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通氣機構的液體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通常涉及一種液體容器(liquid tank)和圖像形成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配 備有用于噴射液滴的打印頭(printhead)的圖像形成設備和在這種圖像形成設備中使用 的液體容器。
背景技術:
諸如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繪圖機和多功能機等的某些圖像形成設備可以使用 打印頭,該打印頭包括用于在移動用作介質(medium)的紙的位置的同時向紙張噴射液滴 以形成圖像的液體噴頭。術語"介質"在下文中可稱為"紙張",但是并不意味著限制所使用 的材料的類型。其他術語,例如"被記錄介質"、"記錄介質"、"轉印構件"、"記錄紙",也可以 用于指與術語"介質"相同的東西。出于同樣原因,諸如"記錄"和"打印"的術語指與"圖 像形成"相同的意思。 在本公開中,術語"圖像形成設備"指的是用于通過在介質上噴射液體而形成圖像 的設備,介質是由諸如紙頁、絲線、纖維、布料、皮革、金屬、塑料、玻璃、木材和陶瓷等的材料 制成的。此外,術語"圖像形成"不但指將諸如字符和圖表(graphics)等具有語義的圖像 附接(attach)到介質,而且指將諸如無規則圖樣的不具有語義的圖像附接到介質。而且, 術語"墨"并不局限于該詞本身狹窄意義上的墨,而指的是諸如墨、抗蝕劑和DNA試樣的任 何液體,這種液體能夠用于上述術語的意義上的"形成圖像"。 在這種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在下文中可稱為"噴墨打印裝置")中,在 主墨盒(也稱為主容器)被安裝在設備的不動部時,用于向打印頭供應墨的副容器(也稱 為緩沖容器)可被安裝在盒上,以便副容器被重新裝滿由墨盒供應的墨。換句話說,作為可 交換貯液器的墨盒可與打印頭一起被安裝。 為了從液體噴頭穩定噴射墨滴,尤其重要的是維持液體噴頭中的墨在預定負壓 (negative pressure)(也就是,維持施加到液體噴頭內部的墨的壓力在預定負壓)。為此, 負壓產生裝置一般被設置在向液體噴頭供應墨的墨供應系統中。根據這種構造,由負壓產 生裝置向其施加負壓的墨被供應到液體噴頭。 負壓產生裝置利用通過容納在墨盒中的海綿狀墨吸收劑的毛細管吸收作用產生 負壓,或者利用諸如彈簧的推動裝置向外推動墨盒的彈性材料形成部以維持墨盒內的負 壓。另一種類型的負壓產生裝置具有位于液體噴頭下方的墨盒以利用水頭差(water head difference)向墨施加負壓。 在使用副容器的典型圖像形成設備中,從墨盒向副容器供墨的供應通道可由撓性 樹脂管來實現,以增加設備內部安裝和裝配的活動余地(latitude)及增加可維護性。此 外,彈性膜可被設為用于副容器的負壓產生裝置。但是,彈性膜的使用產生經過長期使用膜 會允許空氣通過的問題,導致空氣被導入副容器。并且,出現在主容器內的空氣,在安裝主 容器的時候導入供應通道的空氣和溶入墨中的空氣,都設法穿過供應通道進入副容器從而 積聚在副容器中。
專利文獻1揭示了提供有一種使副容器的內部空間在關閉狀態和打開狀態之間 切換的通氣(vent-to-atmosphere)閥和一種與墨供應通道分離設置的以將副容器內的空 氣排出的通氣通道,從而防止副容器中的空氣積聚。這種通氣閥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坐 落在通氣蓋內的閥座,用作閥塞的鐵球,和推動鐵球靠著閥座的彈簧。彈簧持續地推動鐵球 以維持關閉狀態,從而防止副容器連通到開放大氣,并且防止空氣被導入副容器。此外,通 氣銷可被插入保持器以逆著由彈簧施加的抗推力移動鐵球來實現打開狀態,從而使副容器 與開放大氣相通。在這種狀態下,墨被供應到副容器的內部空間以置換積聚在副容器內的 空氣,從副容器排出空氣。 專利文獻2揭示了為了調節容器內的壓力而提供的空氣導入彎曲通道和沿空氣 導入通道的閥。 專利文獻3揭示了提供有防止當容器與大氣相通時粉塵和污垢進入容器的過濾 器。 如專利文獻1所述提供通氣機構(閥)使得當從主容器向副容器供應墨時可以從
副容器向大氣排出空氣。此外,副容器被適當地密封以在墨被供應到副容器之后維持負壓。 當副容器的通氣閥在裝滿之后首次向液體噴頭供應墨的時候或者在用戶進行恢 復噴嘴功能的維修工作而重新產生負壓的時候被打開時,因為副容器的內部空間基本處于 氣密狀態,所以在連通到大氣時,大氣中的空氣被吸入副容器。由于空氣的吸入作用,所以 存在于大氣中的粉塵和雜質可以穿過通氣閥而進入副容器。 如果雜質(包括粉塵)進入副容器從而被混入容器內的墨中,那么用于形成圖像 的打印頭會遭受諸如噴射失敗的故障。同樣,由于粉塵和雜質污染對構成通氣閥的閥座和 閥塞的污染引起閥的氣密性的惡化,導致難于恢復副容器的氣密狀態。這就不可能在副容 器內產生負壓。因此,墨可能從打印頭的噴嘴滴下從而弄臟打印紙和/或者不能適當地形 成圖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為了恢復負壓需要利用吸入泵從液體噴頭的噴嘴排出墨的恢 復操作。這是有問題的,因為通過吸入操作以恢復負壓而浪費了墨。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文獻1揭示了應用潤滑劑以提高閥的氣密性。但是,由于基于 打開閥附著于潤滑劑的大氣中的粉塵和雜質會永久保持,因此可能使氣密性進一步惡化。
在專利文獻2所揭示的構造中,大氣導入通道是蛇狀的。因此,當墨被供應到副容 器時,由于沿蛇狀通路存在阻力,所以副容器內的壓力不能即時達到大氣壓。這就導致墨供 應時間變長的問題。 專利文獻3揭示了提供閥的過濾器。由于過濾器不是設置在與大氣相同的閥的一
側上,因此不可能除去附著于閥塞和閥座的粉塵和雜質。 因此,需要提高配備有通氣機構的貯液器的氣密性。[專利文獻l]日本專利申請第2005-169674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772859號[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申請第2006-272900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體容器和圖像形成設備,該 液體容器和圖像形成設備基本消除由相關技術的限制和缺點所引起的一個或者更多的問題。 在一個實施例中,液體容器包括通氣機構,通氣機構構造用來打開和關閉使連接
到液體噴頭的內部儲藏空間與大氣相通的通氣通道,該通氣機構包括圓筒形構件;設置
在圓筒形構件內的閥座;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內且可移動以與閥座接觸或分離的閥塞;在閥
塞的大氣側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內以便引起閥塞運動的可移動構件;和設置
在連通通道處以捕獲雜質的過濾器構件,可移動構件具有與圓筒形構件的內表面活動接觸
的外表面并且具有用于與大氣相連通而穿過該可移動構件形成的連通通道。 根據這種實施例,過濾器構件捕獲大氣中的諸如粉塵和紙粒的雜質,從而防止雜
質附著到閥塞和閥座以提高氣密性。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液體容器包括通氣機構,通氣機構構造用來打開和關閉使連接到液體噴頭的內部儲藏空間與大氣相通的通氣通道,該通氣機構包括圓筒形構件;閥座,該閥座被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內;閥塞,該閥塞被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內且可移動以與閥座接觸或分離;可移動構件,該可移動構件在閥塞的大氣側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內,以便引起閥塞運動,可移動構件具有與圓筒形構件的內表面活動接觸的外表面,并且在可移動構件的外表面和圓筒形構件之間形成連通通道以與大氣相連通;和蓋構件,該蓋構件被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和可移動構件之間以提供覆蓋,該蓋構件具有多個氣孔。
根據這種實施例,蓋構件捕獲大氣中的諸如粉塵和紙粒的雜質,從而防止雜質附著到閥塞和閥座以提高氣密性。 根據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具有液體容器的圖像形成設備能夠防止由于液體容器的氣密性的降低而引起的大氣中空氣的侵入,從而確保液體供應的有效性和穩定性。
圖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包括液體噴射裝置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操作部分的整體構造的側視圖。
圖2是顯示圖像形成設備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圖。 圖3是顯示用于說明貯液器(副容器)的圖像形成設備的頭單元的立體圖。 圖4是顯示圖像形成設備的頭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顯示圖像形成設備的頭單元的說明性側視圖。 圖6是沿圖5所示的A-A線的副容器的截面圖。 圖7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副容器的通氣機構的放大截面圖。 圖8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副容器的通氣機構的放大截面圖。 圖9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副容器的通氣機構的放大截面圖。 圖10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副容器的通氣機構的放大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考
本發明的各實施例。將參考圖1和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設備的一個實例。圖l是顯示圖像形成設備的整體構造的側視圖。圖2是顯示圖像形成設備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圖。 該圖像設備是串聯型(serial-type)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具有用作引
5導構件的主導桿31和輔助導桿32,該引導構件被水平放置在設備1的左右側板21A和21B之間。導桿31和32傳送在主掃描方向上可移動的盒33。主掃描電動機(未顯示)通過調速傳送帶(timingbelt)在圖2中箭頭所示的主盒掃描方向上驅動盒33。
盒33具有打印頭34a和34b (該打印頭34a和34b在沒有必要彼此區別各自的頭時稱為打印頭34)打印頭34a和34b包括液體噴頭,該液體噴頭用于噴射對應于黃色(Y)、青色(C)、紅紫色(M)和黑色(K)的各個顏色的墨滴。每一個都包括在垂直于主掃描方向的副掃描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噴嘴的噴嘴行(nozzle lines)被放置在向下噴射墨滴的位置上。
每個打印頭34具有兩個噴嘴行。打印頭34a的兩個噴嘴行中的一個噴射黑色(K)墨滴,并且另一個噴嘴行噴射青色(C)墨滴。打印頭34b的兩個噴嘴行中的一個噴射紅紫色(M)墨滴,并且另一個噴嘴行噴射黃色(Y)墨滴。打印頭34的構造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構造。可選的布置為使得三個或者四個噴嘴行,乃至更多噴嘴行被設置在單個噴嘴板上。
盒33還攜帶對應于打印頭34的噴嘴行的副容器35a和35b(當沒有必要區別時稱為副容器35)以供應各顏色的墨。各顏色的打印液盒10y, 10m, 10c和10k被可移動地安裝在盒安裝部4上。供給泵單元5通過用于各個顏色的供應管36從打印液盒10y, 10m, 10c和10k向副容器35供應各個顏色的打印液。 具有高摩擦系數的新月形輥(crescent roller)(即饋紙輥)43和分離墊44被設為用于饋送放置在饋紙盤2的紙張堆放單元(即壓板)41上的紙張42的饋紙單元。分離墊44與從紙張堆放單元41逐張饋送紙張42的新月形輥43相對。分離墊44推靠著新月形輥43。 從饋紙單元供應的紙張42被運送到打印頭34的下方。為此,設置用于引導紙張42的引導構件45、計數輥46、傳送引導構件47,和具有頂端壓輥49的壓力構件48。此外,傳送帶51被設為傳送裝置,通過靜電力保持紙張42而傳送被供應的紙張42經過面向打印頭34的位置。 傳送帶51是在傳送輥52和張力輥53之間拉伸以在帶行進方向(即副掃描方向)旋轉的環形帶。充電輥56用作充電裝置以對傳送帶51的表面充電。充電輥56被放置成與傳送帶51的表面接觸以根據傳送帶51的旋轉而旋轉。由副掃描電動機(未顯示)通過調速傳送帶的驅動,傳送帶51通過傳送輥52的旋轉在圖2所示的帶行進方向上旋轉。
進一步地,紙張排出單元是為了排出通過打印頭34在其上進行打印的紙張42而設置的。該排紙單元包括用于使每張紙42與傳送帶51分離的分離爪61以及排出輥62和63。紙張排出盤3被放置在排出輥62的下方。 雙向單元71被可移動地安裝在設備1的后側上。雙向單元71接收通過傳送帶51的反向旋轉返回的紙張42,并且將準備好的紙張翻轉到計數輥46和傳送帶51之間的間隙。雙向單元71的上表面容納手動送紙盤72。 維護和恢復機構81被放置在盒33的主掃描方向上的一側上的非打印區域,以維護和恢復打印頭34的噴嘴的操作狀態。維護和恢復機構81包括蓋構件82a和82b(當沒有必要區別時稱為蓋構件82),擦片83,和廢滴接收部84。蓋構件82a和82b(在下文中僅稱為"蓋")用于蓋住打印頭34的每個噴嘴面。擦片83用于擦噴嘴面。當為了噴出粘性增加的打印液而排出沒有用于打印的液滴時,廢滴接收部84接收液滴。 此外,收集單元(廢滴接收部)88被設置在盒33的主掃描方向上的另一側上的非
6打印區域,以在打印操作過程中當為了噴出粘性增加了的打印液而排出沒有用于打印的液滴時接收液滴。收集單元88具有在與打印頭34的噴嘴行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開口 89。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構造的圖像形成設備中,紙張42從饋紙盤2被逐張饋送。于是大致在豎直方向上向上行進的紙張42被引導構件45導入傳送帶51和計數輥46之間的間隙。紙張42的頂端進一步被傳送弓I導構件47弓I導從而通過頂端壓輥49推靠著傳送帶51 ,紙張42的行進方向轉變大約90度。 具有正極性和負極性輪流交替的交流電壓被施加到充電輥56。因此,傳送帶51具有交流電電壓圖。即,傳送帶51被充電成交變極性(即正和負),每個極性占用具有預定寬度的帶形表面區域,因此交變極性帶在與旋轉方向相應的副掃描方向上被輪流布置。當紙張42被供應到充電成交變正負極性的傳送帶51時,紙張42被吸到傳送帶51,因此紙張42通過傳送帶51的旋轉在副掃描方向上被傳送。 在盒33被移動的同時,打印頭34被圖像信號驅動。從而墨滴被噴射在固定不動的紙張42上以打印一行的圖像。在將紙張42移位預定距離之后執行下一行的打印。響應于打印完成信號或者指示紙張42的尾端到達打印區域的信號,打印操作結束,接著將紙張42排出到紙張排出盤3。 在下文中,參照附圖3至圖6將說明副容器35 —個實例。圖3是顯示副容器的外觀的立體圖。圖4是副容器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副容器的說明性側視圖。圖6是沿圖5所示的A-A線的副容器的截面圖。為了說明簡單起見,下文的說明將給出關于打印頭34噴射單色液滴的副容器構造。在上述圖像形成設備中的打印頭噴射兩種顏色的液滴的構造中,兩個副容器整體形成為單一結構。 副容器35包括殼體101,該殼體101形成有存儲用作打印液的墨的貯墨槽100。具有彈性以密封貯墨槽100的開口的膜構件(彈性膜構件)102被附著固定到殼體101。在貯墨槽100內,彈簧103被設置在殼體101和膜構件102之間以向外推動膜構件102。
膜構件102具有響應彈簧103而突出得像個隆起的可擴展部102a。加強構件104被附接到可擴展部102a的外表面。響應膜構件102的位移而移位的傳感桿106被可移動地附接到形成在殼體101的一側的支撐構件107。 殼體101還具有用于將墨再次裝填貯墨槽100的墨導入通道111。連接單元112能夠被可移動地附接以在墨導入通道111和連接到打印液盒10的供應管36之間連接。
連接構件113被附接到殼體101的底部以從貯墨槽IOO向打印頭34供應墨。墨供應通道114通過連接構件113形成,并且容納使墨供應通道114的其余部分與貯墨槽100分離的過濾器115。 空氣通道121被形成在殼體101的頂部以將空氣從貯墨槽100排出。空氣通道121包括與貯墨槽100連通的入口通道122和連接到入口通道122的中間通道123。空氣通道121在下游與形成在殼體101中的通氣孔131相連通,并且還包括在使用副容器35的狀態下位于通氣孔131下方的積聚空間126。 通氣閥機構132被設置成打開和關閉通氣孔131以使副容器35通過通氣孔131在氣密狀態和與開放大氣相通的狀態(vent-to-open-atmosphere state)之間切換。
兩個傳感電極141和142被附接到殼體101的頂部以傳感副容器35內的氣體(空氣)量是否超出預定量(或者剩余的墨的量是否降到預定量以下)。氣體量(或者墨量)能夠通過檢測傳感電極141和142之間的電連接的變化而被傳感。電連接在兩個傳感電極141和142都被進入墨中的情形和傳感電極141和142中的僅一個被進入墨中的情形之間是有差別的。 在下文中,參考圖7將給出用作副容器35的開關閥的通氣閥機構132的第一實施例。圖7是顯示通氣閥機構132的細節的截面圖。 圓筒形保持單元151被形成在殼體101的通氣孔131的周圍。密封構件154被通氣蓋155壓縮且固定保持在圓筒形保持單元151的頂端。密封構件154具有用于接收閥塞的開口 153。通氣蓋155通過將安全構件155a接合在殼體101的接合構件151a中而被固定安裝。 球形構件156被設置在圓筒形支持單元151中且作為能夠與密封構件154接觸或分離的閥塞。球形構件156在關閉密封構件154的開口 153的方向上被彈簧157推壓。為了當球形構件156被推靠著密封構件154時確保足夠的密封性能,密封構件154可以由諸如橡膠的彈性材料制成。這種彈性材料最好是具有較高變形性能的丁基橡膠(butylrubber)。當彈簧157將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推靠著密封構件154時,密封構件154在壓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以緊密附著到球形構件156。但是,如果該變形固定不變,那么當第二次關閉閥時可能破壞氣密性。具有較高恢復特性(變形性能)的丁基橡膠的使用在重復關閉和打開閥時能夠維持高的附著性能,從而確保高的氣密性。 通氣可移動構件158在球形構件156的與大氣相同的一側上被可滑動地附接到通氣蓋155。通氣可移動構件158具有圓筒形,并且能夠在打開閥的方向上推球形構件156。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外表面以可滑動方式被接合在通氣蓋155的開口 159中。空氣管路161被形成穿過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空氣管路161在大氣側的一端具有捕獲雜質的過濾器160。空氣管路161的另一端面向密封構件154的開口 153。 驅動執行機構172被設置成打開和關閉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并且具有被外力機構(未顯示)按壓的柱塞171。柱塞171通過位于柱塞171和驅動執行機構172的框架173之間的復位彈簧174呈現滑移運動。根據這種構造,柱塞171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使球形構件156逆著彈簧157的阻抗力而移動,從而使開口 153置于打開狀態。
在這種構造中,通氣閥機構132通過向內移動柱塞171以推動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而被操作,從而打開開口 153以使通氣孔131與開放大氣相連通。因此副容器35的內部空間通過通氣孔131和空氣管路161而被連接到大氣。值得注意的是,副容器35的內部空間已經處于負壓。因此,在打開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時將空氣吸入副容器35而產生氣流。 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外表面被接合在開口 159中以使二者之間不留下空間。因此,在建立與大氣相通的通氣孔時,空氣不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外表面和開口 159的內表面之間流動。因此,在打開通氣閥機構132時副容器35的內部空間和開放大氣之間的連通只經由安裝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中的過濾器160通過空氣通道161發生。
由于將空氣從大氣吸入副容器35時產生的氣流經過過濾器160,因此大氣中的粉塵和雜質被過濾器160捕獲而不進入球形構件156所在的空間。此外,提供的空氣管路161能夠穩定在建立與大氣相通的通氣時產生的氣流的量。在這種情況下,當副容器35在通氣
8情形下被裝滿墨時,副容器35內的空氣通過通氣孔131和通氣閥機構132的空氣管路161被釋放到開放大氣。 代表性地,使可移動構件和該可移動構件被適配到其內的開口之間的間隔大,這種大的間隔被用于建立與開放大氣的連通。另一方面,在上述構造中,使用的空氣管路161確保了空氣所流通的通道具有恒定形狀。即使重復進行閥操作,氣流的量也將是恒定和穩定的。此外,可以根據需要調節空氣管路161的直徑大小以獲得氣流的期望量。
利用如上所述的布置,減少粉塵和雜質侵入副容器35中,同樣也減少了在通氣閥機構132中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和用作閥座的密封構件154被粉塵和雜質污染。這就能夠防止由于粉塵和雜質侵入副容器35而使打印頭34不能適當地噴射液滴所引起的圖像劣化。此外,維持了在通氣閥機構132中的球形構件156和密封構件154之間的緊密連接,從而確保在重復使用時副容器35的氣密性。而且,提高了閥的打開或者關閉操作的可靠性,這就使得可以在補給墨的時候穩定供應墨。此外,由于在可移動構件和(通氣蓋的)開口之間幾乎沒有間隔,因此防止了由于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松動而引起的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不穩定滑動。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從而能夠被可靠地關閉。因此,提高了通氣操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通氣可移動構件158和通氣蓋155的開口 159之間的接觸面可以由具有小摩擦力的樹脂材料制成。這就允許在使間隔盡可能小的同時有基于小摩擦力的穩定滑移運動。具有小摩擦力的樹脂材料可以包括聚縮醛樹脂(polyacetal resin)、氟樹脂(fluorineresin)等。因此,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滑動被平穩進行,從而提高閥打開或者關閉操作的可靠性。 在下文中,參考附圖8將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圖8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副容器通氣機構的截面圖。 在該實施例中,具有高粘性的潤滑劑162被設置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外表面和通氣蓋155的開口 159的內表面之間。潤滑劑162被設置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在滑移運動的時候摩擦開口 159的位置處。 根據這種布置,即使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外表面和通氣蓋155的開口 159的內表面之間的微小間隔也能夠被封閉。這就防止大氣中的細粉塵和雜質的進入。此外,能夠減少在滑移運動的時候可移動部分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延長通氣可移動構件158與重復滑移運動有關的工作壽命。具有高粘性的潤滑劑162可以包括高粘性的液體潤滑脂,該高粘性的液體潤滑脂包括作為基礎材料的硅或者氟。 在下文中,參考附圖9將說明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圖9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副容器通氣機構的截面圖。 在該實施例中,蓋構件163被設置在通氣蓋155的外表面和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除了附接過濾器160的部分外的恒定暴露部分之間,從而可靠地覆蓋了二者之間的部分。蓋構件163被固定附接到通氣蓋155的接觸表面和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接觸表面。蓋構件163是由彈性或者柔性構件形成的,以便使蓋構件163變形來響應為了打開或者關閉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而產生的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滑移運動。即,蓋構件163并沒有阻礙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運動。彈性構件可以是橡膠,并且柔性構件可以是樹脂膜等。只要蓋構件163不會阻礙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滑移運動,蓋構件163可以具有褶鈹形狀。在本實施例中,允許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和開口 159之間存在間隔,使得能夠可靠 地進行通氣機構的打開和關閉。 為了捕獲存在于大氣中的粉塵和雜質,過濾器160可以具有多個氣孔(微小孔) 或者篩孔形。在該實施例中,過濾器160最好由陶瓷金屬纖維(sintered metal fiber)制 成,這就呈現了長期的令人滿意的粉塵收集性能,而不會發生由捕獲的粉塵和雜質所引起 的過濾器阻塞。 這種布置能夠防止細小粉塵和雜質通過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外表面和通氣蓋 155的開口 159的內表面之間的間隔侵入。 在下文中,參考圖IO將說明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圖IO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副 容器的通氣機構的截面圖。 在該實施例中,與先前實施例的構造的不同之處在于,通氣可移動構件158是結 實的(solid),并且不具有過濾器160。用于提供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之間的連通的連通路 徑164被設置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外表面和通氣蓋155的開口 159的內表面之間。蓋 構件165被設置在通氣蓋155的外表面和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恒定暴露部分之間以可靠 地覆蓋二者之間的部分,并且被固定附接到通氣蓋155的接觸表面和通氣可移動構件158 的接觸表面。 如第三實施例中,蓋構件165由彈性或者柔性構件形成,以便蓋構件165發生變形
來響應為了打開或者關閉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而產生的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滑移運
動。即,蓋構件165并沒有阻礙通氣可移動構件158的運動。 蓋構件165具有多個微小孔166且用作捕獲粉塵和雜質的過濾器。 在這種構造中,當用作閥塞的球形構件156被移動以打開通氣閥機構132時,由副
容器35內的負壓所引起的空氣的吸入通過微小孔166產生。吸入的空氣經過連通路徑164
流入副容器35中,該連通路徑164是通氣可移動構件158和開口 159之間的間隔。以這種
方式,副容器35與開放大氣相通。 在通氣可移動構件158滑移運動時微小孔166可變形,但是被定位以便維持其孔 徑。由于微小孔166捕獲粉塵和雜質,所以不用單獨提供過濾器。只要這種構造不阻礙通 氣可移動構件158的滑移運動,蓋構件165可以具有褶皺的形狀,且微小孔166被適當定位 以暴露到大氣。 以這種方式,穿過蓋構件形成的微小孔用作捕獲粉塵和雜質的過濾器,并且蓋構 件能夠變形來響應可移動構件的滑移運動。這種構造帶來與先前所述實施例相同的效果和 優點,并且通過減去一些裝配組件能夠實現降低成本和減小尺寸。 根據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設備并不局限于僅有打印功能的設備,也可以是具有諸如 打印、傳真和復印功能在一起的多功能的圖像形成設備。液體容器可以被用于這種圖像形 成設備中。液體容器的構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所使用的。 此外,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 種種變化和修改。 本發明基于在2007年10月18日向日本專利局提交申請的日本在先申請 No. 2007-271659,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而結合在本文中。
權利要求
一種液體容器,該液體容器包括通氣機構,所述通氣機構構造用來打開和關閉使連接到液體噴頭的內部儲藏空間與大氣相通的通氣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機構包括圓筒形構件;閥座,該閥座被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件內;閥塞,該閥塞被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件內并且可移動而與所述閥座接觸或分離;可移動構件,該可移動構件在所述閥塞的大氣側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件內,以便使所述閥塞運動,所述可移動構件具有與所述圓筒形構件的內表面活動接觸的外表面,并且具有穿過所述可移動構件形成的用于與大氣相連通的連通通道;和過濾器構件,該過濾器構件被設置在所述連通通道處以捕獲雜質。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容器,其特征在于,還進一步包括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件 和所述可移動構件之間的潤滑劑。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圓筒形構件和所述可移動構 件由樹脂材料制成。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容器,其特征在于,還進一步包括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件 和所述可移動構件之間以提供覆蓋的蓋構件。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體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蓋構件是可與所述可移動構 件的滑移運動相關聯地變形的彈性或者柔性構件。
6. —種液體容器,該液體容器包括通氣機構,所述通氣機構構造用來打開和關閉用于 使連接到液體噴頭的內部儲藏空間與大氣相通的通氣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機構包 括圓筒形構件;閥座,該閥座被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件內;閥塞,該閥塞被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件內且可移動而與所述閥座接觸或分離; 可移動構件,該可移動構件在所述閥塞的大氣側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 件內,以便引起所述閥塞運動,所述可移動構件具有與所述圓筒形構件的內表面活動接觸 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可移動構件的外表面和所述圓筒形構件之間形成與大氣相連通的連通 通道;和蓋構件,該蓋構件被設置在所述圓筒形構件和所述可移動構件之間以提供覆蓋,所述 蓋構件具有多個氣孔。
7. —種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 權利要求1的液體容器;禾口打印頭,該打印頭被構造成噴射供應自所述液體容器的液滴。
8. —種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 權利要求6的液體容器;禾口打印頭,該打印頭被構造成噴射供應自所述液體容器的液滴。
全文摘要
一種液體容器包括構造用來打開和關閉通氣通道以使連接到液體噴頭的內部儲藏空間與大氣相通的通氣機構,該通氣機構包括圓筒形構件;閥座,該閥座被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內;閥塞,該閥塞被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內且可移動地與閥座接觸或分離;可移動構件,該可移動構件以可滑動方式被設置在圓筒形構件內且在閥塞的大氣側上以引起閥塞的運動,可移動構件具有與圓筒形構件的內表面可移動接觸的外表面并且具有用于與大氣相連通而穿過其形成的連通通道;和過濾器構件,該過濾器構件被設置在連通通道處以捕獲雜質。
文檔編號B41J2/175GK101765511SQ2008801009
公開日2010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18日
發明者吉池祐尚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