面橡膠13被涂敷的厚度為0.2至0.8mm。一旦表面橡膠層壓后,層壓結構就被硫化以形成中間層壓結構14,該中間層壓結構然后纏繞在一輥筒內以便硫化。在纏繞時,將滑石粉撒在表面橡膠13上以防止中間層壓結構14的頂面和底面粘接。在撒滑石粉之后,馬上插入銅版紙之類的養護紙,并將結構14纏繞在一輥筒內。通過硫化輥筒就完成了形成中間層壓結構的過程。這樣獲得的中間層壓結構14的總厚度為T4。
中間層壓結構纏繞在一輥筒內并為下一層壓步驟作準備。由于結構纏繞的時候,結構14內的橡膠已硫化并養護,所以不會粘接或變形。
在結構14的織物層10的下面將層壓一層或兩層織物。待層壓的織物必須事先備好。圖2示出了一例兩層織物。橡膠粘合劑16涂敷在織物15,15之間以層壓織物15,15,然后將后者通過涂敷橡膠粘合劑17層壓在中間層壓結構14的織物10上(見圖3)。層壓時測量織物15,15的厚度T5,并調整橡膠粘合劑17的厚度T6,這樣成品印刷用氈的整體厚度將在規定尺寸的有限范圍內。當合成橡膠化合物11被層壓在支承件12的底面上以通過粉末濾取工藝形成可壓縮層時,織物15將直接層壓在可壓縮層的底面上。
與粘接合成橡膠化合物11和表面橡膠13所用的橡膠粘合劑數量相比,橡膠粘合劑16和17的數量很少,所以不太會產生收縮。而且,由于待層壓的中間層壓結構14已經進行了硫化處理,所以不太會因進一步收縮而減小其厚度。所以有可能基于中間層壓結構14的厚度及層壓織物15,15的厚度測量結果通過調節待涂敷的橡膠粘合劑17的數量來容易地控制成品氈的整體厚度。所述織物15,15和織物10將構成加強層18。當僅有一層織物15時,它可用橡膠粘合劑17直接與織物10粘接。在這種情況下,織物15和織物10就自然構成了加強層18。
一旦上述層壓完成后,工藝流程就推進至硫化工藝。在此階段進行硫化以硫化所述橡膠粘合劑16和17以便粘合。任何現有技術裝置均可用來進行硫化而無任何特殊限制。
在拋光表面橡膠層的最后工藝中,將拋光表面橡膠層13以使之具有很平滑的表面輪廓,具有規定的不平度。可采用砂紙研磨機之類的拋光裝置拋光表面,當采用一針型表面光度儀測量時,獲得在10點高度RZ中不平度為2至15μm最好在5和7μm之間的平均表面。
根據本發明,由于通過將一中間層壓結構(它預先形成并包括一可壓縮層和一表面橡膠層)層壓在一底層上而將氈的整體厚度控制在規定尺寸的有限范圍內,所以最下層的加強層不限制于織物。可采用一種或數種紙如含橡膠紙,牛皮紙或厚襯紙,代替織物。而且,紙可與具有高抗拉強度的塑料片層壓。
從以上描述可明顯看出,本發明具有下述優點。當包括可壓縮層和表面橡膠層的中間層壓結構與加強層粘接時,可通過調整橡膠粘合劑涂敷的數量來容易地控制橡膠的收縮,從而將成品氈的整體厚度控制在給定尺寸的有限范圍內。由于成品氈的厚度在有限范圍內,所以可容易地將其安裝在膠印滾筒上而無需調節厚度,從而可容易并簡單地操作。
權利要求
1.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包括的步驟為形成一個包括一可壓縮層和一表面橡膠層的中間層壓結構,將所述中間層壓結構與預先備好的包括一層或兩層織物的加強層層壓,硫化這樣得到的層壓件,并拋光表面橡膠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間層壓結構是這樣形成的,即將要構成一可壓縮層的合成橡膠混合物層壓在一層織物的上表面上,加熱層壓件以形成可壓縮層,并經一支承層將表面橡膠層壓在可壓縮層上并對之進行硫化處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間層壓結構是這樣形成的,即將要構成可壓縮層的合成橡膠化合物層壓在一層織物的底面上,加熱這樣層壓的件以形成可壓縮層,并將表面橡膠層壓在所述織物的上表面上并對之進行硫化處理。
4.如權利要求1,2或3中任一個所述的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壓縮層是通過發泡工藝形成的。
5.如權利要求1,2或3中任一個所述的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壓縮層是通過采用微球形成的。
6.如權利要求1,2或3中任一個所述的一種制造可壓縮印刷用氈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壓縮層是通過采用可濾取的粉末件形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特征是包括一可壓縮層和一表面橡膠性(它造成大部分的收縮)的中間層壓結構首先被硫化并對其厚度的收縮程度進行測量,然后將一幾乎沒有收縮可能性的加強層層壓于其上。所以,通過調節用作粘接劑的橡膠粘合劑之數量,根據本發明的印刷用氈之整體厚度可控制在規定的有限范圍內。
文檔編號B41F30/00GK1072885SQ92110809
公開日1993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1991年11月26日
發明者根岸豊明, 相沢和敏 申請人:株式會社明治橡膠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