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所述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具備:油墨噴出部,其向被輸送的布帛(印染介質)噴出光固化型油墨;光照射部,其向被噴出到所述布帛上的所述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
背景技術:
作為這種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現有技術,例如可以列舉專利文獻I中所記載的打印機。在該文獻中,公開了一種使用紫外線固化型油墨且具備紫外線照射部的結構。但是,在所述專利文獻I中,完全沒有考慮使用紫外線固化型油墨將圖像印花在印染介質上的情況。當向印染介質噴出紫外線固化型油墨時,油墨會附著在該印染介質的表面上,而向纖維內部的滲透則較少。即,油墨向纖維的溶合容易變得不充分。此外,由于在很多情況下,印染介質的表面上具有絨毛,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時會成為紫外線固化型油墨的相當程度上的量處于附著在絨毛上的狀態。當在該狀態下照射紫外線從而使油墨固化時,將在油墨和纖維的溶合不良的狀態下進行固化。此外,將在大部分的油墨附著在絨毛上的狀態下進行固化。當這種印染介質作為服裝、包裝用具等而被產品化以供使用時,可能會產生已固化的油墨容易因摩擦或碰撞而脫落這樣的問題。此外,在印染介質為以格子狀而具有開口部的網眼(mesh)布料的情況下,僅通過向網眼布料噴出紫外線固化型油墨,就會產生油墨以堵塞網眼布料的所述開口部的方式而附著在該開口部的邊緣上的情況 、或油墨和纖維的接觸面積較小的情況等。當在該狀態下照射紫外線從而使油墨固化時,可能會產生網眼布料的開口部被堵塞、或已固化的油墨容易從網眼織物上脫落這樣的問題。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62754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使用光固化型油墨將圖像印花在印染介質上時,降低已固化的油墨發生脫落或堵塞網眼布料的開口部的可能性。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油墨噴出部,其向被相對性地輸送的印染介質噴出光固化型油墨;光照射部,其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上的所述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張力施加機構,其向所述印染介質施加張力;控制部,其對所述油墨噴出部、所述光照射部及所述張力施加機構的各個動作實施控制,所述控制部對所述油墨噴出部實施控制從而向所述印染介質噴出所述光固化型油墨,接下來對張力施加機構實施控制從而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第一張力,并在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了所述第一張力的狀態下對光照射部進行控制從而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在此,所謂“印染介質”是指,成為印花的對象的“布料”的意思,包括棉、絹、羊毛等天然纖維或尼龍等的化學纖維或者將它們混合而成的復合纖維的紡織物、編織物、無紡布等,且既包括被卷成卷筒狀的長條的物體,也包括被切成預定長度的物體。而且,不僅包含縫制后的手絹、圍巾、毛巾、窗簾、床單、床罩等,還包含作為縫制前的狀態的部分而存在的裁剪前后的布料等。在本申請說明書中,所謂“印花”是指,在所述被印染材料上進行印刷的意思。此外,所謂“光固化型油墨”是指,如紫外線固化型油墨這樣的通過光或者電磁波的照射而進行固化的油墨的意思。根據本方式,在向所述印染介質噴出所述光固化型油墨之后,對張力施加機構實施控制,從而對印染介質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張力。由此,由于能夠使印染介質處于被少許拉伸的狀態,因此被噴出的光固化型油墨將與纖維溶合,從而增大了與纖維的接觸面積。而且,在施加了所述張力的狀態下對所述光照射部實施控制,從而向被噴出在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由此,能夠使所述光固化型油墨在牢固地附著于纖維上的狀態下進行固化。因此,當使用光固化型油墨將圖像印花在印染介質上時,能夠降低已固化的油墨從印染介質上脫落、或堵塞印染介質的開口部的可能性。本發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對所述油墨噴出部進行控制從而向所述印染介質噴出光固化型油墨,接下來對張力施加機構實施控制從而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第一張力,接下來變更為與被施加的所述較大張力相比而較小的張力施加狀態,并對光照射部進行控制從而使固化用光照射到被噴出在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上。在此,所謂“·變更為與被施加的所述較大張力相比而較小的張力施加狀態”以如下含義來使用,該含義包含將所述較大的張力施加狀態解除并恢復原狀,即,使張力與對印染介質噴出光固化型油墨時向該印染介質施加的張力相同的含義。根據本方式,以下這一點與所述第一方式相同,即,對張力施加機構實施控制,從而對印染介質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張力。但是,在以下這一點上不同,即,接下來變更為與所述被施加的較大的張力相比而較小的張力施加狀態,并對所述光照射部實施控制,從而向被噴出在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盡管存在該不同,但是由于通過所述張力施加而使印染介質成為少許被拉伸的狀態,因此被噴出的光固化型油墨將與纖維溶合,從而增大了與纖維的接觸面積,由此也能夠得到與第一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能夠在解除了較大的張力的狀態下通過光照射部使光固化型油墨固化,因此固化前和固化后的纖維狀態幾乎不變,從而能夠確保穩定的品質。如果重復實施所述較大的張力的施加、和較小的張力的施加或者該張力的解除,則將進一步提高使所述油墨與纖維溶合的效果。本發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油墨噴出部及所述光照射部能夠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而沿著輸送方向進行移動,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油墨噴出部在所述輸送方向上進行移動的同時噴出光固化型油墨,接下來,經過所述張力施加工序,在使所述光照射部沿著所述輸送方向進行移動的同時,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在此,光照射部既可以與油墨噴出部分體地設置,也可以一體地設置。在兩者為一體的情況下,設定為在最初的移動中使油墨噴出部進行動作,并將該油墨噴出部返回,再使其再次移動,并使光照射部進行動作。根據本方式,由于構成為能夠使所述油墨噴出部及所述光照射部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而沿著輸送方向進行移動,因此所述控制部能夠使所述油墨噴出部在所述輸送方向上進行移動的同時噴出光固化型油墨,接下來,經過所述張力施加工序,并使所述光照射部在沿著所述輸送方向進行移動的同時,向被噴出在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由此,能夠在結構簡單的情況下實現對于印染介質的張力的施加和張力的解除。本發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述光照射部位于與所述油墨噴出部相比靠所述印染介質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處,所述印染介質以如下方式被輸送,即,依次通過所述油墨噴出部及所述光照射部的對置部位,并接受所述油墨噴出及光照射,所述張力施加機構具備:介質保持部,其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的上游側且所述印染介質的與所述光照射部的相反側;張力調整部,其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相比靠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處,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介質保持部及所述張力調整部進行動作,并向被保持在所述介質保持部及所述張力調整部之間的所述印染介質施加所述張力。根據本方式,與第三方式不同,對于油墨噴出部及光照射部不在所述輸送方向上進行移動的固定結構,能夠進行對印染介質的張力的施加和張力的解除。即,對于如下結構也能夠應對,在該結構中,所述光照射部位于與所述油墨噴出部相比靠所述印染介質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處,并且所述印染介質以依次通過所述油墨噴出部及所述光照射部的對置部位并接受所述油墨噴出及光照射的方式而被輸送。張力的施加也能夠通過由控制部對張力調整部進行調整從而以簡單的結構來實施。本發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介質保持部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的上游側且所述印染介質的與所述光照射部的相反側,并且具有帶針部件,所述帶針部件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進行接觸、分離移動,所述張力調整部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相比靠下游側的位置處,并且具有張力施加輥,所述張力施加輥在與所述輸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進行移動。根據本方式,通過使帶針部件移動以使之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從分離狀態向接觸狀態轉移,并由其針而對印染介質進行保持,再在該狀態下使張力施加輥在張力施加方向上進行移動,從而能夠向該印染介質施加所需的張力。本發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述光照射部位于與所述油墨噴出部相比靠所述印染介質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處,所述印染介質以如下方式被輸送,即,依次通過所述油墨噴出部及所述光照射部的對置部位,并接受所述油墨噴出及光照射,所述張力施加機構具備:第一介質保持部,其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的上游側且所述印染介質的與所述光照射部的相反側;第二介質保持部,其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相比靠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處,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介質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介質保持部進行動作,從而向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介質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介質保持部之間的所述印染介質施加所述張力。根據本方式,與第四方式相同,對于油墨噴出部及光照射部不在所述輸送方向上發生移動的固定結構,能夠進行對印染介質的張力的施加和張力的解除。由于張力的施加也能夠通過使所述第一介質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介質保持部的雙方或一方進行動作從而容易地實施,因此提高了設計的自由度。本發明的第七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六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質保持部具有帶針輥,所述帶針輥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的上游側且所述印染介質的與所述光照射部的相反側,所述第二介質保持部具有摩擦進給輥,所述摩擦進給輥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相比靠下游側的位置處。根據本方式,由于由帶針輥和摩擦進給輥的組合而構成了張力施加機構,因此所述摩擦進給輥等除向輸送方向輸送印染介質的功能之外還能夠兼具張力施加功能。本發明的第八方式所涉及的印染物的制造方法通過使用權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從而在由具有開口部的網眼布料形成的印染介質上被執行。 根據本方式,能夠使所述光固化型油墨在牢固地附著在纖維上的狀態下進行固化,從而能夠制造出已固化的油墨難以脫落的印染物。或者,能夠制造出網眼布料的開口部被堵塞的比例較小的印染物。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結構的側剖視圖。圖2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結構的側剖視圖。圖3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3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結構的側剖視圖。圖4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4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結構的側剖視圖。圖5為對本發明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控制部的控制流程進行說明的流程圖。圖6為本發明的實施例3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視圖。圖7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5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結構的側剖視圖。圖8為表示在印染介質的寬度方向上也能夠施加張力的張力施加機構的一個示例的主要部分概要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實施例1至實施例5,對本發明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結構、和通過利用該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而執行的印染物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實施例1 (圖1)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具備:油墨噴出部3,其向被輸送的印染介質I噴出作為光固化型油墨的一個示例的紫外線固化型油墨(以下稱為“UV油墨”)2 ;光照射部5,其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I上的所述UV油墨2照射作為固化用光的紫外線(以下稱為“UV光”)4 ;張力施加機構7,其向所述印染介質I施加張力;控制部8,其對所述油墨噴出部3、所述光照射部5及所述張力施加機構7的各個動作進行控制。而且,所述控制部8被構成為,對所述油墨噴出部3實施控制,從而向所述印染介質I噴出所述UV油墨2,接下來,對張力施加機構7實施控制,從而對印染介質I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張力6,并在施加了所述張力6的狀態下對所述光照射部5實施控制,從而對被噴出在所述印染介質I上的光固化型油墨2照射UV光4。而且,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油墨噴出部3及所述光照射部5能夠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I而沿著輸送方向16進行移動。并且,所述控制部8成為,使所述油墨噴出部3在所述輸送方向16上進行移動的同時噴出油墨2,接下來,經過所述張力6的施加工序,從而在施加了該張力6的狀態下,使所述光照射部5在沿著所述輸送方向16進行移動的同時向被噴出在所述印染介質I上的UV油墨2照射UV光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油墨噴出部3為串行式結構的構件,且被構成為,在圖1中垂直于紙面的方向上進行往復移動的同時,在輸送方向16上間歇性地移動并噴出油墨,從而在印染介質I上實施印花。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光照射部5與油墨噴出部3被分體地構成。此外,所述光照射部5與油墨噴出部3同樣地采用串行結構而構成。
另外,油墨噴出部3也可以采用行式頭結構,所述行式頭結構能夠一次對印染介質I的與輸送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上的整體實施印花。在該情況下,優選將所述光照射部5也設定為能夠一次對印染介質I的寬度整體實施照射的行式結構。印染介質I的輸送使用以下輥對來實施,即,第一摩擦驅動輥9和第一摩擦從動輥10這一輥對、與在輸送方向16上和該輥對分離設置的第二摩擦驅動輥11和第二摩擦從動輥12這另一輥對。而且,在兩個輥對之間設置有將印染介質I保持為設定高度的保持輥
13、14,并且該保持輥13、14之間成為了油墨噴出部3的油墨噴出區域15。在本實施例中,張力施加機構7由如下移動機構構成,該移動機構使所述第二摩擦驅動輥11和第二摩擦從動輥12這一輥對在夾持印染介質I的狀態下,在輸送方向16上進行移動。接下來,根據圖1及圖5,對所述實施例1所涉及的印染裝置的作用、即控制部8的控制動作進行說明。首先,圖1(A)為,使用第一摩擦驅動輥9和第一摩擦從動輥10這一輥對、與第二摩擦驅動輥11和第二摩擦從動輥12這一輥對而在輸送方向上輸送印染介質I時的狀態(圖5的步驟SI)。如果印染介質I的、下一次要實施印花的部分到達所述油墨噴出區域15,則輸送將被停止(圖5的步驟S2)。圖1 (B)表示使油墨噴出部3從初始位置起進行移動并對輸送停止狀態下的印染介質I的油墨噴出區域15噴出油墨時的狀態(圖5的步驟S3、S4)。另外,油墨噴出部3從初始位置的移動開始的時刻并不限定于印染介質I的所述輸送停止后。為了能夠在印染介質I的所述輸送停止后迅速地開始進行印花,也可以在印染介質I的輸送中、即所述輸送停止之前的時刻開始進行所述油墨噴出部3的移動。圖1(C)表示如下狀態,即,在油墨噴出部3結束了于油墨噴出區域15處的油墨噴出,并向該油墨噴出區域15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移動且在規定的位置上停止之后(圖5的步驟S5),通過張力施加機構7對印染介質I施加了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張力6時的狀態(圖5的步驟S6、S7)。另外,雖然在圖1(C)的上述說明中,設定為在油墨噴出部3的所述下游側的移動停止后通過張力施加機構7而施加張力6,但也可以在油墨噴出部3結束了于油墨噴出區域15處的油墨噴出并開始向所述下游側移動之后,在該油墨噴出部3的移動中開始進行張力施加動作。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實現印花時間的縮短化。圖1(D)表示如下狀態,即,在向印染介質I施加所述張力6之后,使所述光照射部5從初始位置起在輸送方向16上移動,并相對于被施加了張力6的狀態下的印染介質I,向在所述油墨噴出區域15中被噴出在該印染介質I上的UV油墨2照射UV光從而使其固化時的狀態(圖5的步驟S8、S9)。另外,光照射部5從初始位置的移動開始的時刻并不限定于向印染介質I施加所述張力6之后,也可以是與之相比而靠前的時刻。即,為了能夠在對印染介質I施加所述張力6之后迅速地開始進行光照射,也可以在由張力施加機構7實施張力施加動作的過程中,使所述光照射部5從初始位置起開始進行移動。圖1 (E)表示在光照射 部5結束了于油墨噴出區域15處的光照射并向下游側進行移動且停止之后,使張力施加機構7恢復原狀時的狀態(圖5的步驟S10、Sll)。另外,使張力施加機構7恢復原狀的時刻并不限定于所述光照射部5向所述下游側的移動停止后。也可以在光照射部5結束所述光照射并開始向所述下游側移動后的移動過程中,使張力施加機構7恢復原狀、即解除張力施加。接下來,使油墨噴出部3和光照射部5從圖1 (E)的狀態返回到圖1 (A)的初始位置上(圖5的步驟S12)。而且,對下一次的印花同樣地重復實施圖1(A) 圖1(E)的工序(圖5的步驟S13)。在該重復實施時,由于能夠使印花開始時的油墨噴出部3的位置相同,因此無需進行印花數據的反轉或對處理順序進行變更,從而能夠避免數據處理的復雜化。也可以不進行上述圖1 (A) 圖1 (E)的工序的重復實施,而從圖1 (E)的狀態起開始進行下一次的印花工序。在這種情況下,使油墨噴出部3和光照射部5以從圖1(E)的狀態變為圖1(B)的狀態的方式而進行移動。由于之后的工序的圖1(B) 圖1(E)與上述相同,因此省略說明。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印花開始時的油墨噴出部3的位置與圖UA)不同,因此需要進行如所述印花數據的反轉或處理順序的變更這樣的數據處理。但是,由于無需使油墨噴出部3移動至圖UA)所示的初始位置,因此與所述圖UA) 圖1(E)的工序的重復實施相比能夠縮短印花時間。另外,在圖1(E)的上述說明中,設定為光照射部5在結束了于油墨噴出區域15處的光照射之后,與油墨噴出部3同樣地向所述下游側進行移動并停止。但是,也可以使該光照射部5在結束了于油墨噴出區域15處的光照射之后,不向所述下游側移動,而向圖1(A)所示的初始位置進行移動并停止。在這種情況下,優選使停止在所述下游側的所述油墨噴出部3也與所述光照射部5同樣地向所述初始位置進行移動。根據本實施例1,在向所述印染介質I噴出所述UV油墨2之后,控制部8對張力施加機構7實施控制,從而對印染介質I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張力6。由此,印染介質I處于與油墨噴出時相比被少許拉伸了的狀態。通過這種方式,使得被噴出的UV油墨2與印染介質I的纖維溶合,從而增大了與纖維的接觸面積。而且,在施加了所述張力6的狀態下,控制部8對所述光照射部5實施控制,從而對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I上的UV油墨2照射UV光4。由此,能夠使所述UV油墨2在牢固地附著在纖維上的狀態下進行固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降低在使用UV油墨2將圖像印花到印染介質I上的情況下已固化的油墨從印染介質I上脫落、或在印染介質I為網眼布料的情況下因油墨而堵塞網眼布料的開口部的可能性。實施例2 (圖2)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2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中,所述控制部8對所述油墨噴出部3實施控制,從而向所述印染介質I噴出所述UV油墨2 (圖2(A) (B)),接下來,對張力施加機構7實施控制,從而對印染介質I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張力6 (圖2 (C)),接下來,變更為與所述所施加的較大的張力6相比而較小的張力的施加狀態(圖2(D)),并對所述光照射部5實施控制,從而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I上的UV油墨2照射UV光4。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關于油墨噴出部3從初始位置起的移動開始的時刻、由張力施加機構7實施張力施加的時刻或實施張力解除的時刻、光照射部5從初始位置起的移動開始的時刻、和油墨噴出部3及光照射部5向初始位置返回的時刻等,也與所述實施例1同樣,并不限定于圖2的時刻,而能夠在各種時刻進行。所述較小的張力的施加也可以通過解除所述較大的張力6的施加狀態并恢復原狀的方式來實現。即,也可以通過使張力與對印染介質I噴出所述UV油墨2時向該印染介質I施加的張力相同的方式來實現。或者也可以為與所述原來的張力相比稍大或稍小的張力。根據本實施例2,以下這點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即,對張力施加機構7實施控制,從而對印染介質I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張力6這一點。但是,在以下這點上不同,即,接下來變更為與所述所施加的較大的張力6相比而較小的張力的施加狀態,并對所述光照射部 5實施控制,從而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I上的UV油墨2照射UV光4這一點。盡管存在該不同,但由于通過所述張力6的施加,從而使印染介質I成為少許被拉伸的狀態,因此會使被噴出的UV油墨2與纖維溶合,從而增大了與纖維的接觸面積,故此也能夠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在解除了較大的張力6的狀態下使油墨2進行固化,因此固化前和固化后的纖維狀態不會改變,從而能夠確保穩定的品質。如果重復進行所述較大的張力6的施加、和較小的張力的施加或者該張力的解除,則會進一步提升使所述油墨與纖維溶合的效果。實施例3 (圖3)如圖3所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3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中,光照射部5與油墨噴出部3不是分體地設置,而是一體地設置。由于其他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因此對相同部分標注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圖3(A) (E))。在本實施例中設定為,如圖3 (C) (D)所示,在通過光照射部5對從油墨噴出部3被噴出到印染介質I上的UV油墨2照射UV光4時,要使一體的油墨噴出部3及光照射部5返回到移動開始位置(圖3(D)中用虛線表示的位置),并使該光照射部5再次向輸送方向16進行移動。另外,在圖3(B) (D)中,在油墨噴出結束后(圖3(B)),使油墨噴出部3向與油墨噴出區域15相比靠下游側進行移動(圖3(C)),并在施加所述較大的張力6之后,返回到所述移動開始位置上(圖3(D))。但是,在圖3(B)中也可以在油墨噴出結束后使該油墨噴出部3(及光照射部5)直接返回到所述移動開始位置上。而且,在圖3 (D) (E)中,在光照射結束后(圖3(D)),使光照射部5向與油墨噴出區域15相比靠下游側進行移動(圖3(E)),并解除所述張力6,之后,返回到所述移動開始位置上。但是,也可以在光照射結束后(圖3(D))使光照射部5直接返回到所述移動開始位置上。在本實施例3中,關于油墨噴出部3從初始位置起的移動開始的時刻、張力施加機構7實施張力施加的時刻或實施張力解除的時刻、光照射部5從初始位置起的移動開始的時刻、油墨噴出部3及光照射部5向初始位置返回的時刻等,也與所述實施例1及實施例2相同,并不限定于圖3的時刻,而能夠在各種時刻處進行。
圖6表示本實施例3所 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的主要部分概要俯視圖。在圖6中,符號20為導向軸,所述導向軸用于使油墨噴出部3及光照射部5在與所述輸送方向16交叉的、印染介質I的寬度方向21上進行移動。用于使油墨噴出部3及光照射部5在輸送方向上進行移動的移動機構采用了公知的結構,并省略了圖示。另外,雖然在圖6中,在光照射部5位于油墨噴出部3的下游側并被一體化的這點上,與圖4的結構不同,但其他結構相同。實施例4 (圖4)如圖4所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4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中,所述光照射部5位于與所述油墨噴出部3相比靠所述印染介質I的輸送方向16的下游側的位置處。而且,所述印染介質I以如下方式被輸送,即,依次通過與所述油墨噴出部3及所述光照射部5的對置部位并接受所述油墨噴出及光照射。張力施加機構7具備:帶針輥17和摩擦進給輥(第二摩擦驅動輥11和第二摩擦從動輥12這一輥對),所述帶針輥17為,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5的上游側且印染介質I的與所述光照射部5的相反側的第一介質保持部的一個示例;所述摩擦進給輥為,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5相比靠所述輸送方向16的下游側的位置處的第二介質保持部的一個示例。另外,第一介質保持部及第二介質保持部并不限定于所述帶針輥17及摩擦進給棍。可列舉出例如具有粘貼面的粘貼棍等。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部8使所述帶針輥17及所述摩擦進給輥11、12以向被保持在兩輥之間的印染介質I施加所述張力6的方式而進行動作。具體而言,通過在停止了帶針輥17的轉動的狀態下,使所述摩擦進給輥11、12在維持對印染介質I的夾持狀態的條件下在輸送方向16上進行移動,從而實現了所述張力6的施加(圖4(B))。另外,作為張力施加結構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即,在停止了摩擦進給輥11、12的轉動的狀態下使帶針輥17這一方朝向輸送方向16的相反方向進行移動的結構,或者使帶針輥17和摩擦進給輥11、12以在輸送方向16上相互遠離的方式進行移動的結構。由于其他結構與所述實施例1相同,因此對相同部分標注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在輸送方向16上輸送印染介質1,并且被噴出有UV油墨2的部位到達了光照射部5的光照射區域時,停止輸送(圖4(A) (B))。并且,通過張力施加機構7對所述印染介質I的與所述光照射部5的光照射區域對置的部分施加張力6(圖4(B))。然后,照射UV光(圖4(C))。此時,驅動油墨噴出部3,從而向印染介質I的油墨噴出區域噴出UV油墨2。當光照射及油墨噴出結束時(圖4(D)),則解除張力6的施加,并重新開始進行印染介質I的輸送(圖 4(E))。根據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其對于油墨噴出部3及光照射部5不在所述輸送方向16上進行移動的固定結構,能夠進行對印染介質I的張力6的施加和張力6的解除(圖4(B) (E))。即,對于如下結構也能應對,該結構中,所述光照射部5位于與所述油墨噴出部3相比靠所述印染介質I的輸送方向16的下游側的位置處,并且所述印染介質I以依次通過所述油墨噴出部3及所述光照射部5的對置部位并接受所述油墨噴出及光照射的方式被輸送。此外,由于由帶針 輥17和摩擦進給輥11、12的組合而構成了張力施加機構7,因此使得該摩擦進給輥11、12等除向輸送方向16輸送印染介質I的功能之外還兼具張力施加功能,從而能夠防止部件數量的增加。實施例5 (圖7)如圖7所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5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中,所述張力施加機構7具備:介質保持部30,其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5的上游側且印染介質I的與所述光照射部5的相反側;張力調整部36,其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5相比靠所述輸送方向16的下游側的位置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介質保持部30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5的上游側、且印染介質I的與所述光照射部5的相反側,且具有帶針部件31,所述帶針部件31通過移動機構32而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I的所述相反側的面進行接觸、分離移動。該帶針部件31具備針33。此外,所述張力調整部36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5相比靠下游側的位置處,并且具有張力施加輥37,所述張力施加輥37在與輸送方向16交叉的上下方向上進行移動。S卩,通過使張力施加輥37在上下方向上進行移動而改變其位置,從而在被一對保持棍34、35保持的印染介質I上附加載荷,以此向印染介質I施加所需的張力6。另外,所述介質保持部30并不限定于所述帶針部件31,張力調整部36也不限定于所述張力施加輥37。能夠分別使用公知的其他的結構。所述控制部8使所述帶針部件31及所述張力施加輥37進行動作,從而在照射UV光4時向被保持在這兩者31、37之間的印染介質I施加所述張力6。根據本實施例5,在照射UV光4以使油墨固化時,通過移動機構32而使帶針部件31進行移動,從而使其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I從未圖示的分離狀態向圖示的接觸狀態轉移,并通過其針33來保持印染介質I。然后,通過在該保持狀態下使張力施加輥37在張力施加方向上進行移動,從而能夠向該印染介質I施加所需的張力6。由于其他結構與所述實施例1相同,因此對相同部分標注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張力施加機構的其他示例雖然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張力施加機構7為向印染介質I的輸送方向16施加張力6的結構,但也能夠采用在與所述輸送方向16交叉的、印染介質I的寬度方向21上也施加張力的結構。圖8為,表示在所述寬度方向21上也能夠施加張力的一個示例的主要部分概要俯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張力施加機構7隔著印染介質I的張力施加對象部分而在輸送方向16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上,分別具備第一傾斜輥對41、41和第二傾斜輥對42、42,所述第一傾斜輥對41、41和第二傾斜輥對42、42的各對在寬度方向21的左右側被對稱(線對稱)地配置。為了提高相對于印染介質I的抓緊力(保持力),第一傾斜輥對41、41和第二傾斜輥對42、42的輥表面44被涂敷有粘著劑。也可以取代該粘著劑,而通過粘著片的貼設、提高抓緊力的凹凸圖案的形成、或摩擦系數較大的橡膠材料等來形成。上游側的第一傾斜輥對41、41的各個輥軸43的方向相對于印染介質I的輸送方向16而以角度Θ對稱地傾斜。S卩,第一傾斜輥對41、41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兩個等邊的關系而以角度Θ對稱地傾斜。此外,下游 側的第二傾斜輥對42、42的各個輥軸43也和第一傾斜輥對41、41同樣地以角度Θ對稱地傾斜。所述傾斜角度Θ能夠通過未圖示的公知的機構來進行變更。第一傾斜輥對41、41通過未圖示的第一電機而進行轉動。第二傾斜輥對42、42通過與所述第一電機不同的另外的未圖示的第二電機而進行轉動。并且,與位于上游側的第一傾斜輥對41、41的轉速相比,位于下游側的第二傾斜輥對42、42的轉速被設定為較快。由此成為了如下的結構,即,通過該速度差,從而對被支承在第一傾斜輥對41、41和第二傾斜輥對42、42之間的印染介質1,在輸送方向16和寬度方向21的兩個方向上均施加張力。此外,對于所述印染介質I所涉及的輸送方向16和寬度方向21上的張力,能夠通過改變所述傾斜角度Θ來調整其大小。當將所述傾斜角度Θ設定為45度時,輸送方向16和寬度方向21上的各個張力的大小相等。此外,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對在輸送方向16和寬度方向21上延伸率不同的印染介質1,能夠僅通過改變第一傾斜輥對41、41和第二傾斜輥對42、42的傾斜角度Θ,而簡單地向各個方向16、21施加適當的張力從而執行印花。其他實施例雖然本發明所涉及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以具有以上所述的結構為基本,但顯然能夠進行不脫離本申請發明的要旨的范圍內的部分結構的變更或省略等。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優選具備使油墨噴出部3在鉛直方向上進行移動的升降機構。在使用張力施加機構7來對印染介質I施加張力6的情況下,控制部8使該升降機構進行動作從而使該油墨噴出部3與油墨噴出時的位置相比而上升。當對印染介質I施加張力6時,有可能會因其反作用而使該印染介質I上下振動,從而有可能由于該振動而使印染介質I與油墨噴出部3接觸。利用該升降機構,通過在施加張力6時暫時使油墨噴出部3上升,從而能夠抑制印染介質I由于附著在油墨噴出部3上的油墨而污染的情況、或由于油墨噴出部3和印染介質I接觸而使油墨噴出部3損壞的情況。符號說明I印染介質,2光固化型油墨(UV油墨),3油墨噴出部,4固化用光(UV光),5光照射部,6張力,7張力施加機構,8控制部,9第一摩擦驅動輥,10第一摩擦從動輥,11第二摩擦驅動輥,12第二摩擦從動輥,13保持輥,14保持輥,15油墨噴出區域,16輸送方向,17帶針輥,20導向軸,21寬度方向,30介質保持部,31帶針部件,32移動機構,33針,34保持輥,35保持輥,36張力調整部,37張力施加輥,41第一傾斜輥對,42第二傾斜輥對,43輥軸,44 輥表面,Θ角度。
權利要求
1.一種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油墨噴出部,其向印染介質噴出光固化型油墨; 光照射部,其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上的所述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 張力施加機構,其向所述印染介質施加張力; 控制部,其對所述油墨噴出部、所述光照射部及所述張力施加機構的各個動作實施控制, 所述控制部對所述油墨噴出部實施控制,從而向所述印染介質噴出所述光固化型油 接下來,所述控制部對張力施加機構實施控制,從而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與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第一張力, 在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了所述第一張力的狀態下,所述控制部使固化用光從所述光照射部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進行照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其特征在于, 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與所述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所述第一張力之后,在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了第二張力的狀態下,所述控制部使固化用光從所述光照射部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進行照射,其中,所述第二張力為,與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的所述第一張力相比而較小的張力。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噴出部及所述光照射部能夠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而沿著輸送方向進行移動,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油墨噴出部在所述輸送方向上進行移動的同時噴出光固化型油墨,接下來,在對所述印染介質施加了張力的狀態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光照射部在沿著所述輸送方向進行移動的同時,向被噴出到所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照射部位于與所述油墨噴出部相比靠所述印染介質的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的位置處, 所述印染介質以如下方式被輸送,即,依次通過所述油墨噴出部及所述光照射部的對置部位,并接受所述油墨噴出及光照射, 所述張力施加機構具備: 介質保持部,其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的上游側; 張力調整部,其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相比靠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處,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介質保持部及所述張力調整部進行動作,從而向被保持在所述介質保持部及所述張力調整部之間的所述印染介質施加所述張力。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質保持部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的上游側,并且具有帶針部件,所述帶針部件相對于所述印染介質進行接觸、分離移動, 所述張力調整部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相比靠下游側的位置處,并且具有張力施加輥,所述張力施加輥在與所述輸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進行移動。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射部位于與所述油墨噴出部相比靠所述印染介質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處, 所述印染介質以如下方式被輸送,即,依次通過所述油墨噴出部及所述光照射部的對置部位,并接受所述油墨噴出及光照射, 所述張力施加機構具備: 第一介質保持部,其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的上游側; 第二介質保持部,其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相比靠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位置處,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介質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介質保持部進行動作,從而向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介質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介質保持部之間的所述印染介質施加所述張力。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質保持部具有帶針輥,所述帶針輥被設置在所述光照射部的上游側, 所述第二介質保持部具有摩擦進給輥,所述摩擦進給輥被設置在與所述光照射部相比靠下游側的位置處。
8.一種印染物的制造方法,其通過使用權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從而在 由具有開口部的網眼布料形成的印染介質上被執行。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印染裝置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其課題在于,在使用光固化型油墨將圖像印花在印染介質上時,降低固化后的油墨發生脫落或堵塞網眼布料的開口部的可能性。使用光固化型油墨的記錄裝置具備油墨噴出部(3),其向印染介質1噴出光固化型油墨(2);光照射部(5),其向被噴出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2)照射固化用光(4);張力施加機構(7),其向印染介質施加張力(6);控制部(8)。控制部(8)對油墨噴出部實施控制,從而向印染介質噴出光固化型油墨,接下來,對張力施加機構實施控制,從而對印染介質施加與油墨噴出時相比而較大的張力(6),并且在施加有張力(6)的狀態下,對光照射部實施控制,從而向被噴出到印染介質上的光固化型油墨照射固化用光。
文檔編號B41J29/38GK103240987SQ201310045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6日
發明者臼田秀范, 鴨志田伸一, 藤田琢也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