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短纖維切斷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包括機架、驅動機構、切割機構以及預緊擠壓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于所述機架頂部,所述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切割機構,所述預緊擠壓機構固定于所述機架內,且位于所述切割機構一側,用于擠壓纖維線;所述切割機構包括上刀座圓盤、下刀座圓盤以及復數個刀片,所述上刀座圓盤外側設有復數個上刀片槽,所述下刀座圓盤外側設有復數個下刀片槽,所述上刀片槽與所述下刀片槽一一對應,每個所述刀片可拆卸設于所述上刀片槽與下刀片槽之間,所述上刀座圓盤與下刀座圓盤對應,所述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上刀座圓盤以及下刀座圓盤,便于用戶使用,切割纖維線均勻。
【專利說明】
一種短纖維切斷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短纖維切斷機。
【背景技術】
[0002]纖維材料是常見的材料原料之一,例如在復合材料中,經常需要在復合材料中添加纖維材料以達到或增強復合材料的性能,其作為原材料的纖維通常是以較長長度的長纖維形態存在的,例如纖維束,或以細線等方式被生產出來,并加工、運輸、存儲,在作為材料原料使用時,通常必須將長纖維切斷為短纖維使用。例如:LFT(Long Fiber-reinforcedThermoplastics),即長纖維增強熱塑性材料,所謂的長纖維是與普通纖維增強熱塑性材料中所用的纖維相比較而言的。通常情況下,纖維增強熱塑性材料中的纖維長度為小于I毫米,而在LFT中,纖維的長度一般大于2毫米,甚至于能夠將LFT中的纖維長度保持在5毫米以上。
[0003]目前市場上現有的切斷機,在切割長絲線時,線輪和刀盤之間的長絲線有時會出現切割下來的短纖維長短不一,品質不良,且切割的短纖維長度不可調。不同長度的短纖維需要不同規格的切割機。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短纖維切斷機,便于用戶使用。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包括機架,還包括驅動機構、切割機構以及預緊擠壓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于所述機架頂部,所述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切割機構,所述預緊擠壓機構固定于所述機架內,且位于所述切割機構一側,用于擠壓纖維線;所述切割機構包括上刀座圓盤、下刀座圓盤以及復數個刀片,所述上刀座圓盤外側設有復數個上刀片槽,所述下刀座圓盤外側設有復數個下刀片槽,所述上刀片槽與所述下刀片槽一一對應,每個所述刀片可拆卸設于所述上刀片槽與下刀片槽之間,所述上刀座圓盤與下刀座圓盤對應,所述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上刀座圓盤以及下刀座圓盤。
[0006]進一步地,所述下刀座圓盤上設有纖維開口,用于取出切斷的纖維線。
[0007]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齒輪、錐齒輪以及刀盤軸,所述減速電機設于所述機架頂部,所述減速電機通過所述齒輪連接至所述錐齒輪,所述錐齒輪平鍵連接至所述刀盤軸的一端部,所述上刀座圓盤上設有上刀座通孔,所述下刀座圓盤上設有下刀座通孔,所述上刀座通孔以及下刀座通孔卡設于所述刀盤軸的另一端部。
[0008]進一步地,所述預緊擠壓機構包括預緊輪、壓線輪、至少一個固定部以及調節桿,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機架內,所述固定部上設有一調節通孔,所述調節桿滑配設于所述調節通孔,所述調節桿一端部設有一調節部,所述調節部分別連接所述預緊輪以及壓線輪,所述預緊輪以及壓線輪靠近所述上刀座圓盤以及下刀座圓盤,用于擠壓纖維線。
[0009]進一步地,所述調節部為“凹”字型,所述預緊輪設于所述調節部的前端部,所述壓線輪設于所述調節部的后端部。
[0010]進一步地,還包括一料斗,所述料斗設于所述機架底部,且位于所述下刀座圓盤下方。
[0011]進一步地,還包括一線導向機構,用于引導纖維線走向。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一種短纖維切斷機,保證切割的短纖維長度一致,且均勻;并且可以隨時可調整切割出來的短纖維長度,便于用戶使用。
【附圖說明】
[0013]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短纖維切斷機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短纖維切斷機為圖1的A-A剖視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短纖維切斷機為圖2的A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請參閱圖1、圖2以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短纖維切斷機,包括機架1、驅動機構2、切割機構3、預緊擠壓機構4、料斗5以及線導向機構6,所述驅動機構2設于所述機架I頂部,所述驅動機構2連接至所述切割機構3,所述預緊擠壓機構4固定于所述機架I內,且位于所述切割機構3—側,用于擠壓纖維線a;所述切割機構3包括上刀座圓盤31、下刀座圓盤32以及復數個刀片33,所述上刀座圓盤31外側設有復數個上刀片槽311,所述下刀座圓盤32外側設有復數個下刀片槽321,所述上刀片槽311與所述下刀片槽321—一對應,每個所述刀片33可拆卸設于所述上刀片槽311與下刀片槽321之間,所述上刀座圓盤31與下刀座圓盤32對應,所述驅動機構2連接至所述上刀座圓盤31以及下刀座圓盤32,用于驅動上刀座圓盤31以及下刀座圓盤32轉動;所述下刀座圓盤32上設有纖維開口322,用于取出切斷的纖維線a,當切割機構3開始切割時,切斷的纖維線a被擠壓進刀片33之間,當切斷的纖維線a被擠壓到纖維開口 322之后就掉落至料斗5中;所述料斗5設于所述機架I底部,且位于所述下刀座圓盤32下方,所述線導向機構6用于引導纖維線a走向,線導向機構6包括復數對導向滾輪61,每對導向滾輪61相對設置,使得纖維線a從中間通過,限定纖維線a走向。
[0018]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機構2包括減速電機21、齒輪22、錐齒輪23以及刀盤軸24,所述減速電機21設于所述機架I頂部,所述減速電機21通過所述齒輪22連接至所述錐齒輪23,所述錐齒輪23平鍵連接至所述刀盤軸24的一端部,所述上刀座圓盤31上設有上刀座通孔312,所述下刀座圓盤32上設有下刀座通孔323,所述上刀座通孔312以及下刀座通孔323卡設于所述刀盤軸24的另一端部,用于帶動上刀座圓盤31以及下刀座圓盤32轉動。
[0019]本實用新型中預緊擠壓機構4包括預緊輪41、壓線輪42、至少一個固定部43以及調節桿44,所述固定部43固定于所述機架I內,所述固定部43上設有一調節通孔(圖中未示),所述調節桿44滑配設于所述調節通孔,所述調節桿44 一端部設有一調節部441,所述調節部441分別連接所述預緊輪41以及壓線輪42,所述預緊輪41以及壓線輪42靠近所述上刀座圓盤31以及下刀座圓盤32,用于擠壓纖維線a,所述調節部441為“凹”字型,所述預緊輪41設于所述調節部441的前端部,所述壓線輪42設于所述調節部441的后端部,用于調節纖維線a與刀片33之間的壓力。
[0020]工作原理:先將纖維線a通過外部機構連接至線導向機構6,之后讓其繞著上刀座圓盤31以及下刀座圓盤32之間的刀片33—圈,調節預緊擠壓機構4,使得纖維線a4與刀片33之間的壓力適宜,之后啟動驅動機構2,驅動機構2帶著切割機構3轉動,切割機構3帶著纖維線a轉動,使得纖維線a繞著切割機構3,在轉動的過程中使得纖維線a繞著切割機構3加厚,而預緊擠壓機構4與刀片33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這使得靠近刀片33的纖維線a慢慢切斷,隨著纖維線a的不斷繞進切割機構3,使得切斷的纖維線a不斷地向內擠壓,當切斷的纖維線a到達下刀座圓盤32的纖維開口 322時,就掉落至料斗6中,隨著料斗6滑落至外部接收機構。
[0021]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我們所描述的具體的實施例只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限定,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飾以及變化,都應當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機構、切割機構以及預緊擠壓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于所述機架頂部,所述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切割機構,所述預緊擠壓機構固定于所述機架內,且位于所述切割機構一側,用于擠壓纖維線;所述切割機構包括上刀座圓盤、下刀座圓盤以及復數個刀片,所述上刀座圓盤外側設有復數個上刀片槽,所述下刀座圓盤外側設有復數個下刀片槽,所述上刀片槽與所述下刀片槽一一對應,每個所述刀片可拆卸設于所述上刀片槽與下刀片槽之間,所述上刀座圓盤與下刀座圓盤對應,所述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上刀座圓盤以及下刀座圓盤。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座圓盤上設有纖維開口,用于取出切斷的纖維線。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齒輪、錐齒輪以及刀盤軸,所述減速電機設于所述機架頂部,所述減速電機通過所述齒輪連接至所述錐齒輪,所述錐齒輪平鍵連接至所述刀盤軸的一端部,所述上刀座圓盤上設有上刀座通孔,所述下刀座圓盤上設有下刀座通孔,所述上刀座通孔以及下刀座通孔卡設于所述刀盤軸的另一端部。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緊擠壓機構包括預緊輪、壓線輪、至少一個固定部以及調節桿,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機架內,所述固定部上設有一調節通孔,所述調節桿滑配設于所述調節通孔,所述調節桿一端部設有一調節部,所述調節部分別連接所述預緊輪以及壓線輪,所述預緊輪以及壓線輪靠近所述上刀座圓盤以及下刀座圓盤,用于擠壓纖維線。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部為“凹”字型,所述預緊輪設于所述調節部的前端部,所述壓線輪設于所述調節部的后端部。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料斗,所述料斗設于所述機架底部,且位于所述下刀座圓盤下方。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短纖維切斷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線導向機構,用于引導纖維線走向。
【文檔編號】D01G1/04GK205443532SQ201620011610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6日
【發明人】賴家文, 雷秀端
【申請人】福州聚眾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