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轉印層壓膜、熱轉印片材和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轉印層壓膜、熱轉印片材、以及包含所述熱轉印層壓膜和熱轉印片材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自過去以來,為了圖像保護,將由熱塑性樹脂形成的熱轉印圖像保護層層壓于形成在打印紙上的圖像上,所述圖像是通過例如使用升華染料或熱擴散染料而由升華型熱轉印方法形成的圖像。作為熱轉印圖像保護層的層壓方法,已知利用加熱輥的在油墨圖像上進行熱壓結合的方法。還已知構建含有基體膜和由熱塑性樹脂形成并且形成在基體膜上的熱轉印圖像保護層的圖像層壓膜并且利用熱印頭等僅將熱轉印圖像保護層的加熱部分轉移到圖像上 的方法,即利用熱轉印層壓膜的方法(參見例如日本專利申請特開昭58-147390號公報、日本專利申請特開昭60-23096號公報和日本專利申請特開昭60-204397號公報)。例如,可以預期通過如上所述將熱轉印圖像保護層層壓到所形成的圖像上可以改善圖像的保存穩定性。此外,可以將非轉印剝離層設置在基體膜和圖像保護層之間。提供該非轉印剝離層是為了改善在熱轉印期間基體膜和圖像保護層的可分離性。換言之,當利用熱印頭的熱能將圖像保護層熱轉印到油墨圖像上時,相鄰的圖像保護層在圖像保護層和非轉印剝離層之間的界面處被有利地剝離從而僅將圖像保護層轉印到打印紙上。例如,在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0-108526號公報中,在非轉印剝離層中使用氟改性丙烯酸樹脂的離聚物來增強非轉印剝離層和基體膜之間的粘附性并獲得圖像保護層的有利的可分離性。
發明內容
考慮到上述情況,需要一種熱轉印層壓膜、熱轉印片材以及圖像形成裝置,其中非轉印剝離層和圖像保護層可以容易地相互剝離,并且可以允許進行穩定的熱轉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ー種包括基體膜、非轉印剝離層和圖像保護層的熱轉印層壓膜。所述非轉印剝離層被設置在所述基體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熱塑性樹脂。所述圖像保護層被設置在所述非轉印剝離層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熱塑性樹脂,其中所述第一 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在所述熱轉印層壓膜中,在通過熱轉印方法形成圖像時,圖像保護層能夠很容易地從熱轉印層壓膜上剝離。結果,圖像保護層被轉印到形成的圖像上,并且例如能夠改善圖像的保存性質。該熱轉印層壓膜還可以包含設置在所述圖像保護層上的粘著層。利用這種結構,當剝離圖像保護層吋,圖像保護層可以很容易地附著到粘附到待記錄介質上。所述第一 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可以小于O. 75。因為在這樣的熱轉印層壓膜中,在非轉印剝離層和圖像保護層之間有適中的粘附力,所以這種熱轉印層壓膜具有非常優異的可操作性。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ー種包含基體膜、非轉印剝離層、圖像保護層和油墨層的熱轉印片材。所述非轉印剝離層被設置在所述基體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熱塑性樹脂。所述圖像保護層被設置在所述非轉印剝離層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熱塑性樹脂,其中所述第一 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且小于O. 75。
油墨層被設置在基體膜上。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ー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含輸送機構、熱轉印片材、行進機構和熱轉印頭。上述輸送機構被構造成以預定方向輸送待記錄介質。熱轉印片材包含非轉印剝離層、圖像保護層和油墨層。非轉印剝離層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熱塑性樹脂,圖像保護層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熱塑性樹脂,油墨層被熱轉印到待記錄介質的表面上而形成圖像,其中所述第一 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且小于O. 75。 行進機構被構造成使熱轉印片材行進。熱轉印頭被構造成使熱轉印片材中的油墨層和圖像保護層之一熱轉印到待記錄介質的表面上。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在使用熱轉印方法形成圖像時,非轉印剝離層和圖像保護層可以很容易地相互剝離。參考以下如附圖所闡述的詳細描述的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本發明的這些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加明顯。
圖I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熱轉印層壓膜的結構的部分截面圖。圖2是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熱轉印片材的結構的示圖,其中圖2A是俯視圖,圖2B是沿著圖2A的線的截面圖。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式>圖I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熱轉印層壓膜的結構實例的示意性截面圖。熱轉印層壓膜10包含基體膜11、非轉印剝離膜12和圖像保護層13,圖像保護層13形成在基體膜11上。底涂層16被設置在基體膜11和非轉印剝離膜12之間,并且粘著層14形成在圖像保護層13上。具體地,底涂層16、非轉印剝離膜12、圖像保護層13、粘著層14按照這里規定的順序依次層疊在基體膜11上。另外,在基體膜11的與形成上述各層的表面相対的另ー側表面上,形成耐熱滑性層15。應當注意,如果需要,底涂層16、粘著層14和耐熱滑性層15可以省略。(基體膜)基體膜11例如由透明塑料膜構成。基體膜11并未特別限定,其可以由通用塑料膜(諸如聚酯膜、聚こ烯膜、和聚丙烯膜)以及超級工程塑料膜(諸如聚酰亞胺膜)構成。上述材料能夠保持層壓層并且對于熱轉印期間施加的熱量具有足夠的耐受性。此外,拉伸加エ方法諸如雙向拉伸和縱向拉伸通常適于作為形成基體膜11的方法,厚度并未特別限定,只要其具有足夠的耐熱性、機械強度等即可。(底涂層) 底涂層16形成在基體膜11的表面上。底涂層16由例如聚氨酯基樹脂、丙烯酸類樹脂或聚酯基樹脂形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底涂層16的材料可以基于基體膜11和非轉印剝離層12使用的樹脂類型進行適當地選擇。應當注意,因為底涂層16是為了增強基體膜11和非轉印剝離層12之間的粘附力,所以在基體膜11和非轉印剝離層12之間存在足夠粘附カ的時候可以省略底涂層16。通常,在基體膜11的拉伸加工之前,形成厚度為若干μ m的底涂層16。此后,通過使基體膜11經受例如雙向拉伸加工,可以形成具有均勻厚度的底涂層。底涂層16的厚度并未特別限定,其僅需要是均勻的且例如為Iym以下。(非轉印剝離層)非轉印剝離層12形成在底涂層16上。非轉印剝離層12由熱塑性樹脂(第一熱塑性樹脂)形成,所述熱塑性樹脂諸如為聚こ烯縮こ醛樹脂、聚こ烯基縮丁醛樹脂、這些的共聚物、聚こ烯醇樹脂、丙烯酸類樹脂、聚酯樹脂、聚酰胺樹脂、聚酰胺酰亞胺樹脂、聚醚砜樹脂、聚醚醚酮樹脂、聚砜樹脂、和纖維素衍生物。第一熱塑性樹脂具有第一 I/O值。熱塑性樹脂的I/O值在“有機概念圖——基礎和應用”(甲田善生著,三共出版株式會社,1984年發行)等文獻中進行了具體描述。熱塑性樹脂的I/O值通過如下進行計算基于構成熱塑性樹脂的単體的分子結構,將單體的官能團屬性分類為表示離子鍵合性能的無機性程度(I值)和表示共價鍵合的有機性程度(O值),然后計算這些值的比例。無機性程度(I值)是通過以羥基為基準將有機化合物的各種取代基或鍵對沸點的影響程度數值化而獲得的值。具體地,因為在碳原子數約5時直鏈醇的沸點曲線與直鏈石蠟的沸點曲線的距離約為100°C,將單個羥基的影響定為100,相對于該數值對各種取代基或鍵對沸點的影響程度進行數值化得到的值就是包括該取代基的有機化合物的無機性程度(I值)。例如,-COOH基團的無機性程度為150,雙鍵的無機性程度為2。因此,特定類型的有機化合物表現出的I值就是該化合物中各種取代基和雙鍵的無機性程度(I值)之和。另外,以分子中的亞甲基為單位,有機性程度(O值)基于代表亞甲基的碳原子對沸點的影響程度來確定。具體地,因為在碳原子數5至10附近在直鏈飽和烴化合物中加入單個碳引起的沸點増加平均值為20°C,單個碳原子的有機性程度(O值)被確定為20,并且基于這個數值將各種取代基或鍵對沸點的影響程度數值化而獲得的值就是有機性程度(O值)。例如,硝基(-NO2)的有機性程度(O值)為70。I/O值越小,化合物的極性越小(更高的疏水性和有機性),而I/O值越大,化合物的極性越大(更高的親水性和無機性)。存在各種各樣的用于形成非轉印剝離層12的方法,諸如凹版涂布、凹版反向涂布、和輥涂,這些方法涂覆含有上述樹脂的涂料液體,然后使其干燥。此外,非轉印剝離層12的厚度并未特別限定,采用例如I. O μ m的干燥厚度,可以獲得足夠的耐熱性,并且還不會損害非轉印剝離層12的功能。(圖像保護層)圖像保護層13形成在非轉印剝離層12的表面上,并且當利用熱轉印方法形成圖像吋,圖像保護層13被從非轉印剝離層12剝離從而轉印到形成的圖像上。圖像保護層13由熱塑性樹脂(第二熱塑性樹脂)形成,所述熱塑性樹脂例如為據苯こ烯樹脂、丙烯酸類樹 月旨、和聚酯樹脂。第二熱塑性樹脂并不受特別限定,只要其具有滿足以下條件的第二 I/O值,即第ニ I/o值與第一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當第一 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增大時,非轉印剝離層12和圖像保護層13之間的親和力降低,結果導致這些層之間的剝離變得容易。因此,在熱轉印時,非轉印剝離層12和圖像保護層13具有優異的可分離性,并且圖像保護層可以被熱轉印而不會損害所形成的圖像表面的品質。另外,在這個實施方式中,第一熱塑性樹脂和第二熱塑性樹脂被選擇成使得第一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小于O. 75。當使用這種熱塑性樹脂的組合吋,即使當有外力施加到熱轉印層壓膜10的頂表面吋,圖像保護層13也可以很容易地從非轉印剝離層12剝離,從而防止了操作不便利性的發生。此外,圖像保護層13可以包含紫外吸收劑。可以使用的紫外吸收劑的例子包括水楊酸衍生物、ニ苯甲酮衍生物、苯并三唑衍生物、草酸苯胺(oxalic anilide)衍生物等。由此,可以改善耐光性。圖像保護層13被熱轉印到所形成的圖像上,從而例如改善圖像保存性質。此外,取決于第二熱塑性樹脂,可以賦予所形成的圖像各種功能,例如,耐氣體性、耐光性、耐增塑劑性、耐磨性、耐皮脂性、以及賦予可書寫性/可印花性、賦予打印物的表面啞光性(matte)等等。此外,可以通過在熱轉印期間非均勻地改變能量來形成諸如粗糙啞光表面的所需表面形態。作為形成圖像保護層13的方法,存在諸如凹版涂布、凹版反向涂布和輥涂等各種方法,這些方法涂覆含有上述樹脂的涂料液體,并使其干燥。此外,在這種技術中,圖像保護層13的厚度并未特別限定,采用例如I. Ομπι的干燥厚度,可以獲得足夠的耐熱性且圖像保護層13的功能不會受損。(粘著層)粘著層14形成在圖像保護層13的表面上。粘著層14由諸如聚酯類樹脂、丙烯酰類樹脂、纖維素類樹脂、氯こ烯-醋酸こ烯酯共聚物、聚氨酯類樹脂和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的熱塑性樹脂形成,但并未特別限定,只要它可以容易地將圖像保護層13結合到待記錄介質側即可。
作為在圖像保護層13上形成粘著層14的方法,存在諸如凹版涂布、凹版反向涂布和輥涂等各種方法,這些方法涂覆含有上述樹脂的涂料液體,并使其干燥。此外,粘著層14的厚度并未特別限定,其可以任意設定,從而涂層厚度落入例如O. I至10 μ m的范圍。(耐熱滑性層)耐熱滑性層15形成在基體膜11的背表面上。提供耐熱滑性層15使得熱轉印頭(未示出)和基體膜11能夠行進而沒有彼此粘附或融合。應當注意,特別是在基體膜11的耐熱性和滑動性質良好時,不必提供耐熱滑性層15。用于形成 耐熱滑性層15的材料并未特別限定,只要其具有高耐熱性并且在加熱期間、甚至在未加熱時可以在熱轉印頭和耐熱滑性層15之間保持摩擦系數。該材料的實例包括こ酰基纖維素、聚こ烯縮こ醛樹脂、聚こ烯基縮丁醛樹脂。在具有上述結構的這個實施方式的熱轉印層壓膜10中,分別形成非轉印剝離層12和圖像保護層13的熱塑性樹脂的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因此,在使用熱轉印方法形成圖像時,圖像保護層13可以很容易地從非轉印剝離層12剝離。此外,當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小于O. 75時,可以賦予圖像保護層13足夠的對外力的抗性,結果可以改善可操作性。<第二實施方式>具有上述結構的熱轉印層壓膜可以用在熱轉印片材(諸如墨帯)中。此外,將描述具有熱轉印層壓膜10的結構的熱轉印片材。[熱轉印片材]圖2是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熱轉印片材的示意圖,其中圖2A是俯視圖,圖2B是沿著圖2A的線的截面圖。熱轉印片材30包括基體膜11、形成在基體膜11上的非轉印剝離層12、圖像保護層13和油墨層31。在熱轉印片材30中基體膜11的第一表面SI側,沿著熱轉印片材30的輸送方向經由底涂層16形成黃色(Y)、洋紅色(M)和青色(C)油墨層31(31Y、31M、31C)。還在基體膜11的第一表面SI側,經由底涂層16形成非轉印剝離層12、圖像保護層13和粘著層14。在基體膜11的背表面(第二表面S2)上,形成耐熱滑性層15,從而降低熱轉印頭和墨帶之間的摩擦并且使熱轉印片材30能夠穩定地行迸。應當注意,非轉印剝離層12、圖像保護層13和粘著層14以及其上設置有上述各層的基體膜11、底涂層16和耐熱滑性層15的一部分形成參照圖I描述的上述熱轉印層壓膜10。應當注意,在基體膜11和非轉印剝離層12具有足夠粘著性的情況下,不需要設置底涂層16。此外,在圖像保護層13可以輕易地轉移到成形的圖像上的情況下,不需要設置粘著層14。此外,在基體膜11的耐熱性和滑動性質良好的情況下,不需要設置耐熱滑性層15。油墨層31 (31Y、31M、31C)和熱轉印層壓膜10依次循環形成,并且熱轉印層壓膜10緊跟著油墨層31(31Y、31M、31C)設置。此外,在熱轉印片材30中,傳感器標記35形成在油墨層31 (31Y、31M、31C)的各端部,并且形成在熱轉印層壓膜10附近。油墨層31(31Y、31M、31C)通常由升華染料形成。此外,作為粘結劑樹脂,可以包括纖維素類樹脂,諸如甲基纖維素、こ基纖維素、こ基羥こ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丁酸こ酸酯纖維素和こ酸酯纖維素;こ烯基樹脂,諸如聚こ烯醇、聚こ烯基縮丁醛、聚こ烯縮こ醛、聚こ烯こ酸酯和聚苯こ烯;聚酯類樹脂;丙烯酸類樹脂;聚氨酯類樹脂;或各種其他樹脂。油墨層31 (31Y、31M、31C)的顏料染料分散在或溶解在粘結劑樹脂中。顏料染料的材料并不需特別限定,具體材料如下。具體地,作為黃色染料,使用例如偶氮染料、雙偶氮染料、次甲基染料、苯こ烯基染料、吡啶酮-偶氮染料或其混合物。作為洋紅色染料,使用例如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苯こ烯基染料、雜環偶氮染料及其混合物。作為青色染料,使用例如蒽醌染料、萘醌染料、雜環偶氮染料、靛苯胺染料或其混合物。應當注意,通常使用多種類型的染料的混合物作為顏料染料。通常,使用具有熱轉移性從而使得顔料染料分子単元能從油墨層31內部向外熱擴散的染料作為顏料染料。顔料染料所必需的特征是例如,在熱轉印頭的熱能量范圍內不會熱分解、合成簡單、圖像保護性質優異(相對于加熱、光線、溫度、藥品穩定)、吸收波長范圍優異、難以在油墨層31中引起重結晶。在利用熱轉印片材30通過圖像形成裝置(例如熱轉印打印機)進行熱轉印打印 時,可以通過如下獲得所需圖像通過打印機的熱轉印頭將熱轉印層壓膜10中的圖像保護層13部分和粘著層14部分熱轉印到油墨圖像上。換句話說,在對熱轉印片材30的油墨層31進行熱轉印而形成圖像之后,在形成在熱轉印片材30 —部分上的熱轉印層壓膜10中的非轉印剝離層12和圖像保護層13的邊界處進行剝離,從而將其上的圖像保護層13和粘著層14熱轉印到油墨圖像上。在這個實施方式的熱轉印片材30中,分別形成非轉印剝離層12和圖像保護層13的熱塑性樹脂的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且小于O. 75。因此,在使用熱轉印方法形成圖像時,圖像保護層13可以很容易地從非轉印剝離層12剝離。此外,可以獲得對外力足夠的抗性,從而,例如,當處理墨帶時熱轉印層壓膜的表面被手指甲無意間刮擦的情況下,圖像保護層13仍可以容易地剝離,從而可以防止可操作性方面的不方便之處。<第三實施方式>在圖像形成裝置(諸如打印機)中可以使用上述結構滑的熱轉印片材30。[圖像形成裝置]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5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結構圖。圖像形成裝置50包括作為輸送機構的承紙卷軸(platen)65、熱轉印片材30、作為行進機構的供給卷筒61和卷取卷筒62、和熱轉印頭51。供給卷筒61供給熱轉印片材30,卷曲卷筒62卷曲收取熱轉印片材30。同吋,導向卷筒63和64將熱轉印片材30引導至打印位置。熱轉印頭51設置在導向卷筒63和64之間。通過旋轉待記錄介質71 (此后被稱為接受片材71),承紙卷軸65將接受片材71輸送至對應于熱轉印頭51的打印位置。可以通過熱轉印打印的紙張(諸如打印紙)被用作接受片材71。以下將描述該結構中主要部分的實例。采用驅動馬達(未示出)以旋轉方式驅動的卷取卷軸62卷曲收取纏繞在供給卷軸61上的熱轉印片材30,同時通過導向卷軸63和64支撐。扭距限制器(未示出)例如設置在供給卷軸61中,并且通過恒定扭距向熱轉印片材30施加后張カ(back tension)。此夕卜,在卷取卷軸62中,例如設置有由光傳感器(未示出)構成的卷取檢驗編碼器。如上所述,可以在熱轉印片材30上以預定長度施加例如黃色、洋紅色和青色染料作為相應于ー頁的染料。此外,在熱轉印片材30上,在相應于ー頁的染料的頭位置應用頁頭標記和纏繞直徑標記,并且在各染料的頭位置應用用于識別顔色的顔色識別標記。該標記相當于前述傳感器標記35 (見圖2)。結果,在圖像形成裝置中,設置在熱轉印片材30的行進路徑中的光傳感器52探測頁頭標記和顏色識別標記,并且基于探測結果進行染料的頭位置在熱轉印片材30上的定位。盡管未示出,熱轉印頭51以可拆卸方式連接到通過旋轉軸以可旋轉方式保持的加壓桿53 (pressurization lever)的末端。加壓桿53的另一端經由鏈接單元(link)以可滑動方式連接到梳板(comb plate)。結果,由于梳板通過頭傳動馬達以可旋轉方式傳動,所以熱轉印頭51可上升、下降,并且可定位在頭可以縱向移動的中間位置、位于中間位置的上方并且遠離墨帶的初始位置、和位于中間位置的下方并且在該位置該頭接觸接受片材71的底端位置。結果,熱轉印頭51在加載熱轉印片材30時移動到初始 位置,并且在接受片材71安裝在承紙卷軸65上時移動到底端位置。通過例如安裝在梳板的缺ロ位置附近的光傳感器探測頭單元的上升和下降。熱轉印頭51被構造成端面型(end face type)并且經由熱轉印片材30在接受片材71的整個寬度方向上接觸接受片材71。結果,隨著接受片材以箭頭所指示的方向移動,在接受片材71的整個表面上打印了所需圖像。利用具有上述主要部分的圖像形成裝置50,在接受片材71上打印了所需圖像。然后,將描述在打印紙上形成圖像的方法。作為用于圖像形成裝置50中的熱轉印片材,使用例如這樣的熱轉印片材30,其中如圖2所示,黃色油墨層31Y、洋紅色油墨層31M、青色油墨層31C和圖像保護層13以從卷取側(卷取卷軸62)到供給側(供給卷軸61)的次序重復排列。通過使用圖像形成裝置50,黃色分量、洋紅色分量和青色分量的圖像相對于設置在接受片材71的接受層(打印表面)側以所規定的次序進行升華熱轉印,然后圖像保護層13相對于整個打印表面進行升華熱轉印。如上所述,在圖像形成裝置50中,通過與其他顏色信息的圖像形成相同的エ藝來實施利用圖像保護層13的層壓エ藝。上述顔色打印中,在打印圖像之后,使圖像保護層13形成在圖像的表面上,從而增強耐光性、耐皮脂性等等。因此,可以抑制打印圖像的顔色降解,并且增強保存性質。此夕卜,分別形成非轉印剝離層12和圖像保護層13的熱塑性樹脂的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且小于O. 75。因此,在使用熱轉印方法形成圖像吋,圖像保護層13可以很容易地從非轉印剝離層12剝離,而彩色打印的打印表面的品質不會受損。此外,可以獲得對外力足夠的抗性,從而可以防止可操作性方面的不方便之處。此后,將描述本發明的熱轉印層壓膜的實施例。[實施例][熱轉印層壓膜的制備]將表I所示的非轉印剝離層的組合物以Ι.Ομ 的干燥厚度涂覆到具有4. 5μ 厚度的基體膜(聚酯,來自三菱樹脂株式會社的“Κ604Ε4. 5W”)上,并且進行干燥(90°C,lmin),結果形成非轉印剝離層。此外,對于包括在非轉印剝離層中的熱塑性樹脂計算它們的I值、O值以及作為其比例的I/o值(此后,也稱為“a值”)。結果在表I中給出。
[表 I]
權利要求
1.一種熱轉印層壓膜,其包含 基體膜; 非轉印剝離層,所述非轉印剝離層被設置在所述基體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熱塑性樹脂;和 圖像保護層,所述圖像保護層被設置在所述非轉印剝離層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熱塑性樹脂,其中所述第一 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
2.根據權利要求I的熱轉印層壓膜,其還包含設置在所述圖像保護層上的粘著層。
3.根據權利要求I的熱轉印層壓膜,其中,所述第一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小于O. 75。
4.一種熱轉印片材,其包含 基體膜; 非轉印剝離層,所述非轉印剝離層被設置在所述基體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熱塑性樹脂; 圖像保護層,所述圖像保護層被設置在所述非轉印剝離層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熱塑性樹脂,其中所述第一 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且小于O.75 ;和 設置在所述基體膜上的油墨層。
5.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含 輸送機構,其被構造成以預定方向輸送待記錄介質; 熱轉印片材,所述熱轉印片材包含非轉印剝離層、圖像保護層和油墨層,所述非轉印剝離層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熱塑性樹脂,所述圖像保護層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熱塑性樹脂,所述油墨層被熱轉印到所述待記錄介質的表面上而形成圖像,其中所述第一I/O值與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O. 40且小于O. 75 ; 行進機構,其被構造成使所述熱轉印片材行進;和 熱轉印頭,其被構造成使所述熱轉印片材中的所述油墨層和所述圖像保護層之ー熱轉印到所述待記錄介質的表面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轉印層壓膜、熱轉印片材和圖像形成裝置。所述熱轉印層壓膜包括基體膜、非轉印剝離層和圖像保護層。所述非轉印剝離層被設置在所述基體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I/O值的第一熱塑性樹脂。所述圖像保護層被設置在所述非轉印剝離層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I/O值的第二熱塑性樹脂,其中所述第一I/O值與第二I/O值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0.40。
文檔編號B41M5/382GK102689540SQ201210075790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5日
發明者安松亮 申請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