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及絲網印刷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電池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和包 含所述回墨刀的絲網印刷機。
背景技術:
在太陽能電池硅片生產過程中,目前普遍使用絲網印刷機對電池硅片正反兩面進 行漿料印刷以形成電極。該絲網印刷機上設置有回墨刀,該回墨刀用于在絲網印刷機對硅 片印刷后將網版上多余的漿料刮回,以便為絲網印刷機下一次印刷做準備。圖1為現有技 術中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的回墨刀是由依次 彎折連接的刀把11、刀體12和刀頭本體13三部分一體成形的。其中,刀把11為一長方體 狀結構,且在刀把11未與刀體12相連的長度方向的一側邊緣上設置有用于與絲網印刷機 連接的缺口 111。刀頭本體13的兩側設置有朝遠離刀體一側彎折的彎折部14。刀體12為 一“凸”狀結構,其寬部121 —側邊緣與刀頭本體13彎折連接形成屋脊狀,其窄部122 —側 邊緣與刀把11長度方向且不具有缺口 111的一側彎折連接形成倒置的屋脊狀。根據如上 所述的回墨刀結構,可知現有的回墨刀存在如下問題1、回墨刀刀頭的彎折部14僅稍稍伸出網版印刷區域26,如圖1所示,控制范圍比 較小且收攏漿料的效果不好,使得大量的漿料在回刮時向回墨刀兩側外攤到回墨刀控制不 到的區域,使漿料無法被刮回,從而造成漿料的利用率不高;2、由于在回刮的過程中大量漿料外攤到回墨刀控制不到的區域,外攤的漿料會揮 發產生較重的氣味,給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3、外攤的漿料停滯在回墨刀兩側持續揮發變干,從而產生干漿料顆粒,干漿料顆 粒會影響電池硅片的印刷質量,會造成粗點等異常現象,而且干漿料顆粒極易導致網版報 廢,進而增加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使得網版兩側的漿 料比較容易被刮回,從而提高了漿料的利用率、減少了漿料揮發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 時還降低了網版的報廢率及生產成本。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該回墨刀包括 刀把、刀體和刀頭,所述刀頭包括用于刮刷網版印刷區域的刀頭本體、連接在所述刀頭本體 兩端且向刀頭前進方向彎折的側翼部、連接在所述兩側翼部未與刀頭本體連接的一端且向 刀頭前進方向繼續彎折的彎折部,所述側翼部、彎折部的底面與所述刀頭本體的底面均在 同一平面內,所述刀頭的側翼部伸出所述網版印刷區域且靠近所述絲網印刷機的網版邊 框。作為優選,所述側翼部與所述刀頭本體之間的彎折角度大于90°且小于等于 170°。[0009]作為優選,所述側翼部的長度大于所述刀頭本體長度的1/3。作為優選,所述側翼部與彎折部之間的角度大于90°且小于等于170°。作為優選,所述刀把、刀體和刀頭為一體成型結構。作為優選,所述刀頭本體、側翼部與彎折部為一體彎折成型。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絲網印刷機,該絲網印刷機包含如上所述的回墨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現有技術的回墨刀的刀頭本體和兩個彎折部 之間各設置一側翼部用以增加回墨刀刀頭的控制范圍,使得回墨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漿料回刮量增加,提高了漿料的利用率;2、降低了漿料的揮發量,改善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3、減少了因干漿料顆粒引起的網版的報廢率,節約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產品 的印刷質量。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的回墨刀的使用狀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附圖標記說明21刀把211缺口[0023]22刀體23刀頭本體[0024]231刀頭本體的底面24側翼部[0025]241側翼部的底面25彎折部[0026]251彎折部的底面26網版印刷區域[0027]27網版印刷區域外緣28網版邊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的結構示意圖。如 圖2所示,該回墨刀包括依次彎折連接在一起的刀把21、刀體22和具有水平刮面的刀頭。 本實施例中刀把21、刀體22和刀頭為一體成型結構。本實施例中,刀把21為一長方體狀結構,并且在與絲網印刷機連接的一側邊緣上 設置有用于與絲網印刷機連接的缺口 211。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將刀把 21設計成菱形、梯形或其它不規則結構,只要使其與絲網印刷機連接的一側的尺寸、規格與 現有的絲網印刷機相匹配即可。本實施例中所述刀把21的結構與現有技術中所述刀把11 的結構、形狀及尺寸完全相同。本實施例中,刀體22為一長方體狀結構,其長度方向上的一側邊緣與所述刀頭本 體23的一側連接形成屋脊狀,另一側邊緣與刀把21長度方向且不具有缺211的一側彎折 連接形成倒置的屋脊狀。當然,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刀體22的結構并不僅限于長方體狀結構 或現有技術中描述的“凸”形結構,只要能夠達到連接刀把21和刀頭本體23的結構均可。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刀頭包括用于刮刷網版印刷區域26的刀頭本體23、連接
4在所述刀頭本體23兩端且向刀頭前進方向彎折的側翼部24、連接在兩側翼部24的未與刀 頭本體連接的一端且向刀頭前進方向繼續彎折的彎折部25。刀頭的側翼部24伸出網版印 刷區域26及印刷區域外緣27且靠近網版邊框28,與原有技術相比延長了刀頭的整體長度, 擴大了該回墨刀的控制范圍,具有能夠將多余的漿料向回墨刀中間控制區域聚攏的有益效果。作為優選,側翼部的長度大于所述刀頭本體長度的1/3。所述側翼部的底面241與所述刀頭本體的底面231及彎折部的底面251均在同一 平面內,這樣才能使得刀頭本體的底面231、側翼部的底面241及彎折部的底面251能夠與 接觸面(例如圖3中的網版區域26)之間能夠無縫結合以便回墨刀涂抹漿料均勻及回刮漿 料干凈。為了使該回墨刀在回刮漿料時能對漿料產生更好的聚攏效果,所述側翼部24向 遠離刀體22 —側的方向彎折使側翼部24與刀頭本體23之間形成一定的彎折角度(如圖2 中所示的Z Α0Β),該彎折角度Z AOB的范圍最好是大于90°且小于等于170°,例如ZAOB 的大小可以為135°、140°、145°、160°、165°等。側翼部24與彎折部25之間的角度大 于90°且小于等于170°,彎折部用于增強刀頭向印刷區域收攏漿料的效果。為使回墨刀制作簡捷、方便,所述刀頭本體23、側翼部24及彎折部25最好一體彎 折成型。本實施例中,彎折部25兩端頭之間的水平距離由網版的寬度來決定,即網版的寬 度確定后該水平距離值的大小將保持不變,但刀頭本體23、側翼部24及彎折部25的長度并 不是固定的,即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改變刀頭本體23、側翼部24及彎折部25中的至少 任意兩個長度數值的大小但保持刀頭本體23、側翼部24及彎折部25 —體成形后彎折部25 兩端頭之間的水平距離值保持不變。本實用新型的回墨刀由于增加了帶有一定角度的側翼部,在回墨過程中可以將兩 側的漿料聚攏到中間印刷區域,提高漿料的利用率,同時避免了漿料停滯在印刷區域兩側 造成的揮發變干情況,減少干漿料的產生,因此減少了因為干漿料顆粒引起的印刷不良和 網版報廢。同時,也減少了漿料揮發產生的氣味,對員工的工作環境也會有一定改善。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絲網印刷機,該絲網印刷機包括如上所述的回 墨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絲網印刷機具有漿料利用率高、對周圍環境污染小、網版的報廢率 低及生產成本低等優點。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 飾也視為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該回墨刀包括刀把、刀體和刀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包括用于刮刷網版印刷區域的刀頭本體、連接在所述刀頭本體兩端且向刀頭前進方向彎折的側翼部、連接在所述側翼部一端且向刀頭前進方向繼續彎折的彎折部,所述側翼部、彎折部的底面與所述刀頭本體的底面均在同一平面內,所述刀頭的側翼部伸出所述網版印刷區域且靠近所述絲網印刷機的網版邊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翼部與所述刀 頭本體之間形成的彎折角度大于90°且小于等于17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翼部的長度大 于所述刀頭本體長度的1/3。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翼部與 彎折部之間的角度大于90°且小于等于170°。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把、刀 體和刀頭為一體成型結構。
6.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本 體、側翼部與彎折部為一體彎折成型。
7.一種絲網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絲網印刷機包含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 的回墨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絲網印刷機的回墨刀,該回墨刀包括刀把、刀體和刀頭,所述刀頭包括用于刮刷網版印刷區域的刀頭本體、連接在所述刀頭本體兩端且向刀頭前進方向彎折的側翼部、連接在所述側翼部一端且向刀頭前進方向繼續彎折的彎折部,所述側翼部、彎折部的底面與所述刀頭本體的底面均在同一平面內,所述刀頭的側翼部伸出所述網版印刷區域且靠近網版邊框。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絲網印刷機。本實用新型提高了漿料的利用率、減少了因漿料揮發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還降低了網版的報廢率及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41F15/42GK201669965SQ20102018513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9日
發明者吳勝高, 葛劍 申請人: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