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料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包裝膜印刷料槽。
【背景技術】
[0002]包裝膜經過印刷輥印刷后,需要對印刷料槽中的油墨進行倒除、對印刷料槽進行清洗。
[0003]傳統的倒料得方法為:人工將盛裝有油墨的料槽從機架上取出,通過傾斜料槽,將油墨從料槽的開口處倒出。由于料槽本身較重,且在盛裝較多油墨的狀態下拆卸料槽,油墨容易從開口處溢出,不僅會污染環境、弄臟工作人員的衣物;而且,操作方式笨拙、增加勞動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操作簡單、方便排料、避免排油墨溢出、減少對周邊環境污染的包裝膜印刷料槽。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印刷料槽,包括料槽本體,所述料槽本體四周、底部密封而頂部開口 ;所述料槽本體的側面的下端設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包括進料口、出料口 ;所述進料口與所述料槽本體內部空腔相連通并與所述料槽本體的內底壁齊平,所述出料口向外延伸;所述排料管上還設置有控制油墨從所述排料管流出的閥門。
[0006]優選地,所述排料管向下傾斜。
[0007]優選地,所述出料口處設置有蓋子,所述蓋子能蓋合在所述出料口上。
[0008]優選地,所述蓋子的一端與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鉸接,所述蓋子的另一端設置有向下彎曲的U形彈性凸塊,所述出料口的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U形彈性凸塊相對應的凹槽;所述U形彈性凸塊能卡合在所述凹槽中。
[0009]優選地,所述料槽本體側面上端開設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靠近所述料槽本體的頂部;所述排料口的下方設置有接料槽。
[0010]優選地,所述排料口處焊接有導料槽,所述導料槽斜向下延伸至所述接料槽的上方并與所述料槽本體的內部空腔相連通。
[0011 ]優選地,所述料槽本體成船形狀。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3](I)通過在料槽本體的側面設置帶有閥門的排料管,當需要對料槽本體中的油墨進行清除時,通過打開閥門,即可實現料液順著排料管流出。
[0014](2)進一步,由于進料口與所述料槽本體的內底壁齊平,可以實現對料槽本體中的油墨進行最大程度的清除。
[0015](3)進一步,閥門長時間使用后,密封效果可能有所下降,發生漏料的現象。在出料口處設置有蓋子,起到二次密封的效果。
[0016](4)進一步,由于蓋子的一端與排料管出料口的一端鉸接,實現蓋子、排料管的一體化,防止蓋子丟失。
[0017](5)進一步,當料槽中的油墨較滿時,若工人人員沒有能夠及時發現,通過在料槽本體側面開設有靠近頂部開口的排料口,油墨能順著排料口自動流出至接料槽中。由于排料口處焊接有導料槽,起到導料的作用,使得從排料口流出的油墨均能流入至接料槽中。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包裝膜印刷干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加熱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橫向通風道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包裝膜印刷干燥裝置在打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印刷料槽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蓋子卡合在排料管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按工藝流程從前至后依次包括包裝膜喂入輥1、印刷機構、包裝膜印刷干燥裝置、牽引對輥2以及卷繞輥5。
[0026]包裝膜印刷干燥裝置包括進風管31、出風管32、干燥主體裝置。干燥主體裝置包括加熱裝置以及包裝膜8輸送裝置。
[0027]加熱裝置對包裝膜輸送裝置傳輸的包裝膜8其表面的油墨進行干燥。進風管31、出風管32均與加熱裝置相連通。
[0028]干燥裝置還包括加熱箱33。加熱箱33的頂部設置有進風口(圖中未畫出),加熱箱33通過進風機34與進風管31相連通,出風管32與出風機35相連通。其中,進風機34、出風機35均為現有風機。
[0029]通過在進風管31處設置加熱箱33,對流入至印刷干燥裝置的空氣進行預熱,提高空氣的溫度,并經印刷干燥裝置再次加熱,實現二次加熱的目的。防止在寒冷的冬季,外界空氣溫度較低,而傳統印刷干燥裝置的加熱功率又無法滿足對進入空氣進行充分加熱,從而影響包裝膜8表面的干燥效率,造成固化不徹底的后果。
[0030]如圖3所示,加熱箱33的內部空腔的上端設置有若干根第一加熱管331,第一加熱管331與外界電源相連。
[0031 ]作為優選方案,加熱箱33的內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凹槽(圖中為標出),第一加熱管331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對應的第一凹槽上。
[0032]通過在加熱箱33的內側壁上開設能安裝第一加熱管331的第一凹槽,便于對第一加熱管331的安裝、拆卸和維修。
[0033]作為優選方案,在進風口出還設置有格柵(圖中未畫出)。
[0034]如圖2所示,加熱裝置的一側與包裝膜輸送裝置的一側鉸接,加熱裝置的另一側通過現有的搭扣件9扣合在包裝膜輸送裝置的另一側上。加熱裝置的頂部與包裝膜輸送裝置頂部之間存在間隙。
[0035]如圖4、5所示,加熱裝置包括第一殼體361、通風道、第二加熱管362。通風道設置在第一殼體361的內部空腔中并與進風管31相連通,第二加熱管362設置在通風道中并與外界電源相連。
[0036]通風道包括縱向通風道363、橫向通風道364,縱向通風道363、橫向通風道364相連通并分布呈網絡狀。縱向通風道363與進風管31相連通,第二加熱管362設置在橫向通風道364中,橫向通風道364上設置有通風孔365。
[0037]作為優選,通風孔365呈條形狀,其長度方向與橫向通風道364的長度方向平行。通風孔365也可以為其他形狀,如圓孔狀。本實施例的通風孔365設計成條形狀,是為了增大通風量。
[0038]橫向通風道364的內側壁上設置有第二凹槽(圖中未標出),第二加熱管362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對應的第二凹槽上。
[0039]通過在橫向通風道364的內側壁上開設能安裝第二加熱管362的第二凹槽,便于對第二加熱管362的安裝、拆卸和維修。
[0040]如圖5所示,包裝膜輸送裝置包括第二殼體371、導輥372,若干根導輥372從下至上隔間橫置在第二殼體371的內部空腔中,其端部與第二殼體371的內側壁轉動連接。
[0041 ] 如圖1、6、7所示,印刷機構包括印刷輥41、壓印輥42以及料槽43。印刷輥41的底部設置在料槽中,印刷輥41的頂部露出料槽,壓印輥42設置在印刷輥41的上方。
[0042]料槽包括料槽本體43,料槽本體43四周、底部密封而頂部開口。料槽本體43的側面的下端設置有排料管44,排料管44向下傾斜,包括進料口、出料口。進料口與料槽本體43內部空腔相連通,出料口向外延伸。進料口與料槽本體43的內底壁齊平。排料管44上還設置有控制油墨從排料管44流出的閥門45。
[0043]通過在料槽本體43的側面設置帶有閥門45的排料管44,當需要對料槽本體43中的油墨進行清除時,通過打開閥門45,即可實現料液順著排料管44流出。
[0044]由于進料口與所述料槽本體43的內底壁齊平,可以實現對料槽本體43中的油墨進行最大程度的清除。
[0045]如圖7所示,作為優選的方案,出料口處還可以設置蓋子46,蓋子46的一端與出料口的一端鉸接,蓋子46的另一端設置有向下彎曲的U形彈性凸塊461,出料口的另一端設置有與U形彈性凸塊461相對應的凹槽441。1]形彈性凸塊461能卡合在凹槽441中。
[0046]閥門45長時間使用后,密封效果可能有所下降,發生漏料的現象。在出料口處設置有蓋子46,起到二次密封的效果。
[0047]進一步,由于蓋子46的一端與排料管44出料口的一端鉸接,實現蓋子46、排料管44的一體化,防止蓋子46丟失。
[0048]如圖6所示,作為優選地方案,在料槽本體43側面的上端還可以開設有排料口49,排料口 49靠近料槽本體43的頂部。排料口 49的下方設置有接料槽47。
[0049]作為優選地方案,排料口49處焊接有導料槽48,導料槽48與料槽本體43的內部空腔相連通并斜向下延伸至接料槽47的上方。
[0050]當料槽43中的油墨較滿時,若工人人員沒有能夠及時發現,通過在料槽本體43側面開設有靠近頂部開口的排料口 49,油墨能順著排料口 49自動流出至接料槽47中。
[0051 ]由于排料口 49處焊接有導料槽48,起到導料的作用,使得從排料口 49流出的油墨均能流入至接料槽47中。
[0052]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包裝膜8經包裝膜喂入輥I喂入至印刷機構,在印刷輥41、壓印輥42的作用下,將料槽43中的油墨帶入至包裝膜8上,進行印刷,再傳輸至包裝膜輸送裝置中,并沿著導輥372的排列方向向上傳輸。于此同時,外界空氣經加熱箱33預加熱后,通過進風管31流入至加熱裝置中的通風道中,進行二次加熱,加熱后的熱空氣通過條形通風孔365流入至包裝膜8的表面,對包裝膜8進行干燥,并通過出風管32流出。而干燥后的包裝膜8經牽引對輥2的牽引后,再通過引導輥6傳輸至卷繞輥5中,進行收卷。其中,圖中的箭頭表示空氣流動的方向。其中,圖中的箭頭表示空氣流動的方向。
[005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創造,凡在本實用新型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印刷料槽,包括料槽本體,所述料槽本體四周、底部密封而頂部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本體的側面的下端設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包括進料口、出料口 ;所述進料口與所述料槽本體內部空腔相連通并與所述料槽本體的內底壁齊平,所述出料口向外延伸;所述排料管上還設置有控制油墨從所述排料管流出的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向下傾斜。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處設置有蓋子,所述蓋子能蓋合在所述出料口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子的一端與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鉸接,所述蓋子的另一端設置有向下彎曲的U形彈性凸塊,所述出料口的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U形彈性凸塊相對應的凹槽;所述U形彈性凸塊能卡合在所述凹槽中。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本體側面上端開設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靠近所述料槽本體的頂部;所述排料口的下方設置有接料槽。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處焊接有導料槽,所述導料槽斜向下延伸至所述接料槽的上方并與所述料槽本體的內部空腔相連通。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本體成船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印刷料槽,包括料槽本體,所述料槽本體四周、底部密封而頂部開口;所述料槽本體的側面的下端設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包括進料口、出料口;所述進料口與所述料槽本體內部空腔相連通并與所述料槽本體的內底壁齊平,所述出料口向外延伸;所述排料管上還設置有控制油墨從所述排料管流出的閥門。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方便排料、避免排油墨溢出、減少對周邊環境污染的優點。
【IPC分類】B41F31/02
【公開號】CN205386983
【申請號】CN201521083039
【發明人】謝新來
【申請人】安慶博美塑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