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裝飾薄膜、加飾元件以及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裝飾薄膜、加飾元件以及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且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立體圖案的裝飾薄膜、加飾元件以及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上,若欲在塑料機殼上進行圖繪或裝飾,主要是利用噴涂或印刷的方式將圖案涂布于機殼表面以呈現各種圖樣或顏色。然而,噴涂工藝相當耗時且手續繁雜,不利于大規模的制造。另外,傳統噴涂工藝所產生大量含有鉛類或其它重金屬的飛沫,非但造成涂料的浪費,更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另外,在噴涂涂料時,很容易因為不同區域噴涂量的差異造成表面厚度不均勻。尤其是在殼體彎曲處進行噴涂工藝時,往往造成積料的情況。為能解決前述問題,業界開發出一種特殊裝飾工藝,其采用一種具有事先已形成于一基板上的一裝飾層的裝飾薄膜。裝飾工藝包括一模內裝飾(In Mold Decoration, IMD)技術、一熱轉印(Heat Transfer Printing)工藝、一熱升華轉印(Sublimation Heat Transfer)工藝、一熱印蓋/燙印(Hot Stamping)工藝、一噴印(Ink-Jet Printing)工藝、 一水轉印(Water Transfer Printing)工藝或其它相似的工藝。膜內裝飾的流程是將一裝飾薄膜置于例如射出成型機的模具中,接著將熱熔樹脂灌注在裝飾薄膜的一側而使熱熔樹脂與裝飾薄膜的裝飾層相互結合為一加飾元件,隨之進行排出(eject)步驟,將此加飾元件自模具取出。如此,即完成模內裝飾工藝。然而,裝飾外殼的表面在通過現有的膜內裝飾(IMD)技術制造后,幾乎變成平面, 以致于裝飾產品的表面無立體觸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立體圖案的裝飾薄膜。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飾元件,其具有立體圖案的明顯觸感。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用以制造上述的加飾元件。本發明提供一種裝置薄膜,其包括一基板、一離形層、一圖案層以及一黏著層。離形層配置于基板上。圖案層配置于離形層遠離基板的一側上。黏著層配置于圖案層的一部分上。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裝飾薄膜還包括一耐磨層,該耐磨層配置于離形層上且位于離形層與圖案層之間。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耐磨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黏著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圖案層的厚度至少為1微米。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加飾元件,其包括一承印體以及一裝飾薄膜。承印體具有一外表面。裝飾薄膜配置于承印體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其中裝飾薄膜包括一圖案層以及一黏著層。圖案層配置于外表面的部分的上方。黏著層配置于承印體的外表面與圖案層之間, 其中黏著層共形于圖案層。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裝飾薄膜還包括一耐磨層,該耐磨層配置于圖案層上且暴露于外,其中耐磨層共形于圖案層。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耐磨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黏著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圖案層的厚度至少為1微米。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基板,該基板上已形成有一離形層。于離形層遠離基板的一側上形成一圖案層。于圖案層的一部分上形成一黏著層,其中基板、離形層、圖案層以及黏著層定義出一裝飾薄膜。于黏著層上形成一承印體,以使承印體緊密貼附于黏著層。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形成承印體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于黏著層遠離圖案層的一側上配置一塑料材料。固化塑料材料以形成承印體,以使裝飾薄膜通過黏著層緊密貼附于承印體。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塑料材料選自于由聚碳酸酯、聚丙烯、壓克力、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縮醛所組成的族群。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使承印體與黏著層緊密貼合的步驟包括于承印體上配置裝飾薄膜。對裝飾薄膜進行一熱轉印法。將裝置薄膜以及承印體配置于一真空槽體中。對真空槽體抽氣,以使裝飾薄膜通過黏著層緊密貼附于承印體上。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熱轉印法包括一加熱過程以及一加壓過程。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在形成圖案層之前,還包括于該離形層上形成一耐磨層。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耐磨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在形成承印體后,還包括施加一剝離力,以使基板及其上的離形層脫離承印體。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黏著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圖案層的厚度為至少為1微米。基于上述,本發明的裝飾薄膜的立體圖案可通過設計圖案化的黏著層及其下方的圖案層來制作。在轉印之后,具有立體圖案的裝飾薄膜即可形成于承印體的外表面上。因此,本發明的加飾元件可具有立體圖案的明顯觸感。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本文中,附圖以及描述內容中所用的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作為相同或類似元件提及。為了清楚地描述本發明的概念,伴有附圖的實施例中元件的形狀以及厚度可能未明確地遵照真實情況。另外,以下描述是針對元件或其組合,但所述元件在內容或描述內容中不受特別限制。熟習此項技術的人員已知的任何形式或形狀均適用于本發明。此外,材料層安置于基板上或安置于另一材料層上的描述意謂所述材料層直接位于所述基板或另一材料層上,并且亦可能意謂一些夾層穿插于材料層與基板之間或材料層與另一材料層之間。
圖IA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裝飾薄膜的剖面示意圖。圖IB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裝飾薄膜的剖面示意圖。圖IC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裝飾薄膜的剖面示意圖。圖ID為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一種裝飾薄膜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加飾元件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IOOa 裝飾薄膜IOOb 裝飾薄膜IOOb'裝飾薄膜100c:裝飾薄膜IOOd 裝飾薄膜110:基板120 離形層130:圖案層I3Oa:圖案層140 黏著層150 耐磨層150a 耐磨層200 加飾元件210 印體212 外表面SlO S40 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A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裝飾薄膜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A,裝飾薄膜 IOOa包括一基板110、一離形層120、一圖案層130以及一黏著層140。離形層120、圖案層 130以及黏著層140依序形成于基板110上。特別是,離形層120完全地覆蓋基板110,圖案層130配置于離形層120遠離基板110的一側上,亦即圖案層130暴露出離形層120的一部分,而黏著層140共形地配置于圖案層130上。其中,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共形地配置”意欲指示具有相同形狀的兩個膜層(諸如黏著層140以及圖案層130)相互堆疊。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圖案層130以及配置于其上的黏著層140可視為一立體圖案。此外,基板110的材質例如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PEN)、二醇 變性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酉旨(polyethylene glycol-co-cyclohexane-1, 4dimethanol terephthalate, PETG)、熱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hermalplastic polyurethane, TPU)、聚氨酯(polyurethane, PU)、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非結晶化聚對苯二甲酸二醇酯(amorphous 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A-PET)、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壓克力(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MMA-St5MS)或環狀烯烴聚合物(cyclo olefin copolymer,C0C)等高分子材料,或者可由多個上述高分子材料組成的材料等,但不以此為限。在此必須注意的是,基板110具有可撓曲的特性,以利于后續工藝。離形層120的設置主要是將基板110與圖案層130暫時地貼附在一起,以于轉印過程之后方便剝離于基板110。此外,離形層120通常是一種低表面張力膜層,其由諸如蠟、石蠟或聚硅氧材料、或是一種高度平滑不滲透的膜層制備,其制備自諸如輻射可固化的多官能基丙烯酸酯、聚硅氧丙烯酸酯、環氧化物、乙烯基酯、烯丙基與乙烯化物、不飽和的聚酯或其混合物材料。離形層120的材料可包含選自于環氧化物、聚氨酯、聚酰亞胺、聚酰胺、 三聚氰胺甲醛、脲甲醛或酚甲醛所組成的族群的一種縮合聚合物、共聚合物、混合物或復合物。圖案層130是由印刷油墨或可印刷材料所組成。另外,本實施例的圖案層130的厚度例如是至少為1微米。此外,本實施例的黏著層140的厚度例如是至少為5微米。黏著層140例如是由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酯、聚酰胺、 環氧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物(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熱塑性彈性體或類似者、或是其共聚合物、混合物或復合物的一材料所形成。在本實施例的裝飾薄膜100a中,圖案層130僅配置于離形層120的一部分上,并且黏著層140共形地配置于圖案層130上。因此,相較于現有技術而言,本實施例的裝飾薄膜100a可具有一立體圖案。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圖案層130配置于離形層120的一部分上,亦即圖案層130部分地配置于離形層120上,但在此并不加以限制。于其它實施例中,裝飾薄膜 100c的圖案層130a亦可完全地配置于離形層120上,可以避免圖案層130a與黏著層140 之間因對準準確度不足而出現對準誤差的問題,如圖IC中所示。圖IB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裝飾薄膜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IA以及1B, 圖IB中的裝飾薄膜100b與圖IA中的裝飾薄膜100a相似,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于圖IB中的裝飾薄膜100b還包括一耐磨層150。更詳細而言,耐磨層150配置于離形層120上。其中,耐磨層150位于離形層120與圖案層130之間,并且耐磨層150共形于圖案層130。意即,耐磨層150暴露離形層120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耐磨層150、圖案層130 以及黏著層140可定義出裝飾薄膜100b的一立體圖案。另外,本實施例的耐磨層150的厚度例如是至少為5微米。在本實施例中,此耐磨層150可視為圖案層130的一保護層。適用于耐磨層的原料可包括而不限于輻射可固化的多官能基丙烯酸酯,其包括環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硅氧丙烯酸酯、縮水甘油基丙烯酸酯、環氧化物、乙烯基酯、二烯丙基鄰苯二甲酸、乙烯醚以及其混合物。耐磨層150可包含一縮合聚合物或共聚合物,諸如環氧化物、聚氨酯、聚酰胺、聚酰亞胺、三聚氰胺甲醛、脲甲醛、或酚甲醛。耐磨層150可包含一溶膠-凝膠(sol-gel)硅酸鹽或鈦酯。耐磨層150可部分或完全固化。若為部分固化,一個后固化步驟將運用在模制及/或轉移步驟之后,以增強耐久性,特別是硬度、抗刮力與抗油性。此外,欲改良釋放性質, 原料(特別是耐磨層150的低分子量成分)較佳為不可滲透至離形層120。在披覆及固化或部分固化耐磨層150之后,其應為勉強相容或不相容于離形層120。可運用黏合劑及諸如增稠劑、表面活化劑、分散劑、UV安定劑或抗氧化劑的添加物,以控制流變性、濕潤性、披覆性質、風化性能、與老化性質。亦可添加諸如氧化硅、A1203、TiO2, CaCO3、微晶體蠟或聚乙烯、Teflon或其它潤滑粒子的填充劑,以改良例如該耐磨層150的抗刮力與硬度。耐磨層 150的厚度通常為約2微米至約20微米,且較佳為約3微米至約12微米。耐磨層150 (若存在)較佳于一窗區域為透明。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針對于選用式耐磨層150的其它適合的組成物已記載于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05-0181204、2005-0171292與2006-0093813號文件中,其內容以參照方式而整體納入于本文。舉例而言,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05-0181204號揭示一種耐磨層150 組成物,其包含一可熱交聯及光化學或可接自由基的聚合物、一熱交聯劑及一輻射可固化的多官能基單體或低聚物;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05-0171292號揭示一種耐磨層150組成物,其包含具有用于熱交聯的至少一個羰酸或酸酐官能基與至少一個UV交聯官能基的一聚合物或共聚合物;且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06-0093813號揭示一種耐磨層150組成物,其包含一胺基交聯劑、具有反應于胺基交聯劑的至少一個官能基的一可UV固化單體或低聚物、一酸催化劑、及一光引發劑。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耐磨層150配置于離形層120的一部分上,并且圖案層130共形地配置于耐磨層150上,亦即圖案層130及其下方的耐磨層150部分地配置于離形層120上,但并不以此為限。在其它實施例中,裝飾薄膜IOOd的耐磨層150a以及圖案層130a亦可完全地配置于離形層120上,可以避免圖案層130a、耐磨層150a以及黏著層 140之間由于對準準確度不足而出現對準誤差的問題,如圖ID中所示。圖2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加飾元件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2,加飾元件 200包括一承印體210以及一裝飾薄膜IOOb'。其中,本實施例的裝飾薄膜100b’可通過轉印工藝而轉印至承印體210上,以形成加飾元件200。轉印工藝包括模內貼標(In Mold Labeling,IML)、薄膜模內成型(In Mold Film/Forming,IMF)、模內轉印(In Mold Roller, IMR)、熱轉印(Heat Transfer Printing)工藝、熱升華轉(Sublimation Heat Transfer)工藝、熱印蓋/熱燙印(Hot Stamping)工藝、噴印(Ink-Jet Printing)工藝或水轉印(Water Transfer Printing)工藝。更詳細而言,承印體210具有外表面212。承印體210的材質可例如是聚碳酸酉旨(polycarbonate,PC)、ABS 豐對月旨(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酉旨(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聚縮酸(polyoxymethylene, POM)、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酉旨(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聚丙;I;希(polypropylene, PP)、壓克力(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MA-St, MS) > M If - Τ — - ¥ Ziii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 ,M^ ^M (polystyrene,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縮醛 (polyoxymethylene, POM)或其組合,但不以此為限。裝飾薄膜IOOb'配置于承印體210的外表面212的一部分上,且本實施例的裝飾薄膜IOOb'包括一圖案層130、一黏著層140以及一耐磨層150。圖案層130配置于承印體210的外表面212的一部分上。黏著層140配置于承印體210的外表面212與圖案層130 之間,以使裝飾薄膜IOOb'可經由黏著層140緊密地附著于承印體210。耐磨層150暴露于外且配置于圖案層130上。特別是,黏著層140共形于圖案層130,且耐磨層150共形于圖案層130。于本實施例中,耐磨層150、圖案層130以及黏著層140可視為一立體圖案。圖案層130、黏著層140以及耐磨層150的材質以及規格已揭露于上述的實施例中,故在此并不再加以贅述。因此,相關的描述可參考前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 耐磨層150用以保護圖案層130,但于其它實施例中,耐磨層150的配置亦可省略。簡言之,由于本實施例的加飾元件200具有僅配置于承印體210的外表面212的一部分上的裝飾薄膜IOOb',因此相較于現有具有平坦表面的裝飾外殼而言,本實施例的加飾元件200可具有較好立體感觀。以上僅介紹本發明部分實施例的裝飾薄膜100a、100b、100c、IOOd以及加飾元件 200,并未介紹本發明的裝飾薄膜100a、100b、100c、IOOd以及加飾元件200、200a的制造方法。對此,以下將以一實施例來說明加飾元件200的制造方法,并配合圖3對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圖3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看圖IA(或圖1B、或圖1C、或圖1D)、圖3,依據本實施例的加飾元件200的制造方法,首先,步驟S10,提供一基板110,該基板110上已形成有一離形層120。基板110以及離形層120的材料已揭露于上述的實施例中,在此并不再加以贅述。接著,請參考圖1B、1D以及圖3,于離形層120遠離基板110的一側上可選擇性地形成一耐磨層150(或耐磨層150a),其中耐磨層150可暴露出離形層120的一部分或耐磨層150a可完全地覆蓋離形層120。耐磨層150(或耐磨層150a)的材料與厚度已揭露于上述的實施例中,在此并不再加以贅述。接著,請參看圖IA (或圖1B、或圖IC或圖1D)、圖3,步驟20,于離形層120遠離基板Iio的一側上形成一圖案層130(或圖案層130a)。其中,當耐磨層150存在時,圖案層 130可共形于耐磨層150或圖案層130a可完全地覆蓋耐磨層150a。此外,圖案層130 (或圖案層130a)的材料以及厚度已揭露于上述的實施例中,在此并不再加以贅述。另外,形成圖案層130(或圖案層130a)的方法可通過任何的印刷技術而實施,例如是橡皮版、干膠印 (driographic)、電子照相、或平版印刷。其它的印刷技術亦可適用,諸如壓印、絲網印刷、 凹版印刷、噴墨印刷或加熱印刷。接著,請參考圖IA(或圖1B、圖1C、圖1D)以及圖3,步驟30,于圖案層130的一部分上形成一黏著層140,其中基板110、離形層120、圖案層130(或圖案層130a)、黏著層 140(以及耐磨層150或耐磨層150a)可定義出一裝飾薄膜IOOa(或100b)。至此,具有立體圖案的裝飾薄膜IOOa(或100b、100c、IOOd)已大致完成。最后,請參考圖2以及圖3,步驟S40,于黏著層140上形成一承印體210,以使承印體210緊密附著于黏著層140。更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裝飾薄膜IOOa(或100b、100c、 100d)通過黏著層140貼附于承印體210的外表面212。形成承印體210的步驟包含下述步驟。首先,于黏著層140遠離圖案層130的一側上配置一塑料材料,接著,固化塑料材料以形成承印體210,以使裝飾薄膜100a (或100b、100c、100d)通過黏著層140緊密貼附于承印體210。其中,塑料材料可例如是選自于由聚碳酸酯、聚丙烯、壓克力、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縮醛所組成的族群,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在形成承印體210后,可通過施加一剝離力,使基板110及其上的離形層120脫離承印體210,以暴露出耐磨層150 (或圖案層130),如圖2、3中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由于黏著層140是部分地配置于圖案層130a或耐磨層150a上,因此離形層120、圖案層130a以及耐磨層150a不位于黏著層140下方的部分將通過施加剝離力時與基板110同時自承印體210脫離。如此一來,通過轉印工藝可以使得由黏著層140、圖案層130(以及耐磨層150)所構成的立體圖案形成于承印體的外表面 212上。至此,具有立體觀感的加飾元件200已大致完成。于其它實施例中,使承印體210緊密貼合于黏著層140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首先,于承印體210上配置裝飾薄膜IOOa(或100b、100c、IOOd)。接著,對裝飾薄膜IOOa(或 100b、100c、IOOd)進行一熱轉印法。其中,熱轉印法包括一加熱過程以及一加壓過程。通過對裝飾薄膜IOOa(或100b、100c、IOOd)的基板110進行加熱與加壓,以使黏著層140貼附于承印體210上。接著,將裝飾薄膜IOOa(或100b、100c、IOOd)與承印體210配置于一真空槽體中。然后對真空槽體抽氣,以使裝飾薄膜IOOa(或100b、100c、IOOd)通過黏著層140 緊密貼附于承印體210上。最后,施加一剝離力,使基板110及其上方的離形層120脫離承印體210,以暴露出耐磨層150(或圖案層130)。至此,具有立體感觀的加飾元件200已大致完成。基于上述,本發明的裝飾薄膜的立體圖案可通過設計圖案化的黏著層及其下方的圖案層來制作。于轉印之后,具有立體圖案的裝飾薄膜即可形成于承印體的外表面上。因此,本發明的加飾元件可具有立體圖案的明顯觸感。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的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裝飾薄膜,包括 一基板;一離形層,配置于該基板上;一圖案層,配置于該離形層遠離該基板的一側上;以及一黏著層,配置于該圖案層的一部分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薄膜,其中該裝飾薄膜還包括一耐磨層,該耐磨層配置于該離形層上且位于該離形層與該圖案層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飾薄膜,其中該耐磨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薄膜,其中該黏著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薄膜,其中該圖案層的厚度至少為1微米。
6.一種加飾元件,包括 一承印體,具有一外表面;以及一裝飾薄膜,配置于該承印體的該外表面的一部分上,其中該裝飾薄膜包括 一圖案層,配置于該外表面的該部分上方;以及一黏著層,配置于該承印體的該外表面與該圖案層之間,其中該黏著層共形于該圖案層。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飾元件,其中該裝飾薄膜還包括一耐磨層,配置于該圖案層上且暴露于外,其中該耐磨層共形于該圖案層。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加飾元件,其中該耐磨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飾元件,其中該黏著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飾元件,其中該圖案層的厚度至少為1微米。
11.一種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基板,該基板上已形成有一離形層; 于該離形層遠離該基板的一側上形成一圖案層;于該圖案層的一部分上形成一黏著層,其中該基板、該離形層、該圖案層以及該黏著層定義出一裝飾薄膜;以及于該黏著層上形成一承印體,以使該承印體緊密貼附于該黏著層。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該承印體的方法,包括 于該黏著層遠離該圖案層的一側上配置一塑料材料;以及固化該塑料材料以形成該承印體,以使該裝飾薄膜通過該黏著層緊密貼附于該承印體。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該塑料材料選自于由聚碳酸酯、 聚丙烯、壓克力、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縮醛所組成的族群。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使該承印體與該黏著層緊密貼合的步驟包括于該承印體上配置該裝飾薄膜; 對該裝飾薄膜進行一熱轉印法; 將該裝置薄膜以及該承印體配置于一真空槽體中;以及對該真空槽體抽氣,以使該裝飾薄膜通過該黏著層緊密貼附于該承印體上。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該熱轉印法包括一加熱過程以及一加壓過程。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所述加飾元件的方法,還包括 在形成該圖案層之前,于該離形層上形成一耐磨層。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該耐磨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
1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還包括在形成該承印體后,施加一剝離力,以使該基板及其上的該離形層脫離該承印體。
19.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該黏著層的厚度至少為5微米。
20.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該圖案層的厚度至少為1微米。
全文摘要
一種裝飾薄膜、加飾元件以及加飾元件的制造方法。裝飾薄膜包括一基板、一離形層、一圖案層以及一黏著層。離形層配置于基板上。圖案層配置于離形層遠離基板的一側上。黏著層配置于圖案層的一部分上。本發明的裝飾薄膜的立體圖案可通過設計圖案化的黏著層及其下方的圖案層來制作。在轉印后,具有立體圖案的裝飾薄膜即可形成于承印體的外表面上。因此,本發明的加飾元件可具有立體圖案的明顯觸感。
文檔編號B41M5/40GK102310674SQ2010102880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日
發明者黃世敏 申請人:鑼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