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甬道進氣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絲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為一種甬道進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氨綸是一種含聚氨基甲酸酯大于85%的具有線形鏈段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彈性纖維,由于其具有其他纖維無法比擬的優點,如比重輕、斷裂強度高、斷裂伸長高、彈性回復好等,氨綸纖維在各種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0003]生產氨綸主要采用的工藝是干法紡絲,干法紡絲的成型過程主要是將制備好的紡絲溶液經計量栗送至溶液加熱器進行加熱,然后經噴絲頭噴入具有加熱夾套的紡絲甬道中。原液細流中的溶液在紡絲甬道中因受熱而蒸發,并被流走的熱空氣帶走,絲條濃度不斷提高直至凝固,同時氨綸一般為復絲,在凝固前經過加捻器將其抱合,最后上油,卷繞成一定的卷裝。
[0004]甬道進氣裝置主要應用于氨綸紡絲設備內部氣流分布。傳統的甬道進氣裝置,通常采用頂部環形吹風,吹風面積小,風量小,溶劑不能有效快速揮發,產能低,溶劑殘留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種甬道進氣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甬道進氣裝置,包括導風器和機架;所述導風器包括同軸設置的外壁、內壁和導風板;所述外壁和內壁均呈環形且外壁套設于內壁外部;所述導風板呈圓臺狀,導風板上端連接內壁,導風板下端連接外壁;所述內壁和導風板上均開設有出氣口 ;所述機架固設于導風器下部。
[0008]所述機架上端設置有風向控制板;所述風向控制板呈倒圓臺狀。
[0009]所述導風板與水平面的交角為50° -80° ;所述風向控制板與水平面的交角為50° -80° ;所述風向控制板設置于導風板的正下方。
[0010]所述導風器頂部卡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包括外環圈、內環圈和支撐架;所述外環圈套設于內環圈外部且同軸設置;所述支撐架徑向均布于外環圈和內環圈之間;相鄰支撐架之間鏤空設置形成進氣口。
[0011]所述外環圈的直徑與外壁的直徑相同;所述內環圈的直徑與內壁的直徑相同。
[0012]甬道進氣裝置,改變了傳統的頂部吹風方式,采用側向吹風,通過合理的氣流配置,增大了吹風面積,能使氣流均勻作用于絲束,并使大量溶劑得到快速有效揮發,減少了吹風對絲束的干擾,避免了絲束纏繞,提升了產品的質量穩定性,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6]圖中:100-支撐板、101-外環圈、102-內環圈、103-支撐架、104-進氣口、105-卡口、200-導風器、201-外壁、202-內壁、203-導風板、204-梯形塊、300-機架、301-風向控制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8]一種甬道進氣裝置,包括支撐板100、導風器200和機架300。所述導風器200頂部卡設有支撐板100 ;所述機架300固設于導風器200下部。
[0019]所述支撐板100包括外環圈101、內環圈102和支撐架103 ;所述外環圈101套設于內環圈102外部且同軸設置;所述支撐架103徑向均布于外環圈101和內環圈102之間;相鄰支撐架103之間鏤空設置形成進氣口 104。所述支撐板100用以固定氣體加熱設備或其他設備。支撐架103在提供足夠的面積占比的進氣口 104的同時,提高了支撐板100的剛性。
[0020]所述導風器200包括同軸設置的外壁201、內壁202和導風板203。所述外壁201和內壁202均呈環形且外壁201套設于內壁202外部,因此,外壁201和內壁202之間形成一個通氣過道。所述導風板203呈圓臺狀,導風板203上端連接內壁202,導風板203下端連接外壁201 ;所述內壁202和導風板203上均開設有出氣口。空氣從導風器200上端進入外壁201和內壁202之間的通氣過道,并從內壁202和導風板203上的出氣口排出并吹向紡絲,帶走溶液。
[0021]作為優選,所述外環圈101的直徑與外壁201的直徑相同;所述內環圈102的直徑與內壁202的直徑相同。
[0022]作為優選,所述外環圈101和內環圈102底部設置有凹陷的卡口 105,所述導風器200頂端設有梯形塊204 ;所述梯形塊204卡插于卡口 105。
[0023]所述機架300上端設置有風向控制板301 ;所述風向控制板301呈倒圓臺狀。調整風向控制板301的角度,從而調整導風器200底部風向。風向控制板301下方為一密閉空間。
[0024]作為優選,所述導風板203與水平面的交角為50° -80° ;所述風向控制板301與水平面的交角為50° -80° ;所述風向控制板301設置于導風板203的正下方。
[0025]本實用新型按照實施例進行了說明,在不脫離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裝置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應當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等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甬道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導風器(200)和機架(300);所述導風器(200)包括同軸設置的外壁(201)、內壁(202)和導風板(203);所述外壁(201)和內壁(202)均呈環形且外壁(201)套設于內壁(202)外部;所述導風板(203)呈圓臺狀,導風板(203)上端連接內壁(202),導風板(203)下端連接外壁(201);所述內壁(202)和導風板(203)上均開設有出氣口 ;所述機架(300)固設于導風器(200)下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甬道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300)上端設置有風向控制板(301);所述風向控制板(301)呈倒圓臺狀。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甬道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板(203)與水平面的交角為50° -80° ;所述風向控制板(301)與水平面的交角為50° -80° ;所述風向控制板(301)設置于導風板(203)的正下方。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甬道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器(200)頂部卡設有支撐板(100);所述支撐板(100)包括外環圈(101 )、內環圈(102)和支撐架(103);所述外環圈(101)套設于內環圈(102)外部且同軸設置;所述支撐架(103)徑向均布于外環圈(101)和內環圈(102)之間;相鄰支撐架(103)之間鏤空設置形成進氣口( 104)。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甬道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環圈(101)的直徑與外壁(201)的直徑相同;所述內環圈(102)的直徑與內壁(202)的直徑相同。
【專利摘要】一種甬道進氣裝置,屬于紡絲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導風器和機架;所述導風器包括同軸設置的外壁、內壁和導風板;所述外壁和內壁均呈環形且外壁套設于內壁外部;所述導風板呈圓臺狀,導風板上端連接內壁,導風板下端連接外壁;所述內壁和導風板上均開設有出氣口;所述機架固設于導風器下部。甬道進氣裝置,改變了傳統的頂部吹風方式,采用側向吹風,通過合理的氣流配置,增大了吹風面積,能使氣流均勻作用于絲束,并使大量溶劑得到快速有效揮發,減少了吹風對絲束的干擾,避免了絲束纏繞,提升了產品的質量穩定性,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IPC分類】D01D5/092
【公開號】CN205000016
【申請號】CN201520676853
【發明人】沈偉松, 陳國梁
【申請人】浙江寶蓮纖維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9月4日